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广播电视媒体的萌芽阶段

我国广播电视媒体的萌芽阶段

时间:2022-10-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致语虽与现在的某类主持人的工作有几分相像,但却不是今天我们所说的广播电视媒体中从事主持传播的角色。我国广播事业最早是由外国人经办的。从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的今天,我国广播电视媒介传播活动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和平建设发展时期、十年动乱时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

一、萌芽阶段

任何事物的诞生和发展都不是毫无渊源的,也不可能在一夜之间蔚然成风,中国的主持传播也经历了漫长的酝酿发展过程。主持人虽然是个舶来品,但关于主持人的渊源,有人甚至从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传统文化中,为之找到了相类似的人物,即原中国古代宫廷演出或民间演出中专设的一个人物——致语(3) 。致语原是中国古代宫廷演出或民间演出中专设的一个人物,主要担当着为演出介绍剧情、道开场白和安抚观众的任务,属于戏曲中“末”的行当,其角色相当于现在舞台上的报幕员或某项活动的司仪。致语虽与现在的某类主持人(如司仪型)的工作有几分相像,但却不是今天我们所说的广播电视媒体中从事主持传播的角色。在真正的主持传播诞生,即从事主持传播活动的主体——“主持人”三个字正式出现在我国广播电视媒体之前,我国广播电视媒体,尤其广播媒体上曾经出现过某些与主持传播非常相似的传播活动,这应当算是今天主持传播的萌芽或是雏形。

我国广播事业最早是由外国人经办的。1923年1月,由美国商人奥斯邦建立的上海“《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是中国境内第一座广播电台,播出内容有《大陆报》提供的新闻,主要播娱乐节目,因未经北洋政府登记批准,于同年4月停办。之后美商开洛电话材料公司又开办了开洛广播公司电台,与《申报》合作,在报馆设发音室报告新闻并在报纸上经常预告节目,节目有汇兑、行情、新闻、音乐、名人讲演等。

1926年10月1日,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成立,这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它是奉系军阀官办电台,播送内容有新闻、音乐、讲演、物价报告等。1931年“九·一八”后,它被日军侵占。1927年5月和9月,天津、北京无线电台相继开办。几乎在同时,我国还出现了民营商业电台,如上海新新公司广播电台、北京燕声广播电台,这些电台主要播送唱片,并转播地方戏曲,主要目的还是以商业为主。

新中国的广播事业源头是1940年12月30日诞生在陕北革命圣地延安的新华广播电台,第一位播音员徐瑞章(播音名叫麦风)的第一声呼号“延安新华广播电台,XNCR,现在开始播音……”明朗响亮、振奋人心,与国统区奢靡、腐化、有气无力的播音形成鲜明的对照。由于当时工作条件极差,播音室是十几平方米的一间窑洞,洞内四周钉着延安生产的粗毛毯作为隔音用。播音桌上只有一支话筒和一本字典,除此以外,隔音室里还有一台破旧的手摇唱机和20多张唱片,这就是播音员的全部设备。这段时间播出的重要文件和广播稿有:《毛泽东同志为皖南事变发表的命令和讲话》、《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伟大的国际劳动节》等,此外还播送八路军、新四军抗日战果的消息以及少量的文艺节目。

1943年的春天,由于广播发射机发生了重大故障,延安新华广播电台被迫中断播音,直到1945年8月才又恢复播音。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人民军队迅速接管了位于西长安街的国民党北平广播电台,并在1949年2月2日,以北平新华广播电台的呼号对外播音。同年12月5日,北平新华广播电台改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呼号。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时期,在国统区的某些私营广播电台中,已开始有了一些个人化的传播角色,涌现出一批在听众中颇有影响的传播者,如上海大亚、三友公司电台唐霞辉的《唐小姐信箱》、大中国电台万仰祖的《空中书场》等。他们在节目中不但起着串联作用,而且还以个人名义募捐善款(4) ,今天看来他们当时在电台的活动多少也已具备主持传播的某些雏形。

从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的今天,我国广播电视媒介(主要是广播)传播活动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和平建设发展时期、十年动乱时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1949年10月1日,播音员丁一岚和齐越登上天安门城楼,现场广播了开国大典盛况,从这一天起,人民广播事业揭开了新的一页。在和平建设时期,有大批青年学生进入广播媒体,扩充了广播播音员的队伍,广大播音员继续继承和发扬延安时期的光荣传统,投身到抗美援朝、肃反、镇反、三反五反等运动中。“他们在广播宣传上保持和发扬了无产阶级的战斗风格。在建设新中国,抗美援朝斗争中,对全国人民起到鼓舞、激励作用”(5)。 这一时期还有两个重要的事件,就是1952年12月5日在北京中央广播事业局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和1955年3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播音业务学习会,这两次会议不仅讨论了播音工作的性质、任务、作用、重要性,而且对播音员学习和素质能力提出新的要求,如“播音员不是传声筒”、“播音员应是有丰富的政治情感和艺术修养的宣传鼓动家”、“播音要有个性”等。今天看来,在这些要求中似乎已包含了某些主持传播的特征,在某种意义上可视作是对主持传播的诞生在理论和认识上所做的积极准备。正是在这种精神的引导下,播音员们经过刻苦努力,无论是中央台还是地方台都出现了许多不少名气很响、很受受众欢迎的播音员,如齐越、夏青、林如以及后来的方明、铁成等。

1958年5月,我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最早,电视台没有专职播音员,由中央电台和北京市电台的播音员代播,不出图像。以后从中央电台播音部调来沈力,才有了正式的专职电视播音员,因此沈力算是我国第一位电视播音员。60年代,高中毕业的赵忠祥被选拔到电视台,成为第一位男性电视播音员。

为了适应广播电视发展对专门人才的需要,1954年我国建立了第一座培养广播专门人才的学校——北京广播学院,并在60年代初筹建了播音专业,1963年开始正式招收播音专业学生,学制3年,从此我国有了培养播音人才的正规院校。

正当人民广播事业向前发展之际,1966年5月,进入“文化大革命”时期,广播事业同其他事业一样遭到了严重破坏。许多老播音员和新成长起来的优秀播音员,被扣以“反动权威”、“黑五类”、“修正主义苗子”等帽子,受到批斗,调离工作岗位。在极左路线的影响下,由政治代替一切,所有播音理论学习、播音业务培训都被迫停止、中断,延安、陕北和建国后播音方面的许多优良传统被抛弃,“高、平、空”的大喊大叫式播音充斥着广播,北京广播学院被迫停办,起步不久的北京电视台也被迫停办,中国的广播事业严重倒退,刚刚出现的主持传播的萌芽被无情扼杀。

1976年10月,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人民广播电视事业又进入了恢复、发展的创新的时期。

1978年5月1日,“文革”中被停办的北京电视台重新以中央电视台的名号开办。

1981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第二次播音经验交流会,着重讨论了新闻播音的特点和当时新闻播音存在的问题。会议提出播音工作必须根据改革需要,勇于创新,探索新闻的播音方法,提出“大胆创新、百花齐放”的口号。会后,全国各地播音员贯彻会议精神,认真学习和实践,在播音业务和理论建设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6)

而在这一年的元旦,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湾地区的广播已经推出了《空中之友》节目,播音员出身的徐曼已开始试着以更个性化和人际化的方式主持节目。而在此之前的1980年7月12日,重新开播不久的中央电视台上已经出现了“主持人”三个字。至此,随着主持人的出现,主持传播终于在中国正式宣告诞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