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博士生招生中若干重点关切问题初探

博士生招生中若干重点关切问题初探

时间:2022-1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博士生招生中若干重点关切问题初探任欣荣,蔡继红,张立迁[摘要]本文基于对博士生招生工作现状的考察分析,提出了博士生招生工作中若干重点关切问题。目前,博士生选拔方式主要分为公开招考、硕博连读选拔和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生等三种形式。然而,博士研究生招生环节上一些迫在眉睫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不容忽视。这些问题都已成为博士生招生工作最值得关切的重要内容。

博士生招生中若干重点关切问题初探

任欣荣,蔡继红,张立迁

[摘要]本文基于对博士生招生工作现状的考察分析,提出了博士生招生工作中若干重点关切问题。从实施以学科为导向招生配置,构建奖学金体系吸引考生报考,对生源和流程控制进行比照分析设计,及引入淘汰机制的倒置诉求四个方面着手进行综合论述,以确保吸引更多优质博士生生源,提高博士生教育水平。

[关键词]博士生;招生;学科;奖学金;生源

一、博士生招生工作现状分析

博士学位系我国最高学位类型,博士生担负着国富强民和科技创新的重任,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已成为国家教育水平和科技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成功与否,端赖选材”,招生工作作为选拔博士生的第一环节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基础和前提,被赋予了选拔时代精英兼学术领军人才的浓重色彩。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首任校长吉尔曼认为,研究生教育是“培养同龄人中的佼佼者”[1],而“同龄人中的佼佼者”预示了博士研究生教育选拔的重要性,从某种程度来讲,博士学位教育是典型的精英式教育,招生工作可表征博士生选拔全过程,并直接影响博士生教育质量的高低。

目前,博士生选拔方式主要分为公开招考、硕博连读选拔和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生(简称“直博生”)等三种形式。“公开招考”程序主要为初试+复试,初试由招生单位自行组织命题、自主设置考试科目、自行安排考试时间,学生初试笔试合格达线后,方可参加各学院及学科组织的复试。复试主要是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面试,具有较高自主性和自由度,复试合格后方可录取。“硕博连读”是将本校硕士阶段和博士阶段的培养环节打通,形成基于推荐信+成绩单+个人陈述+面试小组评议为范式的综合选拔体系;“直博生”则指直接从具有良好学术和创新潜质的本科毕业生中选拔,以推荐免试形式直接攻读博士学位。新颁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完善高等学校招生名额分配方式和招生录取办法,建立健全有利于促进入学机会公平、有利于优秀人才选拔的多元录取机制”;“对在实践岗位上作出突出贡献或者具有特殊才能的人才,建立专门程序,破格录取”。[2]基于这一纲领性文件的统照作用,申请—审核制博士生招生、以定制定向为主的工程博士招生项目、科研院校与大型企业联合招生等新形式均有望成为今后博士生选拔的新生力量。

然而,博士研究生招生环节上一些迫在眉睫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不容忽视。譬如,博士生招生计划配置中如何实现最优化?如何发挥奖学金体系在博士生招生工作中的吸引力?怎样通过挖掘生源指标与流程控制,最大限度把好源头关,提高生源质量?在招生环节上如何应对博士生近乎“零淘汰率”培养现状?这些问题都已成为博士生招生工作最值得关切的重要内容。

二、博士生招生中重点关切问题实施建议

1.实施以学科为导向的博士生招生计划配置方式

以学科为导向的博士生招生计划配置方式即加强优势学科在博士生招生中的吸引力,建立以优势学科为基础、辐射全面的招生计划配置方式。其宏观上加速博士生教育与国家和地方重点发展的科技领域及企业立项重大开发改造项目相匹配,实现国家的教育投入、科技投入在学科结构上协同优化,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益进一步提高;微观上促使招生单位向优势学科集中,向高水平的科研项目集结,促使管理权利向学术权利过渡,获得更多学术空气与创新活力,这切实符合在严格的学科训练中培养创新能力这一国内外兼通的内在逻辑。该模式从学科建设、科研条件、学术氛围、就业环境诸方面均有效促动博士生招生向上合理流动,生源质量联动上移,学术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得以螺旋式提升。

长期以来高校优势学科的教学科研力量与研究生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普遍存在。针对这一现状,天津大学博士生招生中注重对学科专业基础条件的考察,实施以学科为导向的招生计划配置形式,并于2010年首次实施“总额控制,名额下放,适度调整”的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分配机制。各学院自行设置复试分数线,对一些科研项目经费充足、重大科研项目、重大成果产出、专业社会需求大的学科进行倾斜,提高了学科竞争力,激发了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中师生的主动性、导向性,有效保证了招生指标微观分配基数的公平合理性。同时,该模式切实针对学科间的严重不平衡现象,注重向一些基础学科、与艰苦行业相关学科倾斜,避免了招生计划、社会需求与实际招生数量脱节,并在运行中具备了良好的实践基础。

以天津大学水利工程学科为例,早在1933年10月,天津大学联合成立了中国第一个水工试验所,这是中国第一个现代水利科研机构,也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级实验室。2007年被评为首批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学科评估排名第3),并有土木工程(学科评估排名第7)、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评估排名第3)等相关一级学科的支撑。2011年4月,学校水利工程仿真与安全实验室获批国家重点实验室;该学科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承担了“973”项目等国家级项目66项,研究经费总计20 000余万元。2011年6月,教育部和水利部共建包括天津大学在内的8所高校。学校水利工程学科博士招生人数从2008年共招收博士生18人,2009年招收博士生27人,2010年招收博士生跃升36人,实现两年内整整翻一倍,体现了学校和学院在博生生计划分配上对该学科的倾斜。

2.奖学金体系成为博士生报考的重要参考系

经济环境和博士生教育之间的天然联系性使得博士生奖学金体系成为博士生报考的重要参考系。博士生教育受制于整个社会经济大环境,博士生应然被视为早期的职业研究者,获得薪水和适当的社会福利是博士生生活保障的必然诉求。高校博士生奖学金体系的构建既是保障博士生基本生活需要的前提,又是促进博士生学习、科研的外在动力,促使博士生在“生活无忧”的状态下潜心学习和科研,自觉承担起知识创新生产和创造利润的社会责任

博士生奖学金体系主要包括国家基本补助、培养费、生活费(一般由学校和导师共同发放)、“三助”岗位津贴及各类基金五部分。鉴于博士生教育处于整个教育生态体系的高生态位,竞争成为确保高质量教育与资源对接的关键。在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奖学金体系整体从计划配额,平均发放模式转向科研导向,竞争赢得。博士生奖学金体系的重点是激发导师和博士生积极性,理顺师生关系。奖学金是关联导师和博士生双方最为真实的物质载体,是萦绕在导师和博士生之间的一条“绿色丝带”。导师招收博士生时依托其科研工作,并为博士生提供“助理研究”的岗位及应得报酬;通过奖学金效应发挥,博士生得以心无旁骛、安心研究,实现从被动式创新向主动式创新转变,从孤独的创新个体向活跃的创新团体转变。导师和博士生双方须共同签订奖学金承诺书,以奖学金中学费、生活费项目,及奖学金等级所体现出来的竞争状态和价值体现作为切入点进行激励,师生中可达成一种和谐共生的心理契约,体悟到获取更多知识便是价值的体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第一任校长丹尼尔·吉尔曼在1976年曾指出:“最佳的训练只有在积极从事研究的教授们指导下才有可能”,[3]可见师生和谐、生生之间协同攻关这些软环境对博士招生的隐性效用明显,不仅可以留住一大批校内直博生和硕博连读生,而且可以吸引一大批学术忠诚度高的校外苗子。博士生招生是一种精英式的选拔性考试,而选拔必然建立在一定规模基础之上,生源规模越大,达到初试基本要求的考生就会越多,学校选拔人才的余地变得越大。如天津大学博士生奖学金体系中按照不同学科设定了导师的博士生招生基数,通过递进出资的方法,有效保证博士生招生指标向业务能力强,科研经费充足的导师倾斜,同时也确保博士生导师更加慎重对待招生名额,促动博士生招生配置的合理有序流动。

基于此,博士生招生中要特别关注奖学金体系,学校既要把博士生奖学金体系所包含的项目的比较优势充分宣传出去,又要把奖学金体系所营造的良好的博士生教育生态对外扩展、渗透,吸引更多高一层级以及相同层级的高校最好的毕业生,同时优质生源会形成同伴效应,使大批优秀博士生在研究互动中提高。

3.基于博士生生源指标及流程控制的招生工作分析

博士生招生是在教育部既定的博士招生政策框架内自主运行,各招生单位自行设置考试时间和考试内容、复试及录取规则等。但基于高质量、有效率和富有竞争力的招生选拔机制考虑,势必需要对博士招生选拔工作流程进行系统分析,对生源相关指标予以充分考量。事实上,针对学科、学院开展博士生生源质量的结构分析研究,建立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势在必行,进而全面促进招生微观主体结构性优化。

学界一般认为,博士生招生的一般性指标主要体现在考录比、在职比例、生源来源院校及层次、校内及校外比例等信息,但这些指标体系在学科、专业方面往往差异很大。以考录比为例,教育、管理门类等“软科学”学科的考录比明显偏高,而理工类学科则明显偏低,该情形的产生与社会对高校与学科的认识差别、学科在科研方式和培养方式差异等综合因素相关,因故不能构成招生生源分析的重要指标。深层次来剖析,博士生招生既是一个人才甄别过程,也是一个个性化很强的人才评判过程。[4]博士生科研工作本是比较艰苦且枯燥的,需要博士生持强烈兴趣兼有坚持不懈的毅力及学术探究精神,这唯实是博士生招生中所给予生源和流程控制的首要考察因素。其次,基于学科特色和培养目标而综合考察,在知识性测试的基础平台之上,优选组合英语口试、综合素质面试、实验操作技能、科研成果及获奖情况、研究设想、专业研究兴趣等多元兼个性化评价考核体系,以利于不同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学生充分发挥,并做到对在某科目、某项技能上有特长和有潜质的学生给予正确、客观的评价。

据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问卷调查显示,导师在招博士生时“非常注重”的因素按选择频次排序依次是面试成绩、已取得的科研成果、外语水平,而笔试成绩仅排第六。[5]为有效解决社会所固守的分数面前一律平等与导师倾向于强调面试两者之间的张力,天津大学将笔试和面试的比例调整为4∶6,且增加了“复试不合格不予录取”的规定,同时博士生招生前移,将报考程序设置为考生报考前一般需与导师一对一联系沟通,导师对考生相关学术基础、知识结构、特殊经历、科研能力、思维习惯做到有所了然。

4.博士生教育中引入淘汰机制给予招生工作的倒置诉求

博士生培养质量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为保障博士生培养的高质量,美国多年来在博士生培养过程中的淘汰率达到50%左右,高淘汰率造就了一批高层次人才,为美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近年来,我国在博士培养过程中也开始实行淘汰制,是对长期以来博士招生“严进宽出”的一种改革。淘汰制的实行保障了博士培养的高质量,同时对博士招生工作也相应倒置提出诉求。

把质量工作的重点放在最有代表性的博士生的培养上,就抓住了整个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6]博士生要在大学中做助教、助管和助研,特别是助教工作中要给本科生答疑,甚至给本科生上课,留校毕业的博士生又会补充大学的师资队伍。从学生的角度讲,博士生事实上成为本科生、硕士生纷纷效仿的楷模,具有极大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从上面简明的关系链条中不难析出,博士生教育质量全面辐射影响到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形成一个高等教育的闭循环,这种循环势必造成“路径依赖”与“马太效应”,不利于学缘结构改善和创新活力施展。反观,当前博士生教育中“严进宽出”甚至“严进全出”局面的维系,一度造成博士生学习动力不足,导师指导力不够,大学与人才资源的巨大浪费,博士生教育质量滑坡,教育生态失衡,甚至因博士生招生和培养过程约束机制造成“劣币逐良币”的尴尬局面,失掉了博士生教育中最本真、最可贵之处,整体危及高校学位的信誉和信用度。而引入淘汰机制促使博士生教育制度优化,迎合了博士精英教育所强调的淘汰特性,无疑是将大学教育这个闭循环形成开放、有序、递升的多位循环体系的最佳举措和应然法则。

严格招生,把好入口关,甄选出优秀者,淘汰不合格者,可最大限度降低教育成本和损耗,也体现出博士生招生秉持追求卓越与促进平等两方面并行不悖的理念。学术工作隐含卓越的要求,学术工作的内在逻辑不会允许平庸,平庸的学术只是三家村学究谋生的手段。[7]当所有博士生招生单位形成铁面无私的淘汰制度,并慢慢确立良性的淘汰制度文化时,原本混文凭、不适合学术的人员便会望而却步,一些真正喜欢学习、潜心进行科研的学生便会通过自己的能力获取学习、科研的丰收。扩大来自具有纯洁学术追求学生的来源比例,自然回归于攻读博士学位必然与个人旨趣与追求建立天然关联性,真正以学术为志业。对学科的深厚承诺被认为是在逆境中比职业考虑或以后财政报酬前景更加能恢复人的活力。[8]这本身也会对博士生招生生态净化和质量形成隐形提升,真正从优质生源作为博士生教育质量螺旋式提升的基点。

三、结语

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尤其是高层次、领军人才的竞争。博士生教育作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精英教育,招生工作是人才培养的源头,是实现高质量人才投入与产出的关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进入后工业时代,社会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博士生招生工作已并非纯粹教育事务,而是具有深刻文化传统的我国人才选拔和用人的政治制度,涉及政治学、文化学、社会学等多学科领域。把握好博士招生的源头质量观,是根本上提高博士生的质量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BERARD BERELSON.Graduate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M].New York:McGRAW-HILL BOOK COMPANY,INC.1960:10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07-29.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3]杨福家.当代教育家文存·杨福家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徐希元.当代中国博士生教育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139

[5]北京大学教育学院课题组.中国博士质量分析课题组资料[R].2008

[6]王亚杰.崇尚创新提高质量推动研究生教育的健康发展[C].//王亚杰.现实与未来: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的思考与探索.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7]周光礼,等.中国博士质量调查——基于U/H大学的案例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254

[8](美)克拉克.研究生教育的科学研究基础[M].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60

[作者简介]

任欣荣,天津大学研究生院副研究员,硕士,天津:300192

蔡继红,天津大学研究生院副研究员,硕士,天津:300192

张立迁,天津大学研究生院研究实习员,硕士,天津:30019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