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财经新闻评论的写作技巧

财经新闻评论的写作技巧

时间:2022-02-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财经新闻写作的专业性、实用性和通俗性,以及新闻评论在论点、论据和论证方面的基本要求是财经新闻评论写作所要共同遵守的基本准则,但该种新闻文体同时也具有自己独有的写作方法与策略,即技巧。新闻评论本就属于高级新闻写作,而财经新闻评论又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新闻评论,难度可想而知。从今年初开始的自然灾害造成农产品减产,市场供应短缺,从而价格上涨,推动CPI高涨。
财经新闻评论的写作技巧_财经新闻概论

财经新闻写作的专业性、实用性和通俗性,以及新闻评论在论点、论据和论证方面的基本要求是财经新闻评论写作所要共同遵守的基本准则,但该种新闻文体同时也具有自己独有的写作方法与策略,即技巧。所谓技巧,是在我们掌握基本写作准则的基础上,有效地帮助我们进行写作的一些具体方法,针对性较强,切入角度比较适宜。新闻评论本就属于高级新闻写作,而财经新闻评论又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新闻评论,难度可想而知。因此,了解和掌握一些写作技巧对于学习写作财经新闻评论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要重视对经济学概念的准确解读,并由此谨慎分析和判断经济现象

众所周知,财经新闻里充斥着经济学概念,这些概念不要说普通受众很难弄清楚,就是很多财经媒体人同样也是不甚了了。因此,对一些和普通百姓经济生活密切相关的经济学概念语焉不详,不仅直接关系到财经新闻报道的传播效率,也会直接影响媒体写作人对经济现象的准确判断和分析,还会让一些或者由于无知或者由于别有用心的伪专家利用概念钻一些空子,混淆视听,误导受众甚至当局决策。

准确解读经济学概念不是指仅仅对经济学著作里概念定义的拷贝,而是指能够依据经济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论指导对经济现象做具体深入的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最终得出一个正确的观点。2008年国内媒体对次贷危机的报道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无法让普通民众明白究竟什么是次贷,而2010年某些专家对民众高度关注的通胀问题居然又玩起了概念游戏。

2010年7月以来,中国主要农产品价格呈新一轮全面上涨态势,网络上“蒜你狠”、“豆你玩”、“姜一军”、“糖高宗”、“苹什么”、“绵里藏针”等对价格一路高歌的日常用品的戏称已经涵盖了吃穿用等多个领域,还不包括众人皆知的高房价。对于民众感受如此强烈的通胀现象,媒体报道的声音却并不一致,所谓的各路专家开始打起了嘴仗。请看下文:

关于通货膨胀的不同观点:

(一)否定通货膨胀的观点

社科院专家:中国是自然灾害造成物价上涨不是通胀

【财经网专稿】记者李博 11月11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社会科学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王国刚称中国当前不存在通货膨胀。

王国刚认为,一般把CPI涨幅连续6个月超过3%就看作是通货膨胀,以此来看中国似乎存在通货膨胀。和欧美国家不同,中国的CPI构成中农产品权重占到1/3。从今年初开始的自然灾害造成农产品减产,市场供应短缺,从而价格上涨,推动CPI高涨。此外,去年11月份政府开始陆续调整水电燃气价格,政府调价和农产品价格上涨推动CPI上涨,只能叫做物价上涨,而非通货膨胀。CPI上涨不是货币发行过多导致的,因此不能在货币政策上寻求解决办法。

国家统计局今日发布数据,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4.4%,涨幅比上月扩大了0.8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7%;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增长5.0%,涨幅比上月扩大0.7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7%。

(作者:李博,来源:财经网,2010年11月12日)

刘福垣:中国目前没有通货膨胀

物价上涨不等于通胀,物价上涨和通胀的表现都是货币贬值,而货币贬值有因变量和自变量两种因素造成。如果货币是自变量,即由于政府印了很多纸币导致物价上涨,这是通胀。如果货币是因变量,价格本身是自变量,由价格本身上涨造成的物价上涨就不是通胀。

造成这种物价上涨的原因特别多,例如中国进入W TO之后,农产品的生产方式与国际相比十分落后,导致了市场上很多游资炒作棉花、大豆等农产品。由于这些资金巨大,数以万亿计,而且大多是自有资金,不是银行贷款,因此很难控制。这些炒作者大多是低素质的暴发户,他们不会也不愿意去做别的投资,例如去投资新能源和循环经济,于是就干脆来炒房子或者炒作农产品。

这种物价上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如果算上住房使用成本将近25%~30%的权重,现在的CPI还要更高。这种价格上涨是发展战略失误,经济资源分配不合理造成的。

我理解的通货膨胀是政府政策的产物。政府故意多发钞票掏老百姓和企业的腰包,才会出现通货膨胀。但从我所亲历的近三届中国政府来看,财政的日子都很好过,政府既没有通货膨胀的动机也没有这么做。例证就是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是存款大于贷款。

(作者:钟晶晶,来源:《新京报》,2010年11月17日)

(二)肯定通货膨胀的观点

叶檀:央行为不负责任的货币体制辩护大错特错

央行不提出建言、不坚持原则已是错误,为不负责任的货币体制辩护,更是大错特错。国内通胀压力陡升,只有弄清楚是什么造成通胀的,才能避免再次陷入通胀泥潭。

通胀是滥发货币的必然结果,通胀就是货币现象,央行难辞其咎。

(作者:叶檀,来源:《南方人物周刊》,2010年11月19日)

许小年:“通货膨胀归根结底是个货币现象”

许小年:弗里德曼说“通货膨胀归根结底是个货币现象”,我找出狭义货币M 1逐月变化的数据,和当月CPI做对比。M 1的变动很好地解释了CPI通胀率,尽管影响不是当期的,而是滞后六个月。换句话讲,这个月的CPI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六个月前的M 1。两者的变化趋势吻合。但到了去年年底,M 1的增长接近40%,而今年6月份的CPI只增加了2.9%。这只有两种可能:通胀不再与货币相关,或者CPI被低估了。

(许小年:《许小年:这还是宏观调控吗?》,来源:《财经网》,2010年11月30日)

很显然,两派旗帜鲜明的观点都是在围绕“通货膨胀”的概念做文章。否定派的王国刚认为,物价上涨一是由于中国今年大面积、连续性的自然灾害导致农产品减产引发物价上涨,二是由政府调高了CPI目标从而要求一系列资源价格上调所致。刘福垣则认为主要是游资炒作引发的物价上涨。总之两人均否定政府超发了货币。

但中新社北京2010年12月3日“中国连续七年粮食丰收,也是粮食总产量连续第四度超过万亿斤”的报道却让民众陷入困惑之中,这显然和自然灾害减产论相抵触,而游资炒作为什么独独在2010年引爆价格上涨呢?至于调高CPI就更让人摸不着头脑。这种“物价上涨”而非“通货膨胀”的概念游戏的确让普通民众困惑不已。

针对否定通胀的观点,知名经济学家许小年和资深财经评论员叶檀旗帜鲜明地予以了反击,肯定了当前的物价上涨就是通胀现象,而且认为原因就是由于央行滥发货币导致的后果。这个判断和经济学中关于通货膨胀的概念是一致的,而现实也对这个判断给予了有力支持,因为2009年为应对金融危机政府采取了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中央财政4万亿巨额投资和地方政府的大力财政刺激政策,印证了超发货币的判断。

对此概念上的争论,秋风有一篇时评精准地抨击了专家们的这种概念游戏。

反对通货膨胀怪论

不要说货币主义者,即便是凯恩斯主义者,对通货膨胀通常也持一种谨慎、警惕态度。中国的经济学家却似乎是个例外。这不,最近,关于通货膨胀,两位相当有名、经常被视为经济学家的人士发表了有趣的看法:

先是10月16日厉以宁先生说,一般认为通货膨胀率3%是警戒线,这个看法是适用于西方的。中国比较特殊,近期来看维持9%的经济增长率是可能的。而在9%的经济增长率下还把3%通胀率作为一个警戒线,会给经济带来很多问题。所以应该取半,4.5%的通货膨胀率作为警戒线是可以的,是社会可以承受的,从长远来说有利于经济发展。

接下来,10月30日,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刘福垣告诉民众,物价涨几个点无需着急。我们没有通货膨胀。现在的通货膨胀是政府政策的产物,拉动内需物价就要上涨,物价上涨正是在拉动内需的一个反应。刘还提出了一个理想的经济增长规划:每年三到五个百分点的物价上升,每年10%左右的GDP上升,每年15%左右的工资上升,每年一两个百分点的汇率上升。他说,中国要成为强国,非得是“三高”:物价高、人价高、钱价高。

有人曾经宣称要弄出一个中国经济学,就仿佛这世界上真的存在苏联式生物学。两位不约而同地针对通货膨胀提出上述看法,也许意味着,中国经济学的第一项定理已经隆重诞生了。

在这个中国式通货膨胀理论中,人们可以看到中国模式论的影子,两位人士都对人类的普遍经济法则不以为然。尽管全世界都认为3%是警戒线,但在他们看来,中国经济却与众不同。因此,中国特色的通货膨胀警戒线可以高出一半。根据两位先生的上述理论,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如果可以达到12%,那么通货膨胀警戒线也就可以放宽到6%——弦外之音是,中国根本不需要警戒线。

但是,外国人看见红绿灯,即使没有汽车通过也不走,难道是傻子么?人们也大可以同样思考一个问题:这个世界的大多数经济学家和货币当局果真是傻子么?当然不是。

不错,如同刘福垣所说,通货膨胀从根本上就是政府刻意采取的一项政策,西方也不例外。通货膨胀就是货币发行过多,而在政府垄断了货币发行之后,这种现象就变得相当常见。因为,如哈耶克所揭示的,超发货币,可以把利率压低到自然利率之下,拉长生产结构,从而让经济出现某种超常规增长。西方曾经采取过这样的政策,然后出现了非常糟糕的后果。

经历了这样的教训,80年代,经济学界和各国货币当局达成共识:即便通货膨胀是不可避免的,也应该严格控制通货膨胀。换言之,在诸多条件约束下,货币当局刻意玩通货膨胀的游戏,但在玩这个游戏的时候,必须十分节制。一个人如果不得不上赌场,他必须有非常好的自制力。否则,就可能玩出大窟窿,把自己的全部家当赔进去。3%就是这样的一个自我约束的规则。它表达了一种无奈的审慎。

哈耶克等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在货币主义的审慎之外,还提出实行严格控制通货膨胀的另一个理由:通货膨胀虽然可能刺激经济的短期超常规增长,但这种经济增长的分配结构必然是扭曲的。因为,增发的货币不是一次性、均匀地投入到经济体中,而是在长时间内透过某种特定的渠道陆续进入经济体的不同部分的。

哈耶克讲过一个形象的比喻:中央银行倾倒一瓶黏稠的蜂蜜,蜂蜜从一个中心点向四周缓慢流动,最终形成的结构是中间高、四周低。多发的货币在人群中是不均匀地分布的,具体地说,当一轮通货膨胀周期结束时,那些在经济、社会结构中占据有利位置的人,所获得的增发货币远远大于处于边缘的人。结论显而易见:通货膨胀是一个逆向再分配过程,收入最高者从中收益最大,中等收入者收益很小,低收入者将被剥夺。

中国过去贫富差距扩大的一个宏观政策根源,就是长期而严重的通货膨胀。吴晓灵说,过去相当一段时间,央行存在货币超发的问题,特别是2009年以来采用了“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仅今年前九个月,货币超发即达到43万亿元。

结果可想而知。这个结果是普遍的经济法则发挥作用的产物:尽管政策不断,房屋价格顽强地上涨;然后,食品、日用品价格轮番上涨。尤其是,贫富差距持续扩大。在这背后,则是经济结构持续地扭曲。

然而,被人冠以“经济学家”名号的人士,却完全不顾残酷而可怕的经济与社会事实,在冠盖云集的论坛上,发明着奇奇怪怪的通货膨胀理论。自2004年以来,人们绝不指望号称经济学家的人有良心,到今天,他们连经济学常识都弃之不顾了。这样的人自己在裸奔,对已经紧张的社会情绪来说也是火上浇油。利益遮蔽了他们的心智,以至于他们根本看不见自己的长远利益。

(作者:秋风,来源:《南方都市报》,2010年11月4日)

这篇评论也是从通货膨胀的基本常识入手,对当下关于我国目前是否存在通货膨胀的种种论调进行了细致深入的辨析,从经济学理到西方成熟市场经济体的社会实践再到我国的经济现实,条理清晰地论述了“非通胀论”的错误和不良影响,体现了对于经济学常识和规律的尊重,由此成为一篇有说服力的评论。

由此可见,准确解读经济学概念和常识,谨慎分析当下的经济现象和问题,无论对于引导民众正确看待当下现实生活中的经济问题,还是给政府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建言方面,都是不无益处的。而从解读概念和常识入手,反观经济现实并做具体分析也可以成为财经新闻评论写作的一个有效手段。

二、学会从数据中发现问题

众所周知,数据是财经新闻的突出特点之一,对于资本市场来说尤其如此。西方几家著名的财经媒体创办伊始就是从提供财经数据服务开始的,如路透社、《金融时报》等,而且直到今天,在国际重要财经媒体中,数据报道和分析都是他们非常重视的服务内容。正是由于财经数据在财经新闻中角色重要而且专业性极强,数据报道与分析在财经新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几年民众耳熟能详的经济数据如GDP、CPI、PPI、环比增长数据、同比增长数据、利率、汇率、各式各样的指数等等,这些数据或定期发布,如GDP、CPI等,或随时处于变动中,如股指等,而它们所代表的基本含义以及对普通民众经济生活的影响,至今为止恐怕对于诸多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来说都并不是十分清楚的。由此可见,对于数据的解读和分析不仅十分必要而且非常重要。而这对于我国的财经媒体来说尤其重要,不具独立性的统计部门的统计数据的失真已成为各界普遍关注的现象,一些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数据失真甚至已引起民众的普遍质疑和不满,著名经济学家许小年称这种数据失真为“制度性数据失真”,由此,如何从数据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就成为财经媒体的一个重要任务。

充满问题,亟待辨析、解释和判断的经济数据由此成为财经新闻评论的重要选题对象。从已有的新闻报道中选取评论目标,这是新闻评论写作中的一个最为通用而又最为重要的选题方法,而选题又是新闻评论写作具体展开的第一步。因此,学会从诸多经济数据中发现问题与分析问题,对于财经新闻评论写作来说不仅是十分必要的,而且也是其重要的写作技巧之一。

财经新闻评论对于数据的使用主要是对其进行解读和分析,即重点解读和分析数据所体现和隐含的经济现象和问题等,并最终提出论断性结论,也就是观点。作为以缺乏经济学常识的普通民众为目标受众的财经媒体来说,通常应该选取那些与普通百姓经济生活关系密切的数据来做文章。

让我们看以下三则报道中对于经济数据的分析:

例一:日本《经济学人》周刊发表《美国经济不景气传染世界,全球泡沫开始破裂》,该文章说世界处于“尾巴指挥脑袋的年代”。尾巴指金融经济,脑袋指实体经济。文章写道:全球的存款加上包括股票和证券等的金融资产,已经达到了实物资产(名义GDP)的3.2倍。而在经济全球化之前的时代,前者只是后者的1.7倍。由此可见金融经济的膨胀是多么迅速。而世界性的IT产业泡沫和房地产泡沫也随之产生。

次贷危机或许是引发10多年来积累的88.5万亿美元金融资产大幅缩水的契机。也就是说,世界规模的泡沫经济解体由此引发。

该段文字通过对两组数据的对比分析,即全球金融资产与实物资产比率的变化,即由经济全球化前的1.7倍上升到之后的3.2倍,得出了一个结论:金融经济的迅速膨胀导致金融泡沫出现,泡沫破裂又成为引发此次金融危机的最核心因素。逻辑关联十分紧密,观点令人信服。

由此可见,本段文字的核心不是为了报道那么两个数据,而是要通过对这两个数据的对比分析,做出一个判断,得出一个观点:即全球金融泡沫破裂是导致金融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这就是评论对数据处理的独有方法。

例二:2007年10月29日,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发表《2.9亿美元消失之谜》:美国以相对较低的成本吸收全世界的储蓄,然后将其中部分资金投向海外,回报率较高。此外,美元是世界货币,美元每贬值10%,就有相当于美国GDP5.3%的财富,从世界其他国家转移至美国。目前美国的GDP是13.7万亿美元,而美元自2002年以来已经贬值20.6%。因此,外国人实际上白送了美国大约1.3万亿美元。

该段文字通过对美元作为世界储备货币与其他国家货币之间的比率,即汇率换算,非常清晰地分析了美国是怎样通过美元贬值策略将其债务负担分摊到世界其他许多国家头上的,这就是隐藏在这些数据背后的深层问题,即美元一币独大给世界其他国家带来的不公平。这无疑对作为美国第一大债权国的中国的外汇储备结构提出了警示。

例三:

央行罕见披露贷款投向 房价暴涨确由资金推动

央行昨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一季度房地产贷款继续增长,其中,个人购房贷款新增5227亿元,季末余额同比增长53.4%,比上年末上升10.3个百分点.这也是央行罕见的就单个季度发布金融机构贷款投向报告。

数据充分说明,一季度房价高涨背后,信贷资金推动因素明显。这也给正在进行的房地产调控指明了重点方向。

去年,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最大受益者之一无疑包括房地产业。根据不久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9年,全国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36232亿元,比上年增长16.1%。其中,国内贷款11293亿元,增长了48.5%,这部分资金大部分来源于银行。

这种情况在今年一季度得到了延续。除了个人房贷,央行数据还显示,一季度房地产开发贷款新增3207亿元,季末余额同比增长31.1%。

(作者:王琦、吉青,来源:《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4月21日)

该篇报道是针对央行所披露的贷款数据分析问题。数据清清楚楚,结论明明白白:巨额银行信贷是2009年疯狂房价背后的重要推手之一,这个判断是有着充分的合理性的,自然也就是令人信服的,这也就给市场上众多利益集团代表以刚需、城市化乃至离婚、丈母娘等诸多荒唐可笑的理由来解释我国房价离奇高涨的诸多言论给予了有理有据的有力回击。

由上述三段文字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几点结论:通过解读和分析经济数据,挖掘数字背后的深层问题,揭示现象背后的规律,这种迷津点拨不仅对普通受众来说非常必要,而且对于社会的舆论导向、政府决策也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由此可见,学会从数据中发现问题,不仅可以为作者提供稳定而丰富的选题内容,同时还可以由表及里,从现象看本质,提炼出富于真知灼见的观点,这对于存在“制度性数据失真”现象的我国财经媒体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三、学会甄别、判断和谨慎采纳专家观点

援引专家学者的观点对复杂的经济现象和问题进行分析是财经媒体新闻评论的一大特色,也可称为财经媒体人惯常采用的又一个重要的写作手段。这对于经济专业知识储备不足的媒体人来说的确是一个写作的捷径,但如果不善加利用将会带来很多问题,其直接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影响媒体自身的独立判断力进而影响其核心竞争力;二是可能误导广大受众,尤其是普通投资者。因此,在借用专家学者外脑的同时,更要重视的是对这些所谓权威的观点进行具体分析、独立判断并谨慎采纳。

媒体在援引专家观点对经济现象和问题,尤其是资本市场进行分析评论时最要注意的问题,也是惯常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主要集中在言论信息来源不够明晰、专家言论不够权威、引用观点不够准确以及媒体自身缺乏独立判断等几个方面。

首先要尽可能注明言论信息来源并谨慎判断专家言论的权威度。

援引专家言论观点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评论的可信度和权威性。在传播学说服理论研究中有一个关于信源权威性的理论,即传播主体的权威性会直接影响其传播效果,这就不仅要求信息来源要尽可能明确,而且要具有足够令人信服的权威性,唯其如此,这些言论对于受众判断和政府决策才具有参考价值。反之,则有可能令认知与舆论陷入混乱。

国内与众多普通投资者密切相关的两大领域是房市和股市,而媒体在关于这两个领域的报道中,专家随处可见。有网友戏称:三个专家中拉出一个“毙掉”,一定不会冤枉,由此可见如今专家之泛滥到了何种程度,而民众对其权威性的质疑又到了何种程度,而这很大程度上要归咎于媒体对专家名头的滥用。

国内媒体对于专家言论的援用普遍存在着常采用匿名信息源和权威性不够的问题。“有专家称”、“据相关专家称”等言论随处可见,匿名信源直接削弱了专家言论的权威性。何为专家?对某一领域有深入研究并具有被其领域学者认可的研究成果的人,才能称为专家,业界人士、行业协会的管理者、政府相关部门的很多官员以及众多非本专业的研究人士等,都不能称为专家,至于对经济学家的标准认定就更高了。但在当今的众多媒体报道中,五花八门的专家言论随处可见,更多是匿名专家的言论,纷纷抛出一些有悖常识的论调来混淆视听,误导众多投资者。而西方媒体除了部分禁止采用匿名信源外,很多允许采用匿名信源的媒体也都对此有明确而严格的限制,一般是媒体的公信力非常强的大型媒体机构在认为有非常充分的理由采用匿名信源时才考虑采用匿名信源,而不是随随便便就匿名,而国内媒体对此显然不够慎重。

如:在中国最为牵动普通百姓神经的住房问题上,诸多匿名专家就借由媒体之口把众多似是而非的所谓房价上涨的理由用经济学的名词包裹起来,给普通受众带来认知和判断上的混乱,如耳熟能详的“刚需论”、“城市化”、“供求论”、“资源稀有论”、“通胀预期论”、“支柱产业论”等等,营造房价只涨不跌的神话,不负责任地误导大批缺乏经济常识的普通民众。可以说,中国房地产业的错误定位和房价的疯狂飙升与媒体舆论不负责任的推波助澜不无干系,而其中对于所谓专家言论观点不加选择和判断的传播是其一个突出问题。

其次,媒体自身对专家观点要有足够的独立判断。

缺乏独立判断,不加选择地援引专家言论,这在财经新闻评论写作中也是一个很突出的现象。因为缺乏立场和判断,媒体自身的声音即话语权就会削弱,从而直接影响其竞争力。在中国资本市场和2008年金融危机报道评论中,这个问题表现很突出。

在2008年9月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媒体对次贷危机发展趋势的预测分析随着危机的发展而摇摆不定,其依据主要来自外媒以及专家学者的观点,尤其是前者居多,缺乏媒体自身的判断和立场,自相矛盾,认知混乱,而这种混乱完全有可能通过媒体传导给受众,从而引发受众信心危机,这对于应对这样一场错综复杂、充满了各国经济利益博弈的、程度极深的金融危机来说,显得十分被动。

而同样是对于金融危机进行分析和预测,真正的权威专家的言论由于认识深刻准确而给人以警醒和启示:

如:2008年2月18日,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前,香港《南华早报》刊登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教授努里尔·鲁布尼《对金融危机的剖析》一文,这位教授因成功预测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而享有盛名。他说,美国经济危机导致的严重信贷紧缩加剧了经济衰退,越来越深重的衰退正在引发金融市场更大规模的损失,从而损害更广层面的经济。“房地产市场的衰落是美国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并且每天都在持续恶化,将最终导致房地产价格下降20%,使数以百万计的美国人失去它们的住所”,“一场系统性的金融危机,会引发美国和全球更明显的风险,已经从理论上的可能性变成了越来越可能出现的情况。”

事实验证,里尔·鲁布尼教授的分析与预测是正确的,他准确判断了美国房产危机可能引发的金融危机,又由美国的金融风险看到了全球的金融风险,并明确断言这是一场系统性风险。他运用自己深厚的学术积累对金融现象作出了准确的判断和深刻的分析,这才是真正的专家对于复杂的资本市场所做的有价值的分析和判断。

由该段例文我们也看到了文章对于直接引语的使用,这是财经评论援引专家观点时应该特别注意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因为非直接引语常常在媒体记者的转述中发生偏移,不够准确和完整。因此,如果可能,尽量采用专家的直接引语。

由此可见,采用专家言论对经济现象和问题进行解读和分析,一定要冷静分析,仔细甄别,独立判断,这样才能让真正有真知灼见的言论形成舆论主流。

本章小结

1.财经新闻评论在财经新闻报道中的重要地位:财经新闻评论是财经新闻最重要的常规报道形式之一;财经新闻评论是财经媒体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财经新闻评论是当今经济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

2.财经新闻评论写作的基本要求:科学性,深刻性,公正性,指导性。

3.财经新闻评论写作技巧:要重视对经济学概念的准确解读,并由此谨慎分析和判断经济现象;学会从数据中发现问题;学会甄别、判断和谨慎采纳专家观点。

思考题

1.财经新闻评论在财经新闻报道中占据着一个什么样的地位?

2.财经新闻评论写作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3.财经新闻评论在引用匿名专家言论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4.选择一篇评论,具体分析财经新闻评论的写作技巧。

【注释】

[1]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中国新闻出版社,1985年版。

[2]袁达珍:《观点,财经纸媒的第一卖点》,《传媒观察》,2007年第6期。

[3]贺宛男:《财经报道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4页。

[4]袁达珍:《观点,财经纸媒的第一卖点》,《传媒观察》2007年第6期。

[5]谢国忠:《经济自有规律预测没有意义》,《北京晨报》,2009年12月10日。

[6]贺宛男:《财经报道概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4页。

[7]贺宛男:《财经报道概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5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