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消息类报道的采访

消息类报道的采访

时间:2022-04-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节 消息类报道的采访采访就是记者为取得新闻材料而进行的观察、调查、访问、记录、摄影、录音、录像等活动,是一种媒体信息的采集和收集方式,通常通过记者和被获取信息的对象面对面交流来进行。也就是说本节所做消息类报道的采访的研究梳理同样也适用于其他类题材的报道采访,所以本节对采访专门梳理后,在以后的章节中就不再对采访进行重复梳理和专门阐述。

第二节 消息类报道的采访

采访就是记者为取得新闻材料而进行的观察、调查、访问、记录、摄影、录音、录像等活动,是一种媒体信息的采集和收集方式,通常通过记者和被获取信息的对象面对面交流来进行。采访的目的是为了获得适于向大众传播的新闻事实。不论采访的客体是自然现象还是社会现象,记者注意的只是为大众所关心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

其实,采访就是对人性的测试。记者在和采访对象打交道的时候,考验的不仅是记者对行业的了解,对产业的观察,也考验记者对人性的洞察力。人性的优点和缺陷,在一场采访中,就可以暴露无遗。采访注定是一场必须在一定时间内结束的战争,而记者要做的就是打赢它。

采访不仅是消息写作的基础也是所有新闻(尤指新闻报道体裁)写作的前提和基础。采访之后,究竟会以哪种形式报道出来,要视采访到的材料而定。也就是说本节所做消息类报道的采访的研究梳理同样也适用于其他类题材的报道采访,所以本节对采访专门梳理后,在以后的章节中就不再对采访进行重复梳理和专门阐述。本节着重从实用的角度对如何做好采访工作做以下梳理和探讨。

一、怎样找到你的采访对象

不断地被拒绝,不断地被延迟,总是找不到愿意说话的人,截稿的日期在一天天地逼近……在日常的报道中,记者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这的确令人沮丧,因为新闻不能虚构,而等待又让人痛苦,那么怎样才能找到愿意说话的人,或者说找到让人不得不说话的理由?

要回答这个问题,记者应该首先问自己,别人为什么要接受我的采访?其实这是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他为什么要接受采访?第二个问题是,他为什么要接受本报或者本记者的采访。

对于第一个问题,可能有这么几种情况:一个公司的CEO可能会想宣传他的公司或者产品,或者想展示他作为商业精英的形象,也有可能是竞争的需要;还有,当一个事件发生时,记者已经掌握了相关的重要信息,而这些信息又是对方需要了解的。

而对于第二个问题,被采访对象可能会看重报纸的领导地位和影响力,也可能因为报纸这种影响力和风格让他反而会更谨慎;或者记者本身有一定的知名度,通过精心的准备,让被采访对象感觉到接受采访是值得的,而在采访完,他的话不会被歪曲或者误解。

采访前要做的工作:熟悉和研究已(或将)发生事件、采访对象的基本情况;查阅相关资料和专业知识,掌握采访对象所涉行业的基本态势;判断采访对象的利益格局与可能心态,寻找可能的介入角度和突破口;有针对性地提出采访请求,或是有针对性地拟订采访提纲;判断对方回应心态,调整自身姿态,努力促成采访;商定较适宜的访问时间、地点、方式;检查有关物质准备情况,提前赶到约定地点。

如遇拒绝,可这样尽可能地接近采访对象:判断对象拒绝的原因;将已有报道或已成影响介绍给对象,或是帮助其分析所处利益格局,呈明“说”的好处;承诺保护消息源,不透露对方姓名;找朋友或熟人介绍;从外围了解相关事实,再回头向对方质证;直接到采访对象办公室或途中等候。

二、怎样开始第一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很重要,最常见的问题也许也是最没有想法的问题就是:你感觉怎样?比如在一个体育比赛中,一个记者冲上前去问那个冠军:你得了金牌,感觉怎样?可能有这样的回答:我感谢我的祖国,我感谢我的家人、教练和队友,等等。还有一种情况,大家可能经常在电视直播的画面中看到,那个气喘吁吁的冠军回答说:我现在感觉很累。所以说,乏味的问题只能得到乏味的回答,愚蠢的问题会使回答更为愚蠢。

其实怎样开始一次采访并没有一定的行业标准。也许可以从提一个比较专业的问题开始,也可能是提一个比较个人化的问题,甚至是谈一下最近的天气,或者提一些比较有挑衅性的问题也未尝不可,就像奥里亚娜·法拉奇那样。这位以采访世界政要闻名的女记者,以其咄咄逼人、锋芒毕露的问题而闻名于世。她对那些风云人物的采访,有时像一只野兔在追踪一只狐狸,有时又像一个斗牛士用红布去挑逗那些发怒的公牛,虽然很多时候,法拉奇经常在采访中被训斥、被盘问,但是她从未放弃。

采访用得着的方法:

(1)多准备一些问题,在采访之前最好和编辑进行沟通,根据个人习惯,这些问题可以写下来,也可以默记在心;

(2)不要以一个空洞、乏味的问题开始采访,根据不同的情况,可以问一些比较新的问题,也可以问一些比较个人化或者专业化的问题,甚至可以是天气;

(3)记者在当面采访中,要注重和采访对象的交流,比如眼神不要闪烁,而应该专注,或者通过神态上的变化来和采访对象建立起融洽的关系。

三、开放式的提问和缩小性的提问

采访的目的,就是去求证,去挖掘事件的真相。有时记者需要了解比较宏观的情况,比如行业的发展趋势、采访对象对某一个重要政策和法律的看法,而更多的时候,记者需要了解非常具体的细节。人们常说“魔鬼在细节中”,重要的细节对于报道是至关重要的。

提问的类型可以分成开放式的提问和缩小性的提问,其实,前一个问题主要是观点性的,而后一个问题主要是针对事实性的。

具体到一个采访是以开放式的提问开始,还是直接地以一个具体的问题开始,这要根据采访对象来定。

一般说来,采访重要的官员、公司高层、经济学家等有“想法”的人可以用开放式的提问开始,因为他们往往能对国家、行业和某些宏观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比如你可以问一个官员,国有企业需要进行怎样的改革?而对于一个工人,他则更关心在这场改革中,他是否会下岗失业,他会有什么样的福利待遇和社会保障。

开放式的提问相对侧重于一些重要人物,缩小性的问题则可能多面对一些从事具体事务或者相对年龄较小的人。比如儿童,你与其问一个儿童的“理想”,还不如问他是否想在考试或者体育比赛中得第一。

两种方法各有侧重,但是必须交叉使用。一篇文章如果只有一个笼统的、抽象的、宽泛的印象,那么这篇报道一定是敷衍了事的、失败的报道。丰富的细节和事实,是构成一篇调查性报道的关键。

还有,在采访中问一个问题不要太长,如果一个很长的问题包含了太多的层次和含义,实际被采访对象很难一一作答。因此,最好一次问一个问题。

再者,在采访中往往会有一些停顿,这种停顿有时是采访对象过于简短的回答造成的,有的则是被采访对象故意设置的尴尬境地。但是记者也要明白,有时候沉默可以收到效果,让被采访对象感觉自己的回答还没有完成,还要继续。

四、在采访中怎样不会被误导

很多时候,一些记者感到苦恼的是,在采访中,感觉到对方在撒谎,或者在误导自己,但却手足无措,不知道是应该反驳,还是应该打断被采访对象的讲话。如果让这种情况持续下去,那么采访将偏离航向,而报道也将离真相越来越远。

的确,驾驭一场高难度的采访,不仅需要技巧,更需要洞察力和自信心。因为我们的记者经常要采访的是一些老练的商务人士或者官员,这些人自有一套如何不把秘密讲出来甚至是制造迷雾的手段,这个时候,记者不能紧张,应该明白自己作为记者的责任和身份。因为记者并不是和他去签合同,而是去采访,是代表公众的。所以,没有必要患得患失,更没有必要为对方的“场”和“气势”压倒。

其实,一个谎言也许需要十个谎言来掩盖,总有一些地方会露出蛛丝马迹。著名的“水门事件”就是从一件件小事,最后导向了白宫,让尼克松下了台。所以坚持不懈的调查,就会让真相浮出水面。

如何在一场场遭遇战中取得胜利,确实需要一些管用的技巧。比如说要问一个人的年龄,是问“你多大岁数?”还是问“你出生在哪一年呢?”抑或问“哪一天是你的生日?”显然,后两种提问也许会使你获得更为准确的答案。

因此,在关键的提问中,一定要精心安排好关键问题的措辞。短的、直接的、紧追不舍的问题,会有一种特别的效果。但是记者同样要考虑,过于咄咄逼人,也许会使采访对象生气甚至采取不回答来对付。这个时候,口气要变得缓和,但是绝不能放弃对关键问题的求证。

记者感到对方在撒谎,或者在误导自己,这可能是因为记者缺乏对调查对象的了解,或者某种专业知识的缺乏,或者缺乏信心来反驳与质疑。这个时候,一定不要忘记自己采访的目的,同样的问题可反复提,对方回避的问题可迂回再提,换一种方式提;如果采访对象确实不愿意对一些具体的问题发表看法或者透露信息,那么可以问一些假设性的问题。

五、采访中会遇到的另外一些困境

路途遥远、天气恶劣、诸方阻挠,甚至是威胁利诱,都阻止不了一个优秀记者探知真相的激情。

一些被采访者在面对记者的提问时,会以名人的身份或者专家的身份来考问记者,他不回答记者的提问,而是问记者问题。比如法拉奇在采访基辛格的时候,就是先被基辛格盘问。这个时候,记者不能慌张,甚至忘记了自己要提的问题,可以回答他的问题,但是一定要让采访对象明白自己是来倾听他说话的,记者是提问者,而不是被问者。

如果遇到的问题比较尖锐,可以在采访中使用录音机。使用录音机可以保存更多的资料,还可以减少以后的麻烦。记者除了记录对方说话的内容,还要注意他说话的方式,要细致入微地观察,这样,可以使报道更为丰富和准确。

除了通常的面对面的采访,还有一些遭遇战式的采访,比如在一个会议上遇到比较重要的人物,想要采访但时间很短,记者甚至不知道应该问一些什么问题。即使问了,也只得到一些敷衍的回答。这个时候,记者要先和他联系上,准备第二次采访。而在一些会议中,如果有机会和采访对象一起吃饭或者喝咖啡,那么,记者要争取抓住这样的机会。有的采访对象不会在会上、不会在办公室、不会在公共场合说的话,很有可能在饭桌上讲。

在采访中,记者除了要集中精力来对付采访对象,还要对付一些公关公司的人或者一些公司的新闻代言人。他们经常会打断采访,甚至替采访对象回答。这时候,记者要意识到,有的时候,这些人可以提供采访机会,而且通过他们可以了解一些侧面的情况,在他们说话的时候,可以听,但是不能被他们摆布。

六、采访的完成和后续工作

在采访结束之前,还可以作一些核对工作,如果觉得还有什么不清楚的,比如说数字、人名还有一些关键性的细节,都可以抓住最后的机会核对。在告辞前,应该表示感谢,同时还要表示希望能够继续联系,以便进一步获得有关资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