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财经新闻的采访

财经新闻的采访

时间:2022-02-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财经新闻采访难度较高不仅会体现在以上方面,还会因为财经新闻与利益博弈密切相关,从而导致采访、获取信息过程中呈现为歧见纷呈、莫衷一是的混乱状况,这时,一方面是关键信息难以获得,另一方面是过量信息的堆积,反倒遮蔽了真相。
财经新闻的采访_财经新闻概论

俗话说“七分采访,三分写”。新闻采访是一门实践性和创造性很强的学问,是财经报道中一项最基础的工作。可以说,没有采访就没有财经新闻。

一、财经新闻的采访特点

财经新闻关系到国计民生和人们切身利益的新闻,具有专业性、实用性、时效性、前瞻性、可读性等诸多特征。由于事关国计民生和人们切身利益,财经新闻报道在信息的真实性、准确度、报道的时效性等方面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要求报道迅速及时,信息精确,尽可能量化。财经报道一旦出现失误,为受众提供了片面甚至错误的财经信息,可能误导受众做出错误的决策,给受众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一)采访时间:时效性强

财经领域有大量的事件性新闻,如突发性新闻、公司业绩、市场行情、市场收盘报道等,受众得知这些新闻信息的早晚会给他们带来实际的经济影响。如成品油提价的新闻,受众获取信息的早晚直接影响受众所做的决策,给受众带来直接的收益或损失。因此受众对这类报道的时效性要求很高。

这要求财经记者在报道此类新闻时,要准确及时,要有“抢新闻”的意识。记者在获取此类财经信息时,要在第一时间传播出去。如2010年4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0年第一季度主要经济数据指标,中国经济新闻网在8分钟之内,快速发布了以下快讯。

统计局:一季度GDP为80577亿元,同比增长11.9%

国家统计局:一季度CPI同比上涨2.2%

一季度货币供应量增速高位回落,新增贷款同比减少

一季度中国进出口总额6178.5亿美元,同比增长44.1%

一季度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373亿元

一季度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5.2%

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6%

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08元,同比增长9.8%

全年粮食播种10946万公顷,比上年增长47万公顷

统计局详解一季度经济:增速快主因是政策刺激

国家统计局公布一季度主要经济数据指标(全文)

统计局:一季度GDP同比增长11.9%,CPI上涨2.2%

动态财经新闻的时效性的重要由此可见一斑。对于动态财经新闻,媒介之间竞争的就是时效性的竞争,在内容上没有多大差别。在真实准确的基础上抢报道时间,抢时效,是这类新闻报道的重点。

(二)采访内容:专业性强

同其他新闻报道领域相比,财经报道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报道。财经新闻报道中隐含着抽象、复杂的经济学知识,多是数字、图表、模型和一些抽象的决策、趋势、预测等,受众在解读这些信息时容易产生障碍,拉大信息和受众的距离。请看下面这则报道:

2010年一季度,银行间债券市场累计发行债券7691.7亿元,同比增加53.6%。3月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债券3822.3亿元,较上月增加114.6%。截至3月底,债券市场债券托管量为13.7万亿元,其中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托管量为13.4万亿元,占债券市场债券托管量的98%。

一季度,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的债券以5年期以下债券为主。从期限结构变化趋势看,3月份,5年期(含)至10年期债券发行比重较上月明显上升。

(牛娟娟:《一季度金融市场总体运行平稳》,来源:《金融时报》,2010年4月28日)

过多的数据和术语充斥于报道,生硬而枯燥,增加了受众阅读和理解的难度。如果我们的财经新闻多是诸如此类报道,结果只能引起受众的厌烦,敬而远之。那么,如何让财经新闻受到受众欢迎呢?这就要求财经新闻记者熟练掌握相关的经济学知识,能够用通俗的语言表述抽象的经济信息,做好信息和受众之间的桥梁。

(三)采访对象:难度较高

财经报道的采访对象或是制定国家经济政策、履行监管职责的政府官员,或是事务繁多、身家丰厚的企业老总,或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经济学家。他们既不像娱乐明星般喜欢曝光,又不像普通人那样有时间、有意愿回答记者问题。这些人常出于低调、担心泄露商业机密等诸多原因回避媒体、记者。

这增加了财经新闻采访的难度,要想达到理想的采访效果,需要记者有较强的新闻突破能力,做好充分的采访准备。例如2004年关于中航油(新加坡)事件的报道,《财经》杂志的调查性报道《成败陈久霖》在众多报道中脱颖而出。这篇报道之所以做得出色,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财经》记者接触到了较为核心的事实和关键性的人物,较好地还原了事件原貌。而从其他媒体的报道可以看出,他们大多在做外围采访,没有采访到事件的核心人物。

财经新闻采访难度较高不仅会体现在以上方面,还会因为财经新闻与利益博弈密切相关,从而导致采访、获取信息过程中呈现为歧见纷呈、莫衷一是的混乱状况,这时,一方面是关键信息难以获得,另一方面是过量信息的堆积,反倒遮蔽了真相。2005年10月,被称为“南通第一民营企业”“宝港油脂”由于资金链断裂,被宣告破产。事件发生后,媒体纷纷报道,而信息源一开始都来源于与“宝港油脂”有资金和业务往来的上海五矿公司。上海五矿公司通过媒体传递这样的信息:“宝港油脂”因为上海五矿公司催要欠款导致资金链断裂,而南通地方政府出于地方利益保护目的,拖延还款,为南通的银行先行瓜分“宝港油脂”资产提供便利条件。

而实际情况远远比上海五矿公司介绍的更为复杂:“宝港油脂”本是一家民营企业,其资金链从一开始就很脆弱,之所以能够在短短的五六年里异军突起,是在这段时间里“宝港油脂”与南通港口集团、上海五矿公司之间出于共同利益,相互借势,发展起来的。具体地说就是,“宝港油脂”利用南通港口集团国有企业的背景,获得银行和上海五矿公司的信用担保,从而发展其食用油产业,而“宝港油脂”的发展又给南通地方经济带来利益。这种利益关系在2005年3月南通港口集团改制后发生根本改变,当时香港保华集团投资4.3亿增资南通港口集团并持有港口集团45%股份,改制后的南通港口集团不再为“宝港油脂”提供信用担保,由此导致该公司破产。

从上述陈述中我们看到,“宝港油脂”资金链断裂案是多方利益博弈的一个案例,“宝港油脂”、南通地方政府、南通港口集团、南通金融机构、上海五矿公司都是利益相关方。当时南通地方政府及相关国有企业出于种种原因没有出来说话,而上海五矿公司出于占据先机的意图,做了一个有利于自己的表述。很多媒体在没有经过多方采访、核实的情况下就加以报道,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了上海五矿公司利益博弈的工具。

像“宝港油脂”案这种情况,在近年来的财经新闻实践中变得越来越普遍,这是我们作为财经新闻从业者要特别谨慎小心的。由于市场经济发展日益深入,利益已经成为国家、企业、个人进行社会活动的关键词,财经新闻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这种利益博弈关系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要想使财经新闻成为社会公器,我们不仅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还要有坚实的财经新闻专业素养,能够兼听各方意见,广采诸家信息,然后分析、研究、判断,做出平衡报道。

2007年4月,娃哈哈集团与法国达能集团就双方合资问题发生激烈争斗,法国达能集团指责娃哈哈集团老总宗庆后不遵守协议、破坏规则,宗庆后则高举民族主义大旗斥责外国大型企业大肆并购民族企业,导致民族企业和民族品牌纷纷退出市场,外资企业的大规模并购将影响中国经济安全。宗庆后的这一说法得到了很多网民、中国饮料制造商、娃哈哈销售商的大力支持,一时间众说纷纭,各执一词。

值得欣慰的是,财经新闻界大多数媒体和记者对娃哈哈与达能的合资纠纷采取了较为冷静、理性的态度去看待,很多媒体都能充分收集、分析各方信息,做出了较为客观的报道。在这些报道中,《中国经营报》2007年8月31日的《娃哈哈与达能纠纷真相》表现尤为突出,记者紧紧抓住“利益”这根主线,顺藤摸瓜,从和利益相关的线索中去破解疑问。不仅揭解开了达能与娃哈哈合资的真相,还用事实揭示出宗庆后单方撕毁合同的利益推手。

作为优秀的财经记者,在我们进行采访时,不要害怕采访对象利用我们,如果我们有足够的专业分析能力、判断能力,我们完全能够因势利导,获取重要信息,写出精彩报道。把自己打造成与采访对象旗鼓相当的对手,不仅能够圆满完成采写任务,还能赢得采访对象的认同。

二、财经新闻的采访准备

“采访一分钟,案头十分钟”。财经新闻采访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记者要想漂亮地打好这场仗,就决不能打无准备之仗。采访前的充分准备,是保证采访成功的第一步。采访前准备越充分,越有助于记者深入了解采访对象,与采访对象顺利地沟通,成功完成采访工作。意大利著名女记者奥莉娅娜·法拉奇1980年在《华盛顿邮报》上发表了对邓小平的访谈,访谈获得了较高的赞誉,被誉为“这是邓小平历史性的、出色的答记者问”。这次访谈成功的关键之一就在于法拉奇在访谈前所做的出色采访准备。在获得采访邓小平的机会后,法拉奇大量搜集相关历史资料,对中国的“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历史熟稔于心,对邓小平的历史背景,以及他在“文化大革命”中的遭遇了如指掌,甚至连邓小平自己“从来不知道”的生日都了解得一清二楚。所有这些为她对邓小平进行成功的访谈奠定了基础。

如同其他新闻采访一样,财经新闻的采访准备包括平时的积累和临时的准备。

(一)平时的积累

在新闻报道领域,财经新闻报道是专业性最强、难度最大的。财经新闻记者的养成时间也是最长的。西方新闻界认为,培养一名社会新闻记者需要一年,培养一名时政新闻记者需要三年,而培养一名财经记者通常需要八年甚至更长时间。财经记者的养成是修养、知识、技能不断积累的过程,平时的积累对财经记者的成长非常重要。

1.提升自身职业道德修养

学会做记者要先学会做人,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是做一名合格财经记者的先决条件。新闻职业道德是用于调整新闻行业内外矛盾关系,规范新闻传播职业行为的一种社会规则。它是以新闻职业责任为核心的一个综合价值体系,是新闻传媒及其从业者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应当遵循的行为和道德规范。

1991年1月19日,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并于1994年4月、1997年1月和2009年11月进行修订,准则对新闻工作者提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发扬优良作风”、“坚持改革创新”、“遵纪守法”等职业道德要求。在“发扬优良作风”的准则中,更是明确提出“坚决反对和抵制各种有偿新闻和有偿不闻行为,不利用职业之便谋取不正当利益,不利用新闻报道发泄私愤,不以任何名义索取、接受采访报道对象或利害关系人的财物或其他利益,不向采访报道对象提出工作以外的要求”。为了抵制“有偿新闻”的不正之风,1993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出版署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新闻队伍职业道德建设、禁止“有偿新闻”的通知》。2005年3月,为了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规范新闻采编人员行为,维护新闻界良好形象,促进新闻事业健康发展,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联合下发了《关于新闻采编人员从业管理的规定(试行)》。

在新闻实践中,大批记者和媒体也认识到了加强记者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在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中,因主持“直击华尔街风暴”节目成名的主播芮成钢说:“财经主播、记者和财经官员一样,是不应该买股票的,因为这个里面有利益冲突。就算要买也应该有数量限制,而且要向社会公开,不得在任何媒体推荐。”《华夏时报》总编辑水皮认为财经记者利用职位优势炒股获利,一定会影响到今后报道的客观性。《第一财经日报》则参照《华尔街日报》、路透社的管理规则,“非常严格地不让跑条线的记者买卖这个条线上的股票,不允许从业人员把内幕消息变成自己的利益”。

在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修养方面,西方发达国家的职业道德准则和约束体系可供我们借鉴。西方新闻业同行在多年的报道实践中,在新闻报道领域建立了较规范的职业道德准则和约束体系。早在1874年瑞典舆论家联谊会成立时就强调要提供正确的消息给读者。1908年,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威廉斯博士公布了《记者守则》八条,其中强调新闻媒介要为大众服务,要坚持一个超然的地位,就是永远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介入社会生活,用平静、客观的笔触去描写你所看到的新闻事实。在实践方面,美国《华尔街日报》招聘的财经记者不仅要求有多年金融新闻报道经验以及良好职业口碑,还严格规定财经记者不能直接或间接接受超过顾客服务标准的礼物或服务等,以免影响报道质量。英国《金融时报》要求财经记者要与信息来源保持一定距离,防止两者之间过于密切的关系影响记者的独立判断。日本经济新闻社规定,记者要彻底排除与采访对象的利益关联。同时日本经济新闻社对记者收入所得信息进行严格管理(限制内部交易,严禁透露社内未公开的信息),一旦发现记者利用职务进行交易,马上开除。

2.储备以经济学和新闻学为主的多学科知识

做一名合格的财经新闻工作者,还需要储备以新闻学与经济学知识为主的复合性多学科知识。

首先,财经记者要有新闻学方面的知识储备。财经新闻首先是新闻,其次才是财经新闻。只有熟悉新闻学基本理论,掌握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财经记者才能在诸多财经事件中抓住新闻线索,判明新闻价值的大小,抓住新闻的核心要素,顺利进行采访和写作,成功进行财经报道。

其次,财经记者要有经济学方面的知识储备。财经记者的经济学知识储备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经济学基础知识,包括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知识;一类是财经记者所报道行业或领域的专业知识。经济学基础知识,主要靠记者的刻苦学习和长期积累。所报道行业的专业性知识,除记者自身努力学习和实践积累外,通过相关培训学习也是一种重要的手段。

除了储备新闻学和经济学相关知识,财经记者还需要掌握外语、历史、政治、文化、科技等其他学科基本知识和技能,这些知识和技能作为框架性的背景知识,对财经新闻多方位的立体传播形成了有力支撑。

以上是财经记者所需积累的知识。从财经新闻界从业人员知识结构现状看,经济学知识的欠缺尤为突出,积累相关的经济学知识对财经记者来说尤为重要。特别是在当前财经报道越来越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致的情况下,竞争和市场需求对财经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济学相关知识不仅是记者进入财经传媒业的门槛,也是制约财经记者今后能否进步的重要基础。

《21世纪经济报道》香港特约记者罗绮萍是一个在采访时具有很强突破能力的人,她之所以能够采访到很多重要人物,一个是她超强的学习热情和学习能力,一个是她的英语能力。罗绮萍在“21世纪路劲财经奖学金班”的讲座上坦承她的英文并不特别好,但她敢于大胆用英文进行采访。2004年10月,罗绮萍去新加坡采访,打算采访东盟秘书长王锦荣。王锦荣要求用英文采访,罗绮萍如期完成了采访任务。罗绮萍的英文采访能力使她在《21世纪经济报道》里很快就脱颖而出,采访到了包括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穷人银行家”尤努斯教授在内的重要财经人物和事件。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稳步发展,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也日益密切,中国的财经记者对国外政府官员、企业高管、学者的采访也会越来越多,英文水平的低下,将会影响财经记者事业发展的空间。

3.增强财经新闻采写技能

很多媒体负责人在提及财经记者素质时,不约而同提到了采写能力的重要性。然而,娴熟采写技能的练就并非一日之功。提高新闻采写技能,新闻记者在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和储备相关知识之外,还要不断在实践中学习、锻炼,用职业态度来锤炼采写技能。

要充分认识到采写的重要性,培养扎实的采访作风和娴熟的写作技能。很多财经新闻作品之所以没有影响力和穿透力,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作者采访不够深入,所做采访只是一种浅尝辄止的外围采访,未能真正接触核心事实,采访到核心人物,因此对新闻事件的本来面目也就不能有客观深入的反映。重视采访和提高采访技能,是记者的基本职业态度。在财经新闻写作方面,初学新闻写作的人,可以学习、模仿成功媒体或著名记者的写作风格,但要在模仿和学习中逐步掌握新闻写作的技巧,并上升到对财经新闻写作规律的把握。在写作中,财经新闻记者尤其要注意锻炼和培养自己的描述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一些重要的财经新闻由于涉及的关系、人员、利益复杂,其真相往往隐藏在扑朔迷离的假象中,这种新闻的采写,更像是侦探破解复杂案件,它需要时间、耐心、严谨的态度、努力的工作。新华社河南分社记者谢登科,为了调查郑百文造假上市、内部管理混乱问题,花了近两年时间,采访上百次,接触100多人,收集了6本笔记本的资料,在此基础上,他写出了《假典型巨额亏空的背后——郑百文跌落发出的警示》。《假典型巨额亏空的背后——郑百文跌落发出的警示》一文播发后,引起了强烈广泛的社会反响。中央有关部门领导对郑百文事件高度重视,由国家有关部门组成的调查组对郑百文巨额亏空问题展开调查,并进行了查处。

4.积累财经报道人脉资源

平时的积累除了以上几点外,人脉资源的积累也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财经动态信息的采写,关键不在写作,而在于信息来源。而信息的获得有赖于记者长期人脉资源的积累。有了报道资源和人脉,才能获得更多的新闻来源,找到更权威的采访对象,有更加深入的见解,提升新闻报道的价值。

那么,财经记者如何积累人脉资源呢?记者何华峰这样建议:“首先需要确定关系范围,一开始目标明确不要太广,比如说报道零售业就可以从几家有影响的百货公司开始;其次维护关系要有绩效,不能害人家,不可以做骗人、歪曲的报道;第三就是在信任的基础上,通过专业知识赢得对方,可以利用自己信息面广的优势为他们提供一些信息,让他们觉得除采访外,和你交往还有收获。”

著名财经记者胡舒立在人脉资源上的经营广为人知,下面是其中两则:

1999年底,适逢中美两国刚刚签署“入世”协议,广东举办了一个中国入世的高级研讨会,好不容易请来中国恢复关贸地位的首席谈判代表、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到会,此公当时可谓是炙手可热的人物,在广东开完会议后即将飞赴美国参加西雅图世贸组织年会,龙所以有言在先,到广东出席会议的条件是拒绝会见任何传媒。然而胡舒立飞来广州,却可以一面在金桥大厦的大堂里与我们随意聊天,一边拿着手机打到龙永图下榻的地方,直通通地就对龙的秘书说,告诉龙部长我是胡舒立,龙永图居然还真的就过来接了胡的电话,胡在电话里与龙部长交谈甚欢。胡说:“龙部长,这次在广东会议上我就不打搅你了,但我希望能够在西雅图再采访你。”龙客气答曰:“好的好的。”旁坐的熊晓杰欣羡不已,并万分感叹:“跟龙永图都这么说话,当记者当到这个份上,值了!”[1]

胡舒立一个重要的人脉来源是80年代、90年代设计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体改委(办)或其相关人士,王岐山、周小川等人都是胡舒立的重要内线。直到今天,《财经》杂志的一条报道主线就是国企改革。无论是电信拆分、上市,还是中石油、中石化的改革,包括农村新土地革命等,都明显地沿袭了她一贯的关注重点。当然,其消息来源也沿袭了她多年的人脉资源。90年代初,第一代海归派归国,他们带来了一个重要的概念,资本市场。当时,按照朱镕基指示,部级以上官员全体学习资本市场。建立资本市场并运用新的工具改革国企成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内容。在此前后,胡舒立两次出国,直接采访报道了当地有影响的公司购并案。但是,这段经历最主要的意义在于使她得以切入新崛起的海归派,其中最为铁杆的是原中银国际总裁方风雷(尽管此人作风、意识上一点不海归)。方风雷为胡舒立迅速切入国际投资银行提供帮助。因此,早年的体改委和后来的投资银行界人士,是胡舒立在诸多重要事件中得以获得第一手资料的重要桥梁。[2]

也正是有胡舒立长期积累的广泛人脉资源,《财经》杂志才有了《基金黑幕》、《谁控制了冯明昌?》、《成败陈久霖》、《琼民源》、《君安震荡》等一篇篇重磅报道的相继问世。

积累人脉资源需要时间,对于一个刚入行的新人来说,这无疑是很大的挑战。诚恳的态度是赢得采访对象信任、积累人脉资源的有效手段。

(二)临时的准备

财经新闻采访临时的准备主要包括准备采访资料、熟悉采访对象和拟定采访计划等几方面。

1.准备采访资料

如果是突发性新闻事件的采访,记者应尽快奔赴现场,没有时间可以不做采访前准备,到现场视情况而定。如果是延缓性新闻(非突发性新闻或预知性新闻),比如会议采访,节日报道,大型活动采访,到某个行业企业采访等等,记者预先可以计划行程,就要做好采访前的资料准备工作。

做好采访资料的准备工作,有助于记者顺利实现与采访对象的沟通,提高采访效率。了解采访对象的背景资料,有助于记者提出精彩的问题,同时也可以避免采访中出现不当表现。

采访资料的准备工作,可以从三方面着手,一要准备采访对象的基本资料,如年龄、职业、兴趣爱好以及个人经历等;二要准备相关新闻事实的背景材料;三要准备相关的理论知识。这些资料可以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以往的媒体报道获取,也可以通过预采访掌握情况。

2.熟悉采访对象

熟悉采访对象既可以进一步补充相关资料,又可以使采访对象更愿意接受记者采访,和谐采访气氛。

熟悉采访对象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可以通过材料熟悉采访对象。在进行新闻采访前,记者要通过多种渠道获取关于采访对象的相关资料,如采访对象的简介、特点、专长以及采访对象与所采访问题的利害关系等。另一方面,可以通过采访对象熟人熟悉采访对象。只有对采访对象有了较充分的了解,记者才能提出更深入细致、切中要害的问题,才能获得有价值的新闻。

3.拟定采访计划

采访计划,指记者对于采访活动的基本设想,包括采访目的、要求、步骤、方法、时间,以及找什么人,提什么问题,阅读什么资料,还有采访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处置的方法等。采访作为一种目的性较强的活动,事先拟订好采访计划,可以避免盲目性,争取采访的主动。

如何制订采访计划,要因人因事而定。一般来说,简单的采访活动,拟出概要的计划(访问提纲)即可;重大事件、重要人物、专题新闻、综合新闻的采访,则需要拟出较为详尽的采访计划和访问提纲。无论是哪种情况,采访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充足的材料,为写作新闻服务。为达到这一目的,在拟订采访计划时,要注意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明确采访要解决什么问题,从而规划总的采访要求和各单项采访的要求。

第二,确认重点采访对象、一般对象以及采访应该涉及的领域、部门和现场。

第三,设计采访方式、采访顺序和时间安排等。

第四,选择采访的突破口。

以上这四个方面,组成了采访全过程的整体构想。但是采访中所面临的客观情况是错综复杂、千变万化的,即使事先拟订的采访计划再周密详细,也很难在实际的采访中不折不扣地实现。因此,记者应当根据变化的客观情况灵活调整计划,拟订新的访问纲目。为了能够及时做到这一点,在拟订计划时,最好多设几套方案,一种方案行不通时,立即更换另外一种,免得措手不及,同时也要培养临场的应变能力。

4.其他准备

关于采访的临时准备,除上述几方面外,还应当做好必要的思想准备。如采访小人物、小事件不要马虎大意,采访大人物、大事件也不要紧张和自卑,树立采访的责任心和自信心。面临一些艰巨的采访任务,还要做好吃苦、冒险的精神准备。

采访工作的一些必需品也要事先准备妥当。如文字记者要准备好采访本、笔、录音设备等物品,摄影记者在临行前要将相机、电池、闪光灯等设备检查一遍,广播电视记者要准备好录音机、摄像机等器材。这些必备的物品,临场时缺少一样,也会影响正常工作,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三、财经新闻的采访实施

(一)提问

在采访的实施阶段,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怎样向采访对象提问。一位成功的新闻记者,首先是一名出色的提问者。记者采访的问题涉及采访对象的专业、行业时,记者的问话应该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水准,这样才能赢得采访对象的信赖与尊重,才能引发采访对象的兴趣与共鸣。

一般来讲,记者的问题可分为开放式问题和闭合式问题。

所谓开放式问题,就是问题比较概括、抽象,对回答的内容限制不严格,给对方充分自由发挥的余地。开放式提问在新闻采访中常用于访谈的开始阶段,适于转入话题、搜索情况、调节气氛、发现遗漏、缓冲记者的压力等情况,可缩短记者和被采访对象的心理、感情距离,为采访营造一个相对宽松自由的氛围。但是由于开放式问题较为松散和自由,难以深挖,通常很难一个问题就问到点子上。

所谓闭合式问题,就是问题比较具体、单纯,范围限制很严格,对方一般要作较为直接明确的回答。对采访对象而言,闭合式问题提问具体、范围严格,回答起来比较方便。同时,封闭式提问留给对方回答的自由余地较小,限制对方扩散发挥,便于采访者对某个事件或某人的观点进行追问。

在实际采访中,“开放式”与“封闭式”是相对的,开放度小便接近于封闭式,封闭度小便接近于开放式。开放式提问与闭合式提问的优点与缺点是互补的,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灵活运用,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003年两会期间在人民大会堂小组会后,众记者围堵采访戴相龙。中央电视台记者王小丫先提问题:“您刚刚完成由人民银行行长向天津市长的角色转换,请问您的感受是什么?您如何看待今年我国经济增长7%?”对这一宽泛的问题戴相龙没有回答,只说另找时间坐下来慢慢聊。接着另一中央电视台记者张雪梅进行了封闭式提问:“一、请问您准备为天津人民做些什么?”“二、请问您希望天津人民给您一个什么样的评价?”对于这两个问题,戴相龙立刻给予了回答:“发展经济,维护社会稳定……”“一个好市长!”

这个采访实例告诉我们,要灵活运用提问方式。在环境、时间允许的情况下,采访对象能够静下心来专心访谈,可用开放式问题调节气氛。在环境、时间不允许时,记者宜采用封闭式提问。

在财经新闻的提问中还要注意问题不要太空洞;问题要问到点上,不提外行问题;不要借提问机会卖弄自己的知识,受众更想获悉的是采访对象的想法而非记者的观点;不要提暗示性太强的问题,这样的提问容易诱导受众,使采访材料失去真实性。

说到底,提问是一门艺术,运用起来并没有什么固定的格式,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二)观察

现场观察,是一种无声的采访,是记者进行采访活动的一个重要手段。记者只有在现场学会观察,善于观察,不断发现更多的新闻事物,运用恰当的思维方式去挖掘事实所蕴涵的更深的新闻价值,才会写出准确、鲜明、生动、形象的新闻作品。

记者进行现场观察,要会观察。首先,观察要明确观察目的。目的明确后,才能有效地把注意力集中起来。其次,在观察时注意抓特征,抓细节,练就一双目光犀利的“新闻眼”。细节能增加新闻的信息含量和真实性,使故事具备较强的现场感和形象直感度;细节往往具有以一当十的说服力;细节越生动,受众的神经中枢越能保持长时间的接受兴趣。美联社记者休·马利根指出,“生动的细节可以使纸面上的文章留在人们的心灵上,渗透到人们的情感中去。”再次,在观察的同时还要善于思考,只有这样能提高观察成效,并使报道具有一定的深度。

《财经》杂志副主编马克2003年12月的一次重要报道活动充分显示观察在采访中的重要意义。2003年12月4日,当时在《南方周末》工作的马克受命采写“谁来推动京津冀经济一体化”专题报道,这一报道与长三角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的报道形成一个整体,同时推出。当时长三角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的报道已经顺利完成,唯独马克负责的环渤海经济圈没有进展,接受采访的专家说,环渤海经济圈根本没成形,这个选题没有意义。马克于是顺势进行逆向思维:为什么其他两个经济圈已经风生水起,而环渤海经济圈却迟迟没有动静呢?马克认为,经济一体化就是人流、物流、资金流的叠加,“三流”的资料搞清楚了,这个问题就解决了。马克先去查找有关资金流的数据,发现北京和天津之间的相互投资少于他们和欧亚大陆以及太平洋地区的相互投资。而物流、人流就要靠记者的现场观察和询问了。对于物流,马可采取的是坐出租车在京津唐高速路上数车牌,一共数了50辆货车,发现京津之间的车特别是集装箱车很少,很多车是从江苏、山东等地开过来的。对于人流的调查,马克在天津住的宾馆周围1里以内的地方随机询问,是否有亲戚或朋友在北京工作的,问了七八个人,只有一人有这个情况。马克通过数据查询、现场观察询问,获得了重要的一手资料。从此再进一步分析,就得出了这次报道的重要结论。

因此,我们看到,新闻采访中的现场观察,不仅是记者进行采访活动的一个重要手段,更是记者必须掌握的一项本领。财经记者只有在具体的新闻采访活动中熟练地掌握了现场观察的方法和内容,并且灵活运用,才能做出出色的财经新闻报道。

《华尔街日报》2002年5月8日一篇名为《快餐店锱铢必较餐巾纸越发越少》的文章,就显示出作者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记者观察到,快餐店提供的餐巾纸越来越少,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记者通过一系列的调查数据分析,得出了纸张成本上涨、快餐市场利润缩减的结论。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现场观察,往往能够获得真实、关键的信息,从这些关键信息入手,可以得出新鲜的结论。

(三)突破能力

由于财经新闻涉及国家政策、地方利益、企业利益,在财经新闻的实际采访中,往往会遇到很多阻碍。这个时候,突破阻碍获取真实准确信息就成为采写成功的关键。

《21世纪经济报道》依靠该报创办前《南方周末》记者的传统,在采访突破能力显示出超强的优势。《21世纪经济报道》政经新闻中心总监汪生科在2004年就成功地做了一个产权改革的报道,报道成功的关键就是采访突破能力。当时汪生科从《京华时报》上看到一则简讯,说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将到东北调研产权改革问题。报社感觉这是一个重要选题,决定派汪生科奔赴东北现场采访李荣融,获取一手信息。但是由于这是国资委的一次重要工作,除了新华社记者外,并未邀请其他媒体参加,因此,李荣融在东北什么地方、什么时间调研,全然不知,这完全需要记者将自己的全部潜能充分发挥出来。汪生科首先给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的国资委打电话,得知李荣融调研第一站是黑龙江省国资委。到哈尔滨后,汪生科又打了30个电话,获得了座谈会的准确时间地点。于是,第二天汪生科赶到了座谈会地点,并且成功进入会场,获取了全部会议资料,及时写出了报道。

从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财经记者的社会活动能力、沟通能力、应变能力十分重要。从事财经新闻工作,一定要分析自己的性格特点,找出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在实际采访中扬长避短,成功突破阻碍,获得重要信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