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国际收支理论简介

国际收支理论简介

时间:2022-04-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节 国际收支理论简介国际收支理论是国际金融的重要基础理论之一,主要分析一国国际收支决定因素与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的政策调节问题。本节将就其中几个影响较大的、最基本的国际收支理论学说简要介绍如下。反之,当一国国际收支发生顺差,黄金内流,使货币供应量增加,国内物价水平上升,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从而使国际收支得到改善。

第三节 国际收支理论简介

国际收支理论是国际金融的重要基础理论之一,主要分析一国国际收支决定因素与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的政策调节问题。国际收支理论起源于15世纪~16世纪重商主义时期。随着宏观经济形式的变化及经济思潮的更替,国际收支理论不断发展丰富。本节将就其中几个影响较大的、最基本的国际收支理论学说简要介绍如下。

一、“价格—铸币流动机制”理论

(一)价格—铸币流动机制的基本内容

1752年,英国经济学家大卫·休谟(David Hume,1711年~1776年)提出“价格—铸币流动机制”(Price Specie—Flow Mechanism)理论。该理论认为,在金本位制度下,国际收支具有自发调节机制。当一国国际收支发生逆差时,会引起黄金外流,使货币供应量减少,导致国内物价水平下降,从而起到刺激出口、抑制进口的作用,使国际收支逆差改善。反之,当一国国际收支发生顺差,黄金内流,使货币供应量增加,国内物价水平上升,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从而使国际收支得到改善。如图2-3所示。

图2-3 金本位下的价格铸币流动机制

(二)对价格—铸币流动机制的评价

价格—铸币流动机制打破了传统的重商主义认为只有维持贸易顺差,一国才能维持金银、财富积累的论断;反映了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市场价格竞争的规律,满足了各国政府制定对外经济政策的需要。该理论开创了系统研究国际收支调节先河,为当代国际收支调节理论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弹性分析理论

弹性分析理论(The Theory of Elasticity Approach)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是一种适用于纸币流通制度的国际收支理论。剑桥学派创始人,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A.Marshall)在1923年首次提出“进出口需求弹性”概念,为弹性分析理论的诞生奠定了基础。1937年,英国经济学家琼·罗宾逊(J.Robinson)系统地提出了国际收支弹性论,又称弹性分析法;1944年美国经济学家勒纳(Abba.P.Lerner)以此为基础研究出货币贬值影响贸易收支的进出口商品需求弹性的临界值,正式提出马歇尔—勒纳条件(Marshall—Lerner Condition),这构成了国际收支弹性分析理论的核心。

(一)马歇尔—勒纳条件的基本内容

弹性分析法研究的是在收入不变的条件下汇率变动在国际收支调整中的作用。其基本假定是: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收入不变;进出口商品供给弹性趋于无穷大;不考虑国际间资本流动,国际收支等于贸易收支。

我们知道,贸易收支状况取决于出口总额(出口商品外币价格×出口商品数量)与进口总额(进口商品外币价格×进口商品数量)的对比,因此,本币贬值是否有利于贸易收支的改善主要是看汇率变动对进出口总额的影响。由于假定进出口商品供给弹性无限大,因而本币贬值的效果取决于进出口商品需求弹性。

现假定,出口需求弹性为Ex,进口需求弹性为Em,当Ex+Em>1时,本币贬值有利于改善贸易收支,这就是“马歇尔—勒纳条件”,这是本币贬值能改善贸易收支所必须具备的条件。此外,弹性分析理论还认为,当Ex+Em=1时,本币贬值对贸易收支不发生作用;当Ex+Em<1时,本币贬值会使贸易收支逆差扩大。

(二)对弹性分析理论的评价

弹性分析理论纠正了货币贬值一定有改善国际收支作用的片面看法,正确指出只有在满足一定的进出口商品需求弹性下,货币贬值才有改善国际收支的作用与效果。但是,这一理论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表现在:

1.“马歇尔—勒纳条件”的实现,受“J曲线效应”(J Curve Effect)的制约,国际收支的改善有一定时间的滞后。

一般在贬值初期,以本币表示的进口商品价格立即上涨,但进口商品的数量要在一段时间后才能减少,从而使以外币表示的进口支出并没有立即减少;另一方面,以外币表示的出口商品价格下降较慢,出口数量也要经过一段时间以后才能增加,从而使以外币表示的出口收入并没有立即增加。所以,在贬值初期,贸易收支没有立刻改善,甚至在短期内有恶化的趋向。只有经过一定时间后,贸易收支才会逐渐好转。

2.弹性分析假设出口供给价格弹性无限大,此情况只适用于非充分就业情况,不适用于再生产周期的各个阶段。

3.弹性分析理论未考虑资本流动因素,是一种没有资本流动的国际收支理论。

4.弹性分析缺少汇率贬值通过国民收入变化影响进出口数量的分析,脱离各国经济的实际情况。

三、吸收分析理论

吸收分析理论(The Theory of Absorption Approach)是20世纪50年代詹姆斯·米德(J.Meade)和西德尼·亚历山大(S.Alexander)在凯恩斯理论的国民收入方程式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这个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一是西欧国家经济正在恢复,国际收支危机严重;二是凯恩斯主义理论已成为西方经济学的主流学派。

(一)吸收分析理论的主要内容

根据凯恩斯主义理论,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国民收入方程式为:

其中,Y为国民收入,C为私人消费,I为私人投资,G为政府支出,X为出口,M为进口,X-M为贸易收支。

从上式可推导出:

吸收分析理论将国际收支抽象化为贸易收支,即X-M,现以B表示;C+I+G为国内支出(亚历山大将支出称为吸收,吸收理论因此得名),现以A表示。这样,上式可改写为:

此式表明:

1.国际收支=总收入-总吸收。

2.总吸收若与总收入相等,则国际收支平衡;总收入若大于总吸收,则国际收支顺差;总收入若小于总吸收,则国际收支逆差。

3.方程式中左端B为果,右端的Y-A为因。

因此,吸收理论认为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根本原因在于国民收入与国民支出的总量失衡。从上式可知,消除国际收支逆差的方法是采取增加总收入Y或减少总支出A的政策措施。

(二)对吸收分析理论的评价

吸收分析理论从宏观角度将国际收支调节与国内经济联系起来加以分析,为实施调节国内经济以调节国际收支奠定了理论基础。但这一理论也存在明显缺陷,即未考虑在国际收支中具有重要地位的资本流动。

四、政策配合分析理论

政策配合分析理论(Policy Mix Theory)是20世纪60年代由蒙代尔(R.A.Mundell)等经济学家提出的国际收支调节理论。该理论主张一国在制定和实施经济政策时要兼顾国内外经济两个方面,既要达到外部平衡,也要达到内部平衡,不能顾此失彼。所谓内部平衡是指要保持国内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外部平衡是指要到达国际收支平衡与汇率稳定。

政策配合分析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米德(Meade)指出,如果单独实行一项政策,容易引起内外部平衡之间的冲突。例如,一国经济停滞与国际收支逆差并存,若采取扩张性政策,虽可刺激经济发展,但会加剧国际收支逆差状况;若采取紧缩性政策,国际收支逆差虽可改善,但会加剧国内经济衰退。学术界将这种内外部平衡的冲突称之为“米德冲突”(Meade Conflict)。因此,米德认为,要实行两种独立的经济政策,以取得内外部的总体平衡。

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J.Tinbergen)则发展了米德的观点,提出了著名的丁伯根法则(Tinbergen's Rule):一国政府要实现一个经济目标,至少要使用一种有效的政策工具;要实现N个独立的经济目标,至少要使用N个独立有效的政策工具,政策工具的数目至少要与政策目标一样多。

经济学家蒙代尔则具体说明了政策搭配的具体运用。蒙代尔认为财政政策通常对国内经济的作用大于对国际收支的作用,而货币政策对国际收支的作用较大。因此,他提出以推行财政政策来促进内部平衡,以推行货币政策来促进外部平衡,只有两种政策互相搭配使用,才能达到内部平衡与外部平衡的同时实现。具体搭配如下表所示:

表2-2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使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