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财经新闻报道的发展历程

财经新闻报道的发展历程

时间:2022-04-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经济生活的进步与日益繁荣促进了经济新闻报道的报道题材、范围,以及方式的变化,而经济新闻的发展也反过来推动了经济建设,为百姓服务最终成为经济经闻报道追求的目标。[2]然而,中国传统的经济新闻报道模式是脱胎于党报宣传经验的。因此,改革开放初期的经济新闻报道仍然具有某种宣传指令性、泛政治化的特征。这样僵死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经济新闻报道模式在我国经济新闻报道领域存在了很长时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经新闻的发展始终与市场经济同步而行,经济新闻报道明确了自身的角色定位,与我国的现实经济情况相符合,每一个阶段的新闻报道都有着鲜明的时代印记和丰富的历史内容,不断地创新,获得更加宽广的发展空间。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我国经济发展也不断地融入世界经济的总体格局之中,我国的财经新闻报道逐步与国际接轨。我国财经新闻报道顺应经济发展的大潮,及时反映市场变动,记录社会发展成就,反映经济领域的重要问题,为改革开放以来的市场经济转型和社会结构调整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决策提供了有效的参照。

一、改革开放初期的经济新闻报道

新时期伊始,随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口号的提出,经济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1979年3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召开全国新闻工作会议,明确新闻宣传工作的中心也要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来。经济新闻报道开始受到重视,经济建设开始积极遵循经济规律,新闻也逐渐回归本位。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以及“文革”时期相比,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我国新闻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经济新闻的报道范围从生产领域扩大到宏观经济政策、生产、流通、交换、消费、服务金融、证券等领域。我国经济新闻报道在形式和技巧等方面进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报道的文体不再限于消息、通讯、评论老三样,预测性报道、深度报道、立体式报道、客观性报道、精确报道,甚至经济新闻摄影图片报道等报道形式大量出现。经济生活的进步与日益繁荣促进了经济新闻报道的报道题材、范围,以及方式的变化,而经济新闻的发展也反过来推动了经济建设,为百姓服务最终成为经济经闻报道追求的目标。

(一)经济话语的复苏与泛政治化倾向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逐步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经济新闻在整个新闻传播活动中的比例逐步增大,地位也不断提高,经济新闻也逐步复苏并迅速走向繁荣。有研究者对《人民日报》进行抽样统计研究后发现,1979年的经济新闻报道恢复到了1954年中央规定的不少于40%的水平,1979年就达到了42%,随后又逐年攀升,1989年提高到57.6%。10年的时间增长了15%之多,而从1989年到1994年的5年时间,继续上升到65%,这在原有的基础上又上涨了约8个百分点,经济新闻真正体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一宗旨。[2]

然而,中国传统的经济新闻报道模式是脱胎于党报宣传经验的。黄瑚曾在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济报道的发展时概括为两点:“一是经济宣传报道的重要成绩紧密配合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二是突出报道国家重点建设的成就,将介绍先进人物和先进经验看做是经济宣传密切联系群众的一个重要报道方针。”[3]换言之,宣传是经济报道和其他主题新闻报道共同的核心要求。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以《经济日报》为代表的一批专门经济媒体的出现,这种情况有所改观,但囿于时代的大背景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局限,当时的经济新闻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固有的报道风格。

这种报喜式的报道在改革开放初期延续了政治主导的宣传话语模式,甚至成为改革开放初期新闻报道的基本模式。有论者将传统经济报道的内容特征概括为“五多五少”:“一是指令性报道多,来自社会的报道少;二是从政府指导工作角度的报道多,从人民群众需求的角度报道少;三是生产性的报道多,流通、分配、消费领域的报道少;四是封闭式的报道多,开放式的报道少;五是单向传输多,与传播对象双向交流少。”[4]应当说,这“五多五少”很好地概括了当时经济新闻报道的总体特征。因此,改革开放初期的经济新闻报道仍然具有某种宣传指令性、泛政治化的特征。这一时期的经济新闻报道基本上都是为了宣传党的经济方针政策,离经济生活领域较远,实用性不强,

(二)报道模式的僵化与呆板,侧重宏大主题叙事

由于这一时期的经济新闻报道主要是以政治宣传为导向,传统经济新闻报道以行业为核心内容,以工作为报道角度,报道的主体大多是单位的主角。在这种思维下,传统的经济新闻报道很容易出现所谓的“农业四季歌”、“工业三部曲”现象。“农业四季歌”即“春种、夏管、秋收、冬藏”;“工业四季歌”即“首季开门红,二季双过半,三季战高温,四季满堂红”或“年初开门红、年中双过半、年底超计划”等。这样僵死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经济新闻报道模式在我国经济新闻报道领域存在了很长时间。经济新闻报道的报道内容、报道题材、报道视角、报道方法都相对较为模式化,缺乏创造性。总体来说,“经济新闻的报道面过窄,主要集中在生产领域,对消费领域涉及较少;对人民群众的经济生活,经济报道则涉及更少。经济新闻的写法呆板,缺乏应有的变化,形式单一,读来无味”[5],“经济新闻文风死板、拘谨,事件报道平铺直叙,喜欢罗列干巴巴的数字,堆砌深奥的经济词汇。”[6]

这一时期的经济新闻报道热衷于大题材和宏观叙事,如《中国经济走势录》、《大潮涌珠江》、《香香臭臭话广东》、《进进退退话江苏》等,有着浓厚的20世纪80年代的启蒙烙印。当然,“时代的毛病也表现明显,往往写作者缺乏必要的节制,在写作的过程中失去了客观叙述,带有一种急于介入事件中去充当评判人,充当呐喊者的心态。记者悲天悯人的精英意识、主观意识也是浸透纸背”[7]

(三)经济新闻深度报道出现,舆论监督功能初现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发展,群众生活日益丰富多彩,经济发展也稳步前进。但是,经济体制改革与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产生了新的问题与矛盾。因此,经济新闻报道内容应该进一步向广度和深度扩展,对改革开放以来所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由此,这段时间出现了一批经济新闻深度报道。当然,经济新闻深度报道的出现还与20世纪80年代所出现的启蒙思潮有关。改革开放后的80年代,“巨大的文化精神跨度使得人们禀有了‘转型期’的个体身份重新书写和心灵失重的晕眩感。在这相当复杂的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的‘总体转型’时,社会文化呈现出一个复杂的诸多话语形态摸索潜行的文化特征”[8]。1978年的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给中国社会文化带来了一次新的转型和文化调整。这一时期,理性开始回归,人们在思想上进入了启蒙时期。于是,以理性的视角去关注改革开放过程中所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和新矛盾,成为转型社会的必然选择。

1986年,“全国第七届好新闻评选”首次设立了“深度报道奖”,“长江漂流系列报道”和“遗弃女婴事件连续报道”,获得了深度报道一等奖,深度报道作为一种报道类型正式确立。1987年的“全国好新闻评选”活动中涌现了一批优秀的经济新闻深度报道,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如获得了深度报道特等奖的《经济日报》的《关广梅现象》,获得了当年的全国好新闻奖的《人民日报》的《布鲁格冲击》、《改革阵痛中的觉悟》、《中国改革的历史方位》,《中国青年报》的《西部贫困探源》等报道。1987年,由于深度报道的迅速崛起,这一年被称为“深度报道年”,形成了一股势头强劲的深度报道热,冲击着社会,冲击着记者,也冲击着原有的新闻写作模式和新闻工作者的思维。这些经济新闻深度报道选题重大、资料翔实、内容丰富、写作方法创新,对事物的分析准确犀利、一针见血。如《经济日报》对“关广梅现象”的报道就是典型代表。关广梅是辽宁省本溪市一位商业职工,她从1985年起,在公开招标中夺标,先后租赁了八个国营和集体副食品商店,共拥有职工1000人,总销售额占全市商业系统副食品零售商店总额的三分之一,利润额占二分之一,多次获得党和国家的荣誉称号,她组成的租赁群体被评为本溪市的先进企业。较高密度的个人租赁门店、惊人的利润增长和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本溪副食品供应的市场规模,形成了本溪市独特的“关广梅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引起了当时群众的疑惑,甚至掀起了一场关于“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路线、“资产阶级自由化”、“要不要党的领导”等问题的大讨论。《关广梅现象》这篇报道对此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报道,展开了自由的讨论,报道的结尾认为:“关广梅现象”引出了更多的社会现象,这些现象向改革的人们提出了一些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这些问题是深化改革进程中所不能回避的。[9]

在工业战线上,最引人注目的是对1980年“渤海2号”沉船事故的报道。1980年7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消息,披露了1979年11月25日石油部海洋石油勘探局的渤海2号钻井船由于官僚主义作风在迁移过程中翻沉这一重大事故,并在其后用社论、通讯等形式进行了连续报道。这次经济领域的事故报道引起了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国务院最终做出决定,解除石油部部长的职务,承认国务院有关领导的严重失职,并给主管石油工业的国务院副总理记大过处分。这则深度新闻报道也成为当时经济新闻领域重要的舆论监督报道,初现了新时期经济新闻报道的舆论监督功能。

(四)经济言论随笔的出现

当然,这一时期并非所有的经济新闻报道都是千人一面、呆板僵化。其实,经济新闻报道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那就是经济新闻体裁的多样化,出现了经济言论、经济随笔、经济漫画等形式。其中以经济言论和经济随笔为盛。《人民日报》1980年开设了《市场随笔》栏目,《经济日报》1983年1月起开设了《市场小议》、《经济纵横》等栏目,刊发了大量三五百字的篇幅短小的经济言论,对经济生活领域出现的各种经济现象、经济问题发表感想或建言献策。

这一时期的经济新闻报道语言风格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语言通俗,运用适当的修辞手段,努力使得经济新闻往通俗化、趣味化方向发展。如《财贸战线》的《经济地理》栏目发表的新闻报道《祖国的绿色宝库——大兴安岭》(1980年6月3日)、《人民日报》发表的新闻报道《“杀鹅”,还是“养鹅”?》(1981年9月9日)等,都用通俗形象的语言对经济事件进行了解释报道。这也许可以看做是80年代经济新闻报道在僵化的教条式报道中的一种突破。

(五)商情信息的服务

不过,随着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逐步活跃,商业信息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成为这一时期新闻报道关注的焦点。1979年10月1日,《人民日报》下属的《市场报》正式创刊,成为新时期第一份经济类报纸。这份报纸从创刊之日起,报道重点就放在市场活动和商品交换方面。20世纪80年代前后又出现了《财经战线》、《经济日报》、《经济参考》等全国性经济报纸,同时出现了众多地方性、行业性的经济类报纸。《人民日报》等党报关于经济方面方针政策的文章也逐渐增多,商业、信息业成为党报报道的组成部分。尤其是《经济日报》推出的《经济信息》专栏。该专栏刊出了诸如《薯干严重短缺》、《火柴市场供应趋缓》、《纯棉布库存逐月上升》、《20吨废钢铁无人订货》等每条不过百十字的市场动态新闻。这些看来不起眼的小豆腐块的信息报道却受到当时正在全国各地蓬勃兴起的广大乡镇企业主和农村专业户、个体户的热烈欢迎。1984年冬至1985年秋信息专版连续刊出有关钢铁、化肥、农机、家电、汽车、自行车等以及粮油棉和农贸市场的分析、预测信息,引起社会各界特别是经济界、企业界的广泛关注,一些大型国有企业也不断来报社提出咨询。全国各地的商业、供销部门更将报上刊登的信息引为掌握行情变化的依据。这是这一时期出现的令人可喜的新现象。

二、20世纪90年代的财经新闻报道

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同年秋天,中共十四大召开,会议明确提出了我国改革开放的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在1993年初,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写进了宪法。同年11月1日,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把十四大确定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基本原则加以系统化、具体化,成为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规划和改革开放的行动纲领,开创了中国经济全新的发展空间。这些大政方针的实施在推动改革继续深入、经济继续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我国经济新闻的快速发展,一批经济新闻报刊创刊,尤其是《中国经营报》、《经济观察报》和《21世纪经济报道》三大新财经媒体的出现,奠定了财经新闻报道的基石,从此经济新闻报道全面转向财经新闻报道。

(一)新闻的本体回归

20世纪90年代,财经新闻媒体的出现使得财经新闻真正实现了向经济的回归。这使财经新闻报道也特别着眼于经济发展过程中已存在的问题、新出现的问题和困惑。报道的态度也并非纯粹歌颂“大好形势”,而是以解决问题为报道指向。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新兴财经媒体逐渐出现和成长,经济新闻报道的手法、模式、体裁等方面开始发生了有别于传统的显著变化。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财经》、《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中国经营报》等媒体的崛起,更是将这种变化发展为一种明确的经济报道发展趋势。许多论者都注意到了这种趋势并加以论述。陈力丹将其概括为四个方面的变化:“一、从以经济数字为依据,单纯报道成绩、宣扬大好形势的政治宣传,逐渐转变为主要以发现、预测问题和为群众解惑为主。二、经济新闻对于舆论的引导,不再仅仅是灌输简单的政治意识,而往往表现为直接引发公众的经济行为。三、知识将是新世纪经济的主要表现形态,因而经济新闻的科学技术和经济学的含量大大增强。四、经济新闻已经开始从主要写给干部看,转变为主要写给消费者看。”[10]

(二)财经新闻报道的专业化

随着新兴财经媒体的崛起,财经新闻报道领域开始呈现出一种倾向,即官方话语的隐退和学术话语的渗透。许多财经新闻报道采用了大量复杂的经济学知识和专业术语,尤其是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模型。有研究者通过对20世纪90年代的研究后发现:“不仅仅是在经济专业事物的表达上,而且在话语整体的表述中,来自西方经济学、哲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的学术思维和学术表达话语片断取代了政治话语的单一地位。这意味着‘新财经新闻’已经在意识形态基础上完成了由传统政治经济学向建立在以自由选择、公平交换为理念的现代市场经济基础上的现代西方经济学学说的转换。不仅如此,在采访对象的身份上,大量使用学者、专家的声音,这与以基层劳动者和基层管理者为主要采访对象的做法大相径庭。采访对象身份的转换意味着思维的转变,也意味着新闻话语对学界话语权的重视。”[11]

(三)财经新闻的故事化叙事

20世纪90年代的财经新闻报道,更加着重于从微观角度报道新闻,以故事化叙事结构新闻,开始讲究写作技巧。在财经新闻报道的写作方面,各类媒体都喜欢追求一种故事化的写作方法。新兴的财经媒体纷纷以《华尔街日报》为模仿对象,以社会新闻的故事化方式报道经济,这甚至成为一些财经媒体的办报理念。如《财经时报》宣称:我们希望新闻事件化,事件数据化,数据形象化;而《21世纪经济报道》宣称:在报道内容上侧重于经济新闻的故事化和深度分析。不少经济媒体对经济风云人物的专访,更像是充满了失败、挫折与成功喜悦的人生故事。正如有论者所说:“财经故事的好处在于能够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需求,使高层次的读者能读出财经故事背后的深层次内涵,获得大量未知的信息,而较低层次的读者则将财经故事作为一种消遣。通过讲述财经故事,使各个层次的读者各取所需,各得其所。”[12]

(四)证券类报道热,财经观念逐渐成形

1993年以后伴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成长,《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三大证券类报纸应运而生,成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指定报纸。在短期内,各地纷纷创办各种证券报纸和开办证券类栏目。晚报和都市报甚至地方党报,都相继开辟了专门的证券版面,《经济日报》后来还把证券版独立出来,创办了《证券日报》。“在上世纪90年代,三大报的头版除了一些非常重大的政治、财经新闻(如党的代表大会、‘两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外,基本上是以证券新闻一统天下。”[13]这些以报道证券市场信息为主要内容的经济类报纸的诞生,开拓了传统经济新闻的报道领域,更加明确了经济新闻为经济建设服务,为百姓生活和投资、理财服务的功能。由此带动了经济新闻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一方面,由于大众对经济方面的信息需要越来越大,经济类报纸数量也不断增加,致使经济报道细分,从而引起了受众的细分趋势;另一方面,经济新闻的报道范围扩大以及经济类报纸数量的增加,使得已有经济类报纸不得不扩版,形成了经济类报纸的竞争日益激烈,这对于扩大经济新闻报道内容,改进报道方式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报道核心也在转向市场和企业;而更重要的影响是,证券报纸的盛行说明‘财经’的观念正在酝酿形成之中。这些变化都表明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国经济新闻报道正在逐渐走出传统模式,推进了经济报道的发展走向一个新的阶段。”[14]

三、新世纪以来的财经新闻报道

进入新世纪,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经济全球化的脚步锐不可当,同时国际经济贸易对中国经济的渗透也加速了步伐,我国的经济运行呈现出更加活跃和复杂的态势,社会生活和新闻工作的经济化趋势十分明显,越来越多的大众作为消费者或投资者,对财经新闻的关注也与日俱增,财经新闻报道因此具有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在这种情况下,受众不仅要求高质量、全方位、个性化的经济信息,对财经新闻报道传播经济信息的能力、水平、方式和速度也越来越挑剔,对财经新闻报道的指导性、专业性、多样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经济新闻报道显然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因此提高财经新闻报道的整体水平势在必行。

(一)报道领域进一步扩大,经济新闻报道呈现多样性

新世纪以来,“经济新闻报道已经取得长足进步,报道的广度与深度都已今非昔比,社会关注和介入的力度越来越大。深入性、分析性报道逐渐代替了平面化的纯经济报道,动态性、反馈性、服务性经济新闻成为了主体。经济新闻报道不但拓展延伸了报道的内容,而且交叉渗透到科技、法律、教育、思潮等各种社会意识形态之中。经济新闻报道逐渐担当起‘传播经济新理念,强化人本意识’的重任,为整个中国社会的经济现代化起到了筑基作用”[15]。因此,新世纪后的财经新闻报道领域进一步扩大,报道方式和角度更加多样化。首先,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和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受众迫切希望从大众传媒中获取大量的市场资讯,如股市、车市、楼市、IT行业、保险、利率等,以及围绕人民生活的煤、水、电、气、医疗等方面的改革信息。财经新闻报道内容指向明确,针对性强,与资金、资本、资产、商品及价格等经济要素密切相关,与投资者、消费者的切身利益直接相联,既侧重于宏观经济政策面,又侧重于微观企业运作面及中观产业行业走势的日常生活面。其次,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全球经济贸易往来日趋频繁、活跃,世界经济的互动效应有了明显增强,经济新闻的报道急需融入“世界性”信息,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国际经济变化的报道,尤其是影响到国家决策和人民群众生活的经济报道。再次,市场经济本身决定了几乎所有的新闻,包括非经济新闻都极有可能演变为经济新闻,如气候、战争、政治等新闻在一定条件下都会转变为经济新闻。这种非经济新闻的经济视角进一步拓展了媒体的报道空间。

(二)专业意识的勃兴,报道更趋理性

新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波及全国,国内的财经新闻报道也纷纷借鉴和学习国外的优秀新闻报道理念和报道视角,更为重要的是,新世纪以来的财经新闻报道变得更加理性,更加凸显专业意识。如《警惕国际舆论对人民币溢美》(《上海经济报》2001年7月24日)很好地把握了经济大局,放在宏观背景下思量,通过深入分析,指出国际舆论溢美之辞背后的潜台词是危险的,应当警惕,20年来,尽管中国经济有了长足发展,但仍然相当贫弱,如对人民币的币值决策不当,前车之鉴就是日本。面对“来之不易”的国际舆论赞美,能保持清醒头脑,看到我国经济的薄弱处,这样的分析十分重要、及时,论点正确,对决策层和广大国民发出了警惕信号。

(三)强化服务意识

指导性和服务性是经济新闻报道的价值体现,准确反映经济规律的经济新闻应该能够指导社会公众正确地认识经济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回答和解释经济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由传统的经济模式向新的经济模式过渡,是一场深刻的变革,难免会使人们的思想认识陷入迷茫,因而就需要通过权威、理性、准确的经济新闻对此加以引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受众获取经济新闻的目的不仅是知晓某个经济事实,而是更注重经济新闻所传递的信息对自身所产生的价值,简单地说,就是是否有用。例如,通过一则房改政策的报道,受众便可知晓自己住房改善的前景;一则某种钢材紧俏的信息,就可使金属公司的经营者倾其资本进货。因此,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受众对经济新闻的服务性需求也将越来越强烈。这也就要求财经新闻报道转变报道模式,在报道对象上从写给领导决策者看转变为写给投资者、消费者看;报道内容从关注领导活动转变为关注大众题材,变工作角度为生活角度,变生产角度为市场角度;多从投资者角度写经济、写商品、写行情报告,从消费者受益的角度写成就;多写信息,多写生活特色,多写服务内容。[16]

(四)展现人文关怀

经济虽然看似跟金融、财政、税务、GDP等概念密切相关,其实,经济说到底应该是人的活动,经济是与人有关的生活。财经新闻报道在报道经济事件时应该着眼于人。在新闻实践中,西方记者都十分注意在报道中写人。无论是写事件新闻,还是写非事件新闻,他们很少以事论事,抽象概括地去写,而是力求把事件与人的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写事件中写人,并用人的活动去充实、丰满事件。他们的写法值得我们借鉴。财经新闻报道应该超越高深的经济理论和复杂的数据,注重人文视角,展现人文关怀。所谓人文视角,是指从所报道的环境和报道对象的现实条件及历史背景出发,采用文化的、发展的、人性的、关怀的综合评判方法和眼光,去报道经济、社会、历史人文、地理等方面的综合变化及发展情况。[17]全国获奖好新闻《经济学家赶集》写的就是与群众关系最密切的集贸市场,同时又选取了经济学家买擀面杖、挖耳勺这样的细节,这都是与群众关系十分密切的一些小商品。这样,就很容易引起受众兴趣,从而较好地体现农贸市场作为国营大商业的补充的必要性。温州经济迅速崛起时,许多记者大谈其成功的种种客观原因,而《经济日报》记者詹国枢采写的《神秘的温州人》却“独具慧眼”,看到了温州成功背后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是温州人的深层人文精神:善创新、敢冒险、能自立。这使得这篇报道在同类题材中脱颖而出,既明显多了份文化的厚重,又显得极为深刻。

(五)舆论监督功能逐步强化

新世纪以来,财经媒体出现第三次转型,即发挥舆论监督功能,出现揭黑报道趋势。在这方面,《财经》杂志为这种趋势提供了最有说服力的注解。从创刊的1998年,它便以详尽披露广信事件、红光事件、苏三山事件,为中国财经新闻报道“引爆1998”。2000年《财经》杂志率先揭露引起中国资本市场巨大风暴的“基金黑幕”,随后《财经》杂志的《银广夏陷阱》、《庄家吕梁》、《谁在操纵亿安科技》等报道,引发了新世纪财经新闻领域的重要变革。凭借着这些报道,《财经》杂志一跃而成为新世纪中国媒体圈中的意见领袖。在这之后,媒体纷纷将目光转向经济领域,发表了大量对经济领域进行舆论监督的重要报道。如新华社的《贫困县刮起奢侈风》、《中国名牌“楚源”烫金奖匾后是沉重的环保代价》,《人民日报》的《药价为什么这么贵》,《南方周末》的《一个城市拆迁的标本审读》,《中国经营报》的《股市地下融资渠道调查》、《外商坐庄中国股市揭秘》、《真正的风险暗流:明星基金如此玩短线》等,《中国经济时报》的《兰州证券黑市狂洗“股民”》、《揭开北京出租车业垄断黑幕》,《财经》杂志的《谁的鲁能》、《健力宝案原委》、《哈尔滨天价医疗费事件真相调查》、《再问央视大火》……类似的揭露性财经新闻报道层出不穷,涉及的领域非常广,充分表明新世纪后财经新闻报道舆论监督功能的强化。

(六)财经新闻报道出现国际视野

新世纪以来,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加深,全球经济影响加快。世界经济的发展和波动,都会对我国产生重要的影响,如2008年美国经济危机的爆发,让全球经济陷入低谷,中国经济也长期一蹶不振。当然,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改革也会引起世界经济的变化,如人民币升值就对全球经济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因此,新世纪后的财经新闻报道越来越注重用国际眼光审视经济领域发生的重大事件。如:在这场由美国房市泡沫破裂及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中,2008年9月14日这个周日上演的故事极有戏剧性。在危机中苦熬一年多之后,华尔街两大投资银行美林和雷曼或快速卖身或无奈破产。至此,半年之内,一度叱咤金融市场的华尔街五巨头折损过半,这一结局给美国金融体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市场冲击是不言而喻的。事实上,它也成为金融危机动荡加剧、恶化的转折点,很大程度上开始改变包括美国在内各国应对危机的力度。《美金融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一文时效性强,在第一时间将这一敏感时刻发生的几件大事进行了高度概括,并用精练的语言对消息背后的故事和产生的影响进行了交代和阐述。篇幅不长,涵盖内容丰富,逻辑严密。

美金融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本报华盛顿9月15日电(记者马小宁)经过48小时紧张激烈的谈判,已有94年历史的华尔街第三大投资银行美林公司14日同意以每股29美元、总价约440亿美元的价格将自己出售给美国银行。这一收购价较美林上周五收盘价17.05美元溢价70%。公司董事会周日晚间已批准了这项交易,交易将交付股东和政府监管部门审核批准。15日一大早,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申请破产保护。15日美国股市一开盘,道指就下跌300点。美国舆论认为,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正进一步加剧,美国金融业将呈现新格局。

美银和美林的交易颇有戏剧性。近来,市场正密切关注着陷入困境的华尔街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的命运,但14日美国媒体突然曝出美林将被收购的消息。舆论认为,这一突如其来的高速收购显示了去年开始的金融危机的严重程度。危机爆发以来,美林采取了很多措施试图自我保全,包括筹集巨额资本,清除问题资产,出售所持大笔股权资产等。在采取了这么多措施的情况下,美林紧急将自身出售给美银,显然是担心雷曼一旦被收购或申请破产,美林将是下一个次贷危机的牺牲品。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及早行动获得一个较好的收购价。美银收购美林后,将成为一家业务范围广泛的银行巨头,触角几乎涉及了金融领域的方方面面,遍布信用卡、汽车贷款、债券和股票承销、并购咨询和资产管理各个方面,这将重塑美国金融业格局。今年早些时候,美银还收购了陷入困境的抵押贷款公司全国金融公司。

14日晚,涉及金融行业的另一个新的发展是,美联储宣布了几项措施,以方便金融机构能从美国中央银行得到紧急贷款。此外,10家全球性银行和证券公司的官员也宣布了一项700亿美元的贷款项目,让这些公司使用,以帮助缓解潜在的信用短缺。市场正密切关注美国金融监管当局是否会推出更多救市举措。

(《人民日报》,2008年9月16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