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广播电视新闻的节目编排

广播电视新闻的节目编排

时间:2022-04-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应认真做好受众调查,注重受众反馈,根据受众的需求和反馈意见改进栏目编排,使新闻栏目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更好地为受众服务。2004年春,有人对《央视论坛》播出百期后的调查表明,这一栏目的设置格外引起受众的注目。《央视论坛》多角度凸显主题、借事实进行评论的方式,使自身在众多电视评论栏目中胜出,反映了栏目定位的巧妙,这需要编辑人员具有统观全局的目光与把握全局的能力。

第三节 广播电视新闻的节目编排

一 理论知识

前面讲了广播电视新闻的文字稿的编辑和声音、图像的编辑,掌握了这些基本知识之后,编辑就可完成单条新闻的编辑工作。除此之外,从更高的层面要求,编辑人员还应具备整档节目的编排能力。在编排栏目时要掌握两个原则:第一是要体现编辑思想。广播电视新闻栏目编辑一定要深入研究栏目的内在规律、基本特征,选用哪些稿件、怎样组合稿件、怎样配置稿件,都要根据栏目的特点和具体情况而为;第二是要切合受众心理。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应认真做好受众调查,注重受众反馈,根据受众的需求和反馈意见改进栏目编排,使新闻栏目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更好地为受众服务。在编排时尽量切合受众的心理特点和接收信息习惯,节目搭配时既要考虑到新闻的重要性、时效性,也要考虑到新闻对受众的影响强弱。

1.广播电视新闻编排的基本环节

电视新闻从素材到制作成可供播出的成品,不论过程长短,大都要抓好以下基本环节。

(1)做好重大新闻报道的前期策划。

重大新闻报道,指报道的新闻事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为全社会所关心。这类报道的材料异常丰富,涉及的时间较长,空间范围较广,新闻人物众多,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和设备,因而特别需要事先进行精心策划。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依据节目总的报道思想与报道计划,明确本次报道的指导思想、报道目的、工作原则和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细化具体操作方案,包括报道内容、重点选题、报道形式、播出时间和播出方式。持续时间较长的报道,要考虑划分若干阶段,以及各个阶段之间如何衔接。

第二,由于此类报道常常是牵涉多个部门联合作战,对于如何合理组建报道队伍,配备器材,都必须进行周密考虑。考虑越周密,在实施过程中就越能适应现场的变化,机动灵活地调配人力和器材,充分发挥报道群体的合力效应。此外,还应估计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事先拟订多种应急预案。对于大型的、持续时间较长的报道或现场直播,尤其需要做好多方面的准备。

(2)通读所有声画和文字素材性稿件。

这类素材性新闻稿件,大多产生于记者或前期编辑人员之手。承担前期编辑工作的,不仅要仔细通读采访中摄录的原始音像材料,而且要研究采访笔记,研读采访对象提供的和自己搜集的其他背景材料,并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一定的编辑构想,再写解说词,然后据此编辑画面,制作成素材带。后期编辑人员主要是通读素材带,从头至尾地对所有音像信息进行把关性的细读,重点细读素材带所表达的内容,其次对画面景别、拍摄角度、镜头类别以及每个镜头的长度也应仔细阅看,弄清每一个镜头、每一段声音的确切意思和价值,发掘出其中的深层含义,这样能够提高后期编辑的效率和质量。

(3)编排节目。

这是节目编排程序的中心环节,主要包括名称的确定、内容的选择、顺序的安排、稿件的配置、占用时间的设计以及节目的包装等。这些内容将在后面相关部分论述。

(4)进行整体包装。

整体包装包括能够凸显主题、吸引受众注意力的片头;确定栏目画面的色彩基调;确定解说词的写作风格及播音风格;确定字幕字体、位置及显示方式、停留时间;确定是否用特技以及使用何种特技等等。讲究包装,一是可以凸显栏目的风格,例如央视《新闻联播》,从片头、画面、播报、音响、字幕等等方式,表现出了权威性、严肃性与庄重大方的风格。二是可以更鲜明、生动、深刻地表现内容。《唐山大地震20年祭》的节目以素洁的白花为衬底,然后在风中摇动着的小花中露出墓碑式片头,带给人们的是沉重、思念的心绪。

(5)把关。

这是最后一道程序。此时的把关主要是防止差错的出现。编辑应着重注意的是:纠正事实上的出入;校正字幕的错别字和不规范字;纠正解说词中的错误读音,消除同音异义词可能引起的误解;删除不应有的画面,或对某些可能带来不利影响的画面作必要的技术处理;仔细检查每一条播出带,保证播出的政治安全、技术安全与其他安全。

此外,在节目播出时,编辑还可能成为本次节目的导播。导播的主要职责包括:按串联单排定的顺序,指挥节目准确、安全播出;遇到刚刚收到的新闻,适当调整原先的安排,迅速通知播音员及其他相关岗位做好各项准备,保证最新新闻准确无误地及时播出;处理播出过程中临时出现的其他问题。

2.新闻栏目的具体编排

(1)对栏目个性定位

栏目个性定位高妙,栏目才会具有特色,新闻的采编才能目标明晰、方向明确。2004年春,有人对《央视论坛》播出百期后的调查表明,这一栏目的设置格外引起受众的注目。其特色在于,播出时以主持人与特约评论员对话的方式,对重大新闻背景、重要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进行评论、分析和解读。《央视论坛》多角度凸显主题、借事实进行评论的方式,使自身在众多电视评论栏目中胜出,反映了栏目定位的巧妙,这需要编辑人员具有统观全局的目光与把握全局的能力。

(2)按照栏目定位与本次栏目播发意图进行具体操作的设计。

第一,要求栏目之间互相照应,彼此协调。在横向上,与同一天的各新闻栏目内容互相匹配,形成合力。在纵向上,同一栏目内容应形成首尾贯一、相互协调的关系。

第二,栏目内部优化组合,发挥整体优势。栏目内的各条新闻要相互协调,这就需要优化组合。编排时通过将不同节目合理巧妙地组合,使其在整体传播效果上超过单条新闻传播效果之和。

——进行关联组合,即把内容方面有某些相似性的或某种联系的节目组成节目群。具体包括组合排列、对比排列和综合排列。组合排列是把内容有内在联系或主题相同的数条新闻编排在一起,形成一个小单元集中播出。对比排列是把内容反差极大的新闻编排在一起,以鲜明的对比使矛盾突出,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综合排列是把同类题材综合在一起编成一组综合新闻,以避免新闻单条播出时给受众造成的单调之感。

——稿件的配合。主要指配资料、配评论。配资料可以给受众提供理解新闻内容的平台;配评论则是在新闻事实的基础上就事论理,以便深化报道。

——设置专栏。专栏属于节目下辖的子栏目,即在节目之中再分出来专门传播特定主题或特定节目形式的单位。

第三,做好其他具体工作。

——突出重点,精选头条新闻。在广播电视新闻中,突出重点的一种做法就是选准头条。头条新闻是指按时间顺序排列在最前面的一条或一组报道。头条新闻具有先声夺人的效果,具有明显的传播强势,因而,头条新闻是否具有冲击力、吸引力,直接影响到受众接收新闻节目时的兴趣与注意力集中程度,从而影响整个新闻栏目的收听率、收视率。不同媒体应依据编排思想、风格特色、受众定位的不同,精心选择头条新闻。

——选好第一镜头。一般地说,选择第一个镜头应综合考虑的是:有利于体现新闻主题或突出新闻人物;有利于突出新闻事实本质特点,再现现场的典型环境;能够标明某些新闻要素,或具有一定视觉冲击力;能够带动整则报道的所有画面,形成逻辑脉络清晰、形象自然和谐的画面组合。

——巧用提要和回报,强化传播效果。新闻提要是一次新闻节目中主要新闻内容的高度概括、提示或评点。其基本形式是在一档或一次电视新闻节目开始时,由播音员或主持人选播部分重要新闻的题目,帮助观众预先了解本档或本次新闻节目的全貌或重点。新闻提要也可以在口播的同时打出文字或插入活动画面。新闻提要结构比较简单,一两句话,没有引题和副题,讲究简练朴实,通俗流畅,便于收听。新闻回报,指的是在一档或一次新闻节目结束之前,对重要新闻进行回述。一般来说,回报的内容比提要的内容更为简短、精炼。在结尾播出新闻回报,能够突出节目的重要消息,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另外,对于中途收听、收看的受众,新闻回报也是一种信息补偿。

——运用“峰谷技巧”,调动收视情绪。“峰谷技巧”,是指保持受众兴趣高峰状态的方法。一次新闻节目不可能每条都使观众保持兴趣。因此,必须把节目设计成像一系列的山峰和峡谷一样,高低不平,有起有伏。每次新闻节目都要从高峰开始,形成对观众的刺激强度,然后,刺激强度逐渐转弱到低谷,处于低谷状态时又要找到新的兴奋点,再次形成刺激的高峰。这就需要对能引发受众兴趣的节目分散安排,有意搭配有趣新闻和兴趣较弱的新闻,以减轻受众的疲劳感。如几条长消息连在一起播发,就使人觉得疲倦,换一种排法,在几条长新闻之间插入一些短消息,或在消息中加入新闻特写、通讯,在体裁上适当搭配,就显得有张有弛,可以消解收听、收看时的沉闷感觉。

二 能力训练

案例分析

案例

《电视研究》2004年第4期刊登了李蔚、鞠侃彬的一篇文章《枙东方时空枛品牌定位的等略分析》,现节录如下表格。

央视《东方时空》栏目四个发展阶段的概况

img27

分析

运作一个电视栏目是一项异常复杂的工作,需要对栏目进行准确的定位、设计,还要随着主客观条件的不断变化而不断探索、调整。从《东方时空》的四个不同发展时期,可以清晰地看出它的栏目理念、运作思路也在与时俱进地发展着。创业期,进行了新理念取代旧理念的思想定位。以人性化的传播理念逐步代替了硬性“宣传”的思维模式,使电视节目更具有贴近性,确立了《东方时空》真诚面对受众的思想定位,并以电视杂志性栏目的身份面世。发展期,栏目走进了“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的新闻叙述语境,新增加的《面对面》板块更加突出了栏目的观点与述评能力,并加强了各板块之间的串联内容。栏目性质由“电视杂志性栏目”定位为“电视新闻性杂志栏目”,强化了新闻性。调整、稳定期,将“电视新闻杂志性栏目”调整为“电视新闻性栏目”,确立了信息传播的市场定位。这个品牌栏目在不断改版中有成功之处,也有一些教训,分析它的成长历程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启示。

课堂训练

结合实际,谈谈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子栏目《社会公德》(2006年3月改为《知荣明耻》)的设置价值,并对其2006年1月10日播出的《不胜其扰的报警电话》这一消息的特色进行分析。

报警电话是公安、消防、医疗等部门抢救人民生命和财产的热线,然而有些人却对这些生命热线无故进行骚扰,甚至谎报警情。特别是节日期间,骚扰这些应急处置电话的数量比平时成倍地增长。

节日期间的119指挥中心,电话铃声异常的繁忙,报警的内容却是五花八门。

有的人马马虎虎

接警员:119,怎么了?报警人:1861?接警员:打错了。

有的人年纪太小

接警员:119火警,怎么了?报警人:嗯?爸爸呢,我刚跟爸爸打电话了。

有的人抒情不当

接警员:你好,119。报警人:你好,新年快乐!接警员:什么?报警人:新年快乐!(电话被挂断)

接警员:你好,119。报警人:(唱歌声……)

有的人穷极无聊

接警员:你好,有什么事吗?报警人:我家着火了。接警员:你家的具体位置在哪?报警人:我家在甘肃。接警员:什么?(电话被挂断)

据介绍,节日期间山西省某城市的119指挥中心,每天接到报警电话的总量达到1500多个,其中除了真正的火警和部分的求助电话之外,80%的电话都是刚才听到的那些内容,而这个数量比平时猛增了近三分之一。据了解,同样属于应急处置部门的110、120、122等号码在节日期间,也因为骚扰电话的数量大增而不胜其扰。

市民:骚扰报警电话,万一真出了事,打不进去怎么办。

市民:越是不知道报警电话的重要性,他们就越可能随意拨打,越是知道这个报警电话的重要性,他就会像尊重自己的生命和财产一样尊重报警电话。

【记者点评】危险的骚扰

匪警、火警、医疗急救、交通事故报警电话是真正的生命线,危难关头人们要靠它挽救生命财产的安全。危机处理专家指出,在生死攸关之际,如果报警电话无法接通或响三声无人接听,大多数报警人都会放下电话。对这样的应急特服电话进行骚扰,无故占用公共服务资源,已经不是简单的玩笑和恶作剧,它的最高代价是有人会因此失去宝贵的生命。

提示

从《东方时空》一例,看栏目前后的发展变化,体会栏目设置、编排应遵循的原则;对于《社会公德》栏目,着重看其内容定位上的特色,然后谈谈《知荣明耻》作为一个新栏目,在打造品牌上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三 思考与实践

思考

广播电视新闻编排应把握哪些基本环节?栏目编排应遵循哪些原则?

实践

搜寻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的相关资料,分析其编排特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