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收入分配与社会管理

收入分配与社会管理

时间:2022-03-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富收入分配的社会公平在整个社会公正体系中处于重要的甚至核心的地位。就全国收入分配差距来看,近年来呈现持续扩大的趋势,基尼系数已达到或突破国际公认的警戒线。改革开放以来,陕西同全国一样收入分配体制有了很大改善,但是合理的收入差距并未真正拉开,不合理的差距日益扩大。对陕西省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的分析必须从经济、社会、政治等方面对全方位、综合性的考察。
收入分配与社会管理_多元学科视角下的社会管理读本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王晓娟

一、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国民收人分配广义上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活动成果在各经济主体之间的分配;狭义上指国民收入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各生产单位和非生产单位以及居民中的分配过程。就中国而言,它包括初次分配、再分配和最终分配三个过程。收入分配本质上讲的是在一个社会,包括收入、财产及其他资源在人群中是如何分布的。任何社会、任何制度都会有它特殊的分配方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富收入分配的社会公平在整个社会公正体系中处于重要的甚至核心的地位。众所周知,市场经济的天然缺陷之一是过分顾及效率而不太顾及公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例外,而在财富收入分配的社会公平中尤其如此。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萨缪尔森在谈到这一点时曾指出:“我们所学的关于看不见的手的最早成果之一是,它是有效率的,但是它对公正或平等却是盲目的。”“有效率的市场制度可能产生极大的不平等”。市场经济既有有效配置资源、提高社会生产效率的优势,又有造成社会财富收入分配不公、两极分化、形成贫富对立的弊端。前者正是当今世界各国也包括实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我国要选择市场经济作为运营手段的最终目的,而后者则是与人类普世的平等、共享、博爱的价值原则及我国正在实行的社会主义所追求人类平等和解放的根本价值目标相悖的。正是由于市场经济的这些先天缺陷及与则富收入分配社会公平之间的“二律背反”,使得包括当今社会主义的我国在内的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国家和地区收入分配的鸿沟越拉越大,贫富两极分化日益加剧,社会矛盾日趋尖锐,才造成了包括我国在内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在财富收入分配社会公平理论政策措施制定和实施中的诸多矛盾和困惑。

那么,如何缩小一个国家和社会各地区、各部门、各阶级、各阶层财富收入分配的差距,实现财富收入分配的社会公平和正义,让更多的人尤其社会弱势阶层和群体分享市场效率和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如何妥善、合理地解决和处理市场经济与财富收入分配社会公平之间的二律背反的问题等应该是当代世界各国尤其是社会主义的我国的思想家和理论家们探索和研究的重心之一,也是当代世界各国尤其是社会主义的我国的政治家们不得不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的重大社会问题

二、陕西收入分配差距分析

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来,是收入分配制度不断发展、完善的30年,也是收入分配差距日益扩大的30年。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收入分配是经济运行的结果,反过来又影响经济运行。近几年来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悬殊,收入分配秩序混乱的问题也日趋突出,收入分配差距呈“全范围,多层次”扩大的趋势,已经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就全国收入分配差距来看,近年来呈现持续扩大的趋势,基尼系数已达到或突破国际公认的警戒线。基尼系数是国际上常用的一种收入差距的测量指标,其数值在0—1之间。数值越高,收入分配的不均等程度越高。按照国际通常标准,基尼系数在0.3以下为最佳的平均状态,在0.3—0.4之间为正常状态,超过0.4为警戒状态,达到0.6则属于危险状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贫富差距逐步拉大,1978年我国基尼系数为0.317,2006年升至0.496,并逐年上升。

(一)陕西收入分配差距特点

与全国平均收入水平比,陕西城乡居民收入较低,近年来不仅差距未见缩小反而继续扩大。根据对近年来的数据进行分析,目前我省城乡显性差距已经达到5倍多,国际上公认的贫富差距警戒线是基尼系数为0.4,形势十分严峻。陕西收入差距不仅表现在城乡之间,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更呈现扩大趋势,且陕西城镇居民收入差距高于全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不同地区、行业、所有制单位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是分配领域中存在的突出矛盾。改革开放以来,陕西同全国一样收入分配体制有了很大改善,但是合理的收入差距并未真正拉开,不合理的差距日益扩大。由于各地区、各行业之间经济发展差异较大,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

(二)陕西收入差距原因分析

陕西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原因包括三方面:一是经济发展转型的影响,二是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影响,三是制度缺陷的影响。并且,陕西居民收入差距变化客观受宏观经济约束,其变化机理与其他省份有很多共同之处,然而作为一个市场经济实现高速发展的省份,陕西收入差距变动轨迹呈现自身的特点。综上,推动陕西省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经济原因,也有非经济原因;既有正常原因,也有非正常原因。对陕西省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的分析必须从经济、社会、政治等方面对全方位、综合性的考察。其原因归为两类,一类属于 “公平的收入差距”,即推动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是公平的,比如坚持按老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体制改革,坚持企业职工收入与企业经济绩效挂钩的企业工资制度改革。这些分配制度的改革客观上会拉开劳动者、居民的收入差距,这些方案一开始就是以劳动者收入差距为基本构架的。合理的收入差距扩大有利于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有利于经济活力的增强,有利于国民财富的增长。另一类属于 “不公平的收入差距”,即推动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是不公平的,比如寻租收入、垄断性收入、不规范性收入,包括腐败收入、偷税漏税收入,等等。这一类收入来源偏离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相结合的市场分配的原则,破坏了公平竞争秩序,不利于生产要素的生产性激励,不利于国民财富的增长。

(三)陕西收入差距不利影响

收入差距扩大带来不同阶层居民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反差矛盾。收入差距扩大可能引发消费升级缓慢和商品供求结构矛盾。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整个社会将形成不同层次的消费群体,产生多样化、多层次的消费需求。多样化、多层次的消费结构应该是递进的,即一个较高的收入阶层向更高的消费层次递进时,另一个较低收入阶层的消费成长弥补上一个收入阶层腾留的消费空间。如果下一个阶层消费需求不能同步同量的跟进,则容易发生某一个消费层次的断裂。消费断层现象在我省乃至全国都是普遍存在的,在陕西,中高收入阶层收入增长快于中低收入阶层,中低收入阶层由于收入增长缓慢弥补不了上一个收入阶层消费升级所腾出的消费空间。这一矛盾的解决取决于中低收入者比重的增长。不同的收入群体其消费结构存在很大差别,一般的说,收入水平较低的群体,其收入中用于食品消费的比重越高,而在耐用消费品、交通通讯、文化教育、娱乐服务等等服务类消费项目的支出比重就越低。当大部分居民在解决温饱问题后,由于收入增长的制约,难以产生文化娱乐类消费需求,这一层次的消费需求拉力微弱,就会出现服务类产业发展拉动力不足。

三、陕西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对策建议

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本,公平正义是民心所向。收入分配社会公平不仅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也是我们党和政府一切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温家宝总理提出,“十二五”时期要按照党的十七大确定的方向,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扭转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扩大趋势。我们不仅要通过发展经济,把社会财富这个 “蛋糕”做大,也要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蛋糕分好,让全体人民都能够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同样地,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也将成为陕西十二五社会管理的焦点。收入分配调整是一个系统工程,可以选择的手段和途径很多,具体政策更是十分庞杂。本文认为 “完善市场经济体系”和 “转变政府职能”是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的两个根本性方向。具体对策建议如下:

(一)继续深化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是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三十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只有改革开放,才能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才能促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陕西作为内陆欠发达省份,要推动科学发展,富裕三秦百姓,建设西部强省,提高居民收入,根本的一条,还在于深化改革开放,勇于开拓创新。深化改革开放,关键是完善体制机制,要害在制度创新。十二五时期,仍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既发挥政府的引导推动作用,更发挥市场的基础配置作用,通过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建设现代市场体系,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同时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放开一切可以放开的领域,放活一切可以放活的要素,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只有持续发展才能不断做大经济蛋糕,为收入分配问题的治理提供更坚实的基础。

(二)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增加社保类转移支出

通过社会保障对收入实行再分配,既可保证社会收入的公平,又可促进劳动力在全社会的合理流动,以配合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的需要,还可以有效调节社会消费结构和总量,有助于解决长期困扰中国经济的最终消费不足问题。虽然近年来陕西省政府支出更加重视教育、社会保障等 “隐性基础设施”建设,但总体来看该类支出不足,这已经严重阻碍了社会福利的提高与和谐社会建设。其中当前的焦点仍然是基本医疗保障、教育投入、基本住房保障等密切关系民生的领域。省政府要不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推进以养老保险为龙头的其他各费征收工作,依法将应参加社会保险的单位和职工逐步纳入社会统筹;要进一步加大投入,扩大社保基金的资金来源,积极发挥公共财政的支持作用,在财政收入逐年增长的同时,相应提高对社保资金的投入,加强对资金运转的分析预测和对基金的管理,确保基金运行安全;要逐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研究建立扶持重特大病人的医疗救助机制;要落实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采取社保补贴、岗位补贴、自谋职业补贴和实施机关部门腾岗、政府花钱买岗、单位结对供岗等办法开展再就业援助,进一步完善市场化就业机制,鼓励失业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健全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制定符合各地实际情况的低保标准,公开低保申报程序,把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全部纳入到保障范围,做到应保尽保,应补尽补,为家庭人均收入低于低保标准的困难群众筑起一道生活防线。

(三)依据经济发展水平,建立工资增长长效机制

在陕西省级财政收入继续增长的基础上,挤出部分财力用于进步提高财政供养人员的工资和工资性补贴,以带动其他行业增加职工的工资性收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的深化,建立工资与经济、财政协调增长的良性机制正常的加薪制度和套与人均财政收入增长相适应的正常工资增长机制。每年根据经济发展、劳动生产率水平和新增财力情况以及单位自筹经费能力,确定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性收入增长幅度。实现政府管理企业工资收入分配方式的四个转变:一是调控方式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转变;二是调控目标由总量调控向水平调控转变;三是调控手段由行政手段向法律、经济手段转变;四是调控范围由单国有企业向调控所有企业转变。同时继续加强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工人成本预测预警和最低工资四项制度建设。

(四)积极拓宽就业渠道,控制失业率

应该大力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工业化模式对就业状况具有直接且重要的影响,劳动者就业比重提高,工资收入所得份额上升,有助于改善低收入者的收入状况。陕西发展民营经济的潜力还是比较大的,政府应制定切实可行的民营经济市场准入政策,推进民营经济在第三产业领域的发展。从优化服务业内部结构入手,加快对交通运输、邮电、批发零售餐饮的传统服务业升级,发展现代物流业、信息、咨询、金融保险、旅游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提高竞争力;放宽广播电视、文化体育、医疗卫生及金融、民航、铁路等服务领域的市场准入,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利用市场机制创造就业手段;积极发展就业门槛低、服务领域广、多样化、吸纳就业容量大的社区服务业,创造更多岗位;加大对公共职业介绍机构的投入,免费向失业人员和特殊服务对象提供公益性职业指导、介绍;完善劳动力市场价格引导机制,消除种种制度与非制度因素对劳动力的不公正待遇,促进就业;通过立法消除劳动力市场的性别、户籍、年龄等各种歧视,保证平等竞争的权利;积极推行非全日制就业、临时就业、不定期就业等灵活就业政策。

参考文献

1.王 倩.陕西省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研究.西北大学硕士生学位论文,2009

2.赵俊俊.试论我国的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商场现代化,2009(1)

3.康纪田.公平配置权利是收入分配改革的核心.华东经济管理,2010(11)

4.孙哲云.试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与社会公平.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9(11)

5.张争艳.关于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与社会公平的问题研究.安阳工学院学报,2010(6)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