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上海金融学院精神文明建设“十二五”规划

上海金融学院精神文明建设“十二五”规划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五年来学校连续获得“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等称号;获得上海市教育系统“文明组室”4个、上海市教育系统“巾帼文明示范岗”2个。1.富有金院特色的文化和精神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附件之八 上海金融学院精神文明建设“十二五”规划

(经2011年5月18日党委扩大会议审议通过)

一、“十一五”期间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情况

(一)“十一五”建设成效和发展基础

“十一五”时期,我校精神文明建设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整体推进,全体师生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特色鲜明的优质本科大学的建设之中,师生的文明程度有了显著提高,学校连续三次荣获“上海市文明单位”的称号,顺利完成了精神文明建设五年规划,为全面完成学校“十一五”目标和任务提供了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主要成效如下:

1.具有金院特色的精神文明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初步形成。“十一五”期间,我校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在制度化、规范化方面迈出重要步伐,初步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职能部门各司其责、基层单位大力支持、全校师生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完善了学校文明创建工作的各项制度和办法,制定下发了《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实施意见》、《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校园的实施意见》、《文明单位、文明科室、文明窗口评选办法》、《〈上海市高校文明单位(和谐校园)评估指标体系〉二级分解指标》和具有我校特色的基层单位精神文明建设测评指标体系等文件;成立了校文明督查工作小组,定期开展基层文明检查;完善激励机制,将基层单位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纳入部门群体考核之中。完善的工作体制和机制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组织领导有力、机制运行通畅,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前提。

2.师生思想道德建设扎实有效。学校思想建设工作紧紧围绕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抓住干部师生的思想特点,坚持每月一次的党委中心组集中学习和教工政治学习制度,坚持高质量地上好大学生思政理论课,通过抓好课堂教学、举办报告会、开展课题研究等,实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广大师生头脑,收到良好的效果;“十一五”期间经过广泛征集、深入研讨、专家咨询,在全面总结办学历史、提炼办学精神的基础上,形成了“立诚明德,经世致用”八字校训,得到了校内外的广泛认同;在师生中深入开展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学校制定了《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实施意见》、《学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教师学术道德建设规范》,做到工作有计划、行动有目标,教师的教风师德、科研学术道德有了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激发和提高,为营造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奠定了基础。

3.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成果丰硕。学校持续开展了“安徽金寨大别山对口支教扶贫活动”、“外来沪务工青年夜校”、“文明礼仪教育活动”、“金融法律知识进社区”等特色、品牌活动,其中“安徽金寨大别山对口支教扶贫活动”先后荣获2008年“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项目”二等奖和“思政优秀成果奖”、2010年上海市教卫党委系统“精神文明十佳好人好事”;学生代表队勇夺2008年“瑞安杯”上海市文明礼仪大赛冠军;“外来沪务工青年夜校”活动在全国和上海引起反响,先后获得2007年“上海志愿者服务先进集体”、“上海市科教党委系统文明创建十佳项目”和2009年上海市“三下乡”优秀项目奖。学校建立了一支由3 000多人参加、覆盖全校师生的志愿者队伍。世博期间,学校顺利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园区和站点志愿者服务任务,其中,园区志愿者服务获得高分,学校获市教卫党委、市教委颁发的“迎世博百个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团进社区活动”优秀项目奖4项。围绕世博主题,开展了“讲文明·迎世博系列宣讲”、“党员世博先锋行动”等活动,成功承办了“祝福世博——上海学子书法大赛”、在世博主题馆举办的“书法秀”,得到了广泛好评。

4.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水平不断提升。广大师生积极投入学校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校师生广泛参与、齐创共建文明单位、文明窗口、文明班级、文明寝室的工作格局初步形成,有力推动了学校的全面发展。五年来,学校基本形成覆盖校园、布局合理的师生文明创建网络体系,文明单位、文明科室、文明窗口(优秀项目、好人好事、文明示范岗)等评选质量逐年提升。五年来学校连续获得“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等称号;获得上海市教育系统“文明组室”4个、上海市教育系统“巾帼文明示范岗”2个。

5.精神文明建设形成良好的校园环境和舆论氛围。校园办学硬件环境得到改善,106亩地块综合实验中心及后勤配套项目大部分正式投入使用,联毛厂项目的功能定位及整体改造基本完成。学校校报、校园网、广播台等校内媒体和宣传橱窗及时宣传各项文明成果和先进典型,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创建了“金院文明网”和“文明在线”,开通新闻网等信息化建设系统,精神文明建设的宣传阵地不断拓展和创新

(二)“十一五”精神文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富有金院特色的文化和精神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学校的办学传统有待进一步总结和提炼,校史的存史、资政、育人作用亟待发掘和整合;学校的办学文化、办学精神的宣传力度和师生认同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提高。

2.“三育人”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围绕人才培养这一中心任务,教职员工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上还存在着诸多薄弱环节,教职员工的敬业精神有待进一步提高,职业道德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党政协调推进教风、学风建设还存在着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特别是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衔接,网络课堂的开发,教师学生的互动,有待进一步加强。

3.网络阵地建设和信息安全有待重视和加强。网络载体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的作用还需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在师生中具有广泛影响的网上思想交流互动平台尚未建立。校内二级网站建设相对滞后,校园网络安全需要重视和加强。

4.和谐校园建设的基础需要进一步夯实。随着学校事业的推进和改革的深化,制约学校和谐发展的矛盾依然比较突出。文明建设软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新型的干群关系、师生关系、人际关系有待进一步改善。学生生活园区的隶属关系需要进一步理顺,和谐的学生生活园区建设需要加大力度。

二、“十二五”期间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的形势

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是推进各项事业前进的基础和动力。近期颁布实施的国家和上海市国民经济“十二五”规划纲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目标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高校师生如何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培养良好的文化素养,保障学校事业的科学发展、校园的和谐文明,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新形势下社会转型和改革深化使精神文明建设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随着社会转型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加速,经济形势、就业需求不断变化,学校将面临着人才培养目标和教育教学内容的调整和完善;各种资源相对匮乏对办学的影响日益显现,学校建设和发展面临着更深层次的矛盾和困难,不稳定因素增多。如何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强大精神动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妥善处理新形势下的干群、师生和生生之间的关系,确保校园安全稳定和健康发展,是精神文明建设必须着力解决的问题。

(二)跨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使精神文明建设面临更为激烈的国际文化交锋。我校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的上海,作为日益发展的国际大都市和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中外思想文化交流日益增多,空前复杂,而思想文化交流借助科技特别是现代网络媒体发展,呈现出分散性、便捷性、跨国界等特点。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阵地争夺更为激烈,师生受之影响的渠道明显增多、程度明显增强。

(三)满足学校师生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文化需求成为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展望“十二五”时期,师生文化需求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更加体现个性展示和多元融合的特点。随着社会和学校的发展,师生个体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产生较大的差异。文明建设必须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努力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满足广大师生快速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文化需求。

(四)从整体上提升师生文明素质的任务十分艰巨。“十一五”期间,我校师生的文明素质提升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距离新一轮市级文明单位建设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目前师生结构层次多样,个体素质参差不齐,在公共生活学习工作领域仍然存在着诸多不文明的行为习惯,从整体上提高师生文明素质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而紧迫。

三、“十二五”期间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

(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以全面实施“文化弘校”工程为重点,抓住服务参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等契机,广泛动员师生积极参与,努力提升师生文明素质,秉承“立诚明德、经世致用”校训,夯实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促进学校内涵与外延协调发展,为把我校初步建成金融特色鲜明的应用型优质本科大学奠定基础。

(二)建设目标。以实施“文化弘校”工程为重点,建立和完善两级管理体制下的精神文明建设体制机制、目标任务,学校的文明单位、文明科室及文明窗口等基层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初步实现从形态文明向功能文明、行为文明向素质文明转变,实现蝉联5届市级文明单位的总目标,争取在全国和教育部的文明建设活动中有所建树。

四、“十二五”期间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

根据学校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实施意见》的精神和要求,我校“十二五”期间精神文明建设要以落实“文化弘校”工程为重点,全面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与和谐校园建设。

(一)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培育金院精神

1.确立师生共同价值理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着力抓好党委中心组学习、党员干部学习和师生理论学习,使广大干部和教师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优质本科的发展目标。以“立诚明德、经世致用”的校训为基础,确立“兼容和谐、爱生荣校”的金院师生共同价值理念,展现我校文化气质和精神追求

2.弘扬办学精神和办学理念。以庆祝建校60周年和迎接本科办学水平合格评估等重大事件为契机,认真总结近60年来的办学历史,进一步继承办学传统,凝练金融特色,使学校“四个为本”的办学理念、“三型一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一性三化”的办学定位深入人心,“务本求实,自强不息”的金院精神得到弘扬光大,激励师生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和饱满的工作热情。

3.培育富有特色的金院文化。在推进学校发展、深化各项改革、加强文明建设中,体现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背景,凸显学校文明与行业文明、城市文明的相融性、协调性和引领性。融汇“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上海精神,弘扬“诚实守信、严谨稳健、融会贯通、开拓创新”的金融特质,培育富有我校金融特色的办学文化。

(二)健全文明建设体制,构建党政合力工作机制

1.完善文明建设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以建立和完善学校与院系两级文明建设领导体制为契机,建立二级文明创建工作的组织构架,形成党政齐抓、党组织负责人主抓、工会和团组织等合力推进的工作机制,积极推进党政合力共建文明的体制和机制建设;以推进党务公开、校务公开、信息公开为抓手,积极发挥学校教代会和各民主党派在民主治校、和谐校园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2.建立二级单位文明建设的规章制度。结合学校推进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对二级院系文明创建工作指导,加强二级单位文明建设规章制度建设,将文明创建工作与日常的教学科研管理等紧密结合,通过开展各具特色的文明创建活动,推动二级单位文明建设,促进院系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3.丰富文明建设的载体与平台。继续深化文明单位、文明窗口等评选工作,拓展文明班级、文明宿舍楼和星级寝室评比,深化学生生活园区文明督导工作,将园区文明创建推向深入。在大学生中开展模范遵守法律和社会公德教育,激励广大学生诚实守信,倡导助人为乐的良好风气。

(三)培育优良的校风,营造“三育人”环境

1.高度重视教风建设。开展教师职业道德和学术道德教育,引导教师遵守学术规范,自觉抵制学术腐败。把廉政文化建设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营造一个有利于干部廉洁从政、教师廉洁从教的道德环境和校园氛围。完善落实相关制度,引导广大教师树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爱生荣校,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实施“名人名师”文化建设,培育优秀教师群体,展现优秀教师的精神风貌、思想境界和学术风范,发挥优秀群体示范作用。丰富教师文化生活,加强对教师的人文关怀,增强教师对学校的归属感、对学生的责任感。

2.协调推进学风建设。要深入持久地开展“讲文明礼仪、树学习新风”的学风建设活动,制定新一轮大学生学风建设推进计划,重点抓课堂规范、抓习惯养成、抓学生骨干;要通过各级各类学生推优评优、诚信考场和诚信班级建设、学风督查等活动,形成激励先进、鼓励上进的学习氛围;通过“明德讲堂”、“名师讲座”等形式,开展各种形式的学风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持久的学习动力;积极推动“挑战杯”、“数学建模”等学生科创活动的开展,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学习实践平台,为营造优良的学风提供基础。

(四)拓展文明建设阵地,创新育人的方法和途径

1.培育健康的网络文化。继续完善中文主页,着力建设英文主页,积极开发专题、二级网站,持续开展网站的检查和评优工作,表扬优秀网站,建立专题品牌,努力形成富有学校特色的金院网络文化;推进“E CLASS”建设,扶持、鼓励教师开设各类博客,增加教师与学生网上思想和学业的交流和互动;推进校报电子网络版的建设;建立学生自我管理的站务组。整合舆情监管队伍,引入技术支持系统,提高舆情监管的效率和质量。

2.提升志愿服务水平。进一步总结广大师生参与服务世博的经验特别是志愿者队伍建设经验。建立志愿者管理的长效机制,推进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发挥重点学生社团作用,鼓励学生走向社会、服务社会,拓展学生志愿服务空间,提高学生服务社会的水平,争取创建1~2个面向社会的市区级志愿者服务基地,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

3.加强文体社团和运动队建设。重点建设若干个在校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示范社团”。加大力度培育师生合唱团、学生舞蹈团、民乐团、师生书画协会,定期开展活动,坚持为师生演出服务,努力在文艺水准、文艺设施、文艺服务等方面争创一流,走在全市高校前列。继续探索体教结合新路,进一步提升上海一线花剑队水平。继续加强校学生击剑队、女子手球队等学生特色项目运动队的建设,推进师生围棋、桥牌队等建设,积极参与各种赛事,提高队伍整体水平。

4.繁荣校园人文学术文化。积极鼓励扶持有较大影响的校园论坛、系列讲座,形成一批富有金融特色和学科专业代表性的品牌论坛和系列讲座,如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论坛、大学生市场营销大赛、理财规划大赛等;继续办好“明德讲堂”,做好高雅艺术进校园工作,办好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等活动;加强对论坛、讲座和研讨会的宣传与管理,严格执行相关管理制度,努力营造具有浓厚大学人文学术气息的校园文化氛围。

5.加强师生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作用,建设一支训练有素的心理教育专兼职队伍;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工作,重点关心特殊师生群体,有针对地做好师生心理健康教育;做到知识普及与咨询、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相结合,为师生身心健康与和谐发展提供保障。

(五)优化校园环境,充分发挥环境育人功能

1.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优化校园绿化布局,合理配置资源,充分挖掘、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为广大师生提供更为完善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条件。积极推进“一轴两河三馆四园五景”工程,赋予环境文化内涵,提升环境育人功能,建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花园式校园。

2.健全完善学校形象识别系统。规范上海金融学院形象识别系统,规范建立校院(系)旗、徽制度。征集校歌。规范学校办公用品的格式、标识,规范学校的各种宣传品,规范学校各类牌匾的规格与设计。

五、“十二五”期间精神文明建设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本规划在学校党政统一领导下组织实施。校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及校文明办加强组织、协调、指导、检查和监督,维护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把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工作纳入规划统一管理,协调合作,有序推进。密切关注形势发展变化,在规划实施中及时研究和制定相关应对措施和工作方案。充分发挥校内文明单位、文明科室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表率作用。各部门要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和措施,落实本规划中相关的目标和任务,营造富有部门特色亮点的基层精神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

(二)强化理论研究

整合校内外资源,加强对和谐校园建设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的研究。采取课题牵引的办法,每年围绕一些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采取领导、专家和师生相结合的方法,联合进行攻关,对广大师生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创新实践和有益经验进行理论总结和提炼,力争在探索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规律上有所突破。适时召开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举办“专家论坛”,逐步积累一批理论研究成果并推广运用于实践。

(三)完善制度保障

在继续抓好基层特色创建工作和日常创建检查考核工作的同时,适时修订、完善我校文明建设工作管理办法及绩效评估测评体系。在现有的工作机制、金院文明网及文明在线信息系统数据库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综合信息技术和相关学科知识,及时进行更新,采取量化的方法定期分析、评估、检测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效果。进一步完善校文明督查工作组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落实情况的监督机制。党代会、教代会、团代会以及党政部门要认真办理基层提交的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建议和提案。不断完善投入机制,进一步加强对精神文明建设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在资金上给予保障。

(四)抓好队伍建设

重点加强三支队伍建设,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保障。一是加强专职队伍建设。充实学校文明办力量,充分发挥其对学校文明建设的指导作用,推进我校文明建设工作健康持续发展。二是加强兼职队伍建设。调整和充实校内文明督导员队伍,吸收关工委成员积极参与。建立以班级宣传委员为主体的大学生文明监督员队伍,加强对校园文明的督查。三是建立校外兼职教师队伍。充分利用校外专家、先进人物和优秀人才的资源,建立由优秀校友、明德讲堂师资、党校外聘教师等为主体的文明兼职教师队伍,通过请进来开设讲座等形式,发挥其对师生思想教育、行为文明等的指导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