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

时间:2022-09-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经过反复地探索,中国确认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是由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从基本建立开始,经历了不断探索、不断发展和不断完善的过程。 虽然中国在经济制度的建设和完善中存在一些困难,社会主义实践尽管历经曲折,但我们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

9.1.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

1)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一般特征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已经经过了几十年的反复探索。 经过几十年探索的经验,要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首要的问题是,必须明确地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曾在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分析的基础上,对取代资本主义的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作过初步的预测:第一,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是社会主义“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 第二,消灭私有制,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直接占有全部生产资料。 第三,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有计划地组织生产。 “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而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也将随之消除。 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第四,产品归劳动者共享。 在第一阶段,实行按劳分配,即等量劳动领取等量产品;在高级阶段,由于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们的觉悟极大提高,生活消费品实行按需分配。 第五,阶级和国家逐步消亡,整个社会将过渡到自由人的联合体,最终实现每个人都得到全面发展的目标。 很显然,马克思、恩格斯揭示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在发达资本主义基础上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而并非未来社会主义的详细蓝图,更不是某个国家具体的社会主义道路。

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道路是:第一,无产阶级在其政党领导下,通过暴力革命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自己的政治统治,但不排斥通过议会斗争等和平方式掌握政权。 第二,依靠无产阶级政权力量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中国无产阶级依靠自己的政权力量没收了官僚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又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形式赎买民族资产阶级生产资料,从而将资产阶级全部生产资料转到无产阶级国家手中,资产阶级私有制变成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 同时,社会主义国家政权还通过集体农庄和合作社等形式将农民、手工业者的生产资料私有制,变成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随着社会主义财产制度的建立,以劳动量为尺度领取消费品的分配制度和通过集中统一计划配置社会资源的经济运行制度也相继建立起来。

2)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

1949年以后,在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上没有任何其他的经验可以借鉴,中国共产党当年基本上全盘照搬了斯大林的所有制结构和计划经济体制的模式。 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推进,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察觉到这种模式与中国的现实生产力状况以及实际经济情况不相符合,因而一直以来都没有放弃探寻一种更能适应中国生产力状况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体制。 由于没有先例可循,这一探索过程十分艰难和曲折。

概括起来,这一探索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的两个阶段,以及邓小平南方谈话以后的第三个阶段。

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和艰苦的理论探索,中国得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中国这样一个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阶段。 第一,从社会性质来说,中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这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第二,从发展程度和发展水平来看,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还存在诸多不相适应的部分,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不发达阶段。

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区别不同经济制度的重要标志。 经过反复地探索,中国确认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这是由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

第一,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不是唯一的经济成分,要同时发展多种经济成分,但为了发展社会化大生产,为了逐步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第二,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 与这种状况相适应,需要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一定要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才能促进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反之,就会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与生产力发展状况相适应,中国公有制经济只能在经济中占据主体地位,不能成为社会经济的唯一形式,这就需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即在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同时,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以促进生产力的迅速提高。

第三,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存在、共同发展已成为中国现实经济中客观存在的事实。 实践证明,这种所有制结构的变化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9.1.2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及其完善

1)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进步性

首先,从逻辑上讲,社会主义制度是比资本主义制度更为优越的社会制度。 按照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历史观的基本原理,人类社会是顺着从低级到高级阶梯向上发展的。 作为封建制度的替代物,资本主义曾经并且正在创造出在封建社会里永远也不能获得的物质财富。作为资本主义制度的替代物,社会主义在不长时期内一定会创造出比资本主义社会更为丰硕的经济和文化成果。

其次,从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或本性上看,社会主义制度也比资本主义制度优越。 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是雇佣劳动,社会主义本质特征是联合劳动。 雇佣劳动以人对物的依赖、以劳动对资本的依赖为基础,还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社会形式。 联合劳动以联合起来的个人对全部生产力总和的占有以及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基础,是一种更高级的社会形式。 在雇佣劳动制度下,物支配着人,劳动者是自己生产物的奴隶。 在联合劳动制度下,人支配着物,劳动者是自己生产物的主人。 两种社会制度相比,社会主义制度的进步性是毋庸置疑的。这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代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都是如此。

再次,从社会主义制度的功能上分析。 尽管社会主义国家在物质技术基础方面先天不足,在具体制度方面又有很多弊端,但这些国家在一段时期内在生产力发展上所取得的成就还是很可观的。

2)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完善

社会主义优越性不能充分持久体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就经济而言,主要原因是经济制度的具体形式或经济体制存在弊端。 在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种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较僵化的经济模式。 此外,人口基数大和人口增长过快也是一个重要制约因素。 社会主义经济生活中的种种弊端,不是社会主义本质或本性的表现,这些弊端的产生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没有必然联系,但与人们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认识偏差、对新生事物缺乏经验和管理水平不高有密切关系。

中国社会主义社会不是脱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是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留下的遗产就是落后的生产力、不发达的商品经济,以及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封建主义残余。 这些遗产带进社会主义之后,必然会在社会主义制度上反映出来,使中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不仅有资本主义痕迹,而且有封建主义痕迹。

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关系,呈现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不可能预料到的许多特点:第一,在财产制度上,中国不仅存在社会主义公有制,而且存在非社会主义性质的各种所有制。 中国现在的基本经济制度就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第二,在分配制度上,中国不仅实行按劳分配原则,而且实行各种非按劳分配原则,并让资本和土地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但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并以共同富裕为目标。 第三,在运行制度上,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

我们曾经追求过纯粹的社会主义,但没有成功。 因为“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试图在落后生产力基础上建立完全的社会主义,让“联合起来的个人占有全部生产力总和,消灭私有制”,是违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规律的做法。 既然中国生产力发展水平远未达到可以实现全面公有化的程度,就不可能出现“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 我们只能顺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初级形态的社会主义制度。 这样的社会主义制度一经确立,很快就显示出巨大优越性,使中国社会生产力突飞猛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综合国力全面增强。

知识拓展

渐进式,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之路

中国的渐进式改革方式集中表现为从“易”到“难”,从传统体制外到传统体制内,从传统体制内易于突破的外围到需要攻坚的内核的改革顺序。 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如下10个方面:

一是先农村改革,后城市改革,再到城乡综合配套改革。 二是从推动乡镇企业、个体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等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入手,形成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局面。 三是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方面,先采取放权让利的“政策调整型”改革,然后转到以企业制度创新和整个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为重点的改革。 四是先改革一般竞争性领域,再向传统的垄断性领域推进。 五是先在一段时期内实行计划内价格和计划外价格并行的“双轨制”,然后在条件成熟时并轨,实行单一的市场价格制度。 六是先着力发展商品市场,再逐渐发展资本、土地、劳动力、技术和管理等要素市场。 七是先实行单纯的“按劳分配”,再向“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推进。 八是先以微观经济基础重塑作为改革的中心,再推进到以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重要环节。 九是先沿海,后内地;先一般加工工业,后服务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先“引进来”,再“走出去”。 十是在着眼于全方位改革的过程中,先着重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再及时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和社会体制改革。

(资料来源:《光明日报》,2008⁃12⁃1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