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健康投资理念

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健康投资理念

时间:2022-05-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专家预测该健康消费模式能够使危害人们健康的主要慢性病减少一半。社区医生在实施慢性病综合防治过程中,一方面要把疾病防治知识传播给患者,使患者掌握疾病控制的方法;另一方面,也要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健康投资理念。人体慢性病早期阶段其危害表现不太明显。慢性病患者透支健康,将来必须要加倍付息,透支原本可以康复的疾病等于慢性自杀。

第五节 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健康投资理念

2400年前,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医学之父)指出:“病人本能就是病人的医生,而医生是帮助本能的”。并提出:“阳光、空气、水和运动,这是生命和健康的源泉”。该名言明确告诉人们,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健康不靠医生,也不靠保健品,主要靠自己。1992年维多利亚宣言提出的健康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是人们最好的健康消费模式。人们如果实施这种健康消费模式,将使脑卒中发病率下降75%,血压病下降55%,糖尿病下降50%。专家预测该健康消费模式能够使危害人们健康的主要慢性病减少一半。图1-3是慢性病综合防治的疾病康复消费价值链。

img8

图1-3 慢性病综合防治的疾病康复消费价值链

健康对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来说是幸福的象征。健康是创造财富的本钱。在人生的道路上健康应该摆在首要位置,没有健康的体魄如何谈学习、谈工作、谈情感、谈生活、谈富有、谈娱乐、谈人生追求。健康可以使个人与家庭获得幸福,反之也可以使家庭充满苦恼与困惑,甚至因病致贫。社区医生在实施慢性病综合防治过程中,一方面要把疾病防治知识传播给患者,使患者掌握疾病控制的方法;另一方面,也要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健康投资理念。

一、健康投资的含义

常言道:健康是人类最大的财富。身体健康是发展事业的本钱,是生活美满的基础。有了健康,我们才可能去追求自己的事业,才可以与所爱的人共享天伦,才可能感受人世间所有的美好。健康是1,其他是1后面的数字,没有健康,一切都是0。

健康投资的含义是指为了您及您的家人的身体健康,而进行的健身、运动、医疗保险、健康体检、医学知识指导、营养保健品的购买等方面在金钱、时间或精力上的支出。

对于慢性病患者来说,改变原有的不良生活方式,不仅包括改变不健康的生活习惯,还包括改变对健康投资的认识,尤其是患者在饮食、运动、健康体检方面投资的认识。通过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达到低成本高回报的健康投资目的。

二、健康投资的最佳时期

世上许多东西当你拥有时无足轻重,一旦失去时就会弥足珍贵。健康也是如此。人的一切行为是受个体生活环境影响的,通过大脑神经系统的作用,逐步形成个体的生活行为与心理表现。如果慢性病患者养成了不良生活行为方式、出现不良的心理表现、产生不良的疾病防治观念,往往使个体在疾病康复上付出巨大的代价。

人体慢性病早期阶段其危害表现不太明显。有的慢性病患者在疾病早期,并没有早发现、早治疗、早康复的概念,日常工作仍然忙碌不停,身体出现小恙仍然埋头苦干,不注意休息,年复一年,使小恙进一步发展到大恙,直至身体出现疾病的并发症,想挽救健康为时已晚。慢性病患者透支健康,将来必须要加倍付息,透支原本可以康复的疾病等于慢性自杀。患者在疾病早期,认为身体不会因小病问题影响身体健康,仍然拼命工作,拼命赚钱,然而到了疾病中、晚期时,又拿出数倍的钱去看病。如果运用卫生经济学的成本.效益评价方法进行预测,其结果就表现出高成本低效益型的健康投资模式,因为慢性病患者是在拿慢性病康复最佳时间作为成本进行投入。

健康投资是一个独特的效益,它能延长人的寿命,预防疾病,这些是其他投资不具有的。但是健康投资的费用与健康并不成正比关系,一个人身体健康是由多种因素交融在一起,只有掌握人体健康所需的知识,重视自己疾病的存在,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改变不良的心境反应,创造积极的人生观,才能以最小的经济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

目前社会上,大多数慢性病患者对自身健康越来越重视,但是仍有部分慢性病患者对自身疾病综合防治知识的认识不够全面,对疾病康复消费存在盲区,以至于疾病康复投资不菲而作用不显。所以慢性病患者在身体康复过程中,要讲究疾病康复消费的合理性。社区医生在指导慢性病患者实施综合防治时,要向患者与家庭成员说明慢性病早期治疗、早期控制、早期预防并发症,是低成本、高效果的一种健康投资模式。社区医生应该让患者从心理上重视健康价值观的树立,使慢性病患者在疾病的早期,在个人生活与工作中注意健康行为的培养,让良好的生活行为方式陪伴一生,将是最具有经济效益的健康投资模式。

三、正确的健康投资方法

1.重视健康检查 社区居民能够做到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是预防和控制慢性病的最佳健康投资方式。居民通过健康检查可以及时发现身体疾病和疾病严重程度,可以在疾病早期进行治疗和实施综合防治措施。社区居民例行常规体格检查是早期发现疾病的最佳途径,慢性病患者进行定期专项体格检查是了解疾病控制状况的最佳方式。体格检查与疾病专项检查均符合低成本高效益的疾病康复消费行为。现实生活中,许多居民待身体出现不适症状才去诊治,这时已经失去了最经济有效的疾病治疗机会,增加了医疗费用与疾病经济负担,使好多居民悔不当初,即应该早点花些费用,对身体进行体格检查。

(1)定期测量血压:据人群普查发现:大约1/4以上的高血压病患者并不出现临床症状,而且身体外表看上去也很健康,这种情况可以持续几年或者十几年。如果社区高血压病患者在无明显临床症状的时候,就有定期测量血压的习惯,就可以早期发现自己血压是否接近高血压病的水平。如果居民一旦被诊断为高血压病,就坚持服用药品、坚持饮食治疗、坚持运动治疗、保持心情愉悦等,控制高血压病的发展,维持血压在理想范围内,预防并发症,这就是最具有经济效益的健康消费方式。从远期看,社区居民早期检出高血压病、早期实施高血压病综合防治,对控制自身高血压病情发展,减少心脏病、脑卒中、肾病等并发症的发生,是一项低成本、高效益的健康投资行为,不仅可以提高高血压病患者自身的生命质量,而且可以为家庭节省今后所要支付大笔并发症的医疗费用和自身因病不能工作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2)定期检测血糖:糖尿病是目前人类主要慢性病之一。对于糖尿病最好的健康消费方式是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由于人体血糖早期升高时并无明显不适感觉,只有当高血糖症影响脏器功能时才能出现“三多一少”的临床症状。由于社区居民缺少定期测量血糖的意识,失去早期发现血糖持续升高现象,一旦出现糖尿病临床症状时,疾病治疗与身体康复支出的费用表现出高成本现象。如果社区医生在接诊糖尿病高危居民时,就向居民灌输每半年定期进行血糖检测的观念,让居民花几元钱检测一次血糖,了解自身血糖水平。对血糖水平接近临床糖尿病诊断值的居民,就可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避免其身体进一步受高血糖症的损伤,增加疾病经济负担。

(3)定期检测血脂:社区居民中血脂升高人群逐年扩大,对人群健康产生一定的威胁。临床上最常用的血脂代谢测定项目是由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组成。居民在医疗机构支付血脂检测化验费数十元,就可以了解身体内血脂代谢状况。对于血脂偏高或超出正常范围值的居民,这时在医生的综合防治指导下,就能够在健康消费不高的情况下改善血脂升高现象。居民最好一年进行一次血脂检测,高血压病、糖尿病居民最好半年进行一次。如果检测项目有某项指标高,可通过饮食、运动进行控制,以免日后发生疾病,以目前极低的消费成本换取今后巨额健康支出。

如果社区居民与慢性病患者在平时不重视体格与专项指标的检查,忽视对自己身体的关心与照顾,随着疾病的发生与进展,付出的经济损失则是无法弥补的。例如在上海某一家三级医院的高级病房里住院的一位老板,53岁,2型糖尿病。他平时不注意健康生活行为、不注意疾病的专项指标检查,忽视生命健康,结果患了重型晚期糖尿病并且伴有严重并发症。该患者住院费、医疗费与保健品开销,一个月就耗去5万(治疗不到1年,公司倒闭,人员遣散,挣的钱全部付之疾病救治,最终撒手西去)。

又如,上海某家三级医院内一位45岁由高血压并发脑卒中的患者,平时不重视高血压病的控制与血压测量,最终发生高血压并发症,患者觉得医保范围的抗高血压病与医治脑血管意外的药物对其疾病控制效果不明显,要求医生开自费范围的药。尽管疗效可能会好些,但费用昂贵,每月需支付近1万元的药费。结果用完家中的储蓄,还向亲朋好友借了不少债务。尽管医院外发生的费用家属认为是义务和责任,但实际费用也是惊人的。如医院护工费每人每日30~50元,一个月为1 000~1 500元;营养品费用一个月300~500元;家属来回的交通费也是个不小的数目。况且慢性病是一场持久战,一个人生病全家跟着忙。俗话说“三年挣出个万元户,一病成了个破落户”。因病返贫是个社会问题,我国经济发展目前还未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健康仍靠自身重视与保养。

2.保持平和的心境 一个人具有优良的心理素质将终身受用,这不仅对自己的事业有用,对身体健康的促进也是必不可少。完善的心理素质是疾病的大敌,是健康的朋友。

科学实验证明,任何心情的变化都会传到机体的每一个细胞,影响身体的健康。近20年来我国一直关注着心理神经免疫学,认为人在轻松愉快的时候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预防疾病的传染,甚至还能延长癌症患者的寿命;相反,抑郁紧张的情绪容易破坏机体的免疫力,与神经体液免疫T细胞的减少有直接的关联。

在生活与工作中,人们一定要保持心理平衡,社会事物均有两面性,“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不可能十全十美。人在处世与工作中要宽容,这样有利于身体健康。如果长期处于心理不平衡的状态容易患疾病,影响身体的健康,那些忧虑、激动、攻击、竞争性强的人易患高血压病和冠心病;生活过度压抑与愤怒的人易患癌症;焦虑、恼怒与对现实不满的人易患胃病。我国《内经》中说“喜怒不节,则伤脏,脏伤则病入膏肓”,“暴怒伤肝,不能藏血;积忧伤肺,焦虑伤脾;失意伤胃,肾能动血”说明不同心理行为表现对内脏是有一定影响的。

目前社会人群心理行为表现不佳有5个方面:一是遇到不顺事;二是遇到不幸的意外;三是人际关系恶化;四是生活环境发生巨大的变化;五是社会条件发生急剧的变化。人的心理一旦有上述的心理失衡表现需要进行心理调整,时间不宜过长,尽量在较短的时间内消除不良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可以用转移法、沟通法、交流法、倾诉法来解除内心的不安与焦虑,使其对健康的影响降到最低点。美国心理卫生协会提出恢复心理平衡的几条要诀,对社区医生指导居民中心理失衡的人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不要对自己过分苛求,把奋斗目标定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

(2)对他人期望不要太高,以免产生失望感。

(3)排除愤怒情绪,以免失态和气愤。

(4)必要的妥协和屈服以免小题大做。

(5)离开刺激源,以免刺激加剧。

(6)找朋友倾诉,避免心理压抑。

(7)为他人做点好事,以免产生孤独情景。

(8)一段时间集中精力做一件事情,以免过度的精神压抑。

(9)不与他人竞争,以免过度紧张。

(10)扩大人际交往面,以免孤陋寡闻。

(11)自我娱乐,以免烦恼郁积。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打破人人平均的大锅饭制度,竞争上岗,择优录取,分配制度与工作岗位相配套。这一举措震撼着每一个劳动者,随之带来的心理行为问题也逐渐增多。所以社区医生应该掌握调节心理失衡方法,指导社区居民健康心理行为的形成。第一,运用自我导向的方法来调节心理活动,尤其是在意向冲突和过度的抑制情况下更应该理智导向;第二,通过更新观念转移原有的“参照系数”,从而形成新的价值观;第三,学会运用比较的方法,寻找新的思维方法和行为模式,以求得心理平衡;第四,运用自我激励的方法消除失落感、危机感等心理失衡现象,从而恢复心理平衡。

社区居民建立健康的心理行为,就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抵抗疾病对身体的侵袭,为家庭减少疾病经济负担,创建低成本、高效果的健康保障。

3.合理营养,平衡膳食 “民以食为天”说明人类的生存离不开食物的摄入。其实日常的饮食中只要不偏食,基本上能满足生理与体力上的需要。慢性病患者不一定要花钱去购买昂贵的保健品,但一定要从观念上重视合理饮食。既不要为了节约,一日三餐过于简单;也不要贪图享受,暴饮暴食。食品中的六大营养素蛋白质、糖、脂类、水、无机盐和维生素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也是慢性病患者调节疾病康复的主要物质基础。食品中的六大营养素均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饮食中(表1.3),社区医生应根据慢性病患者的疾病情况,指导他们在膳食中进行食品的调配,促进疾病康复。

表1-3 居民日常生活饮食营养素

img9

从我国经济条件、消费水平、健康状况、食品供给、饮食习惯情况看,居民只要膳食营养合理,体内需要的营养素就能基本得到满足。各种食品均有各自的食疗效果,所以慢性病患者尽量减少额外消费购买其他保健食品,在社区医生指导下,做到下列6条:

三餐营养要平衡,粗粮细粮巧搭配;

食品种数多样化,六大营养在其中;

每顿进餐八成饱,各项代谢呈均衡;

脂肪摄入量掌握,饮食零嘴莫贪甜;

蔬菜豆品餐餐有,蛋白适量相期间;

少盐少糖多饮水,烟不抽来酒少量;

做到上述六大条,消费合理身体健。

4.掌握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生命在于运动,适当的运动对全身的组织器官都有好处,是居民健康投资最佳方式之一。居民通过跑步、游泳、划船、骑自行车等耐力有氧活动,将有益于心血管系统,对调节人体神经及其他系统均有积极的作用。

有的社区居民对身体运动和家务劳动不感兴趣,喜欢坐、躺。人体不进行适宜的运动锻炼,容易使机体处于静的状态,而致使骨质疏松、肌肉耐力差、速度与灵活性降低、肠蠕动减弱、消化液分泌下降、呼吸变浅、新陈代谢减低、血液循环减慢,加速生理衰老进程。社区慢性病居民要使自己能够得到康复,体力能胜任自己所扮演的社会角色,除了合理营养外,适当的运动是非常必要的。利用自己的生活环境进行体力运动,一方面使自己身体强健,另一方面为家庭节省身体虚弱而就医买保健品的费用。体力运动未必要购买昂贵的健身器材,可以根据自身对某项运动的偏好就地取材,具体如下。

做体操:早操可使人的大脑从精神还不振作状态中兴奋起来,使体内各器官的活动从低水平活跃起来。早晨空气新鲜,可以吸入更多氧气,为一天的工作做好准备。当然做操要认真,姿势要正确,肢体要伸直时尽量伸直,要弯曲时尽量弯曲,只有动作到位才能达到锻炼目的。

散步:散步不受年龄、性别、健康状态及场地设备条件限制,是各年龄居民身体运动的好办法。散步可以安定神经。散步时身体伸直,上肢摆动,腹部肌肉收缩,呼吸均匀而稍加深,膈肌上下运动加强,会使肺活量加大;加强心肌做功,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冠状动脉的血液循环。散步加强了腹壁肌肉的运动,对胃肠有按摩作用,可帮助食物消化和吸收,也可防止便秘。人们利用散步运动可以减少相关的保健品购买和医疗费用的支出。

太极拳:太极拳是我国普及最广泛的武术。打太极拳时要求思想集中,动作缓慢,动中取静。活动时使精神和肌肉保持放松和休息。它对调节大脑皮质和自主神经系统功能有独特的作用,特别适合高血压病、消化道溃疡、神经衰弱、病情较轻的冠心病、肝炎恢复期。上述患者可以通过打太极拳改善自身体质。

想要健身就要动,“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生命在于运动,这是不变的真理。但是运动也要注意因人而异,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加强心肺功能的运动:走,慢跑,游泳,爬山,骑自行车。强化肌肉、关节功能的运动:体操,武术,保健操,按摩。调和血气,疏通经络,安定情感的运动:打太极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