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什么是触发思维

什么是触发思维

时间:2022-04-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什么是触发思维1.触发思维过程的含义所谓触发思维过程就是写作主体在社会生活中由观察、采访、阅读或接受信息的过程中,发现写作对象,形成写作的初始情感、态度、认识的思维过程。生活触发作者的思维,习惯上称为写作的“第一印象”、“第一感觉”。这是启动写作思维活动的原初过程。

第一节 什么是触发思维

1.触发思维过程的含义

所谓触发思维过程就是写作主体在社会生活中由观察、采访、阅读或接受信息的过程中,发现写作对象,形成写作的初始情感、态度、认识的思维过程。生活触发作者的思维,习惯上称为写作的“第一印象”、“第一感觉”。这是启动写作思维活动的原初过程。

写作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生活中,由于某种触动或者社会需要,引起主体写作意念的发生,随之引起主体的写作思考。写作主体通过初步的思维活动在头脑中确定一个写作对象,作为写作课题。写作课题的出现成为写作思维的目标,针对这一目标,主体会形成一个最初的思维构想,从而产生写作欲望或冲动。

2.触发思维的意义

触发思维是写作思维的第一步,是主体思维接触写作实际的开始。

王蒙在《谈触发》一文中说:“一篇小说的诞生,触发是非常重要的。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这是不错的。生活往往能给人以触发,以提示,以暗示,告诉你:‘快来写吧,这里正有一篇小说向你招手呢’!

并不是每个人都听得到生活的这种声音,并不是每个人都听得懂生活的这种暗示。”[1]王蒙的这段话揭示了在小说创作过程中触发的重要性。实际上,在所有的写作活动中,触发都是写作的前导。那么,触发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活动?需要我们进一步去探讨。

我们认为,触发就是引发写作思维的过程,也可以称为原发思维过程。这个原发思维与思维主体内在的情感储备、知识储备以及生活经验储备有关,也与思维主体的志向及生活态度有关。同样一件事,对于敏感的作家就会形成一定的触动,引发他的思维;对于迟钝的平常人,也许连一点感觉也没有。作家非常注意聆听天地万物的声音,注意观察社会人生的变化,因此,自然的奥妙,社会的曲折,很容易被他们的灵眼觅到,被他们的灵手捉到,很容易对他们造成触动。换句话说,写作原发思维是在有心理准备的头脑中发生的,对于没有准备的头脑来说,就不会引发思维触动,也就不会出现原发思维。

作家冯骥才在火车上看到一个高个女人跟了一个矮个丈夫,大家都觉得不般配,但那对夫妻却很幸福,令人感动。同车的人都有所感,但却没有触动原发思维,只有冯骥才触动了原发思维活动,后来经过一系列创造性思维活动,写出了《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上海文学》1982年第5期)。面对生活世界,普通人与作者的态度有很大的不同,普通人一般只对眼前的生活进行初步地感受和识别,然后判断它对于自己的生活是否有用,有用就对其进一步关注,没用就将它搁置一旁。而作者面对生活,首先看它有无特征,而非有无作用,有特征就会产生触动,引发初感——定题——灰靶的原发思维,成为创作的引子,经过创造性思维过程,构思成一部作品。王蒙指出:“真正的触发应该有一种创造的激情,一种神圣的、崇高的心境,因为你是在缔造艺术世界。”

3.触发思维的内在动力

3.1.有强烈的写作欲望和自我实现欲望,就会受到生活特征的触动,引发原发思维

写作中的触发思维过程就是写作主体在社会生活中由观察、采访、阅读或接受信息的过程中发现有特征的写作对象,形成写作的原初情感、态度以及认识的思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写作主体的内在写作欲望发挥着主导作用,热爱写作、期望通过写作表现这个世界,达到自我实现的目的,那么风花雪月,丑石枯树,都会触发你的思维。没有写作的欲望,没有自我实现的欲望,那么,周围世界即使异彩纷呈也不会触发主体的思维活动,不会引起主体思考世界特征中的意味的兴趣。

自我实现,是戈尔德斯坦提出来的一个术语,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将其发展成为心理学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他认为,自我实现是人的一种高级内在需要,“可以归入人对于自我发挥和完成的欲望,也就是一种使它的潜力得以实现的倾向。”他进一步说:“如果不考虑到人生最远大的抱负,便永远不会理解人生本身。成长、自我实现、追求健康、寻找自我和独立,渴望达到尽善尽美,这一切现在都应该被当作一种广泛的,也许还是普遍的人类趋势而毫无疑问地接受下来。”[2]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在社会中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具有一定的地位,获得一定的荣誉,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所以这是人在社会生活中产生出来的一种需要。而要实现这一点就要充分利用和开发天资、能力、潜能等,充分地表现自己,而表现自己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进行写作。

3.2.写作是通过展示自己的生命活力,用开拓精神主动迎接现实困境,创造世界,更新自我的活动,这是写作触发思维的内在动力

马斯洛说:“为了使成长和自我实现成为可能,有必要认识到,智能、器官和器官系统极力要活动,表现自己和得到使用和锻炼;也必须认识到,这样的使用是令人满意的。强壮的人喜欢运用他们的肌肉,而且确实也使用了他们,以便感觉良好,并得到自我和谐的和无拘无束活动的(自发性),这些就是健康成长和心理健康的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对于智力,对于子宫、眼睛、爱的能力来说,也同样如此。能力一直在呼喊。这就是说,智能也是需要,使用我们的智能,这不仅是乐趣,而且对成长来说也是必要的。不使用技能、智能和器官,可能成为疾病的中心,不然就衰退和消失,从而削弱这个人。”[3]

写作能力也需要使用,不使用就会消失,而使用写作能力就是满足人的一种自我实现的需要。通过写作进行自我实现的人,周围世界的任何特征都会引起他的触发思维,而每一次触发思维过程都是创造自我,更新自我的过程。

3.3.写作主体在触发思维中不断丰富自己的人生,不断体验审美化的人生,情感越来越丰富,感悟越来越深刻,写作欲望越来越强烈

具体表现为:一、热爱现在、创造现在,充分享受现在,求得生命的充实与丰富。二、把生活当作一种由自身内力驱动的,其方向、路线和速度随心所欲,逍遥自在的自由过程,不为外在目的牵着鼻子走。“对于成熟的人来说,手段是比外在的合目的性更高的东西——锄头比锄头造成的作为目的的享受更尊贵些。”[4]“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5]人的生命本是一种高级的自由运动,不应受外力强迫,假如生命活动成为机械的和强迫的活动,那就是一种否定自己而非肯定自己的活动,这种异化的生活状态是乏味无聊没有任何意思的。自我实现者是异化人生的反抗者。这种人最忠实于自我,最善于倾听生命的呼声,最了解“人的生活乃是人的最高本质”。而人的活动是人的本质的自我实现,其过程的自由性就是最大的满足。当活动不自由、自我无存在根基时,还奢谈什么正义、德行之类品行?桓温问殷浩:“卿何如我?”殷答曰:“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这种敢于发现和肯定自我价值,敢于把生命运动表现为一种自由运动是自我实现者的又一特性。

3.4.追求自我实现的写作主体是充分发挥触发思维作用的人

追求自我实现的主体在认识事物时,能依照其本来真面目而不涉及事物对观察者的价值和狭隘的功利欲望,他把满足需要或挫折需要的欲求超越了,因而,对事物进行存在认知的基础就产生了出来。在观察对象真实的、内在固有的完整性方面,自我实现者达到了无欲无惧的程度,他们不怕未知、神秘、使人困惑的东西,不急于组织乍看起来无序、混沌、模糊的状态,不强求明确、保险的蕴含。中国古代哲人对这方面的描述非常精致,《管子·心术篇》说:“无欲则大,大则静,静则精,精则独,独则明,明则神矣。”《庄子·知北游》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于万物之理。是故圣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庄子·大宗师》更强调学道先要“外天下”、“外物”、“外生”,然后才能“朝彻”、“见独”。外天下即排除尘世干扰;外物即摆脱物质欲望;外生即置生死于度外。也就是说,只有摆脱功利思想方能心境明彻,见到独立无待的道,游心于天地之大美。总之,在观察认识方面,追求自我实现的主体在继发思维的过程中没有戴功利色彩的眼镜,能见识具体、个别、新颖的东西。

追求自我实现的写作主体,触发感受世界时,具有强烈的个性创造的品格。他们不论写哪类文章,总喜欢打上自己个性的印记。“当人只是感觉到自然的时候,他是自然的奴隶,一旦他思考自然的时候,人就成了自然的立法者了,自然原来是作为一种力量支配着人,现在在人的眼前却成了一个对象。成为他的对象的东西就不再具有支配他的力量,因为对象要承受他的力量。……自然界中任何可怕的东西,只要人能赋予它以形式并把它变为自己的对象,人就能战胜它。”[6]人一旦从奴隶变成主人,在世界面前就以支撑者、主持者的面目出现,人本身所蕴含的潜力就犹如涓涓细流不断冒出。当他认清了事实真相,他就能从事物的源泉中汲取营养,然后用自己理想的方式去重组生活,使生活浸透他本真的情趣。这种人即使文化程度有限,即使并非从事传统认为的创造性职业,如作曲、作诗、写小说、搞尖端科研或应用科学,而是一位平常的家庭主妇或职业运动员,他(她)都能把本职工作做得独到、新颖和精巧,并且具有创造性。马缨花用稗子闷的米饭比三流诗人的创作更具创造性,李宁全盛期的体操动作同优秀诗篇具有一样的创造精神。如果他(她)从事写作,就一定会用自由、勇敢、自我认可、自我成长的精神,为触发思维涂上独立和自由的色彩。

然而,我们切不可把自我实现想象得太浪漫,人每前进一步,都意味着放弃某种熟悉、完满的东西而进入陌生、危险的境地,这往往使人容易怀旧。西方人常怀念希腊文明,中国人常提先王世界。中国新文学的巨匠、文化革命的旗手鲁迅,于《旧事重提》的《小引》中写道:“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唯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时的意味留存。他们也许要哄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

自我实现是人的一种高级需要,是一种成长努力,它高于为了维持生存的生理需要。人在生理动机支配下所从事的一切活动仅仅是为了一个目的——填饱肚子,他只能想象一个丰衣足食的乌托邦,他没有高级需要,什么自由、爱、尊重、自尊、美等等都是无用的东西。生活的唯一寻求就是吃,吃饱就是幸福,是生存的极致状态,是人生价值的最高体现。对此,《绿化树》作了多么精妙、深刻的描绘啊。刚到农场的第一天,按规定每人四两饭,而章永璘却要了笼屉布,刮了一罐头筒馍馍渣,按分量,至少有一斤。于是他就在心中喊:“祖宗有灵。”然后想到“自由真好”,因为“只有自由的人才能进伙房刮馍馍渣。”又一次,当章永璘用三斤土豆换了五斤大黄萝卜,占了卖萝卜老头的便宜之后,便觉得太阳是暖融融的,想到自己现在是独自一人自由地享受这美妙阳光,甚至连广大的空间中所有的空气都为自己所有,便得意地哼起了小调:

美丽的蔷薇脱落了花朵,
和多刺的荆棘也差不多,
我把荆棘当作铺满鲜花的原野,
人间便没有什么能把我折磨,
阴间即使派来牛头马面,
我还有五斤大黄萝卜!

这些描写从特定的角度看,正是马克思所谓“焦虑不堪的穷人甚至对最美的景色也没有感觉,珠宝商人,只看到珠宝的商业价值,却看不到它的美的物质,他根本没有欣赏珠宝的感官”[7]的最好脚注。

自我实现是人的一种成长努力,一种不断超越动物性生存及人的低级存在而向人性高峰不断攀登的努力。这种努力是一个过程而非一种静止状态,这个过程既可是人与动物性生存作斗争的活动,亦可是人类向自由状态的努力行动,但绝不是人类正在享受自由之果的圆满境界。这种努力状态对写作主体的触发思维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促使他在文学创作、理论写作和实用写作中,才思勃发,文采斐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