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学人文课程的理论基础与指导思想

中学人文课程的理论基础与指导思想

时间:2022-02-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它是对中学所开设的人文类课程及教学共有的一般教学规律的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人学原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中学人文课程的理论基础。应当说,在我国中学人文课程的设置方面,无论课程理论研究还是课程设置改革都处于探索期。要找到中学人文课程设置的最佳路径,首先就要明确中学人文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我们认为,中学人文课程的设置至少应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理念。

第一节 中学人文课程的理论基础与指导思想

中学人文课程是适应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综合化改革需要,在原有中学思想品德、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等分科课程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是对中学所开设的人文类课程及教学共有的一般教学规律的探索。因此,尽管它与前述单科课程理论在理论基础与指导思想上有相同的地方,但是二者在学科依托、知识结构、本质特点上是不同的。

一、中学人文课程的理论基础

1.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人学原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中学人文课程的理论基础。人学是从整体上反思人的生存和发展、人的本质与价值等问题的学问。人的问题是一个古老的哲学之谜,古往今来的哲学家们从来没有中断过对人的探寻与反思,这形成了人学理论的历史源流。这既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形成的逻辑前提,又是其重要的思想资源。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的“人”,无论是集体的还是个体的,都是指普遍的、一般的人,因此,马克思主义人学承认人有普遍的、一般的本质,即共同人性。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考察和理解中学人文课程的本质、内容和功能等提供了一种视角和基础,而且是更加贴近人文课程自身的视角。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指导中学人文课程建设和研究,就要把以人为本作为中学人文课程活动的出发点、落脚点和着眼点,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人文课程的最终目标。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运动的普遍规律,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革命性和科学性高度统一的学说,也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系,是整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基础。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恩格斯指出,马克思在哲学方面的最大贡献,是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创立了唯物史观。列宁也说过:“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1]它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创造人类历史的真正动力;人类社会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推动下,不断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等等。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一起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严密的科学体系和完整的世界观。中学人文课程不仅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并在教育实践中坚持它、丰富它、发展它。中学人文课程必须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立足社会现实,紧密结合中学教育实践提出的新经验、新情况、新问题,并以此为重点来进行理论研究。

2.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理论

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理论是中学人文课程的直接理论依据。

从教育的基本规律来看,所有教育研究(包括中学人文课程理论研究)的最终目的应落脚于促进人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是一个有规律的自然历史过程,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人的发展主要是指人的体力、智力、个性、社会交往能力等各方面才能、能力的发展,一般包括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发展不仅是指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而且最根本的应是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说明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发展是人类实践活动的结果,人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又是社会发展的目的,社会发展的程度最终是通过人的发展程度来衡量的。社会发展的动力来源于人自身、人创造历史的活动,社会发展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发展。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目标。以人为本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宗旨,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原则,它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以及人与社会关系的科学理解,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和价值性的统一。在历史唯物主义中,以人为本的“人”是现实的、从事实践活动的人。在社会主义社会,以人为本的“人”是指全体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并通过不断努力,不断满足人的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历史观中,以人为本主张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在价值观中,它坚持人民的主人翁地位,倡导要尊重人、依靠人、为了人和塑造人。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它要求我们在分析、思考和解决一切问题(包括建构中学人文课程)时,要坚持历史的尺度,也要确立和运用人的尺度,以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出发点、目的和标准。在当代中国,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原则。在中学人文课程的理论建构、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等实践过程中,无不体现了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理论和方向。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理论是中学人文课程的直接理论依据。

二、中学人文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设置的中学人文课程,包括全日制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或选择历史、地理)和普通高中阶段的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等课程。应当说,在我国中学人文课程的设置方面,无论课程理论研究还是课程设置改革都处于探索期。要找到中学人文课程设置的最佳路径,首先就要明确中学人文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我们认为,中学人文课程的设置至少应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理念。

1.以“人”与“人的世界”为逻辑起点

中学人文课程应该关注“人”与“人的世界”,必须以“人”与“人的世界”为逻辑起点来构建、设置人文课程,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中学人文课程是对中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课程,因此,我们要明确人文教育的知识内容究竟是什么。人文教育的实质是进行关于人的教育,或者说,是进行“什么是人”这个课题的教育。如果准确回答了“什么是人”这个问题,就会抓住人文教育的真谛。那么,什么是人?马克思说过:“人不是抽象的蛰居于世界之外的存在物。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2]他还说:“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地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3]因此,进行关于“人”的教育,就要进行关于“人”与“人的世界”这两个方面的教育,而“人的世界”,不仅包括人的社会世界,而且包括人的自然世界。也就是说,人文教育的内容是人学与人文世界学,而人文世界学又包括社会科学与人文自然科学。这样,我们就可以清晰地勾勒出中学人文课程设置的逻辑线索:以“人”与“人的世界”的二元线索为逻辑起点,有效地设置课程与实施课程。

关于人学教育,首要的问题是深化对“人”的概念的理解和诠释。对“人”的定义和理解,不同学科视野、不同理论派别的观点各有不同。就现有对“人”的认识来说,人们公认为“人”是超越万物的灵长生物。《现代汉语词典》对“人”的解释是:“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事实上,人或人类,这个名词可以从哲学、生物、精神与文化等各个层面或者是这些层面定义的结合来定义。生物学上,人被分类为动物界脊椎动物门、哺乳类、灵长目、人科、人属的一个物种,他是迄今生物进化的顶峰。精神层面上,人被描述为能够使用各种灵魂的概念,在宗教中这些灵魂被认为与神圣的力量或存在有关;而在神话学中,人的灵魂也会被拿来与其他的人型动物作对照(如人工智能或天使是独立于活的肉体的灵体,但只能以一些指令运作,兽人或亚人则只有欲望和肤浅的情绪)。文化人类学上,人被定义为能够使用语言,具有复杂的社会组织与科技发展的生物,尤其是他们能够建立团体与机构来达到互相支持与协助的目的。因为中学人文课程教学论从学科本质看属于教育学,故此处着重从教育学角度对“人”的概念加以理解。第一,人是一种存在的可能性。人的本质是在人自身的活动中不断生成的,是一种“自我规定”。第二,人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人们为了从事实践活动,不仅必须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而且还必须基于这种认识塑造出符合主体需要的理想客体,这更是一种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活动。因此,在认识的本质中,反映的、摹写的方面与能动的、创造的方面是不可分割的。第三,人具有发展的本质。人的实践本性决定了人可以通过有意识、有目的的自主创造性活动不断地进行自我否定、自我超越、自我实现,即人具有发展的本质。第四,人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一方面,人的自我本质是在不断发展的历史和现实生活中逐渐生成的,人总是生活在具体的历史与现实空间中;另一方面,人的自我本质的生成与发展要受到一定历史和现实条件的制约。第五,人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一方面,人作为一种存在的可能性本身就蕴涵着丰富性和多样性;另一方面,个体生命具有独特性、不可替代性及个体间的差异性。

关于人文世界学教育,要深化关于“人的世界”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认识,同时着重研究“人的世界”的两大部分的丰富内容。一般而言,人是具有人格(由身体生命、心灵本我构成)的时空及其生物圈的真主人。人是自然(多维度生物圈)的本我存在,人是存在于一定环境或条件之下的,这个环境或条件就是“人的世界”。“人的世界”具有丰富的内容,包括人的社会世界和自然世界,因此,“人的世界”可以构成人类、社会、人际关系、生态条件等,可以指自然环境(多维度生物圈),也可以是社会环境,并且包括人与人之间构成的组织或关系等。这些内容应该成为中学人文课程的内容,也可以成为中学人文课程设置的独特视野。

2.以人文精神的传承和发扬为指针方向

中学人文课程设置必须以人文精神的传承和发扬为指针方向。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它有人文,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人文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从一般的意义上讲,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文化是人类,或者一个民族、一个人群共同具有的符号、价值观及其规范。其中符号是文化的基础,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而规范,包括习惯规范、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则是文化的主要内容。

人类的精神是人类文化的最高表现,是凝聚人类社会、推动人类前进的重要力量,而人文精神是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观照。在西文文献中,“人文精神”一词对应的英文是humanism,通常译作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而人文学科(包括中学人文课程)是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它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

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人们关于“人应当如何生活”,“人之为人的价值标准”等一系列命题,这是人的自我意识,这便是人文本体。因此,人文本体是人文精神的核心。人类的精神在人类发展进程中,一方面随着不同民族、国家和地域的差异,表现出强韧的稳定性和文化多样性;另一方面,各种不同的文明精神也总是随着人类的发展而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在不同的时代,人文精神的特点和重点是不同的,它是在特定时代背景下对人们的价值观、人性观、时代精神的集中反映。

人文精神不仅是精神文明的主要内容,而且影响到物质文明建设。人文精神是构成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化个性的核心内容,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一个国家的国民人文修养的水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教育中人文教育的地位和水平。

3.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为基本特征

中学人文课程是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为基本特征的。世界观有时也叫宇宙观,是人们对世界的总的、根本的看法。世界观不仅仅是认识问题,而且还包括坚定的信念和积极的行动。由于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因而人们会形成不同的世界观。世界观建立于人们对自然、人生、社会和精神的科学的、系统的、丰富的认识基础上,它包括自然观、社会观、人生观、价值观、历史观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人生观和价值观,因而其尤为人们所关注。对中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是中学人文课程的主要特点,也是其关注的焦点。

对于一个人来说,他的世界观又总是和其理想、信念有机联系起来的,世界观总是处于最高层次,对理想和信念起支配作用和导向作用;同时世界观也是个性倾向性的最高层次,它是人的行为的最高调节器,制约着人的整个心理面貌,直接影响人的个性品质。一个人的世界观,将直接影响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可以说,一个人的世界观决定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人生观是对人生的意义和目的根本观点,也就是对人类生存的目的、价值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内容包括幸福观、苦乐观、生死观、荣辱观、恋爱观等。人生观是由世界观决定的,它是在人们实际生活过程中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受世界观的制约。不同社会或阶级的人有着不同的人生观。人生观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产物。

价值观是社会成员用来评价行为、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自己合意目标的准则。价值观是在人的价值观念中起支配和统率作用的根本观点。价值观的含义很广,包括从人生的基本价值取向到个人对具体事物的态度,主要是指人对客观事物的需求所表现出来的评价。它甚至也包括对人的生存和生活意义即人生观的看法,它是属于个性倾向性的范畴。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人们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包括人的社会地位和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着人们的价值观念。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价值观通过人们的行为取向及对事物的评价、态度反映出来,是世界观的核心,是驱使人们行为的内部动力。它支配和调节一切社会行为,涉及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一个人的价值观取决于其人生观和世界观。一个人的价值观是从出生开始,在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一个人所处的社会生产方式及其所处的经济地位,对其价值观的形成有决定性的影响。当然,报刊、电视、广播和网络等大众媒体宣传的观点以及父母、老师、朋友和公众名人的观点与行为,对一个人的价值观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者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在认识中学人文课程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忽视这一点。

4.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

在中学人文课程设置、建设、研究和教学中,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一个人的为人处世,总要受一定价值观的影响和支配,它就好比是人生的指南针,不可或缺。同样,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也需要有社会成员普遍认同的价值体系来维系。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价值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居核心地位、起主导作用的就是核心价值体系,它是维系社会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的精神动力,指引社会前进方向的精神旗帜。

所谓价值体系即主体以其需求系统为基础,对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进行整合而形成的观念形态,集中体现主体的愿望、要求、理想、需要、利益等。任何一个社会都会出于自己的需要,提出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当代中国的核心价值体系只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基本内容包括四个方面: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它决定着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制度体制和目标任务,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地位。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就会迷失方向。同样,在我国当代的中学人文课程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这也符合人文课程的本质属性。

5.以厚基础、宽口径、多信息为设置原则

为了适应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需要,在中学人文课程设置中,必须遵循“厚基础、宽口径、多信息”的原则。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面对新时期新挑战,必须改变过去课程设置过低、过细、过窄、过专等弊端,让丰富所有课程的内涵,拓展课程面向群体,提升功能等成为共识。中学人文课程必须适应社会和科技发展的需要,夯实课程基础知识,不断拓展课程面向群体,吸取课程多方面相关信息资料等,已经成为中学人文课程设置的重要原则,这符合培养未来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发展趋势的要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