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上海金融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十二五”规划

上海金融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十二五”规划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上海金融学院中长期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上海金融学院“十二五”改革和发展规划》的要求,立足当前,谋划未来,科学制定“十二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为此,学校及时制订了师资队伍建设“十一五”规划,确立了师资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主要措施等,开始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学校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超过上级的规定,使得岗位设置、岗位聘任和专业技术职务正常聘任工作受到较大影响。

附件之三 上海金融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十二五”规划

(经2011年5月31日党委扩大会议审议通过)

“十二五”时期,是学校主动对接上海“四个中心”建设,着力推进内涵发展,努力向高水平特色大学目标迈进的重要时期;是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高师资队伍应用型和国际化素质与能力、建设优秀教学团队和学术团队的关键五年。根据《上海金融学院中长期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上海金融学院“十二五”改革和发展规划》的要求,立足当前,谋划未来,科学制定“十二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一、“十一五”师资队伍建设情况

针对升本建院初期学校师资队伍规模偏小、结构不尽合理的状况,学校通过教育思想大讨论,逐步树立人才资源是学校的核心资源、师资队伍建设是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关键的理念,充分认识到尽快引进人才、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在专科教育基础上完成升本转型、奠定本科教育水平的关键所在。为此,学校及时制订了师资队伍建设“十一五”规划,确立了师资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主要措施等,开始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经过五年的建设,学校师资队伍规模不断扩大,结构明显改善,综合素质得到快速提升,基本满足了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需要。

(一)“十一五”师资队伍建设成效与发展基础

1.师资队伍规模迅速扩大。

“十一五”初期,学校有专任教师280人,其中:教授26人、副教授62人、博士21人、海外人才6人。五年来,学校共引进专任教师174人,其中:教授17人、副教授41人;引进的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有114人、具有海外背景的有21人。现在,学校共有专任教师409人,专任教师中已有教授43人、副教授128人、博士145人、海外人才27人。

2.师资队伍结构明显改善。

经过五年的建设,专任教师中教授、副教授、博士、海外人才的比例,分别从占专任教师比例的9.3%、22.1%、7.5%、2.1%,提高至10.5%、31.3%、35.4%、6.6%。针对师资队伍学科专业结构比较单一的状况,配合新专业的申报和建设,加快引进了金融工程、信用管理、保险精算、财政学、审计学、国际商务、法学等专业的专任教师。同时,注意引进实践工作经历和应用性能力的教师,学校具有半年以上行业、企业、政府实务部门工作经历的专任教师87人,已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1.3%。

3.师资培训取得初步成效。

为了改善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学校先后支持30多位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支持近50位教师攻读硕士学位。为了提升原有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学校支持教师进博士后流动站做学术研究和做国内访问学者,支持教师参加教育部举办的骨干教师研修班、精品课程培训班等,举办好上岗前的全面培训。鼓励青年教师参加社会实践锻炼,把组织青年教师参加社会实践锻炼工作纳入部门群体考核指标体系,加强督查与激励。为提升师资队伍教学能力和国际化能力,先后选送了90名专任教师赴美、加、英、澳、丹、瑞士、芬兰等国家和中国香港地区的15所大学进修培训、访问交流。目前,学校经过出国(境)进修培训的教师已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2.0%;学校有双语教师资格人员78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9.1%。

4.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有较大提升。

五年来,在教育教学方面先后荣获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6个,上海市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市级精品课程6门,市教委重点课程20门,市级教学成果奖(优秀教材奖)6项。在科学研究方面,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5项,市级科研项目40项,横向科研项目33项,获市级科研奖励3项,出版专著50部、教材126部。在高层次人才项目和荣誉称号方面,有20多名教师分别获“曙光计划”、“上海市人才发展资金资助计划”、“浦江人才计划”、“晨光计划”、“阳光计划”等人才项目资助和获得“上海市教学名师”、“宝钢优秀教师奖”、“上海市育才奖”、“全国金融教育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5.初步构建了师资队伍管理制度框架。

在聚集人才方面,学校制订了人才引进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外聘教授、外聘教师聘任管理的办法;在培养人才方面,形成了以教师出国(境)培训、学术休假、青年教师导师制、优青科研基金选拔管理办法、青年教师实践锻炼办法等为主的师资队伍培养制度;在用好人才方面,制定了教师职务聘任条例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实施细则、教师校内岗位聘任制度;在评价人才方面,建立了教师考核制度;在留住人才方面,建立了向师资队伍倾斜的内部收入分配制度。

(二)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科专业领军人才不足。

学校缺乏在国内外同行中有影响、具有战略思维的学科专业领军人才;以上海市“东方学者”特聘教授岗位为重点的学科专业领军人才引进工作进展不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视野不宽,渠道不多,工作力度不够;少数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作用发挥不够明显;学科专业建设标志性成果积累少,教学团队和学术团队建设有待加强。

2.师资队伍内涵建设不够。

学校升本建院时间短暂,对如何围绕学科专业建设来组建优秀团队缺乏深层次思考和行之有效的措施,师资队伍应用型和国际化特色不够明显。师德教风建设不够深入,选派教师进行实践锻炼和出国培训的规模、实际效果有待提高;学校在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评价等方面,仍然有许多制度需要建立和完善;各部门管理水平、为教师服务的意识有待增强。

3.教书育人和教学能力不强。

学校少数教师虚心学习不够,心浮气躁,事业心、责任感不强;对学生管理不严,指导学生第二课堂以及与学生交流互动少;在职业操守、教书育人方面尚有一定差距。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抓得不紧、要求不严,不少青年教师进入学校以后,直接安排比较繁重的教学任务,缺乏过渡期,缺乏到行业、企业等进行社会实践锻炼的机会。部分教师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技巧掌握不够,实验实践教学能力缺乏,教学效果不佳。

4.专业与职务结构不够合理。

学校各专业发展不均衡,专业结构和布局需要完善;除大金融学科专业实力较强外,部分专业成果积累不够,特色不明显;少数新专业师资队伍规模小,教学科研骨干少,专业实力较弱。学校有专业技术人员436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80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41.3%;在专任教师中,教授与副教授171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1.8%。学校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超过上级的规定,使得岗位设置、岗位聘任和专业技术职务正常聘任工作受到较大影响。

5.院(系、部)的主导作用发挥不够。

尽管学校已经开始在两级管理方面进行探索,但总体上各种资源和管理权限仍由校部直接掌握,影响了院(系、部)积极性的发挥。加之升本建院以来,学校招生规模逐步扩大,新专业建设任务重,院(系、部)的精力主要放在满足教学上,在改进师德教风、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加强教学科研团队建设、关心帮助青年教师成长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依赖性。

二、“十二五”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的形势

(一)发展的新机遇

21世纪头2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优先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高等教育必将继续处于极好的发展机遇期。大众化高等教育、上海高等教育进行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大力推进内涵建设、扩大对地方院校内涵建设的投入等,使学校各项建设明显加速。学校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和“十二五”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发展定位,确立了走内涵发展的根本要求,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以教学工作与专业建设为主线,实施“大金融、国际化”的学科专业发展战略,为师资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

(二)面临的新挑战

高等教育理念、知识结构、人才培养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知识更新和社会变化的速度加快,社会对人才需求和学生个性的多样性,学科专业建设不断深化、复合、交叉和融合,师资队伍建设的难度加大。全国财经类院校、本市同类院校的竞争加剧。在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中,学校的平台、资金、编制等日益成为师资队伍建设的瓶颈。

三、“十二五”师资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人才发展指导方针;根据学校发展目标定位和总体规划,紧紧围绕学科专业建设,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在适度增加师资总量的同时,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大力提升师资队伍应用型和国际化素质与能力,建设优秀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以改革为动力,通过观念创新、体制创新、政策创新,进一步营造尊重知识、依靠人才、教授治学、鼓励创新的环境氛围,为全面实现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二)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围绕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学科专业建设目标,在规划期间内,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应用型和国际化特色明显、核心竞争力初步形成、能够更好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2.具体目标。

师资队伍规模:专任教师达到500人,师生比达到1∶19~1∶18。

师资队伍结构: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50%以上;具有海外学历的教师占10%以上;教师学科专业知识结构趋于合理,能够满足学科专业结构目标定位和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需要。

师资队伍应用型素质:除数学、英语、中文、体育外,其他各专业教师应熟悉了解相关行业实务、业务常识、工作流程、操作技能、发展动态,能够熟练承担专业实践、实训课程教学任务,且具有半年以上行业、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占50%以上,聘请的行业、企业教师占10%以上。

师资队伍国际化能力: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得到广泛运用,具有半年及以上国(境)外培训经历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30%~35%;能够承担双语课教学任务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35%~40%。在每个涉外本科专业中形成一个具有国际化特色的高水平教学团队或学术团队,讲授专业课程的外籍教师不少于2名。

高层次人才队伍:在大金融学科专业群中拥有3~5名“东方学者”特聘教授或讲座教授,每个校级重点学科至少拥有1名学科带头人,各专业负责人配备齐全,且后备人才力量储备充足。学校拥有市级及以上教学名师4~5名,市级及以上优秀教学团队8~10个。

四、“十二五”师资队伍建设的主要举措

(一)深入持久地抓好师德教风建设

不断引导教师深入实践“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严谨治学、团结协作、终身学习”的师德要求;以“立诚明德、经世致用”的校训教育和引领学生;精心组织好新教工培训,通过对青年教师进行师德教风、校史、校训教育和入师宣誓,增强青年教师的责任感、荣誉感和对学校的认同感;在教师中组织实施好《教师课堂教学规范》,积极举办“明德讲堂”、“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教师示范课堂”等系列活动;定期开展“教学名师”、“师德标兵”、“教学标兵”等评选活动;针对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和教师普遍关心的问题等,多渠道开展形势报告、学术讲座、学术沙龙、学习调研、参观考察等,积极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丰富教师知识面,开阔教师视野,增强师资队伍的凝聚力。

(二)加强学科带头人、专业负责人队伍建设

以“十二五”内涵建设重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多层次、应用型、国际化的卓越金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重点,以应用型大金融学科专业群为核心,逐步引进金融学、金融风险管理、金融工程等方向在国内外同行中有一定影响、具有战略思维的“千人计划”人选、“东方学者”特聘教授或讲座教授。在申报建设的金融、税务等专业硕士教育学位点,开展校内学科带头人的遴选和培养工作,进一步明确学科专业建设任务和目标,凝练学科方向,凝聚学术队伍,推进学术交流,争取国家级项目和重大产学研合作项目,开展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以现有专业为基础,加快对专业负责人的培养,鼓励专业负责人组建高水平教学团队,探索完善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争取重大教育教学项目,成功申报国家级、市级精品课程,推出优秀系列教材,不断提升专业建设水平。

(三)着力打造师资队伍特色

以应用型和国际化为重点,加快凝练师资队伍的特色。各专业应根据应用型师资队伍培养需要,至少建立1个(含)以上教师实践锻炼基地,分期分批选派教师参加社会实践锻炼,学校把建立社会实践锻炼基地和组织教师参加社会实践锻炼情况纳入部门群体目标考核体系,加强督查与激励。注意引进具有行业、企业实践工作经历和应用性能力的教师。加大选派专业负责人、教学科研骨干到国(境)外进修培训的力度,通过国(境)外进修培训,使教师掌握国(境)外大学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核心内容、教学手段、教育理念等,进一步提升学校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的水平。继续加强教师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分期分批选派教师参加教育部举办的教学研讨、实验教学、精品课程等类型的培训。

(四)加强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

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开展教师培训,使广大教师系统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实现教育理念的创新;强化教学规范,深入研究教育教学规律和课程教材教法,探索有效提升高校教师教学水平的方法和途径,帮助教师进行教学职业生涯设计与规划;为教师提升教学技能服务,创造充分交流、相互合作与资源共享的平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继续为青年教师选配好带教导师,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作用,在爱岗敬业、教学方法、专业发展、走向社会等方面给予青年教师具体的指导与帮助。

(五)完善教师岗位聘任和分类管理制度

按照事业单位编制工作和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改革的精神,科学设置教师和其他专业技术岗位,进一步完善教师和其他专业技术岗位聘任办法,树立教学科研业绩优先、兼顾履职年限的聘任导向;建立分类、分层管理的制度,规范聘任程序。为合理配置教师资源,优化教师队伍结构,逐步探索和引导教师以教学、以人才培养为重点,充分调动教师从事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学校把教师校内岗位分为教学为主型、教学科研型和科研为主型三类岗位,对教师校内岗位实行分类管理。

(六)健全和完善考核制度与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

继续完善群体目标考核制度,增强群体考核的针对性;建立聘期考核制度,强化聘期考核工作;实行科研聘期考核、年度统计的考核办法。引导教师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多出高水平创新性教学科研成果,逐步由以数量评价为主转变为以质量评价为主。加快研究应对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超过上级规定的有关措施,适时调整校内聘任的政策、办法;理顺教师岗位、其他专业技术岗位、“双肩挑”岗位的职责、任务和发展方向,树立聘任工作的正确导向;加强分类指导,建立两级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制订和完善不同职务系列、不同学科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的条件与标准。

五、“十二五”师资队伍建设重大工程

(一)引进百名海内外人才工程

围绕卓越金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所覆盖的18个本科专业,兼顾其他学科专业需要,积极拓展海内外人才引进渠道,提高人才引进质量,优先引进具有冲刺国家级项目潜力、具有国际化素养、具有应用型素质和具有复合型学科专业知识结构的人才。在“十二五”期间,重点引进学科带头人、专业负责人10名,海内外优秀博士90名。

(二)培训百名中青年骨干工程

大力开展海内外培训工作,继续拓宽海外培训渠道,加强培训管理,提高培训效果,鼓励中青年骨干教师申请出国(境)留学基金和市教委出国(境)资助项目,在“十二五”期间,选派资助80名中青年教学科研骨干到国(境)外进修培训、20名中青年教学科研骨干在国内著名高校做访问学者。

(三)锻炼百名青年教师工程

鼓励、支持青年教师到行业、企业、政府实务工作部门、社会中介机构等开展合作研究、产品研发、挂职锻炼、兼职工作,不断提高师资队伍应用型素质,在“十二五”期间,选派资助100名青年教师到企业、行业等学习锻炼。

(四)建设百名高素质海内外兼职教师工程

建立一支素质较高、相对固定的国内外兼职师资队伍;逐步从金融机构、企业、政府有关部门中聘请70名学术水平较高、管理经验较为丰富的中高级管理人员担任我校的兼职教师,具体参与教学、应用型人才培养、师资培训工作。在学校大金融学科专业群和涉外专业中,加大聘请外籍教师的工作力度,使外籍教师数量逐步达到每年30名以上。

六、“十二五”师资队伍建设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健全和完善学校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工作制度,充分发挥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在师资队伍建设中的统筹、领导、协调作用,制订规划,完善制度,配备资源,组织实施师资队伍建设重大工程。院(系、部)要把师资队伍建设放在首位,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统筹考虑师资队伍建设与学科专业建设等各类关系,积极参与实施师资队伍建设重大工程;在聚集教师、培养教师、评价教师、用好教师、留住教师等方面下功夫。

(二)推进体制机制改革

逐步实施学校、院(系、部)两级人事管理,建立责权明确、运行协调、精干高效的人事管理机制,使院(系、部)真正承担人才引进、岗位聘任、师资培训、专业技术职务聘任、考核管理、内部分配激励等责任与权限,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建设好师资队伍。在院(系、部)建立教授委员会,发挥教授在学科专业建设、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突出教师在学校的主体地位,达到学术管理、教授治学的目标。推进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不断总结和完善校内分配办法,逐步建立起重实绩、重贡献、向高层次人才和重点岗位倾斜的适合学校不同类型人员特点的分配激励制度。

(三)建立多渠道投入保障机制

全力争取上级主管部门牵头实施的师资队伍“085”内涵建设项目;在学校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在经费预算中逐年加大对师资队伍建设投入的力度;不断改善教师待遇,使学校教职工收入达到上海地方高校的中上水平;积极争取或设置人才公寓、教师周转房等,解决教师实际困难;鼓励院、系、部广开渠道,吸引、利用各种社会资源,用于师资队伍建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