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播音主持创作分析

播音主持创作分析

时间:2022-03-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虹云是60年代初期的播音员,担任《午间半小时》节目主持人时已经48岁了,在这里她经历了从播音员到主持人的转变。
播音主持创作分析_新中国播音创作简史

80年代以后,节目的概念得到强化,这对播音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播音创作风格必须以节目风格为基点,只有创作风格与节目基调一致,两者才能相得益彰,否则便会让人感觉不伦不类。播音员主持人必须对节目的整体特色、方针宗旨、受众群等有准确的把握,才能驾驭节目,进而形成了自己的创作风格。这种个人风格渗透在节目之中,并且通过节目得以体现。因此,与前几个阶段不同,除了独立单篇的作品以外,很多经典作品以节目形式呈现出来。与此同时,创作者由“个体”变为“群像”。除了由一位播音员主持人创作某篇经典作品之外,创作中出现了由一批人或者几代人共同成就的经典节目,即凝聚着每一位创作者心血的集体作品。评论播音的经典《九评》、通讯播音的经典《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王进喜》《人民的好医生——李月华》等都是播出以后就成形的作品,但从80年代开始,很多播音创作精品是在节目的不断发展中成形,并以节目的形式得到了延续,在不同年代都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这又恰恰证明了其经典所在。这些经典的作品以其民族性、审美性、普适性成为全国各地广播电视节目的典范,被广泛借鉴,并衍生出许多崭新的节目样式,引领播音主持创作的主流。

一、《午间半小时》

《午间半小时》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采用主持人形式播出的一档融新闻性、知识性、服务性为一体的综合性节目,1987年1月1日开播,每天中午12点到12点30分在第一套节目播出,由5分钟新闻报道、10分钟自制节目和15分钟文摘集锦构成。节目方针为:谈论人们生活中普遍关心的热门话题,接近群众、接近生活、接近实际,讴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成就,赞颂普通的奉献者,探索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积极又谨慎地批评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和消极现象,寓宣传教育于谈天说地之中。1999年1月1日,《午间半小时》作为社教板块节目《社会90分》的一部分,改在12点05分播出,2001年1月1日《午间半小时》再次全面改版,定名为《午间一小时》,每天中午12点到13点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套节目播出。

《午间半小时》是综合性的新闻专题节目,有朝气、有深度,在形式上采取板块结构,有固定的主持人,在内容上以普通人为报道对象,反映群众关心的热门话题、意见和建议等,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也对社会进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冷静思考。节目把握时代脉搏、立意新颖、实话实说、不空泛议论,主持人与听众平等交流,使人耳目一新。节目一播出就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首都十几家报刊都发了消息。1987年7月23日,《人民日报》刊登了新华社记者写的报道《午间12点:许多人打开收音机》。邓颖超也是节目的忠实听众,曾经多次给节目组写信,并且参与到节目的话题讨论中。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1993年所做的全国听众调查,《午间半小时》节目的固定听众高达4.9亿人,成为了亿万听众餐桌上的朋友,节目还多次荣获各种奖项,在社会上有着广泛影响力,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收听率最高的名牌节目之一。

(一)定位清晰

《午间半小时》最有影响力的时期是节目开播近10年间,尤其是刚开播的几年节目非常受欢迎,主要的主持人有虹云、傅成励、陈希、原杰等,他们都拥有让听众过耳不忘的嗓音,亲切自然、生动活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将凡人小事和社会大背景联系起来,突显了主持人的人文关怀。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了主持人在节目中的出色表现才成就了《午间半小时》的辉煌。

主持人节目必须强调树立主持人形象,使主持人形象与节目风格相辅相成。《午间半小时》主持人的定位非常清晰,主持人有一定见识,看问题比较全面,对比较重大的问题,可以发表一些深入的、结论性的看法。同时,主持人又是听众的很热心而有耐心的朋友,对一些比较典型的现象,他们可以提出具体的、可行性的建议。主持人傅成励说:“我在节目中的形象设计就是,心胸开阔、知识面广的中年知识分子。这也是根据我自身的特点设计的。在主持人形象方面,我没必要刻意去追求什么,需要的是展示出一定的个性魅力。”[15]虹云也在文章中谈到了自己在节目中的定位:“一位四十多岁的典型的中华妇女的形象,她既富于母爱深情,同时又是有知识、有抱负的知识女性,特征是感情丰富、温柔善良、乐于助人、豁达大度。”[16]傅成励在节目中沉稳知性,虹云在节目中温暖贴心,两个人在节目中配合默契,有人形容两个人在节目中搭档起来有如“万里长城阳刚的一撇”与“京杭运河阴柔的一捺”,组成了一个“人”字。在节目中,主持人和听众交流对问题的意见和看法,没有武断的批评,也没有强制的压力,有的只是理解、热情、真诚,听众和主持人在热烈的气氛中交流观点、看法,分享新知识、新观念。

《午间半小时》的节目内容丰富多彩,几乎每次都有当前的热门话题和社会问题,物价上涨、分配不公、学生辍学、脑体倒挂、演员走穴、校园经商、大吃大喝、乱盖楼堂馆所、漂流热、出国热等等,节目都有涉及。为了更好地把握节目,主持人不仅仅只是拿稿录音,而且积极地参与到节目的编辑工作中。傅成励在《午间半小时》中不仅从记者转型为主持人,还集采、编、播于一体,凸显出他全方位的才能。

(二)交流自然

《午间半小时》非常重视与听众的参与以及和听众的互动。《空中信箱》是《午间半小时》开办的一个重点栏目,每周播出两次,选择各地听众来信,播出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解答听众提出的问题,反映一些听众的疾苦和他们生活中所遇到的矛盾。《调查与回声》是《午间半小时》设置的专栏,调查的内容涉及社会生活中听众关心的各个领域,开创了中国舆论调查史上用广播进行社会舆论调查的先例。同时,节目还利用热线电话,就听众关心的问题在节目中展开讨论。主持人在节目中是听众的朋友,说的事情又都是大家关心和感兴趣的,传播对象和内容决定了节目的语言沟通交流方式要非常真诚、自然,有“聊天儿”谈心的感觉,每一次节目都是朋友之间进行情感交流、思想交流、舆论交流,传播真情和爱心,普及知识和道理。

虹云是60年代初期的播音员,担任《午间半小时》节目主持人时已经48岁了,在这里她经历了从播音员到主持人的转变。虹云在谈到主持《午间半小时》的体会时说:“《午间半小时》节目的稿子,有自己文体的特点。传递信息,但大都不是新闻;描述场景、事件,又不是通讯;发表见解、议论问题,也不是评论;对手之间和听众之间交流很多,可绝不是对话。不过,作为从播音员转主持人的我,叙述什么事的时候,很容易把原来的新闻、通讯的播法带出来,规范而夸张,居高临下灌输式的大调套腔一出现,宣传效果也跟说了假话、套话、大话差不多。所以‘实话实说’还真是练了一阵子,才抹去了播法的‘华采’。”[17]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和调整,虹云改变了原有的一些语言习惯,适应了主持人的话语方式,成为了为数不多的从播音员转型为主持人的60年代的播音员,而虹云的成功转型也为很多70年代、80年代的播音员调整适应新的节目形式提供了经验。虹云说:“自己坐在话筒前说话,听众朋友也仿佛来到自己的身边。没人听,说就失去意义。要说话就要尊重听的人的存在,为了听而说。所以主持人说话一定要努力接近听众、接近生活、接近实际,我们和听众近到促膝而谈的地步,彼此仿佛能感到心脏的搏动。通常来说,《午间半小时》主持人的声音距离感控制在一米之内,嘴离话筒的距离大约20厘米左右。近了,才有可能亲。”[18]主持人在节目中流露真情实感,与听众平等交流,时而结合自己的经历评议是非,时而就大家关心的问题表明态度,时而诚挚地征询听众的看法,时而就自己的失误向听众道歉或向来信者致谢……有关切、有劝告,言辞恳切,拉近了和听众的距离,增强了听众与节目的亲近感,让听众能把节目中的话当成朋友间的诉说和忠告,从而打开心结、明晰事理。

《午间半小时》节目重视听众参与,话语真实、亲切、坦诚,因而得到了广大听众朋友的信任,在此基础上,节目也注意引导听众不断提高参与水平和品位,主持人不仅从个人需要和情感出发,也从大处着眼,潜移默化地感染听众。《午间半小时》是80年代主持人节目出现以来非常成功的经典节目,它汲取了国内主持人节目发展的经验,充分体现了主持人节目的特点,发挥了主持人在节目中的积极作用,并且树立起了主持人鲜明的个人形象,形成了贴近实际、真切自然、朴实交流的主持风格,为广播节目主持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具有重要的创作指导意义。

二、《阅读与欣赏》

《阅读和欣赏》创办于1961年5月,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教部开办的文学专栏节目,每周播出两次,每次15分钟,后来增至20分钟,有重播时间。节目坚持以中等文化水平的文学爱好者,特别是青年人为主要传播对象,坚持知识性、教育性和欣赏性相结合,帮助听众阅读书籍和欣赏艺术,使听众听节目时既能获得文学知识又能陶冶情操。节目选材非常广泛,既有古今中外的文学,也有戏曲和绘画艺术,还有文艺知识,但偏重于介绍中国古典文学,节目的撰稿人都是社会上的知名学者。为了便于对照收听,节目播出之前都会印有活页文稿,听众纷纷索要,来信猛增,在社会上很有影响力。“文革”期间,《阅读与欣赏》节目被迫停播。粉碎“四人帮”以后,节目改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文学组主办,1978年7月1日恢复播出,每周两次,每次30分钟,并有重播时间。重新播出的节目将重点放在介绍中国古典文学上,适当兼顾现代文学,同时介绍一些文学知识。在撰稿人方面,除了邀请社会上老的名家学者以外,节目还组织了一批中年的大学教师和文学研究人员参加。以1986年为例,这一年节目共介绍了古今文学名著155篇,讲了古诗词吟诵、端午诗话、中秋诗话、唐人绝句、唐人怀古等专题9次;应听众要求,节目集中介绍了《诗经》,共赏析了16首,还集中介绍了陶渊明和王维的诗。[19]《阅读与欣赏》节目内容涉及古体辞赋、古文佳作、唐宋诗词、明清小说、现代名篇等,十分丰富多彩。1991年以后,该节目有一段时间被并入《科技·知识·生活》节目中,1995年又恢复成独立的栏目。

《阅读和欣赏》节目在全国拥有大量忠实听众,遍布各行各业,节目编辑每天都要收到一些来信,他们有时还会根据听众要求,每周安排听众点播的节目,每次节目赏析一首诗、一篇文章,或讲一个问题,点点滴滴、沁入人心,在社会上形成了良好的口碑和品质,很多人都把这个节目喻为“看不见的文学老师”。经过几代播音员的共同打造,《阅读和欣赏》节目成为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十大名牌节目之一,几十年之后仍让很多听众念念不忘,可谓经久不衰。

(一)相得益彰整体美

《阅读和欣赏》节目以“三名”著称,名人介绍名作、由名播音员播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几代优秀的播音员都曾经播出这个节目,包括齐越、夏青、林田、费寄平、潘捷、葛兰、林如、铁城、王欢、方明、陈刚、丁然、黎江、于芳、赵培、肖玉等,可谓星光熠熠,参与播出的这些播音员们都有比较高的文学造诣和深厚的语言表达功力,他们不仅传播知识,更彰显出有声语言的美感。

《阅读与欣赏》在介绍诗文时,一般是先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情况,接着介绍作品的主题思想,然后在讲解作品主题思想的基础上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将理性和感性结合起来。从播音创作角度来讲,播音员需要在介绍背景、朗诵原作、串讲解读、分析评述这几种不同的语言形态间自如转换,既不能只有原作的激情朗诵,也不能只有客观的分析讲解,要做到既有语言的变化,转换不露痕迹,又有机的融合,使节目浑然一体。

《阅读与欣赏》的稿件都是由知名学者创作的,因此文字稿件本身就是一篇优美的作品,文学性和艺术性都非常高。这样的文字给播音员的创作提供了良好的依据,阅读这样优美的文字时,播音员可以体会到一种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语言美感,从而激发起自己的创作欲望,真诚投入地去还原、呈现文字稿件中的景和情。想要播好《阅读与欣赏》节目,不仅要求播音员有标准的普通话、优美的嗓音、精湛的表达技巧,还需要播音员具备较高的文学知识修养和语言文字修养。60年代初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曾邀请师范大学的专业中文教师为《阅读与欣赏》节目的播音员讲解古文的相关知识,帮助播音员们更好地把握古文中的平仄和韵脚,使语言更有音韵美。文字稿件的字斟句酌、意趣盎然、深入浅出与播音员清新流畅、自然入耳、声情并茂的娓娓道来相得益彰,互相增色,使得《阅读与欣赏》节目成为了抒发浓郁情感、品位诗文意境、感受语言魅力的完美结合体。

(二)富于变化有特色

播讲文学类的节目,总是和播音员个人的文化涵养和感受能力息息相关,正是因为每个人在理解领悟上的差异,使得在节目整体的风格中又有了充满个人特色的细节变化。《阅读与欣赏》的整体风格高雅庄重、大气流畅,而每一位优秀的播音员都有自己语言表达的特点,因此节目又充满了个性魅力。林田的文学类作品播音突出的是“透彻”和“真切”,清新晓畅、娓娓动听。她认为,文学作品虽高于生活,但不是空中楼阁,而是源自生活的文学性提炼,播文学性作品最重要的是让人通过听节目,了解作者的本质想法和生活的真面目,因为文学作品有揭示社会本质的功能。林田的播音对作品每一层意思的感受和意蕴的传达都圆通到位,不论是重音的选择、吐字的变化,还是意境的铺陈、韵味的体现,林田都能在深入理解稿件的基础上精心表达出来,让人回味无穷,过耳难忘。方明是《阅读与欣赏》节目的主要创作者之一,节目创办初期他就参加过播音,80年代他的播音大约占三分之一,到了90年代,方明的播音更是占到了四分之三以上。方明是继齐越、夏青之后的集大成者,他的播音集中体现了齐越的情感和夏青的逻辑,既激情四溢、气势磅礴,又规范清晰、细腻流畅。方明的情感处理非常细腻,画面的行进感、镜头感很强,具象性、情节性突出,段落层次转换清晰自如,对场景的描写和叙述尤其引人入胜。他的播音语句形态丰富,变化幅度非常大,呈现出整体语言的高低、快慢、虚实、疏密,既有饱满的激情又有严谨的逻辑。《阅读与欣赏》的每次节目、每篇稿件,因为介绍的内容不同、作者不同、播读的人不同都会有不同的味道,有的悠扬飘逸,有的深沉浑厚,有的神韵无穷,有的回味悠长。

《阅读与欣赏》集中体现了文学作品有声语言创作的规范、舒展、大气、优美,在语言创作上达到并保持了很高的艺术水准,对文艺播音、朗诵、小说演播等艺术语言创作带来了有益借鉴和大量启示。目前,《阅读与欣赏》节目的文字版和有声版均已出版发行,成为语言文学爱好者的学习典范和珍藏作品。同时,《阅读与欣赏》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文化、先进文化的传承发扬也发挥了作用,无论是对“有形”诗词歌赋、文献典籍等的传播,还是对“无形”的民族精神、民族思想精髓的弘扬都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三、《为您服务》

《为您服务》第一次播出是在1979年8月12日。1982年,中央电视台决定将其改编为一个固定时间播出的栏目。1983年1月1日,《为您服务》正式开播,在每周一19点45分固定播出,每次20分钟。《为您服务》是我国第一个固定名称、播出时间、主持人的专题节目,也是我国第一个亮相荧屏的电视生活服务类节目。《为您服务》以介绍、普及生活常识为主要内容,开办之初,主要是介绍烹饪、衣着、养花等家庭生活知识。1983年以后,节目增加了老年保健、幼儿养育、家用电器知识、摄影咨询、集邮知识、答观众问和调查产品质量等十几个项目,内容涉及衣食住行、商品消费、家庭教育、文明礼仪、环境美化等方面,服务内容大大增加,迅速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引起巨大反响。仅1983年,节目就收到观众来信4万多封。从80年代到新世纪,《为您服务》始终本着“全心全意、为您服务”的朴实理念,坚持贴近人民群众、服务百姓生活的原则,实现了思想性、可看性、艺术性、服务性的完美统一,当之无愧地成为我国广播电视的经典节目,也成了那一代人对电视的集体记忆。另一方面,作为我国电视史上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主持人,沈力的主持给人们来带了前所未有的亲切感,仿佛一股清风吹拂心灵,为严肃的电视屏幕增添了一抹亮色,她亲切自然的主持风格感染了无数观众,树立了服务类节目主持的典范。尽管在90年代以后,《为您服务》受到了一定冲击,一度被其他同类型节目所取代,几度停播又复播,影响力逐渐变小,但是《为您服务》开创的贴近受众、亲切自然的主持方式对后来的电视节目主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浓浓的家常味和亲切感以及强烈的实用性都深深地留在了一代人的心中,成为我国生活服务类节目的典范。

(一)突出服务理念

《为您服务》的核心创作理念体现在节目名称中“服务”二字上,服务是一种行动、一种过程、一种结果,必须要明确服务对象,以满足别人的期望和需求为目的,而服务理念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观念和愿望。服务理念决定着传播内容,也决定着传播样式。《为您服务》节目把目光投向普通百姓,内容丰富实用,态度真诚平易,始终体现出强烈的服务意识。沈力是《为您服务》的第一位主持人,也是节目的负责人,统领整个栏目,集采访、编辑、主持于一身,在节目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选题、审稿甚至节目里的用词她都要认真揣摩,以达到最好的播出效果,这也使我国电视节目主持人发展具有了很高的起点。1989年张悦开始主持该节目,她延续了沈力亲切自然的主持风格。2000年重新开播的《为您服务》由王小骞、肖薇担任主持人,增加了轻松活泼的元素,后来李晓东等人也加入到了主持人的行列,此外还增设了一些小栏目的主持人和外景主持人。不论是谁出现在《为您服务》中,服务的理念都一以贯之,得到了充分体现。

有了服务理念,主持人会非常注意节目内容的交流,贴合实际生活,力求充分体现出服务的实用性;有了服务理念,主持人会非常注意语言上的交流,在节目中放低姿态,以平视的角度、平和的态度为观众服务,把话说到观众的心里;有了服务理念,主持人会非常注意情感上的交流,把对观众的关心真正传到观众的心中。因此,我们在《为您服务》中可以看到换季的时候,主持人嘘寒问暖,提醒观众增减衣服,注意季节多发病;长假到来的时候,主持人侃侃而谈,为观众挑选最佳的旅游地点并进行出行提示;全民理财兴起的时候,主持人和知名理财策划师一起帮观众出谋划策;法律意识开始普及的时候,主持人找来律师为观众进行法律解读,真心诚意地帮观众解决问题……在《为您服务》中处处体现着主持人的良苦用心,他们不仅真诚地为观众服务,还发自内心地愿意为观众服务,笑容亲切、语言贴心。多年以来,《为您服务》节目真正深入到了老百姓的生活当中,始终坚持服务理念,为观众提供着无微不至的实用性服务。

(二)主持自然亲切

工作了一天的人们回到家中,打开电视希望看到轻松自然的节目来放松身心,真诚的笑容、自然的话语当然是吸引观众最大的法宝。《为您服务》的主持自然、温馨扑面,让人倍感亲切。《为您服务》正式开播之前,节目主持人沈力就给自己确定了一个标准,不能端着架子高高在上,态度必须亲切;服装要与老百姓接近;说话不能像念稿子,要用生活中的语言。沈力面对观众拉家常,说的都是贴近受众的实实在在的话题,这种平易近人的温暖感,改变了以往电视节目居高临下的宣传姿态,令节目一下子深入人心。

自然风格是亲切的态度,主持人在节目中面对观众就好像和挚友聊天,不拘束、不局促、不呆板,善解人意,乐于助人,让人产生亲近感和信任感;自然风格是质朴的语言,不说套话、空话,不是命令的口吻,而是友好地提醒和嘱咐,不说冗长的句子和艰涩的词语,而是简单明了,一语中的;自然风格是本色的个体,不做作、不拿捏,敞开心扉,让观众看到一个真正的人,一个好人。延安陕北时期的播音员、曾担任中央电视台台长的孟启予说:“主持人的面前是亿万观众,他们注视着你的每一个细微的动作、表情、服饰、体态,倾听着你的每一个字音、言词、语调。你活泼、风趣过头了,就会流于油滑或轻浮;你严肃过头了,就会显得呆板或冷漠;你亲切过分了,就会使人觉得做作;你和被访问者对话时,若提问过于简单,就会使人觉得知识浅薄;你要是显示自己的学识,又会使人觉得你急于表现自我、喧宾夺主……总之,难就难在掌握一个‘度’。”[20]以沈力为代表的几代《为您服务》主持人都准确地把握了这个度,充分认识到了主持人在节目中的身份和职责,保持了《为您服务》一贯的自然亲切风格。

“可以说节目定位的成功和主持人定位的成功造就了《为您服务》的辉煌,而主持人也成为名副其实的节目形象。这一方面是因为主持人的自然条件与《为您服务》有着一种天然的贴切,另一方面是因为主持人对这个形象进行了由内而外、又由外而内的反复揣摩,细致把握。”[21]《为您服务》的前两位主持人沈力和张悦风格比较接近,沈力开始主持《为您服务》的时候已经50岁了,张悦开始主持的时候也已经38岁了,她们走的都是谦和平易、质朴典雅、端庄大方的路子,不是明艳华丽之美,而是气质内在之美,“既有知识女性的知书达利、善解人意,又有中国传统女性的善良淳朴、端庄大方……是一个既懂生活又会生活又有修养的女性,是有浓浓的东方味、中国味的知识女性。”[22]以王小骞为代表的第三代主持人更年轻化,在延续沈力、张悦亲切自然、真诚质朴的主持风格的基础上,她们结合了自身的特点和时代的特色,增添了轻松、时尚的元素,并且突出了主持人的个性化。时代变化了,年轻主持人给《为您服务》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用不同的方式不断诠释着“自然亲切”的风格。

《为您服务》在我国的广播电视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它不仅是我国第一档固定的生活服务类节目,更诞生了我国第一位固定电视节目主持人,它整整影响了一代电视人,其“全心全意、为您服务”的节目理念以及亲切自然、平易近人、真诚面对受众的主持风格不仅对生活服务类节目主持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影响到了整个广播电视节目播音主持的创作方式,其中的主持状态和语言感觉被广泛学习借鉴。以《为您服务》为样板,全国各地推出了各种各样的服务类节目,开启了广播电视服务大众、贴近生活的新时代。

四、《春节联欢晚会》

1956年,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拍摄了《春节大联欢》,当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联欢进行了直播。晚会由张骏祥任总执导,谢晋、林农、岑范、王映东任导演,越剧大师徐玉兰和王文娟、评剧大师新凤霞、京剧大师梅兰芳、相声大师侯宝林、人民艺术家老舍和巴金、表演艺术家赵丹等人都有精彩的表演。这次联欢会虽然不是以节目样态出现,但被很多学者认为是《春节联欢晚会》的最早雏形。60年代初期,北京电视台曾经演播了三次《笑的晚会》,这标志着电视台开始有了文艺晚会,为后来举办《春节联欢晚会》奠定了基础。1978年春节,中央电视台举办了《迎春晚会》,这是粉碎“四人帮”以后第一次举办晚会,内容有郭沫若为晚会写的春联,杨沫、李苦禅等知名人士和观众见面等。从1978年开始,中央电视台每年春节都举办综合性的文艺晚会,从内容到形式年年都有新变化。1983年中央电视台首届《春节联欢晚会》在演播室现场直播,晚会邀请著名演员袁世海、李谷一、胡松华、马季、姜昆、斯琴高娃、潘虹等参加表演,观众可以临时点播,还有有奖猜谜,节目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具有比较强的娱乐性。首届《春节联欢晚会》开创了很多先例,比如设立节目主持人、实况直播、开设热线电话等,晚会播出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春节联欢晚会》从此诞生。节目固定在每年农历除夕北京时间晚20点[23]开始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各地方台进行转播,节目时间持续4小时10分至5小时左右,直到凌晨1点。《春节联欢晚会》最初在中央电视台直播,后来央视中文国际频道、央视英语国际频道、央视西班牙语频道和央视法语频道开始同步直播,高清频道、央视网等网络新媒体也进行转播。《春节联欢晚会》很快产生了强大的影响力,其节目内容丰富,形式灵活,富有节日的欢乐气氛,改变了中国人过年的习俗,用一种新的方式把家庭、社会连接在一起,成为人们欢度佳节的一部分,在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春节联欢晚会》经历了八十年代发展初期的辉煌,走过了九十年代成长期的壮大,到新世纪尽管人们多少对春晚有些审美疲劳,但其无疑已经成为非常成熟稳定的综合文艺节目,成为中国电视界的王牌节目。其植根于民俗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土壤,承载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美好愿望和最高期望,规模之大、观众之多、观赏之集中、影响之深远,堪称世界晚会之最。

一台综艺晚会,尤其是像《春节联欢晚会》这样万众瞩目的大型综艺晚会,从酝酿到播出要经历复杂的过程,前期大量的策划、创意、排练、合成等准备工作都将最终以现场直播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直播成为晚会的关键。直播中,演员、灯光、音响、舞美、道具、摄像……每一位工作人员的工作表现都会直接影响晚会的成败与效果,而节目主持人作为晚会节目的串联者、晚会文化诉求的直接代言人,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的文艺节目中,我们比较熟悉的串联方式是由报幕员逐一预告下面的节目。首届《春节联欢晚会》总导演黄一鹤在中国电视综艺晚会中第一次引入了“节目主持人”概念,笑星和电影演员姜昆、马季、王景愚、刘晓庆组成主持人组合,亲切、风趣、幽默,分工合作、珠联璧合,奠定了中国综艺节目主持之后十多年的风格基调。80年代的春晚主持人以笑星、演员为主,主要进行节目串场并兼有表演,甚至没有集体亮相;90年代,电视台春晚有了专门的主持人队伍,但由于春晚节目时间宝贵,主持人并没有太多的发挥空间;90年代中后期,主持人的作用被重新思考和定位,主持人被当作节目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融入”节目当中。“在经历了充分依靠演艺界人士客串主持,充分依赖主持人的初期‘强化’阶段,经历了着意淡化主持人作用,强调节目自身张力,以节目欣赏为主,突出其观赏性的探索‘淡化’阶段之后,《春节联欢晚会》对于主持人的使用进入了一个理性的,也是更加符合电视艺术规律的时期,即强化主持人表意作用,强调主持人个性发挥,运用主持人完成节目点睛之笔的现阶段。”[24]《春节联欢晚会》中走出了很多大家熟悉的文艺节目主持人,比如赵忠祥、倪萍、周涛、朱军、董卿等。

(一)烘托气氛,把握语言的社会功能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于中国人来说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伦理情感、民族文化、审美趣味都凝聚其中。《春节联欢晚会》异彩纷呈、千姿百态、包罗万象,备受几十亿观众的瞩目,几十年来已经成为了中国人的心理定势和收视习惯,成为了节日的一部分。在中国人心中,春节象征亲情回归,团圆祝福,而《春节联欢晚会》本身也有自己的文化诉求,它致力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传统美德,始终贯穿着中国人的世界观、价值观,敬天地、敬祖先,孝敬老人、爱护晚辈,家庭和睦、邻里和谐、社会稳定……这些民族传统、道德规范都在春节晚会中得到体现。因此,营造节日气氛、弘扬民族文化成为《春节联欢晚会》最主要的社会功能,主持人在节目过程中很重要的一项职责就是把握晚会的整体基调,烘托晚会的现场气氛。

基调是指语言表达总的思想感情色彩和分量,以及态度倾向,体现着创作者对节目的整体认识和感受。《春节联欢晚会》的主持人在语言表达中必须把握节目的整体基调。每年的《春节联欢晚会》都有不同的主题宗旨,比如1983年的主题是“举国除夕万家欢,共品春晚头道餐”,1987年的主题是“团结、向上、喜庆、红火”,1993年的主题是“欢乐、祥和、自豪、向上”,1996年的主题是“欢乐、祥和、凝聚、振奋、辉煌”,2002年的主题是“祖国颂、社会主义颂、改革开放颂”,2007年的主题是“欢乐和谐中国年”,2011年的主题是“欢天喜地,创新美好生活;欢歌笑语,共享阖家幸福”,2015年的主题是“家和万事兴”……虽然每年都有些变化,但团结、奋进、欢乐、祥和始终是历届《春节联欢晚会》的宗旨和总体基调,《春节联欢晚会》的首要目的是让观众高高兴兴过大年、团团圆圆迎新春,营造良好的节日气氛。春晚的主持人以团圆、欢乐、希望为心理依据,展现积极兴奋的状态和健康向上的心态,充满普天同庆、举国同欢、与民同乐、幸福美满的情绪,其一举手一投足、一言一行都体现出了《春节联欢晚会》的总体基调,给人营造出节日喜庆热烈的氛围。《春节联欢晚会》从诞生起就不是以单纯的播出文艺节目、娱乐受众为目的的,它是烘托春节欢乐气氛的一个特殊文化符号,它承载着坚持宣传导向、凝聚人心、传承民俗等诸多重任,而能将这些内涵与晚会的文艺节目融会贯通的就是主持人。

(二)强化交流,凸显语言的情感功能

首届春节晚会的总导演黄一鹤这样理解春节晚会:“观众绝不把春节晚会当作一台简单的综艺晚会来看待。春节晚会凝聚了广大观众特殊的期待和情感。”[25]《春节联欢晚会》是情感的载体,充满着浓浓的团圆之情,对过去一年的留念感怀,对新的一年的希望奋进,不论是亲情、友情、爱情,还是激情、深情、真情,《春节联欢晚会》总能点燃人们的某种情绪,留下深深的回味。主持人在节目中与观众语言交流,传递情感、抒发情感、渲染情感,满足了受众的情感诉求,产生了强大的“情感效应”,完成了晚会的传情达意。

《春节联欢晚会》的主题非常鲜明,形式非常多样,主持人作为晚会的代言人,要在不同的环节以不同的方式表达,有时候他们直抒胸臆,激情澎湃,用语言完成主题的深化和点睛、情感的渲染和升华;有时候他们则是温婉含蓄,情意绵绵,在与观众的交流中,倾听他们的故事,感染现场的每一位观众。《春节联欢晚会》的内容非常丰富,主持人要根据不同的内容提炼出其中的情感共鸣点,亲情的浓烈、爱情的甜蜜、对国家大爱的激情抒发、对凡人真爱的细腻传递,无不打动观众的心。在节目中,我们记住了倪萍,她真诚的眼泪感动了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在节目中,我们记住了赵忠祥,他庄重的语言震撼着每一个人的心;在节目中,我们记住了周涛,她甜美的笑容让我们看到了人间的温情……《春节联欢晚会》的主持人是节目情感表达的一个最直接最有效的元素,是节目进行中的情感催化剂。春晚不同于一般的艺术作品,它不能用完整的篇幅来讲述故事,编导之所以能将单个、零散的节目凝聚在一起是因为编导抓住了情感的脉络和线索,而其中的推进展开、流动向前则通过主持人的语言来实现。同时,主持人既和现场的观众进行情感交流又和电视机前的观众进行情感交流,有反馈有互动,真诚自然,使观众在语言交流中获得情感体验。“从整台节目来看,主持人就像是一艘船的导航员,引领观众在不同节目和不同艺术样式中穿行,并且完成节目由感性层面到理性层面的过渡与提升。”[26]

(三)赏心悦目,追求语言的审美功能

《春节联欢晚会》是电视综艺节目的典型类型,是集新闻性、文学性、戏剧性、艺术性为一身的大型综合文艺晚会,它不仅舞台开阔、布景华美、音响逼真、灯光绚烂、音乐大气、舞蹈优美,而且现场调度科学,镜头剪辑讲究,还在晚会中展现热门新闻话题、热点人物,烘托年节氛围,内容丰富多样、形式灵活创新;尤其是数字技术的广泛运用,化妆、服装、道具的不断改进,使春晚现场美轮美奂,给观众提供了文化娱乐和审美享受。主持人是春晚这场文化传播活动中的重要元素,“展现端庄从容的大国风范、体现沟通交流的亲和质朴、能够活跃气氛的机智幽默、令人赏心悦目的仪态仪表是受众对于主持人的综合要求,也是统领节目主持人的传播诉求。”[27]在此基础上,主持人充分调动情感,使用有声语言和副语言,以艺术的方式来完成对于传播诉求的外化,给人以美的享受。

在声音运用上,《春节联欢晚会》的主持人声音通透、音色纯正、舒展悠扬、语言规范、悦耳动听,他们的表达以真情真意为核心,亲切自然、大气流畅。《春节联欢晚会》中很多串词都采用了诗歌体的写法,尤其是在开头和结尾,工整对仗,排比推进,主持人需要用朗诵的表达样式将其演绎出来,烘托渲染喜庆的节日气氛和大气的民族气质。也有很多串词采用了叙述的写法,主持人则需要深情款款、娓娓道来,把大家带到节目的意境中。还有的时候,串场由几位主持人一起完成,你一言我一语,在自然的交谈中将晚会带入下一个环节。春晚的主持人由于年龄阅历、音色音质、语言习惯的差异,分别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语言表述风格,比如赵忠祥音色浑厚、感情深沉、节奏舒缓,犹如谦谦长者;倪萍亲切热情、质朴真诚、细腻委婉,犹如邻家闺女;朱军善于控场、大气沉稳、情绪饱满,犹如兄弟亲朋;董卿气质优雅、谈吐亲和、甜美温婉,犹如好友知己……他们的语言表达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外,春节晚会的舞台对主持人的整体形象气质和化妆造型也非常讲究,要求突出大气舒展、自然得体,体现“国之大典”的隆重。在春晚上我们看到,主持人舒眉浅笑,表情自然,双眼炯炯有神,流露出真诚和友善;站姿优雅挺拔、手势得体到位,体现出大气庄重;服装精美新颖,展现出节日喜庆和民族审美情趣。主持人由内而外散发出的内在气质和文化魅力,令观众悦耳悦目、悦心悦志、悦神悦意。

从电视发展来看,《春节联欢晚会》开创了电视综艺节目的先河,并且引发了中国电视传媒表达内容和表达方式等方面的重大变革。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春节联欢晚会》成为中国文艺节目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而以其为蓝本,又衍生出了很多类似的文艺节目,比如除《春节联欢晚会》以外的《春节戏曲晚会》《春节歌舞晚会》《春节相声小品晚会》等,日常播出的《综艺大观》《正大综艺》《曲苑杂坛》《同一首歌》《中华情》《欢乐中国行》《我要上春晚》等节目,以及每逢国庆、五一、元宵、中秋等节日播出的庆祝晚会。各地方电视台也广泛借鉴中央电视台的经验创办文艺节目,并根据当地特色和受众需求不断大胆创新。另一方面,《春节联欢晚会》是中国特色电视文艺的重要标志和代表,不同于一般的文艺节目,它有独特的情感诉求和审美取向,所以春晚主持人在主持风格、话语表述上都具有特殊性和典型性。春晚的艺术表现形式为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模式和蓝本,也开创了中国综艺节目主持风格。经过多年的发展,综艺舞台上不仅有赵忠祥、倪萍、周涛、张政、朱军、董卿等我们熟悉的身影,何炅、李湘、汪涵、朱丹、华少等新生代综艺娱乐节目主持人也脱颖而出,综艺娱乐节目主持方式更加新鲜多元。

五、《动物世界》

1981年12月31日,中央电视台开播了一档以介绍大自然中动植物为主的节目《动物世界》,使观众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和认识世界各地生存的各种生命,认识自然对人类的影响。节目除了内容丰富、画面优美、故事感人吸引大量观众以外,富有韵味的解说也让人记忆深刻。

(一)充满人文情怀

《动物世界》节目通过对动植物世界的探索与展现,传达着人和自然界的万物生灵应该和谐相处,人和自然万物是平等的,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的理念。我国第一位电视新闻男播音员赵忠祥担任了《动物世界》节目的解说。赵忠祥的解说情感充沛、投入细腻,充满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渗透着一种深深感动和美好期待,他不断地被动物世界中的生机勃勃、趣味盎然的故事触动着,无论是介绍动物知识,还是描述生态环境,都透出浓浓的人文情怀,解说词在他口中时而是动物间生动的对话,时而是和大自然的深情交流,时而是富有哲理意味的感慨,时而又变成了优美的抒情诗词,充满艺术感染力。“当我坐在播音室里展开一叠稿件,看到那些珍贵的镜头,会感到一种创作的冲动,那别具一格的拟人化的解说词为我开阔了思路。我喜欢‘动物世界’,这不仅是一项工作,同时也是一种享受。”[28]赵忠祥的创作热情,使他从内心激发出强烈的创作愿望,调动起所有的情绪,从而透过文字语言挖掘出深层的意境,投入地进行有声语言的创作,正因为如此,他的语言才能够引发人们美好的联想和想象,意境深远、回味无穷。

《动物世界》拍摄的画面非常美,四季变化、风雷雨雪、日升月落、花开花落、嬉戏觅食、奔跑飞翔……都在画面中呈现,而有声语言的解说是对画面语言的补充,与画面交织融合,烘托画面的意境。赵忠祥说:“在录节目时,我总是尝试让自己尽量保持平静,尽量接近自然,过滤掉所有尘世的烦恼。尽量还原那些动物在大自然中随意的、无拘无束的状态”[29]。曾经和赵忠祥一起录制过《动物世界》的卢静回忆,每次配音时他都极其投入,甚至是“连比划带说”,面部表情非常丰富,并且跟随着片子的情节变化手舞足蹈。正是因为这种专注和投入,在文字语言和电视画面的共同刺激下,赵忠祥的有声语言表达更加生动丰满,充满极强的画面感,让人将看到的和听到的结合起来,触发更丰富的联想。生机勃勃的绿色草原,一望无际的黄土沙漠,开阔深邃的蔚蓝大海,神秘莫测的浓密丛林,飞奔的猎豹、翱翔的雄鹰、漫步的北极熊……这一幕幕生动的画面都通过有声语言表达出来,草丰物美、绿树红花,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欢畅,万物的灵性。

(二)语言灵动多变

赵忠祥是播新闻出身的,播音风格硬朗昂扬,经过多年的摸索,他在《动物世界》中的解说变得细腻抒情、舒展飘逸,形成了自己独具一格的解说风格。赵忠祥在《动物世界》中的解说音色运用非常独特,厚重又不失松弛,沉稳又不失变化,虚实结合、有声有色,尤其是“气声”的运用,更是独具特色,让人印象深刻。由于在“文革”时期长期过度用声,赵忠祥的声带出现了问题,尽管花了很大力气,他的嗓音也没有恢复到原来的样子。从新闻播音岗位退下来以后,他不断调整自己的音色,结合《动物世界》节目内容的特点,扬长避短,终于在解说中找到了自己新的用声状态。降低音高,把声音位置调整到低声区,使用偏虚的气声来讲述故事、抒情感怀,尤其是在句尾的时候声音逐渐变轻直到完全成为气声,创造出意犹未尽的感觉,既可以表达细腻的情感,深沉饱满,又可以结合精美的画面烘托节目的气氛。赵忠祥的气声不是刻意、随意的,而是建立在“以情带声”的基础之上的,他的处理变化有充分的心理依据,语言融汇着丰富细腻的感情,有很强的叙事、描写、抒情能力。

赵忠祥《动物世界》的解说之所以妙不可言、回味无穷,在于他语言处理上的灵活多变,尤其是他那让人意想不到的大胆的停顿和连接,让语言韵味十足。他突破了文字标点符号的束缚,一切从意思情感表达出发,打破了常规的停连处理,转而从语感语势、意境营造入手,改变了四平八稳的节奏,使语言起伏流淌、灵动轻盈。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赵忠祥的解说已经超越了播音技巧层面的束缚,进入到了有声语言创作的境界中,他的身心完全没有负担,心中只有内容和情感,不循规蹈矩,也不是随心所欲,让人听起来自然潇洒,品起来丝丝入扣。同时,赵忠祥的解说善于用对比的方式来体现变化、推进语势,松紧开合、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用这样独特的声音形式,将静态的文字语言融汇于充满鲜活的画面和动感的有声语言中,使解说灵活明快、多姿多彩,充满了节奏变化、跌宕起伏的美感。赵忠祥对《动物世界》节目的总体艺术构思有着深刻的理解,对文字、画面、音乐、音响都有整体的把握,使有声语言贴合画面,不过分突出,也不轻描淡写,二者错落有致、相得益彰、风格统一、浑然一体。

对赵忠祥个人来说,为《动物世界》成功配音,实现了业务上的一次成功超越,树立了个人的独特风格,开创了又一个新的业务领域,迎来了事业新的高峰。就播音创作实践来说,《动物世界》中赵忠祥的解说开启了我国的纪录片解说的新阶段,体现出了很高的艺术性,成为纪录片解说创作中的经典系列,至今让人难以忘怀。同时,解说中渗透的创作理念、声音运用的方式、情感表达的技巧也为后来纪录片解说的发展和创新打下了基础,很多优秀的纪录片配音人员都是从研究《动物世界》的配音开始学习和创作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