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树立正确的理财理念

树立正确的理财理念

时间:2022-11-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  理财理念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对财务事项和财务行为的基本看法和认识,对理财行为起着指导作用。过程即结果,有什么样的行动将导致什么样的结果,因此,在理财活动中,树立正确的理财理念关系到理财活动的效果。原因很简单,他们只是老老实实地执行了如下的理财概念而已:区分“投资”行为与“消费”行为。尤其是一些农民工的积蓄可以说都是血汗钱,在消费上应避免盲目行为。

  理财理念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对财务事项和财务行为的基本看法和认识,对理财行为起着指导作用。理财观念内含着一个人的价值观、生存理念,是一种相对稳定的指导思想,决定一个人理财活动的思维方式和理财行为模式。过程即结果,有什么样的行动将导致什么样的结果,因此,在理财活动中,树立正确的理财理念关系到理财活动的效果。

  理财的首要原则是要保证我们家庭财务的安全,我们每天所做的有关金钱的决定都会伴随一定的风险,只不过风险有大有小而已。购买股票的风险是显而易见的,而去银行存钱则会被认为没有风险,但这只是我们本能的意识。我们在这一部分要向你揭示:凭本能或是凭感觉,有时往往会作出错误的行为。我们需要为家庭的财务安全构筑一道防护网,以拦截一些不速之客对我们的财务所造成的致命伤害。

  通常人们会认为财富是一个数字概念,其实,财富是一种时间概念。让我们一起来看关于财富的更准确的说法:

财富=当你停止工作时的资产变现值/现有消费水平

  这里的资产,可以是你的银行存款,你的股票、债券,你的投资性房产及其他可以变成现金的东西,但自主性住房和配套的家具电器等不能计算在内。假设你现在停止工作,你所有的资产变现后价值10万元,而你现有消费水平是每月5 000元,那么你的财富值就是20个月,也就是说,如果在这段时间里你的财务状况没有得到改善,你就无法继续生存。你的财富值实际上反映了你的财务生存能力。

1.5.1 投资不等同于理财

  投资的时间越早,回报率就越高,因此,作为一个聪明的理财者,要清醒地认识到理财的重要性,并且要尽早投资。以钱生钱不但可以迅速增加自己的财富,而且还能使之持续增长,并且使自己的财富进入良性循环状态。对我们普通的公众来说,只要你每日将10元钱放进瓶子内留着不用,一个月可储存300元,每年可储存3 600元。倘若你继续储蓄,便会在277年后存上100万元了。不过,如果每年年底将这些存款用作投资,以过去30年美国标准普尔500指数年平均报酬率12%计算,只需31年你便可成为百万富翁!

  真正富有的人,除了拥有金钱上的财富外,还应拥有时间上、精神上的财富,他们应懂得利用自己的时间,去享受努力的成果。谁最懂得管理金钱,谁就是最富有的人。

1.5.2 剩下的才是财富

  在著名的美国哈佛大学,第一堂经济学课只教两个概念。 第一个概念:花钱要区分“投资”行为或“消费”行为。第二个概念:每月先储蓄30%的工资,剩下来才进行消费。哈佛教导出来的人,以后都很富有,并非主要因为他们是名校出身、收入丰厚,而是他们每月的行为跟普通老百姓有一点不一样。哈佛教条是,储蓄30%的工资是硬指标,剩下才消费。每月储蓄的钱是每月最重要的目标,只要超额完成,剩下的钱就越来越多。一般人:先花钱,能剩多少便储蓄多少,储蓄剩下的钱并不多。

  富有的定义并不是你挣得多。富有的定义是“剩下多少”,剩下的才是财富。国外有这样一个统计,根据100位25岁年轻人的生活状态,跟踪他们20年后的生活,统计结果出乎很多人意料之外:80人生活紧张,只有20人经济独立,其中,只有5人富裕。反差如此之大,那么,富裕的5人做对了什么呢?原因很简单,他们只是老老实实地执行了如下的理财概念而已:区分“投资”行为与“消费”行为。例如,10年前,甲和乙是大学本科的同学,在社会工作5年后,不约而同地积蓄了30万元。 5年前,他们都花掉这30万元。甲去郊区购买了一套房,30万元。乙去买了一辆好车,30万元。 5年后的今天。甲的房子市值60万元。乙的二手车市值只有5万元。同样的财富,最终却存在明显的差异。 甲花钱买房是“投资”行为,钱其实没有花出去,只是转到了房子上面,以后都归自己的。 所谓吃不穷,穿不穷,计划不到一辈子穷 。有些人收入高,但财富少,原因是他们花钱都是“消费”行为。

1.5.3 消费也是理财

  消费也是理财的思路,就是确立“该花钱时就花钱”的指导思想,而不是紧捂口袋,啥也不买。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居民消费观念比较落后。“积谷防饥”是中国居民的消费传统,“家中存粮,心里不慌”,“温饱即安,知足常乐”更是中国居民根深蒂固的消费观念。加之我国社会保险制度还不完善,居民的养老、防病、治病等问题缺少制度保障,很多居民更容易接受“多挣少用”的消费理念,更容易接受把钱存到银行的理财理念。一些居民常常视“吃好”为“享受”,把外出旅游或购买高档家电视为“浪费”。相反,遇到红白喜事或节假日,却大吃大喝,铺张浪费,有的还在封建迷信上大把花钱。这种落后的消费观念使一些居民生活长期在原地踏步,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社会的现代化。尤其是一些农民工的积蓄可以说都是血汗钱,在消费上应避免盲目行为。建房购物要量力而行,不要将钱用于搞封建迷信、赌博上,应将积蓄适度用于子女教育以及文化娱乐、健康、旅游等正当消费,学会享受生活,提高生活质量。通过消费理财实现 “生活宽裕”的要求。

1.5.4 观念创新也是财富

  人必须改变被动的思维习惯,养成积极的思维习惯并积极进行观念创新。下面的一个小故事也说明了观念创新具有积极意义。

  有位秀才第三次进京赶考,住在一个经常住的店里。考试前两天他做了三个梦:第一个梦是梦到自己在墙上种白菜,第二个梦是下雨天,他戴了斗笠还打着伞,第三个梦是梦到跟心爱的人躺在一起,但是背靠着背。临考之际做此梦,似乎有些深意,秀才第二天去找算命的解梦。算命的一听,连拍大腿说:“你还是回家吧。你想想,高墙上种菜不是白费劲吗?戴斗笠打雨伞不是多此一举吗?两人躺在一张床上,却背靠背,不是没戏吗?”秀才一听,心灰意冷,回店收拾包裹准备回家。

  店老板非常奇怪,问:“不是明天考试吗?今天怎么就打道回府了?”秀才如此这般说了一番,店老板乐了:“唉,我也会解梦的。我倒觉得,你这次一定能考中。你想想,墙上种菜不是高种(中)吗?戴斗笠打伞不是双保险吗?两人背靠背躺在床上,不是说明你翻身的时候就要到了吗?”秀才一听,觉得更有道理,于是精神振奋地参加考试,居然中了个探花

  这个小故事也启示我们,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面对具体的工作和任务时,你的大脑里去掉了“不可能”三个字,而代之以“我怎样才能”时,就可以说你是在积极进行观念创新了。

  也许下面的一个故事更能说明问题。说起中国人和外国人理财观念的差距,多数人会想起中国、外国两个老太太买房的故事。外国老太太贷款超前消费,居有定所,生活质量高;中国老太太省吃俭用,靠一生的积蓄,最终买下房子,却已是风烛残年,无福享受了。外国老太太的理财方式科学,中国老太太的观念落后。

1.5.5 用明天的钱做今天的事

  我们中国人素有“万事不求人”的古训,不到万不得已不愿张口借钱,但借与被借之间往往缺少信用记录。然而,现在经济社会证明,适度负债可以在经济安全的情况下,加快财富的积累,因此要学会借鸡生蛋,借钱生钱。

  “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其实质的含义就是跨期消费理论中将未来的收入提前到现期来消费。信贷消费作为跨期消费理论中的重要应用,是我国居民现阶段进行理财所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在此以农村消费信贷为例进行说明。

  我国消费信贷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经过20多年,我国的信贷消费虽然有了较快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接受用这种消费方式来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但在广大农村,由于农村居民预期消费中不可知因素太多(包括医疗、教育等不明朗因素),又或者担心经营者利用格式合同而损害自身的利益,诸多因素综合使得相当部分的农村居民感觉到使用信贷消费这种方式较难把握。农村消费信贷还处于起步阶段。究其原因,一是因为这项理财服务在我国开展时间不长,还有很多未完善的地方。二是因为信贷条件严格、贷款额度小,期限短,再加上办理时还需要收取律师费、公证费、评估费、抵押登记费等繁杂的项目,既耽搁了时间,又浪费了金钱。另外,农村个人信用制度的缺失,使得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交易风险大。虽然存在一定问题,但信贷消费对于开发农村消费市场,拉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广大农民改变传统的理财方式,有着深远的意义。

1.5.6 运动的财产才是财富

  在理财过程中,我们不能消极等待。《伊索寓言》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把金子埋在树下面,每周挖出来陶醉一番。然而有一天,他的金子被贼偷走了,此人痛不欲生。他从没花过这些钱,每次只是看看而已,这些钱有和没有对他来说都是一样的。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财富闲置就等于零,所以必须让钱动起来。金钱的本质在于流动,钱是不能休眠的。当今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资金只能在投资流通中才能不断实现保值和增值。投资失误是损失,资金停滞不动也是损失。

  在美国,富翁的概念不仅仅局限于那些居于华尔街的大亨、体育明星或好莱坞巨星。曾经有人做过调查,结果表明美国的百万富翁约占全国人口的10%,而在这部分人中,差不多有60%都是自己经营的生意人,他们所从事的事业都很平凡,比如做焊工、开干洗店等。在这些富翁中,绝大多数人不是靠贷款起家的,有80%的人都是靠自己的积累而发财。另外,虽然他们已是百万富翁,可他们的生活依然很俭朴,没有一丝奢华的迹象,甚至与他们日日相处的邻居都不知道他们的财产状况如何。为什么美国会有那么多富翁呢?标准普尔公司曾经做过统计,世界上花钱最厉害的国民就是美国人。同样,美国人所积累起来的个人平均财富也超过其他任何一个国家。这样的投资理财方式和原则必然决定了美国经济的特点:人民的储蓄少,投资多,消费高。为什么中国人这么崇尚节约,也没节约出多少财富?原因在于人民的储蓄多,投资少。

  总之,投资既是人人都想做的事,又是一门实用的学问。投资者只有从实际出发,脚踏实地,才能得到较为理想的回报。

1.5.7 钱能生钱

  综观古今中外那些富商巨贾,仔细用心研究一下他们的发家史,我们从中不难发现,商业上的成功者,无不深谙这样一个成功的道理:用钱赚钱,钱能生钱。谁明白了这个道理,那他离成功就不会太远了。

  赚钱之前,用的第一笔钱该从哪里来呢?中国有句俗话,叫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事实上,作为一个企业经营者,无论你有多么强的经营能力,但如果没有钱供你使用、支配和运作,那么,就好比杰出的将帅没有士兵一样,一切只能是空中楼阁。要想成为一个成功的理财者,要走好的第一步,就是设法筹措资金。

  资金从哪里来?自己有本钱固然重要,但仅有本钱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靠一个“借”字。在现代市场经济大潮中,“借”也是每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必备的招数。世界上为数不少的富豪和成功的企业家,大都是从“借鸡生蛋”、“借地发财”、“借边出境”、“借船过海”而起步,最终成为真正的大赢家。在商业战场上,“借”,是以少胜多的一种谋略,是省时省力的高招,是识时务者的一种权变,是立业的起步阶梯。

  当然,借钱有助于解决立业问题,但是其中风险也需要防范。尽管现在金融机构鼓励大家信贷消费,但借鸡下蛋的风险也难以预料。

  作为一个成功理财者,还须懂得这样一个道理:一根筷子很容易被人折断,但是,十根筷子、一百根筷子、一万根筷子放在一起,就很难被折断了。借钱集资的道理也不例外:个人手里的钱很有限,如果单独投资,就好比一根筷子,轻轻一折就断了,可是,把它们聚拢起来,形成一定数额的资金后,不仅大大提高了承受风险的能力,而且,企业投资成功的机会也随之增多了,所以,钱不怕少,而怕不聚。

  用钱生钱除了“财”的“筹”之外,还要考虑到“财”的“用”、“生”,最终落实到生财上,这才是筹的目的。如何“用钱”是判断“理财”水平高低的一项重要标准。当一位老板经过拼搏赚到很多钱后,会不可避免地遇到如何用钱的问题。中国有句老话,勤俭可发家创业,玩物会蚀心丧志。如果任意挥霍,可能会一失足成千古恨。因此,当你口袋里装满钞票的时候,如何使用它必须慎之又慎。

  投资盈利是经商之本。钱要生钱,就必须用于投资上,投资也就是“生”钱之本。大老板首先应是大投资家,其次才应是经营家、管理家。传统的投资理论一般将投资领域划分为三大类:一是生产性投资,就是办厂开矿或搞种植业;二是服务性投资,就是开办饮食、娱乐等服务企业;三是贸易性投资,就是开办商店或贸易公司。资金只有投向最能盈利的地方,才能达到运用资金的利润最大化目标。我们讲“以钱生钱”,所谓“钱”,就是通过资本的运作,在资本市场上以钱赚钱。所谓“生”,就是通过兼并拓展自己的原有产业规模,拓展自己企业产品在市场的占有份额。“以钱生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人创业成功的“三部曲”。在这“三部曲”中,最为基础的是“生”钱,这是获得进入财富之门的万能钥匙。

1.5.8 有钱也要会花钱

  精打细算,有钱也要会花钱,该花的钱不要吝惜,不该花的钱一分钱也不要浪费,这是理财者们心目中的一个潜在规则。

  明占“便宜”实不划算。眼下,一些人愈来愈热衷批发购物。诚然,易耗易损的食品、日用品如水果饮料、油盐酱醋、锅碗瓢勺等,批量购足可因价格上的优惠占得便宜,但精打细算的人很快便明白并非合算。李太太就是这样一位当家人。她以比零售低15%左右的价格批发买回两箱苹果,暗喜节省了不少钱,谁知没几天,丈夫出差,孩子吃腻了苹果嚷着要吃梨,结果坏掉的比吃掉的多。时隔数日,邻近一家商场批发酱油,她又一下子买来20斤,没吃到一半,酱油表面就冒起白沫。

  类似情况并不少见,一些人购物时往往对商品的价格斤斤计较,却忽略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到头来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许多东西看起来似乎很昂贵,可事实上它却能给你省下不少钱。在对世界500强的富人调查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你会给你的皮鞋换底吗?结果在被调查的富翁中,有72%的人作出了肯定回答。

  买鞋子的时候,富翁们最初在意的不是鞋子的价钱怎么样,而是对质量更为关心。这些对质量很敏感的人是根据使用期成本定义质量的。

  金融大鳄索罗斯对此有着精辟的分析,他说:“1 000美元的鞋子和50美元的鞋子,你会觉得哪个更便宜?大多数人当然会选50美元的,而我要告诉你,1 000美元的鞋子其实更便宜。”

  对于这个奇谈怪论,索罗斯是这样解释的:“我有一双意大利产的皮鞋,当初买的时候花了1 000美元,现在已经穿了10多年了,这期间已经换过2次底了,但质量仍然很好,看上去像新的一样。”

  “我觉得我的这双皮鞋比我儿子50美元买的运动鞋要便宜得多。为什么会这样说呢?我们不妨算算它们各自的成本。买这双皮鞋的时候我花了1 000美元,在这10年中给它换过2次底,每次花费50美元。在这10年中,我大约穿了2 000天(当然不会每天都穿这双鞋)。我为这双鞋付出的成本是1 100美元,将1 100美元在2 000天中分摊,平均每天所需要的成本为55美分。让我来告诉你我那年轻的儿子在鞋子上的花费是多少吧。他买的鞋子平均在50美元左右,但他每年穿破(指坏了或者款式过时了)大概7双‘耐克’或‘阿迪达斯’。他每双鞋子的寿命大约在40天至50天之间。每双鞋子的成本在1美元至1.25美元之间。考虑到这些数字,你再算算,每天谁脚上的鞋子会花更多的钱呢?”

  索罗斯的分析确实有道理,我们不能只看一些东西的购买价格,还得关心这个产品买回家后它的使用率、保管维修费、折旧率等。

  因此,下次再买一些所谓最新款的时装之类的东西,要先想一想索罗斯的分析,然后再决定你是否还要购买那些你穿过一回就放在衣柜里收藏的东西。

1.5.9 养成定期投资的好习惯

  你想成功吗?那就及早培养有利于成功的好习惯。习惯的力量是惊人的。习惯决定着你是否成功。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一位没有继承人的富豪死后将自己的一大笔遗产赠送给远房的一位亲戚,这位亲戚是一个常年靠乞讨为生的乞丐。这名接受遗产的乞丐立即身价一变,成了百万富翁。新闻记者便来采访这名幸运的乞丐:“你继承了遗产之后,你想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乞丐回答说:“我要买一只好一点的碗和一根结实的木棍,这样我以后出去讨饭时方便一些。”可见,习惯对我们有着绝大的影响,因为它是一贯的,在不知不觉中,经年累月地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影响着我们的效率,左右着我们的成败。

  一个人一天的行为中,大约只有5%是属于非习惯性的,而剩下的95%的行为都是习惯性的。即便是打破常规的创新,最终可以演变成为习惯性的创新。根据行为心理学的研究结果:3周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3个月以上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即同一个动作,重复3周就会变成习惯性动作,形成稳定的习惯。

  100元能做什么?每个月给你100元,能用来做什么?下一次馆子?买一双皮鞋?100元就花得差不多了吧。你有没有想过,每月省下这100元,你也有可能成为百万富翁呢?如果每个月定期将100元固定地投资于某个基金(即定期定额计划),那么,在基金年平均收益率达到15%的情况下,坚持35年后,您所对应获得的投资收益绝对额就将达到147万元!

  过去,银行的“零存整取”曾经是最受普通百姓青睐的一种储蓄工具。每个月定期去银行把自己工资的一部分存起来,过上几年会发现自己还是小有积蓄的。如今,零存整取收益率太低,渐渐失去了吸引力,但是,如果我们把每个月去储蓄一笔钱的习惯换作投资一笔钱呢?结果会发生惊人的改变。这是什么缘故?由于资金的时间价值以及复利的作用,投资金额的累计效应非常明显。 每月的一笔小额投资,积少成多,小钱也能变大钱。很少有人能够意识到,习惯的影响力竟如此之大,一个好的习惯,可能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甚至会改变你的一生。更何况,定期投资回避了入场时点的选择,对于大多数无法精确掌握进场时点的投资者而言,是一项既简单而又有效的中长期投资方法。

1.5.10 努力增加你的剩余收入

  有一句至理名言:那些比你富裕一百倍的人,并没有超过你一百倍的聪明,也没有付出百倍于你的努力,他们只不过充分利用了财务杠杆。按照收入的来源我们可以把收入分为两大类,具体情况见表1-2:

表1-2收入来源的两大类

收入类型

直线收入(在场收入)

剩余收入(不在场收入)

需要你亲自在场并努力工作才能获得,一旦停止努力,收入就会停止,如工薪收入

不需要你亲自在场就可以获得,并且具有持续性,如:

投资利得

版税收入

专利权收入

特许权收入

房屋租金收入等

  直线收入不管高低,它消耗的是你宝贵的时间,而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所以直线收入往往会有一个上限,你不可能超越这个上限,因为它是你生理的极限。也许你有着令人羡慕的高收入,可是,随着收入的提高,你的支出也在不断增加。总之,钱总觉得不够用。其实,根本的原因是因为你获取的是直线收入,你需要的是增加你的收入,但你所要做的是努力去获取剩余收入,而不是在直线收入的跑道上一直跑下去。

  剩余收入的好处在于它只需要你付出一段时间的努力,却往往带来持续的收入,它就像自来水一样,向你的账户里不断地流。阿基米德说:只要给我一个支点和足够长的杠杆,我就可以撬动地球。同样,只要给你一个恰当的支点和有效的财务杠杆,你就可以撬起一整座金山!

  在直线收入中,你本人就是杠杆,杠杆就是你!

  在剩余收入中,杠杆可以是一个企业,也可以是一项专利,也可以是一本出版物,还可以是媒体或是一项核心技能,而任何人都可以利用这些杠杆。

  多种收入来源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在20世纪70年代,一个家庭需要几个收入来源才足以维生?一个就够了。现在,很多家庭都有两个收入来源,如一份是固定工资,另一份是房屋出租的租金收入。如果没有两个以上的收入来源,很少有家庭还能生活得非常安逸。在未来,即使有两个收入来源可能也不足以维生了。聪明的你,应该想办法让自己尽量拥有多种收入来源。富有的人很早就知道这个概念。如果其中一种收入来源出了问题,他们会有其他的收入来源来维持原来的生活水平。 假设你已经决定要让自己多拥有一种收入来源,你所想到的第一个方式可能会是找一份兼职的工作,但是,这并不是我所说的那种收入来源。你要的应该是一种可以属于你自己的收入来源。多次持续性收入则不然,它是在个人创业初期要努力并且付出,但是当这个事业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后,有一天即使你不做了,还会有一套制度来保障你,可以凭借以前的付出而继续获得稳定的经济回报。富人的秘密不在于他们拥有较多金钱,而是在于他们拥有时间自由。因为他们的收入来源都是属于持续性收入,所以他们有时间可以将金钱花在他们想花的地方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