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财经新闻的特征

财经新闻的特征

时间:2022-02-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与新闻的其他类型如时政新闻、社会新闻、文化新闻、娱乐新闻等相比,财经新闻有其鲜明的特征。而一个非经济学、管理学专业的人要进入财经新闻领域,往往需要数年的学习、培训与财经新闻实务的磨炼才能胜任。与此相关的是,在财经新闻实务中,即使是权威的财经媒体,权威的财经新闻记者,其所撰写、发表的财经新闻报道、评论,也未必就能获得全体读者的喝彩,甚至引发激烈争论也未可知。
财经新闻的特征_财经新闻概论

与新闻的其他类型如时政新闻、社会新闻、文化新闻、娱乐新闻等相比,财经新闻有其鲜明的特征。把握这些特征,对于我们进一步学习财经新闻,并在新闻实践中做好财经报道,有着重要意义。

一、专业性

与时政新闻、社会新闻、文化新闻、娱乐新闻等相比,财经新闻的专业性是十分突出的。我们拿到一份综合性报纸,把各版标题浏览一下,就会发现,在所有新闻大类中,财经新闻的专业性是最强的,仅仅在标题中就经常出现大量的经济学术语、经济数字,更不用说正文中还会在财经事实的报道中隐含着的经济学、管理学理论。可以说,一个普通读者,如果仅仅出于阅读兴趣,一般是不会选择财经新闻的。因此财经新闻的读者面,一般来说,相对于其他类别的新闻都会比较窄一些。

我们来看看下面一个财经新闻的消息稿:

温家宝:今年将是中国经济最为复杂的一年

中新网2月27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今日下午与网友在线交流时表示,今年将是中国经济最为复杂的一年。

温家宝称,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蔓延,我们经济处在最困难的时期,我曾提出过“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一年多过去了,我们是靠信心增添了勇气和力量,我们是靠信心很快确定了正确的应对方针,那就是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

“我们制定了应对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对于一揽子计划并不是所有人都清楚,我们也是在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加以完善的”,温家宝说,“它其实包含四个相互关联的方面:第一,大规模的财政投入和结构性减税。第二,一系列重要产业的调整和振兴。第三,建立科技的支撑体系。第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温家宝指出,这四者既涉及经济,又涉及社会;既涉及发展,又涉及生活。现在看来,我们采取的一揽子计划是正确的,中国的经济率先企稳回升。

温家宝表示,在这当中,信心起了关键作用。因为在一定意义上讲,这场危机是信心危机、信用危机。如果说过去的一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最为困难的一年,那么今年将是中国经济最为复杂的一年。

“我们会巩固企稳回升的向好形势,并且应对新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处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和管理好通胀预期三者之间的关系。我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抱有信心。”温家宝说。

(据中国政府网文字直播。来源:中国新闻网,2010年2月27日)

这篇稿子并不长,正文不到600字,却包含十分丰富的内容,很多内容是十分专业的,如果不了解相关的背景知识,我们是不能深入领会本稿的新闻价值的。本稿是对温总理2010年2月27日与网友在线交流时发言整理而成。本稿中温总理主要表达了两个方面的意思:第一,2009年我国应对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取得了实效。一揽子计划包含四个相互关联的方面,四方面工作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生活。第二,2010年将是中国经济最为复杂的一年,我们要处理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和管理好通胀预期三者之间的关系。

在笔者整理出来的这个概要中,就至少包含了以下经济学专业问题:第一,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为什么要由大规模的财政投入和结构性减税、一系列重要产业的调整和振兴、建立科技的支撑体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构成,他们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第二,为什么温总理说四方面工作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生活?第三,为什么温总理说2010年将是中国经济最为复杂的一年?第四,为什么特别强调处理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和管理好通胀预期三者之间的关系?三方面工作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由以上例子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财经新闻的专业性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财经新闻往往包含复杂的经济情况和丰富的经济学知识

上述例子中所包含的问题,如果读者没有长期的财经新闻阅读经历,没有长期的财经知识积累,即使有专家给予解释,也还是无法深入理解的。正因为如此,国外财经媒体在聘用财经新闻记者时,其中一个重要来源就是财经业界的从业者,美国新闻界对从事财经类新闻报道的人员一个基本要求是必须具备二级经济师资格。我国目前不少优秀财经记者,其学科背景就是经济学、管理学,这让他们在进入财经报道领域时,会在财经专业上容易入门。而一个非经济学、管理学专业的人要进入财经新闻领域,往往需要数年的学习、培训与财经新闻实务的磨炼才能胜任。

需要指出的是,经济发展并非严格按照经济学、管理学所总结的规则运行的,它往往与特殊民族、国家、地域、时代、民众的信心错综复杂地纠结在一起,形成各种不同的发展态势。在这个时候,一个熟记经济学、管理学教条的人未必能够准确理解经济发展大势,那么他也就无法很好地完成财经新闻的报道工作。

与此相关的是,在财经新闻实务中,即使是权威的财经媒体,权威的财经新闻记者,其所撰写、发表的财经新闻报道、评论,也未必就能获得全体读者的喝彩,甚至引发激烈争论也未可知。像这些争论,我们如果没有深厚的经济学和财经新闻素养,就更是不知所云了。

2008年3月,中国股市的标杆指数——上证指数自年初狂跌2000多点。在不到五个月的时间里,中国股市跌幅高达45%,是美国股市跌幅的2.6倍。当时,不少人呼吁政府应当出手救市。3月31日,《财经》杂志主编胡舒立在《财经》上发表评论《何必讳言不救市》,力主政府不能救市。文章发表后,引发激烈争议。《东方早报》以《救不救市难道是胡舒立说了算?!》为题发表文章反对胡舒立意见,著名经济学家刘纪鹏以《财经杂志 悠着点》为题发表博客,逐条批驳胡舒立观点。之所以胡舒立一篇短文引发如此激烈争议,其背景就有着各方对于市场经济体制、对于中国股市、对于政府在经济运行中的职能的不同理解,当然,也有可能还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

(二)用数字化的表述呈现事实真相

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有效形式。市场经济通过市场调节社会资源的分配,引导企业按照社会需要组织生产经营,并且对商品生产者实行优胜劣汰的选择。而一个国家、地域、行业、企业是否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得经济从微观到宏观都实现了健康良好的运行,是需要量化指标的。换言之,我们对一个国家、地域、行业、企业的经济(经营)运行是否健康的定性判断,其基础建立在一系列的数字上。在对相关数字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后,我们才能逻辑地得出定性结论。

如温总理2010年2月27日与网友在线交流时表示,要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温总理这个意思的前提应当是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较低,那么这个定性判断是如何做出的呢?当我们查看财经新闻中的相关数字,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据新华社报道,2000年全国财政收入约1.3万亿元,2004年上升到2.6万亿元,4年中翻了一番;而工资占GDP比重,1989年是16%,2003年则下降到了12%。《南方周末》记者陈涛则在《三十年中国人收入流变》一文中用一系列数字进一步证实了这一观点:“1978年,中国的GDP为3645.2亿元,2007年为246619亿元,增长了67.6倍,剔除物价因素,大致增长了15倍。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43.4元增长为13786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133.6元增长为4140元,增幅分别为大致40倍和30倍,剔除物价因素,一个增长了大约9倍,一个增长了不到7倍。”由此,陈涛得出结论:“一、中国GDP的增长速度高过人们收入的增幅;二、城镇居民的收入基数要比农村居民高,而且增速也快。”

由此可见,在财经报道中,数字是具有重要作用的。但数字的重要性并不意味着在进行财经报道时,只要把收集到的数字一股脑堆砌在文章中就可以了。实际上,对于复杂多样的数字,我们要有清晰的经济学理论框架加以厘定、分类,对一些重要数字要十分熟悉,培养对于数字的敏感性,通过对数字的收集、整理、分析获得新闻选题。陈涛在《南方周末》2008年2月发表的《中国式财富地图》也是在对相关数字的分析后撰写而成,文章发表后受到读者的广泛关注。他通过对2007年的前100位富豪榜排名、A股上市公司市值变化等的分析,得出了“地产、金融、股市、矿产”是本轮国民财富增长“四大金刚”的结论。

我们在本段论述的最后,引用汤姆森路透社全球新闻总编史进德2009年10月9日在世界媒体峰会上演讲中一段话供读者思考:“譬如美国消费者支出数据是判断中国出口的可靠指标,而后者与中国股市直接相关。反过来,中国去年11月宣布将出台4万亿元人民币经济刺激计划,不仅大幅推升了中国股市,也提振了全球股市。近来有消息称中国采取行动控制金属冶炼污染,这导致了伦敦金属交易所(LM E)金属价格大涨。甚至就连一些看似低调的消息,譬如中国向太阳能设备生产商提供补贴,都能带动海外此类企业股价大涨。”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数字有自己的局限性,它仅仅表达了事物一个方面的特质,而且在目前数理工具大量、深度应用于经济学的状况下,很多经济理论的假设、推导都有可能降低这些本想表达的特质的真实性。所以,使用数据也要谨慎,另一方面,不要忘记新闻的本质是人。

二、实用性与时效性

(一)实用性

前面我们讲到,财经新闻作为一种专业性新闻,阅读者一般不会仅仅出于兴趣去阅读,更多的是出于投资、消费、研究等目的。换言之,财经新闻的目标受众以管理者、投资者、消费者、研究者为主。这些受众通过阅读财经新闻,了解国内外经济运行情况,了解国家相关经济政策、行业发展状况、企业经营状况等,以便于他们的管理、投资、经营、消费的决策。

世界财经新闻的形成,就是围绕这么一个实用目的开始的。美国著名的财经资讯机构道琼斯公司一开始做的工作就是为股市投资者提供股票买卖的有用资讯——道琼斯指数,这些指数刊登在只有两页的手写报纸上,当时只抄了24份,送给华尔街上的读者,由此诞生了道琼斯指数和后来著名的财经报纸《华尔街日报》。

这里我们需要厘清一点的是,像股票指数、证券交易数据、外汇交易数据等严格地说属于财经资讯,其目标受众一般是各类投资机构、银行、公司等。而财经新闻则是经济运行中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它们与股票指数、证券交易数据、外汇交易数据等各类财经资讯有关,它们往往是记者和编辑在对相关数字进行“媒体式解读”后发现了新闻价值后而采编的结果。

以路透社中文部推出的新产品为例。传统的新闻产品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大类:新闻头条(特急快讯,又因为这种消息是红色的字体被称作红条)、消息、特写、快速分析、专访、分析稿、大事年表、民意测验、表格、独家报道、背景分析、补充报道等。而路透社的中文新闻产品为了使受众接收到针对性更强的新闻产品,在上述大类基础上又根据内容进行细分,增加了“中国政经日程”、“中国报摘”、“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公布”、“中国已公布新股发行一览”、“中国新债预测”、“路透CEO专访”、“背景资料库——中国利率1993年以来变动一览表”、“中国行业特写”等众多类型。从路透社提供的财经新闻品种来看,其新闻明显是源于对资讯的整理分析。

因此,我们看到的情况是,西方国家很多财经新闻机构往往先从为投资者提供财经资讯开始,继而延伸进入财经新闻领域。道琼斯公司如此,路透社也如此。加拿大的汤姆森公司在2007年以前已经形成了法律法规、教育、财经资讯、科技四块业务并驾齐驱的结构。2007年,汤姆森学习集团增长乏力,为了集中力量打造核心竞争力,2007年5月,汤姆森集团以77.5亿美元将汤姆森学习集团出售,将Prometric以4.35亿美元出售给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同时,汤姆森集团以87亿英镑股票加现金方式收购路透集团,联手打造全球最大的财经信息及数据服务商汤姆森—路透公司。收购路透集团后,汤姆森也实际涉足了财经新闻领域。

中国的情况与西方有所不同,由于我国晚至1992年才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因此,我国的财经资讯与财经新闻的发展顺序与西方国家有所不同。以新华社为例,在长期的计划经济时代,它的经济报道部门积累了大量的经济数据,但这些数据却迟迟得不到充分的开发,直到2007年,新华社才建成了以在线提供财经资讯为主要业务的“新华08”金融交易服务平台。但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财经资讯与财经新闻之间的密切关系。

(二)时效性

由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财经资讯与财经新闻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二者有区别也有相似之处,其相似处就体现在实用性与时效性方面。

时效性的特点在路透社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都体现得淋漓尽致。通讯社初创之际,为了提供资讯的时效性,路透用它的45只信鸽,在亚琛与布鲁塞尔之间传递股市行情。当时尚未实现电报通信,最快的传输手段只有铁路,而路透的信鸽比火车整整快了6个小时。从那一刻起,“特别注重时效性”成了路透社延续至今的传统。为了达到“更快的传输速度”,1964年,路透社在国际上率先使用计算机发送金融数据。1973年,建立监控系统,使用计算机即时显示外汇汇率。1994年,创办路透社金融电视,利用自己的企业专网实现追踪报道。1998年,路透社美国分社采用了3COM公司的一项技术,找到一种经济而完整的端到端的管理方法。对这些新技术的采用使路透社孜孜以求的“时效性”成为可能。

一个有关世界金融界巨头罗斯柴尔德的传说可以充分说明这个观点。1815年,滑铁卢战役成为影响伦敦证券交易市场的重大事件。如果英普联军获胜,英国政府发行的公债价格则上涨,反之则暴跌。英国金融家罗斯柴尔德获知了联军获胜的消息,随即在证券市场出售公债,造成联军败北的假象。由于罗斯柴尔德一向消息灵通,市场马上跟风抛售公债,公债价格暴跌。罗斯柴尔德乘机大量低价购入,获取巨额利润。在这里,英普联军在滑铁卢战役中获胜,既是财经资讯,又是新闻,财经资讯与财经新闻对证券市场之重要一至于斯。

正是财经新闻对于时效性的极端依赖,以数字技术、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对传统财经媒体的影响也极为重大。如何在新的媒介环境下生存、发展,是所有传统财经媒体从业者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三、前瞻性

财经新闻的一个重要功能是为受众提供专业性的资讯,为其经济事务的决策提供依据。这就需要我们的财经新闻具有一种未来的维度,对当前的经济现象和政策进行一种具有前瞻性质的观察、分析,使受众在阅读(观看)财经新闻时获得更丰富的信息。

经济问题十分复杂,无论是经济学家、政府主管经济工作的领导者、从事经济活动的企业家,或者是从事财经报道的专家型编辑记者,要想准确地预测任何经济前景,都很可能以失败告终。因此,我们这里所说的前瞻性,不是要求我们的财经记者对某一财经现象或政策进行准确预测,而是指在进行财经新闻报道时应当具备一种从未来的维度观照现实的意识,在报道时,既要将事实研究、分析清楚,同时还要对当下的现实与未来的关系做一个考察,由此获得一种高度。这样,我们的新闻就不仅仅是一种就事论事的报道,而是可以为受众提供更为丰厚解读可能性的经典之作。

财经新闻的前瞻性应当贯穿在选题策划、采访、写作等所有环节。《财经国家周刊》2010年第10期几个重要报道都体现了这一特质。在其《极度调查》栏目中,该期的选题是国家房地产新政后中国楼市的变局,总标题是《谁陷楼市水火》,该组报道由四篇文章组成:《地方感受压力与震撼》、《城投“紧箍咒”》、《银行房贷风险“体检”》、《退潮后,谁是裸泳开发商》。该组报道对国家房地产新政与中国楼市之间的关系采取了十分审慎、理性的观察态度,该刊认为:“房地产行业巨大的体量和辐射力,使得在这场事关中国经济前景的超级博弈之中,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银行、开发商、自住者、投资者中的任意一环出现崩盘,中国经济都将面临莫测的风险。”正因为该刊的这种态度,使得他们在报道这一选题时,在通过对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银行、开发商、投资者各方博弈现状进行透彻分析时,始终保持着对于未来发展的观察视角。

在该刊同期的产经报道《危险的物联网》也是如此。物联网又称传感网,是指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巨大网络,其目的是让所有物品都能够远程感知和控制,并与现有网络连接,形成一个更加智慧的生产生活体系。目前,跨国巨头通过物联网对中国造成越来越大的威胁。有关物联网安全问题已引起了中央的重视,高层认为,中国要发展物联网产业,以抢占主动权。但发展物联网需要很多条件。该篇报道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的,它对我国物联网产业已经取得的一些成就作了充分肯定,同时对我们面临的挑战、困难作了更为翔实的报道,为该产业在我国的未来发展提供了一个思考的角度。

在现实的研究分析中隐含着对于未来发展的前瞻视角,无论在中国还是外国的财经新闻报道中,都是屡见不鲜的。获得2007年第91届普利策新闻奖“国际报道奖”的《“血铅事件”敲响环保警钟》(《华尔街日报》2006年10月3日)就是一个范例。该文由甘肃徽县一个血铅案例入手,分析报道了中国铅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该报道既有历史数据,又有现实分析;既有国际历史的背景,又有中国发展的现实举措。同时,该文还暗含着对中国环保工作未来变化的预测。

四、可读性

作为专业性新闻,财经新闻的受众面无论如何还是相对较窄的。但既然是新闻的一个门类,那么还要考虑到新闻的可读性,要符合新闻报道的规律,要把财经的专业问题转化为普通受众能够理解、能够感兴趣的新闻表达方式,以最大可能地发挥财经新闻的社会功能。

在这方面,中外财经新闻从业者都做了不懈的努力。《财富》始终关注自己稳定的读者群——中高级经理人,擅长对大企业、大新闻和大人物的深度报道。《财富》追求的是报道的权威性,同时突出商业新闻中激动人心的地方,它把新闻报道提升到文学和戏剧的高度。

《福布斯》推崇精英群体的影响力,介绍企业、企业家的成功之道,重视人性化的人物描写。他们的文章充满了统计数字,但却总是聚焦于人。现在在世界范围内声名远扬的《华尔街日报》在创立30年后,发行量最高才5万份,主要局限于金融圈内。为扩大读者队伍,《华尔街日报》进行过多次重大改革,定位经历了从“投资者的报纸”——“公司报纸”——“商人报纸”——“大众报纸”的变化过程。现在它的读者很广,连中学生、教师都包括在内。他们能够做到这一点,是他们不断探索报道手法、不断贴近读者的结果。

中国内地的财经新闻由于发展时间较短,目前实际上仍然处于力求能理解财经专家思想、理解国内外经济发展大势、把财经专业问题表达清楚的初级阶段,能达到既对财经专业问题了如指掌,又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熟悉新闻传播规律,精通新闻报道手法的记者和新闻作品少之又少。以目前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顶级财经新闻媒体如《财经》、《新世纪》、《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第一财经日报》、《中国经营报》等为例,这些媒体上发表的新闻报道,在专业上可能都有各自的价值,但从可读性上去要求,严格地说,相当多的报道都不过关。

我们这里所说的可读性,应当包括以下含义:

(一)对所报道的内容要有深度把握

对所报道的内容具有深刻准确的把握是可读性的基础。试想,如果我们对所报道的内容都一知半解,如何让我们的读者了然于心呢?我们这里之所以用“对所报道的内容”这个表述,是要强调,对于一个财经记者来说,他不可能对财经新闻的所有问题都有深入研究。但他一旦决定了对某个选题进行采访写作,那么不管此前他对此问题是否精通,他都必须在短期内成为这个问题的深入研究者,至少能够与这个问题的专家和资深从业者对话。

一个财经新闻业外人士的财经新闻经历可以说明这个问题。著名作家韩少功上世纪90年代后期在海南主持文学杂志《天涯》的编务工作,为了使杂志能够吸引更多的受众,他们决定每期都用一定的重要篇幅发表特稿,描述国内外热点事件和问题。当时正值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中国社会也十分关注,韩少功决定以此为题发特稿。当时这个特稿栏目的设想刚确定,如何写这种特稿大家都没底。而且金融危机又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问题,根本找不到合适的撰稿人。万般无奈之下,韩少功决定亲自操刀,撰写此稿。他给自己取了个笔名“范文彰”,意思是这个栏目的“示范文章”。韩少功此前对经济、金融一窍不通,为了撰写这篇特稿,他收集了所有能找到的台湾、香港、内地的有关报道,潜心研读了数周,在彻底消化了资料后,撰写出了稿件,发表在《天涯》上。稿件发表后,引起了国内各界的高度关注,多家媒体予以转载,甚至引起了国家财政部的注意,财政部专门打电话给《天涯》编辑部,要求与“范文彰同志”交流有关亚洲金融危机问题的看法。

这个案例给予我国财经媒体和财经新闻从业者的启发是十分强烈的。它告诉我们:第一,财经新闻报道业务并非深不可测,一个人只要具有学习能力,拿出足够的时间进行研究分析,他是完全可以达到较高水准的。第二,要想使我们的财经新闻报道达到较高水平,足够的前期准备、采访、写作时间是不可少的。

实际上,西方财经媒体的报道工作正是这样操作的。《华尔街日报》的特稿是该报的品牌项目,之所以声誉远扬,就是因为每个特稿的选题、前期准备、采访、写作、修改等的时间,短则数周,长则数月。这样精雕细刻出来的新闻报道当然出类拔萃。

当然,我们不可能要求所有的财经新闻报道都像特稿写作这样精心准备,但无论是消息稿,还是深入的解释报道、调查报道,对所报道内容的较深入了解都是一个前提。

(二)具有较全面的文化素养,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具有对各方面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

新闻记者被称为杂家,还被称为社会活动家,这些称谓都告诉我们新闻行业对于全面的文化素养、合理知识结构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记者还应当能够对各方面知识进行融会贯通。

财经新闻作为一种市场导向的专业性新闻,由于其报道的财经问题往往与政治、社会文化之间有着错综复杂的紧密联系,这就更加需要记者具备全面的文化素养和对各方面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撰写出能吸引读者、能引发读者思考的优秀新闻作品来。

实事求是地说,当下中国内地具备这种素质的财经记者凤毛麟角,但已经有这样的榜样了。著名财经评论家叶檀、新华社著名财经记者徐寿松等,在他们的财经新闻评论和新闻报道中,可以看到这种优秀品质。财经记者出身的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是当下财经写作中将以上品质体现得最好的。他的《激荡三十年》,尽管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财经新闻报道,但他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内地重大财经事件(即曾经的财经新闻)的叙述和评论,往往超越凡庸,令人警醒,引领读者超越具体的人与事,思考其背后更为复杂、深刻的原因与逻辑。《激荡三十年》的这种品质,正是我们财经新闻报道的一个重要追求目标。

著名财经记者、《他乡之税》作者田毅在中央财经大学财经新闻专业的“资深财经记者谈财经新闻报道实务”的系列课程中,在为学生开列的参考书中,既有财经专业书籍、财经新闻书籍,而更多的是文学、历史著作。令我深感兴趣的是他的书目中那些令人眼前一亮的书名,小说如《平凡的世界》、《白鹿原》,历史纪实类如巴巴拉·W.塔奇曼《八月炮火》和《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两本书都获得了普利策奖)、劳伦斯·赖特《巨塔杀机:基地组织与“9·11”之路》,历史研究类如瞿同祖先生的《清代地方政府》、汪荣祖先生的《史学九章》,以及萧公权先生学术回忆录《问学谏往录》等,他把这些表面上看起来与财经新闻并无直接关系的著作介绍给同学们,指出这些著作的内在精神与财经新闻某些本质的隐秘联系。田毅是中央财经大学财政学毕业,毕业后先后在新华社、《21世纪经济报道》、《第一财经日报》、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工作,在每个岗位上都做出了令人赞叹的成绩,其代表作《他乡之税》以其扎实细致的采访与材料梳理,深刻独到的观察与分析,再现了“一个乡镇的三十年,一个国家的‘隐秘’财政史”,赢得了财税学界、政府管理学界、新闻学界的共同赞赏。田毅能获得成功,多学科知识的储备与融会贯通的能力是一个重要因素。

《第一财经日报》资深记者柏亮(笔名石仁坪)也深具此种优秀品质,他发表在2010年4月12日《第一财经日报》的财经新闻评论《市场化“加息”已成事实》就是一篇优秀之作。该文对中国2010年第一季度的经济发展大势把握得十分透彻,对存贷款利率的变化有精当的解读。其所创造出来的“市场化‘加息’”一词,正是对中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彻底领悟后的解读,是百炼钢化为绕指柔的结果。文章因此才做到了深入浅出,游刃有余,读后令人齿有余香!

下面我们再看一篇:

近视·分配·内需

中国青少年近视高发病率近期受到关注。有专家在媒体撰文称,我国人口近视发生率为33%,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5倍,全国近视眼人数已近4亿,近视眼人数世界第一,青少年近视发病率高达50%~60%。

中国青少年可能是全世界同龄人中学习压力最大的,给中小学生“减负”的口号一直在喊,关键在于竞争压力太大。竞争压力在学习阶段来自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在就业阶段则来自不同地域、行业和职业的收入差距,即收入分配的驱动,而后者决定前者。

不妨从不同类别岗位的从业回报率来看看。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2008年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资产总计、利润总额和从业人数分别为188811.37亿元、9063.59亿元、1794.10万人,人均资产1052401.59元,人均利润50518.87元,利润率(利润总额/资产总计)为4.8%;私营企业资产总计、利润总额和从业人数分别为75879.59亿元、8302.06亿元和2871.89万人,人均资产264214.82元,人均利润28908元,利润率为10.9%。

由此可见,私营企业与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从业人员工作压力和收入悬殊。利润率能体现工作压力,因为同一单位资产产出不同利润;而人均收入受人均利润影响,如果按人均利润的同一比例计算人均工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从业人员人均工资是私营企业从业人员的1.75倍,虽然前者生产效率不及后者一半(用利润率衡量)。

收入差距也能得到统计数据的证实。去年10月27日,国家统计局首次发布城镇私营单位工资官方统计数字。2008年全国城镇私营单位从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约17071元,相当于现行劳动工资统计制度平均工资的58.4%。

收入水平是就业风向标。近年来国家财政收入增长率一直远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公务员岗位对毕业生的吸引力非一般行业和企业所能及。

今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总报名合格人数达146.8万,总体竞争比例达95:1;去年总报名合格人数为104万,总体竞争比例为78:1;2003年报名人数仅8.7万,7年间增加近16倍。

另一压力来自收入差距。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分析报告,反映收入分配差距的基尼系数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自2000年以来持续扩大。由于收入差距扩大,贫富人群青少年接受教育的相对成本不可同日而语。

成本越高,从学习中获取收益的压力越大,学习强度就越高,在同等身体素质下,患近视的可能性就越高。

在分配制度、收入差距和教育体制的合力下,社会评价体系让更多家长督促子女“加强学习”,中国青少年近视世界第一,不能不说与此有关。如果这样循环下去,将使收入差距更剧烈,更多社会成员消费能力受限,内需拉动力被削弱。如此,便不仅仅是青少年“近视”了。

(作者:石仁坪,《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1月4日)

文章从青少年近视说起,联系到了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私营企业的资产、利润状况,继而联系到社会各部门、各行业的收入情况,最终得出结论:“在分配制度、收入差距和教育体制的合力下,社会评价体系让更多家长督促子女‘加强学习’,中国青少年近视世界第一,不能不说与此有关。如果这样循环下去,将使收入差距更剧烈,更多社会成员消费能力受限,内需拉动力被削弱。如此,便不仅仅是青少年‘近视’了。”文章收放有度,围绕主旨展开思绪,却能产生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此文不愧是财经评论中的精品。

(三)熟悉新闻传播规律,精通新闻报道手法

新闻的本质实际上就是将新近发生的事情通过合适的方式、渠道传输给受众。对于像财经新闻这样的专业性新闻,要特别注意怎样把专业性的、复杂的财经政策、事件、现象以受众愿意和容易接受的方式、渠道报道出来,实现其社会经济环境的守望、监测目的。

作为一种实用性和时效性很强的专业性新闻,从业者要充分考虑财经新闻受众的不同群体在学历、职业、收入、居住地等的差异,不同媒体形式(报纸、期刊、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等)的传播特点,根据这些约束条件创造出适宜的报道模式和写作手法。

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努力,财经新闻报道已经在探索新闻报道规律、新闻报道手法方面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形成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报道模式和写作手法,《华尔街日报》创造的“华尔街日报体”就是其中一个。

《华尔街日报》诞生之初主要是为财经专业人士服务的,其核心内容是道琼斯指数。但作为一家日报,读者分布面越来越广,需求越来越多样,只有这个核心内容就远远不够了。1912年,针对《华尔街日报》发行量由11000份跌落到7500份,克莱伦斯·巴伦提出了财经新闻报道的七大要点:1.勇敢无畏;2.无我;3.句法简单;4.抓住正确的要点;5.清楚易懂;6.说一个故事;7.开头重于一切。这七个要点归结为一点,就是对受众需求的重视,充分考虑读者的立场,打造出适合美国财经新闻受众的报道模式。这一改革改变了《华尔街日报》的颓势,到20世纪20年代末,《华尔街日报》的日发行量已增至5万份。

1929年由于世界性经济危机蔓延,《华尔街日报》再度面临考验,其中1936年到1939年间,该报每年亏损500万美元以上。1941年开始担任《华尔街日报》的伯纳德·基尔格尔再度改革,一是对受众群体重新定位,拓展受众面,将该报打造为以财经为主打内容的综合性大报;二是继承巴伦“讲故事”的人文、人性化路线,并加以进一步创新,终于创造了风靡世界的“华尔街日报体”;三是改革头版,增加报纸的报道深度。这些改革奠定了《华尔街日报》在世界财经报纸中的领军地位,发行量大增,该报报道后来多次荣获普利策新闻奖。

“华尔街日报体”的核心在于,尽可能地从受众的角度出发,为受众提供他们感兴趣的、有价值的财经专业报道。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不惜放弃一些新闻报道的固有规范,如传统消息稿导语“5W”的模式等,从而实现了报道方式的创新。

“华尔街日报体”给我国财经新闻报道的启示是:既然《华尔街日报》可以根据美国的社会、经济状况创新出一种适合美国乃至西方读者的报道模式,以中国社会文化的特殊性,以及中国经济社会变革的特殊路径,我们在吸收西方财经新闻报道经验时,可否根据我国的国情,也在这些方面做一些探索呢?

在我国内地的财经媒体中,央视财经频道近几年在探索财经新闻传播规律、创新财经新闻报道手法的工作中,成效是十分明显的。2008年下半年,财经频道制作的《直击华尔街》系列报道,通过对全球市场的关注,对全球资源的整合,对全球智慧的调用,很好地体现财经频道全新的理念。该报道推出的时间,正是美国次贷危机不断深化并向全世界蔓延之际,而其报道形式,制作团队的敬业,制作的精良,赢得了国内外受众的高度赞誉。不仅中央台如此,地方台在财经新闻上也屡出新招。北京电视台财经频道的《点击年关键》就很有新意,其节目形式新颖,设计精致,所邀请的专家层次高且擅长电视表现,节目现场话语精彩、妙语连珠,话题设计敏锐,有很强的吸引力,场内外互动良好。这些成绩,都是在深刻研究中国国情,把握中国内地电视受众需求基础上,根据电视传播规律,创造出的电视财经新闻精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