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育部于2007年公布了《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我们不能否认校方在该阶段确实进行了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然而受助生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使得我们不得不追问自己:我们的教育工作是否到位?这些教育方式又是否能被受助生理解和接受?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周 丹

(江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教育部于2007年公布了《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在新的资助政策体系下,党和政府加大了对高校贫困生的资助力度,旨在为更多的高校贫困生解决“读书难”问题。除此之外,高校还建立了“奖、助、贷、补、减”等多种方式并举的多元化贫困生资助政策体系。然而在上述一系列措施得以实施的过程中,部分受资助的大学生自暴自弃、不思进取、不知恩、不感恩、弄虚作假、背信弃义等现象时有发生。

一、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受助大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

1.自暴自弃、不思进取现象

绝大多数贫困大学生在受到来自国家、地方政府、学校、其他社会组织及个人的资助后,都能表现出对所得资助的珍惜,从而更好地将这些资源利用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然而在各大高校也几乎都存在受助后自暴自弃、不思进取的学生。这类受助学生包括以下两种:第一,在受助前即已潜在存在或已呈现出自暴自弃、不思进取的态度;第二,受助前态度良好,受助后反倒有所表现。

虽然对以上两种人群的原因分析不尽相同,但总的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①受助学生都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容易形成自卑、封闭、抑郁的性格,而具有这些性格的学生相较于其他学生更容易发展至自暴自弃、不思进取的程度;②此类学生由于贫困所限,常常无法满足自身对物质的追求,在自卑的同时,容易形成攀比和虚荣心理,一旦得到一笔金额不小的物质资助后,会有过度消费的欲望和行动,甚至是沉迷于其中无法自拔;③在各类资助的申报程序中,需要多次填写家庭贫困状况,并上交至相关老师或行政部门。在国家助学金的评定过程中,为确保程序公开透明,一些高校甚至采取了班级公开评议、全院公示的方式。而这些程序的设置往往给了受助学生消极的心理暗示,并触碰到了他们脆弱敏感的心灵,直接导致了他们之后的自暴自弃现象。

2.感恩缺失现象

2007年,湖北省襄樊市5名贫困大学生由于没有主动给资助者表示任何感谢而被取消继续受助资格。此事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争议。人们在讨论是否应该“施恩勿念”的同时,也着实为目前普遍存在的大学生感恩缺失现象忧心。

在每年的助学金评定过程之中或评定结束之后,时而会有一些令人气愤而无奈的插曲:个别学生因助学金名额有限而发生争抢;在获得助学金后向家里隐瞒,从而继续获得原有的生活费;获助后挥霍浪费;在之后的爱心公益活动中甚少参加,甚至是拒绝参加。

感恩首先要知恩。而对于这一类受助大学生,由于社会多元文化的冲击、高校感恩教育的淡化、家庭亲人的溺爱,他们常常会以自我为中心,将他人的关心、爱护、帮助视为理所当然。同时,由于资助体系中不完善的地方,引发这类学生将贫困视为一种工具的心理,即“只要我家庭贫困,不需我争取,我也会自然被给予这些资助”,因此更增强了他们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想法。

上述受助大学生中,还存在着知恩但是不愿表达或是不会表达的情形。在上面的案例中,其中一位被取消继续受助资格的大学生就曾说道:“与企业家联系少,并不是我不懂得感恩,而是不习惯这样的方式。在我看来,在学校好好学习,将来能回报社会才是最大的感恩。”另外,一项对受助大学生的采访中,也有学生道出了他在感恩中的尴尬心态:“在学校里,自尊就是我唯一的底线。而中国式的捐赠,让我唯唯诺诺地去讨好资助者就好比扒光了我的衣服,让我去接受路人的鄙夷和嘲笑。”

3.诚信缺失现象

在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大学生诚信缺失已成为一个凸显的问题,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资助的相关申请材料失真。在材料的准备过程中,虚开或伪造相关证明、在材料的填写过程中,虚构或隐瞒家庭的真实情况;②助学金评定过程中的弄虚作假。例如在班级公开评议的环节,虚假陈述家庭经济状况,或提前动用私人关系为自己拉票,甚至是相约投票后再将所获资助金私下均分;③违背承诺滥用资助金。虽然在之前通过言语或书面的承诺表示要勤俭节约、用好每一分资助金,然而到手后却吃喝玩乐、与人攀比,甚至将资金拿去投资炒股;④恶意拖欠助学贷款。助学贷款本是资助高校贫困大学生的一个重要渠道,然而有些获得了助学贷款的学生在正常就业并具有偿还能力后,仍然超出合同有效期限恶意拖欠贷款,造成了国家资源的浪费和自身信用污点的记载。

上述现象究其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两点:第一,社会大环境产生的消极影响。随着社会的急剧发展和变革、社会贫富差距的加大、市场经济中的残酷竞争,人们对物质的追求也愈见强烈。趋利、逐利已成为不少人的“人生追求”,而这些社会的不良风气或多或少会弥漫到校园,影响到我们的大学生;第二,资助体系中的漏洞,例如对“贫困”的定义界定不准、资料审核不严、对资助金的使用监督不力、对弄虚作假者缺乏惩处措施等。

二、多方位加强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1.准确把握教育时机

虽然说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持续的工作,然而在特定时间进行特定的教育,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每年资助工作的开展都集中在几个特定的时间段,例如申请助学贷款、减免学费的八、九月;评定奖、助学金的十一、十二月。时间上的特定和集中恰好给我们提供了打攻坚战的契机。在这些时段里,高校贫困生往往会面临填写、提交贫困申请材料、通过各个评议环节来争取奖、助学金的情况。在此情境下,他们的心灵条件反射般地变得更加敏感、脆弱;他们的抗压能力下降,自卑自闭心理加重,对获得贷款、奖、助学金的欲望加强。而这些点滴变化极易导致他们在受资助的过程中或过程后出现上文列举的各类现象。事实上,这个阶段的贫困生是最为需要关怀和爱护的,并且这个阶段的他们也是价值观最为混乱的时刻,稍有不慎,某笔资助金就会起到截然相反的作用。

鉴于此,我们应准确把握此时的教育时机,将资助工作开展集中的月份作为进行相关思想政治教育的时间节点,敏锐洞察贫困生在当时的思想、心理动态,以温暖的关爱直达他们弱小的心灵;以生动的案例教会他们自立、感恩、诚信;以深刻的道理指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合理创新教育形式

在每年资助工作的开展中,常常会面临一些尴尬的局面,例如在奖、助学金的评定前,老师已公开强调了诚信的必要性,并要求参与申请的同学签订诚信承诺书,然而在具体的评定环节中,仍然存在有弄虚作假行为;又如老师会提醒受到私人资助的学生主动与资助人联系,但受助生却不为所动。我们不能否认校方在该阶段确实进行了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然而受助生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使得我们不得不追问自己:我们的教育工作是否到位?这些教育方式又是否能被受助生理解和接受?

在社会多元文化的冲击下,我们的大学生在认知上有了一些变化。他们不要再听专制的教训,也不要填鸭式的宏论,要的是可以信服的说理、生动活泼的例子、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一对一的零距离交流。他们的这些变化给想以资助工作为平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应只是提醒、强调,而应是围绕“励志、感恩、诚信”主题开展的情景模拟主题班会、专题辩论赛、“榜样的力量”巡回演讲、个人事迹报告会、阳光谈心一小时等多样形式的综合体。

3.高度重视心理疏导

在上述对受助大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的成因分析中,不难看出,自卑、自闭、抑郁、焦虑、虚荣、敏感、自我等精神问题和心理障碍是导致受助大学生问题频发的重要原因。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疏导,随着时间的推移,上述问题很有可能转化为根深蒂固的心理顽疾,以至于动摇他们的信念、侵蚀他们的意志,进而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最终贻误终身。

因此,在资助工作中,除了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常规的教育外,还应关注其心理健康。通过真诚、深入的交流来卸下他们的防备,从而以心交心地了解到他们的心声,并分类给以心理疏导。必要时,应转送至所在高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通过心理专家的专业辅导和治疗达到更好的心理疏导效果。

4.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大学是社会的一个缩影,消极的社会氛围必然会给予高校大学生以坏的影响。反之,积极的社会氛围定能使大学生从中受到良好的熏陶和正面的影响。鉴于发生在受助大学生身上的一些问题,我们的社会应发挥其大众传媒的宣传功能和舆论导向性。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进行“励志、感恩、诚信”的相关宣传,对正面的行为予以倡导和弘扬,对负面的行为予以否定和批评,从而形成健康的道德评价体系,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同时弱化“施恩索报”观念,强化“施恩勿念”观念。

5.完善资助管理制度

以制度的约束力来规范贫困大学生在资助工作中的不良行为,是大学生良好品质健康发展的必要保障。不可否认,我们的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在管理制度上还存在着有待完善和提高的地方,例如对“贫困”的认定不准确、对诚信缺失的惩罚不到位、受助大学生权利义务不对等、评定程序欠公平等。

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完善:①建立贫困生诚信档案。考核贫困生过去、现在的诚信状况,并作为其下一次参与资助申请的评定条件;②完善贫困生赏罚机制。对于诚信守纪的学生给予一定的评定加分,而对于弄虚造假的学生除一票否决其申请资格外,还应在其他方面给予严惩;③落实受助大学生的权利义务对等。变受助大学生对资助金的“等、靠、要”心态为“交换、对等、争取”的心态。在受助前、中、后阶段通过给受助生安排各类爱心任务和公益活动来加强他们的责任感和对义务的承担意识。

三、结束语

国家对高校贫困生的资助政策是保证学生平等地享受高等教育并解除其后顾之忧的一项利国利民的政策。一系列事实显示,该项政策对于目前缓解贫困大学生读书难问题确实起到了重大作用。然而由于社会多元文化的冲击、部分贫困生自身的心理问题以及资助体系客观存在的漏洞导致部分受助大学生自暴自弃、不思进取、不知恩、不感恩、弄虚作假、背信弃义的现象时有发生,在干扰了资助工作科学、可持续发展的进程的同时,也使得“资助”与“育人”目的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背离。

事实上,育人是资助工作的灵魂。在开展高校资助工作时,不能仅仅只是将钱发到学生手中,而是要充分发挥高校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力求做到在经济上帮扶学生,在思想上教育学生,在精神上培育学生,最终促进受助大学生成长成才。

鉴于此,多方位加强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显得紧迫而重要。为达到资助与育人并重的目的,我们在资助工作中应做到准确把握教育时机、合理创新教育形式、高度重视心理疏导、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完善资助管理制度。相信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断加强和完善,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最终能实现“资助”和“育人”的双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