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新加坡广播电视媒体语言

新加坡广播电视媒体语言

时间:2022-04-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四、新加坡广播电视媒体语言新加坡华语是与大陆普通话和台湾国语都不同。新加坡有4种官方语言,包括英语、华语、马来语和泰米尔语。新加坡广播电视语言在发音上与中国大陆普通话相同,这与当地采用普通话作为发音标准有直接的关系。相比台湾国语,新加坡华语广播在语调上更接近大陆普通话,在语言风格上也较为柔软。

四、新加坡广播电视媒体语言

新加坡华语是与大陆普通话和台湾国语都不同。新加坡华语本身没有自己的历史渊源,当地华人多为大陆东南沿海移民,各有自己的方言,为了能够相互交流,当地的华文学校很早就教授采用北京音的国语。当然,在方言背景下,这种被称为华语的北京音国语,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方言影响,发生融合性改变。

新加坡有4种官方语言,包括英语、华语、马来语和泰米尔语。新加坡华语以普通话为标准,也涵盖了闽粤、客家等多种方言。新加坡统计局2000年统计资料显示,新加坡华人数量为308.55万,占全国人口401.77万的76.8%。马来人占13.9%,印度人占7.9%。可见,在4种官方语言中,华语使用人数最多。尽管华语使用人口最多,但地位最强的语言还是英语。英语是新加坡国内各种族之间沟通的语言,也是当地科技、工商、政治领域使用最多的语言,更是教育系统的主要语言。据统计,1985年,进入使用英语教学学校的学生占学生总数的97%。英语的强势地位,与新加坡英国殖民地历史,国内种族沟通需求,独特的地理位置,开放交往需要有关。在这种环境下,从1966年后,新加坡大力推行“双语教育”,即在通晓自己母语的同时,还要学习英语,作为国内各族和对外交往的工具。

新加坡的华人在正式场合使用英语、华语,但在家庭中,并非都使用华语,有不少家庭使用英语或者汉语方言作为家庭语言,但从发展趋势看,使用华语作为家庭语言呈现增长。新加坡统计局的数字显示,从1980年占华人家庭总数的13.1%上升到2000年的45.1%,上升幅度最大。使用英语作为家庭用语同期由10.2%上升到23.9%,而20年中,使用汉语方言的家庭由76.2%下降到30.7%。从这些统计数字中可以看到,华语已逐渐代替方言,进入华人家庭。

与单纯使用汉语的中国大陆和台湾不同,新加坡人口虽然不多,但国内的语言状况却呈现较为复杂的形态。在新加坡,你可能面对着几种语言,除了英语,华语,你还要面对马来语和印度语。在华语中,你可能还要面对闽粤等其他方言。在这样的环境中,语言会不断碰撞、融合,这一过程最明显的结果是语言中的语码混杂现象。尤其是双语教育,为语码混杂提供了客观基础。如果说大陆普通话和台湾国语中夹杂英语词汇可能会被认为是崇洋,在新加坡人的话语中夹杂英语词汇,似乎是正常的事。这也是新加坡华语使用中与大陆和台湾明显不同的地方。口语的这种使用特点在广播电视节目中也会表现出来,尤其是在与口语接近,脱离文稿的即兴表达中。

20世纪70年代,新加坡开展了推广华语运动,并以大陆普通话为标准,发音向普通话靠近。尽管如此,新加坡华语与大陆普通话仍有所不同,与台湾国语也有区别。新加坡华人主要来自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发音受到大陆方言,尤其是闽粤方言的影响。海外其他地区的华人也大多来自广东、福建地区,因此新加坡华语与东南亚其他地区的华语有相似的语音语调。发音中所显示的新加坡的地域特征反而不明显,仅凭借发音很难判断其属地。

新加坡广播电视语言在发音上与中国大陆普通话相同,这与当地采用普通话作为发音标准有直接的关系。相比台湾国语,新加坡华语广播在语调上更接近大陆普通话,在语言风格上也较为柔软。由于当地人多通晓英语,广播中有时在中文里穿插有英语词汇,语码混杂的情况在广播中也有表现。面对语言之间相互混杂的状况,学者和有关部门不断呼吁净化语言。不仅净化华语,减少在华语中出现英语词汇,同时也要净化英语,不在英文中穿插中文字音,不使用所谓的“新加坡英语”。不过,在同时掌握母语和英语的双语教育制度下,母语和英语混杂的现象很难避免,而英语作为公务语言,处在强势地位,对其他语言的影响更大,在没有限制的口头交流中,中文中夹杂英语的状况不可避免。广播电视虽然可以有行业规定进行约束,但是当说话方式接近口语时,生活口语会影响节目的语言。除非脱离大众,不与大众交流,不然的话,生活语言的现状一定会或多或少反映到广播电视语言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