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打铁还须自身硬

打铁还须自身硬

时间:2022-02-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六 打铁还须自身硬——关于太极拳的教喜爱京剧的朋友大都知道,京剧演员多是从小开始学习的,唱念做打无一例外,都要由老师一字一句一招一式一段戏一段戏地言传身教。这不易之处除了太极拳是一门集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于一身的综合性学问外,还在于很少有人是从小就开始习练太极拳的。如此,才有可能将太极拳的精髓传承下去,方不愧自己对太极精神的执着追求。从教者的角度而言,要教好太极拳,同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打铁还须自身硬_关于太极拳的教_光復讲太极

六 打铁还须自身硬——关于太极拳的教

喜爱京剧的朋友大都知道,京剧演员多是从小开始学习的,唱念做打无一例外,都要由老师一字一句一招一式一段戏一段戏地言传身教。与京剧同为国粹的太极拳也是一门言传身教的技艺,却似乎更是一门进门不易的学问。这不易之处除了太极拳是一门集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于一身的综合性学问外,还在于很少有人是从小就开始习练太极拳的。

img65

⊙20世纪80年代初,周荣江先生讲解中国传统武术

大多数太极拳爱好者都是中年以后开始学练,而这个时候,作为成年人来说,自身对事物的认识方法和思想方法等已基本形成,但对太极拳的认识大多粗浅甚至一无所知。他们往往会以自己习惯性的思维去理解太极拳的一些理论,而这些认识经常是与大道偏离

的。《易·系辞上》有言:“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固君子之道鲜矣。”这里面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img66

⊙王壮弘先生与作者的通信

img67

⊙作者与蔡龙云先生

光复认为,一个好的老师,应该有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这样的老师,除了自己明理、懂理,善于用语言将拳理表达出来,并最终通过拳架、推手等技艺将太极原理一一诠释清晰外,还必须能针对不同学员的不同情况、所处的不同阶段,分别给以不同的指导,而不是一味地将自己的体会强加于人。

⊙南洋商报报道

img68

俗话说,打铁还须自身硬。这个“硬”字,讲的就是综合素质。只有综合素质相对好的老师,才有可能教出相对好的学生来。老师光有好的技艺、好的教学方法还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他还应该有好的德行,还应该不保守。如此,才有可能将太极拳的精髓传承下去,方不愧自己对太极精神的执着追求

有一种说法叫“太极十年不出门”,一般人都理解为要练好太极拳、得一点真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是需要时间的。这是从学者的角度理解。从教者的角度而言,要教好太极拳,同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人生苦短,能有几个十年?如果老师自己对太极拳也不明就里、不求甚解,那么教的时间越长,误人子弟便越深。可惜这样的老师为数不少。当然,这也要看学生的资质,要看学生的学习目的。如果学拳只是为了养生、健身,或再进一步为了竞技、展示自己等等,能为弟子师的人也是不少的。

事实上,老师和学生之间是一个教学相长的关系,当老师在寻找资质好的学生的时候,学生同样也在寻找真正懂太极、确实不保守的老师。有幸遇上好的学生,对老师也是一种促进。

拳论·《吴氏太极拳讲义——授受关系》·吴公藻

练习太极拳,每因学者性情之不同,而功夫造诣各异,虽同一师承,而对拳理之领悟,盘架之姿势及应用之法则各有不同,所以教者应因人而教,学者更应自知个性之优缺点而学之。

性情大约可分刚柔两类。刚者急而烈,刚之上者为强,刚之下者为暴。柔者温而顺,柔之上者心气中和而笃敬,柔之下者则意志薄弱无进取心。刚之上者喜争强斗胜,不屈人下,学习多务于刚,刚之下者暴燥而鲁莽,学者多务于猛。柔之上者性喜和平,学者多务于柔,柔之下者心意不坚,不求甚解。太极拳讲刚柔相济,必须锻炼到刚不过,柔不弱,如此乃能进德修业。

柔之上者学习太极拳,容易增长功夫,性情刚之下者每每误解慢与不用力为懒散儒弱之意。其实慢与不用力正是锻炼功夫之要旨,犹如炼钢,由生铁而熟铁,由熟铁而成精钢,非长期火候不为功。

所以必须由慢而成及不尚气力而尚用意者,因用力则笨,用气则滞,是以沉气松劲,纯任自然。以静制动,以柔克刚;有若无、虚若实;逆来顺受,无中生有;不丢不顶全由慢与不用力锻炼而得之。

慢所以能静,静所以能守,守之谓定,此即心气之中定也。心气中定而后神安,神安而后气沉,气沉而后精神团聚,一气贯通。快则心粗,心粗则气浮,气浮则心无所守,散乱之病生,虚实更无由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