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际收支理论内容分析介绍

国际收支理论内容分析介绍

时间:2022-10-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它揭示了在国际金本位制度下,价格变动对国际收支失衡的自动矫正作用。因此,一国国际收支出现了赤字,为了进行国际支付,该国黄金就会外流,随着黄金的减少,其国内货币供给就会下降,而盈余国的货币供给将会增加。直至消除该国国际收支的赤字;而盈余国的出口会下降,进口则会增加,直至消除该国国际收支的盈余。这两方面的作用共同导致本国国内价格水平上升,出口减少,进口增加,贸易收支改善程度缩小。

【复习提示及知识补充】

表2-1-3 国际收支的四个理论

续 表

(一)国际收支古典理论

1.国际收支古典理论的基本思路

国际收支的古典理论是指英国经济学家大卫·休谟(David Hume,1711—1776)于1752年提出的“物价—金币流动机制”。它揭示了在国际金本位制度下,价格变动对国际收支失衡的自动矫正作用。

2.物价—金币流动机制

在国际金本位制度下,每一国的货币供给都是由黄金本身或以黄金为基础的纸币构成的,黄金在国际间可以自由流动。因此,一国国际收支出现了赤字,为了进行国际支付,该国黄金就会外流,随着黄金的减少,其国内货币供给就会下降,而盈余国的货币供给将会增加。这将导致赤字国的通货由于黄金流通数量减少而增值,物价水平就会下降,正在下降的价格将使赤字国获得对外国竞争者的价格优势;盈余国的通货由于黄金流通量增多而贬值,物价就会逐渐上升,使其商品和劳务在国外市场上的价格竞争优势下降。结果,赤字国的出口就会增加,进口则会减少。直至消除该国国际收支的赤字;而盈余国的出口会下降,进口则会增加,直至消除该国国际收支的盈余。可见,任何国家都不能指望拥有持久的国际收支顺差,而逆差国也不必担心会失去它的全部货币供给。

3.对国际收支古典理论的评价

现实中“物价—金币流动机制”要真正发挥其自动调节国际收支失衡的作用,必须具备如下一些前提条件:首先,经济中不存在大量的失业,否则,货币供给量的变化不一定导致物价的相应变动;其次,不存在国际资本流动,否则,国际收支失衡未必引起黄金的流动;再次,金本位制度下的比赛规则(货币纪律)必须得到遵守,一方面各国政府不得限制黄金的自由流出入,另一方面当国际收支失衡时,不对其货币供给施加相反的影响,这就是说,要求赤字国紧缩信用而盈余国则进一步放宽信用以加强调节过程。这意味着各国失去了自行决定国内政策的选择权;最后,赤字国和盈余国的进出口必须具有较高的价格弹性,这样,进出口数量才能对价格变动作出迅速和有效的反应。

(二)国际收支弹性论

弹性论主要是由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家琼·罗宾逊在马歇尔微观经济学和局部均衡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着重考虑货币贬值取得成功的条件及其对贸易收支和贸易条件的影响。

弹性论的假设:

①贸易商品的供给弹性几乎为无穷大(水平的总供给曲线);

②不考虑资本流动,国际收支等于贸易收支;

③其他条件(包括收入、偏好等)不变,只探讨汇率变化对贸易收支的影响。

1.国际收支弹性论的基本思想(收入和价格不变条件下汇率变动对国际收支调整的作用)

汇率变动通过国内外产品之间,以及本国生产的贸易品(出口品和进口替代品)与非贸易品之间的相对价格变动,影响一国进出口供给和需求,从而作用于国际收支。

2.马歇尔—勒纳条件(本币贬值引起本国贸易收支改善的条件)

汇率变动对贸易收支的影响取决于进出口数量对汇率变动的反应,亦即取决于进出口弹性。根据弹性论的假设①,一国的进出口数量和贸易收支的变动将完全取决于进出口的需求价格弹性,从而可以得到马歇尔—勒纳条件:

其中:Ex为出口需求价格弹性的绝对值;Em为进口需求价格弹性的绝对值。

在进出口供给弹性无穷大的条件下,本币贬值能使贸易收支改善的必要条件是进出口需求弹性的绝对值之和大于1。

因为假定本国进出口品的供给价格弹性无穷大,即进出口品的价格不变,而其供给可以无限增加。此时,当E上升,外向实际汇率上升,出口数量增加,但需要使出口量增加的幅度大于以外币表示的本国出口品价格下降的幅度时,出口额才会增加,即出口品需求弹性Ex足够大;同理,进口数量会减少,进口品的需求弹性Em也要足够大,才能使进口额下降。所以有马歇尔—勒纳条件:Em+Ex>1。

3.J曲线效应(本币贬值后本国贸易收支恶化,然后再改善的过程)

现实中,供求双方的因素使得进出口对汇率变动的反应是渐进的,所以即使在马歇尔—勒纳条件成立的情况下,贬值也不能马上改善贸易收支。相反,货币贬值后的头一段时间,贸易收支反而可能会恶化。这一现象就被称为“J曲线效应”。

具体而言,在短期内,由于种种原因,贬值之后有可能使贸易收支首先恶化,过一段时间以后,待出口供给(这是主要的)和进口需求作了相应的调整后,贸易收支才慢慢开始改善。出口供给的调整时间,一般被认为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整个过程用曲线描述出来,成字母J形,故被称为J曲线效应。

之所以会有这种时滞,是因为:第一,在贬值之前已签订的贸易协议仍然必须按原来的数量和价格执行。贬值后,凡以外币定价的进口,折成本币后的支付将增加;凡以本币定价的出口,折成外币的收入将减少。换言之,贬值前已签订但在贬值后执行的贸易协议下,出口数量不能增加以冲抵出口外币价格的下降,进口数量不能减少以冲抵进口价格的上升。于是,贸易收支趋向恶化。第二,即使在贬值后签订的贸易协议,出口增长仍然要受认识、决策、资源、生产周期等的影响(从消费者的消费调整和供给者的投资生产角度考虑)。至于进口方面,进口商有可能会认为现在的贬值是以后进一步贬值的前奏,从而加速订货。

马吉就曾将贬值的时间划分为三个阶段来具体分析J曲线的存在原因,这三个阶段就是:货币合同阶段、传导阶段和数量调整阶段。

4.国际收支弹性论评价

贡献:纠正了以往的片面看法,正确地指出:只有在一定的进出口供求弹性条件下,货币贬值才有改善贸易收支的作用和效果。它曾长期流行,并为许多国家所采用,在调节国际收支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局限性表现在:

①采用局部均衡分析方法,只考虑贬值对进出口商品市场的影响,而假定其他条件不变。事实上,汇率变化除了直接影响贸易品的相对价格外,还会影响本国的一般价格水平。本国货币贬值后,进口品本币价格上升,一方面直接影响进口原料与半成品的价格,进而使本国商品成本提高;另一方面由于进口消费品价格上涨,还会推动本国的工资水平上升,间接影响本国商品的成本。这两方面的作用共同导致本国国内价格水平上升,出口减少,进口增加,贸易收支改善程度缩小。此外,货币贬值在改善贸易收支的同时,也启动了外贸乘数,使本国国民收入成倍增加,通过边际进口倾向,本国的出口下降,进口增加,贸易收支改善程度缩小(与乘数法联系所在)。

事实上,贬值后,进口品价格上升,要素价格上升,将推动本国贸易品和非贸易品生产成本上升,从而引起贸易品和非贸易品要素价格均上涨,即通货膨胀效应。

②假定供给弹性无穷大。这一假定在小于充分就业均衡,即国内外都存在大量未被充分利用的闲置资源的条件下(如30年代大萧条时)可能是成立的,但在经济接近充分就业时,各部门对资源的竞争将使生产要素价格上升,从而产品价格上涨,进出口品的供给价格弹性小于无穷。

③理论把国际收支仅局限于贸易收支,未考虑劳务和国际资本流动。

④弹性的估计复杂,使理论的应用有技术困难。

(三)国际收支的乘数论

乘数法,又称收入论或收入分析法。

乘数论的假设:

①不考虑资本流动,国际收支等于贸易收支;

②其他条件(包括汇率、价格等)不变,只探讨收入变化对贸易收支的影响。

1.国际收支乘数论的基本思想(在汇率和价格不变的条件下分析收入变动对国际收支变动的影响)

进口支出是国民收入的函数,自主性支出的变动通过乘数效应引起国民收入的变动,从而影响进口支出。一国可以通过需求管理政策来调整国际收支。

凯恩斯主义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为1

由于贸易乘数,1/(1-c+m)大于1,因此,自主性支出的变动会带来国民收入的多倍变化。由于进口随国民收入的增减而增减,贸易差额也就受国民收入的影响。

上式表明,局可以实施紧缩性财政货币政策,降低国民收入,以减少进口支出,改善国际收支。

2.哈伯格条件

①哈伯格条件(马歇尔—勒纳条件的修正)

由于贬值引起的进出口变动除了直接带来国际收支的变动外,还会通过国民收入的变化,导致诱发性进口的变动,从而进一步影响国际收支状况。基于此,将贬值由弹性论所说的需求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结合,马歇尔—勒纳条件就转变为更严格的哈伯格条件:

Em+Ex>1+m。

哈伯格条件比马歇尔—勒纳条件更具有现实意义,因为它考虑了贬值通过收入的变动对国际收支所产生的影响,并且比出口供给弹性无穷大的假设更加接近非充分就业的现实。

②总弹性条件(哈伯格条件的修正)当考虑的是大国而不是小国时,此时需要考虑国外回应,因为它的进出口供求对世界经济会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比如,A、B国是大国,最初A国出口增加,即B国进口增加,国民收入会随之下降,继而影响B国对A国产品的进口,即A国出口收入减少。所以,在国外回应的情况下,A国的对外贸易乘数变小,所以进一步修正哈伯格条件:

这就是说,在进出口供给弹性无穷大的情况下,大国只有在进出口需求弹性之和大于1加本国和外国的边际进口倾向时,贬值才能有效地改善国际收支。而哈伯格条件则更加使用于小国。

3.国际收支乘数论的评价

(1)贡献

乘数论建立在凯恩斯宏观经济分析框架之上,阐述了对外贸易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以及各国经济通过进出口途径相互影响的原理,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我们理解现实经济状况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2)局限性

①模型中没有考虑货币量和价格因素的作用。如果国内已处于充分就业状态,出口增加意味的是过度需求,将造成需求拉起的通货膨胀。出口增加所引起的总需求增加还不同于投资增加所引起的总需求增加,后者虽也会引起通货膨胀,但从动态上看,它过一段时期后会形成新的生产能力,增加供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过度需求;但出口所引起的过度需求则不会形成生产能力。这是以乘数论引出的新重商主义政策的应用局限性所在。

②乘数论同样没有考虑国际资本流动,因此它关于收入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分析并不全面。收入上升将会刺激外国资金流入,带来资本账户收支的改善,抵消其对经常账户的不利影响。

(四)国际收支吸收论

1.国际收支吸收论的基本思想(从收入和支出角度分析对国际收支调整的影响)

吸收论又称支出分析法,由西德尼·亚利山大提出。它以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为理论基础,认为国际收支与整个国民经济相联系,只有理解经济政策怎样影响总的经济活动,尤其是产量变化以后支出如何变动,才能理解国际收支的变化。它从宏观经济学中的国民收入方程式入手,着重考察总收入与总支出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国际收支调节的相应政策主张。

其中,Y为国民收入,C为消费支出,I为投资支出,G为政府购买支出,X为出口,M为进口

其中,A为C+I+G,即国内吸收。上式表明,当国民收入大于总吸收时,国际收支为顺差;当国民收入小于总吸收时,国际收支为逆差。由此,要改善国际收支,最终就是要增加收入和减少吸收。

进一步,将吸收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诱发性吸收,另一部分是自主性吸收,即

其中,a为边际吸收倾向,A0为自主性吸收

由此可得

吸收论具有强烈的政策搭配取向。当国际收支逆差时,应采用紧缩性的财政、货币政策来减少对贸易商品的过度需求,减少国内吸收,同时采用货币贬值,消除紧缩性政策的不利影响,使进口需求减少的同时收入能增加,以达到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的同时平衡。

2.货币贬值效应

吸收论特别重视从宏观经济的整体角度来考察贬值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它认为,贬值要起到改善国际收支的作用,必须有闲置资源的存在。只有当存在闲置资源时,贬值后闲置资源流入出口品生产部门,出口才能扩大。其次,出口扩大会引起国民收入和国内吸收同时增加,只有当边际吸收倾向小于1,即吸收的增长小于收入的增长,贬值才能最终改善国际收支。比如,出口扩大时,出口部门的投资和消费会增长,收入也会增长。通过“乘数”作用,又引起整个社会投资、消费和收入多倍地增长。所谓边际吸收倾向,是指每增加的单位收入中用于吸收的百分比。只有当这个百分比小于1时,整个社会增加的总收入才会大于增加的总吸收,国际收支才能改善。

3.对国际收支吸收论的评价

(1)贡献

吸收论采用一般均衡分析方法,将收支的变动与整个宏观经济状况结合起来分析,从总收入和总吸收的相对关系中考察收支失衡的原因并提出国际收支的调节政策,克服了弹性论从相对价格关系出发的局部均衡分析的不足。同时它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一方面,指出了弹性论的缺点,吸纳了弹性论某些合理内容,是在弹性论基础上的一大进步;另一方面,指出了国际收支失衡的宏观原因和注意到国际收支失衡的货币方面,成为货币分析法的先驱。

(2)局限性

①吸收论是建立在国民收入核算会计恒等式基础上的,但并没有对收入和吸收为因、贸易收支为果的观点提供任何令人信服的逻辑分析。实际上,收入与吸收固然会影响贸易收支,但贸易收支反过来也会影响收入和吸收。

②对本币贬值效应的分析有两个重要的假定,即贬值是出口增加的唯一原因和生产要素的转移机制运行顺畅,这与现实存在较大差距。

③在贬值分析中,它完全没有考虑相对价格在调整过程中的作用。

④忽略了资源运用效率的问题。

⑤以贸易收支代替国际收支,忽略了资本流动的作用,不够全面。

(五)国际收支货币论

1.国际收支货币论的基本思想(从货币市场均衡角度分析对国际收支调整的影响)

20世纪60年代后期,蒙代尔、约翰逊和弗兰克尔等人将封闭经济条件的货币主义原理引申到开放经济中,从而发展了国际收支货币论。它从货币的角度而不是从商品的角度,来考察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并提出政策主张。

(1)基本假定

①在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下,一国的实际货币需求是收入和利率等变量的稳定函数。

②从长期看,货币需求是稳定的,货币供给变动不影响实物产量。

③贸易商品的价格是由世界市场决定的,从长期看,一国的价格水平和利率水平接近世界市场水平。

(2)基本理论

这一方程式说明:

①国际收支不平衡是货币不平衡,即人们愿意持有的货币量与货币当局货币供给量间差异的结果。具体来讲,如果货币当局的货币供应量供大于求,则过剩的货币供给会通过流向国外而消失;反之,如果货币当局的货币供应量供不应求,则对货币的超额需求将由从国外流入的货币来弥补。

②国际收支本质上是一种货币现象,它可以由国内货币政策来解决,其中主要的是货币供应政策。如:赤字的根源在于国内信贷扩张过大,所以要实行紧缩货币政策,以使货币增长与经济增长速度一致。

③国际收支问题,实际上反映的是实际货币余额(货币存量)对名义货币供应量的调整过程。例如:国际收支逆差,实际上就是一国国内的名义货币供应量超过了名义货币需求量。由于货币供应不影响实物产量,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个人和企业就会增加货币支出,以调整他们的实际货币余额;而从整个国家来看,实际货币余额的调整就表现为货币外流,即逆差;此时在固定汇率制度下,为了保持汇率的稳定,货币当局只能动用外汇储备来干预市场,由此货币供给也随之相应减少,直到与货币需求保持相等。

2.货币论视角下的国际收支失衡原因

国际收支货币理论通过下面的简单模型来说明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

这里Md是名义货币需求量,P是国内物价水平,Y是实际国民收入,D为一国基础货币的本国部分(即国内信贷量),F为该国基础货币的国外部分(即国际储备量),m为货币乘数,Ms为名义货币供应量,k是一个常数,表示名义货币需求量与名义国民收入(P Y)的预期比率。方程(2-1-20)是货币需求方程,表明一国货币需求量是国内物价水平和实际国民收入的正比函数。这里假定利率是一个常数,因而可将其忽略不计。方程(2-1-21)是货币供给方程,在现代银行体系中,商业银行增加一单位国内信贷量或国际储备量都会产生乘数效应,使一国货币供应量倍数增加。方程(2-1-22)是货币市场均衡方程。

假定最初货币市场处于均衡状态,即Md=Ms,若由于某种原因(如中央银行扩大国内信贷量),使得一国名义货币供应量超过名义货币需求量(Md>Ms),则人们持有的货币存量将超过他们意愿持有的水平,人们必然会增加对国外商品和金融资产的需求,最终导致国际收支逆差;相反,若由于某种原因(如收入增加),造成名义货币需求量上升,超过名义货币供应量(Md>Ms),则人们持有的货币存量将小于他们意愿持有的数量,人们必然会减少对国外商品和金融资产的需求,最终导致国际收支顺差。因此,国际收支货币理论认为,国际收支失衡的根本原因应归咎于货币供求的不平衡。当货币供应量大于货币需求量时,会造成国际收支逆差;当货币供应量小于货币需求量时,会造成国际收支顺差。

3.对国际收支货币论的评价

(1)贡献

①唤起了人们在国际收支分析中对货币因素的重新重视。在政策主张上,认为收支失衡本质上是货币性的,因此强调货币政策的运用,认为只要保证货币供应的适度增长,就可以保持国际收支的平衡。

②主张从线下项目分析,即其研究焦点不是放在进出口、投资、消费等一国经济活动的实物层面,而是通过对货币当局国际储备额的变动及其决定因素的分析,把研究重点集中于货币层面。分析重点的转移使国际收支调节更具一般性。

(2)局限性

①货币论假定货币需求是收入和利率的稳定函数,但短期内,货币需求往往是很不稳定也很难不受货币供给变动的影响;另外,它还假定货币供给对实物产量和收入没有影响,但其实货币供给变化后,人们不仅改变对国外商品和证券的支出,而且也会改变对本国商品和证券的支出,由此影响国内产量的变化。

②传统的吸收论和弹性论都认为成功的贬值对经济增长具有刺激作用。但货币论认为贬值仅有紧缩性影响,贬值能暂时性地改善国际收支,是因为它减少了实际货币余额和增加了名义货币需求。实际货币余额需求的减少,意味着消费投资收入的下降,这就无法解释为什么许多国家把贬值作为刺激出口和经济增长的手段。

③它认为Md逆差的基本对策是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此结论的重要前提是价格不变。但实际上,当Ms>Md时,价格会上升,Md也会上升。此时,降低货币供应,在价格刚性下,只导致实际货币余额下降,因此,货币论政策主张是以牺牲国内实际货币余额或实际消费、投资、收入和经济增长来纠正逆差的。

④货币论还强调一价定律的作用,但从长期来看,由于垄断因素和商品供求黏性的存在,一价定律往往不能成立。

(六)对国际收支理论发展的评价

从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这一段时期,是西方国际收支理论发展的鼎盛期。除了经济思潮的更替外,更与经济现实形势的发展变化息息相关。一种理论的产生往往出自客观现实的需要。弹性分析法正是在金本位制崩溃后各国汇率剧烈波动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这一理论的主题便是汇率贬值对一国国际收支状况究竟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在战后可调整固定汇率制度下,西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外部目标是维持国际收支的平衡。这时出现的各种国际调整机制理论大都以国际收支、外汇储备为考察主题。只是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西方学者的注意力才从国际收支转移到汇率决定问题上。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6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领域出现的一个最显著的现象是国际资本流动获得了巨大发展。在此之前,国际间的经济交往以商品贸易为主,资本流动的规模有限,一国的国际收支盈余或赤字主要取决于经常账户的状况。因而战后初期出现和发展的各种理论如弹性论、乘数论、吸收论等都忽略了资本账户收支,而将经常账户收支甚至贸易收支等同于国际收支。随着国际资本流动的飞速发展,局限于经常账户收支分析的凯恩斯主义国际收支理论就明显暴露出它们的缺陷。随后兴起的国际收支货币论自然就特别强调货币因素和国际资本流动的作用了。

西方的任何一种国际收支理论都不能对国际收支的决定和调整做出一个完美的说明,然而各种理论并不是相互对立、相互排斥,而是相互补充的,区别只是对同一经济过程描述的方法和角度不同,强调的重点不同。通过以下方程式,我们便可清楚地看到这一点:

贸易差额(X-M)实际上即为对外资产的净积累。如果不考虑资本流动,后者就仅由现金余额(R)所构成,由此贸易差额可以用三种方式来表述:

货币论强调其中的ΔR,弹性论的出发点是(X-M),吸收论则将注意力放在收入与支出的大小对比(Y-A)上。在政策主张上,货币论重视货币政策,弹性论偏重支出转换政策(汇率贬值),而吸收论相对注重财政政策。实际上,单独使用上述各项政策往往无法解决问题,许多西方学者也主张将贬值政策和财政、货币政策协调并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