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基础教育改革与中国教育学理论重建研究》简介

《基础教育改革与中国教育学理论重建研究》简介

时间:2022-02-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主持的这个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最终成果为专著《基础教育改革与中国教育学理论重建研究》,历时3年完成,由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
《基础教育改革与中国教育学理论重建研究》简介_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通鉴(2001—2010)下册

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主持的这个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最终成果为专著《基础教育改革与中国教育学理论重建研究》,历时3年完成,由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

一、篇章结构

该项目研究围绕基础教育改革和中国教育学理论重建两大核心问题展开。在深入认识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同时,该研究还对基础教育改革与教育学理论重建之间的关联进行了深入分析,剖析了在中国语境下基础教育改革与教育学理论重建之间的互动生成关系。除总述外,本书主要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基础教育改革的宏观研究。第二部分为学校改革研究。重点分为两大板块,其一是学校基础教育改革面临的一些普遍和深层次的理论问题;其二是通过中国教育概念史研究的方法,以最基本的概念“教育”为例,阐述其从传统到近代的转换。第三部分汇聚到中国教育学理论的重建,涉及中国教育学发展历史与现状、学科立场与方法论等基础性理论问题的研究,以及“生命·实践”教育学学派基本观点、建设历程的阐述。

二、主要观点

基础教育改革需要体制、制度和机制等“三制”的深入改革。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更为深层次的问题在于,教育宏观改革如何为学校改革创造良好环境,学校改革与教育宏观改革乃至整个社会如何形成良性互动。学校教育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和重要载体。对学校教育改革理论的探讨,应当树立新的“生命”价值取向;不同学生不同年龄段具有不同的发展特征,学校教学改革应当以“教学”为基本分析单位。在中国教育学理论重建方面,应当正视当代中国教育学面临并在进行着历史性的转型,科学教育学的学科立场研究与教育学理论重建的基础性理论研究,“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的教育学建设思路可以成为当前中国教育学理论重建的路径。

三、主要创新

研究过程中舍弃了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思维方式和割裂式思维方式,努力探索使两极沟通,积极、有效交互作用的复杂思维方式的运用和行动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教育研究在方法论上的突破。立足于长期坚持推进的“新基础教育”研究,研究认为教育理论与实践不是割裂和单向制约关系,而是一种“双螺旋”结构,能够实现双向滋养和双向沟通转化。主张以一种动态发展的眼光来“生成分析”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这一新思路避免了以往研究的“演绎逻辑”和“旁观者眼光”。通过不断努力完成了有关教育学学科性质、基本立场、核心理念、研究方式、方法论以及生长机制等最具内核性问题的思考与回答,这些问题的回答已经使该教育学雏形初显,也成为开辟中国教育学理论重建之路的新尝试。

四、社会影响

本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提交了7篇咨询报告,先后被教育部基础教育司采纳。其中叶澜教授撰写的两篇咨询报告在《人民教育》和《社会科学报》等报刊全文发表,随后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项目组承担了教育部素质教育调研,形成了“深入开展素质教育,扎实推进学校转型性变革”总报告以及五个分报告。报告中多项咨询建议为教育部采纳。项目总负责人叶澜教授还应邀于2006年8月22日参加温家宝总理召开的基础教育改革座谈会,并就本课题的相关研究成果作了发言,从三个方面对基础教育改革提出了建议。温总理对叶澜教授发言中提出的建议给予了肯定。

项目组还先后出版了与本研究相关的学术著作8部,其中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获得教育部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类)一等奖;李家成著的《关怀生命——当代中国学校教育价值取向探究》以及李政涛著的《表演:解读教育活动的新视角》分别于2004年和2005年获得全国优秀百篇博士论文奖。此外,课题组还在CSSCI期刊上发表了学术论文18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