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什么是评论写作思维

什么是评论写作思维

时间:2022-04-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什么是评论写作思维1.评论写作思维的含义与特点1.1.什么是评论写作思维评论写作思维是写作主体对社会生活中带有倾向性的思想观念、社会生活、文化风俗以及文学艺术进行分析、阐释、议论和评述的写作思维活动。首先,评论写作的题材决定了评论写作的时代性。评论写作的整个过程就是以理服人的过程,不能强制性地要求他人接受自己的道理。

第一节 什么是评论写作思维

1.评论写作思维的含义与特点

1.1.什么是评论写作思维

评论写作思维是写作主体对社会生活中带有倾向性的思想观念、社会生活、文化风俗以及文学艺术进行分析、阐释、议论和评述的写作思维活动。这种写作思维活动涉及的对象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即社会评论和文艺评论。

社会评论是以社会生活思想问题作为评论对象的写作活动,也是社会生活中带有明确政治色彩的写作活动,是政治的风向标,也是社会政治生活的导向。一般是抓住社会生活中带有普遍性的思想问题或者思想倾向,分析利弊,辨别是非,弘扬正气,批评谬误,用正确的思想引导读者,保持社会生活的秩序化、稳定性。思想评论的主要目的和任务就是用正确的思想引导人、教育人,用先进的思想武装人、提高人。

文艺评论是对各种文艺现象——包括文艺创作、文艺作品、文艺运动、文艺思潮和文艺流派——进行分析、评价的一种文章体裁。评价、批评、论证,是文艺评论的基本内涵,要进行文艺评论,首先要能够进行欣赏——情感——抽象的三步转换。首先是观照,即透过艺术的形式符号初步感受艺术意象;其次是体验,就是在观照的基础之上,对作品进行“以身体之,以心验之”的活动,它包括设身处地的体贴艺术,由浅入深的体察艺术,仔细用心的体会艺术三个阶段;再次是抽象,是主体从理论角度对艺术体验进行反思,从哲学、美学和文学理论的高度对艺术进行观照和评价。文艺评论的目的在于正确解释文艺作品的内涵或作家的创作倾向,帮助读者、观众准确地欣赏文艺,提高鉴赏能力和水平。

1.2.评论写作思维的特点

1.2.1.时代性

时代性,写评论要抓住社会生活中最新出现的思想问题或者文艺问题,及时引导社会大众正确认识社会问题和文艺问题。评论家必须目光锐利,嗅觉灵敏。抓住新出现的问题及时予以评论,就能对时代发生影响。如果目光迟钝,嗅觉不灵,就不宜于写评论。

首先,评论写作的题材决定了评论写作的时代性。评论必须针对人们现实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现象、新思想、新潮流、新文学、新艺术发表自己的看法,及时捕捉生活世界发展变化的新动态,用新的思想引导人们正确面对生活世界,及时调整自己的思想认识,与时俱进。评论的题材都是生活世界发展变化过程中当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普通大众对其说不清道不明,需要评论家对其进行引导。

其次,评论的时代性也是由评论写作的目的决定的。评论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读者及时认识生活世界的发展变化,用新思想新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进而正确面对生活世界,尽量使自己的行为与生活世界保持一致。

正是由于评论具有现实性、时代性,才对读者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1.2.2.针对性

针对性是说评论写作都是有的放矢,针对具体问题具体现象而展开的。特别忌讳空对空放大炮。失去了评论的具体对象,也就失去了评论的出发点。

首先,针对评论对象。一般来说,评论是针对生活世界中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而展开的,没有亟须解决的新问题,没有令人迷惑的新现象,也就没有进行评论的必要。

其次,针对特定读者。思想问题是面对社会大众,文艺问题是针对文艺爱好者,问题出现在什么样的读者群,就应该有针对性地发表评论。要用读者喜闻乐见的形式和语言说服读者,对普通读者就应该用普通事例来说理,对文化读者就应该用文化事例来讲道理。高明的评论家心中肯定会存在明确的读者意识,他知道,评论是一种对话,是针对评论对象的对话,也是针对读者的对话,在评论过程中,绝对不允许自言自语。

1.2.3.论辩性

是非不辨不明,道理不论证不清,不清不明的东西不能说服人。论辩,就是要用辩证法的眼光来看问题。首先,分清是非,需要辨析,通过辨析让人明白。正确与错误都是相对的,把正确与错误绝对化不符合辩证法;其次,揭示内因,客观全面。现象与内因,需要分析才能联系起来,只有把内在的原因揭示出来,才能让人心服口服;再次,站在正确理论的高度,运用正确的理论方法,才能以理服人。评论写作的整个过程就是以理服人的过程,不能强制性地要求他人接受自己的道理。

1.2.4.通俗性

评论写作是对广大读者讲道理,不能进行学究式的推论,也不能以空洞的道理、刻板的教条吓唬人,只能以通俗的语言启发人、平易近人的态度感染人、鲜明的观点诱导人。即使批评错误思想和观点,也宜于用生活化的方式进行点评,切忌扣帽子打棒子。因为评论的读者是广大的群众,他们没有高深的理论修养,不懂三段论式的推理,讨厌抽象的说教。要想对他们进行说服教育,话语必须真切、自然、诚恳,他们才愿意接受。如果评论者以精英自居,咬文嚼字,附庸风雅,普通读者绝不买账。只有用通俗的方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突出评论通俗性特点,才会得到普通读者的欢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