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际收支的吸收分析法

国际收支的吸收分析法

时间:2022-11-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国际收支吸收分析法正式将国际收支上升到宏观经济目标的范畴,首次建立了国际收支与国民收入各决定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是对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的新发展和完善,为各国政府综合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国际收支的吸收分析法

吸收分析法(Absorption Approach to the Balance of Payment)是一种贸易收支理论。它是亚历山大(S.S.Alexander)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根据凯恩斯主义宏观总量的收入支出分析法提出来的。这一理论把一国的国际收支抽象为对外贸易收支,并认为国际收支是国民经济总量的有机组成部分,无论调节总收入、总支出还是进出口的经济政策,都会引起国民经济活动的调整,导致收入或产量、支出及进出口之间按照一定的内在规律相互变动,只有从国民收入和国民支出两方面着手分析,才能全面了解国际收支的失衡与调节。

根据该理论,一国国际收支是该国总收入与总支出(亚历山大称之为总吸收)之差,即:国际收支=贸易收支=出口-进口=总收入-总吸收。因此,总吸收与总收入相等就是国际收支平衡,总吸收大于总收入是国际收支逆差,总吸收小于总收入则是国际收支顺差。既然国际收支逆差是总吸收大于总收入,调整国际收支逆差的方法就是:减少总吸收,或扩大总收入,或二者兼用。这归根到底是扩大出口和减少进口。

国际收支吸收分析法正式将国际收支上升到宏观经济目标的范畴,首次建立了国际收支与国民收入各决定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是对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的新发展和完善,为各国政府综合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于国际收支调节吸收论的不同意见有如下几点:(1)这一理论把改善国际收支的方法寄托于货币贬值、增加税收和减少国民收入上。这种政策措施实际上是等于在国内实行紧缩的政策,它往往会遭到政府决策者的反对,因为它与充分就业目标不相容。(2)通过对外贬值货币而导致的国内紧缩效应会被国内的通货膨胀所抵消,究竟能否改善国际收支还要取决于许多前提条件,其间的道理没有说清。(3)只论述了贸易差额,忽视了资本流动在国际收支中所占的重要地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