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为什么国际收支具有自动调节机制

为什么国际收支具有自动调节机制

时间:2022-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国通行的国际收支概念是当年结清的外汇收支。为了满足实际需要,世界各国普遍采用更广义的国际收支概念。按照IMF的章程规定,各成员国均需按期限向IMF报送本国的国际收支资料。为此,IMF根据广义的国际收支概念,对国际收支下了定义,规定其确切含义。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规

第一章 国际收支

● 国际收支(Balance of Payments)是国际经济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是开放经济中决策者的最重要经济指标之一。对国际收支有一个全面、正确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 本章要点:国际收支概念;国际收支平衡表及其主要内容;国际收支不平衡分析;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主要国际收支理论;中国的国际收支。

第一节 国际收支概念

一、国际收支的概念

国际收支概念最早出现于17世纪初期。根据当时的国际经济情况,重商主义学派认为经常维持出口超过进口是国家致富的永恒原则,贸易顺差便可以聚集金银。他们把国际收支简单地解释为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差额(Balance of Trade)。这表明资本主义形成时期商品交易在国际经济往来中占统治地位,并且在此后很长一段时期内,这种概念一直通行。

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国通行的国际收支概念是当年结清的外汇收支。这表明当时黄金在流动领域的地位降低,正在逐渐被纸币流通所替代。外汇已经是国际贸易、国际结算和国际投资的主要手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收支概念又有了新的发展。由于国与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往来更加频繁和广泛,贸易方式更加灵活,国际结算方式也更加多样化,原来的国际收支概念已不再适用。为了满足实际需要,世界各国普遍采用更广义的国际收支概念。这种广义的国际收支概念,包括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全部经济交易。这一概念把不涉及外汇收支的各种国际经济交易,如单方面转移和易货贸易等也包括在内。

1946年3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IMF)正式成立。按照IMF的章程规定,各成员国均需按期限向IMF报送本国的国际收支资料。为此,IMF根据广义的国际收支概念,对国际收支下了定义,规定其确切含义。其定义是:在一定时期内,一个经济体的居民同非居民所进行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和综合。其中,经济体是指一个单独财政结算单位的国家或地区;居民是指在本国居住一年以上的政府、个人、企业和事业单位,否则即为非居民。由于该定义是以全部对外经济交易为基础的外汇收支的对比和分析,所以,它更适合当前国际经济交易的多样性和灵活性的现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国际收支概念内容非常丰富,应着重把握以下三个方面:

(1)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概念。它是对一段时间内的交易的总计,而不是期末的余额。例如,一国进口价值200万美元的食品可能在年初的6个月内已经被全部消费掉,而到7月份这批进口食品早已不复存在,但它仍然是该国当年的进口,在该国当年年底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上必须有这笔200万美元的进口记录。另外,关于统计的时期,目前最短的时间是季度统计,年度统计应用最为广泛。

(2)国际收支反映的内容是以货币记录的全部交易。国际收支以交易为基础,而不是以收支为基础,不同于这一术语的字面含义。有些交易可能不涉及货币支付,但这些未涉及货币收支的交易须折算成货币加以记录。所谓交易,包括四类:①交换,即一交易者(经济体)向另一交易者提供一项经济价值并从对方得到价值相等的回报。这里的经济价值,可总体概括为实际资源(货物、劳务、收入)和金融资产。②转移,即一交易者向另一交易者提供了经济价值,但是没有得到任何补偿。③移居,是指一个人把住所从一个经济体搬迁到另一个经济体的行为。移居后,该个人原有的资产负债关系的转移会使两个经济体的对外资产、债务关系均发生变化,这一变化也要被记录在国际收支中。④其他根据推论而存在的交易。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根据推论确定交易的存在,当实际流动并没有发生时,也需要在国际收支中予以记录。例如,外国直接投资者保留利润的再投资就是如此。投资者海外子公司所获得的利润中,一部分属于投资者本人,如果这部分利润被投资者用于当地再投资,尽管该行为不涉及两国间的资金与服务流动,那也必须在对外投资者的母国国际收支中反映出来。

(3)国际收支记录的是一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交易。一个国家的外交使节、驻外军事人员,尽管在另一个国家的居住时间为一年以上,但仍是派出国的居民,是居住国的非居民。一家企业的国外子公司是其所在国的居民,是其母公司所在国的非居民。例如,美国IBM公司在中国的子公司是中国的居民、美国的非居民。子公司与母公司之间的业务往来是中国和美国国际收支的内容。国际性机构如世界银行、联合国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都是任何国家的非居民。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主要内容

(一)国际收支平衡表

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情况,集中反映在该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Balance of Payments Statements)中。国际收支平衡表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一年、半年、一季或一个月)以货币形式表示的对外经济、政治及文化往来的系统记录和总结的一种统计表。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按照复式簿记(Double-entry Bookkeeping)的原理编制的(见表1-1)。一切收入项目或对外负债增加、对外资产减少的项目都被列为贷方(Credit)或称正号项目(Plus Item);一切支出项目或对外资产增加、对外负债减少的项目都列为借方(Debit)或称负号项目(Minus Item)。每一笔交易都同时被记录收入和相应的支出,且金额相等。因此,原则上,国际收支平衡表全部项目的借方总额与贷方总额总是相等的,其净差额为零。目前世界各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都按照复式簿记原理编制。

实际上,国际收支平衡表每一具体项目的借方和贷方(即收入和支出)却经常不平衡,收支相抵总是会出现一定的差额。正号表示盈余,即顺差(Surplus);负号表示亏损,即逆差(Deficit)。各项收支差额的总和便是国际收支总差额。

表1-1 复式簿记原理在国际收支平衡表账户记录中的具体运用原理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主要内容

国际收支平衡表包括的内容比较广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于1993年出版的《国际 收支手册(第五版)》(Balance of Payments Manual, Fifth Edition)[1],对各成员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所采用的概念、准则、管理、分类方法和标准构成都做了统一的说明。

1.经常账户(Current Account)

该账户记录的是实际资源在国际间的流动,具体包括商品、劳务、收入和经常转移。

(1)商品(Visible Trade),即有形商品,包括一般商品、用于加工的货物、货物修理、各种运输工具在港口购买的货物和非货币黄金。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规定,商品的进出口以各国的海关统计为准,都应以离岸价格(FOB)计算,并且记录日期以所有权变更日期为准。商品交易是传统的国际经济活动。一国贸易差额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其整个国际收支状况。

(2)劳务(Invisible Trade),包括与贸易有关的运输、保险和银行等服务,以及旅游、广告、签证费等。

(3)收入(Income),包括居民和非居民之间的两大类交易。具体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的收入和支出以及储备资产的收入,其中,股本收入(红利)和债务收入(利息)最常见。

(4)经常转移(Current Transfer),包括各级政府之间的转移(如政府间经常性的国际合作、对收入和财政支付的经常性税收等)和私人之间的转移(如赡家汇款、遗产继承、退休金和捐款等)。

2.资本和金融账户(Capital& Financial Account)

该账户记录的是资产所有权在国际间的流动情况,具体包括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

(1)资本账户。资本账户包括资本转移和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收买和放弃。资本转移具体包括三种所有权的转移:一是固定资产所有权的资产转移;二是同固定资产收买/放弃相关联的或以其为条件的资产转移;三是债权人不索取任何回报而取消的债务。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收买和放弃指各种无形资产如专利、版权、商标、租赁和其他可转让合同的交易。

(2)金融账户。金融账户包括引起一个经济体对外资产和负债所有权变更的所有权交易。该账户具体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三部分。金融账户的各个项目不按照借贷方总额来记录,而是按照净额记入相应的借方或贷方。

①直接投资(Direct Investment),指一国非居民到该国开厂、采矿、办企业、设公司,以及收买拥有外国企业的股权达一定的比例[2]

②证券投资(Portfolio Investment),其投资对象包括股本证券和债务证券。

③其他投资(Other Investment),指所有未包括在直接投资、证券投资或储备资产中的金融交易。

④储备资产(Reserve Assets),指货币当局可随时动用且控制在手的外部资产,包括货币黄金、外汇、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储备头寸和特别提款权。

(3)错误和遗漏账户。虽然国际收支平衡表运用复式簿记原理记账,并且应使所有账户的借方总额与贷方总额相等,但由于各账户的统计来源不一、资料不全或资料本身错漏等人为因素,借贷方总额总是出现差额。为此,这一账户的设立是用于轧平差额。显然,它是一种抵销账户,一切统计误差均归入该账户。

三、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意义及分析

(一)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意义

由于国际收支平衡表集中反映一国对外经济活动的基本情况,因而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

对于编表国家,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意义表现为:(1)能及时反映本国的国际收支情况,找出顺差和逆差的原因,采取正确的调节对策;(2)一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通过掌握本国的外汇资金来源和运用,尤其是官方储备的变动情况,可编制切合实际的外汇预算;(3)能使本国了解其国际经济地位,从而制定出与本国国力相称的对外经济政策,如国际投资、贸易、借贷及对外援助政策等。

对于其他国家,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意义表现为:(1)可以掌握编表国家的国际收支顺差、逆差及储备资产变动情况,从而预测该国货币汇率的未来变动趋势;(2)可以预测国际资本流动的趋向,通常是由顺差国家向逆差国家转移;(3)可以预测国际利率的变动趋势,并作为制定外贸政策、货币政策和对外金融政策的依据;(4)分析经济大国的国际收支情况,可以基本掌握国际经济的发展趋势。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分析方法

全面、认真、细致地分析一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对于编表国家和其他国家都很重要。虽然平衡表作为一种经济分析工具,列示的只是一些简单的账户和数字,但是,每个具体账户都有其独特的内容,反映各种不同的对外经济活动。具体来说,平衡表的分析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第一,逐项分析各个项目。例如,贸易收支中包括商品出口和进口,了解出口数额的大小及其在经常账户中所占比重,可以了解一个国家的贸易发达程度。而进口数额的多少可反映该国对国外市场的依赖程度。又如,了解一国长期资本流动中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所占的比重,能提供该国在引进外资、海外扩张和资本市场状况等方面的资料。

第二,分析局部差额。贸易差额的状况对总差额的影响往往最大,但也有例外。如果长短期资本流入大于流出,往往表明该国鼓励引进外资,并且引进的外资额度可能超过其海外投资规模;而如果长短期资本流出大于流入,则表明该国积极鼓励海外投资且海外投资扩张实力很强。

第三,分析各项局部差额的平衡情况。如果出现以下三种情况,就可能会产生国际收支总差额顺差:(1)经常账户顺差,但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且前者多于后者;(2)经常账户与资本和金融账户都是顺差;(3)经常账户逆差,但资本和金融账户是顺差,并且后者多于前者。相反,如果出现另外三种情况,就可能会导致国际收支总差额出现逆差:(1)经常账户顺差,但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且后者多于前者;(2)经常账户与资本和金融账户都是逆差;(3)经常账户逆差,但资本和金融账户是顺差,并且前者多于后者。然而,上述六种情况的含义却有很大的不同。如果经常账户是顺差,又有大量的短期资本流入,说明该国货币汇率坚挺,并且有进一步升值的趋势;如果经常账户是逆差,又有大量的短期资本净流入,则表明该国积极引进外资,并以此来改善国际收支状况。

第四,分析国际收支总差额。客观说来,国际收支总差额逆差不一定是坏事,而顺差太多也不一定是好事。因为总差额只反映一国现有外汇的多少及清偿能力,并不反映一国真实的储备水平和经济实力。关键是要看经常账户的收支状况,它在一国国际收支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至于国际资本流动,仅仅是外部条件,例如,资本流入可能会使一国国际收支总差额顺差,清偿能力可能增强,对一国经济发展可能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如果使用国际资本流动不当,也可能产生消极作用,甚至出现债务危机。因此,对国际收支平衡表进行科学分析非常重要。

第二节 国际收支不平衡分析

一、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概念

在国际收支理论研究中,关于什么是国际收支不平衡有许多种解释,其含义也各不相同。要想科学地确定国际收支平衡与否,可将国际收支平衡表上的各种外汇交易按其性质分为自主性交易和调节性交易。

自主性交易(Autonomous Transactions)或事前交易(Ex-ante Transactions),即事前纯粹为达到一定的经济目的而主动进行的交易,如经常账户中的贸易收支、劳务收支、经常性转移以及资本和金融账户中的长期资本个别项目。国际收支的差额或不平衡即指自主性交易的不平衡,或者说,如果以上属于自主性交易的各个项目之和等于零,则国际收支处于平衡状态。

调节性交易(Accommodating or Compensatory Transactions),又称事后交易(Ex-post Transactions),即为了弥补自主性交易各项目所发生的差额而进行的交易。例如,资本和金融账户中的短期资本项目中的各项。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情况:贸易入超国动用官方储备偿还外债;获得外国出口商或外国银行的信用,得以延期付款;入超国获得外国或国际金融机构的短期融资等。这些都是调节性交易。

总之,将所有国际经济交易划分为自主性交易和调节性交易两类,可作为判断国际收支是否平衡的依据。如果自主性交易中的外汇收支总额自动达到平衡,不需要做事后调节,国际收支便能达到平衡。如果自主性交易中的外汇收支总额不能相抵,就必须借助于调节性交易来弥补才能达到平衡,但由于这种平衡是暂时的,缺乏牢固的基础,所以不能长久维持下去。这种平衡只不过是形式上的平衡,而不是真正的平衡。

必须强调的是,这种按交易动机识别国际收支是否平衡的方法在理论上很有道理,但是在统计上却很难加以区别,并且在概念上也很难准确地把自主性交易与调节性交易区别开来。所以,这一思维在实际上不可行。

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做法及人们的传统习惯,可按以下四个口径来描述理论上的自主性交易平衡状况。

(一)贸易收支差额

贸易收支即该国商品进出口收入与支出差额。虽然贸易收支只是国际收支的一个组成部分,绝不能代表国际收支整体,但是对绝大多数国家而言,贸易收支在全部国际收支中所占比例相当大。因此,为了简便起见,可将贸易收支作为国际收支的近似代表。此外,贸易收支在国际收支中还有其特殊重要性。它往往综合地反映一国的产业结构、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状况。因此,在发达国家的国际收支中,虽然资本和金融账户所占的比重很大,但仍然十分重视贸易收支差额。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许多新的国际收支调节理论中,有的也将贸易收支作为国际收支的代表。

(二)经常账户差额

经常账户包括贸易收支、劳务收支和经常性转移。而贸易收支和劳务收支是经常账户的主要内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非常重视各国的经常账户差额。虽然经常账户差额也不能代表全部国际收支状况,但它综合地反映了一国进出口状况(包括运输和保险等劳务收支),因而被各国广为使用,并被视为是制定国际收支政策和产业政策的重要依据。

(三)资本和金融账户差额

资本和金融账户差额反映了一国资本市场的开放程度和金融市场发达程度,对该国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的调整提供一定的依据。通常,资本市场开放国家的资本和金融账户的流量总额比较大。由于各国在利率、金融市场成熟度、国内经济发展程度和货币价值稳定程度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较大,资本和金融账户差额一般会产生较大的波动,所以几乎不可能使该差额为零。

此外,资本和金融账户与经常账户之间具有融资关系,因此,一国资本和金融账户差额可以反映出该国经常账户状况和融资能力的大小。根据复式簿记原理,经常账户与资本和金融账户的差额之和等于零,即国际贸易中一笔贸易流量通常对应一笔金融流量,经常账户中实际资源的流动与资本和金融账户中资产所有权的流动同时产生。如果将错误与遗漏因素忽略不记,则经常账户差额一定与资本和金融账户中发生的差额数量相等且方向相反。例如,当一国经常账户出现逆差时,资本和金融账户必然就出现相应的顺差,这表明该国利用金融资产的净流入来弥补经常账户逆差。不过,随着各国金融一体化的发展,资本和金融账户与经常账户之间的融资关系正逐渐发生变化,一方面,资本和金融账户为经常账户提供融资受许多因素的制约,并且债务和收入也对经常账户产生影响;另一方面,资本和金融账户已经不再只为经常账户提供融资,资本自身存在独立的流动规律。

显然,资本和金融账户的经济含义非常复杂,对该账户差额进行综合和谨慎的分析有助于政府对金融市场和资本流动进行有效的调控。

(四)总差额

总差额是指经常账户与资本和金融账户所构成的余额,该余额将官方储备账户剔除在外。由于总差额会对官方储备账户产生有利和不利的影响,因此,各国非常重视总差额的变动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调节本国国际收支。

当一国实行固定汇率制度时,分析总差额尤为重要。总差额的变动情况直接影响到外汇市场供求,进而会影响该国货币相对于别国货币的汇率的稳定性,而政府有义务动用官方储备来干预汇率水平,维持固定汇率制度。

当一国实行浮动汇率制度时,政府原则上不再有义务干预汇率水平,于是,与固定汇率制度相比,总差额的分析意义相对弱化。

一般而言,当一国经常账户表现为顺差时,如果资本和金融账户也出现顺差,则该国官方储备额会增加,本国货币汇率有升值压力。当一国经常账户表现为顺差时,如果资本和金融账户表现出逆差,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该国货币升值的压力。当一国经常账户表现为逆差时,如果该国的资本和金融账户也为逆差,则该国的官方储备会不断减少,其货币汇率有贬值趋势。当一国经常账户表现为逆差时,资本和金融账户为顺差,则可以增加该国的外汇储备,缓解该国货币汇率进一步贬值的压力。

总之,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概念有许多种,不同国家往往根据自己的不同情况选用其中一种或几种,来判断其在国际交往中的地位和状况,并采取相应的对策。由于影响国际交往的因素极为复杂,因此,实际国际收支不可能平衡,即每个国家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不平衡,国际收支不平衡是绝对的。

二、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

自从实行纸币制度以来,产生国际收支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循环周期

市场经济国家由于受商业循环周期的影响,周而复始地出现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四个阶段,并且在周期的不同阶段对国际收支产生不同的影响。在繁荣时期可能出现顺差,在萧条时期可能出现逆差。随着周期的演变,这种不平衡现象交替发生。而且由于当今国际间经济关系日益密切,主要发达国家的商业周期往往会影响其他国家的经济情况,引起国际性的商业周期,致使各国的国际收支发生不平衡现象。这种因经济循环周期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称为循环性不平衡(Cyclical Disequilibrium)。

(二)国民收入

在市场经济国家,商业周期的不同阶段及经济增长率的高低都会引起国民收入的增加或减少。而国民收入的增加或减少会引起商品及劳务输出/输入、捐赠、旅游及投资等一系列因素发生变化,进而导致国际收支不平衡。这种由国民收入的变化而产生的国际收支不平衡称为收入性不平衡(Income Disequilibrium)。必须指出的是,由于需求价格弹性、供给弹性及收入弹性等因素的影响,国民收入的增加究竟能带来顺差还是逆差很难确定。此外,经济增长率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常有持久(Secular)性质。

(三)货币价值

一国货币在国内实际购买力的变动,会引起国际收支不平衡。如果一国在一定汇率水平下,由于通货膨胀率上升,物价上涨,使其货币购买力明显下降,商品成本相对高于其他国家,则该国的商品出口必然减少,商品进口则会受到鼓励,致使该国国际收支发生逆差。相反,如果出现通货紧缩,商品成本与物价水平比其他国家相对地降低,则有利于出口,抑制进口,从而使国际收支出现顺差。由于货币价值变动而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称为价格性不平衡(Price Disequilibrium)或货币性不平衡(Monetary Disequilibrium)。

(四)经济结构

世界各国由于地理环境、自然资源、劳动力数量和质量、技术水平等经济条件的不同,各自生产并输出具有相对优势的商品与劳务,形成自己的经济结构。当国内经济和产业结构不能适应国际市场供求变化而导致国际收支不平衡时,这种不平衡就属于结构性不平衡(Structural Disequilibrium)。结构性不平衡主要表现为贸易逆差和经常账户逆差。

结构性不平衡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主要是存在于发展中国家,如果一国产业结构比较单一,或该国产品出口需求的收入弹性低,或虽然该国出口需求的价格弹性高,但该国的进口需求价格弹性低,就会产生国际收支不平衡。另一种情况是指,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如果其经济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滞后或发生困难,以至于不能及时适应并满足国际市场供求变化,就会产生国际收支不平衡。结构性不平衡具有长期性质,很难在短期内加以调整。

三、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性质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性质有两种,即暂时性不平衡和根本性不平衡。暂时性不平衡是由于短期、非确定性或偶然因素而引起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一般程度较轻,持续时间不长,带有可逆性,不需要采取措施调整,不久便可得到纠正。根本性不平衡则是由一些根深蒂固的原因造成的,如前述的几种因素等。根本性不平衡不具有可逆性,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加以调整,否则将很难得到纠正。

第三节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

客观地说,一国国际收支无论是持续性顺差还是逆差,都对该国经济发展不利。持续性逆差必然影响其本国的官方储备水平,使国内经济活动受到压缩而且停滞不前,甚至有倒退的危险,进而影响该国的国际经济地位和信誉;反之,持续性顺差不仅会导致该国货币汇率升值,加深其与贸易伙伴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而且还可能引起本国通货膨胀加剧。因此,政府当局必须对持续性顺差或逆差进行调节。

一、金本位制度下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

国际收支的调节方法往往与本国的货币制度和经济结构等因素密切相关。在实行金本位制度与实行纸币制度条件下,调节方法是不同的。

在国际间普遍实行金本位制度的条件下,一国国际收支通过物价的涨落和黄金的输出和 输入的调节,而自动达到平衡,这一自动调节过程称为“物价与现金流动机制”(Price Specie Flow Mechanism)。该机制由大卫·休谟(David Hume)揭示。

如果一国国际收支(贸易收支)发生逆差,则迫使该国本国货币汇率下跌至黄金输出点而使黄金外流。黄金外流导致银行准备金降低,从而使货币流通量减少,由此引起物价下跌并增强本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因而促进出口、抑制进口。这样,收入增加而支出减少,逆差被逐步消除,使国际收支恢复平衡。

如果一国国际收支(贸易收支)发生顺差,则该国货币汇率将上涨至黄金输入点,导致黄金内流。黄金内流促使银行准备金增加,物价因此而上涨,并导致出口减少,进口增加,顺差逐步减少,最终使国际收支恢复平衡。

二、纸币制度下实行固定汇率制度时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

(一)国际收支自动调节的利率机制

在纸币制度下实行固定汇率制度意味着货币当局要通过动用国际储备干预外汇市场来维持汇率的稳定。当一国国际收支发生不平衡时,自动调节机制仍产生作用,不过国际收支的调节过程与金本位制度下的调节过程相比要复杂一些。国际收支发生不平衡时,政府为了维持汇率稳定,需要动用外汇储备,干预外汇市场,这虽然不是自动调节,但随着外汇储备的变动,货币供应量随之发生变动,从而使利率、国民收入和物价等因素也发生相应变动,并对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收支产生影响,使国际收支趋于平衡,这一系列连锁反应是市场自动调节。

具体来说,当一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时,本币面临贬值压力,货币当局为了维持汇率稳定,必然在外汇市场上抛外汇买本币[3],从而使本币供应量减少,银根收紧,利率上涨,而利率的上涨又吸引外国资本流入,抑制本国资本外流,结果使资本与金融账户以及整个国际收支逆差状况得到改善。相反,当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顺差时,本币面临升值压力,货币当局为了维持汇率稳定,必然在外汇市场上抛本币买外汇,从而使本币供应量增加,银根放松,利率下跌,而利率的下跌又会导致本国资本流出,外国资本不流入,结果使资本与金融账户以及整个国际收支的顺差减少甚至出现逆差。这便是自动调节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利率机制(见图1-1)。

图1-1 纸币制度下实行固定汇率制度时国际收支自动调节的利率机制

(二)国际收支自动调节的收入机制

当一国国际收支发生逆差时,减少外汇储备和货币供应量,会导致国民收入减少。而货币供应量减少,意味着公众的现金余额减少,为了恢复现金余额水平,就会直接减少国内支出(即吸收);与此同时,利率的上涨会进一步减少国内支出。由于国内支出的一部分是用来进口国外商品的,因此,国内支出的减少,表明该国进口需求也将减少,从而使经常账户逆差状况有所改善。相反,当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顺差时,也可以通过国民收入和国内支出的增加使该国进口增加,从而减少经常账户的顺差。这便是调节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现金余额效应或收入机制(见图1-2)。

图1-2 纸币制度下实行固定汇率制度时国际收支自动调节的收入机制

(三)国际收支自动调节的价格机制

当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货币供应量的减少会通过现金余额效应或收入效应(支出减少)而使工资减少,物价下跌,使本国出口产品的价格优势增强,从而带动该国出口,减少进口,使经常账户收支得到改善。相反,当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顺差时,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通过现金余额效应或收入效应(支出增加)而使工资增加,物价上涨,使本国出口产品的价格优势减弱,从而使该国出口减少,进口增加,最终使国际收支顺差减少。这便是自动调节国际收支不平衡的价格机制(见图1-3)。

图1-3 纸币制度下实行固定汇率制度时国际收支自动调节的价格机制

三、纸币制度下调节国际收支的政策手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西方国家的宏观经济管理中,需求调节政策占主导地位,为了实现内外均衡,政府可选择使用需求调节政策,即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汇率政策和直接管制。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属于支出变动型政策(Expenditure Changing Policies),而汇率政策和直接管制属于支出转换型政策(Expenditure Switching Policies)。各国政府对国际收支的调整措施很多,可用图1-4大致加以归纳。

图1-4 调整国际收支的主要政策工具

(一)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宏观经济政策的两个主要方面。

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财政开支的增减和税率的调整来实现经济目标。货币政策主要包括贴现率、存款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业务等。当一国因进口增加、出口减少而发生逆差时,政府可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利用通货紧缩迫使物价下跌,刺激出口,抑制进口,逐步使逆差减少。相反,如果出现顺差,则可采取膨胀的货币政策和扩张的财政政策,刺激投资与消费,进而使物价上涨,鼓励进口,抑制出口,使国际收支逐渐趋于平衡。

紧缩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虽然可以收效于一时,但是会对国内经济产生副作用,因为紧缩政策使投资和消费减少的同时,会引起工商业衰退,失业增加。反之,为了减少顺差而采取的膨胀政策则势必会诱发通货膨胀,引起物价上涨,导致企业雇员要求增加工资,进而导致产品成本上升,物价进一步上涨,通货膨胀加剧,最终形成恶性循环。因此,这就涉及内部平衡与外部平衡问题,以及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运用。有关政策配合问题我们将在国际收支理论中阐述。

(二)汇率政策

汇率政策主要是指通过本币汇率贬值来减少国际收支逆差。当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可调低本币汇率。如果国内价格不变,则本国以外币表示的出口商品价格就会变得便宜,本国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增强,从而带动出口增加,而进口外国商品的本币成本相对增加,从而使本国进口减少。于是,通过出口增加和进口减少,国际收支可恢复平衡。反之,当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顺差时,从理论上讲,可采用本币汇率升值的做法使本国出口减少、进口增加,但实际上,除非一国受到来自贸易伙伴施加的政治或其他方面的压力,采取主动使本币升值的做法很少,因为毕竟一国开拓国际市场不容易,可通过其他方法如海外投资等来减少本国国际收支顺差。此外,汇率的调节对国际收支产生的效果如何往往与价格需求弹性和时滞等因素有关。关于这方面的内容我们将在国际收支理论中阐述。

(三)直接管制

直接管制是指一国政府以行政命令的办法,通过外汇管制和外贸管制来直接干预外汇买卖和对外贸易,从而达到管制外汇和平衡国际收支的目的。

从实施的性质来看,直接管制包括数量性管制措施和价格性管制措施。数量性管制措施主要包括为限制进口而采取的进口配额制、进口许可证和外汇管制等各种进口非关税壁垒。价格性管制措施主要包括为增加出口收入而采取的出口补贴、出口退税或减税、外汇留成和出口信贷优惠等。

一国通过直接管制来平衡其国际收支的好处在于,方式比较灵活,效果较为迅速和显著,而不像运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那样,必须先通过汇率价格的变化及对生产活动的影响,然后才能见效。因此,如果国际收支不平衡是局部的,则直接管制更为有效,不必牵动该国整个经济的变化。但运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则不然,它们都会使一国整个经济发生变化。

但是,一国实施直接管制也会产生一些副作用,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第一,直接管制必然要影响到与本国有经济联系的其他国家,因为有利于一国的措施必然常常有害于其他国家,以致招来对方相应的报复,最终抵消预期的效果;第二,采用直接管制来实现国际收支平衡,只是将显性逆差变为隐性逆差,如果经济结构不及时调整,则该国的国际收支必然还会出现新的不平衡,因此,实施直接管制的同时,还需要积极与国家的产业政策相配合;第三,直接管制不符合世界贸易组织(WTO)规则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协议规定;第四,采取直接管制容易导致本国产品生产效率低下,滋生官僚和贿赂等腐败现象。因此,各国采取直接管制时需要十分谨慎。

(四)产业政策、科技政策和制度创新政策

产业政策和科技政策旨在改善一国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改进产品质量,降低成本,从而带动出口业和进口替代业的发展,从根本上提高一国的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促进国家经济实现内外均衡。

此外,当经济中存在制度性缺陷时政府需要制定制度创新政策,例如,对规模庞大但效率低下的国有企业进行投融资制度改革、企业产权制度和管理体制等一系列企业制度改革等,从而使微观经济主体富有活力且具有较高竞争力,进而改善国际收支。

需要强调的是,无论是产业政策、科技政策,还是制度创新政策,这类政策在短期内都难以奏效。

(五)动用国际储备

货币当局利用国际储备调节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具体做法一般是:当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向外汇市场提供外汇,弥补外汇市场供给缺口。这样做可以避免因使用紧缩政策而导致国民收入减少和失业增加的后果。这也是动用国际储备进行国际收支调节的好处。但持有储备也有机会成本,即货币当局动用的该部分储备失去了支付进口商品和劳务,从而直接服务于国内生产和消费,带动国内就业和增加国民收入的机会。此外,动用国际储备调整国际收支只能起到暂时作用,如果不平衡是根本性不平衡,由中长期因素导致,则需要运用其他政策进行调整。

四、调节国际收支的政策配合

开放型经济需要实现内部均衡(Internal Balance)目标和外部均衡(External Balance)目标,前者主要指实现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后者主要指实现国际收支平衡。货币当局选择政策努力来实现国际收支平衡的同时,需要考虑到内部均衡目标的实现,即选择国际收支调节政策的同时将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都考虑在内。

(一)丁伯根原则和斯旺政策搭配模式

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荷兰经济学家简·丁伯根(Jan Tinbergen)于1952年曾提出所谓经济政策理论——丁伯根原则(Tinbergen’s Rule),即实现N种经济目标至少需要有相互独立的N种有效的政策工具[4]。根据该原则,如果一国可灵活调整汇率水平,则可使用两种政策工具(即支出变动型政策和支出转换型政策)实现内外均衡。但问题是,究竟用哪一种政策来实现哪一种目标?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应该用汇率政策实现外部均衡目标,用支出变动政策实现均衡目标,其中,斯旺(Swan)1955年提出的支出变动政策与支出转换型政策搭配模式(Swan Diagram)影响最大(见图1-5)。

图1-5 斯旺提出的政策搭配模式

在图1-5中,横轴表示国内支出(消费、投资和政府支出),政府的支出调整型政策可以明显影响国内吸收总水平。纵轴表示(直接标价法下的)本国货币实际汇率。

IB(内部均衡)线代表实际汇率与国内支出的结合,以实现内部均衡(即实现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IB线之所以从左到右向下倾斜,是因为本币实际汇率升值时将导致该国出口减少,进口增加,而要实现对内平衡就必须增加国内支出。在IB线的右边或右上方,有通货膨胀压力,因为在一定汇率水平下,国内支出大于维持内部平衡所需要的国内支出。在IB线的左边或左下方,有通货紧缩和失业压力,引起为国内支出比维持内部均衡所需要的国内支出少。

EB(外部均衡)线表示实际汇率与国内支出的结合,以实现外部均衡。EB线之所以从左到右向上倾斜,是因为当本币实际汇率贬值时,将使该国出口增加、进口减少,所以,要减少经常账户顺差,就需要增加国内支出,以鼓励进口。EB线的右边或右下方,由于国内支出大于维持经常账户平衡所需要的国内支出,所以导致经常账户逆差。在EB线左边或左下方则会出现经常账户顺差。

斯旺政策搭配模式被划分为四种情况:区间(1)存在经常账户逆差和通货膨胀压力;区间(2)存在经常账户逆差和通货紧缩压力;区间(3)存在经常账户顺差和通货紧缩压力;区间(4)存在经常账户顺差和通货膨胀压力。

只有在A点上,开放宏观经济才同时实现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当开放宏观经济处于失衡状态时,需要采取相应的政策进行调整。具体来说,如果在区间(1)的B点,货币当局维持固定汇率,并通过减少国内支出和社会总需求就能减缓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逆差的压力,则B点就向C点方向靠近。但是,只采用减少国内支出政策来实现外部平衡会导致国内经济衰退,失业增加。如果在B点失衡状态下,政府采用本币汇率贬值的做法,则B点将向D点靠近,其结果则是在减少经常账户逆差的同时进一步增加通货膨胀压力,因为D点远离了内部均衡线。

显然,无论是采取本币贬值还是增加国内支出,采取一种政策不可能使经济同时实现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两个目标。这一情况被称为米德冲突(Meade’s Conflict)。当经济失衡点在B点上时,如果政府既减少国内支出又使本币汇率贬值,则既可以减缓通货膨胀压力,又能减少经常账户逆差,最终将使B点向A点靠近。

斯旺提出的政策搭配模式虽然对政府经济政策的制定很有借鉴意义,但其缺陷也显而易见。第一,该模式过于简单,没有进一步阐明各种经济因素之间存在的内在关系;第二,忽视了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第三,没有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总需求和总产出产生的影响加以区分。在此基础上,蒙代尔提出了政策搭配理论。

(二)蒙代尔的政策搭配理论

罗伯特·蒙代尔(Robert Mundell)1962年提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国民收入和经常账户收入有同样的影响,而对利率和资本与金融账户有不同的影响。紧缩性财政政策趋于降低利率,而紧缩性货币政策则会提高利率。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本国利率提高会改善资本和金融账户收支,而本国利率降低则会使资本和金融账户恶化。所以,两种政策对国际收支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在固定汇率制度下,一国也有两种独立的政策工具来实现两个经济目标。如果能够合理搭配使用,就可以同时实现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

蒙代尔认为,在考虑内外目标之间的政策分派(Policy Assignment)时,应考虑将每一种政策实施在其最具影响力的目标上。在图1-6中,横轴表示利率水平,代表货币政策;纵轴表示财政支出水平,代表财政政策。EB为外部均衡线,在该线上所有的点都代表由一定利率与财政支出的组合而实现的国际收支均衡状态。EB线之所以向右上方倾斜,是因为当利率提高时,不仅外国资本流入净额增加,而且国内经济紧缩后进口也相应减少,从而带来国际收支顺差。为了维持国际收支平衡,政府支出必须同时扩大以增加进口。EB线左下方的任何一点都表示国际收支逆差,而右下方的任意一点则意味着国际收支顺差。

IB线为内部均衡线,该线上所有的点都代表由一定利率与财政支出的组合而实现的内部均衡状态。IB线的斜率也是正的,因为当财政政策扩张时,国内需求会增加,政府为了保持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就必须同时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通过提高利率来减少市场需求。IB线的左上方的任何一点都表示国内出现通货膨胀,该线右下方的任何一点都表示国内存在失业。

图1-6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

EB线斜率比IB线的斜率大。假设忽略国际资本流动,则EB线与IB线是重叠的,因为线上任何一点的移动都表示利率与财政支出会引起方向相反、余额相同的国内支出变动,从而使进口支出产生相同的变动。假设将国际资本流动考虑在内,则利率的提高会吸引外国资本流入,改善国际收支,而政府为了维持国际收支平衡,财政支出就必须以更大的幅度增加,以使进口以更大的幅度增加,从而抵消外国资本流入的增加。显然,一定利率的提高同时要求增加更多的财政支出,才能确保国际收支平衡。所以,EB线的斜率更大一些。

假设一国经济现处于W点(即顺差和通胀)状态,则可选择两种政策搭配方式。一种是以货币政策解决顺差问题,以财政政策解决膨胀问题。从W点开始,先采用膨胀性货币政策减少顺差,达到V点,国际收支平衡,但国内通货膨胀严重;然后再以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来解决通胀问题,达到X点。如此交替使用膨胀性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就可以逐渐向内外全面均衡状态靠近,最终达到Q点。

另一种政策搭配方式所产生的结果则相反。如果以财政政策来减少顺差,以货币政策来解决通货膨胀问题。即从W点开始,先以紧缩性货币政策减少通货膨胀,达到Y点,通货膨胀消除,但顺差仍存在,再以膨胀性财政政策减少顺差。如此继续下去,离全面均衡点Q将越来越远。

因此,蒙代尔认为,在进行政策搭配时,只有把内部均衡目标分派给财政政策,把外部均衡目标分配给货币政策,才能达到经济全面均衡状态。两种政策的搭配主要有表1-2所列出的4种具体形式。

表1-2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搭配的4种形式

政策搭配理论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这种理想境界很难实现。第一,国内经济和国际经济活动是一个十分复杂而又有机联系的整体,有多种因素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第二,一国的经济手段是多种多样的,除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外,还有贸易政策等,都要相互配合而不能各自为政。第三,政策作用的效果也是多方面的。例如,财政方面的投资政策对国际资本流动也有直接的影响,而货币方面的利率政策首先影响的是国内经济活动。

第四节 主要国际收支理论

国际收支理论是研究国际收支不平衡原因及调节方式的理论,它是国际金融学的基本课题。早在15、16世纪,重商主义就着重研究贸易收支问题。19世纪金本位制之后,休谟又提出金本位制下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理论。现代西方经济学家认为,汇率可以调节国际收支,但汇率变动的调节作用取决于它对收入、支出、国内价格与货币供给的影响,因此,他们对国际收支提出了几种理论。20世纪30年代金本位崩溃后,各国实行浮动汇率制度,于是,国际收支弹性分析法和外贸乘数说应运而生。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随着凯恩斯主义的盛行,国际收支吸收分析法风靡一时,在西方学术界占据了支配地位。20世纪60年代初,由于国际经济趋向全球化,内部平衡与外部平衡的矛盾促成了蒙代尔的政策配合理论,并引起人们的关注。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货币主义盛行一时,因而货币主义法广为流传,有人称之为“货币经济学的重大突破”。20世纪80年代初,又出现了结构分析法和财政分析法。

一、国际收支调节的弹性分析法

弹性分析法(Elasticity Approach),由英国经济学家琼·罗宾逊(J. Robinson)于1927年提出。该理论以新古典学派马歇尔(A. Marshall)的“非充分就业”条件下国内均衡中物价的供给弹性和需求弹性理论为基础,以进出口商品供求的价格弹性为基本出发点,通过汇率水平的调整,使进出口商品供求价格产生变动,以此来影响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从而调节国际收支的不平衡。

该理论认为,当一国出现持续性国际收支逆差时,可采用本币汇率贬值的方法来改变进出口商品的相对价格,以增加出口并抑制进口,使国际收支恢复平衡。

弹性分析法有几个假设前提:(1)假设没有资本转移,国际收支就是贸易收支,贸易收支最初是平衡的;(2)假定利率、国民收入等其他条件不变,只考虑汇率变化对进出口商品的影响; (3)贸易商品的供给具有完全弹性。根据这些假设前提,弹性分析法认为既然进出口商品的供给具有完全的弹性,那么贸易收支的变化就完全取决于进出口商品需求的变化,即本币贬值后,出口实际增加和进口实际减少的程度,受出口需求弹性和进口需求弹性的制约。弹性大,即商品需求对价格的变化反映敏感,货币贬值能改善国际收支;而弹性小,则货币贬值的作用有限。

实现弹性调节的条件是马歇尔—勒纳条件(Marshall-Lerner Condition)。他们认为,在各国的进出口供给弹性无限大的情况下,一国通过本币贬值能否改善国际收支,关键在于该国的进出口需求价格弹性之和是否大于1。如果两者之和大于1(E dx+ E dm> 1),则国际收支就得到改善;如果小于1(E dx+ E dm<1),则国际收支非但得不到改善,反而会继续恶化;如果等于1(E dx+ E dm= 1),则国际收支保持不变。例如,假设一国货币汇率贬值10%之后,出口商品的价格需求弹性为0. 4,进口商品的价格需求弹性为0. 7,则该货币汇率的贬值将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使该国的国际收支逆差减少,从而改善国际收支状况。

弹性分析法建立在定量分析基础上,反映了国际市场的一些实际情况,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也有很大的局限性。

第一,它是一种局部的均衡分析,只考虑汇率变动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其他一切条件都是不变的。实际上,贬值的影响很广,因为进出口市场的变化会引起连锁反应,从而对整个经济产生影响。

第二,它是一种静态分析。实际上,弹性调节的实际过程要受到J形曲线效应(J Curve Effect)的限制,即,虽然本币贬值,本国以外币表示的出口商品的价格在国际市场上会下跌,能够带动本国的出口收入增加,但由于事先签订了进出口合同,进出口数量已定,一国出口不会马上增加,进口数量不会马上减少,更何况消费者的偏好改变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贬值初期存在时滞。即贬值初期该国外汇收支会继续恶化,经过一段时间之后,该国的国际收支逆差才会逐渐减少,并出现顺差(见图1-7)。需要强调的是,贬值后虽然以本币表示的进口商品价格变得昂贵,但对于原材料主要依赖进口的国家,意味着将开始新一轮的通货膨胀和本币贬值。

图1-7 J形曲线效应

第三,弹性分析法假设贸易商品的供给有完全弹性。这一假定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有一定的道理,但从战后初期各国供应不足的情况来看,它不符合实际情况,从生产初级产品的各国情况来看,供给弹性也是有限的。货币贬值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改善贸易收支,但不能根本解决国际收支问题。

总之,虽然弹性分析法考虑的因素较少,但其意义重大,因为毕竟进出口是经常账户的主要内容,而经常账户对一国经济的影响重大,因此,弹性分析法对国家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和其他国际经济理论的建立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二、国际收支的乘数分析法

乘数分析法(Multiplier Approach)又称收入分析法(Income Approach),该理论是由R. F.哈罗德(R. F. Harrod)和马克鲁普(Machlup)于20世纪30年代运用凯恩斯的“投资收入乘数”理论发展起来的。它阐述了对外贸易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以及各国经济通过进出口途径相互影响的原理。因此,它对理解各国的宏观经济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该理论的基本假设是:经济处于非充分就业状态,即汇率和价格固定不变而收入可变;不考虑国际间的资本流动,国际收支等同于贸易收支。

该理论的基本结论是:自主性支出的变动通过乘数效应引起国民收入的成倍变动,进而影响进口支出的变动,影响进口支出的程度取决于一国边际进口倾向、进出口需求收入弹性和一国开放程度的大小。

(一)收入乘数

根据凯恩斯乘数原理,小国开放经济条件下国民收入均衡恒等式为:

Y= C+ I+ G+ X- M

其中,消费C= C 0+ cY;投资I= I 0;政府支出G= G 0;出口X= X 0;进口M= M 0+ mY 0

出口X 0是外生变量,是与本国国民收入无关的自发性出口数量,取决于外国国民收入水平;进口M与本国国民收入水平呈增函数关系,M 0是与本国国民收入无关的自发进口,是边际进口倾向(m=),mY 0是与本国国民收入呈增函数关系的诱发性进口。将上述C、I、G、 X、M的表达式代入国民收入均衡恒等式并进行整理,得到:

并将国民收入水平对构成有效需求的各个自主性开支求导:

式中,就是开放经济乘数(Open Economy Multiplier),也就是小国开放经济的外贸乘数(Foreign Trade Multiplier),即,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有效需求变动是国民收入成倍变动的倍数。小国开放经济的特点是,一国经济规模很小,其进出口活动对国际宏观经济总量不会产生影响,其开放经济乘数小于封闭经济乘数。 这是因为任何自主支出所产生的总需求的每一轮增加都将会有一部分进口来满足,所以,每一轮收入的增加小于封闭经济条件下收入的增加,开放经济中自主支出的乘数作用小于封闭经济下的乘数作用。

(二)收入的调整

乘数分析法认为,一国进口随其国民收入的变动而变动,贸易差额必然受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若忽略国际资本流动,国际收支差额(B)等于贸易收支差额:

B= X-(M 0+mY)

B= X- M 0-m(C+ I+ G+ X- M)

显然,一国可以通过需求管理政策来调节国际收支。当一国国际收支发生逆差时,紧缩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有助于减少国民收入,从而减少进口支出,最终减少国际收支逆差;当一国国际收支发生顺差时,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可通过增加国民收入带动进口增加,最终减少国际收支顺差。因为本国的边际进口倾向(m=)为进口需求收入弹性和经济开放程度)的乘积,所以,通过变动收入调节国际收支的效果与本国进口需求收入弹性和开放程度呈正相关性。

由于出口和自主性进口的变动除了对国际收支直接产生影响外,还通过国民收入的变动,对诱发性进口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国际收支,所以,部分学者结合收入效应与弹性分析所强调的替代效应,对马歇尔—勒纳条件进行了修正,即,在假定一国经济为小国经济的前提下,哈伯格条件(Harberger Condition)是货币贬值后能否改善国际收支的必要条件:

εxm> 1+m

由于假设收入不变,所以,在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时货币贬值能减少国际收支逆差。但实际上,净出口的增加或净进口的减少会使收入增加,进而使进口增加,从而最终不利于减少国际收支逆差。所以,若将收入变动考虑在内,则只有满足哈伯格条件才能使贬值最终改善国际收支。

上述分析是站在一个小国的角度上,由于小国的出口对其他国家产生的影响不大,所以,可以将其出口忽略不计。但如果对大国进行分析,就必须要考虑其出口对其他国家产生的影响,以及由此对本国最终产生的影响。为方便起见,可将分析对象国(X)以外的所有国家视为一个大国(Y),于是X国的出口就是Y国的进口;反之,Y国的进口就是X国的出口。如果最初假设X国出口增加,则Y国进口的增加会使Y国国民收入减少,进而使Y国进口支出减少,使X国相应的出口收入减少。因此,若将国外回应考虑在内,X国的对外贸易乘数将比先前小。

显然,若将国外回应纳入贬值对国际收支影响的分析中,则需要将哈伯格条件进一步修正为:

εxm> 1+m+m*

其中,m*是贸易伙伴国的进口边际倾向,即在进出口供给弹性无穷大时,大国只有在进出口需求弹性的绝对值之和大于本国和外国的边际进口倾向之和再加1时,贬值才能有效地减少国际收支逆差。

(三)乘数分析法的政策含义

乘数分析法的政策含义有两个方面:第一,一国可以通过需求管理政策来调整国际收支。当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使国民收入减少,以减少进口支出,从而改善国际收支状况;当国际收支出现顺差时,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使国民收入增加,以增加进口支出,从而减少国际收支顺差。第二,本币汇率贬值的效果不仅取决于进出口价格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而且也受到两国进口乘数的影响。

(四)乘数分析法的局限性

该理论没有将货币和价格因素的作用考虑在内,也忽略了资本流动所产生的影响,因此,其分析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

三、国际收支的吸收分析法

吸收分析法(Absorption Approach)主要由英国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詹姆斯·米德(James Meade)和德国的西德尼·亚历山大(Sidney Alexander)提出。20世纪50年代初,英、法等西欧国家都曾先后使本币贬值,但其国际收支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对此,有的经济学家认为当时缺乏必要的出口弹性,而另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弹性分析法过分重视微观经济学的相对价格效果,忽视了宏观经济学的国民收入效果。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弹性理论在实践中不断暴露其缺陷,以及凯恩斯主义的流行,吸收分析法应运而生。1954年上述两位经济学家以凯恩斯宏观国民收入方程式为基础,提出了该理论。凯恩斯国民收入的均衡公式是:国民收入Y等于国民总支出A。国民总支出A包括个人消费C、私人投资I和政府支出G。于是,在封闭性经济中:Y=C+ I+G。

在该理论中,亚历山大把国民总支出即国内资源的总消耗称为“吸收”,即通过商品和劳务市场转移到生产过程而消耗掉的资源,即吸收A= C+ I+ G。该理论注重贸易收支,认为国际收支差额B主要是贸易收支差额,B= X-M。这里,X表示出口,M表示进口。如果把对外贸易也包括在内,则国民收入的均衡公式扩大为:Y= A+ B= C+ I+ G+(X-M)。而X -M=Y-(C+ I+ G),即国际收支=总收入-总支出。总支出即总吸收A,国际收支差额B就是国民收入与国内吸收的差额,即B=Y-A。

由于国际收支平衡意味着总收入等于总吸收,国际收支顺差意味着总收入大于总吸收,国际收支逆差表示总收入小于总吸收,因此,调节国际收支的方式无非是增加收入或减少支出(吸收)两个途径。前一个途径是支出转换政策,即在总支出(吸收)不变的条件下,增加国民总收入,也就是利用等量的资源消耗(吸收)生产出更多的社会总产品。后一个途径是吸收政策,又称支出减少政策,即在维持原有生产规模的条件下,减少资源的投入和消耗,即减少总支出。

具体来说,本币贬值后所产生的效应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本币贬值后对国民收入产生的效应

1.闲置资源效应

若本国货币汇率贬值后,国内存在尚未被充分利用的闲置资源,则贬值会使出口增加,进口减少,进而大幅度增加本国产出(即国民收入),并减少国际收支逆差。而国民收入的增加,又会使本国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增加,进而总支出(吸收)也随之增加,最终导致国际收支恶化。而边际吸收倾向[5]的大小最终决定贸易收支是得到改善还是导致恶化,如果边际吸收倾向小于1,则贸易差额将改善。

2.贸易条件效应

由于本币汇率贬值后,进口数量不能立即进行调整,所以,贸易差额将因贸易条件的恶化而恶化,实际国民收入将减少。而国民收入减少后,总支出(吸收)也随之减少,只要支出(吸收)减少的速度超过国民收入减少的速度,则本国贸易差额将得到改善。本币贬值后的贸易条件效应对国际收支最终产生的影响如何,取决于上述恶化作用与改善作用的大小。

(二)本币贬值后对支出(吸收)产生的直接效应

1.现金余额效应

本币汇率贬值后会使本国物价上涨,若货币供给不变,则人们持有的现金余额实际价值降低。人们为了将实际现金余额恢复至原有水平,要么被迫减少商品和劳务的消费,进而减少支出,使总吸收减少;要么变现所持有的金融资产,而这样做的结果是资产价格下跌,利率上升,从而使消费和投资减少,总吸收进一步减少。显然,实际现金余额应通过总支出(吸收)的减少来改善贬值国的贸易收支状况。

2.收入再分配效应

在本币汇率贬值并导致物价上涨后,人们工资的调整一般是相对滞后的。于是,物价上涨使收入发生再分配效果,即收入由工资收入者(即固定收入者)转向利润收入者(即弹性收入者)。因弹性收入者的边际消费倾向相对较低,所以再分配效应使总消费支出(吸收)减少;若弹性收入者将其所增加的收入用以增加投资,则总支出(吸收)也随之增加。显然,总支出(吸收)是否增加以及贸易收支是否会得到改善,取决于实际消费支出变动与投资支出变动的相对变动。

3.货币幻觉效应

本币汇率贬值使物价上涨后,若货币收入与价格上涨成同比例,则实际收入会保持不变。此时,若人们存在对物价的货币幻觉,则会减少消费,于是总支出(吸收)会随之减少,货币幻觉效应使贸易收支得以改善。若人们存在对工资的货币幻觉,则会因此增加消费,总支出(吸收)便会增加。

4.税收效应

本币汇率贬值引起物价上涨后,由于货币收入最终增加,人们的所得税也将随之增加,于是,政府的收入也相应增加。通常,因为政府的边际支出倾向与私人的边际支出倾向相比通常较小,所以,实际总支出将减少,进而改善贸易收支状况。

5.预期效应

本币汇率贬值使物价上涨之后,若人们预期物价将进一步上涨,则会增加目前的支出,使总吸收增加,进而使贸易收支恶化。不过,物价上涨也会抑制人们的支出,使总吸收减少,贸易收支改善。

总之,无论是支出(吸收)不变而增加总收入,还是减少资源投入、减少吸收消耗而维持原有的产量,都可改善国际收支。

(三)对吸收分析法的评判

1.吸收分析法的优点

吸收分析法比以前的各种国际收支调节理论前进了一大步。主要表现在:第一,它将国际收支调节理论和国内宏观经济调节联系起来,建立在整体均衡的基础上,克服了弹性理论局限于局部均衡分析的缺陷。如果一国的总需求超过总供给,即总吸收超过总收入,要同时达到内部平衡和外部均衡这两个目标,就必须同时运用转换政策和吸收政策这两个工具,即通过紧缩性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减少对贸易商品的过度需求,调整国际收支逆差。第二,该理论还强调贸易乘数(新增国民收入与新增出口额之比)的作用,认为增加一个单位的出口可以使国民收入增加若干单位,或成倍增长。通过倍数作用,扩大出口可以增加国民收入,进而提高国内消费和国外的总进口,而由于进口增加量小于出口增加量(即边际吸收倾向小于1),国际收支逆差将逐步减少。第三,该理论具有强烈的政策配合含义。它认为,贬值要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配合来抑制国内需求,将资源从国内吸收中解放出来转向出口部门,才能有效地改善国际收支,保持内部和外部的均衡。

2.吸收分析法的局限性

由于吸收分析法是一种通过内部均衡达到外部均衡的国际收支调节理论,因此,其主要缺陷是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只注意贸易收支而忽视国际资本流动;过分强调需求管理和限制国内吸收量,从而影响国内经济增长。

四、国际收支的货币分析法

货币分析法(Monetary Approach)是随着货币主义的兴起而出现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蒙代尔(R. A. Mundell)、约翰逊(H. G. Johnson)和弗兰克尔(J. Frenkel)。货币分析法秉承了货币学派的基本观点,将国际收支视为一种货币现象,它是封闭经济条件下的货币主义原理在开放经济中的拓展。

(一)货币分析法的主要思想

该理论认为,一国的国际收支不平衡是由国内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失调引起的,同时,国际收支不平衡也会直接引起国内货币供给量的变动。所以,货币分析法强调货币政策的运用。只要保证货币供给的增加与国民收入的实际增长相一致,就可保持国际收支的平衡和稳定。

货币分析法的基本假设有五个方面:第一,经济处于长期充分就业均衡状态;第二,货币需求是国民收入的稳定函数;第三,货币供给的变化不影响国民收入实物量;第四,分析对象为开放的小国经济;第五,因外汇储备水平变动导致的货币供给变化,不是通过货币当局运用公开市场业务等手段抵消。

货币分析法的基本观点可表示为等式Ms= M d,其中,M s表示名义货币的供给量,M d表示名义货币的需求量。从长期看,可以假设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

货币需求表示为M d= pf(y,i),其中,p为本国价格水平,f为函数关系,y为国民收入, i为利率(即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pf(y,i)表示对名义货币的需求,f(y,i)表示对实际货币存量(余额)的需求。

货币供给表示为M s= m(D+ R),其中,D指国内提供的货币供应基数,即中央银行的国内信贷或支持货币供给的国内资产;R是来自国外的货币供应基数,它通过国际收支顺差获得,以国际储备作为代表;m为货币乘数,即银行体系通过辗转存贷创造货币,从而使货币供应基数多倍扩大的系数。

实际上,研究目的不同,M s也就有不同的定义和范围,从而使M具有不同的对应值。但为了叙述简便,假设m= 1,则M s= D+ R,M d= D+ R,从而得出货币分析法的最基本等式为R= M d-D。

货币分析法的最基本等式有三种含义:第一,国际收支是一种货币现象。第二,国际收支逆差实际上就是一国国内的名义货币供应量超过了名义货币需求量。因为货币供应不影响实物产量,所以,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多余的货币就要寻找出路。对个人和企业来说,就会增加货币支出,以重新调整其实际货币余额;对整个国家而言,实际货币余额的调整就表现为货币外流,即国际收支逆差。相反,如果一国国内名义货币供应量小于名义货币需求量,则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货币供应的缺口就要寻找弥补。对个人和企业来说,就要减少货币支出,以将实际货币余额维持在所希望的水平上;对整个国家而言,减少支出维持实际货币余额的过程就表现为货币内流,即国际收支顺差。第三,国际收支调整实际上反映的是实际货币余额(货币存量)对名义货币供应量的调整过程。当国内名义货币供应量与实际经济变量(国民收入、产量等)所决定的实际货币余额需求相一致时,国际收支便处于平衡状态。

(二)对货币分析法的评判

1.货币分析法的优点

货币分析法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从开放经济的角度把货币供应来源划分为国内和国外两部分。货币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后来成为汇率决定的货币供应说的基础。该理论在考察贬值对国际收支的影响时,假设“一价定律”成立,于是其最基本等式可被改写为M d= EPf(y,i),其中,E为(直接标价法下)本币衡量的外币价格,P为国外价格水平。当本国货币贬值时,E值上升,于是,随着国内价格p= EP的上涨,M也相应上升,国际收支逆差减少或出现顺差。显然,贬值引起本国国内价格上涨,实际货币余额减少,对经济具有紧缩作用。所以,一国要想通过采用货币贬值来改善国际收支,就必须在贬值时不增加国内名义货币供应。在等式R= M d-D中,如果D与M d同时增加,并且D的增加等于甚至大于M d的增加,那么,贬值不仅不能改善国际收支,而且可能使国际收支进一步恶化。

货币分析法的政策含义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从本质上讲,国际收支失衡是一种货币现象。如果一国不是严重依赖通货膨胀式的货币供给增长来为政府支出融资,该国就不会出现长期国际收支逆差。第二,国际收支失衡可以通过采用国内货币政策来调整。第三,只要国民收入增加所引起的货币需求变动不被国内信用的扩张所抵消,国民收入的增加就会通过货币需求的增加而改善国际收支。第四,如果一价定律成立,则中央银行就必须在汇率稳定与本国价格稳定之间做出政策选择。

总之,货币分析法对国际收支的研究,不是局限于贸易收支,而是将经常账户与资本账户结合起来,侧重于分析国际收支的总差额。其主要贡献在于强调国际收支顺差或逆差将会引起货币存量的变化,从而影响一国的经济活动。

2.货币分析法的缺陷

虽然该理论是一种创新,但仍然存在重大缺陷。第一,它颠倒了国际经济关系,认为调节性交易会影响自主性交易。第二,它假设商品价格对国际收支不起调节作用,这不符合事实。因为通过本币贬值来推动商品出口是经常运用的方法。第三,该理论认为市场上存在全面的“商品套购”,这也不符合事实。第四,在管理浮动汇率制度下讨论国际收支的自我调节机制,只是一种幻想。

第五节 中国的国际收支

一、中国国际收支的发展历程

目前中国的国际收支统计已开始采用基金组织《国际收支手册(第五版)》的概念和标准分类,其间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0年以前,中国仅有外汇收支统计,其中主要项目是进出口贸易以及非贸易。由于当时实行的是“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节余”的方针,外汇收支和外汇储备的规模都很小。

第二阶段:1980~ 1984年,国际收支统计制度的初步建立。在这一期间,有两个原因促使国家宏观决策当局开始重视国际收支问题:(1)恢复了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合法地位,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有关条款规定,其成员国有义务向基金报送数据;同时,提供资料是从国际金融组织取得优惠贷款的必要前提。(2)1979年以后,大量引进技术设备造成外汇收支逆差,给宏观经济平衡带来了困难。

1980年,由当时的国家进出口管理委员会提出应着手制定国际收支编制计划,以国家统计局为主草拟了中国国际收支制度,并会同有关部门对该制度进行修改和完善。1980年,国家外汇管理总局和中国银行总行试编制了国际收支平衡表。

1981年,由上述四家在“国家外汇收支报表”的基础上,制定了国际收支统计制度。

第三阶段:1984~ 1995年,国际收支统计制度不断改进。1984年11月,由国家统计局与国家外汇管理局对原有的国际收支统计制度进行了修改。所采用的标准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收支手册(第四版)》。1985年9月,正式对外公布了中国国际收支概览表,并自1988年开始,每年公布上一年的国际收支平衡表。

第四阶段:1996年至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于1995年8月正式颁布了《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办法》。该办法是根据1993年12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改革外汇管理体制的通知》的要求制定的。经过近两年的起草、论证和修改,于1995年8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自1996年1月1日起施行。

1997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按照《国际收支手册(第五版)》的原则进行编制公布。1998年开始按季度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供内部参考及与基金组织磋商使用。

自2009年起,按照国际惯例,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外汇储备资产数据只记录交易变动,因汇率、价格等非交易因素引起的储备资产价值变动将通过国际投资头寸表反映。国家外汇管理局在2010年初,按这一口径追溯调整了2003~ 2008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数据,表1-3给出的是2005~ 2010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数据。

表1-3 2005~ 2010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简表 单位:亿美元

注:(1)本表计数采用四舍五入原则;(2)国家外汇管理局按照国际惯例对储备资产记录方法进行了调整,即平衡表中只记录由于交易引起的储备资产变动,不包括汇率、价格等非交易因素引起的储备资产价值变动; (3)从2010年第三季度开始,按照国际标准,将外商投资企业归属外方的未分配利润和已分配未汇出利润同时记入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账户的借方和金融账户直接投资的贷方。2010年各季度及2005~ 2009年年度数据也按此方法进行了追溯调整。
数据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http://www. safe. gov. cn。

二、中国国际收支统计的数据收集框架

1996年开始,中国依据《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办法》陆续推出了一系列新的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制度,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系统的数据收集体系。目前,中国的国际收支统计数据收集框架包括以下内容:

(1)通过金融机构进行的逐笔间接申报。当居民通过境内金融机构进行收付汇时,需向国际收支统计部门申报每一笔与非居民发生交易的内容。国际收支统计部门将申报信息进行汇总用于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

(2)金融机构汇兑统计。除代客进行逐笔间接申报外,金融机构还单独汇总统计通过其进行的金额较小、频繁发生的现金、旅行支票及信用卡的兑换数据,作为国际收支统计数据的补充。

(3)金融机构对境外资产负债及损益申报。金融机构除代客户进行国际收支交易申报外,作为特殊的企业,应向国际收支统计部门直接申报其自身的资产负债及损益变化情况。

(4)直接投资企业的直接申报统计。由于直接投资企业存在大量的关联交易及内部交易,因此对直接投资企业的经营状况设计了单独的统计制度,即中国境内外商投资企业以及对境外有直接投资企业的企业,需直接向国际收支统计部门申报其投资者权益、直接投资者与直接投资企业间的债权债务状况以及分红派息情况。

(5)证券投资统计。具体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中国境内的证券交易所及其机构,须向国际收支部门申报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的证券交易以及相应的分红派息情况;二是中国在境外上市公司须直接申报有关其证券的交易情况和分红派息情况。

(6)境外账户统计。中国居民在境外开立账户,须直接向国际收支统计部门申报其账户变动及余额情况。

三、中国国际收支统计体系的特点及国际比较

从中国现行国际收支统计体系的设计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主要实行交易主体申报制。在国际收支申报办法中,对各自涉及的国际收支交易进行了详细划分,并在大多数的申报制度中要求由交易主体根据交易的性质,按不同的国际收支交易分类进行申报。新办法中要求以交易主体进行申报为主,是因为只有交易主体才能够真正了解发生交易的性质。所以交易主体能够根据国际收支制定的详细国际收支交易分类进行准确申报,从而保证国际收支交易信息的准确性。

(2)统计体系独立完整。1996年前,中国的国际收支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各政府行政主管部门,数据质量和报表公布频率受到很大限制。新的国际收支办法实行后,逐步开始建立以银行间接申报为主、企业直接申报为辅,独立于行政管理部门统计的国际收支统计数据采集体系,并且新的国际收支统计体系针对中国经济现状,设计了六个子申报系统,涵盖了中国所有涉外经济领域,是一套相对完整的统计体系。

(3)与国际接轨程度高。在设计新的国际收支统计体系之前,中国的国际收支统计人员对世界各国的统计体系进行了全面考察和研究,并结合中国实际经济发展水平和基金组织最新要求,设计了中国现行的国际收支统计体系。在新的统计体系中所采用的统计方法与发达国家,如德国、荷兰和法国等欧洲国家所采用的方法基本一致。这些国家现行的国际收支统计方法历经几十年的发展,在各方面已趋于成熟。中国的国际收支统计体系就是在这些国家的统计体系的基础上开发建立的,因此,起点较高,同时也保证了中国统计数据的国际可比性。

本章小结

国际收支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根据广义的国际收支概念,对国际收支下的定义是:在一定时期内,一个经济体的居民同非居民所进行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和综合。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概念。

根据《国际收支手册(第五版)》,国际收支平衡表分为经常账户、资本和金融账户。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记账原理是复式簿记原理。

国际收支平衡表上的各种外汇交易按其性质分为自主性交易和调节性交易。

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做法及人们的传统习惯,可按以下四个口径来描述理论上的自主性交易平衡状况:贸易收支差额、经常账户差额、资本和金融账户差额以及总差额。

自从实行纸币制度以来,产生国际收支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有:经济循环周期、国民收入、货币价值和经济结构。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性质有两种,即暂时性不平衡和根本性不平衡。

金本位制度下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为物价与现金流动机制。

纸币制度下实行固定汇率时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分为:利率机制、收入机制和价格机制。调节国际收支的政策手段有:需求调节政策、供给调节政策和资金融通政策。

选择国际收支调节政策的同时将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考虑在内,丁伯根原则和斯旺政策搭配模式以及蒙代尔的政策搭配理论最具有代表性。

主要国际收支理论有弹性分析法、乘数分析法、吸收分析法和货币分析法。

中国国际收支的发展历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中国国际收支统计的数据收集框架是:通过金融机构进行的逐笔间接申报;金融机构汇兑统计;金融机构对境外资产负债及损益申报;直接投资企业的直接申报统计;证券投资统计和境外账户统计。

中国国际收支统计体系的特点是:主要实行交易主体申报制;统计体系独立完整;与国际接轨程度高。

自2009年起,国家外汇管理局按照国际惯例规定,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外汇储备资产数据只记录交易变动,因汇率、价格等非交易因素引起的储备资产价值变动将通过国际投资头寸表反映。

思考题

1.名词解释

国际收支 贸易收支 经常账户 资本账户 金融账户 自主性交易 调节性交易

丁伯根原则 斯旺政策搭配模式 米德冲突 蒙代尔的政策搭配理论 支出变动政策

支出转换政策 马歇尔—勒纳条件 暂时性不平衡 根本性不平衡 J形曲线效应

循环性不平衡  收入性不平衡  货币性不平衡  结构性不平衡  弹性分析法

乘数分析法 货币分析法 吸收分析法

2.国际金本位制度下,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是怎样的?

3.纸币制度下实行固定汇率制度时,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是怎样的?

4.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调整国际收支的政策工具通常有哪些?

5.请分别阐述弹性分析法、乘数分析法、货币分析法和吸收分析法的前提条件、主要观点和缺陷。

6.请对过去10年内美国国际收支状况进行分析,并将美国国际收支与这段期限内的美元汇率、美国利率和世界经济状况联系起来分析,你得到的结论是怎样的?为什么?

7.请利用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http://www. safe. gov. cn)中提供的统计数据,对1980~ 1994年和1994~ 2010年两段时期内中国的国际收支状况进行分析,并将国际收支状况与贸易差额和人民币汇率水平联系起来分析,你得到什么结论?为什么?

附录1 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指标说明[6]

一、编制原则

(1)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收支手册(第五版)》规定的各项原则编制,采用复式记账法的原理记录国际经济交易。所有交易均发生在我国大陆居民与非我国大陆居民之间。

(2)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贷方项目是:货物和服务的出口、收益收入、接受的货物和资金的无偿援助、金融负债的增加和金融资产的减少。

(3)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借方项目是:货物和服务的进口、收益支出、对外提供的货物和资金无偿援助、金融资产的增加和金融负债的减少。

二、项目含义

(一)经常账户:包括货物和服务、收益和经常性转移

1.货物和服务

(1)货物,指通过我国海关的进出口货物,以海关进出口统计资料为基础,根据国际收支统计口径要求,出口、进口都以商品所有权变化为原则进行调整,均采用离岸价格计价,即海关统计的到岸价进口额减去运输和保险费用统计为国际收支口径的进口,出口沿用海关的统计。对商品退货也在此项目中进行了调整。出口记在贷方,进口记在借方。

(2)服务,包括运输、旅游、通信、建筑、保险、金融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有权使用费和特许费、各种商业服务、个人文化娱乐服务以及政府服务。贷方表示收入,借方表示支出。

①运输,指与运输有关的服务收支。包括海、陆、空运输,太空和管道运输等。

②旅游,指对在我国境内停留不足一年的外国旅游者和港澳台同胞(包括因公、因私)提供货物和服务获得的收入以及我国居民出国旅行(因公、因私)的支出。

③通信服务,包括电信,指电话、电传、电报、电缆、广播、卫星、电子邮件等;邮政和邮递服务。

④建筑服务,指我国企业在经济领土之外完成的建筑、安装项目,以及非居民企业在我国经济领土之内完成的建筑、安装项目。

⑤保险服务,包括各种保险服务的收支,以及同保险交易有关的代理商的佣金。

⑥金融服务,包括金融中介和辅助服务收支。

⑦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包括计算机数据和与信息、新闻有关的服务交易收支。

⑧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包括使用无形资产的专有权、特许权等发生的收支。

⑨咨询,包括法律、会计、管理、技术等方面的咨询服务收支。

⑩广告、宣传,包括广告设计、创作和推销,媒介版面推销,在国外推销产品,市场调研等的收支。

电影、音像,包括电影、电视节目和音乐录制品的服务以及有关租用费用收支。

其他商业服务,指以上未提及的各类服务交易的收支,驻华机构办公经费(不含使领馆)也在此项下。

别处未提及的政府服务,指在前面分类没有包括的各种政府服务交易,包括大使馆等国家政府机构的所有涉外交易。

2.收益

收益包括职工报酬和投资收益两部分。

(1)职工报酬,指我国个人在国外工作(1年以下)而得到并汇回的收入以及我国支付在华外籍员工(1年以下)的工资福利。

(2)投资收益,包括直接投资项下的利润利息收支和再投资收益、证券投资收益(股息、利息等)和其他投资收益(利息)。

3.经常转移

包括侨汇、无偿捐赠和赔偿等项目,包括货物和资金形式。贷方表示外国对我国提供的无偿转移,借方反映我国对外国的无偿转移。

(1)各级政府,指国外的捐赠者或受援者为国际组织和政府部门。

(2)其他部门,指国外的捐赠者或受援者为国际组织和政府部门以外的其他部门或个人。

(二)资本和金融账户:包括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

1.资本账户

包括资本转移如债务减免、移民转移等内容。

2.金融账户

包括我国对外资产和负债的所有权变动的所有交易。按投资方式分为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按资金流向构成的债权债务分为资产、负债,其中直接投资分为外国在华直接投资(视同负债)和我国在外直接投资(视同资产)。

(1)直接投资:以投资者寻求在本国以外运行企业获取有效发言权为目的的投资。包括外国在华直接投资和我国在外直接投资两部分。

①我国在外直接投资:借方表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汇出的资本金、母子公司资金往来的国内资金流出;贷方表示我国撤资和清算以及母子公司资金往来的外部资金流入。

②外国在华直接投资:贷方表示外国投资者在我国设立外商投资企业的投资,包括股本金、收益再投资和其他资本;借方表示外商企业的撤资和清算资金汇出我国。

(2)证券投资:包括股本证券和债务证券两类证券投资形式。

①资产:借方表示我国持有的非居民证券资产增加;贷方表示我国持有的非居民证券资产减少。

A.股本证券:包括以股票为主要形式的证券。

B.债务证券:包括中长期债券和1年期(含1年)以下的短期债券和货币市场有价证券,如短期国库券、商业票据、短期可转让大额存单等。

②负债:贷方表示当期我国发行的股票和债券筹资额,借方表示当期股票的收回和债券的还本。

A.股本证券:包括我国发行、非居民购买的境内外上市外资股。

B.债务证券:包括我国发行的中长期债券和短期商业票据等。

(3)其他投资:除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外的所有金融交易。分为贸易信贷、贷款、货币和存款及其他资产负债四类形式。其中,长期指合同期为1年以上的金融交易,短期为1年及以下的金融交易。

①资产:借方表示资产增加,贷方表示资产减少。

A.贸易信贷:借方表示我国出口商对国外进口商提供的延期收款额,以及我国进口商支付的预付货款;贷方表示我国出口延期收款的收回。

B.贷款:借方表示我国金融机构以贷款和拆放等形式的对外资产增加;贷方表示减少。

C.货币和存款:包括我国金融机构存放境外资金和库存外汇现金的变化,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

D.其他资产:包括除贸易信贷、贷款、货币和存款以外的其他资产,如租赁本金的收回及其他投资形式。

②负债:贷方表示负债增加,借方表示负债减少。

A.贸易信贷:贷方表示我国进口商接受国外出口商提供的延期付款贸易信贷,以及我国出口商预收的货款;借方表示归还延期付款。

B.贷款:我国机构借入的各类贷款,如外国政府贷款、国际组织贷款、国外银行贷款等。贷方表示新增额,借方表示还本金额。

C.货币和存款:包含海外私人存款、银行短期资金及向国外出口商和私人借款等短期资金。贷方表示新增额,借方表示偿还额或流出额。

D.其他负债:其他类型的外债。

(三)储备资产:指我国中央银行拥有的对外资产。包括外汇、货币黄金、特别提款权、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

1.货币黄金,指我国中央银行作为储备持有的黄金。

2.特别提款权,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会员国根据其份额分配的,可用以归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会员国政府之间偿付国际收支赤字的一种账面资产。

3.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指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普通项目中会员国可自由提取使用的资产。

4.外汇,指我国中央银行持有的可用作国际清偿的流动性资产和债权。

(四)净误差与遗漏:平衡表采用复式记账法,由于统计资料来源和时点不同等原因,造成借贷不相等。如果借方总额大于贷方总额,其差额记入此项目的贷方,反之,记入借方

附录2 美国的国际收支账户

由于美国的国际收支账户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因此有必要了解美国的国际收支账户的划分。

美国国际收支的主要账户如下表所示:

【注释】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曾在1948年、1950年、1961年和1971年发布了《国际收支手册》第一、二、三、四版。

[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国际收支手册(第五版)》中规定这一比例最低为10%。

[3]这不是自动调节。

[4]原文是:“The attainment of any given number of independent policy targets generally required at least an equal number of policy instruments.”

[5]边际吸收倾向指每增加的单位收入中用于吸收的百分比,该百分比小于1时表明整个社会的总收入才会大于增加的总吸收。

[6]资料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http://www. safe. gov. c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