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闻写作思维步骤

新闻写作思维步骤

时间:2022-04-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节 新闻写作思维步骤1.新闻写作思维特点新闻写作思维的步骤是由新闻的性质决定的,主要凸现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是新鲜性,这个特点要求新闻突出时效性,要在最新的时间报道最新的内容。农民买电脑、上网,在网上谈生意,这不仅是从未有过的新鲜事,更是中国农村日新月异变化的一个缩影,新闻工作者让读者通过这一新闻看到了中国改革的新面貌。

第二节 新闻写作思维步骤

1.新闻写作思维特点

新闻写作思维的步骤是由新闻的性质决定的,主要凸现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是新鲜性,这个特点要求新闻突出时效性,要在最新的时间报道最新的内容。新闻界有句俗话:当日的新闻是金子,隔日的新闻是银子,过时的新闻是废纸。这就要求新闻写作者思维敏捷,及时反映社会生活中的事件,讲究时效性。党和各级政府的方针、政策、法令、号召、重大政治事件、政治活动都要及时告诉读者;各行各业在工作中的成功经验都需要及时交流;人民群众生活中的新事情、新风尚、新创造、新问题、新要求、新意见都要及时反映,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如果过时,就不会产生预期的效果。新闻写作就是要把握时间和效果的关系,做到时间与效果的统一。

第二是重要性,新闻只有对大众具有一定的重要性,才会吸引广大读者,影响广大读者,这就说明,并不是所有的事实都能够成为新闻,只有那些关系大多数人生活的事情才能成为新闻。新闻写作要影响大众,突出重要性,就要服从国家的大政方针,要维护国家的统一完整,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维护大多数人的利益,这是新闻写作的出发点。

第三是真实性,新闻与大多数人的生活密切相关,它的传播会影响大多数人的生活,虚假的新闻就会给人们的生活造成意想不到的伤害或者巨大的损失,所以,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如果哪个媒体传播虚假新闻,就会失去读者,真实性是媒体传播新闻的第一要求。所以,新闻写作思维应该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真实的报道社会生活事件,深入生活,接近生活,热爱生活,坚持真理,报道生活,这是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和工作原则。

第四是可读与可视性,新闻需要传播,所以,易读、易视,清楚明白,具有趣味性是新闻传播的关键。新闻写作要体现鲜明、准确、明白、朴素、生动的文风。这是我们国家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

鲜明,就是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标准,旗帜鲜明,赞成什么,反对什么,都要立场坚定,不折不扣,态度分明,使新闻体现导向的作用。

准确,就是文字表达准确无误,真实具体,恰如其分。新闻的真实体现在语言表达上,就是叙述事实、运用数字、遣词造句都要准确,对一些问题的提法、评价也尽可能恰如其分,做到客观、公正、不偏不倚。

明白,就是要求新闻写作应该通俗易懂。新闻写作面对各行各业、各种文化程度的人,所以,表达要做到浅显、明白、通俗、易读,让大多数读者都能够理解而不会发生误解。

朴素,这是由新闻的性质决定的,新闻报道事实,事实是不需要修饰、虚构、夸张的。实事求是,朴素自然,这是新闻写作的优良传统。

生动,就是要把新闻写得生动、活泼、精彩、吸引人。所谓生动,其一就是选写的新闻事件本身要生动,不写那些琐碎无聊的事情;其二就是报纸编排也要变换花样,不能永远一个模式;其三就是新闻语言要精彩、凝练、有趣味,讲究文采、修辞,要有表达技巧。

2.新闻写作思维步骤

2.1.第一步触发思维——发现新闻事实,发掘新闻价值

新闻写作首先是要发现新闻事实。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每天都会有很多事情发生,但是,新闻事件需要敏锐的思维去发现、判断、捕捉,并予以报道。新闻事实需要根据新闻的性质去寻找、发现。据说有两个记者一起到农村去采访,在乡镇值班室睡了一夜后,一个记者问另一个记者:“你发现什么新闻没有?”被问的记者摸不着头脑,说:“昨晚我们两个人睡在一起,不是没任何人来打扰吗?哪来的新闻?”提问的记者笑着说:“这就是新闻!”于是,他在采访基础上迅速写出了《两家子公社干部睡上安稳觉:夜无电话声,早无堵门人》的消息,从一个新的角度表现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干部不再夜守电话,等候上级指示,清早也不必担心农民堵门要粮、要钱、要救济了。所以,有人说新闻就像空气,一般人抓不着,新闻写作思维者就好像是魔术师一样,伸手就能够从我们习以为常的社会生活中抓住有价值的新闻事件。

其次是要对新闻事实的价值进行发掘。对新闻写作的主体来说,最重要的是必须具有发现和发掘新闻价值的敏感。新闻价值不在于新闻事件的重大,因为不可能人人都能够有机会采集到重大事件,但是人人都可以从普通的社会生活事件中去发现和发掘价值。要想写出事件的新闻价值,必须做到小处着眼,以小见大。例如,1999年12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的新闻《千人小村已有75台电脑 水龙村21家企业上网建主页》,就是通过农民买电脑、上网表现出中国农村在改革开放后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农民买电脑、上网,在网上谈生意,这不仅是从未有过的新鲜事,更是中国农村日新月异变化的一个缩影,新闻工作者让读者通过这一新闻看到了中国改革的新面貌。

2.2.第二步继发思维——寻找报道角度,深入背景分析

任何一件事情都可以从不同角度去观察、认识,新闻报道并不是毫无目的的对生活中发生的事件进行直接传播,而是有目的的引导生活沿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向前发展,所以需要对任何新闻事件进行思考,寻找到最佳报道角度,达到报道目的。所谓最佳报道角度,就是最能体现时代发展形势,最能代表大众心声,最能体现大政方针政策的报道角度。例如菜农的芹菜丰收了,却因销路不畅大量积压,为之愁眉不展。记者及时报道了这件事,马上有采购者找上门去,销路问题很快解决了。这个报道角度就是直接为菜农的生产服务,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反映了我们目前农村生产市场的不完善,市场信息不畅通。再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涉及政府职能的转变问题,政府如何发挥市场管理的作用等等。一个新闻事件可以有很多个报道角度,寻找什么角度,就看你想实现什么报道目的。

新闻写作要求:摒弃虚假现象和表面现象,透过现象洞察事物深层本质和内在规律,报道现象却不停留在现象上,而是努力在更深的层次上把握事物。这就需要对新闻事件的背景进行深入分析,明确了背景,才能透过现象抓住深层本质。列宁对本质真实有过精辟的论述:“如果从事实的全部总和,从事实的联系去掌握事实,那么,事实不仅是胜于雄辩的东西,而且是证据确凿的东西。如果不是从全部总和,不是从联系中把握事实,而是片面的和随便排列出来的,那么事实就只能是一种儿戏,甚至连儿戏都不如。”[2]任何事物孤立看,很难发现深刻的内涵。只有放在特定的背景之中,相互联系的去看,才能显现出深刻的内涵。

新闻背景,指事件的历史背景、周围环境及与其他方面的联系等。写新闻有时要交代背景,背景可以帮助读者深刻理解新闻的内容和价值,起到衬托、深化主题的作用,也就是回答五个“W”中的Why(为什么)。

西方新闻学界有人认为,背景就是对新闻事件作出的解释。美国新闻学家赖斯特说得很清楚:“我看不出新闻背景与解释有什么区别。”“解释,在我看来,就是新闻报道的深入化。就是把单一的新闻事件放到一系列的事件中去写”,“就是提供新闻的背景知识,从而使读者能够对新闻事件作出客观的判断”。

但是,解释不是议论,解释本身就是事实,就是说用事实去解释。所以,新闻背景又称之为“事实背景”。例如新华社1947年10月15日播发的那篇著名通讯《西瓜兄弟》:

记者随军路过淮阳县李楼村时,听到群众间流传着西瓜的故事。当地有李姓西瓜兄弟两人,每人每年种一亩左右好西瓜,这方圆一二十里地内,也只有他们俩种西瓜,因此大家都叫他们“西瓜兄弟”。西瓜老大的地在村东大路边上,今年虽然雨水多,可是他们的瓜地高,西瓜还是长得又大又甜。瓜刚熟的时候,村东走过了一队蒋匪保安团,那些饿狼一看见老大的西瓜,顿时你抢我夺,不一会,一亩多地西瓜就一个也不剩了,地里只留下一片踩烂的瓜藤瓜叶与吃剩的瓜皮瓜子。在蒋匪过去二十天后,村里忽然来了八路军,巧的是这回八路军从村西南西瓜老二的瓜地边过。“我这瓜地完了!”西瓜老二想:“我这命也不要啦,我就躺在瓜地里,看他八路军摘我的瓜吧。”西瓜老二灰心丧气地往西瓜棚底下一坐,看着八路军过来。谁知道队伍有多少呢?往北看不见尾。“这西瓜长得好呀!”领头的一个兵说。“还有三白瓜哇!”“这瓜一个怕有三十斤。”“吃上两个才解渴呢。”路过的兵你一句

我一句地接连赞叹不已。一听见说西瓜两个字,西瓜老二的心就痛得像刀扎;但是他却奇怪,这些人说说就完啦,连脚都不停,一股劲往前走。西瓜老二把头偏西边一看,南已看不见队伍的头,北还不见队伍的尾,他自言自语地说:“这八路军就是怪呀!”说着就站起来,提着瓜刀,跑到地里抱起一个大西瓜,往路边一放,剌剌地切开了,“吃西瓜,弟兄们!”西瓜老二向八路军叫,但都没有人应他。“走路渴啦,来吃块瓜?”西瓜老二又向另外一些士兵叫着,但回答都是:“谢谢你老乡!俺不吃。”这一下西瓜老二可急了,大声嚷起来:“看你们八路军!把瓜切开了怎得不吃呀?”这时有个十六岁的小司号员问:“老乡!你这西瓜多少钱一个?”“不要钱,随便吃吧。”西瓜老二边说,边拿起瓜往小司号员跟前送,小司号员连说:“俺不吃,俺不吃!”脚不停地朝前走了。西瓜老二捧着瓜,直愣愣地在瓜地边站着。队伍还是肩并着肩地往南走,前不见头,后不见尾。

这个新闻稿件主要是报道八路军不扰民的事迹,但是,如果没有扰民的国民党军队的背景事实的对比,也就很难突出八路军的优良传统。我们应该认识到新闻是以语言为媒介的信息载体,不是事实本身。在新闻中语言是表达现实生活的工具,但语言和现实生活毕竟是异质的东西,不可能完全等同起来。西方有学者说:“事实上,在叙事中什么也没有发生,所发生的只是语言而已。”由于语言和现实生活的异质性,当我们把现实生活转变为语言的时候,绝对真实就只能是一种愿望了。新闻不可能是对现实的复制和还原,只能是对现实的摹写和表现。所以,新闻文本和它的表现对象之间,只能是相近、相似的,而不会是完全相等、相同的。所以,背景的选择、角度的选择、新闻价值的思考等等都会与事实本身产生一定的距离,在这里,就是新闻写作思维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地方,也是新闻写作实现目的的关键之处。如果我们不愿停留在浅尝辄止的层面上,就自然对新闻真实要有正确理解,要达到事实与目的相统一,背景与现象相统一,不能完全教条化。

2.3.第三步完形思维——根据读者需求,快速定体完形

对于新闻写作来说,时间和速度就是效益,要快速报道,就需要按新闻体裁模式来完形组织材料,完成写作。所以,新闻写作思维的最后步骤就是按照新闻模式完成新闻写作。

新闻写作思维模式化,既有利于作者观念的传达,也有利于读者从模式之内和之外分析出自己的观点、立场。因此,新闻模式不仅不会限制新闻写作者,相反,这种模式化快速定体完形,给了新闻写作者一个创造的平台、展现才能的平台,而要能够达到这一点,新闻写作者必须具备在第一时间及时、快速反应的能力。

新闻写作模式的出现可以使我们更容易的把不同的新闻写作结构的各种组合用不同模式来分门别类。倒金字塔式的写作模式是最早形成的新闻写作模式,即把最重要的内容放在导语部分,把新闻的段落按照重要性依次排列。金字塔模式则相反,是把最重要的信息放在最后,这种模式要求新闻事件本身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而钻石式写作模式与倒金字塔式不同,这种写作模式并不需要把最重要的内容放在导语内,也不需要把新闻的段落按照重要性依次排列。钻石式模式由于它的结构类似于钻石的菱形结构而得名,也就是说,这种模式如果用图来表示的话,将会是两头小、中间大的菱形结构。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新闻写作思维模式会越来越丰富,需要新闻写作者与时俱进,不断掌握新发展产生出来的新闻模式。

新闻报道写作一方面体现时代精神,另一方面也要体现读者的需要,满足读者对社会生活信息的了解愿望。对新闻写作思维来说,最后一个思维阶段就是按照读者的需求进行写作,把需要报道的事实写得让读者喜欢接受,愿意阅读。所以,既要按照模式快速组稿,又要按照读者的需求和社会生活的新问题、新特点发挥写作者的创造性,写出独具特色的新闻稿件。

受众有一个共同的口味,那就是“尝鲜”。因此,新闻界有“抓活鱼”的说法。刚离水的活鱼才有新鲜味,意思是说,社会生活中最新出现的事实最能够吸引读者。而老生常谈的事实只能让人倒胃口。有一幅漫画表达了人们对新闻不新的嘲讽:画面上是一家出售新闻的商店,几位顾客在问售货员:有新闻吗?售货员指着“今日供应”的牌子说:“有!”可是都有些什么呢?牌子上写的是:陈年秘藏新闻酱,各地名产新闻干,精工特制腌卤新闻,最新进口新闻罐头……就是没有新鲜的新闻。顾客只好失望地走了。新闻写作思维要满足读者需求就要追求新颖的形式、新鲜的语言,不拘一格、生动活泼、引人入胜。“鲜”跟“活”是分不开的。只有活的东西才有新鲜感。要做到“活”,除了事实新鲜、角度新颖以外,行文时还要注意做到形象生动,让读者如闻其声、如观其行、如睹其物、如临其境。一个3岁的小女孩居然收到了入伍通知书,这事虽然有趣,不过一句话也就说完了。而合众国际社为此发的一则消息,却写得更为生动有趣:

《三岁娃娃将被征入伍》(合众国际社纽约电)谁也搞不清楚这是怎么一回事儿——本星期五,居住在纽约市约克城高地的3岁小女孩皮丽·夏普洛收到了应征入伍通知书。昨天,她像平时那样吃早餐,她边吃边看一张华盛顿征兵处寄来的通知单。根据这张通知单,她得在“从18岁生日那天起30日内报到入伍。”尽管小皮丽仍有许多年时间考虑这件事,但她已明确表示:“我不去!”

这篇新闻报道尽管没有展开详细描绘,但是这个3岁小娃娃边吃早餐边看通知,以及最后声明“我不去”时的神态表情,还是跃然纸上,令读者忍俊不禁。就是这两个小小的细节,把整个消息带活了。新闻能让读者看不完不愿撒手,不管怎么说都是一种成功。这首先来自事实本身的魅力,其次还要看作者组织材料和表达的功力。

为什么新闻一定要快?因为新闻只有快,才会获得好的效益。领导部门要及时了解基层的情况,以便及时制定措施、指导工作。人民群众要及时了解上级的各项最新政策,以便根据政策调整安排自己的行动。我国的新闻曾在没有竞争的状态下维持多年,各地的报纸、电台、电视台都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店”,连竞争对手都没有。没有竞争机制,也就没有压力,没有动力,各家都有些迟钝、疲沓、死气沉沉。现在,报纸、刊物、电台、电视台越办越多,谁办得不好就没有读者和观众,于是大家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彼此展开了竞争,新闻的大局面也活了起来。不过,我国新闻的竞争还主要表现在栏目的新鲜多样和形式的推陈出新上,在时效性上表现得还不太明显。随着改革的深化,在时效方面的竞争也会逐渐强化,因此而推动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也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新闻写作思维快速定体需要写作者做好心理和材料两个方面的准备。心理准备就是作者“时刻准备着”的精神状态,一旦有新闻事件发生马上就能放手捉住。材料准备是对可能发生的新闻在事先所作的必要的了解。譬如第23届奥运会上许海峰夺得第一块金牌的报道,由于平时许海峰在这一项目上就很有优势,曾打出过583环的好成绩,夺得金牌有较大可能,记者就可以事先做好准备,一旦事实真的像预料的那样发生了,立即就可以写稿发稿了。

新闻写作思维快速定体需要具有出口成章、出手成篇的能力。出口成章,就是来不及写,直接面对镜头叙述新闻事实。据说一些西方国家早就出现了“不动笔的记者”,他们的新闻学校也训练学生口述新闻。口述其实也是一种写作,只不过是在头脑中进行,没有书面形式罢了。随着科学技术的普及,随机采访、随机写作将成为发展趋势,这就要求写作者练就一身出口成章的本领。“出手成篇”就是写稿快,要练就曹植七步成诗的功夫,能在几分钟或十几分钟内写成一篇短新闻,能在一小时或几小时之内写完一篇较长的通讯或专访。

新闻写作思维既要快速,还要有艺术性,让读者喜欢阅读,留下深刻印象。古人说:“文似看山不喜平”。清代的金圣叹还提出要“极力摇曳,使人心痒无挠处”。这虽然是金圣叹对《水浒》的批语,但是对于新闻写作思维来说,也值得借鉴。一个事件是不是曲折多变、跌宕起伏,一方面要看事件的本来面貌如何,一方面也要看作者处理的手法如何。作者处理得好,可以让事件多出一些波折来——只要不是故弄玄虚,就值得提倡。例如《钱被风刮跑以后》:

1月20日,长春,北风刮得很猛,我骑自行车,只顾低着头,往前紧蹬。临近和平大路口,把一个边走边低头数钱的老大爷撞了个趔趄,他手中的一把人民币“哗啦”一声掉在地上。我慌忙跳下车,想赶紧把钱给老人家拾起来,可是来不及了,散落在地上的钱已经被呼呼的北风刮了起来,纷纷向四处飞扬。正在这时,只见过往行人都不约而同地向钱飘去的地方跑去,有的还高喊着:“钱跑了,快抢啊!”霎时间,整个路口喧腾起来。这突如其来的情况,使老人大为吃惊,随后便焦急地拍着大腿说:“风刮人又抢,这可怎么得了,钱又要没了。”我本想安慰老人几句,可说什么好呢?没有多久,风似乎有些小了,“抢钱”的人们从四面八方陆续向老人走来,把“抢”来的钱一一交到他的手里。老人喜出望外,不停地向众人点着头。人们聚集在老人周围,一再关切地要老人数数。看得出来,老人有点情面难却,便用微颤的双手数了起来,旁边还有人帮着数。数完,只见老人略为迟疑了一下,接着又数了一遍。还是26张。老人抬头用疑问的目光瞅着围在四周的人们,并自言自语地说:“不对……”老人的话还没说完,一个戴红领巾的小学生抢着喊开了:“谁还没把钱送来!”老人接着说:“不是少了是多了。”“怎么会多呢?是您记错了吧?”有人诧异地问。老人肯定地说:“没错,我在家数得清清楚楚,明明是25张,都是5元一张的。”人们不解地互相对视着。那个小学生又喊开了:“谁又多送了!”话音刚落,只见一个中年妇女不好意思地说:“是我的,我拿着一张5元的钱准备到商店买东西,刚才光顾帮老大爷‘抢’钱,忘了自己手里还拿着钱,一起交给了这位老大爷。”说完,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欢快爽朗的笑声。我沉重的心一下子变得轻松了。(1980年2月9日《吉林日报》)

这是一篇十分生动的新闻小故事,文中有几次跌宕起伏。老人的钱被撞落在地,又被风刮跑,情节发展的态势跌落下去。众人把“抢”来的钱送还给老人,情节发展又上升回来。可是数过之后,老人说钱不对,按着常规的情况,读者会判断为钱少了,情节又跌落下去。老人却说不是少了是多了,读者也跟着纳闷,直到那位中年妇女说出真情,人们才恍然大悟,情节再次上升回来。试想,如果作者在叙述到别人“抢”钱的时候就让老人把钱数说出来,回收的时候再把交回的钱数也大致上交代一下,后面的波折还会有吗?作者有意先不说出刮跑了多少钱,后面的情节才更有趣味。古人写作讲究笔法的“藏露”,该“藏”的先不急于说出,该“露”的时候说出来就有可能出彩。快速定体完性思维,就是要根据事实的具体情况来决定。有故事性的就按照新闻小故事的体裁完成作品;有概括性的就要按照概貌新闻来组织材料;需要议论的就应该按照述评新闻来写作。不同的新闻体裁,有不同的表现方法,不能一味追求趣味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