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采访与新闻采访

采访与新闻采访

时间:2022-04-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章 采访与新闻采访9月16日以来,各大网站纷纷转载东北某省日报一篇写湖北某大学女大学生,因不堪爸爸的亲吻,一纸诉状将其爸爸告上法院的文章,一时间引起了全国不少媒体的关注。新闻采访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占据什么地位?(一)采访的含义在探讨怎样的采访才算得上新闻采访这一问题之前,必须先弄清采访的含义。

第一章 采访与新闻采访

【新闻案例】

9月16日以来,各大网站纷纷转载东北某省日报一篇写湖北某大学女大学生,因不堪爸爸的亲吻,一纸诉状将其爸爸告上法院的文章,一时间引起了全国不少媒体的关注。而这篇文章的作者,早在9月11日就通过电子邮件将此稿发给作者,因记者看后发现此稿有些离奇,便就有关问题进行核实。请看——

《女大学生状告爸爸的吻》如何出笼[1]

一起离奇的案件:一个21岁的女大学生,因不堪爸爸的吻,一纸诉状将其爸爸告上法院

9月11日,记者打开自己的电子信箱,取出一篇题为《女大学生状告爸爸的吻》的稿件,作者是湖北某大学在读一年级的研究生。文末作者还说:“尊重被采访人的意见,文中胡艳艳系化名。照片另请联系。”

《女大学生状告爸爸的吻》一文约5800字,文章梗概如下:女大学生胡艳艳,今年21岁,是湖北某大学的一名大三学生,湖北省秭归县人。她的父亲今年58岁,已退休。

胡艳艳的父亲原在秭归县城某工厂任保安科科长。她出生不久,她的父亲就养成了个习惯,每天要抱着她,不断地跟她亲嘴。让胡艳艳难以忍受的是,爸爸的这一习惯直至今日还没有改变。

今年8月25日晚11时,胡艳艳的爸爸趁她熟睡再次偷吻她。胡艳艳愤怒地把爸爸蹬倒在地,说:“爸爸,给您说过多少遍了,我已经21岁,怎么还偷着干这个?您考虑过女儿的感受没有?”

没想到她爸爸站起来后,恶狠狠地说:“怎么啦,你是我的女儿,我有权吻你。要不,从今晚起,你搬出去睡。下学期开学也不要找我要学费了。”

胡艳艳一听火直冒:“难道您生个女儿就是要吻她……”没等她把话说完,她爸爸大吼道:“你还敢跟我顶嘴!再顶我一刀砍了你。”说着便跑进厨房拿菜刀。

胡艳艳不敢再说话,只得躲在被子里哭。凌晨1时,胡艳艳穿好衣服,拉开灯,写了一封绝笔信。

天亮后,她到同学家借了些钱,赶到学校,找到张老师,向他倾诉自己在家受苦的经历。张老师安慰胡艳艳,这事可以通过法律手段解决。在张老师和几位法学系大学生的帮助下,胡艳艳写好了起诉书。9月1日,她赶回秭归,将起诉书递交到秭归县人民法院。

文章最后,作者还说采访了武汉大学法学教授陈正明和湖北大学心理学教授、湖北省高校心理卫生协会副会长严梅福对胡艳艳状告爸爸一案的看法。

记者就可疑处核实:“我们不知此事,也没有接受任何人就此事的采访”

记者觉得此文有些离奇,便与文中提到的湖北秭归县人民法院、湖北大学心理学教授严梅福先生打电话询问此事,不料对方都十分肯定地说:“我们不知此事,也没有接受任何人就此事的采访。”

记者找到作者,直截了当地问他:“你那篇‘女大学生状告爸爸的吻’的稿子是真实的吗?”他说:“这件事我不想说,一时半会也说不清楚。”后来,他有点为难地说:“这篇稿子基本是真的。”接着他把写这篇稿子的过程和实情告诉了记者:

这篇稿子的线索是一个与他关系很要好的女同学(据作者说这名女同学是湖北潜江人,1998年考入他所在的大学,现在读大四)提供的。这个女同学好几次与他谈到,他的父亲从小就喜欢亲吻她,一直到现在都是这样,她为此很烦恼。他感到这是一个很不错的新闻线索。他把想将这件事写出来的念头对这个女同学说了,经女同学同意后,他开始构思如何写作。几天后,他将初稿给这位女同学看,并找了一个他认为写作水平不错的同学帮忙进行修改,前后大约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

这篇稿子完成后,连那个女同学自己都说:这太离奇了。作者自己也这样想,因为只要认真看几遍,都会觉得这是一个假新闻,肯定发不出来。但后来一想反正已经写出来了,干脆发出去试一下。就这样,他把稿件发给包括本报在内的少数几家报社。没想到,稿件发出不到一小时,广东的一家报社就给他发来了要发此稿的消息。但过不多久,对方又说要等法院判决后再发,到时再与他联系。过了几天,这家报社不知什么原因并没有与他联系就将稿件发出来了。17日,他在网上看到不少媒体也转发了这篇稿子。18日,他听到有人对此稿件的一些评说,于是有了一种不好的预感。为此,他就这篇稿子可能引发的法律官司,四处向有关法律人士咨询。

这篇稿子有多少地方失实?作者说,这篇稿子,除了他听这位女同学自己说她爸爸爱亲吻她外,没有就此事采访过任何人。文中提到的“9月1日是大学生上学的日子,然而女大学生胡艳艳却在这一天将一纸诉状递交到秭归县人民法院,状告爸爸的吻”以及“在张老师和几位法学系大学生的帮助下,胡艳艳写好了起诉书”,都是他自己想出来的……

读了这篇新闻,许多人认为撰写《女大学生状告爸爸的吻》(这条新闻被《新闻记者》杂志评为2001年全国十大假新闻之最令人作呕的新闻)的作者只是听了女同学讲述的故事后进行创作,没有采访,而上面这篇《〈女大学生状告爸爸的吻〉如何出笼》则是记者经过深入采访完成的。

毋庸置疑,采写《〈女大学生状告爸爸的吻〉如何出笼》一稿的记者经过多方调查才完成这篇新闻稿,其调查的过程就是采访的过程。但撰写《女大学生状告爸爸的吻》一稿的作者与“女大学生胡艳艳”之间进行的交流就算不上采访吗?

那么,什么是采访?什么是新闻采访?它们之间有没有区别?新闻采访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占据什么地位?

一、新闻采访的含义

新闻学的核心就是采访。然而,采访一词并非只在新闻学的意义上被使用。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采访一词被越来越广泛地使用着。作家深入生活、体验生活、寻找和搜集文学创作素材的活动被称作采访;党政机关秘书部门的工作人员为了写工作总结,或为了给领导写讲话稿,而到各部门和基层各单位搜集相关素材,也叫采访;甚至公安、监察部门为了办案而多方搜集证据,也有人称之为采访。这些被称为采访的活动有一个共同点,都是为了获得一定的素材或材料,而广泛地向人打听、询问、调查。

(一)采访的含义

在探讨怎样的采访才算得上新闻采访这一问题之前,必须先弄清采访的含义。顾名思义,采,就是采集;访,就是用语言四方打听。从字面上理解,采访就是用言语广泛打听,以获取所需的材料。实际上,像我国第一部诗歌集《诗经》,就是用采访的方法,由上古代的采诗官在各地采集民间歌谣汇集而成的。这跟今天的音乐工作者到民间采风,收集和整理民间音乐素材是一样的。被誉为“西部歌王”的作曲家王洛宾,一生写了大量脍炙人口的民歌,广为传唱。其实,这些带有浓郁西北少数民族特色的民族歌曲,并不都是王洛宾的原创歌曲,而是他长期深入民间采集当地民间歌曲、小调整理而成的,所以很多歌曲不是注明王洛宾作曲,而是注明王洛宾整理。当然,这种采集整理也是二度创作。他这种长期到民间采集民间歌曲、小调等音乐素材的活动,就是采访。因为他在采集的过程中,要向当地百姓询问、请教,要广泛打听。

这种用语言广泛打听以收集素材的活动有很多,因而“采访”一词在很多场合被广泛使用。除了上面提及的作家体验生活、秘书搜集总结素材、公安部门搜集办案证据被称作采访外,就连历史学家记录历史的调查研究活动,也被称作采访。

但是,任何词义都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丰富的。我们说采访主要是通过语言收集材料的活动和过程,但并不是说采访仅限于用语言打听。观察事物、人物的变化,获得所需材料,也是采访;仔细倾听他人交谈的内容,倾听物体运动变化发出的声音,从而获得所需的材料,也是一种采访。比如,在地震发生的现场,记者满眼尽是倒塌的房屋、毁损的道路、侥幸逃生惊魂未定或失去亲人悲痛欲绝的人们,此时,不用言语交流,只用眼睛观察现场所见、用耳倾听现场的声音,记录下地震后惨烈的画面和失去家园、亲人的撕心裂肺的哭喊,以及救援人员的工作情形等,就可以很好地表现这个灾难。这样完成的新闻稿件也是采访所得。

当然,更多的时候,采访是身体力行的结果。许多作家在创作一篇小说之前,要选择某个地方体验生活。如创作农村题材的小说,他们会选择一个村,在那里住上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他们对村里的概貌、村民的家庭、村民的行为举止等进行多侧面的观察,听农民的语言习惯,还要与农民进行交谈,了解更多的内容。甚至,为了拉近与农民之间的心理距离,作家们还会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在融入农民生活中采访农民。

这里就提出一个问题:提问是采访,观察是采访,倾听是采访,访者在观察、倾听、提问过程中的一个动作、一个眼神是不是采访?采访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访者与被访者之间的互动过程。这种互动常常表现在心理活动影响下的外在行为。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可能直接影响着被访者的内心活动,进而直接影响着采访的深度和效率。比如,在倾听讲述者讲述他人或自己的故事时,同是坐在沙发里,访者身体前倾仔细聆听与背靠沙发昂首闭目,对讲述心理的影响是不一样的;讲述者讲到动情处潸然泪下,是不动声色地递上一张纸巾还是无动于衷甚至疾首蹙眉,对讲述者的心理影响也是不一样的。这种种不一样,影响着讲述者是继续讲下去还是匆匆结束。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采访是一种广泛存在的调查研究活动,是一种访者与被访者之间互动的行为过程。

那么,采访与新闻采访是不是一回事呢?

(二)新闻采访的含义

在本章开头列举的新闻案例中,实际上有两个采访者。一个是采访“女大学生状告爸爸的吻”这一离奇故事的作者,另一个是对这个离奇故事出笼经过进一步采访的记者。严格说来,这两个人都进行了采访。那个离奇故事的作者并非没有采访,他与那位“提供线索”的女同学进行的交流就是采访,只不过,他没有对文中涉及的其他单位和人进行采访。他不仅没有对这条线索进行核实,相反还加进了许多想象的东西,或者说编造了许多情节。而那位记者则不仅及时地对这条新闻稿件进行了跟踪采访,而且对文中出现的诸多疑点进行了核实。由此,我们很自然地就能分辨出哪是真正意义上的新闻采访。两者最明显的差别在于,前者采集到的素材是写作素材的一部分,作者加进了许多自己虚构的内容,后者则把采集到的素材作为写作素材的全部,它必须完全依赖于采访获得的事实材料。

那么,是否写作素材完全依赖于采集的真实材料的采访都是新闻采访呢?不是的。比如政府工作人员的调查报告完全依赖于深入各个领域采集到的事实材料,但那也不是新闻采访。

那么,什么是新闻采访呢?目前对新闻采访下的定义较多,有代表性的是:

新闻采访是一种特殊的调查研究工作;

新闻采访是新闻工作者为搜集新闻素材所进行的活动;

新闻采访是记者、通讯员寻找和采集新闻素材的活动;

采访是采访人员用行动和意志,搜集和研究有价值的真人真事作为写作素材的一种艺术活动;

采访是新闻记者(包括业余报道者)为进行新闻报道所做的了解客观情况的活动;

采访是新闻记者为大众传播而进行的认知生活、搜集寻访新闻素材的职业行为。

关于新闻采访的定义还有很多种。中国乃至国际新闻界对新闻采访所下的定义,众说纷纭,难以统一。“英国有人曾对50名颇有资历的记者作专项调查:请给新闻采访下一定义。结果,约30名记者答不上来,其余记者的答案也是五花八门,无一准确。”[2]这在一定意义上也说明,定义只是一定之义,它常常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缺陷,不能完全涵盖所定对象之义。大多数定义常常只是界定了所定对象的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的主要属性。

综合上述定义,新闻采访主要是指新闻工作者为了报道新闻而进行的对客观事实的调查研究活动。按照逻辑学的属+种差定义规则,“调查研究活动”是新闻采访的属,“以报道新闻为目的”是种差。新闻采访是一种调查研究活动,它和其他的调查研究工作一样,要求记者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发现一个个值得关注的问题,经过广泛而艰苦细致的工作,拨开掩盖在事实真相上面的层层迷雾,直至揭示出事实真相,其间可能要顶住重重压力,有时为了弄清事实真相还要饱受各种危险、威胁,甚至付出生命。同时,这种调查研究是“为了报道新闻”,正是这一点构成了新闻采访与其他调查研究活动之间的区别。

(三)新闻采访的特点

新闻采访作为一种调查研究活动,与其他调查研究活动具有共性,但其自身的特性又使它与其他采访活动区分开来。

1.新闻采访的目的——公开报道

刘少奇同志说,报纸工作人员是调查研究的专业工作人员,报上的一切文章都应当是调查研究的结果。这无疑揭示了记者这一职业的本质特征。记者采访新闻的过程,实际就是调查研究的过程。始于调查研究,又结束于调查研究。记者通过观察、倾听、交谈、看材料等调查研究的方法和手段,发现问题,获得新闻线索或产生朦胧的写新闻的念头。此时,记者对“新闻点在哪里”、“新闻价值究竟有多大”的判断并不明确,于是就必须依靠大量的调查工作,进一步搜集大量的事实材料,依靠材料作出进一步的判断。然而,调查的材料常常是一堆杂乱无章的东西,需要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研究,从而对事物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认识到事物的本质。此时,不仅对“新闻点在哪里”有了明确的判断,而且找到了丰富的材料支撑和印证记者的判断。尤其是当记者的一次采访需要广泛搜集全国乃至全球相关背景,需要对一件事实连续跟踪采访报道时,随着采访的深入,记者对事实的认识,也会一次比一次更全面,一次比一次更深入,采访的调查研究特征表现得更为明显。

但是,调查研究工作者并非仅限于记者编辑。各行各业的工作都必须依靠广泛细致的调查研究。与其他行业的调查研究相比,新闻采访是一种特殊的调查研究活动。它的特殊性首先表现在它的目的性上。

2005年5、6月间,广州《新快报》记者应聘本地部分酒楼餐馆当上楼杂、地喱或厨工,卧底厨房长达一个多月,以摄像、录音和纸笔记录等方式,揭开了一小部分无良酒家的层层黑幕:餐具全用洗衣粉洗而不消毒;洗碗的地方遍布老鼠屎;擦嘴湿毛巾只用洗衣粉泡洗一下就算消毒;看上去火辣诱人的麻辣火锅汤底竟被人无数次地重复使用,即使火锅汤里有纸巾和塑料袋也照样回收;食客用餐后菜碟里残留的油水都会被拿去“隔渣”回收,再用来炒菜;更有一些无良老板干脆在厨房里把生猛海鲜换成死海鲜供食客享用……[3]记者卧底一个多月揭开广州餐饮业的黑幕,无疑是一次规模较大,既有难度又有深度的调查研究。透过记者的卧底调查,读者了解了广州餐饮业触目惊心的黑幕,进而曝光声讨之。换一个角度思考这次调查,如果此次卧底者是政府部门工作人员,他们的调查研究搜集到的情况与记者搜集到的情况毫无二致,那么这两种调查研究活动还有没有差别呢?有。它们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它们的目的不同。

“政策研究部门调查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制订和修改政策;公安人员调查研究的目的是为了破案;法院法官调查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判案;历史学家调查研究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历史真相;哲学家、理论家调查研究的目的是为从中抽出事物发展变化的最一般的规律和某一领域的特殊规律……记者采访的目的显然与上述种种目的不同,他的目的是传播,不仅‘传’,而且‘播’;他的传播对象(读者、听众、观众)是极其广泛的人。”[4]

记者采访的目的就是公开报道,就是要把“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事实”、“新的或新鲜的信息以及关于新近发生的事情”传播出去,让读者知道。“把群众的情况和意见,反映给领导;把领导的意图传达给群众。把世界的大事告诉给本国人民;把本国的大事告诉给世界。把一个单位的有价值的情况介绍给全社会;把社会的形势呈现给每一个人。”[5]

当然,记者调查研究的结果有一小部分也被写成“内参”供有关领导参阅,无缘与广大读者见面。但是,这一结果并不意味着记者采访的目的是公开报道之说不成立。记者采访一件事实、一种观点,其最初动机都是为了公开报道。只是在采访过程中或采访结束后,考虑到采访内容较为敏感,公开报道后可能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才最终写成内参。

2.新闻采访的过程——广泛性、伸缩性与独立性

除了调查研究的目的不同外,新闻采访的过程也显示出与其他调查的差异。一般而言,其他行业的调查研究往往局限于某一个行业,而记者的调查研究则不受行业限制,可以是社会的所有行业和战线。且不说有的媒体记者采访并不存在战线分工,任何记者可能采访任何战线,这类调查研究无战线限制可言,即使随着记者采访战线分工越来越细,记者调查研究的领域也并不严格限定在某一个领域。政法记者若对某个科技战线的问题感兴趣,也可以作深入的调查研究,然后写出新闻予以报道。卫生记者也可能“客串”科技领域的新闻……除此之外,新闻采访的广泛性还指,记者采访某一件具体的事实,并不仅对这一件事情进行调查,而且还要对这一类事实、与此相关的事实(全国和世界的相关情况)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如武汉媒体要对武汉地区的水费调整作报道,该媒体的记者除了要对武汉水费调整的幅度、办法、原因等情况进行调查外,还必须对全国其他大城市相关情况进行了解,甚至对国外的相关情况进行了解,这样的报道才能做到既全面又有深度。

采访的伸缩性,主要是指记者既可以对大量的社会现象进行广泛的社会调查研究,也可能对一个完整的事件做全面的调查研究,还可以对某一具体事物的某一个侧面进行微观的调查研究。如记者可以对全国的经济形势和经济走势作全面的分析,也可以对一个城市的服装行业为何不景气作全面调查和分析,还可能对消费者不见打折不掏钱的消费行为进行微观调查和分析。不仅如此,对一种现象或一个事件的采访,记者的调查常常是连续性的。这种连续性,有时表现为一段时间内随着事物的发展变化进行持续不断的调查,如对一件食物中毒案的跟踪报道;有时则表现为在不同时间里对同一事物的发展变化进行追踪调查,如对一个城市外来人口暂住证问题的调查,半年一年后情况发生变化,再进行调查研究,予以报道。此外,一个事件还正在发展,记者就已经可以进行采访,即时报道事件的进展(有时即使错了,还可以进行纠正)。这与公安部门的侦破有根本的不同。公安部门的侦破不把案件全部弄清,罪犯不被抓获,哪怕一个很小的细节未弄清楚,都不敢下最后的结论。

新闻采访的独立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记者的调查研究不像行政机关可以对被调查单位和个人发号施令,要求对方把相关人员和相关材料准备好,它主要是靠记者独立观察、与人交谈,靠记者的社会责任感、诚恳的态度和采访技巧打动对方,对方没有提供服务的义务。二是指记者的调查研究不受某个部门和个人的左右,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客观公正地调查和报道事实真相。新闻媒体不是行政机关,不应成为某个部门的代言人,它是独立于任何机构的社会舆论机关。新闻采访不受法外权力干扰,对于各类新闻事实,只要符合法律规定,在不泄露国家机密、个人隐私,不违反社会公共道德的前提下,记者有权公开、公正地采访报道,行政机关不得非法干预。独立采访权不仅事关新闻记者和新闻机构的权利,也事关公众知情权的实现。读者阅读新闻是想了解今天这个世界发生了什么事实,记者的任务是将客观发生的事实真相告诉读者,而不是按照行政指令加工过的“事实”。

3.新闻采访的内容选择——新鲜性、新闻性、典型性、真实性

新闻贵在新。新闻采访调查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有的甚至就是刚刚或正在发生的事),而不是发生了很长时间的事实(很久以前发生的事实新近被发现,也是一种发生),不然新闻就成了旧闻。内容的新鲜性决定了报道的时效性。随着新闻竞争的加剧,时效性越来越成为媒体制胜的重要法宝。尤其是以即时性为特征的网络媒体向传统媒体发出了强烈挑战。一起突发事件发生仅仅几分钟,网上就有了相关的信息传播,尽管并不十分详尽,但其先发性常常令报纸、广播、电视压力倍增。因此,任何调查研究,在速度方面的要求恐怕都难以与新闻采访相比。

新近发生的事实无以数计,选择什么样的事实进行调查研究,是新闻采访成功与否的指标之一。记者采访的目的是要进行公开报道,首先就必须考虑到选择的这个事实有无新闻价值,是否会引起人们的关注。这就关乎该事实的公众性了。新闻采访的对象和内容应该是受众普遍关注的、有一定社会意义的事物,或有一定知识性、趣味性,能引起受众的普遍兴趣。如果记者选择进行调查研究的事实是对公众产生影响的、对于公众来说是重要的,那么,公众才会对这个新闻产生更大的关注,这个新闻的价值也就越大。

在有新闻价值的事实中,新闻采访往往又选择那些更具代表性、更能说明问题的典型事实进行调查研究。因为它更能引起公众关注。比如,同样是要调查和反映经济适用房[6]建设和分配中存在的经济适用房越建越豪华、购买者并非低收入家庭等问题,有的报道选择的是一套房面积达160平方米、180平方米的事实,而有的报道选择的是一套房面积达230平方米、某小区近八成经济适用房对外出租的事实[7]。选择的不同主要是因为记者获得事实的来源不同。如果这两个事实同时摆在一个记者面前,记者就应选择后者,因为它更具典型性。新闻记者就是要在日常生活中寻找最典型的事实,因为典型事实比一般事实更能传递新闻的价值信息。

真实是新闻最基本、最重要的要素。如果新闻舍弃了真实,那么它与谎言无异。如果说文学可以想象,侦破可以推理,哲学可以说理,那么新闻则是完全用事实说话。新闻是以每个细节都是真实的为前提、为特征的。因为读者根据新闻报道获得外部世界的整体印象,一旦新闻报道失实,哪怕一点点失实,都会对读者造成误导,因而也是对读者的极端不负责。关于这一点,最可能犯的错误是过分相信自己的眼睛和文字材料。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所以我们往往特别强调记者要到事实发生的现场去听去看,但眼见的却并不一定都是真实的。比如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式地扫描,虽然热闹景象尽收眼底,却可能与事实相去甚远。事实是需要认真观察才能获得的。同时,记者采访中常常根据材料判断事实,把材料所述情况与事实完全等同,殊不知也可能陷入材料看似天衣无缝而事实虚假的境地。因为材料是用来给别人看的,写材料的人可能为着某种目的而把真实情况隐藏起来,展示在材料上是与事实截然相反的情况。这就给记者提了醒:在获得新闻事实方面,一定要慎之又慎,稍不留神,拿到手信以为真的可能就是与事实大相径庭甚至完全相反的假东西,那就离记者要报道的新闻越来越远了。

二、新闻采访在新闻传播中的地位

身处信息时代,人们须臾不能离开新闻传播活动,获得新闻信息已成为人们每天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了新闻传播,人们不仅不能获知外界信息,也难以有目的地做出生活决策。而一切新闻传播过程都从新闻采访开始。

(一)新闻采访是新闻传播活动的起点

人们接触到的新闻信息离不开信息的采访、写作、编辑、评论等环节,没有这些新闻业务的具体操作环节,事实不会自动演变成新闻信息进入传播阶段。在采访、写作、编辑、评论四大类新闻业务中,采访又是排在第一位。无论是报纸、广播、电视还是网络,新闻信息的传播都必须先有采访,然后才有稿件的撰写、编辑、排版、发行和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制作和播出。

一般来说,一篇新闻稿件的诞生,大致要经过这样几个环节:记者通过各种途径寻找新闻线索,依据新闻标准对线索进行判断,顺着有价值的线索采集相关的事实材料,对采集的事实材料进行分析,提炼出恰当的新闻主题,构思出文章的结构,继续深入采访,写出新闻稿。如果用图表示,一个完整的采写流程图大体如下:

img1

撰写新闻稿件之前的这些步骤都属于采访阶段。有了新闻采访,才有新闻稿件的写作。有了新闻稿,才谈得上编辑和审稿、排版、印刷等后来的新闻出版工序。从整个新闻传播活动流程看,新闻采访是第一步,也就是新闻传播活动的起点。

(二)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的关系

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是一个既相对独立又有机统一的过程,二者共同构成新闻记者的主要活动。

1.新闻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先决条件

毋庸置疑,“采访决定写作”。

首先,新闻写作依赖于采访获取的事实材料。按照唯物主义观点,新闻是客观事实的报道,是对客观事实的反映,属于意识的范畴,是第二性的,作为物质范畴的第一性的客观事实要变成新闻,必须经过采访和写作这一中介。而在采访和写作这一中间阶段,又是先有采访而后有写作。采访为写作搜集事实材料,是认识论中“从实践中来”的过程,是记者根据对客观事实的认识选择新闻材料的过程;写作则是根据采访获得的事实材料进行加工,从而满足阅读者需要或指导实践的过程。没有采访获得的大量的新闻素材,写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其次,采访的深度和广度决定写作的深度和广度。新闻传播的过程实际是记者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认识到了什么程度,传播才能达到什么程度。记者搜集事实材料的过程,也是对客观事实认识的过程。认识到什么程度,事实材料的搜集也只能达到什么程度,进而写作对事物的认识也只能达到什么程度。比如,关于小学老师不给学生批改作业引起家长不满的报道,如果记者只认识到事关学生、当事老师、其他老师、校长、家长,采集到的事实(包括观点)材料只是有关这些人的,新闻稿件的写作广度就只能被限定在这些范围;如果记者对此事的采访还能考虑到教育主管部门、教育专家,对他们的采访就可拓宽报道的视野;如果记者还能进一步考虑到老师不批改学生作业的做法是否侵犯学生的受教育权的问题,就此问题采访法律界人士,那么关于小学老师不批改学生作业的报道广度就进一步拓展了。如果没有这些采访,没有这些采访获得的相关材料,纵使记者在写作中想到了这些问题,也难为无米之炊。同样,记者采集到的事实材料涉及哪个层面,其承载的思想深度也只能达到哪个层面,这就是新闻的深度。对一起事故的报道,如果就事论事地报道事故的过程,是浅层次的报道;如果能挖掘事故背后的体制、管理等人为因素,搜集到涉及此类问题相关的事实材料,记者才可能在写作的过程中对这些深层的事实材料进行组构,进而达到相应的深度。如果没有相应的采访,光靠写作时冥思苦想提升思想深度,新闻就可能与评论毫无二致,与新闻所秉持的客观性越来越远。

从新闻稿件的生产环节来看,大量的新闻线索是记者在采访中获得的,需要记者在日常的会议、活动、调查研究以及司空见惯的日常生活中去发现;有时候,记者的新闻线索是从读者来信、来电中得到的,有的新闻线索是从一条会议通知中得到的,有的是从翻阅过去的老报纸中得到的……当记者从这些途径发现某条新闻线索时,他已经开始在采访了。因为同样是接到来信来电,有的记者发现了新闻线索,有的却没有感觉到那里头蕴藏着新闻。得到新闻线索后,记者会抓紧时间从各种渠道采集相关的素材,或观察、或与人交谈,或查阅相关材料,这本身就是具体的采访。记者提炼新闻的主题和构思文章的结构,常常也是在采访过程中完成的,因为只有在采访中至少是初步提炼出新闻的主题,构思出文章的结构,记者才知道围绕这一主题采集的素材是否足够了。

有人说,新闻七分采,三分写。一个成熟的记者,会把主要精力花在采访上。采访到位了,相关的素材(一般人不会意识到、很难挖掘到的素材)挖掘到了,新闻的主题自然明了,剩下的写作工序就自然而流畅了。由于采访到位,许多记者采访完毕后,在回到报社的路上,一篇新闻稿的结构就在脑子里构思好了。许多记者都有这样的体会:如果采访没有到位,相关的材料不够全面,不够细致,纵有好的文笔,也难写出好的新闻作品来。

2000年12月一个风雪交加的清晨,笔者随着武汉市洪山区宣传部、老干局的同志驱车12小时,来到湖北省郧西县,又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4小时,来到三官洞乡,采访长年在那里探访并资助山区失学孩子的离休老干部江诗信。这位对贫困山区的孩子有一颗火热之心的老人却不善言谈,采访很艰难。我们与江诗信本人的交谈并不太多,而是与他一起吃住,一起翻山越岭,探访一个个贫困家庭,沿途观察当地农户见到江诗信时的热情和他与孩子们交谈时的真情流露,倾听当地人讲述自己孩子受到江诗信资助的感人故事、一些贫困学校的老师讲述因江诗信带来大批捐助而建起希望小学的故事,当然也包括对以往相关报道的收集……这篇典型人物报道[8],我们在大山里采访了六天,真正用来写稿的时间只有一天,而且3000字的通讯一气呵成。

有的时候,记者在到基层采访之前,头脑中会事先设计一些新闻题目,然后顺着这些题目采访。这是否就否定了“采访是新闻传播活动的起点”?要对这个问题进行回答,必须把新闻采访看做一个有机联系的过程。今天的采访是昨天采访的延续,一个新闻题目的产生并不只是这一次采访的结果,它还是以往采访积累的结果。它不可能是没有任何采访的凭空臆想,灵感闪现,而必须是在历次采访积累了大量素材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和总结的结果。把采访看做一个完整的过程,把新闻题目看做以往采访积累的结果,除了自己的“以往”,也包括本媒体其他记者以往的采访和报道,包括其他媒体甚至外地媒体以往的采访和报道,这些广泛的“以往”,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采访过程。很多时候,记者的报道选题并不是来源于自己以往的采访,而是来源于其他记者的采访,甚至其他媒体的报道,这都应视为一个大的采访过程。而且,这些新的题目是否可行,还要在新的采访实践中接受检验。

2.新闻写作对新闻采访的影响

我们肯定和强调新闻采访的作用,并不意味着否定新闻写作的地位和作用。采访的目的是为了传播,传播的内容是一篇篇完整的新闻稿件,这就有赖于写作。没有一流的制作技能,仅有一流的材料采集能力,一桌饭菜就很难达到色香味俱佳,很难引起客人的食欲。同理,采访离不开写作技能的支撑。同样的新闻素材,有的记者写得很精妙,有的记者却写得很平淡。其结果直接影响读者的阅读兴趣,影响到传播效果。

不仅如此,新闻写作还直接影响到新闻采访。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新闻主题影响采访方向。写作不是记者在动笔时才算开始,它往往是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就已思考的内容。新闻的主题是写作时要考虑的内容,“是记者的文章表现出的基本观点或中心思想,是记者动笔写作时的意图,要表达的想法的集中表现。主题是一种思想认识,是一种理念的判断,它对文章中的材料起着统帅作用”。[9]主题虽然是写作中要考虑的内容,但它不是在采访完毕才思考的,它常常要求记者边采访边从写作的角度思考怎样提炼和把握新闻主题。在新闻采访实践中,常常有这样的现象:有的记者一天敢于接受好几条新闻线索,每一次采访归来很快就能完成至少一篇新闻稿,而有的记者花了一整天工夫去采访一件事情,有时甚至三番五次地去采访,结果回来后仍不知从何处着手,从哪里下笔。形成这种差距的原因自然很多,但记者采访时对新闻主题没有进行思考的习惯和对主题的判断能力不足不能不说是一条重要原因。有的报道对象(事或人),记者在接到新闻线索并对其进行分析判断时,就已初步确定了报道的主题,正式采访时如果所获得的事实材料与事先判断和提炼的新闻主题一致,就顺着既定的思路深入采访;有的报道对象(事或人),由于所涉侧面较多,情况较复杂,采访之前并不能对新闻主题做出基本的判断,需要边采访边对采集到的事实材料进行分析和提炼,确定报道主题。无论是哪一类报道对象,无论是采访之前就已初步报道主题还是采访之中提炼报道主题,都存在对报道主题进行验证的问题。比如在采访中与采访对象交流记者对事实主题的提炼,如果发现主题与事实相符,就继续实施采访,如果发现主题与事实有出入,要么重新调整报道主题(进一步提炼更准确的新闻主题),要么重新调整采访的方向。如果等到采访结束,提笔写稿时再思考报道主题,一旦发现印证某个好的报道主题的事实材料不够,或者主题与事实不符,再重新采访就太浪费时间了。

其二,新闻体裁影响采访的深度和广度。如同新闻主题是采访时必须思考的问题一样,新闻体裁也是采访过程中必须考虑到的。不同的新闻体裁对材料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消息要求的材料更具概括性,而通讯要求的材料细节性更强一些。由于它们对材料搜集的细致程度要求不一样,直接影响采访的深度和广度。有的时候,记者事先已决定写消息,却在采访中花大量时间搜集非常详细、曲折的情节,如果在时间非常紧的情况下,就不是明智的选择;有的时候,明明选择写通讯,却在采访中搜集那些概括性的材料,没有细节,无法打动人,通讯便难以下笔。可见,新闻写作对新闻采访的影响不可低估。

但是,即使我们强调新闻写作对新闻采访的影响作用,这种作用仍是有限的,无法改变采访与写作活动的发生顺序,也无法改变新闻采访是新闻传播的起点这一事实。

◎小结

新闻采访是新闻工作者为了报道新闻而进行的对客观事实的调查研究活动。本章主要介绍了采访与新闻采访的特点,着重分析了新闻采访作为一种特殊的调查研究活动的性质及其表现:新闻采访的目的——公开报道,新闻采访的过程——广泛性、伸缩性与独立性,新闻采访的内容选择——新鲜性、新闻性、典型性、真实性。新闻采访是整个新闻传播活动的起点,一切新闻传播活动从新闻采访开始。

◎思考题

1.新闻采访与一般意义的采访有什么不同?

2.新闻采访的独立性具有什么意义?

3.为什么说新闻采访是新闻传播活动的起点?

【注释】

[1]《长江日报》2001年9月21日,作者董晓勋。

[2]刘海贵著:《当代新闻采访》,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页。

[3]参见《新快报》2005年6月21日。

[4]艾丰著:《新闻采访方法论》,人民日报出版社1996年版,第12~13页。

[5]艾丰著:《新闻采访方法论》,人民日报出版社1996年版,第13页。

[6]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中国人民银行2004年4月13日颁布的《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指出:经济适用住房,是指政府提供政策优惠,限定建设标准、供应对象和销售价格,具有保障性质的政策性商品住房。

[7]《暗访京城经济适用房》,新华社2005年6月20日电,作者宋振远、陈芳、孙晓胜。

[8]参见《远山的呼唤——离休干部江诗信倾情资助山区孩子的故事》,载《长江日报》2000年12月25日第1版,作者何志武、万文群、付谦。

[9]申凡著:《当代新闻采访学》,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51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