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理论写作思维的方法

理论写作思维的方法

时间:2022-04-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节 理论写作思维的方法1.分析与综合分析和综合是对感性材料进行抽象思维的基本方法。归纳法虽然有局限性,但却是最基本的方法。其次,归纳法能够培养人的抽象概括能力,是科学理论思维的培养训练途径。再次,归纳法有利于提出科学假说或猜想,有利于创新思维,很多科学发现和伟大的理论设想都是从不完全归纳中提出来的。

第三节 理论写作思维的方法

1.分析与综合

分析和综合是对感性材料进行抽象思维的基本方法。

1.1.分析,是把对象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然后进行认识的一种思维方法

首先,整体是复杂现象的组合,不易把握。分析成部分,就相对单纯,就容易形成认识。

其次,整体组合中,必有一部分为重点、核心,分析就是要找到重点、核心部分加以认识。

分析的方法就是将整体研究对象分为各个部分、方面、因素和层次,并分别加以考察的认识活动。

例如文学分析,就是先把作品主人公的命运历程分析成不同阶段,再对每一阶段的意义进行分别认识。

再如语言分析,就是先把句子分析成词组,把词组分析成词,把词分析成词素,并分别认识其作用与意义。

只有进行了系统、深入地具体分析,我们才能真正认清楚对象的构成。

分析要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必须分析到最基本的成分,最小因素,这样才不至于出现误解。只有把细节及最小因素分析出来,才能形成正确的知识。因为粗略地分析,容易忽略其中的个别意味,造成思考不周。

如对“父亲”一词的义素深入分析,包含以下义素:人+男性+直接亲属+长辈+有子女的人。

分析必须是对被研究对象的重新认识。这就是说,被研究对象本身的某些因素已经被前人分析过了,我们的分析不是重复前人的劳动,要有新的分析因素,就是要找出别人没有分析或没有分析出的因素来认识。如“父亲”一词可能还包括“敬称”、“书面称谓”的义素。

第二,分析是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进行的。只有在一定理论的烛照下,我们才能在对象身上分析出相应的因素来,离开了理论,就失去了分析的方向和目的。如:文学分析是在特定文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我们从文学形象上分析到的内容与自己掌握运用的文学理论有关。唯美理论、形式主义理论、现实主义理论、存在主义理论、阐释学等,不同的理论指引我们在作品中分析到不同的文学元素。

理论写作首先要学会分析,养成理论思维的头脑,不要凭感觉,而要凭理性,要真正把对象内在有价值的东西分析出来,如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从阿Q的行为中分析出来,加以综合概括才认识到的,分析不出来,就形成不了认识。其次是综合,分析出来的内容是零散的,把每个分析综合起来,就会形成明确的集中的认识,综合是在分析基础上进行的,分析的目的就是在于综合,这二者是辩证统一的,都是理论思维的基本方法。

1.2.综合是将已有的研究对象的各个部分、方面、因素和层次的认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对研究对象的整体认识

综合是在分析基础上进行的,是在思维中把客观上分析出来的思想线索、认识因素再进一步明确、提炼、升华,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综合可以充分发挥思维的能动性,克服由于分析研究带来的认识上的局限性,从而认识到事物的整体性、联系性、规律性。综合,是在分析的基础上把认识对象的各个部分连接成为一个整体的思维方法。

首先,综合就是要抓住事物的整体性能,即共性,在此基础上才能实现综合。

其次,综合要把一般与个别、本质与现象、规律与其表现形态综合起来把握,形成思维具体,在“诸多关系的总和”、“多样性的统一”上,作整体性的综合考察,才能找出对象的本质和运动变化的规律性。

分析和综合是相辅相成的。

如阿Q性格分析,分析出对阿Q多方面性格特点的认识,自卑、自尊、虚荣、自轻、自贱等等,这些分析、认识各自孤立,难以从整体上把握阿Q性格,综合就把这些认识联系起来,形成整体的“精神胜利法”和“矛盾心理”概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揭示出这种性格深刻的社会本质——阶级压迫的产物。

2.归纳和演绎

归纳和演绎是理论思维中最一般的推理方法,是从特殊到一般,又从一般到特殊的认识过程,也是既相对立又相联系的理论方法。

2.1.归纳法是根据对于某类事物中的全部对象或部分对象必然性联系的分析,推出有关该类事物一般性结论的思维方法

归纳是从特殊到一般,也是从众多不同事物中寻找相同点,归纳就是归纳出相同点、共同性作为一般结论。

如语言现象酷、爽、帅等新词义的产生有没有内在共同性?要归纳出共同性,先要分析这些新义产生的原因,通过分析,才能归纳出结论。

文学形象也是一样的,《人生》中的高加林和《红与黑》中的于连有无共同性?有共同性就可以归纳出一种认识,没有共同性,就无法归纳出共同的认识。

归纳法可分为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完全归纳法就是对某类事物的所有对象都一一进行分析,从而概括出该类事物的共性的推理方法。完全归纳法一般在自然科学中使用,但要完全实现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在一般情况下,人们很难掌握一个对象的全部事实材料,因此,也不存在百分之百的完全归纳。

不完全归纳法,就是通过对某一类事物中的部分对象所具有的某种属性的考察而概括出该事物的共性的推理方法,如凡鸟皆飞的结论归纳,就属于不完全归纳。由于归纳的基础是对象的部分属性,所以,结论就存在可能正确,可能错误的或然性。如鸵鸟就不飞,是个例外。

研究文学或语言都不可能实现完全归纳,只能是根据不完全归纳来形成结论,这个结论就需要证明,如果有人能找到例外,就可以驳倒对方,真理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同时,这也告诉我们,单纯靠归纳形成结论是不够的。

归纳法虽然有局限性,但却是最基本的方法。首先,归纳法坚持从实践出发,从事实出发,从材料出发,是实事求是精神的体现。其次,归纳法能够培养人的抽象概括能力,是科学理论思维的培养训练途径。再次,归纳法有利于提出科学假说或猜想,有利于创新思维,很多科学发现和伟大的理论设想都是从不完全归纳中提出来的。哥德巴赫猜想、美是自由的象征等等都是不完全归纳的结果。

王力说:“我们搞科研,先要用归纳,再用演绎,不能反过来,一反过来就坏了。”[10]这就是因为,归纳是从事实出发,而演绎是从理论出发,先从事实归纳出理论性的结论,再用这个结论去演绎才能保证科学的正确性。

2.2.演绎法就是运用一般原理(知识、原则、定律,公理、定理等)推出对个别事物的新认识的思维方法

演绎法是从一般到特殊的认识过程。

例如,语言是社会的产物,这是从语言产生的历史事实中归纳出来的理论结论,用演绎法认识新语言的现象——IT语言、网络语言等语言现象,就会推出这些语言也是当今社会的产物的结论。

演绎法的结构是三段论式,即大前提、小前提、结论。

大前提必须正确。演绎过程不能出现第四个要素。

只有按照严格的逻辑规则推导,才能保证结论的正确性。

总的来说,归纳法是从感性具体上升到理性抽象,演绎法是从理性抽象推演到感性具体,以验证或扩展一种普遍的规律。二者是互相联系,互相补充的。一篇严谨而科学的论文,总是离不开在翔实材料上归纳出来的结论,而深刻有见地的结论又是统帅所有材料的灵魂,它能够演绎所有的具体材料,因此,二者必须综合运用。这就决定了理论写作必须符合三点要求:

其一,要旁征博引,避免孤证。这就是说虽然是不完全归纳,但也要有充分的对象作为思维的材料来认识,不能根据一件事情来归纳认识。

其二,从材料到论点,而不是由论点找材料。归纳的结论是统帅材料进行演绎的前提,不能单用演绎来找例证,也就是说,不能反过来思维。

其三,归纳演绎结合运用,既能抽象出新的认识,又能用演绎说明新的对象。

3.比较研究法

3.1.比较的含义

比较,是确定研究对象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点的一种逻辑方法,它是从时间的纵向或空间的横向或兼容上探讨研究对象之间的异同、相互关系及影响,探求事物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

首先,比较可以对事物进行定性鉴别和定量分析。一切事物的特质,只有比较才能够显示出来。美、善、真是在与丑、恶、假相比较中才能鉴别发现的。一定事物的进步与落后,又是通过一定的量化比较才能够说明的。事物的质和量是比较的对象。

其次,比较可以揭示事物发展运动的历史动因,也可以显示事物发展的历史趋势。文学史上的种种变化通过比较就可以找到共同的规律,并可以判断其发展趋势。

再次,比较可以鉴别理论同实际的误区,可以澄清是非曲直,从而发展理论,提高认识。例如传统的文学理论与现实的文学实践相比较,就可以发现理论的不足与缺乏,就可以提出新的理论以修改或纠正、完善原有理论的不足或错误。

比较法可以突破学科范畴,跨越区域限制,给研究者提供诸多参照,有利于激发研究者的内在潜力,充分发挥其创造性思维,取得完满的研究成果。例如比较文学、比较语言学等学科,都是建立在比较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形成的边缘学科。

3.2.比较研究法的类型

比较研究法大体可分为两大类,即一般比较法和特殊比较法。

3.2.1.一般比较法即对同一学科内的研究对象进行比较

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小类别:

其一,相同点比较。指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研究对象进行比较,寻找其共同点。这种比较可以使我们认识表面上不同的对象之间内在的共同性。例如《儒林外史》中地方乡绅财主严监生与《欧也妮·葛朗台》的老葛朗台是不同的人物形象,但比较发现,他们的共同性都是爱财如命,因而可以认识不同民族的共同劣根性。

其二,相异点比较,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进行比较,比照它们之间的相异点,让人们认识到表面上相似的对象之间存在着内在的不同点,即同中有异。例如上述两个吝啬鬼爱财的方式有所不同,葛朗台喜欢听叮当作响的金币声,而严监生则是怕两根灯芯浪费油。葛朗台是要把财富攫为己有,不顾女儿死活,而严监生则是把财富留给后代,这就表现了不同民族的不同心理传统。

再如郭沫若和郁达夫都是现代文学史上的浪漫主义文学家,他们的相同点是以个人对社会的反抗为文学的出发点,但是比较就会发现,郭沫若在表现个人与社会的对抗中保持着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充满理想主义的浪漫激情;而郁达夫则是在个人与社会的冲突中保持着殉情主义的伤感激情。从而形成各自不同的命运,也得到不同的评价。

其三,同异综合比较,指通过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进行比较,从中发现其相同点和相异点,达到对研究对象较为全面的认识。例如上述两例研究。

一般比较法是学术理论研究常用的方法,人的认识也是在比较中不断发展提高的。运用比较法要注意特定的条件和标准的同一性

3.2.2.特殊比较法是指对比和类比

一、对比是把两个截然相反的事物进行比较,从而认识其内在矛盾的研究方法。着眼点是事物的相异点,从不同点入手寻找矛盾原因。如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豪放派与婉约派等,人们在对比中发现各自的特点,对这些特点的认识是在对比关系中确立的,和对方的不同就是己方的突出特点,各自的特点是相对提出来的。

对比法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理论思维方法,通过古今对比、中外对比、个人与社会对比、人与自然对比,以及不同学科之间的对比等,可以开拓视野,从同类或异类的对比中求得新知,使研究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

二、类比是从特殊到特殊的推理,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相同或相似而推出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的一种逻辑思维方法。

类比思维的优点在于,它从相同或相似点入手展开联想,能突破知识局限,创造触类旁通的效果。

类比思维侧重于从相同点入手,它的推理过程是首先比较两个或两类不同的对象,找出它们的相同或相似点,然后,依此为根据,把其中某对象的已知认识推移到另一对象之中去,从而达到对另一对象的认识。

例如程德培《邓刚的“两个世界”——读邓刚中篇小说》一文中这样类比推理、认识邓刚的创作心理:“迷人的海是静谧的、宽广的,但是在这蓝色的世界下面,充满着湍急刺骨的暗流和冷潮:海湾是温顺的,但它不时露出狰狞的嘴脸,像一锅烧滚的开水。……在邓刚世界的入口处,有的正是不安的躁动,有的正是生与死的考验,内心的阵痛,心灵的震荡,日常生活的烦恼,不谙世事的犹豫,羞惭自怯的心理在种种的矛盾冲突之中,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理解,流露出作者对生活热切关注的目光。……

当时代的浪头拍打着生活的大堤时,生活必将以其动荡激越的旋律,层出不穷的雄姿伟态吸引着人们,作为作家的邓刚自然也不例外。”[11]

类比,在学术研究中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康德说:“每当理智缺乏可靠论证的思路时,类比这个方法往往能指引我们前进。”这就充分说明类比是一种探索性很强的创造思维方法。学术研究可以在资料有限的情况下,借类比,用已知的他类材料来比较思维,突破局限,获得认识。同时,类比能使论证生动、形象,打破思维的学科局限,以此类推,获得无限宽广的认识领域。

但是,类比认识的局限性是显然的,他的结论是或然性的,需要验证,因此,在研究中只能做为辅助的方法。

比较法是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在运用时要注意两点:一是注意研究对象的可比性,即两事物之间或多或少的存在着某种内在联系,或者处于一定的关系之中,毫无关系或没有联系的事物不存在可比性。二是比较注重抓内在本质,任何比较都不是现象的罗列对比,而是寻找对象内在的相同本质或不同特点,揭示其内在矛盾或内在联系,从而达到认识对象本质及规律的目的,不是为比较而比较,而是为了认识才比较。在论文写作中,也是为了能更突出地表现认识才使用比较。

4.假说和设想

4.1.假说是关于事物现象的因果性和规律性的假定解释

假说是主体需要回答特定的问题,却对一定的事实或现象的内在因果性和规律性没有得到清楚的说明和解释之前,先为它假定一个理由,至于这个理由是否能成立,是否能反映客观实际,则需要通过社会实践和科学实验加以验证,这种处理问题的方法,在科学上叫做假说。恩格斯说:“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例如苹果从树上掉下来,牛顿就是从假说地上可能有吸引力,经过实验产生了地球引力学说。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假说也是产生新观点的研究方法,如鲁迅先生关于文学艺术起源于劳动的假说,产生了“杭育杭育”论。

首先,假说是人认识事物的一种思维方法。通过假说与实践的对照,不断地破除与实践不符的假说,最终获得与实践相符的假说。没有假说,就不可能获得认识上的发展。

其次,所有的假说都是人对事物的猜想,猜想是需要证实的。没有假说就没有证明的对象和目标。

假说思维方法的运用是人突破现实局限发挥创造性能力的表现。当我们面临的问题没有足够的材料认识事物的成因或规律的时候,这种方法就是解决人的困境的主要方式。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现象我们是无从理解的。例如人类的起源问题,马克思主义唯物观说人是由猴子变来的,这仅仅是一个科学的假说,谁也没有证据(亲眼看到)能够确凿地证明这个假说。现在大量的考古材料只是间接的证据,没有直接证据,考古学人猿头骨的分析认识,也是一种假说。所以,建立在假说基础上的理论知识最终是需要证明的。

课题研究,就是要从某一学科领域中的材料和认识出发,通过一定的逻辑推理,对客观事物做出某种假定性说明,然后,以此为指导,提出新的经验或新的观察,导致新发现,建立新的科学理论。爱因斯坦说:“有经验材料作为引导,研究者宁愿提出一种思想体系,它一般的是在逻辑上从少数几个所谓公理的基本假说建立起来的。我们把这样的思想体系叫做理论。”由此可见,所有的理论都是建立在假说基础上的。

当我们在研究中,对原有的解释发生怀疑,或发现原有的解释存在错误时,就会问道:正确的解释是什么呢?可能是……这时思维就会提出假说。例如新时期开始时,人们发现文学并不从属于政治,于是就有人提出了文学是独立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假说,这种假说就形成了文学远离政治的理论,可后来,人们又发现这种理论有误,新的假说就又出现了。所以,假说是人们在研究中发现了新的事实,原有理论无法解释,就尝试新解释的一种试错行为。解释通了就形成正确理论,解释不通,就要另外提出假说。假说的过程是一个试错的过程,直到找到正确的假说,这个过程才算结束。

运用假说研究问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不要抱住已经证明无用的假说不放,又要不轻易放弃假说。这就是说,假说需要证明,有时证明假说不能成立,就需要改变;但是有时假说证明不能成立是没有证明的条件或事实,这就需要时间。对假说的信念以及坚韧不拔的精神,有时是十分可贵的。坚持的理由只能有一条,即在虽然不能证明其成立,但也不能证明其错误的情况下,绝对不放弃假说,否则就有可能错过一次新发现的机会。

第二,事实证明假说。这就要从实际出发,服从事实。赫胥黎说:“我要做的是教我的愿望符合事实,而不是试图让事实与我的愿望调和。你们要像一个小学生那样坐在事实面前,准备放弃一切先入之见,恭恭敬敬地照着大自然指的路走,否则,就将一无所得。”[12]贝弗里奇认为,常用的方法应是提出一系列的假说,然后用事实来一一试验、证明,最后选出最有事实根据的假说,把它发展成一种理论。

贝弗里奇说:“假说是研究工作中的最重要的智力活动手段。其作用是指出新实验和新观测,因而有时导致新发现,甚至在假说本身并不正确时亦如此。

我们必须十分注意,不使自己对自己的假说过于热衷,应该力求客观的判断,并一旦发现矛盾的事实,就修改它或丢弃它。要提高警惕,不使观察和解释受到假说的影响而歪曲。假说在不被信任的情况下,亦可加以利用。”[13]

4.2.设想是对研究对象的合理想象,是假设性质的想象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科学想象,就是科学家经常进行的猜想、联想、设想活动。它与空想不同,空想是没有根据的胡思乱想,没有科学知识作基础,是无法也不可能变为现实的,而科学设想是建立在一定的事实和科学知识基础上的,因而有实现的可能。

如研究文学的发展趋势,研究语言的发展趋势,就离不开设想,这种设想是建立在对文学、语言发展变化的规律的认识基础上的合理想象和预测,所以能够产生出正确的结论。运用设想的方法,可以形成有用的思想观点。

例如用设想法提出:鲁迅不死的话会怎样?回答这个问题就是根据对鲁迅精神的认识来推测设想,这种由设想而形成的观点有时是非常有用而有趣的。它能够使枯燥的理论研究显示出新奇的效果。

所以,我们对设想的重要性应从三个方面引起重视:

首先,创造是以设想为先导的,没有设想就没有创造的意向。

其次,设想可以产生假说,每一种假说都是由设想生产出来的。

再次,设想可以激发人的创造力。设想在研究中一旦出现,研究者就会兴奋起来,就会调动一切因素来证明设想,使设想合理化,这样,就使研究有了方向,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

设想与假说有一定联系,又有区别。设想是提出问题,提出一个可以思考的问题,为思维指出方向。假说则是试图说明某个问题,是对已经存在的问题作出的假定性回答。

5.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方法

“三论”原本是信息技术革命过程的理论,现在被吸收并应用于社会科学研究,拓宽了传统社会科学的理论思维空间,它们从一个新的角度,使社会科学逐步由猜想变为可以运算的科学。

5.1.系统论方法

所谓系统论方法就是以系统有机联系的整体为出发点,着重在整体与部分、整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中,综合地和精确地考察对象以达到最佳处理问题的目的。在理论写作思维中应用系统论的方法,就能够有意识地把离散的思想组合成为相互联系的系统认识。例如林兴宅同志就运用这种系统论方法分析鲁迅的作品,写出了《论阿Q性格系统》[14]一文,把阿Q性格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综合了过去研究的许多有用的观点,得出了具有一定说服力的结论。

在理论思维中运用系统论方法,可以帮助我们避免认识的片面性和主观性,对于从事理论写作的人来说,运用这一方法能够使我们有意识把自己的思想火花组织起来,发展成为一个系统的认识,形成一个理论体系。

系统论方法的应用原则有:

5.1.1.整体性原则

客观世界的统一性是系统论方法整体性原则的来源和依据,也是系统方法的基本出发点。系统方法的整体原则,要求人们在研究问题时,树立全局观念,始终把对象看作一个有机整体,用要素或子系统构成系统,从系统整体功能的发挥来判断系统的优劣。如果要素与要素之间,要素与系统之间,子系统和主系统之间出现问题,影响整体功能的发挥,就要调整,以达到整体的最优组合。例如把系统论方法用于研究文学,就要把文学放在社会文化学这个大系统中加以考察,了解其功能及规律性。如对作家进行研究,就要把作家放入整个时代的系统中加以考察,从中了解其创作规律。系统可以无限划分下去,也可以由小到大地归属,逐渐上升到从整体的角度来认识个别现象。

5.1.2.联系性原则

客观世界是一个联系的整体,所以系统方法的联系性原则是客观辩证方法的普遍联系法则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上的具体运用。因此,系统方法要求在分析问题时,必须以明确的定量方式客观地描述各要素之间相对稳定的相互作用的联系性。例如研究文学作品时,要从作品系统的组成部分的互相依存、相互作用上来评价和研究它的思想和艺术。如林兴宅的《论阿Q性格系统》,具体分析了阿Q性格的各要素,抓住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性格系统,从整体上揭示了阿Q性格的社会因素,经过定量分析,在科学的基础上来认识阿Q性格,解决了关于阿Q性格上的诸多争论。

5.1.3.最优性原则

这是系统方法的出发点和所要达到的总体最优化目标。最优性原则就是从众多可能的方案中,选择出最优的系统方案,使系统具有最优的功能,表现出最优行为。在文学创作研究中,最优性原则是揭示创作者处在何种系统之中,就能最优发挥创造功能。同时,文学形象的发展在思维主体的头脑中也是一个不断选择的构成,作者要在各种可能性中选择最优化的方案使人物形象自我运动,完成自己生命的表现。例如20世纪80年代流行过小说创作结尾对人物命运常常交代几种可能出现的结局,作者把这种现象写出来,让读者参与选择,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作出最优化的选择。从系统论方法的角度,只有结合小说的系统发展过程,才能作出最优化的选择,离开了系统的理解,就不可能作出最优化的选择。理论写作更是要求运用最优化原则来表述自己的思想,只有经过系统地分析和思考,才能形成最优化的思想观点,诸多杂乱的材料需要写作主体整理出一个系统,然后进行最优化的组合,也就是说把那些最能够说明问题的材料组合在一起,构成完整的文章内容,达到最有效果的表达。

5.1.4.有序性原则

这是指系统的组织化和层次性来说的。系统的有序性是系统有机整体联系的反映,表现为一般要遵循时间的过程、空间结构以及功能的有序性和层次性。理论思维本身就需要有一定的层次,逐次深入发展一种思想,呈现出一种循序渐进的规律。按照这种循序渐进的规律构思完整的文章,读者也就能够理解写作主体的思想。例如林兴宅在《论阿Q性格系统》中分析了性格各要素之后,进一步揭示性格系统的功能,这种认识表现出循序渐进的规律。首先是揭示性格系统的自然质,然后揭示功能质,最后点出系统质。理论写作的系统有序性原则能够使主体的思想合乎规律的发展演变,也能够使读者循序渐进地接受思维主体的思想发展脉络。思想失去了有序性,就会发生混乱,理论写作思维就会失败。

文学作品的有序性原则是分析作品的依据。文学系统表现为创作——欣赏——批评——创作,后一个现实是承接上一个现实出现的,是按照顺序发生的,必须注意系统的内在联系,进行系统研究。

5.2.控制论方法

控制论方法是一种研究系统中的控制过程的方法。如果写作思维是一个系统工程,那么,控制论方法也就具有一定的运用价值。

控制论的任务是用比较法和类比法寻求不同系统通讯和控制所共有的特征,揭示机器、生命机体和人类社会这些性质不同的系统所共有的一般规律,从而为科学研究工作者作出假设、形成理论和建立法则提供客观的依据,使科研人员应用控制论的原理来解决实际问题,最终实现对不同系统的进程实现控制的目的。例如黄海澄的《从控制论观点看美的客观性》等论文,就是从控制论方法研究美,从而形成美是客观的观点。

控制论的意义不仅揭示了生命机体、社会与机器系统的共同控制规律,而且在许多方面冲破了传统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的束缚,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科学方法。一般来说,控制论方法主要有下面三种。

5.2.1.黑箱辨识法

人们在认识世界,从事科研时,常遇到所要认识或控制的客体由于某种客观的限制,其内部结构一时不能被人们直接观测到,仿佛是一个不透明而又密封的箱子,其复杂的结构和奇妙的机理,就珍藏在其中,但人们无法直接打开来观察它的内部构造的细节和机理。对于这样一种内部构造还不能直接观察,只能从外部去认识的客体,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称它为“黑箱”。

用控制论方法使“黑箱”的秘密逐渐暴露出来,通常使用以下步骤:

第一步,是用相对孤立的原则去确认黑箱。就是把研究的对象看成是一个整体从其环境中孤立出来,把研究对象所受周围环境的影响看成是通过特定的通道实现的“输入”,把研究对象对周围环境对象的作用看成是特定通道实现的“输出”。根据研究对象的性质和研究目的,划定研究对象周围环境的边界,选定对象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的特定通道,确定对象的一组输入和输出,由此确立一个黑箱。例如人脑思维、理论写作思维,都可以看作是一个黑箱,因为我们都不可能看见一个人头脑内部的思维过程。

第二步,是观测和主动试验、考察黑箱,就是考察对象的输入、输出及动态过程。对黑箱的考察可以采取直接观测的办法,也可以采取主动试验的方法,然后观测对应的输出及其变化。例如写作思维就是通过观察写作主体受到外界信息的刺激,作出一定的语言反映和表现的过程,通过观察和体验,形成一定的认识。

第三步,建立模型,阐明黑箱。就是利用系统输入、输出观测试验的数据以及原有的系统知识,建立关于研究对象的模型(框图、动态登记、数学模型等),然后根据模型对系统功能和特性进行定性、定量和静态、动态的分析评价,对系统的未来行动做出某种预测,对系统的内部机构和机理做出某些推测和假说。我们对写作思维过程三个阶段的认识,即触发思维、继发思维和完形思维可以说就是这样建立起来的,这种假说是符合观察体验,符合系统的输入、输出规律的。

5.2.2.功能模拟法

功能模拟不是着眼于原型的结构,而是着眼于原型的功能。也就是说,在没有弄清楚原型内部结构和机制的情况下,根据模型与原型在行为和功能方面的相似,实现对原型功能的模拟,这种方法叫做功能模拟法。电子计算机对大脑功能的模拟就采取这种方法。例:对象棋棋谱的输入就是模拟象棋大师的行为功能实现对人脑思维的认识。学习写作,就是模拟范文文本。谁都无法知道作家头脑的内部结构是什么样子,但是,按照写作大师的文本模型来学习写作,大家都会写出一定的文章。理论写作思维就是按照理论文体模式进行思维的,这种理论文体模式是前人创造出来的,我们今天只能模拟这种模式,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

5.2.3.反馈控制法

所谓反馈,是指某一事物输出某一信息产生某种结果后被输送回来,并对信息的输出发生影响的过程。反馈是控制系统中最基本的原理。维纳说:“反馈是控制系统的一种方法。”

反馈方法的特性“是根据过去的操作情况去调整未来的行为”。在控制论中应用反馈的方法一般会产生两种不同的结果:当反馈方法倾向于加剧系统正在进行的非定向的动作,或者说反馈如果有利于加强输入信号时,这种反馈就是正反馈。反之,如果反馈的结果可以使控制趋向于反抗系统进行的非定向运动,或者使系统的输入对输出的影响减少,就是负反馈。在控制系统中负反馈可使系统趋向于稳定的平衡状态,而稳定、平衡则是事物发展的条件,由于负反馈具有这种功能,所以它作为科学方法获得了普遍的应用。

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作者构思理论作品的过程就是对自己从各种渠道所获得的理论信息进行编码的过程。作品发表了,就是输出了一种信息,读者收到这个信息后,对它进行欣赏、批评,这些又成为一种新的信息,输送回作家那里,就成为反馈信息,这种反馈信息包括对作家世界观、创作方法,对作品思想和艺术各方面的评价等,它必将在某个角度、某种程度上影响作家信息的再输出,即作家的新构思。

5.3.信息论方法

信息论方法,就是运用信息概念把系统看作一个信息获取、传递、加工、处理和输出的过程,并且通过这一过程信息流的分析和处理,实现系统有目的性运动的方法。从信息论方法的角度看,写作思维过程就是信息论方法的运用过程。因为写作就是收集信息、传递信息的活动。信息通常是指具有新内容、新知识的消息。在信息论中,信息的发出者叫“信源”,信息的接收者叫做“信宿”,传递信息的媒介叫“信道”,信息量叫“信息熵”。信息熵表明:熵值越小,则信息量越大;系统的无序程度越小,有序程度越高。通过信息熵的概念在更深刻的意义上揭示了信息的最一般含义:信息是任何一个系统的组织复杂的量度,是系统有序程度的标志,也是物质和能量在空间和时间中分布不均的标记。

信息概念的确立和应用,使人们使用信息方法实现系统控制的精确化成为可能。理论写作思维的过程,就是主体从外界获得理论信息,加工处理理论信息,然后通过写作和发表来输出和传递理论信息的过程。

信息论方法是利用数学方法去研究信息的计量、传递、交换和储存,以消除通信中的不确定因素。信息论方法不仅在科学技术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而且与人类社会和每个人的生活也直接相关。我们用这种方法研究文学,就是把系统的有目的性运动抽象为一个信息变换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信息系统上的完整的输入输出和反馈运动过程。

“三论”是新的科学研究方法,是互相依存的,是不断深入认识事物的结果。但各自又有自己的侧重点,因而又是各自独立运用的方法,都可以与文学创作活动联系起来应用,作为认识文学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6.抽象与具体相结合的方法

抽象与具体是和分析与综合密切相联系的一种辩证思维方法。

抽象指在思维过程中能动地排除掉客观对象个别的、偶然的、现象的因素,抽出其本质的、必然的、一般的因素的分析。

具体就是具体化,指在思维过程中能动地以一般的、必然的、本质的因素规定个别的、偶然的、现象的因素,使对象形成为一个由许多因素构成的统一体的综合。

在人们的思维过程中,抽象与具体是不可分割的两个阶段。生动的感性直观提供关于事物的具体认识,但这种感性认识不可能揭露事物的本质,因此,认识就要从感性直觉进到对个别的抽象。然而,仅有这种抽象也是不够的,它必须再进一步,由抽象上升到更高一级的理性的具体认识。这种“具体—抽象—具体”的辩证思维方法,在科学研究和专业论文写作中运用得相当广泛。例如,人们对光的认识就是这样的:开始,人们只感知光的强弱、有不同的颜色等表面现象;尔后,人们通过科学实验发现光具有直线运动和波动的特性,这是“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阶段;但人们对光的种种属性的“抽象规定”,只是分别反映出光的各个单方面的本质属性,还没有达到从整体上对光的全面的深刻的认识,这就要求科学家们运用综合的方法,对光的各种“抽象规定”进行概括和总结,得出光具有波粒二象性的结论。抽象与具体,使人们对光的本质的认识更为深刻、全面,更具有真理性。

文学本身作为一个抽象的话题,是由一个个具体的文学作品体现的。研究文学的过程,就是从具体的文学作品出发,经过概括归纳,形成对文学的抽象认识,然后运用这种抽象认识去分析具体的文学作品,指导文学创作,这整个过程是抽象与具体的统一过程,是互相作用、互相影响的过程。

理论写作思维过程就是抽象与具体相结合的过程,正确运用这种方法,就能够产生正确的研究结果。

7.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方法

在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中,常常需要追本溯源研究对象的历史,例如生物史、语言史、文学史、美学史、哲学史、科技史等,这就是历史的方法。逻辑的方法,是用概念推演的形式,排除个别的、偶然的、非本质的因素,概括地反映对象发展的本质和规律。“历史的东西”与“逻辑的东西”是密不可分的:“历史”是“逻辑”的客观基础,“逻辑”则是“历史”在理论上的再现。逻辑的发展过程必须反映历史的发展过程,才是科学的、切合实际的。例如,生命现象的发展变化过程是历史的东西,用有关概念推演来反映生命现象发展变化过程的理论体系则是逻辑的东西。我们在科学研究和撰写专业论文时,研究对象的历史,既要以历史的自然进程为依据和前提,又要运用逻辑的方法,除去历史中个别的、偶然的、非本质的东西,这样才能正确地认识客观事物,把握事物的历史发展逻辑即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例如,研究文学的本质,就要从文学的历史渊源上去思考。通过考察文学历史,了解文学的发生、发展、现状,就会发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这时候就需要运用逻辑的方法,去辨析,去伪存真,去掉外在现象,抓住内在本质。

理论写作思维是对学科问题的研究,事先就要求对学科的历史发展有清楚的认识,然后才能对选题进行逻辑的判断。如果没有历史的认识,就无从作出正确的判断,或者只能作出没有价值的判断;同样没有逻辑的方法,就无法从历史事实中抽象出本质规律,就连一些基本的历史事实都无法连接起来。历史的方法与逻辑的方法相结合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必经之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