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上海金融学院“十二五”改革和发展规划

上海金融学院“十二五”改革和发展规划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科学规划学校“十二五”时期的改革与发展,是关系学校未来发展的基础性和全局性的重要工作。进入“十二五”阶段,国内外和上海的经济社会形势与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都将发生新的变化,学校发展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机遇与挑战。学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综合实力有很大提高,社会影响逐渐扩大,为学校“十二五”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附件之二 上海金融学院“十二五”改革和发展规划

(经2011年3月27日教代会表决通过)

“十二五”时期是学校初步完成升本转型后继往开来、倾力同心进行“二次创业”的关键五年,是学校进一步彰显特色、提升办学水平与学科地位、实施中长期规划的关键阶段。科学规划学校“十二五”时期的改革与发展,是关系学校未来发展的基础性和全局性的重要工作。

“十一五”以来,经过全校师生的艰苦奋斗,学校初步实现了升本转型的跨越式发展,各方面形成了良好的可持续发展基础。进入“十二五”阶段,国内外和上海的经济社会形势与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都将发生新的变化,学校发展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领会国家和上海教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精神,准确把握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和要求,立足当前,谋划长远,根据学校中长期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科学编制和实施好“十二五”规划,积极推动学校实现科学发展。

一、“十一五”发展基本情况

(一)建设成效与发展基础

“十一五”期间,学校抓住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契机,依托区域和行业办学优势,全校上下共同努力,顺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目标,以本科教育为核心的各项教育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在人才培养与教学建设、学科专业建设与科学研究、服务金融中心建设与服务社会等方面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学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综合实力有很大提高,社会影响逐渐扩大,为学校“十二五”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学校定位进一步明确,初步完成升本转型。

经过全校性的教育思想大讨论,办学目标定位进一步明确,办学理念和发展思路更加清晰。学校明确了建设金融特色鲜明的行业性、国际化、信息化和精致化优质本科大学的办学目标;提出了以行业和社会需要为导向,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和国际化的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确立了“本科为本、教学为本、质量为本、特色为本”的办学理念和“坚持一个中心,发挥两种优势,深化三大改革,实施四大工程”的发展思路;凝练了以“立诚明德、经世致用”校训为核心的金融文化。学校已于2007年成为学士学位授权单位,在目前24个本科专业中已有19个专业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本、专科生比例由2007年的2.9∶1发展到2010年的7.8∶1。以本科教育为主的人才培养体系已经基本确立。

2.办学空间进一步拓展,教学条件明显改善。

五年内校园占地面积从460亩增加到660亩;校舍建筑面积从12万平方米增加到25万平方米。学校基本建设有力推进,新建与改建两大地块工程及老校舍修缮进展顺利。多媒体教室、语音室、实验室、实践基地、图书信息情报等教学基本设施逐步增加,为教学科研水平提升和学校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校园信息化一期规划建设顺利完成,校园网络建设基本完成,电子校务系统陆续投入使用,信息化战略初显成效。

3.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不断推进,“大金融、国际化”的专业方向特色初步形成。国家级特色专业、教育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上海市教育高地各期相关专业、市级精品课程、市级教学团队等重点与特色教学项目建设取得显著进展。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同步推进,先后举办国际化教学与创新人才培养论坛、创新型金融人才培养论坛、金融教学发展论坛、财政教学论坛、会计教学论坛、国际经贸教学论坛、教育高地建设论坛等一系列全国性或全市性教学研究与教改论坛,改版并定期出版《金融高教研究》,市级优秀教学成果奖获得突破。产学合作稳步推进,贴近行业、吸收行业推进教学改革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产学合作体系正在形成。实践实验教学逐步加强,创新创业教育逐步深化;学生科创活动日益活跃,各类实践能力大赛成效显著。围绕“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和国际化”培养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初步形成。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日益完善,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得到社会广泛认可。招生就业工作发展喜人,生源质量一直位居同类院校前列,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的水平。

4.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加大,学科建设进步显著。

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引进工作取得进展,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步伐加快,国内外培训渠道不断拓宽,师资数量和结构不断优化。建立和完善以重点学科建设为引领的学科建设思路与制度,重点学科建设扎实推进,金融学成为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会计学、财政学、信息管理等校级重点学科建设与保险学、应用数学等校级重点培育学科建设进展明显。全校学科专业布局优化和调整工作完成,以经济、管理类学科为重点,以金融学科为核心,文、法、理、工等学科交叉支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基本形成。

5.科研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产学研合作稳步推进。

科研总量和项目水平取得明显进展,国家级课题、市级获奖科研项目取得重大突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 200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1 000篇。出版专著50部,出版教材126部。近年来,连续举办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高层论坛、金融数学与应用统计国际论坛、金融会计论坛、金融信息论坛等高水平论坛,连续5年重点研究出版《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蓝皮书》,推出了《中国城市财政发展报告》和其他标志性研究成果,在社会上产生一定影响。产学研合作工作机制与合作平台基本建立,围绕社会服务与上海“四个中心”建设尤其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产学研合作活动日益增多,各类合作项目和合作基地建设取得明显进展。积极加强与各级政府、企业、行业、地区和国(境)内外高校的联系,拓展了学校发展空间与资源。

6.国际化战略顺利实施,国际合作交流深入发展。

近年来,学校积极拓展国际交流合作的渠道和方式,在保持原有与丹麦高校长期合作基础上,进一步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澳大利亚、芬兰、瑞士、日本、越南、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地的10多所高校及研究机构建立了广泛合作关系。合作办学项目增加到4个,中外合作办学在校生增加到618人,通过校际合作渠道出国学习人数增加到近60人。留学生人数增长迅速,各类留学生增加到近300人,其中学历留学生增加到近100人。师生出国(境)学习进修与学术交流人数明显增加,合作交流层次提高,为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师生提供了多种出国(境)学习交流机会。

7.校内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取得进展。

在升本转型过程中,学校结合学科专业结构优化与合理定位,积极开展院系布局结构调整,优化整合办学资源,加强现代大学管理职能,形成学校发展的新框架。近年来,又积极而稳妥地推进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初步搭建起校、院(系、部)两级管理体制框架。推进了人事分配制度和校内岗位聘任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了激励机制。梳理和整顿校办产业,推进后勤管理改革,加强预算管理与基建管理,完善内部监督体制机制,进一步提高了财务管理、后勤管理、基建管理、资产管理水平和内部监督能力。通过校内管理改革,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现代大学管理制度,注意加强学术委员会、教授委员会、教代会和工青妇群众组织在学术事务与学校管理中的作用。

8.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扎实开展,推进了和谐校园建设。

以党的先进性建设为引领,以践行科学发展观与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积极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对学校教育事业发展与初步完成升本转型起到了核心作用与保证作用。持续加强领导班子和中层干部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和能力建设,调整优化干部配置和合理分工,使干部队伍整体结构进一步优化,使办学能力与工作效率有所提高。党风廉政建设不断推进,师德和学生德育质量不断提高,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取得成效。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两度荣获市级文明单位称号。

(二)学校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1.办学特色彰显不足,办学优势有待进一步发掘。

学校与其他财经类高校的发展思路与学科专业结构较为雷同,行业性特色办学还不突出,尚未形成错位竞争。离办成具有鲜明的应用型与行业性特色大学的目标还有一定距离。

2.高层次人才相对匮乏,师资队伍还难以适应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受学校编制不足约束,师资总量不足,师生比仍然偏高;部分学科专业缺乏知名学者和学科带头人;师资队伍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所要求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3.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相对滞后,基层教学科研单位活力不足。

管理工作重心与各种资源配置还没有完全集聚到人才培养中心工作上来。分级管理、民主管理、扁平化管理有待加强。精致化管理风格和严谨的学术管理尚未形成。管理效率与办学效益有待提高。

4.经费持续紧张,办学资源与事业发展之间矛盾突出。

学校办学经费来源比较单一,创收与自筹经费能力薄弱。学校办学条件的进一步完善、学科建设与教学科研的持续发展、人才引进和教职工待遇的提高等方面都面临着教育经费短缺的困难。与此同时,已有办学设施利用与办学效益都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十二五”发展的背景形势和阶段性特征

(一)发展背景与宏观形势

2010年,国家和上海市先后颁布了《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并相继召开了教育工作会议,给高等教育提供了发展新机遇。国际方面,许多国家在应对与反思全球金融经济危机的背景下,也纷纷反思高等教育与人才培养,尤其是反思经济管理和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相应大力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国内方面,高等教育进一步深化改革,在人才培养、知识创新、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等方面存在着广泛的发展空间;同时也面临着国内外高等教育资源再配置再调整、学校办学实力尤其是软实力的激烈竞争。高校必须加强特色建设,发挥自身优势,加强错位竞争,办出特色,打造品牌,才有出路和前途。

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来看,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建立产学研用紧密协作的知识创新体系,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高等教育强国,强调高等教育的内涵建设和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也对高校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上海地方经济发展来看,今后的发展战略是要加快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优先发展金融服务业,加快建设“四个中心”和国际化大都市,尤其是明确到2020年基本建成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贸易中心,这为我校未来的发展提供了重大战略机遇,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我校必须做好“在服务中谋发展、在贡献中求地位”的大文章。

从上海教育发展来看,政府管理高等教育的重心转向分类管理、指导和服务,鼓励高等学校特色办学、错位竞争、合作共赢,引导高校走创新型、开放型、特色型、服务型发展之路,积极提升教育的国际化水平。上海高等教育呈现出交叉布点、专业竞争、特色为重、错位发展的新趋势。应用型特色人才培养和行业性特色办学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学校国际化办学的机遇和压力并存。

(二)阶段性特征

学校“十一五”卓有成效的建设为“十二五”发展奠定了发展基础和基本框架。我校“十二五”阶段是学校在初步完成升本转型后进一步全面建成合格本科院校的巩固发展阶段,也是学校实现中长期发展目标的全面发展阶段;是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研创新能力、拓展社会服务空间的关键期,也是学校固根本、广开源、创特色、树品牌的攻坚期。

三、“十二五”发展总体战略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大力贯彻国家、上海市以及学校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教学工作与学科专业建设为主线,以培养“三型一化”人才为核心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加强行业性特色化办学与错位竞争为发展战略,全面实施“学科兴校、质量立校、人才强校、文化弘校”四大工程,努力为行业和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智力支持和知识服务。

(二)发展主题和思路

1.发展主题。

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学校“十二五”发展应以提高人才质量为主题,切实巩固教学中心地位,使科研、服务、管理、资源配置等各方面工作都落实到人才培养质量上。

2.发展思路。

“十二五”规划的基本思路应贯彻执行学校中长期规划中确立的发展思路,致力于解决当前学校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具体而言,“十二五”发展的基本思路是:

(1)坚持教学型大学的发展定位,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与其他高校错位发展。

(2)坚持发挥学校区位和行业优势,努力将区位、行业优势转化为办学优势。

(3)坚持特色发展的道路,着力打造金融特色。

(4)坚持开放办学的发展思路,加强纵向衔接和横向沟通,充分开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

(5)坚持服务型发展道路,在服务地方、行业、企业中拓展发展空间。

(6)坚持以改革促发展的理念,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管理体制改革和办学体制改革。

(三)总体目标与具体指标

“十二五”时期的总体发展目标是:

以内涵发展为主线,兼顾外延发展,进一步彰显办学特色,提高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初步建成金融特色鲜明的行业性、国际化、信息化和精致化优质本科大学。

“十二五”时期的具体发展指标是:

——全日制本专科学生总规模9 000~9 500人,其中本科生7 500人、专科生1 500~2 000人,含学历留学生250~300人。硕士研究生50~100人。成人教育学历生(本专科)3 000~3 500人。积极开展辅修专业和双学位教育,开创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

——学科门类稳定在6个,专业发展到32~34个,其中本科专业28~29个,专科专业4~5个。

——建设2~3个市级或市教委重点学科;建设5~8个硕士研究生学位点或联合培养点。

——建设国家级和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3~4个。新增国家级和市级教学团队2~3个。建设6~8个市级本科教育高地。

——新增市级精品课程和市教委重点课程15~20门;建设15~20门校级及以上示范性双语教学课程。

——专任教师增至500人左右;师生比达到1∶19~1∶18。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达到90%,其中博士学位占40%以上。具有行业工作背景和行业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双师型教师占20%~30%。每年选派10名以上专业教师赴国(境)外大学进修。

——获得国家级和市级科研奖励5项。获取国家级课题立项总数6~8项;市级课题立项总数8~10项;横向合作课题25~28项。组建3~4个具有较强学科特色和竞争优势的科研创新团队。

——发表学术论文2 500~3 000篇,其中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 200~1 500篇,在国家级A、B类刊物上发表论文60~70篇。出版学术专著50部。

——各类外国留学生和中国台港澳学生人数占在校生总数的8%以上;各类有出国(境)学习经历的交换生、进修生、留学生、游学生占在校生总数的5%以上。

——图书馆藏书达到100万册,报刊1 500种,电子文献数据库20个。

——建立教职工收入与学校事业发展同步的稳步增长机制,教职工收入水平达到上海同类高校中等偏上水平。

四、“十二五”发展主要任务

“十二五”期间,学校发展的主要任务将体现“重点突出、重点突破”的原则,力求在关键领域有突出作为。

(一)人才培养

目标与思路:秉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围绕“三型一化”人才培养目标,完善人才培养体系,转换人才培养模式,彰显人才培养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具有职业胜任、岗位适应、创新创业能力、国际化视野和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1.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提升大学生人格修养。

深入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基本道德规范教育、全面素质教育,不断增强学生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培育学生爱国主义情感,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一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进公寓、进社团活动,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切实结合学校实际,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健全和完善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的运行机制,创新改进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学生事务管理服务体系。切实发挥共青团组织在凝聚、服务、教育青年中的作用。打造一支政治素质优良、业务水平较高、勇于创新、作风深入的学生工作队伍。

2.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夯实人才培养根基。

推进完全学分制。扩充课程门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提高课程质量,重点抓好专业核心课程和通识课程建设,优化课程结构,使课程模块结构、类型结构、层次结构等与人才培养目标相匹配,为培养“三型一化”人才提供充分保障。推进课程与教学信息化建设,建设网上课程和教学互动平台,完成课程与考试中心建设。推进课程与教学国际化建设,加大双语课程与教学的建设力度。着力推进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改革,争取市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有较大突破。

3.强化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依托学校创新创业学院,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龙头,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树立“大实践”教学观念,建立健全实践教学体系。拓展实践教学内涵,充分挖掘理论教学的实践意蕴,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推进第二课堂社会实践项目建设,建设一批校内外实习基地,进一步完善学生素质拓展体系。强化实践实验教学,构筑由基础实验、综合实训、专业实习、学科综合实践等多个实践教学平台。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大学生科创平台。加强产学合作,创新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深度合作办学模式,构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实现学校人才培养规格与企业用人标准的对接。

4.实施专业建设工程,形成人才培养特色。

坚持以特色求卓越的原则,分层次建设本科专业。建立优势专业、特色专业,培育专业层次递进、重点与特色鲜明、教学与科研并重、管理与服务一体的学科专业体系。以金融保险专业群、会计财务专业群、财政税收专业群、信息管理专业群、外贸经济专业群建设为重点,打造优势专业;积极建设国家级和市级特色示范专业;在重点发展特色优势专业的原则指导下,加大对新兴专业的培育和建设力度。

5.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树立外适性质量观,以市场为导向,以行业指导委员会为依托,从出口向回找,建立一套科学健全、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加强教学制度建设,强化教学管理规范,提升教学管理机构的服务能力,理顺两级教学管理机制。完善教学考核机制,将学生评教、教学督导听课评价与院系评教结合起来。建立从教学计划的制定、教材的选择、大纲的制定、课堂教学的展开、考查考试、实验实践教学到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就业指导的全面质量保障措施。

6.继续深化改革,总结探索特色人才培养机制。

将本科教育高地办成引领现代教育理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示范;实施以高规格课题带动教学改革、带动教学建设、提升教学质量的战略,不断总结高地实验班教育经验,逐步向全校推广。适度扩大高水平运动员招生规模,继续做好与上海市花剑队的合作。探索学历证书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的连通关系,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学科专业建设

目标与思路:积极推进学科专业内涵建设,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凝练学科方向,突出重点学科建设,推进学科交叉融合,构筑学科集成创新平台,大力发展应用型学科专业群,初步建成金融特色鲜明、在国内有一定知名度、与国际接轨的优势学科专业,实现硕士研究生学位点突破,并产生一批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高水平研究成果。

1.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

根据“大金融、国际化”的学科专业发展战略进一步调整优化专业(专业方向)结构。在以经济学、管理学科为重点,以金融学科为核心,文、法、理、工等学科适度发展的框架下,落实“扶强”、“扶特”、“扶需”的学科专业分类建设规划和思路,形成三类学科专业相互协调、优势互补的整体发展格局,形成学科专业与地方发展战略、行业、产业发展战略的有效衔接。

2.以重点学科为抓手,做强传统优势学科和特色新兴学科。

着力实施好重点学科建设,充分发挥重点学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以点带面,实现各学科的协调发展。金融学科要率先成为上海市重点学科,在人才培养和金融服务创新方面处于国内先进行列。重点支持和持续优化具有传统优势的彰显国际化特色的经济管理类学科,在重点学科、重点研究基地和创新平台的建设发展上实现重点跨越。

3.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大力发展应用型学科专业群。

以金融学为核心,力求实现金融与应用数学和统计、信息技术、人文社科、法学等的交叉融合,培育学科生长点。围绕金融学和会计学,组建经济学学科群和工商管理学学科群。

4.创新学科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断提高学科建设效益。

完善市级重点学科、校级重点学科、校级培育学科三级重点学科建设体系。逐步建立科学公正、重点突出、绩效竞争的学科建设评估体系,加强对学科水平及建设效益评估,健全激励和退出机制。建立健全学校、学院(系、部)两级学科建设体制,进一步扩大学院(系、部)学科建设的自主权,把学院(系、部)建设成为责权利统一的学科建设主体。围绕学科建设,以组建学术梯队为核心,实施和完善学科带头人、专业负责人制度,凝聚和优化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三)师资队伍建设

目标与思路:贯彻“人才强校”战略,着力培养和引进学科专业领军人才,加强专业团队和师资骨干的培育,努力打造核心竞争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业务精良、应用型和国际化特色明显,能够更好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1.打造师资特色,彰显办学优势。

以应用型和国际化为重点,加快铸造师资队伍特色。通过引进和培训等渠道提升教师的应用型能力和国际化水平;具有较强应用技能、能够熟练承担专业实践、实训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30%;能够承担双语课教学任务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30%~40%。

2.培养引进结合,构筑人才高地。

建立和完善学科带头人和专业负责人制度。引进以“东方学者”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为主的领军人才3~5名,海内外博士50~60名。逐步配齐学科带头人和专业负责人。其中市级重点学科力争拥有2~3位有相当影响力的学科领军人才,校级重点学科力争拥有1~2名学科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后备人才力量储备充足。学校拥有市级及以上教学名师3~5名。力争获得国家级人才项目、奖励和荣誉5~10项(人)次,市级人才项目、奖励和荣誉20~30项(人)次,市属委办局级人才项目、奖励和荣誉60~70项(人)次。

3.推进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进一步完善教职工岗位聘任制度和办法。在教师岗位中探索设置教学为主型、教学科研型、科研为主型岗位。建立分类、分层管理的制度,规范聘任程序,建立两级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教学、科研工作评价制度,逐步由以数量评价为主转变为以质量评价为主。进一步探索和改进师德教风考核办法,把师德“一票否决制”落到实处。改革绩效工资制度和津贴发放办法,不断总结和完善校内分配办法,实行按岗定酬,按业绩定酬。校内分配既要注意向重点岗位倾斜,又要注意体现公平。建立教职工收入的稳步增长机制,提高教职工的积极性。努力为教师积极从事教学科研创造和谐氛围环境,提供学术交流、实践锻炼、进修培训的机制和平台。

(四)科学研究

目标与思路:以科研管理体制和机制改革为动力,围绕学科专业建设,以重大、交叉性、应用性科研课题为抓手,以高水平创新团队和平台为保障,激发学术创新活力,推进产学研合作,着力提高学校科技的创新能力、反哺教学的能力和服务社会的能力。

1.科研成果数量稳步增长,科研成果质量显著提高。

要紧紧围绕学科专业建设需求,抓住上海“四个中心”建设和浦东新一轮开发开放的良好机遇,不断夯实学术创新基础,营造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学术氛围,明确科研主攻方向,树立科研精品意识,使科研工作的规模和效益、质量和水平显著提高。通过多种途径筹措科研经费,保证科研经费年均增加20%,科研经费突破1 000万元。

2.创新科研管理模式,提升科研管理水平。

建立健全两级科研管理体制和机制,培养一批懂科研、善管理、能指导的科研管理队伍。以课题为导向搭建学术研究平台,探索“以课题项目带动科研机构”和“以课题人员为核心建立学术队伍”的管理模式。推进科研管理信息化,加快建立包括专家库、成果库、经费库等在内的现代化在线资料库。充分发挥依托学院(系、部)研究所的作用。

3.积极推进产学研发展,重点攻关重大、交叉性、应用性研究课题。

在立足本校资源的基础上,积极整合科研资源,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双向合作方式,联合相关单位和其他社会研究力量共同攻关,申报一批重大科研课题,取得一批标志性科研成果。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区位优势,加强与长三角地区的合作,尤其是要积极参与新一轮浦东改革开放试点,建立与浦东的全面合作关系。鼓励和支持教师积极争取金融机构和其他部门的委托研究项目。建立科学研究与企业经营互动和政府决策的互动机制,积极构建社会服务支撑体系。构建产学研合作平台,积极推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推广。

4.办好国际金融研究院,努力发挥学术引领作用。

集中力量建设好国际金融研究院,通过集聚研究力量、优化研究组合、聚焦研究重点、打造研究平台,围绕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研究、金融改革与金融风险研究、金融市场拓展与金融产品研发,尽快建设成为高水平、开放式、有特色的金融经济研究平台与金融决策咨询基地,成为上海乃至长三角地区有一定影响力的金融思想库、信息库、产品库之一,努力建设成为上海市人文社科研究基地。

5.繁荣学术交流,营造学术氛围。

承办8~10次国际研讨会或全国性学术论坛。高水准、高效率地办好校级学术研讨会。定期举办学术科技节活动。鼓励教师面向全校师生开设学术讲座,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学术团体和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鼓励教师指导学生组织各种学术社团。

(五)国际化办学

目标与思路:以打造特色、提升水平为目标,实施国际化办学战略,创新国际化办学体制和机制,深化合作领域,拓宽合作空间,提高合作层次、水平,推进学生生源、师资队伍、课程与教学、学术交流与合作的国际化,力争在人才培养、师资建设、学科建设、科技合作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扩大学校的国内、国际影响力。

1.创新国际化办学体制和机制,激发校院两级的积极性。

确立国际化办学理念,大力实施“引进来、走出去”的国际化战略,以国际合作项目为重点,进一步创新合作机制和模式,扩大学校与国际知名大学、科研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制定国际化办学管理办法,建立衡量国际化办学的指标体系,切实实行“学校统一领导、外事部门协调服务、二级院系部主体实施”的两级国际化办学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各部门、各学院(系、部)国际化办学的积极性。每一个学院(系、部)至少与一所国(境)外知名大学或特色大学的相关院系建立实质性的合作关系。

2.拓展国际化办学平台,完善特色合作项目。

创新国际化合作交流的方式和途径,提升国际交流合作的层次和水平,大胆引进国(境)外优质教育资源,积极探寻海外办学模式,不断搭建国际化办学平台。巩固并发展现有中丹合作项目,积极实施中丹美三地国际合作办学项目。通过学分互认、师生互换和文凭互授,扩大本科层次中外合作交流,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出和实施暑期游学、出国(境)带薪实习等合作交流项目,大力提高各类学生出国(境)学习人数占在校生的比例。寻求与国(境)外知名或特色大学的合作与交流,探索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可行性。积极输出学校教育资源,在海外设立2~3个教学点。与国际金融机构、教育组织、跨国公司建立“强项合作”,整合、发展现有国际从业资格认证和培训项目。

3.加强和改进留学生管理,增强生源国际化。

创新招生途径和方式,不断扩大国(境)外留学生的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加留学生生源地区、国别的多元化。加大海外招生宣传力度,尝试建立海外招生联系点。加强和改进留学生管理,建立海外学生交流激励机制,奖励学习成绩突出的留学生。

4.提高师资队伍国际化水平,夯实合作办学基础。

积极引进、聘用国(境)外高层次留学人员和专家。每年设立2~3个流动特聘教师岗位,用于聘请国(境)外杰出学者来校进行学术交流。逐步做到所有涉外专业每年都有外教授课,并力争实现全校所有专业都有外教授课。实施全英语(双语)教学教师海外培训计划和骨干教师海外进修学习计划。争取每个专业拥有多名能熟练运用外语进行教学和研究的专业人才。有国(境)外留学与进修经历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30%以上。

5.培育课程与教学国际化特色,凸显国际化办学内核。

推进全英语专业教学,增加全英语课程在教学中所占的比例。开设并建设好3~5个全英语授课的本科专业。增加课程中国际化内容的比重,加强外文原版教材引进的深度和广度,外文原版教材的比重争取占学生全部教材总数的20%~30%。每位学生熟练应用外语,使大学英语达教育部更高要求的比例达20%,较高要求的比例达50%。

6.探索学术交流国际化,拓宽国际合作领域。

启动优势学科国际化研究项目,积极开拓国际学术交流合作关系。鼓励支持本校教师与国际知名学者联系,积极开展国际间的合作研究,力争来我校进行学术交流的国(境)外学者达到50人(次)。建立学校国际化教学科研沙龙,形成中外学者直接交流平台。引导和鼓励教师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以优势学科与重点专业为主,适时举办高层次国际论坛,同时积极鼓励支持本校教师出国(境)参加国际学术论坛与两岸三地学术交流。

(六)推进信息化战略

目标与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师生为本,以学校各项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为动力,以云计算为理念,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和廉价的方式帮助广大师生获取所需资源,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信息化在促进学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提高学校的信息化水平,为学校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保障。

1.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信息安全防范体系。

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基本建成覆盖全校的高速、稳定、安全的校园网;进一步推进数据中心建设,基本形成具有高性能、高可用性、高扩展性的软硬件架构;建成全校统一的信息安全技术防范体系。

2.坚持系统协同原则,提高管理服务信息化水平。

建立覆盖全校各类业务的管理信息系统,形成全校统一、集成化的电子校务环境,网络化服务能力显著提高,促进行政管理部门从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实现全校各管理信息系统间的数据共享和交换,开展基于信息流的协同工作;为师生提供基于网络的后勤综合服务、电子商务服务、综合信息服务,拓宽服务渠道,改善服务质量。

3.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创新教学模式和内容。

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网络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的普及率,争取信息化教学的应用水平、师生的信息素养显著提高。

4.优化网络服务环境,营造校园网络文化。

坚持网络服务的“开放、共享、互动”,整合校内各种教学科研电子资源,力求电子资源总量和利用率明显提高,促进校内外的教学科研合作,活跃学术氛围,提高学校的科研创新能力。在校园网络建设中体现“以人为本”、“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文化内涵。

五、领导与保障

(一)推进党建与和谐校园建设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在办学中的作用。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切实提高科学决策、高效协同的领导能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着力提升干部统筹协调、推进工作的执行能力。推进学习型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加强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提高发展大学生党员质量。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推进校务公开和信访工作。以党建带团建,积极推进学校共青团建设。加强和改进学校统战工作,切实发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作用。实施“文化弘校”工程,不断推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以“三风”建设为重点,大力加强师德建设和大学生德育工作。弘扬“务本求实,自强不息”的金院精神,彰显“立诚明德、经世致用”校训理念,加强诚信教育和学术规范建设,全面推进和谐文明校园建设。

(二)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积极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推进部行市共建办学体制改革,争取国家部委、地方政府、各大金融机构、企业行业部门对我校发展的合作共建和重点支持。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依法治校的领导制度和管理体制,健全、完善学校的咨询、决策、执行和监督系统。努力推进精致化管理战略,实现“科学管理”和“人本管理”的有机结合,不断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确立科学高效的校、院(系、部)两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深化、拓展两级管理领域,明确责、权、利关系,将学院(系、部)建成与高水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工作相适应的办学主体。厘清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充分发挥学校学术委员会和教授委员会的作用,发挥教师在学科专业建设、学术研究、课程教学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推进学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加强财务监督和审计,控制财务风险,不断提高经费使用效益。积极推进两级财务管理,充分发挥和调动二级学院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加教学和服务设施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和教师工作条件。总体规划、分期实施,逐步推进实验室设施建设和实践教学条件建设,不断完善图书馆、档案馆及生活服务设施的建设。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控制后勤运行成本,提高后勤服务质量。进一步加强安全校园、节约校园和健康校园建设。进一步完善学校功能区域布局,提高环境保障建设水平,建设现代生态化、园林式校园,形成布局合理、清洁优美、环境宜人、充满人文气息和金融特色,更适合于师生学习、生活和工作的校园环境。

(四)实施资源多元化战略

资源多元化是当代高等学校发展的世界性趋势。要逐步树立为学校创造资金来源的意识,广开财源,多渠道为学校发展筹措资金。推进合作与共建,创新融资平台。努力办好校友会,充分挖掘行业、校友、社会资源,广泛吸纳社会各方面资金。积极开展重点科研项目研究,参与政府重大项目建设,强化产学研用合作,将学校的人才、知识优势转化为学校发展资源。探索建立资源多元化政策制度,进一步下放自主权,调动学院(系、部)筹措办学资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赋予其相应的财务管理自主权,做到事权与财权的有机统一,建立创收个人、创收部门与学校之间利益分享的激励机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