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媒体管理的基本理论的分析介绍

媒体管理的基本理论的分析介绍

时间:2022-1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媒体管理的基本理论一、责任原理1.责任原理的内涵管理的过程是一个追求效率和效益的过程。所谓权责对等原则也就是权责一致原则,是指在一个组织中的管理者所拥有的权力应当与其所承担的责任相适应的准则。权责对等原则的内涵应包括如下几方面:管理者拥有的权力与其承担的责任应该对等。管理者应协调处理好权责对等原则与绩效管理的关系。权责对等原则的贯彻和落实,对管理绩效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第一节 媒体管理的基本理论

一、责任原理

1.责任原理的内涵

管理的过程是一个追求效率和效益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想要挖掘人的潜能,保证组织机构的高效运行,以期达到管理目标,就必须在分工合理的基础上规定这些部门和个人应该完成的工作任务和由工作任务本身所决定的需要承担的责任。

2.媒体的责任

媒体的责任是由其性质和任务决定的。媒体的主要责任是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为了把握好舆论的导向,需要树立两个明确的意识:一是喉舌意识,二是党性意识。

媒体的主要任务是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路线,不断满足受众精神文化的需求,以高质量的信息传播推动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当前整个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构建和谐社会,为了实现这个独具时代性和现实性的大课题,媒体需要在以下四个方面做出努力。

(1)解疑释惑,努力调整社会公众的情绪,创造和谐的思想环境。

和谐社会是以思想和谐为前提的,媒体在构建、引导公众健康思想的过程中,不仅要唱响主旋律,还要及时发现新的思想动向,适当引导,保证其向着正确的方向行进。

(2)活血化瘀,化解矛盾,构建和谐的社会环境。

媒体是应对公共危机的“防火墙”,是保持社会稳定的“减震器”,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需要运用媒体的力量,预防冲突,调和矛盾,化解危机。

(3)倡导关爱,关注弱势,创造和睦的人际环境。

关心社会弱势群体是社会和谐的“催化剂”。要树立平民意识,体察普通群众的生活,反映他们的呼声,表达他们的意愿,维护他们的权益,营造一个富裕帮贫困、先进带后进的和谐气氛。

(4)把握分寸,加强监督,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的舆论。媒体履行构建和谐社会的责任,不能总是反映“正面”的东西,也需要适当、适时、适度的监督。

3.媒体从业人员的责任

媒体从业人员的责任是由媒体在社会历史进程和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决定的,也正是因为媒体的重要作用,使得媒体从业人员的责任意识最起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历史负责;二是对公众负责;三是对时代负责。

媒体从业人员要以历史的意识记录历史,以历史的眼光关注现实。作为历史的记录者、见证人,媒体工作者每时每刻都在感受着社会脉搏跳动的节奏,关注社会上发生的新闻事件或人物,其工作成果往往成为见证历史发展的佐证。今天的新闻要对明天的历史负责,每一位媒体工作者都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要客观、公正、准确、全面地记录历史,这就需要媒体人以历史的意识和视角去观察和透视发生在身边的事件或人物,将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科学严谨的工作方法贯穿于媒体传播活动的始终,对传播的信息进行准确到位的解读。

当然,在当前的媒体行业,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一些媒体从业者为吸引眼球寻求“奇闻异谈”,甚至以“造假”取得有卖点的“新闻素材”。一些媒体机构也一味追求高收视率,导致编辑方针和办台理念的不适当倾斜,推出了一些“媚俗”的节目。应该说,这是由于对历史不负责任、缺乏历史眼光而导致的追求当前利益的行为。

媒体从业人员的责任表现在岗位职责和职业道德两个层次上。

(1)岗位职责:指从业者数量、质量、时间、效益等方面要有严格的规定;表达形式要有各种规程、条例、目标、范围、计划。

假新闻何以如此泛滥?传媒的运营机制混乱,编辑与经营混岗,岗位竞争过度(过分追求高“收视率”),为“假新闻”的发生创造了“合理”空间。过度追求高“收视率”不仅可能导致编辑导向和方针的扭曲,而且对记者造成了过度竞争,最终,部分记者为确保岗位安全,选择以“造假”取得有卖点的“新闻素材”。为新闻行业、组织和从业者制订明确实用的职业规范和节目标准,明确岗位责任。在媒体内部确立新闻材料选择和确认的程序,通过两个以上的消息来源确认求证。最后,建立行业诚信机制,使有不良记录者在新闻业无立足之地。

(2)职业道德:责任感和自豪感并存。

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要求我们对事实负责、对群众负责、对社会负责;要求我们运用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方法论,唯物地、辩证地、历史地考察新闻传播现象,深入研究并回答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新闻理论和新闻实践中的问题,科学地揭示新闻传播规律。

强调新闻责任,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重要特征。

在我国,传媒结构是以党报、国家通讯社、国家广播及电视台为主体,主流媒体是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也是人民的耳目喉舌。因此始终要求在新闻传播中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把体现党的意志与反映人民心声结合起来,一切从实际出发,深入生活,及时反映现实,维护人民的利益。

功能对应着责任,责任由功能延伸而来。传播信息是新闻业的最基本功能,因而传播责任是第一责任:新闻传媒及其从业者要对传播的新闻信息负责、对受众负责、对传播效果负责,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要讲求客观原则、真实原则、时效原则、公开原则与受众原则。

20世纪40年代,美国学者提出了社会责任论,这是对自由主义新闻理论的修正。它的理论基础是人与社会、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关系。它强调大众传媒要履行社会责任,要对社会与公众负责;强调从道德的层面来规范新闻传播行为;主张实行严格的行业道德规范,来保证媒体实现其社会责任。

4.权责对等原则

遵循权责对等的原则。所谓权责对等原则也就是权责一致原则,是指在一个组织中的管理者所拥有的权力应当与其所承担的责任相适应的准则

列宁曾说:“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一定的人对所管的一定工作完全负责。”问题是怎样才能做到完全负责?取决于三个因素:权限、利益、能力。只要这三个因素解决了,责任也就完全明晰了。

权责对等原则的内涵应包括如下几方面:

(1)管理者拥有的权力与其承担的责任应该对等。

(2)向管理者授权是为其履行职责所提供的必要条件。

(3)正确地选人、用人。

(4)严格监督、检查。

管理者应协调处理好权责对等原则与绩效管理的关系。权责对等原则的贯彻和落实,对管理绩效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从系统的观点而言,影响管理绩效的主要因素,可以归纳为七个方面:管理者本人的责任和能力;上级的领导水平;下级的责任和能力;任务和目标;完成任务的资源条件;环境;管理者应得的利益。管理者的上级到管理者再到管理者的下级,组成一条管理链。管理链有长有短,最短的由两个环节组成。管理链愈长,出现问题的可能性愈大。

组织行为科学的观点认为,绩效取决于管理者的能力、对自己作用的理解、努力程度及环境的限制等。这里,上级、下级、资源条件均包括在环境之中。管理者应得报酬的满足感,对管理者的努力程度产生直接的影响。即管理者的工作绩效不仅与“权”和“责”有关,而且与“利”有密切关系。这是我们在贯彻权责对等原则时也必须考虑的问题。从实质上讲,应得的报酬,也是管理者的一种权利。

在我国的媒体机构中,认真落实权责对等原则尚有大量工作要做。当前必须抓好以下五方面的工作:一是开展普遍教育,增强管理者的责任意识。二是落实权责对等原则,选好人、用好人。三是明确责任,应尽可能予以量化。四是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五是实行责任追究制度。

只要各级管理部门和管理者重视权责对等原则,并认真贯彻执行,我国媒体组织的管理水平就会明显地提高。

二、效益原理

效益原理,就是在管理活动中讲求实效,使媒体管理制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为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效益是管理的永恒主题,任何组织的管理都是为了获得某种效益,效益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组织的生存和发展。

1.媒体效益的概念

(1)效益:是与效果和效率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效果是指投入经过转换而产生的有用成果,其中有的是有效益的,有的是无效益的。只有那些被社会所接受的效果才是有效益的。效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所取得的效果的数量,反映了劳动时间的利用状况,与效益有一定的联系,但在事件中,效益和效率并不一定是一致的。

(2)媒体效益:是有效产出与其投入之间的一种比例关系,要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个不同角度去考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经济效益是讲求社会效益的基础,而讲求社会效益又是促进经济效益提高的重要条件。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经济效益较社会效益直接、显见。经济效益可以用若干个经济指标来计算和考核,而社会效益则难以量化,必须借助于其他形式来间接考核。

2.效益的评价

对媒体效益的评价,概括讲较之其他问题更难。可有不同的评价主体,多个角度去进行,因此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得出的结论也会不同,甚至相反。有效的管理首先要对效益的评价尽可能公正和客观,因为评价的结果直接影响组织对效益的追求和获得。

对媒体效益的评价可分为:媒体管理者评价(有一定的权威性,全局性掌握较好,对组织的影响也较大,但可能不太客观,不够具体和细致);受众评价(一般比较公正和客观,但太复杂,可能花费的时间、经费较多);专家评价(具有权威性,也比较细致,技术性强,但可能只注重直接效益而忽视间接效益);节目市场评价(前提是节目市场的发育要成熟和规范,否则是有欺骗性的,而且体现的主要是经济效益)。

3.效益的追求

效益是管理的根本目的。加强管理就是对效益的不断追求。

(1)在实际工作中,管理效益的直接形态是通过经济效益而得到表现的。但管理主体对系统要素施加影响,所以要从管理主体入手来考虑效益的追求。

(2)影响管理的效益因素很多,其中主体(决策者)管理思想正确与否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给众多因素排个序、管理的主体、管理的理论、管理的思想应放在首位。其次是管理的手段和方法。

(3)追求局部效益必须与追求全局效益协调一致。局部效益和整体效益冲突时,全局效益为重。不能追求经济效益而毁坏媒体形象。局部效益是全局效益的基础,全局效益受损局部效益也不会持久。

(4)媒体在竞争中不能仅满足当前,要不断创新,有长效的机制。

(5)确立管理活动的效益观,媒体管理活动要以提高传播质量为核心,两个效益共同提高,成为媒体活动的中心和一切活动的出发点。

(6)追求效益要遵循媒体传播规律、市场规律和受众规律,审时度势。

三、激励原理

人是任何行业都不可缺少的资源,媒体行业更是完全以人的智慧和创意为基础发展的,因此现代管理机制中对人员的激励机制越来越凸显其作用。

1.人力资源的概念及特点

简单地说,人力资源就是劳动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总和。

最基本的就是体力和智力,从现实的应用形态看,包括体质、智力、知识和技能。体质,即人们的身体素质,包括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度、灵敏度等人体运动的功能状态以及对于一定劳动负荷的承受能力和消除疲劳的能力。智力是人们认识事物,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等。知识是人们从事实践活动的各种经验和理论。技能是使人们合理化、规范化、系列化和熟练化的一种动作能力。

人力资源的特点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人力资源是主体性资源或能动性资源

(2)人力资源是特殊的资本性资源。A.人力资源是公共社会、企业等集团和个人投资的产物,其质量高低主要取决于投资程度。B.人力资源也是在一定时期内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收益的资源,它一旦形成,一定能够在适当的时期内为投资者带来收益。C.人力资源在使用过程中也会出现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

(3)人力资源是高增值性资源

(4)人力资源是再生性资源

2.人力资本的概念及特点

所谓人力资本,指的是蕴涵于人自身中的各种生产知识与技能的存量总和。人力资本以教育和训练的形式表现出来,是为改进工作者的质量而做的时间和货币投资。[1]

人力资本的特征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1)不可见性

人力资本以潜在形式存在于人体之中,很难从外界观察到一个人所拥有的人力资本存量,必须通过劳动或生产活动才能体现出来。

人们通常采用考试制度、技能鉴定、长期观察等方法从侧面来了解一个人的人力资本存量。但是,由于考试制度本身的缺陷和技能鉴定方法不够科学,往往很难真实衡量和反映人力资本的情况。

(2)收益递增性

由于物质资本的生产和消费是分离的两个过程,因而会随着不断的使用而消耗。人力资本与之不同,它的产生过程和消费过程合二为一,会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而增加。所以,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相比,是一种具有收益递增性的高增值资本。

(3)依附性

人力资本依附于人的身体和物质资本,才能发挥作用。人力资本对于人的身体的依附是因为人是人力资本的天然载体,一切体能和智慧等都必须寄存于活生生的人体才能存在,而且是以人具有劳动能力为前提。人力资本对物质资本的依附性,是指人力资本只有在生产劳动中与物质资本相结合,才能实现其价值,否则,人力资本将无从说起。

(4)个体差异和私有性

由于人力资本是蕴藏于人体内的能力,它与人体的不可分割性决定了它必然会受人的心理、意识、思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从而产生差异。不同的个人在其不同的成长历程中,形成了各自稳定的心理品质特征,从而反映出能力的差异。所以人力资本具有个体差异性,不能像对物力资本那样,从同质角度去研究和对待。

物力资本的所有者可以是个人、法人、团体等,而人力资本的所有者只能是个人。就物力资本而言,其所有者既可以通过拍卖、转让等方式让渡其所有权,又可以通过承包、租赁、借贷等方式让渡其使用权。就人力资本而言,其所有者是无法让渡其所有权的,只可能部分地让渡其使用权。

(5)用进废退性

人力资本的用进废退特征是指它的自我累积和闲置状态的贬值特点。与其他资本不同的是,在“消耗———生产———再消耗———再生产”的总过程中,人力资本可以不断地自我累积。每一次“补充”之后,劳动者体内的人力资本会比上一过程有所提高,从而导致人力资本含量不断增加。例如,科研人员不会因为从事的科研项目而最终“磨损”掉所有的知识、技能;相反,会因此积累更丰富的经验,从事更深入的研究。但是,人力资本的不断累积是在使用中逐渐形成的,一旦闲置,其反而会退化。舒尔茨对此的解释是:“失业状态使劳动者掌握的技术蒙受损失,人力资本因处于闲置而退化。”

(6)外生性

卢卡斯指出:“每个人的人力资本的提高都直接引起产出的提高,同时也会引起社会平均人力资本的提高,而社会平均人力资本决定了社会平均的运作效率,总体效率的提高又反过来作用于每个企业中的个人,提高其收益。因此,人力资本具有外生性的特征,它不仅影响到自身,同时还会影响其他变量。”

(7)社会性

人力资本的社会性特征是指由于人力资本的物质载体是个人本身,而人们生存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必然受到各种社会条件的制约。因而,人力资本除接受各种经济条件和人类生育条件的明显约束外,还会受到社会条件、生活方式和特定生产方式的制约和影响。

3.激励原理的主要观点

(1)从业人员是媒体的主体。企业经营目标不是单纯的经济发展,更注重人员的协调、安置,使其发挥更大效用。

(2)有效管理的关键是职工参与

实现有效管理有两条完全不同的途径:一条是高度集权,依靠严格的管理和铁的纪律,重奖重罚,实现管理目标。另一条是适度分权,民主协商,依靠科学管理和职工参与,使个人利益和企业利益紧密结合。影响一个单位发展的因素很多,但归纳起来无非是“天时,地利,人和”。其中“人和”最宝贵。

(3)现代管理的核心是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

(4)管理是为人民服务的。

四、系统原理

所谓系统原理,就是在管理中把管理客体看成一个系统,树立全局观念,整体观念,从整体出发而不是从局部出发,进行系统分析,力争达到系统整体优化的一种理论。

现代媒体管理不再是过去的小生产管理,它的管理对象总是处在各个层次的系统之中。每个单位、每项管理法规、每个组织成员都不可能再是孤立的,它们既在自己的系统之内,又与其他各系统发生各种形式的“输入”和“输出”,同时还处在一个更大系统的范畴之内。因此,为了达到最佳化的管理,必须进行充分的系统分析。

在应用系统原理进行现代管理时,必须牢固树立以下观点:

(1)整体性观点。整体性观点主要在于揭示要素与系统的关系。整体性观点是系统原理的最基本的观点。整体性观点的精华是整体功能大于要素功能之和。如果要素功能不协调,就不能发挥出整体优势。在很多情况下,单独提高某些要素功能并不一定会使整体功能提高,有时还会使其降低。例如,某些省在其范围内的某一个城市要建一个电视发射台,应考虑到对邻近地区的干扰,其发射机的功率、天线架设的高度等都应纳入全省的整个发射网统一规划。

整体性观点的意义在于,在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条件下,只要能够合理地进行组织、协调,就能发挥更大的效益。

(2)相关性观点。相关性观点主要在于揭示系统的要素与要素之间的关系,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是相关的。它告诉我们,任何一个要素在系统中的存在和有效运行,都与其他要素有关。因此,工作中当我们要想改变某些不适应要求的情况时,必须首先考察该情况与其他要素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使这些相关要素也得到相应的改变,这样才能真正达到预期的目的。例如:一个电视台决定增加节目播出量,以满足观众的需要,除了要考虑增加播出的必备要素,如播出设备、发射频道等,还必须要考虑电视节目的制作能力和购买内容源的经济能力等相关要素,否则将事与愿违。

(3)有序性观点。有序性观点主要在于揭示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有序性即系统结构或内部状态的有序,是指各要素在系统中的位置或次序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能够产生一定的功能。它包括空间排列的有序性和时间排列的有序性两个方面。

自然系统的有序性是系统进化和适应环境的结果;人工系统的有序性是社会实践和人工选择的结果。在管理活动中,合理安排系统中要素的秩序,使各要素密切协调配合,形成统一的系统功能,减少“内耗”,可以使系统在原有要素不变的情况下,提高功能。

(4)动态性观点。动态性观点主要在于揭示系统状态与时间的关系。动态性观点告诉我们,系统是发展变化的,不能静止地看问题。如,上世纪50年代初,在中波广播网刚刚开始建设时,国内外发射机都不太多,发射功率也不太大,在那种情况下,采用天波服务的技术政策,以较少的投资建设不多的发射台,可覆盖比较大的地区。可到了60年代初,天波覆盖的缺点就表现出来了。又如,90年代以后生产的大功率短波广播发射机必须具有单边带的工作方式,否则不能适应将来短波单边带广播的发展。

动态性观点告诉人们,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仅仅知道事物是在发展变化的还不够,还要具体分析预测事物发展和变化的趋势,才能确定工作中需要采取的措施。现代管理都是动态的管理。

(5)目的性观点。目的性是指,建立和运行管理系统都是有一定目的的,即让系统产生功能,从而达到预定目标。

(6)层次性观点。系统和子系统是相对的,要素和系统之间也是相对的,因此对一个系统要辩证地认识。

(7)环境适应性观点。系统只有与外部环境相适应才能实现相应的功能,外部环境包括政治、经济、法律等社会环境以及资源、能源等自然环境。

以上这些系统原理的基本观点是唯物辩证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成果。用这些基本观点来指导管理工作,有助于提高管理效率。

五、回馈控制原理

回馈控制也称反馈控制,就是由控制系统把信息输送出去,并把其作用的结果信号返送回来,又对信息的再输入和再输出发生影响,起到控制作用;这种回馈控制功能贯穿于控制系统运行的始终,以达到预定的目的。

管理活动中,广泛地采用了回馈控制原理。控制的基础是信息,一切信息传递都是为了控制,而任何控制又都需要通过反馈来实现。没有反馈,就没有优化调节;没有反馈,就没有自动组织;没有反馈,就无法实现控制。反馈与控制密不可分,反馈控制是系统实现目标的手段。反馈控制原理,就是研究如何使一个系统尽快实现目标的理论。

一个管理系统就是一个反馈控制系统。它由控制器、接收器、执行机构(控制对象)和检测器组成。在管理系统中,领导者、管理者就起控制器的作用,情报资料室(或研究室、信息库)就起接收器的作用,接收、处理各种信息。执行任务就是执行机构(控制对象),负责检查工作的人(或部门)就起检测器的作用。

在管理活动中,控制对象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对物资、设备的控制,另一类是对人员、组织的控制。前者主要表现在物资的筹措、供应、使用、维护、保管方面的合理安排,以提高物资、设备的使用效率;后者多表现为指令、计划、制度、体制的科学制定,以提高人员、组织的工作质量与效率。

1.控制的类型

控制的类型一般分为预先控制、现场控制和回馈控制三种。

预先控制,是一种前馈控制,就是指为了增加将来的实际结果能达到计划要求的可能性所做的一切管理上的努力。也就是在做决策、定计划时,为实施计划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在计划实施过程中,尽量减少偏差。这种预先控制实际是决策上的预测工作,利用预测中得到的信息,进行认真研究,把计划所要达到的目标同预测相比较,并采取措施修改计划以使预测成为计划目标。把预测当作控制,正是把决策本身当作目标,是为了更好地决策而进行的控制工作。预先控制的中心问题是防患未然。

现场控制,是指监督现场正在实施的计划,以保证计划按规定和要求完成。现场控制的主要方法是管理人员通过现场的亲身观察、判断,监督、指挥其他人员按照计划执行,并行使权力,用物质的和精神的鼓励来影响现场管理。现场控制是第一线管理人员的首要活动。为了有效地进行现场控制,现场管理人员必须及时对下属的工作进行监督,一旦发现与计划目标发生偏差时,应立即采取措施,给予纠正。

反馈控制,有正反馈和负反馈两种控制方式,正反馈是增强型控制,不能改善系统,容易引起不平衡,负反馈控制则可以牺牲某些指标,达到系统最优化。管理活动中的反馈控制是指事后的反馈控制,即指在行动和任务完成之后,用实际结果与原定计划标准进行比较,以此来指导将来的行动。

2.控制的基本过程和步骤

控制的基本过程,包括三个步骤:确立标准、衡量成效和纠正偏差。[2]

第一,确立标准。标准是工作成果的规范。没有标准,就没有衡量实际工作的依据,就无法进行控制工作。要给管理系统制定能反映其系统功能本质特征的定性的与定量的指标体系,并且各项指标要有准确的含义,不能含糊不清。

第二,衡量成效。衡量成效是控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为使实际工作与原定目标标准进行比较,也要制定控制检验标准,不能凭主观印象,不仅有定性描述,也有定量描述。要使控制检验标准简化,就要善于找到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指标。衡量成效是一项严肃、细致的工作,它直接关系到能否实现管理目标。在安排这项工作时,要考虑到衡量的精度和频率问题。所谓精度,是指衡量指标能够反映被控对象多大幅度的变化,精度越高,越能准确反映管理活动状况,但同时衡量工作也越复杂;所谓频率,是指对被控对象多长时间进行一次考核或评定,频率越高,越能及时掌握情况,但同时也增加了监测机构的工作量。因此,要根据具体情况和要求,适度掌握。

第三,纠正偏差。当用控制标准与目标标准进行比较时,就会发现二者之间有距离。这个距离,我们称为偏差。找出偏差之后,就要分析偏差出现的原因,同时还要分析其主要原因。针对产生偏差的主要原因和大小及系统的控制能力,制定纠正偏差的具体方案,并付诸实施。最后将纠正的成效再与目标标准进行比较,不断循环反复,最终达到系统目标。

3.计划控制

计划控制也称程序控制,是管理活动中最基本的控制方式之一。计划控制,是预先编制好系统的输入,常用于干扰作用较稳定的系统。

计划是在工作或行动以前事先拟定的具体内容和步骤。一个好的计划,可以使工作中的各个步骤前后衔接,有秩序地进行,并且能够合理地协调各个方面的活动。在达到目标的过程复杂时,可以为尽快达到目标指出方向和路线,在人们对目标还不甚了解时,按计划去做,可以引导他们不偏离目标。

计划程序的编制可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确定总目标和反映总目标的各项指标。

第二,预测在实现总目标的过程中会出现哪些因素的影响。包括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第三,根据现有条件和未来可能受到的影响,制定达到目标的具体措施、步骤。

利用反馈控制原理在编制各类计划时,假设外部环境与受控系统的未来行为有很大一部分是确定的,但也不排除存在一些未知因素,会使系统偏离计划的轨线。因此,采用反馈,把系统当前的状态与计划状态相比较,如果发现偏差,就改变输入使系统回到计划轨线上来。因为这种控制是保证系统不偏离计划,所以它的有效性也取决于前提假设与实际情况的吻合程度,即计划的可行程度。

在现代管理活动中,由于各种情况瞬息万变,使得人们对未来可能会遇到的干扰因素很难准确预知,有时会因形势变化打乱原定计划,需要重新制订计划。重新制订计划有时需要较长的时间,在新计划没有出台前还要按老计划执行,系统在这段时间内不能适应新情况的变化。这种现象称为系统的惯性或滞后性,它会给工作带来不必要的损失。针对这种情况,最有效的控制是目标控制。

4.目标控制

目标控制也称跟踪控制,也是管理活动中最基本的控制方式之一。

目标控制系统的输入,是系统所要达到的目标。它具有对环境干扰和受控对象特性发生变化的适应能力。

我们这里所说的目标和计划是相对于某一具体控制过程而言的。对于一个特定的控制过程,目标是所要达到的某种状态,计划是达到目标的中间过渡环节,即指具体的步骤和措施。实际上,这些中间环节也是由一系列的小目标组成的。但达到这些小目标的控制活动只是达到前述目标的控制活动中的一部分,须注意二者的区别。

目标控制中,系统行动的方案并不依赖对未来预见的准确度,而是按系统当前所处的状态决定自己的行动。因此,它具有在变化着的环境下发挥最佳功能的适应性。被控系统能够直接根据干扰的作用不断改变行动方案,比起计划控制只能通过上级控制机构改变程序从而改变行动方案来说,对干扰反应的灵敏性要强得多,即目标控制优于计划控制。

目标控制的基本过程如下:

第一,确定目标及反映目标的各项指标,并把它输入被控系统。

第二,被控系统根据目标和自身控制能力,决定达到目标的具体行动方案。

第三,方案实施中,通过反馈机制把输出与目标方向相比较,如有偏差立即调整,使行动方向总是与目标方向保持一致。

实施目标管理关键在于目标的确定、目标的实现与结果的检验。

六、整分合原理

1.基本概念

现代高效率的管理必须在整体规划下明确分工,在分工基础上进行有效的综合,这就是整分合原理。整体把握、科学分解、组织综合,就是整分合原理的主要含义。

现代管理者的主要职责,在于从整体要求出发,制定明确的目标,进行科学的分解。在这里分解是关键,因为没有分解的整体只能是混沌的原始物,构成不了现代有序的系统。只有分解正确,分工才会合理。没有合理的分工,也就无所谓协作,没有协作,就无法明确地进行分工,因为分工是协作的前提。只有在合理分工的基础上进行严密有效的协作,才是现代的科学管理。

要提高工作效率,必须对整个工作如何完成有充分细致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将它分解成一个个基本要素,根据明确分工,把每项工作规范化,建立责任制;然后进行科学的组织综合。例如:电视节目生产制作的过程可分解为节目选题计划、前期制作、后期制作、编辑合成等。

对于现代社会系统可按下列四种类型进行分工:一是按社会功能进行专业化功能分工;二是按自然资源特点进行专业化区域分工;三是按产品及其构成进行专业化生产分工;四是按照作业程序进行专业化作业分工。随着新科学、新行业的不断涌现,分工不是永恒不变的,优秀的管理者就是要善于抓住时机进行科学的分解和合理的分工。

2.应用整分合原理应注意的问题

(1)分工不是永恒不变的,优秀的管理者要善于抓住时机,不断地进行分工、综合。(2)分工不是万能的,不是现代管理的终结,分工以后要加强有效的综合。

分工的各个环节,特别容易在生产的时间和空间、数量和质量等方面相互脱节。因此,必须进行强有力的组织管理,使各个环节依据一定的规则同步协调,以保证管理目标的实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