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心理素质问题的探析

大学生心理素质问题的探析

时间:2022-09-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日益开放和复杂纷繁的社会背景下,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阐述了培养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性,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主要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培养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素质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与教育界的重视。这对大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和意志品质等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大学生心理素质问题探析

干 旭

摘 要:大学生的心理素质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与教育界的重视。在日益开放和复杂纷繁的社会背景下,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阐述了培养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性,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主要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培养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素质 问题探析

健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一个成熟人才必备的基本要素。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素质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与教育界的重视。我国高校的心理教育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并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绩,但是在日益开放和复杂纷繁的社会背景下,由于我们在认识和实践上存在一些误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由心理问题而引发的自杀、犯罪等问题时有发生,2004年初震惊全国的“马加爵案件”便是典型的案例。因此,我们要关注和研究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从中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一、培养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性

素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在生理学和心理学上,它指个体先天的生理解剖特征,主要是人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这是狭义的素质。在日常生活中,它指影响人才未来发展可能性的各种基本品质的质量和水平,即人才在思想上、道德上、专业上、文化上和心理上所应具备的条件,这些条件是个体在先天禀赋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培养和社会实践而形成的,是由先天的遗传条件与后天的经验所决定和产生的身心倾向的总称。是人的一系列基本特点和品质的综合,是先天与后天的“合金”,是制约人的活动的方式、水平和质量的内在因素。心理素质主要是指人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心理特征,是以先天的禀赋为基础,在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稳定的心理品质,它是在先天生理素质基础上经过后天的学习和实践逐渐发育和成熟的,又反过来给予心理活动与社会实践以重大影响。大学生在追求成才的学习和实践活动中,不断地以某种方式进行心理活动,积淀成为自己的心理品质。良好的心理素质既是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保障,也是促进他们形成优良品质和较高心理健康水平的基础。因此,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并促进心理健康,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和内容,它不仅关系到高等教育能否培养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创造力强和能适应新世纪挑战的新型人才,而且关系到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和社会文明的发展。

心理素质教育是新世纪高校素质教育的前提,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随着社会科技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全面进步,21世纪必将是一个崭新的时代,人们可以获得更大的发展机会,也可能面临更大的被淘汰的危机,这都取决于人自身的素质。如何提高和完善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使他们有更大的发展而不被淘汰,是高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严峻课题。大学生大多处于青年时期,这一时期是人的素质全面发展和得以塑造的重要阶段。就心理素质而言,大学生的智力性心理因素(如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力、注意力等)和非智力性心理因素(如兴趣、意志、情趣、性格、态度、自我意识、独立意识等)都会迅速发展,而且发展的水平将会影响到大学生今后的生活质量和事业成败。高校培养的是高层次的人才,高层次的人才必将会被推到竞争的最前沿,承受很大的竞争压力。这对大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和意志品质等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面向21世纪的高等教育必须切实加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帮助大学生了解自身的心理特点,促使其自我意识的发展和完善,并提高心理免疫能力,帮助他们走向成熟和独立。

二、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主要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当前大学生正处于21世纪,知识、信息大爆炸,科技飞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这使得当代大学生心理发展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这一时期也是他们的心理发展水平处于迅速走向成熟的过渡阶段,也就使得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呈现出鲜明的年龄特征,这些构成了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复杂性、丰富性和多样性。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生活环境的变化带来的不适应。这一问题主要存在于大学低年级学生中,特别是新生群体。对多数新生来讲,进入大学时,眼前的校园环境、师生关系都显得很陌生,尤其是现阶段的大学生多是20世纪90年代出生的独生子女,在家读中小学时依赖父母,自理能力很差,进入大学以后,衣食住行学等日常生活都要靠自己安排,就会感到很不适应,心理上处于茫然无助状态。

2.新的学习方式变化引起学习上的障碍。大学主要实行的是学分制,除了公共科目、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属于必修课之外,各专业还开设选修课,大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能力选修相关课程,自由支配的学习时间增多,学习的自主性大大增加,面临这种全新的学习方式,没有像中学老师那样的严格管理,也没有了高考的约束和压力,再加上自觉性不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课后又不努力学习,这样学习效率越来越低下,导致学习成绩越来越差。由于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对大学生心理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学习成绩的下降就会引起大学生心理素质降低。

3.人际关系不协调使其情绪低落。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和联系,交往可以借助言语来进行,也可以通过非言语手段,如面部表情、手势和体态语言等方式来进行。大学生在进大学前,生活上一直是家庭的重点保护对象,以自我为中心,事事有人代劳,只关心自己,不考虑别人,学习上以学业为重点,几乎不与社会接触,缺乏与各种人融洽沟通的知识和经验。进大学以后,同学之间在学习上的竞争和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许多矛盾,真诚的相互关心淡化了,相互交流拘泥于形式。人际关系的不协调,使大学生内心深处常常感到孤独寂寞,情绪低落。

4.生活压力导致贫困学生产生紧张情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大学生的学费、书本费、杂费和住宿费是由国家负担的,学生只是读书,没有生活的后顾之忧,也没有太多贫困生的概念。教育制度改革以后,大学生的学费、书本费、杂费、住宿费和生活费都由学生家庭及本人承担。为此,不少家境贫寒的大学生为巨额的费用支出发愁,由此产生焦虑、抑郁、冷漠和痛苦等心理问题。

5.大学生的就业成为影响其心理的一个重要问题。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进程的加快,高等学校的招生就业制度发生了质的飞跃,大学生的就业逐步由国家统一分配走上在国家政策指导下自主择业的道路,随着扩招后毕业生人数的大量增加和就业岗位的相对不足,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大学生经过十几年的寒窗苦读却不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势必会影响大学生的自信心,也严重影响了其心理情绪。

三、探索培养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

上述大学生存在的一系列心理问题,轻则影响学习,重则导致心理扭曲并出现严重后果。严峻的现实警示我们,关心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重视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已是高校学生工作中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任务。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应该对症下药,针对大学生目前存在的心理问题,积极开展各种有效的工作,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乐观开朗、善待他人的性格特征,使大学生有着良好健康的心理素质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1.引导大学生科学地认识自己,增强情绪的调节和控制能力,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基本正确地认识自己,既不认为自己一切皆能而妄自尊大,也不认为自己一无是处而自惭形秽。大学生往往不能把“理想自我”与“现实的自我”统一起来,表现出自我评价不成熟、自尊心强等特点。因此,应引导大学生以科学的态度,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能比较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和长处,为自己制定一些可能达到的目标并为之努力。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当具有较强的情绪调节与控制能力,能够经常保持愉快、自信、开朗和幽默的心境,才能对生活、事业和理想前途始终充满信心,保持一种与环境的变化相平衡的情绪调控能力。要注意坚强意志品质的培养,只有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才能控制一时的感情冲动,约束自己的言行,抵制各种不正当的诱惑,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2.学校应该多渠道开展心理教育,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成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加强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咨询和进行心理辅导。由于在普通教育阶段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高中开设心理学课程的学校很少,因而大学入学新生受过心理学课程教育的几乎就没有。因此,在高等学校应普遍开设心理学教育的必修课程,加强大学生心理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运用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调试,保持心理平衡,促进心理健康;学校要选派业务素质高,责任心强的教师担任该课程,授课教师要努力吸收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并联系大学生的实际,让大学生学用结合;除以课程开设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外,学校要多渠道开展心理教育,如把课堂系统教学、日常心理咨询与定期或不定期的宣传、讲座结合起来,开设实用性、针对性强的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选修课;针对学生共同关心的某些“热点”和“焦点”问题,如恋爱、学习、交友和择业等,邀请校内外专家,举办系列性的专题心理辅导讲座;把提供书籍和刊物、开展心理测验、播放心理健康教育录像与实施心理行为训练结合起来,向学生推荐心理卫生类的报纸杂志书籍,为学生提供方便;把个别心理咨询与师生间,学生间的互相交流及团体辅导等结合起来,采用心理沙龙的形式,就学生共同关心的心理问题让他们开展讨论,发表各自的见解,达到彼此心灵交流的目的。高校应建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机构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这也是消除心理障碍,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开设心理咨询和建立心理辅导机构,可以对学生发生的心理问题进行有效疏导和矫正,使学生的烦恼、郁闷能有渠道排遣。对心理问题比较严重的学生,还可以会同心理医生和专家进行会诊,对症下药。同时,学校的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机构应该定期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工作,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3.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提供更多的交流与沟通和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机会,创造良好的校园精神氛围。高等学校是大学生成长和成才的沃土和摇篮,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为大学生人格的良好发展创造了条件。校园文化的形式和内容的可调整性以及大学生特定的年龄阶段决定了校园文化对大学生人格的可塑作用,大学生在参加校园文化活动时,会自觉不自觉地接受一些优良品格,并在活动中与更多的人交流和沟通,锻炼协调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同时学校要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活动,以个体的锻炼为主,如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从事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提出一些社会调查研究的课题,让大学生走出封闭的象牙塔,去经风雨、见世面,获得一些磨砺,从而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学校也应该经常性地组织一些集体形式的社会活动和社会实践,创造机会让学生多接触社会,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认知能力,了解国情和了解社会,锻炼学生心理承受能力。

健康向上的校园精神氛围对学生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同化作用,对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积极向上、乐观和睦的群体气氛,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让朝气蓬勃、精力旺盛的大学生能在广阔的生活空间中尽情地施展天赋和才华,增强竞争意识,奋发进取,在广泛地结伴、交际和合作中,建立和睦融洽的社会关系,培养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从而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素质。

4.学校要采取积极措施,解决某一特定群体的实际困难,为他们排忧解难。学校应通过各种途径解决贫困大学生的生活问题,如设立贫困奖学金,对优秀贫困生进行奖励,为他们提供生活资助;开展“助学贷款”,学校积极协助银行做好实际工作,让贫困生用明天的钱完成今天的学业;提供更多的勤工助学机会,让贫困生一方面得到实际的锻炼,另一方面又获得一定的收入,减轻生活的压力;针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学校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就业心理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开设就业指导课,从国家有关就业政策法规、搜集就业信息和应聘技巧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培训;建立网络信息平台发布就业信息,使毕业生能更快捷便利地了解就业信息。学校做好了毕业生就业工作,使绝大部分毕业生能顺利就业,解除他们的忧虑和担心,保持毕业生以正常健康的心态踏入社会。

总之,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高等学校以及整个社会都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积极探索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崇高的思想道德素质,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较强的能力素质和健康的身心素质的优秀人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