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激励方略探析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激励方略探析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就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目标激励、榜样激励、情感激励和荣誉激励是最应重视的。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实现的合理目标,就要设法通过对主客观条件的科学分析,提高大学生的期望概率,激励他们努力去实现目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有意识地引导大学生向先进人物学习,有了榜样,学有方向,赶有目标,会时时受到激励。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激励方略探析

王 雷[1] 王 伟

(浙江工业大学理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14)

摘 要 运用激励理论,建立激励机制,是强化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手段和重要方法。高校广大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开展工作过程中应充分运用目标激励、榜样激励、情感激励和荣誉激励等方法,并要把握好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则,个体激励和群体激励相结合的原则以及针对性原则和有效性原则。

关键词 激励 高校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成功加入WTO后,我国改革开放必将进一步深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也呈现出了新的活力和生机,但同时也给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如何探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方法,如何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是摆在高校每位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笔者试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提出科学并艺术性地应用激励理论,增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激励理论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从字面上看,“激励”就是激发、鼓励的意思,在组织行为学中,激励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调动人的积极性问题。激励的本质是激发人的动机、诱导人的行为,使他们能发挥各自内在的潜力,在满足自身需要的同时,也达到了既定的组织目标。

关于激励理论的研究成果十分丰富,各种激励理论可大致归结为两大类:一是内容型激励理论,又称为“需要型激励理论”。它从激励过程的起点,即人的需要出发,试图解释是什么因素引起、维持并指引某种激励去实现目标的,这是一种从静态的角度探讨激励问题的理论,包括著名的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二是过程型的激励理论,这一类理论是研究从人的动机的产生到行为反应这一过程中,有哪些重要因素对人的动机和行为有影响。从管理学角度看,就是要找出有哪些因素能刺激人们的积极性,知道应该如何激励才更有效果。这是一种从动态分析的角度来研究激励问题的理论。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育人的工作,是培养和造就人才的一门科学。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调动起学生奋发向上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能采取强制的办法,因为强制只能使学生一时服从或屈从,而不能解决思想深层次的问题;也不能仅靠纪律和规范的约束,因为这种约束只能使学生不犯或少犯错误,而不能真正培育起人内在的动力。搞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能从解决学生思想根源入手,使他们自身产生与我们教育目标相一致的前进动力,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充分运用激励理论,激发他们的动机,诱导他们的行为,使其发挥内在潜力,为实现所追求的目标而努力。换言之,就是要使我们的教育目标转化成为大学生的内在需要,这样学生就会产生与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目标相一致的动力源泉,进而迸发出旺盛的活力和斗志,以积极的、主动的人生态度,创造性地学习和工作,朝着我们期望的教育目标健康发展。

二、激励理论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

激励理论着重研究的是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内在潜能等问题,它的具体实践方法有很多种,如目标激励、榜样激励、逆反激励、情感激励、行为激励、奖惩激励、荣誉激励、信任激励、成就激励、环境激励、竞赛激励、动机激励等。就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目标激励、榜样激励、情感激励和荣誉激励是最应重视的。

(一)目标激励

目标是指人在各项活动中所追求的预期结果在人脑中的反映。目标是一种期望,是活动的外在引力,它是人的动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启动、定向、导向、调节、激励等多种功能。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就需要善于利用设置目标来诱导人的兴趣,激发人的动机,支配人的行为,激发人去为目标奋斗。

首先要科学地设置目标,在一般情况下,设置的目标应适当高于个人的能力,即具有挑战性。但目标的设置又不能太高,如果超出个人主观认为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达到预期目标的可能性的时候,目标将失去作用。另外,为了增强人们对实现目标的信心,在总目标确定之后,还可以制定分阶段的分目标,这种目标连锁使人感到总目标并不是高不可攀,从而提高了目标的价值。

其次要努力提高大学生的认识水平。目标激励的另一个影响因素是期望概率,即个人根据其经验判定实现目标的可能性的大小,期望概率主要是一个环境变量,即它为实现环境所制约。但现实环境并不直接作用于人的行为,而是通过人的认识活动而影响人的行为。因此,要调动人的积极性,增强目标的激发力量,必须注意提高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水平,把对目标实现的期望概率建立在正确认识的基础上,使目标容易从可能变成现实。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实现的合理目标,就要设法通过对主客观条件的科学分析,提高大学生的期望概率,激励他们努力去实现目标。但对于本来条件就不允许的不合理的目标,就要设法说明道理,降低对它的期望概率,放弃对它的追求,或对原有的不合理的目标进行必要的调整,变为可以实现的合理目标,从而激发大学生的热情。

(二)榜样激励

榜样是人的行动的参照系,合适的榜样具有无穷的力量。在任何集体中人们的思想觉悟,学习态度,工作能力,贡献大小,总是参差不齐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有意识地引导大学生向先进人物学习,有了榜样,学有方向,赶有目标,会时时受到激励。榜样代表了前进的方向,他们的言行事迹生动地告诉大学生应当怎样做,不应当怎样做,提倡什么,反对什么。从社会心理学的观点来看,榜样激励的方法是符合人的模仿心理和学习心理的。任何人,在学习、生活中都在自觉不自觉地学习、模仿自己心目中的榜样,进而引起感情的共鸣,产生鼓舞、教育、鞭策作用,使外在的榜样转化为催人奋进的内在力量。

如何运用榜样激励的方法呢?首先要选择好典型,既要品学皆优,又要有代表性,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层次的先进模范典型,切记“高、大、全”。其次要运用榜样激励,要注重实践。榜样的力量之所以是无穷的,就是因为榜样能在学生的学习工作实践中产生无穷的精神激励。因而学习榜样,不能只停留在“言”上,更要体现在“行”上。要将这种精神激励真正转化为学习工作的动力,反复磨炼自己的意志,积极参与集体工作,刻苦学习,真正把先进思想、优秀品德学到手。

(三)情感激励

人是有感情的,激发人的心理动机,调动人们的创造热情,要注重情感激励作用,努力创造积极的感情环境。良好的感情环境主要表现在对大学生的关心、理解、尊重、信任四个层面。

关心就是要把大学生的衣食住行、冷暖甘苦挂在心上,使他们感到社会友爱和大家庭的幸福,从而产生要好好生活,好好做人,不辜负大家的愿望。理解就是同大学生从感情上、心理上进行及时的交流和沟通,使他们产生相容感、亲近感。理解给他们以友善,给他们以慰藉,给他们以心灵上的平衡和鼓舞,使他们得到更大的前进力量。尊重就是对大学生从心理上、感情上、人格上以及劳动价值等方面给予赞同和重视,在各个方面给大学生以尊重,可以使他们更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激发其产生更大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信任就是对大学生的肯定和认可,给他们充分的信任,可以使其保持蓬勃向上的热情,产生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学习和工作中迎难而上,勇往直前。

(四)荣誉激励

荣誉激励是指用授予优秀学生荣誉的方法来激励广大学生进取心的方法。每个人都有荣誉的需要,都希望自己的行为能得到肯定。因而,把荣誉授予优秀学生,能够起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调动起广大学生争先创优积极性的良好作用。

在当前高校中,有着各种名目繁多的荣誉,如一等奖学金获得者、三好学生、优秀毕业生、优秀党员、优秀团干部等,这些荣誉激励着一批又一批的大学生。荣誉是一种信号,它向学生传递了什么是积极的,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有社会价值的。由此可见,荣誉激励具有方向积极、激励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等优点。

(五)表扬激励

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我们应该多发现先进学生,多给予表扬,哪怕是仅仅“一点一滴”。应该说及时肯定学生的成绩、作法、积极性,并及时加以表彰,从而让学生感到光荣、自豪、受尊重、受重视、受爱戴,是使学生持续保持上进活力的好办法。不论你采取什么方式,首先要做的事是先加以肯定或表扬,因为肯定与表扬本身是不需要成本的,而效用却很大。即使不是什么了不起的表现,但你要充分肯定其表现的意义。肯定与表彰的方式非常多,要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如何创意,但无论何种方式,都需要大张旗鼓地公开肯定,使受奖者感到光荣和获得成就感。

三、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入激励理论应把握的原则

目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还没有一套成熟完善的激励机制。所以,为了有效地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引入激励理论,我们在具体工作过程中必须把握好以下几条原则:

(一)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相结合的原则

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有机结合,既是为了提高激励力量,又是为了满足学生的双重需要,即精神需要和物质需要。成功、有效的激励必须满足学生两方面的需要,因为精神激励需要一定的物质载体,而物质激励则需要一定的精神内容。

对大学生进行激励,应以精神激励为主,物质激励为辅。只讲精神激励,没有物质激励,不符合学生的客观需要。但过分突出物质激励,也不符合大学生的心理需要。人的精神越丰富,对自身行为的相应形式的精神评价的需要也越强烈。因此说大学生更需要精神激励,只有不断激发他们的精神追求,才能有效地从根本上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二)群体激励与个体激励相结合的原则

群体激励是针对群体的共性问题进行激励,个体激励是根据个体的特殊需要和激励者对个体的特殊期望进行激励。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群体激励与个体激励必须和谐融合,有机结合起来使用。

根据大学生的特点,我们认为更应突出群体激励。大学生们有许多共性,有很多共同的需要。在大学生中强调进行群体激励,强化集体意识,有助于强化人际关系的团结互助,增强凝聚力,而且有助于增强个体的内在动力和优化激励环境。强调群体激励,不应排斥个体激励,因为群体激励最终还是通过个体激励来决定和实现的。

(三)内激励与外激励相结合的原则

根据“双因素理论”,激励理论有内激励和外激励之分,内激励主要指那些可以使个体得到满意和激励的因素;外激励则指满足个体生存、安全和生活需要的因素。在高校的学生工作中应用激励理论必须注重在外激励的基础上以内激励为主要手段。莱瑟姆与法克就曾指出:要使激励过程有效地发挥激励作用,组织行为者必须为个体顺利地实现较高目标提供各种支持。这就要求高校学生工作者必须深入学生实际,了解学生特别是家庭生活环境或思想状况较为复杂或艰苦的学生的客观需要,通过诸如勤工俭学或心理辅导等方式帮助其解决在生活或思想方面的困难,使其免除后顾之忧而更好地投入工作和学习之中;同时,在外激励的基础上,要对学生个体实施较高层次的精神激励,经常不断地给予努力进程的反馈,使其在工作或学习中充满乐趣和挑战,从而获得自尊的满足和个人价值的实现,使激励过程处于不断的良性循环之中。

四、小结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运用激励手段,必须要认真研究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努力做到“对症下药”,同时也要关注激励的实际效果。这就需要不断地跟踪和收集反馈信息。如果不该表扬的表扬了,不该批评的批评了,都会适得其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总之,激励是一种非常有效且科学的方法,我们广大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善于应用和把握。

参考文献

[1]邓丽君.在学生工作中使用激励方法探略[J].教育评论,2002.(1):106.

[2]王垒.组织管理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3]李秀玉,王功勇,毕泗迎.激励艺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中的运用[J].山东医科大学学报,1997.(4):58.

[4]刘文辉.运用激励机制提高德育功效[J].宁夏教育.2002,(1-2):11-1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