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上海金融学院中长期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

上海金融学院中长期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着力推进上海高等教育开放、特色、卓越发展。近年来,每年举办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高层论坛,并连续5年出版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蓝皮书》,推出了《2009—2010年度中国城市财政发展报告》,在社会上已产生一定影响。

附件之一 上海金融学院中长期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

(经2011年1月4日党委会讨论通过)

从现在到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发展、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重要时期;上海经济结构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着力推进“四个率先”、基本建成“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战略目标对上海高等教育率先实现现代化提出了新的要求。上海金融学院作为一所上海市属高等院校,在这一伟大的历史进程中,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承担起自身的光荣使命,认清形势,明确目标,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主动对接上海的建设和发展,与区域经济社会协同发展,坚持走应用型、行业性、国际化发展之路,努力向富有金融特色的优质本科大学目标迈进。

一、形势与背景分析

(一)学校发展面临的形势与社会需求

1.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与人力资源强国战略。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建立教育、科研与产业紧密协作的知识创新体系。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要求加强高等教育内涵建设,切实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上海社会经济发展与加快“四个中心”建设。

上海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积极响应国家对上海的要求,着力推进“四个率先”,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加快建设“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需要更强大的人才支撑、智力支持和知识服务。这为我校未来的发展提供了重大的战略机遇,也带来了严峻挑战。

3.高等教育国际化和大众化。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和大众化背景下,高校在人才培养、知识创新、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等方面存在着广泛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高校也面临着国内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学校办学实力的激烈竞争。高等教育大众化细分出不同类型的高校并为应用型大学提供了巨大发展空间。高校必须准确定位,加强内涵建设,确立特色优势,办出特色、创出品牌。

4.上海高等教育发展态势。

根据上海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上海高等教育呈现出交叉布点、专业竞争、特色为重、错位发展的新趋势、新局面。政府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指导方针政策已经从过去重外延、重规模、重水平、重层次向重内涵、重特色、重质量、重分类指导转变。着力推进上海高等教育开放、特色、卓越发展。这为应用型特色人才培养和行业性特色办学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学校发展的现状与基础

2003年升本建院以来,在市委市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学校“十一五”规划得到有力贯彻执行,为中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学校升本转型卓有成效。

“十一五”时期是学校升本转型的关键5年。通过持续的全校性的教育思想大讨论,在总结、继承和发扬专科办学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摸索出了如何办好本科大学的路子,理清了学校性质、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和发展定位,探索出了教学型大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学校明确了金融特色鲜明的行业性、国际化、信息化和精致化优质本科大学的办学目标;提出了以行业和社会需要为导向,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和国际化的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确立了“本科为本、教学为本、质量为本、特色为本”的办学理念和“坚持一个中心,发挥两种优势,深化三大改革,实施四大工程”的发展思路;凝练了以“立诚明德、经世致用”校训为核心的金融文化。学校已于2007年获得学士学位授权单位,截止到2010年,学校共有24个本科专业,其中已有19个专业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本、专科生比例由2007年的2.9∶1发展到2010年的7.8∶1。

2.教育规模适度增长。

从2007到2010年,学校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由6 018人增加到7 955人。留学生200多人,各类成人教育生近3 000人,非学历培训也初具规模。在教育规模增大的同时,各种办学层次和办学形式得到协调发展。

3.教育教学改革成果喜人。

“迎评促建”工作扎实推进,并取得显著成果。“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和国际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初步形成,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截止到2010年,拥有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6个,上海市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市级精品课程6门,市教委重点课程20门,获得市级以上优秀教材奖3部,市级教学成果奖3个。本专科毕业生就业率高,从2008年到2010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的水平。学生在全国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挑战杯”比赛、国际和全国数学建模大赛、全国高校市场营销大赛、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暨沙盘模拟大赛、平安金融保险论文比赛等学术类比赛中屡获殊荣,外青夜校、金融知识进社区、大别山爱心支教活动、全国青少年绿色长征活动、西部志愿者项目和上海世博志愿者项目等社会实践项目获得国家和上海市的嘉奖。

4.学科专业布局基本形成。

以经济、管理类学科为重点,以金融学科为核心,文、法、理、工等学科交叉支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基本形成。现有24个本科专业(32个方向)及4个具有特色优势的专科专业。金融学为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财政学等4个学科为校级重点学科,统计学等5个学科为校级培育学科,各学科专业围绕金融学科的学科交叉已显露雏形。

5.科研成果显著,科研实力和服务功能有所提升。

科研面向学科专业建设和上海经济社会发展,产出了一批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应用意义的研究成果。从2007到2010年,获校级以上各类科研项目立项154项,获得科研经费578.13万元。其中,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5项,科研经费52万元,实现了零的突破;市级科研项目40项,经费173.5万元;横向科研项目33项,经费302.1万元。市级获奖科研项目3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 200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1 000篇。出版专著50部,出版教材126部。近年来,每年举办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高层论坛,并连续5年出版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蓝皮书》,推出了《2009—2010年度中国城市财政发展报告》,在社会上已产生一定影响。学校承担了2个市级特色项目——金融研究中心和金融理财中心。

6.师资队伍建设取得长足进步。

升本建院以来,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工程,通过“外引内培”初步形成了一支适应本科教育、结构相对合理的师资队伍。从2007到2010年,学校教职工人数由453人发展到590人,增长30%。专任教师由274人增加到392人。其中,教授、副教授及其他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74人(其中教授43人,副教授131人)。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由33人发展到143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为36%;拥有硕士学位的教师由129人发展到184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7%;拥有海外留学经历的教师17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出国(境)进修教师人数由30人发展到90人。拥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东方学者讲座教授”1人、“上海市教学名师”2人、“浦江人才计划”1人、“上海市曙光计划”1人、“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1人、“上海市晨光计划”2人、“上海市阳光计划”1人、“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4人。

7.对外合作交流不断扩大。

深入推动对外合作交流工作,积极拓展国际交流合作的途径和形式。合作办学项目由2007年的2个增加到2010年的4个。合作办学在校生人数由2007年的591人增加到2010年的618人。学生通过学校渠道出国(境)学习人数由0个增加到57人。留学生人数增长迅速,本科学历留学生由4人增加到99人。

8.办学条件得到根本转变。

截止到2010年,校园占地面积从36亩增加到660亩。校舍建筑面积从2.29万平方米增加到25.13万平方米。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校园形态功能布局基本成型。多媒体教室、语音室、实验室、图书馆建设逐步推进。校园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校园网络建设基本完成。管理信息化初现成效。教务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科研管理系统、迎新系统、就业管理系统等七类电子校务系统陆续投入使用,基本实现了全校无纸化办公。

9.党建和思政工作成绩突出。

以党的先进性建设为引领,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制度、组织、作风建设。领导班子思想政治素质和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结构进一步优化党校建设、党建研究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党员人数从2007年的698人增长到2010年的1 383人,其中在职党员人数386人,占全校教工总人数的67.6%;学生党员931人,占在校生总人数的11.9%,列本市同类高校前列。学生德育质量不断提高,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取得一定成效。

10.大学文化与和谐校园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深入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努力构建具有金融特色的校园文化,初步形成了“本科为本、教学为本、质量为本、特色为本”的办学理念,明确了“三型一化”的人才培养目标,总结提炼出“立诚明德、经世致用”的校训,推进了和谐校园建设,完善了管理制度,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两度荣获市级文明单位称号。

(三)学校发展的差距与制约因素

1.办学特色还不够鲜明。

学校的教育转型尚未根本完成,传统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本科教育的发展。“三型一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体系尚未完全确立。学校与其他财经类高校的发展还存在“同质化”现象,还没有真正形成错位竞争。实现具有鲜明的行业性、国际化、信息化、精致化的应用型优质本科大学的目标还任重道远。

2.师资队伍建设还不能完全适应学校快速发展的需要。

师资总量不足,师生比仍然较高;知名学者和高层次的学科带头人缺乏;学科梯队建设工作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师资队伍还不能完全适应“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和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素质要求;队伍建设的机制不够完善,师资队伍与建设特色鲜明的优质本科大学的发展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

3.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活。

适应现代大学办学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尚未完全建立。教育教学管理中仍存在不同程度的行政化倾向。行政管理部门和教学单位的权、职、利不清晰,尤其是基层教学单位缺乏活力。各种资源还没有切实集聚到人才培养这一中心工作上来。民主管理、学术管理、分级管理以及具有金融文化鲜明特色的精致化管理风格尚未形成,管理效率与办学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

4.办学经费持续紧张。

学校办学经费投入与事业发展需求之间存在尖锐矛盾。办学资源来源渠道单一,主要依靠财政拨款和学费收入,学校和教学单位自筹资金能力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教学、研究的持续发展等方面都面临着资金短缺的严峻挑战。资金使用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指导思想和总体战略

(一)办学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学校中长期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与办学方向,贯彻实施国家和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坚持以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教学工作与专业建设为主线,以培养“三型一化”人才为目标,以改革为动力,推动创新,扩大开放,着力实施“学科兴校、质量立校、人才强校、文化弘校”四大工程,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具有持续发展能力和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努力为经济金融业和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强大的人才支撑、智力支持和知识服务。

(二)学校办学定位

1.办学类型定位。

学校定位于教学型大学。规划后期逐步创造条件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过渡。

2.办学层次定位。

以本科教育为本,稳定本科教育规模,在经济、管理学科专业适度发展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积极参与金融高端人才培养和培训。

3.学科专业定位。

以经济、管理类学科为重点,以金融学科为核心,构建应用型学科专业群,形成以经、管为主,兼有文、法、理、工等学科交叉支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

4.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以行业和社会需要为导向,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和国际化”的高素质人才。突出应用型和国际化。

应用型是指学生具有“职业胜任”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复合型是指学生具有“岗位适应”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创新型是指学生具有“创新创业”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国际化是指学生具有“国际交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5.服务面向定位。

立足行业,服务上海,面向长三角,辐射全国,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智力支持和知识服务。

6.管理目标定位。

坚持科学发展,走具有行业特色的精致化办学道路,强化民主管理、学术管理和分级管理,形成金融文化特色鲜明的精致化管理风格。

(三)办学理念

1.本科为本。

坚持本科教育在学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同时少量开展特色专科教育,在条件成熟时适度发展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

2.教学为本。

突出教学在学校整体工作中的中心地位,把教学改革与建设作为内涵发展的重点,紧紧围绕人才培养开展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

3.质量为本。

始终把教学质量作为学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正确处理教学质量与办学规模、层次、效益的关系,建立分层、多元、立体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4.特色为本。

充分发挥金融行业特色,注重特色学科专业建设。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中发展特色,力求实现金融与应用数学和统计、信息技术、人文社科、法学等的交叉融合。力求实现特色学科专业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产学研合作、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

(四)发展目标

总目标:到2020年,把学校建设成金融特色鲜明、整体办学水平较高、核心学科专业处于国内先进行列,具有行业性、国际化、信息化、精致化特色的优质本科大学。在校学历生规模控制在12 000人左右。

阶段性发展目标:

1.2011—2015年——全面发展阶段。

进一步优化学校的办学格局和资源条件,突破办学资源瓶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汇聚学术队伍,提升办学层次,科研精品和标志性科研成果显著增加,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显著提高,服务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国际交流合作和国际影响进一步扩大,全面完成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办学条件彻底改善,顺利通过教育部的本科教育合格评估,把学校初步建成以教学为主、金融特色明显、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的财经类普通高等学校。

2.2016—2020年——实现目标阶段。

全面实现规划的总目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能级进一步提升,金融特色鲜明,结构合理,品质精良,综合办学实力较高,核心学科处于国内先进行列。基本形成行业性、国际化、信息化、精致化特色的优质本科大学。

(五)发展思路

坚持一个中心,发挥两种优势,深化三大改革,实施四大工程。

1.坚持一个中心——本科教学。

始终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以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化发展和终身发展为根本目标,牢固树立以本科教学为中心的思想,学校整体工作服务、服从于人才培养工作。

2.突出发挥两种优势。

(1)行业背景优势:一是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管理模式等方面传承行业教育教学实践的优秀经验;二是依托与行业的天然联系和情感维系,挖掘行业资源,变行业资源为办学资源;三是追踪行业需求,积极参与行业的重点、专项项目建设,推动学校办出特色,努力办成行业内高水平学校。

(2)地理区位优势。依靠学校地处上海浦东,服务长三角,比邻陆家嘴和国家金融信息产业基地的区位优势,加强产学研合作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学校的社会服务能级,逐步构建学校、长三角、行业互惠联动的发展格局,使学校成为长三角知识服务基地和金融信息资源中心。

3.深化三大改革。

一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持续开展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行启发式、案例式教学;推进课程、教学的信息化,促进学习个性化和教育网络化;注重素质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增加通识教育课程,提升学生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进一步加强实验、实训、实践教学,完善实践教学体系,进一步凸显应用型特色,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积极推进双语教学、国际化课程建设,提升教育的国际化水平。

二是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依法治校的领导制度和管理体制;探索建立完善的现代大学制度;进一步充分发挥学校学术委员会和教学部门教授委员会在学术管理上的作用;推行两级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实现管理工作重心下移;完善学科专业建设的体制和机制;继续推进以岗位设置与管理为核心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根据学校事业发展的需要完善行政机构设置;进一步完善后勤服务社会化。

三是深化办学模式改革。坚持走开放式、国际化办学之路,加强与社区、企业、行业、政府部门的联系,加大与国内外著名高校、科研机构的互动,积极参与长三角教育联动发展;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加强纵向衔接和横向沟通能力,增强学校汇聚校内外、国内外教育资源的能力,充分发挥校友资源的潜能,不断提高办学效益。

4.实施四大工程。

在上海市实施高等教育内涵建设“085工程”的指引下,积极、主动、全面参与和实施内涵建设工程,重点推进实施四大工程:

一是实施“学科兴校”工程。以重点学科建设为抓手,推进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凝练具有特色和相对优势的应用型学科方向,形成应用型学科专业群;以推行两级管理为契机,完善学科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把院(系、部)建设成为学科建设的主体;全力推进学科梯队建设,形成适应学科发展方向的稳定学科队伍;加大研究基地建设和产学研合作研究,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努力实现学科建设成果转化为教学成果和为社会服务的能力。

二是实施“质量立校”工程。全面实施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强化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大力推进上海教育高地实验班的建设;实施精品课程建设,加强实验室和实践实训基地建设,支持和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科学研究,切实提高本科教育质量。

三是实施“人才强校”工程。加快学科带头人培养、引进和学科梯队建设,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与专业负责人的作用;加快从海外引进人才的步伐,逐步提高具有国外留学背景人员占专任教师的比例,提升教师的国际化交流合作与竞争能力;实施师资队伍培养计划,加快培养中青年教师实践型、应用型能力和产学研合作能力。

四是实施“文化弘校”工程。坚持不懈地加强富有金融特色的大学文化建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以弘扬“立诚明德、经世致用”的校训精神为核心,弘扬光大“务本求实,自强不息”的金院精神,弘扬体现“诚实守信、严谨稳健、融会贯通、开拓创新”的金融特质,实现从形态文明向功能文明和素质文明转变,形成具有我校特点的以金融文化为核心的大学软实力,为学校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三、主要任务

(一)人才培养

1.主要目标和任务。

秉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和个性发展,全面落实“三型一化”人才培养目标,彰显人才培养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具有自我发展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国际化视野和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建立结构优化、质量优异、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管理水平,不断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进一步完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和国际化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设立28个本科专业,4个专科专业,争取建设好3~5个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包括特色专业和优势专业),争创国家级、市级精品课程3~4门。争创3~4个国家级、市级优秀教学团队。建设3~5个专业实验室。建立1~2个实验示范中心和校外实习中心。设立2~3门全英语教学示范性课程。优势专业群建设与人才培养质量位居国内同类院校前列。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

2.重大举措与项目。

(1)优化人才培养结构。与经济结构调整衔接,不断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坚持本科教育为主体,适度发展特色专科教育和成人学历教育,积极开展辅修专业第二学士学位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和研究生学历教育。专业数控制在28个左右。在校全日制本科生达到8 000~9 000人,全日制专科生800~1 000人,留学生1 500~1 700人,辅修专业第二学士学位、硕士研究生600~800人,成人教育(本专科)学生3 000人。

(2)实施专业建设工程。根据国家和上海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学校学科专业布局,按照“扶需、扶特、扶强”的要求,科学、合理确定各学科专业的建设属性。系统建设经济学类专业和管理学类专业,以金融保险专业群、财务会计专业群等建设为重点,围绕金融方向实施国际化战略努力打造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形成大金融、国际化特色的专业布局。积极稳步地发展文、法、理、工等专业。

(3)着力完善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多优质的课程选择,全面推行学分制。一是跟踪行业发展前沿,建设行业特色鲜明、时代性突出的实践实验课程体系,加强综合性实验课程的建设,多形式开展实践教学,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二是要加大人文、科学、艺术类等通识教育课程的比重,体现“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三是以学校创新创业学院为平台,在第一、第二课堂教学的各课程板块中,加大有利于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的课程,使“创新型”人才培养得以体现;四是积极引进、借鉴国外成熟的先进教育理念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加大双语教学改革和建设力度,加大双语教学在优势学科、特色专业中的比重,使经济学科和管理学科各专业的双语课程平均达到占各专业课程的10%以上,使“国际化”得以体现;五是要努力建设国家级、市级精品课程和特色课程。

(4)建设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提升教学管理水平。从理念维度、目标维度、教学过程维度、教学效果和信息反馈维度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的建设。根据“三型一化”内涵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制定本科教学质量标准、本科专业建设质量标准、课程建设质量标准、课堂教学质量标准、全英语教学和双语教学质量标准、毕业实习质量标准、实验教学质量标准、课程考核质量标准、毕业论文质量标准以及学生第二课堂学分认定标准。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完善各类听课制度和教学评估制度,加强教学督导的职能,完善学生评教制度,将学生评教、教学督导听课评价与院系评教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行业指导委员会的教学监督和指导作用。强化对各项教学环节特别是关键环节的调研、监督、咨询,加强从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过程、考试环节到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答辩、就业指导的全程管理和监控。

(5)实施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创建学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机制,聘请行业专家担任专业教学与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强化实践实验教学,构筑基础实验、综合实训、专业实习、学科综合实践等多种实践教学平台,建成市级、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第二课堂为载体,构建学生素质拓展体系。加强教学与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实施大学生创新活动计划,开展大学生学科竞赛,推动学生进行各种创新实践活动。大力推进基于计算机和校园网的大学英语学习,建立个性化教学体系,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加强教学改革与创新,倡导启发式、案例式教学,创新考试考核评价方式,建立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课外教学、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教学考核机制。努力办好本科教育高地,使之成为引领现代教育理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示范,成为上海乃至全国的人才培养重要基地和高等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6)继续探索特色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总结推广高地实验班教育经验。适度扩大高水平运动员招生规模。继续做好与上海市花剑队的合作。探索学历证书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的关系,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继续拓展市场,通过精品培训项目培养金融精品人才。进一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完善心理危机干预和转介机制。完善体教结合模式,促进学生体质和心理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7)加强学生德育工作。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德育贯穿于育人的各个环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全过程,使学生具有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要求的理想信念、公民素质和健全人格。不断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协同推进的德育工作管理体制。巩固和加强专职辅导员队伍建设。全面落实思政课和形势政策课改革实施方案,发挥好课堂主渠道作用。抓好学生学风养成教育,努力形成“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勤奋学习,诚实守信”的良好学风。

(二)教师队伍建设

1.主要目标和任务。

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特色明显、核心竞争力初步形成,与“三型一化”人才培养相匹配的高素质师资队伍。专任教师达到600~700人,师生比低于1∶18。拥有2名东方学者。

2.重大措施与项目。

(1)实施“人才强校工程”,优化队伍结构。坚持灵活多样的用人方式,大力引进以“东方学者”为重点的金融学科领军人才,引进一批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专业负责人。到2020年,博士学位占专任教师总数40%以上,高级职务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0%~50%,具有较强应用技能、能够熟练承担专业实验、实训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30%,有海外留学经历和一年以上访问学者经历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15%,有半年及以上国(境)外培训经历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40%,能够承担双语课教学任务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50%。

(2)遴选学科带头人和专业负责人,加强教学科研团队建设。

在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同时,开展校内学科带头人、专业负责人的遴选和培养工作。以提高教学科研质量为宗旨,加强各级教学团队、科研团队和教学名师的建设。

(3)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加强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拓宽国内外培训渠道,加大出境培训的力度。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鼓励教师在职攻读学位,到基层、企业进行学习和实践锻炼。给青年教师提供发展平台,帮助年轻教师尽快成长。提高教师专业化教学水平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鼓励支持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开展跨学科、跨学校、跨地区的创新科研教学活动。

(4)积极营造尊重知识、鼓励创新、依靠人才、关心人才的良好环境。不断改善教师待遇。

(三)学科建设

1.主要目标与任务。

以经济学、管理学科为重点,以金融学科为核心,适度发展文、法、理、工等学科,突出学科、专业的内涵发展,进一步凝练学科、专业发展方向,构建应用型学科专业群,争创上海市重点学科,申请建立专业硕士学位点,初步形成在上海乃至全国具有一定竞争力的品牌学科专业和特色学科专业。

2.重大措施与项目。

(1)创新学科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完善市级重点学科、校级重点学科、校级培育学科三级重点学科建设体系。逐步建立科学公正、重点突出、绩效考核、淘汰竞争的学科建设评估体系。建立健全学校、学院(系、部)两级学科建设体制,进一步扩大院(系、部)学科建设的自主权,强化学科专业基层组织建设,把院、系、部建设成为责权利协调的学科建设主体。

(2)实施学科带头人制度、专业负责人制度,积聚和造就一批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和学科创新团队。

(3)调整优化学科布局结构,适度发展专业硕士学位教育。重点扶持学校已有的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和学校重点学科,力争用3~5年的时间,新增金融、税务、会计等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在2020年之前争取9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在核心学科争取招收科学硕士。

(4)集中力量,重点扶持,争创学科建设的标志性成果。要举全校之力,使金融学科率先成为上海市重点学科,为建设成为国家重点学科打好基础。建设3~5个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努力将国际金融研究院建设成为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开放式研究平台,努力建设成为上海市和教育部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在人才培养和金融服务创新方面处于国内先进行列。

(四)科学研究

1.主要目标与任务。

以多出标志性精品科研成果为中心,以促进人才培养和学科专业建设为基本目标,改革科研管理体制和机制,整合校内外科研资源,打造高水平科研平台和团队。力争国家级课题立项总数15~20项,省部级课题立项总数20~25项。力争出版学术专著120~150部。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累计达到5 000篇。承办8~10次有影响力的国际研讨会。

2.重大举措与项目。

(1)实施精品战略。高度重视科研课题的档次和质量。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的作用,争取一批国家级和省部级重大科研课题。在市级纵向项目申报成功上实现全覆盖。充分发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论坛”等品牌论坛和品牌成果的效应和影响力。主动承接一批重大横向科研课题,增强为社会服务功能。横向合作课题经费达到科研总经费的30%左右。出版若干部在学科领域有重大影响的系列学术专著。

(2)完善科研管理、激励机制。以课题为导向搭建学术研究平台,探索“以课题项目带动科研机构”和“以课题人员为核心建立学术队伍”的管理模式;进一步完善科研工作考核办法,与职称聘任、绩效分配挂钩,以更好地调动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继续加大对高质量科研成果的奖励力度,促进科研成果质量的提高。

(3)加强科研基地和团队建设,发挥专业研究机构的带动作用。建设创新基地,组织科研团队,开展集体攻关,推动科研创新。充分利用国际金融研究院的资源优势,科学整合国内外研究资源,重点攻关重大课题,在金融创新研究方面有所成就,为上海“四个中心”建设出谋划策。要积极发挥依托各院系部的研究机构的作用。

(4)整合科研资源,积极推进产学研发展。加强科研的对外合作与交流,探索建立与政府、高校、科研机构、企业以及其他社会研究力量联合攻关的科研联盟机制,不断提升学校的知识创新能力。建立开放型知识服务平台和技术转移机制,促进知识的分享和传播,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构建整体性的产学研发展构架,积极参与金融业改革、发展的前瞻性研究,推动金融服务业的发展、创新。建立产学研发展实体,搜寻市场信息,动员整合资源,形成多方位、多层次合作机制,共筑官产学研合作一体化联盟。探索与综合类、理工类院校不同形式的产学研创新发展之路。加强与区域经济互动,发挥学校辐射优势。

(五)国际合作交流

1.主要目标与任务。

围绕“三型一化”人才培养目标,创新国际合作交流的体制和机制,探索构建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和国际化办学模式,积极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利用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和科研资源,实现我校人才培养和办学水平在国内同类高校中处于领先地位。到2020年,与国(境)外合作办学项目达到6~8个(其中本科生培养合作项目2~4个,硕士生培养合作项目1~2个),外国学历留学生250~300人,来校进行交流交换的外国留学生人数每年250~300人次,进行短期语言学习的外国留学生人数每年90~110人次,引进外籍教师10~15人,本校学生出国(境)学习、实习达到800~1 000人次,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和合作的国(境)外学者达到70人次以上,每年至少有10~20名海外知名学者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和合作。

2.重大举措与项目。

(1)提高国际合作与交流能力。巩固和拓展已有的合作办学项目,充分利用好合作方的教育资源。广泛接触有一定知名度的国外高校、研究机构以及国际组织等,大胆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和双方互利的合作项目,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积极拓宽和深化国际合作交流的途径和内涵,在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生互派、课程互换、学分互认等方面实现更高层次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开发海外教育市场,探索建立海外学习(培训)中心。鼓励学生赴海外游学实习。

(2)实施“学生生源国际化”工程。扩大留学生生源的国别和地区领域,通过各种途径扩大留学生教育,全方位多角度引进留学生。拓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采取灵活多变的合作交流模式,不断扩大中外交换生和交流生的数量。

(3)实施“师资队伍国际化”工程。实施全英语和双语教学教师海外培训计划,争取每个学科都有能熟练运用外语进行教学和研究的专业人才。设立流动特聘教师岗位,用于聘请国(境)外杰出学者来校进行学术休假、讲学授课、指导研究生、合作研究等。加强国(境)外人才引进工作,重点吸引国(境)外知名大学博士毕业生和教师来我校工作。努力提高外籍专任教师的比例。

(4)实施“课程建设国际化”工程。深化专业外语教学改革,推进全英语专业教学,加快全英语课程建设的步伐,增加全英语课程在教学中所占的比例。调整课程和内容结构,加强中外合作课程开发,增加课程中国际性内容的比重,提升学生的全球视野和国际化交流能力。加强外文原版教材引进的深度和广度,将原版教材的引进与使用英语(双语)教学的工作相结合。聘请外籍教师担任专业教学工作,每学期有一定数量的外籍教师在重点学科、中外合作项目以及留学生教学点进行授课和开设讲座。

(5)实施“学术科研国际化”工程。引导和鼓励教师按国际学术规范从事科学研究,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启动优势学科国际化研究项目,依托学校的学科优势和国际金融研究院等研究平台,与国际学术机构建立广泛交流合作关系,积极开展国际间的合作与科研。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

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负责、各方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建立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发挥党组织在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领导核心作用。进一步加强党支部的建设,充分发挥其战斗堡垒作用。建设高素质的教育管理队伍,建立学习型组织,全面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理论政策水平。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和管理制度,增强党对知识分子的感召力、凝聚力。

(二)探索办学体制新模式

推进部行市共建办学体制,争取包括教育部、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政府在内的国家部委、地方政府、各大金融机构、企业行业部门对我校发展的合作共建和重点支持。探索推进公立高校董事会制度,组建由地方政府、中国人民银行、各大金融机构和海内外校友、社会知名人士参与的“上海金融学院理事会”。

(三)深化管理体制和机制改革

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现代大学治理结构。充分发挥学校学术委员会的作用,尤其是要发挥教授在学术发展、学科建设、专业设置等方面的主体作用。

进一步规范学校制度建设,深入推进依法治校,切实维护师生员工的合法权益。

确立校、院(系)两级管理体制。建立健全二级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和二级学院教授委员会制度。

探索招生制度改革,进一步扩大自主招生的规模和地域范围,提高生源的质量,促进生源多元化。

(四)多渠道筹措办学资金

努力争取多渠道筹措资金,建立多元筹资体系。保证经常性收入的稳定增长,争取上级主管部门对学校的专项拨款和基建拨款的不断增加。坚持合作与共建,广泛吸收社会各方面资金参与学校建设。充分发挥校友的作用,开辟新的办学资源。强化产学研合作,将学校的人才优势、知识优势转化为发展的巨大能力。进一步下放办学自主权,增强各教学主体的创收能力。进一步优化财务预算管理,开源节流,增强教育经费统筹能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五)完善后勤、基建、安保服务

1.完善后勤管理机制,控制后勤运行成本,提高运营效益和服务质量。努力实现教学科研、教师办公条件和学生住宿条件有明显改善。加强节约型校园和健康校园建设。实施学校卫生条件标准化建设。力争上海市“花园”单位。加强学生宿舍管理,实现信息化管理,满足学生住宿需求的多样化。

2.在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以后,要进一步优化校园功能布局结构,凸现校园整体功能。全力推进学生宿舍、实验室、图书馆、体育设施、教学科研设备、教学和行政办公用房等教学基本设施和生活配套设施建设。完成浦西校区合理使用方案,提高利用率。积极争取条件,扩大教学用地。做好基础设施的改造维修,逐步形成行政办公区、学术交流区、教学科研区、生活服务区、学生活动区、体育活动区等功能分区,把学校建成一个典雅、宜人、便捷、具有金融文化特色及人文底蕴的现代化大学校园。

3.着力维护学校安全稳定。努力创建和谐校园和安全文明校园。加强、规范课堂、讲座、出版和网络等管理,营造健康向上的舆论氛围。关心并积极解决好师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及时化解各种矛盾。加强校园周边治安综合治理,推动学校与相关部门和社区的合作。加强学校、家庭、社会和司法联动保护,为师生身心健康创造良好环境。

(六)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

1.推进数字化图书馆建设。

构建数字图书馆资源整合服务的技术支撑平台,实现对于各种数据库资源、多媒体资源、镜像系统以及互联网信息资源等的整合和统一搜索服务,提高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共享服务程度,建设具有本校学科特色的自有资源专项数据库,不断增添电子文献资源,探索建立适合学科专业发展的学科馆员制度,提高图书馆信息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使图书馆成为长三角地区经济和我国金融学科重要的共享信息源。

2.提升校园信息化水平。

遵循云计算的资源动态分配、按需服务的设计理念,建设校园信息化平台。完善学校信息化建设支撑体系,建立覆盖全校的综合业务管理系统,建立网络教学平台和全校统一的教学资源库,拓展一站式综合信息服务终端,全面推进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信息化。基本实现包括硬件集成、数据集成、业务集成和服务集成在内的全过程大集成,逐步营造和构建与学校发展相适应的信息化氛围、信息化设施和信息化应用环境。营造具有我校特色的信息化管理、教学、科研、服务环境,为建设优质本科大学提供保障。

(七)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健全和完善岗位设置制度、聘任制度、考核制度和绩效分配制度。合理设置学校各类岗位。在教师岗位中探索设置教学为主型、教学科研型、科研为主型岗位。完善教师校内岗位聘任制度,树立教学科研业绩优先、兼顾履职年限的聘任导向,建立分类、分层管理的制度。改革教学工作量、科研工作量的核定办法,建立多层次、综合性的教师教学、科研工作评价制度,逐步由以数量评价为主转变为以质量评价为主。制订聘期考核评价制度,强化聘期考核。继续完善群体考核制度,增强群体考核的针对性。建立两级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逐步探索兼顾教学成果和科研成果的职务聘任制度。努力探索多种用人方式。完善内部分配激励制度,实行按岗定酬,按业绩定酬,既要注意向重点岗位倾斜,又要注意体现公平,建立教职工收入稳步增长的机制,不断改善教职工工作、生活、学习条件。积极争取扩大学校编制规模。

(八)加强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工作

坚持以党内民主促进校园民主,推进校务公开、民主治校、科学决策,健全与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党员代表大会制度、重大决策公示问责制度。进一步完善咨询、决策、执行和监督系统,充分发挥职(工)代会、民主党派、工会、共青团、学代会等群团组织在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科学决策中的作用,鼓励大家同心同德,为学校的发展贡献才智。

(九)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

1.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教风建设活动和有针对性的专题培训,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品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教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引导教师树立和践行“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严谨治学、团结协作、终身学习”的师德规范,建立师德监督和考核机制。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建立健全学术道德规范体系。加强管理人员和后勤服务人员的服务规范建设和职业道德建设。

2.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积极开展廉政文化宣传教育,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立健全具有高校特点的党风廉政建设长效机制。加强党风、政风建设,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形成“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良好风气。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以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为工作重点,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3.加强纪检和内部审计工作。

加强纪律监察队伍建设,全面落实反腐倡廉各项任务,推进校园的法制化建设,维护广大师生的合法权益。健全各级经济责任制,加强财务监督和财务审计工作,加强教育经费使用绩效监管,建立健全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的分析报告制度,有效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确保学校财务健康、良性和可持续发展。

(十)加强大学文化与和谐校园建设

加强对办学理念、大学精神的形成过程、转化方式和最终实效的研究,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项活动中不断凝练、培植、丰富、拓展富有金融教育特色的大学文化和金院精神。鼓励自主创新,营造自由活跃、团结合作、民主宽容的学术文化氛围。遵循“立诚明德、经世致用”校训,弘扬主旋律,突出高品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校园,保持“上海市文明单位”称号,力争取得教育部、全国文明建设项目等先进称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