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学人文课程的教学目标

中学人文课程的教学目标

时间:2022-02-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以说,整个教学过程和所有教学活动都是受教学目标指导和支配的。教学目标是指教学中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后要达到的预期的学习结果与标准。其次,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预期的结果。教学目标与课程目标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较低层次的教学目标是较高层次教学目标的分解或具体化,较高层次教学目标的实现以较低层次教学目标的实现为基础。因此,一种正确的教学目标必须具有可行性和现实性。

第一节 中学人文课程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教学活动追求什么目的,要达到什么结果,都会受到教学目标的指导和制约。可以说,整个教学过程和所有教学活动都是受教学目标指导和支配的。因此,教学目标对于落实课程标准、制定教学策略、组织教学内容、明确教学方向、确定教学重点、选择教学方法、安排教学过程等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教学目标的概念及功能

1.教学目标的含义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中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后要达到的预期的学习结果与标准。教学目标是教师预先确定的,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利用现有技术手段可以测度的教学结果。它表现为对学生学习成果及终结行为的具体描述,或对学生在教学活动结束时其知识和技能等方面的变化的说明。对教学目标的含义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理解。[1]首先,教学目标是教与学双方合作实现的共同目标。对教师来说是教授目标,对学生来说则是学习目标,它表现为教师教学活动所引起的学生终结行为的变化,或者说它着眼于教而落脚于学。其次,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预期的结果。这种预期的结果存在于教学实践活动之前,是人们对教学结果主观上的一种期望,它表明教学是由自觉目的支配的活动。再次,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活动可以达到的结果。相对于教学目的来说,它是具体明确和便于操作的,同时又是符合学科、班级和学生实际的,所以它体现着教学目的的方向性质。最后,教学目标是利用现有技术手段可以测度的。教师可以编制与各种具体教学目标相对应的测试题目,对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进行定性或定量的测度,从而客观地测评教学活动的效果。

为了全面理解教学目标的含义,有必要进一步说明教学目标与课程目标,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的关系。

教学目标与课程目标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二者都是教育目的、教育目标和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只有通过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的实施,教育目的、教育目标和培养目标才得以实现。其二,二者都要以教育目的为总目标,以培养目标为具体指导,在各自的范围内提出适应社会、适应学科、适应学生的具体教育教学要求。其三,二者都应当是明确而又清晰的,在对学生的培养要求上又是具体的,体现面向全体学生,使之全面发展,引导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其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目标的制定人不同。课程目标是课程工作者制定的,是课程工作者所要明确的目标,也是教学工作者及受教育者所要完成的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工作者制定的,是教学工作者和受教育者所要明确和完成的教学目标,它不仅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而且是教学工作者在对学生、社会及学科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之后作出的一种明智选择。第二,适应范围不同。课程目标的首要作用是为课程编制提供依据和参考,其次是为教师教和学生学提供参考,同时课程目标是负责某一科类或某一学科的全局,对该学科产生影响和制约作用;教学目标是为教师教和学生学提供依据,它是对局部的教与学产生导向、激励和制约作用。第三,教学目标虽然处于教育目标的最低层次,却是最具实践性和实效性的教育目标,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的主要意图和方针都要通过教学目标来体现,它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终点,也是教学评价的重要依据;课程目标虽在教学活动的实践指导方面弱于教学目标,但它的衔接作用和指导意义却是其他教育目标不可代替的,它是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的桥梁。

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明显的区别。其联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二者提出或制定的依据相同。无论是教学目的的提出还是教学目标的制定,都必须以课程标准所限定的范围和各科教材内容所应达到的深度为依据,都必须服从、服务于国家的教育目的和由此而确定的培养目标。其二,二者对教学所起的作用相同。无论是教学目的还是教学目标,都是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对落实课程标准、制定教学策略、组织教学内容、明确教学方向、确定教学重点、选择教学方法、安排教学过程等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其区别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教学目的是对教师要教什么的说明,是对教学的总要求,对教师的教的活动起指导作用;教学目标是对学生要学什么的描述,是对学生学习行为结果的要求,它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均有直接指导作用。第二,教学目的体现着社会的意志和要求,具有指令性和相对稳定性;教学目标更多地体现教学活动主体的要求,具有自主性和相对灵活性。第三,教学目的具有方向性,它就学生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品德和个性的发展提出一个可供把握的方向;教学目标则具有达成性,它将所有的方向性要求具体化为一种确定的、具有操作性的、可供检验的要求。

2.教学目标的特点

为了进一步理解教学目标,我们可以通过剖析其特点来深化认识。一般说来,教学目标具有以下几个特点。[2]

(1)预期性。教学目标是师生在教学活动中预期达到的教学结果,也就是说在教学活动之前,即预见到教学活动可能促使受教育者身心方面发生哪些变化。教学目标以教学对象发展现状为基础,但又超越其发展现状,是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要求。

(2)系统性。教学目标是一个由若干具体目标组成的系统整体,具体教学目标之间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网络,因此必须以系统联系的观点来看待教学目标。组成整个教学目标系统的各具体教学目标都不是孤立的,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应该将其放到整个教学目标系统中来确定其地位及价值。

(3)层次性。教学目标系统内部的各具体目标并非都处在一个层面上,而是层级分明、连续递增的。较低层次的教学目标是较高层次教学目标的分解或具体化,较高层次教学目标的实现以较低层次教学目标的实现为基础。各项教学目标的实现,都要遵循从易到难,从简到繁一级一级地向上发展。当教学达到了某一目标时,便为实现高一级的目标打下基础,并向终极目标逼近一步。越过较低层次教学目标而直接实现较高层次的目标是不现实的,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4)可行性。一般说来,教学目标清晰、明确、具体、可行,有利于其在实践中顺利达成。经验表明,人们在确定其实现目标时,除了考虑目标的价值外,还要考虑目标实现的概率。若达成的可能性很大,且易于操作,就会努力促成目标的实现,使目标的潜在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若目标笼统且难度很大,达成的概率微乎其微,人们便会望而生畏、知难而退,目标本身也便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因此,一种正确的教学目标必须具有可行性和现实性。

(5)灵活性。教学目标可以因校、因课、因班制宜,由教师根据具体教学实际编制而成。其内容水平可以有一定的弹性,留有余地,以便教师能灵活掌握,获得最佳成效。教学目标的灵活性是由教学活动的复杂性决定的,同时它又为教师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提供了机会。具有灵活性的教学目标,对于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习特点,使其通过教学目标的实现而获得相应的身心方面的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

3.教学目标的功能

教学目标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具有双重指导作用,具有多方面的功能。概括而言,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四大功能。

第一,导向功能。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预期结果与标准,它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教学设计的方向,调控教学过程有序进行,对整个教学活动具有指引、定向的作用。因此,教学目标可使师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紧跟教学目标的导向而排除一些无关刺激的干扰,从而把注意力和探究的热情都保持在相关的问题以及事物方面,以确保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第二,激励功能。教学目标能够激发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积极性、主动性。一旦拥有了追求的目标,人们便会将这种目标当做一种巨大的力量激励自己奋发图强,从而实现预想的目标。在教学活动中,明确而具体的教学目标,能激发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动力,使他们产生要达到目标的愿望,从而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第三,评价功能。教学目标能够成为衡量教学效果的尺度、标准。教学活动是以教学目标的制定作为起点来进行的,同时,教学目标也是教学活动的终点,教学活动的效果是要通过评价该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的程度作为标准的。教学目标是否合理、客观,是进行教学评价的基础。如果教学目标本身存在问题,那么就会导致教学评价的信度、效度缺乏应有的保证而使教学评价无法发挥真正的作用,因此,在实践操作中要加强对教学目标本身的合理性的反思与批判。

第四,聚合功能。教学目标能够对教学系统内其他要素进行优化、组合、协调,使整个教学系统发挥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学构成的各个要素,不管是教师、学生,还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教学手段等,无一不是为了教学目标服务的。由此可见,教学目标在整个教学组织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教学目标聚合功能的发挥,充分体现出教学目标这一要素在教学系统中的地位,它促使人们自觉地围绕教学目标优化系统结构,以求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中学人文课程的具体教学目标

21世纪初,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的基础上,教育部先后颁发了《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提出了中学人文课程的总目标和分类目标,规定了在课程总目标指导下的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三维课程目标体系。在中学人文课程教学中,必须根据其三维课程目标的要求,构建相应的三维教学目标,即包括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三维教学目标体系。中学人文课程的三维教学目标体系之间的关系如何?其一,知识与技能,既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又是课堂教学的归宿,是课堂教学的目标系统。教与学,都是通过知识与技能来实现的。知识与技能是传统教学合理的内核,是中学人文课程教学应该继承的东西。其二,过程与方法,既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又是课堂教学的操作系统。中学人文课程倡导对学与教的过程的体验及方法的选择,是在知识与技能目标基础上对教学目标的进一步开发。其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课堂教学的目标系统,既是基础教育新课程理念的体现,又是在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基础上对教学目标的升华。根据中学人文课程各门课程标准对课程目标的规定和描述,我们认为,中学人文课程的具体教学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1.培养学生的积极健康心理

不管是全日制义务教育初中阶段还是普通高中阶段的人文课程标准,在其课程目标里都非常突出学生积极健康心理的培养。如《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要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3]《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要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4]《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也指出:要使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5]因此,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是中学人文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

一个人的健康不仅包括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那么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呢?当代公认的心理健康标准有以下三种观点。[6]一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成立宪章中明确规定:“健康不仅是指躯体上没有残缺或疾病,而是指人的肉体、精神和社会适应方面的正常状态。”二是《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认为:认知过程正常,智力正常;情绪稳定乐观,心情舒畅;意志坚强,做事有目的;人格健全,性格、能力、价值观等均正常;养成健康习惯和行为,无不良行为;精力充沛地适应社会,人际关系良好。三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Maslow)和密特尔曼(Mittelman)提出的人的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即①充分的安全感;②充分了解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作适当的估价;③生活的目标能切合实际;④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⑤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⑥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⑦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⑧适度地表达及控制情绪;⑨不违背团体要求的情况下,能有限地发挥自己的个性;⑩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适当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通过反复的调查与研究,确立了中国人心理健康的六条标准。[7]这就是:①情绪稳定,有安全感。评价要素:情绪稳定、情绪控制、情绪积极、安全感。②认识自我,接纳自我。评价要素:自我认识、自我接纳。③自我学习,独立生活。评价要素:生活能力、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④人际关系和谐。评价要素:良好人际交往能力、人际满足、接纳他人。⑤角色功能协调统一。评价要素:角色功能、行为符合年龄、行为符合环境、实现个人满足。⑥适应环境,应对挫折。评价要素:接触现实、接受现实、挫折应对。我们认为,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提出的中国人心理健康标准“采用大众都能适用的、接受的、现实的标准,大多数人能够符合,同时注意心理健康水平的层次性,积极引导大众心理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比较符合中国人的心理健康特征。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所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和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提出的中国人心理健康标准,结合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特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可以确定为六个方面,即智力发展水平、情绪稳定性、学习适应性、自我认识的客观化程度、社会适应性、行为习惯。

(1)智力发展水平。虽然智力发展优秀者并不一定拥有健康的心理,但如果智力发展水平低下,那将毫无心理健康可言。因此,一个心理健康的中学生,其智力发展应属于正常。相反,若智力水平低下,是算不上心理健康的。

(2)情绪稳定性。一个心理健康的中学生,一般是心境良好,愉快、乐观、开朗、满意等积极情绪状态占主导,但同时又能随事物对象的变化而产生合理的情绪变化。所谓合理的情绪变化,是指遇到喜事会感到非常愉快,遇到不幸的事会产生悲哀的情绪。此外,还能依场合的不同,适当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3)学习适应性。一个心理健康的中学生通常喜欢上学,觉得学习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感到轻松。对于学习内容往往抱有浓厚的兴趣,乐于克服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学习效率高。

(4)自我认识的客观化程度。心理健康的中学生能顺利地从以自我为中心向去自我中心阶段转变,能将自己同客观现实联系起来,能从周围环境中寻找评价自己的参照点,对自己的认识开始表现出客观性。

(5)社会适应性。心理健康的中学生往往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能独自料理自己的日常生活事务,能适应不同环境下的社会生活,乐于与同学、老师交往,让自己融入集体生活中,自觉用社会规范来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的要求,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把自己孤立起来,与周围的人群格格不入。

(6)行为习惯。心理健康的中学生一般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外部刺激的行为反应适中,不过度敏感,也不迟钝。他们不会因鸡毛蒜皮的事情而大发脾气,也很少出现让人觉得莫名其妙的举动,其行为表现同他们的年龄特征相吻合。

中学人文课程中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对于培养学生的积极健康心理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中国历史上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和无数历史人物的历史事迹中,饱含着中国人民不怕艰难困苦,敢于战胜困难和挫折,自强不息,积极进取,坚持抗争到底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心理品质,是培养中学生积极健康心理的宝贵资源。它对引导广大中学生认识人类历史曲折发展的过程,帮助他们树立直面逆境的人生态度,增强战胜困难的自信心和勇气,具有潜移默化的重大影响作用。

中学人文课程中各种各样有成就的历史人物,包括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历史学家、书法家、画家等,他们中的许多人不怕困难、性格坚毅,例如:司马迁忍受非人的痛苦著《史记》,成为“史家之绝唱”;司马光耗费大量心血,19年才写成《资治通鉴》;鉴真出生入死,6次东渡以至双目失明,终于到达日本传播中国文化;玄奘历尽艰辛,几乎丧生,仍坚持到天竺取经;李时珍经过27个春秋艰苦努力著《本草纲目》,为世界医学作出重大贡献;徐霞客长期进行艰苦的野外考察,即使遇到生命危险也不退缩,成为世界上科学考察石灰岩地貌的先驱,等等。这些历史人物的感人事迹和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教育和引导学生要像他们那样,对科学和真理执著追求,在重重困境中磨炼自己的意志和性格,成功不沾沾自喜,失败不垂头丧气,坚持不懈地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奋斗。再如,全日制义务教育初中阶段思想品德课程中关于“承受挫折,战胜逆境”的内容,对于中学生学会承受挫折、战胜逆境的方法,正确对待挫折、战胜挫折和磨炼意志都有重要的作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关于“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发扬艰苦创业精神”的材料,可以对学生进行“盲目攀比心理要不得”的心理健康教育。因此,通过学习中学人文课程,吸收其各种积极健康心理的养分,可以使学生懂得在当今充满竞争的社会里要随时面对困难、挫折,把承受挫折作为锻炼自己的机会,从而引导学生保持开朗的心境、和谐的人际关系、积极向上的精神,达到心理健康的目的。

2.培养学生的良好思想道德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8]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学校是主阵地。因为绝大部分未成年人在中小学读书,因而思想道德教育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起着十分重要的导向、保障和动力作用,所以思想道德教育是学校工作的灵魂,是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学人文课程的各门课程标准对培养学生的良好思想道德也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如《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本课程以加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9]《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提出:要培养学生“理解当代中国的公民道德建设和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热爱生活,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10]显然,培养学生的良好思想道德是中学人文课程教学的又一重要目标。

中学人文课程教学是培养学生的良好思想道德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和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为例,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过程,本身就是教师按照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和任务,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知识,培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认识问题的能力,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培养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和逐步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的过程,它对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有其他学科不可代替的作用。

其一,引导中学生加强理想、信仰、信念的修养。中学人文课程教学可以帮助中学生正确认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从而树立起远大的理想、崇高的信仰和坚定的信念,激发他们为中华之崛起而发愤学习的热情,努力学习,练好本领,增长才干,提高修养,自觉地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其二,引导中学生加强公民道德修养。中学人文课程教学能够唤起中学生的良知,增强公民意识,提高道德修养,认真履行对社会的义务。

其三,引导中学生加强热爱劳动、艰苦奋斗等革命传统修养。中学人文课程教学能够让中学生懂得劳动是世界上最光荣、最伟大的事情,懂得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劳动,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富裕离不开劳动的道理,从而增强热爱劳动、艰苦奋斗的意识。

其四,引导中学生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修养。中学人文课程教学能够帮助中学生增强民主法制意识,让学生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护法。

其五,全日制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历史与社会(或选择历史、地理)和普通高中阶段的历史、地理等课程中也包含着极其丰富的思想道德教育素材。如历史课程中的历史人物,可能是有名的政治家,如毛泽东、周恩来等;也有可能是著名的学者,如亚当·斯密、希罗多德等;又可能是民族英雄、革命家,如组织“戚家军”英勇抗倭的戚继光,甲午战争中的爱国将领邓世昌,提倡“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孙中山等;还有可能是艺术家、文学家、思想家,如米开朗琪罗、罗丹、莎士比亚、巴尔扎克、老子、孔子、孟子、柏拉图等,他们都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对广大中学生来说是值得学习的榜样,对他们培养良好道德修养有重要作用。再如,历史课程中的典型历史事件,渗透着思想道德教育的素材。伟大的历史人物可以让学生心灵为之震撼,而著名的历史事件也能深深地吸引学生并最终打动和征服他们的心灵,激发他们的善良和正义之心。女娲造人,大禹治水,武王伐纣,秦灭六国,长平之战,陈胜吴广起义,楚汉之争,垓下之围,匈奴西迁,昭君出塞,三国鼎立,三顾茅庐,黄袍加身,蒙古西征,郑和下西洋,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海战,太平天国起义,洋务运动,八国联军侵华,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南昌起义,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抗美援朝等,这些震撼世界的历史事件,一定能够让中学生在聆听中分清是非,达到思想道德教育的目的。

3.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毛泽东曾经指出:世界观的转变是一个根本的转变。[11]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人生观是世界观在人生问题上的具体表现,是一个人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它解决的不是细枝末节的问题,而是总的起决定性作用的问题。价值观则是人们在社会生产、生活中断定客观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根本观点和评价标准。其中,世界观是支配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最基本的观点,它包容并规定着人们的历史观、政治观等,制约着人们的情感、意志和对于人生幸福、苦乐、荣辱、爱情、生死等的看法和态度,指导着人们的言论和行动。中学阶段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形成的时期,充分挖掘中学人文课程中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因素,可以引导和帮助中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践表明,有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生才能把社会需要、精神需要放在首位,才能以主人翁的态度投入学习和工作,正确处理个人义务与权利的关系,为社会作出贡献,并从中体验到满足和幸福的情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帮助中学生坚持正确的方向,勇于面对一切困难和挫折,在任何时候都充满信心,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帮助中学生找到实现理想的正确途径,在学习遇到困难时,能自觉地调节和支配自己的情绪,刻苦钻研,以期成功。因此,《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作出明确规定:本课程要在“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12]《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一)(实验稿)》也指出:本课程要“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13]《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的课程目标提出:要使学生“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情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14]可见,在中学人文课程的教学中,要把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

中学人文课程教学对于培养中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中学人文课程教学要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判断社会上种种现象,依照教材中所讲的高尚品德、无产阶级集体主义价值观、科学的革命的人生观等标准,去评判人们行为的善恶、真假、美丑,让中学生崇尚真善美,鄙弃假恶丑,树立远大理想,坚定人生信念,实现美好人生价值。另一方面,中学人文课程教学要引导学生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行动指南,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是科学的世界观、自然观、历史观和人生观的统一,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它完全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是已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理论和方法论。中学人文课程教学要引导学生掌握、理解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让学生从教材中的大量实例及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中作出正确的选择,自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增强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与一切封建迷信、歪理邪说和反科学的行为作斗争的意识。

4.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15]这就是说,爱国主义精神产生于个人命运同祖国命运的密切联系,个人对祖国的强烈责任感以及为祖国的独立富强而努力奋斗的精神。爱国主义精神集中地表现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表现为人们为争取自己祖国的独立富强而英勇献身的奋斗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重要场所,要把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贯穿到教书育人的全过程中去,特别是要发挥好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应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中去,其中人文课程担负着重要任务。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应是贯穿人文课程教学的一条主线。正如《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要使学生“逐渐了解中国国情,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逐步确立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作贡献的人生理想”。[16]《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一)(实验)》提出:要培养学生“了解中国和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知道中国和世界文明的主要成果,了解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了解近现代中国人民奋斗的曲折历程和取得的重要成就,汲取历史经验和教训”;“关心祖国和人类的命运,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和开放的世界意识”。[17]《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通过历史学习,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作贡献的人生理想。”[18]《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也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关心祖国命运,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志向”。[19]可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学人文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

中学人文课程教学不但要从知识、理论、技能诸方面培养、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且还需要从情感、意志、素质等方面为学生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打下坚实基础。在中学人文课程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首先,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中学人文课程中有许多体现中华民族智慧和创造精神的素材,如被马克思评价为“资产阶级发展的必要前提的”中国四大发明,被世界文化界推崇为人类文化源头和思想源泉之一的老庄哲学、孔孟儒学等,中学生从这些素材中可以强烈感受到中华民族精神和物质文明史上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和创造美,油然而生自豪、自尊和自信的民族优越感。又如,祖国江山多娇,自然风光绚丽多彩,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也有繁花似锦、四季常青的岭南秀色。祖国大地资源丰富,物产众多。许多宏伟建筑、名胜古迹、旅游佳地,凝聚着中国各族人民几千年来智慧和劳动的结晶。华夏儿女坐拥祖国的宝贵遗产,以此为荣,以此为骄傲。中学人文课程教学要充分运用这些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其次,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中学人文课程教学要通过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教育,培养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例如,为了维护祖国的统一、民族的团结,为了防御外国的侵犯,保卫祖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爱国志士、民族英雄,他们的光辉业绩和英雄壮举,彪炳千秋、永载史册。岳飞的“精忠报国、还我河山”;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些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千百年来传诵不绝、光照千古的豪情壮语,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最强音。正是这种爱国主义情怀,吸引和激励着中华民族历代千千万万的优秀儿女为振兴中华而奋斗不息。

再次,树立学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决心。整部中国近代史,是帝国主义侵华史,是清政府、北洋军阀卖国史,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谋求民族复兴的英勇战斗史。在中学人文课程教学中,一方面,用中华民族优秀儿女的爱国主义精神感化广大中学生,教育学生要以那些仁人志士为榜样,学习他们的高尚品德和爱国主义精神;另一方面,用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罪行作反面教材教育学生,激发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激起民族自尊心,树立维护祖国母亲的尊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决心。

最后,引导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树立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的信心。中学人文课程教学能够使中学生正确认识国情,认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引导学生正确比较和看待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经济、科学技术方面的差距,从而使他们深刻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的真理,从而树立起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的信心。

5.培养学生的爱心

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一个学生如果不知道如何去爱别人,就不会真正懂得爱的意义和价值。同样,他也不会得到爱的满足。21世纪,国际教育界提出了“学会关心”的主题,要求一代又一代的新人从只关心自己的圈子里跳出来,“关心社会和国家的经济、生态环境、生态利益”,“关心全球的生活条件”,“关心他人”,“关心家庭、朋友和同行”,实现“以为私利学习向公共利益学习的转变”。爱心是培养学生健全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必备条件之一。无论依据21世纪国际教育的主题,还是依据中国几千年来的爱的教育思想,我们都应该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心。

与其他学科相比,中学人文课程在爱心教育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和条件。其主要表现在:一是蕴涵爱心教育因素的历史事件已经定型,对学生有很大的说服力;二是这些历史事件有典型性,对学生来说具有示范作用与教育作用;三是历史事件的生动性,使学生接受爱心教育具有较大的感染力。正因为如此,中学人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培养学生的爱心方面的目标。如《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本课程要培养学生“孝敬父母,尊重他人,乐于助人,诚实守信”;“亲近自然,爱护环境,勤俭节约,珍惜资源”;“培养爱护自然、鉴赏自然、保护环境的能力”等。[20]可见,中学人文课程要把培养学生的爱心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

在中学人文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心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培养学生的同情心。中学人文课程教学能够对学生传播关爱他人的思想,从而唤醒中学生的同情心和怜悯心,引导他们去关爱他人,同情弱者。

第二,培养学生对父母的爱心。中学人文课程教学能够引导学生去了解父母,如了解父母的生日、工作、经历,了解父母养家糊口的不易,了解父母为自己作的贡献,进而主动去关心父母,热爱父母,尽自己所能主动为父母分担家务,父母生日那天自制礼物或用零花钱购买礼物送给他们,改变只一味地索取父母的爱却不懂以爱回报的不良现象。

第三,培养学生对他人的爱心。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每个人都可能遇到困难和不幸,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同情和帮助。中学人文课程教学能够引导中学生认识到:当同学有困难时,要尽力帮助解决;当同学遇到不幸时,要真诚地给予同情、关心和安慰。很多时候帮助别人往往是和自己的利益相冲突的,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只有站在对方的角度多考虑同学的困难,才能做到真心诚意地帮助同学。

第四,培养学生对社会的爱心。一个人对社会的爱心,很重要的一点就体现在他对社会承担所应该承担的一切责任。如果说关心是爱的感性形式,那么对社会承担责任则是爱的理性升华。对跨世纪人才来说,敢于并善于承担责任是其必备的素质。中学人文课程教学培养学生对社会的爱心,能使他们的责任感、义务感增强。社会要不断向前发展,不能缺少改造社会的主体——人对它的热爱。

第五,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爱心。在现代,威胁人类生存发展的酸雨、臭氧层破坏、土质下降、大气变暖、水污染等问题,看似“天灾”,实质是“人灾”。因为一切所谓的来自自然的“天灾”,多数都是人破坏自然造成的。中学人文课程教学要教育学生学会与自然共处,热爱我们的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6.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

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一个焦点,保护环境、关爱地球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世界各国教育都在强调学生生态环境意识的培养。面对我国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影响了可持续发展的状况,加强中学生环境保护教育,培养他们的生态意识是许多学科教学的目标,更是中学人文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

所谓生态意识,就是把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行为关系的规范,扩展到了自然生态领域,用普遍具有的道德规范来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所反映的思想、情感、意志、知觉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人类对客观生态环境的主观能动的反映。生态意识决定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和对待生态问题的态度。生态意识不会自发地产生,需要经过培养、教育。《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要培养学生“关心家乡的环境与发展,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21]《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一)(实验稿)》指出:要使学生“学习与区域发展相关的知识,认识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注重社会实践,增强历史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22]《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也指出:要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关注我国环境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了解全球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理解国际合作的价值,初步形成正确的全球意识”;“增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23]

中学人文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

第一,关爱自然的意识。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它对于人来说,具有优先地位。植被、气候、土壤、水文等自然要素表现为普遍联系中的存在和运动,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联系,构成自然的整体。一个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反过来,这种影响又会波及其自身,形成“连锁效应”。自然要素及其变化有其自身的规律性,我们只能顺应自然界自身变化的规律,对自然的改造与索取要以不伤害自然本身及其运动变化为限度,必须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关爱自然的意识。

第二,环境意识。环境意识是指人类对待环境的正确态度和行为规范。人类与环境是对立统一的。人类为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地理环境,如果人类活动与环境相协调,就会创造出更加适合人类生存的美好环境;如果人类活动不注意保护环境,就会产生一系列的环境问题,造成人与环境的对立,受到自然的惩罚。作为中学生来说,增强环境意识,提高对环境问题的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从思想上、行为上尊重环境、关心环境、热爱环境、理解环境、保护环境,并努力规范自己的行为显得十分必要。

第三,资源意识。资源意识是合理开发、节约利用各种自然资源的意识。自然资源具有质、量、时、空的特点,就其本身来说,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的补给是需要时间的,一旦利用超过了极限,要想再得到是困难的。当代社会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巨大需求,更加剧了这些资源的耗竭速度。资源的有限性特征告诉我们,人类必须十分珍惜爱护自然资源,做到合理开发、节约利用。

第四,人口意识。人口意识是指从“质”和“量”上认识到由于人口剧增所带来的环境问题、社会问题以及给其他生命和自然界所带来的压力。我国资源总量虽然大,但人均占有量少。人口问题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把人口问题作为考虑一切问题的基本出发点,树立人均观念,确立可持续发展生育观,使人口生产与物质生产和环境支撑相适应。

第五,局部生态全球思考理念。任何一个地区的地理事物和现象都要受到其他区域相关要素的影响和制约,而且某些局部问题甚至可能带来全球性的影响。人口问题、粮食问题、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都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不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就能解决的。人类共用一个生物圈,如果局部环境问题不加以防治,就必然导致环境问题的扩大化,引发更大范围甚至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因此,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区域问题,透过区域问题、区域特征看到全球的发展变化趋势,认识全球相互依存的挑战和机会,从而培养全球观念,增强国际理解与协作,做到全球思考、本地行动。

第六,人地关系协调意识。人地观念反映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水平,来源于人类处理人地关系的实践,并用以指导人类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传统的人地观念大多只看到矛盾的一个方面,把人与自然置于对立的地位,看不到两者统一的方面,在历史上先后形成了自然主宰型和人类主宰型的人地关系模式,实践证明这两种类型都是不可持续的,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社会危机。面对危机,人们逐步认识到传统人地观的局限性,开始树立新的人地观念,走向人地协调型的人地关系。它要求把大自然视为人类的朋友,使人类活动保持在自然的承受范围之内,最终实现人地关系的和谐。

7.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主席雅格·德洛尔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明确提出: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这四大支柱的核心是学会生存,它是我们追求的教育目标。纵观世界各国的教育,许多发达国家十分重视生存能力的培养。如美国的教育十分重视“生存训练”,典型地体现了“学会生存”的终身教育思想。在日本,公共汽车上,一般不给孩子让座,家庭外出旅游,孩子自己的东西必须自己携带,往往是最小的人背最大的背囊。日本的中小学十分注重生存常识教育和能力训练,经常组织一些诸如地震或火灾发生时的逃生演习训练,帮助学生树立生存意识,提高生存能力。事实表明,生存能力教育已成为国际教育的重要趋势。

生存能力究竟包括哪些方面呢?从宏观角度讲,生存能力应是教育四大支柱的综合体现;从微观角度讲,应包含以下一些基本能力,即自我保护能力、主动适应能力(抗挫折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合作能力、竞争能力、创新开拓能力等。中学人文课程理应担负起培养学生生存能力的重任。《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一)(实验稿)》指出:要使学生“珍惜生命价值,形成自尊、自信、尊重他人、合作、进取、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发展感受、观察、体验、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24]《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要培养学生“热爱生命,自尊自信,乐观向上,意志坚强”;“发展观察、感受、体验、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能力,初步培养交往与沟通的能力”;“增强自我调适、自我控制的能力,学会理智地调控自己的情绪”。[25]《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也明确指出:要使学生“提高在社会生活中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关系的能力”;“培养为未来生活而自主学习、选择、探索的能力”;“增强依法办事、依法律己和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26]可见,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必然成为中学人文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所谓自我保护,一是要懂得珍爱自我,二是要学会自我防范。珍爱生命是保存生命最起码的要求,防范对生命的外来侵害是保存生命最基本的措施。中学人文课程教学将这些“最起码的要求”和“最基本的措施”教授给学生是培养学生自我保护能力的有效途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心中有我。使学生感知自己是自然界的一员,因我的存在,世界才增添生动和精彩。我是不可或缺的一分子,我要快乐、有意义地生活,我要立于天地之间,自尊自信、自立自强,为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涂抹出最亮丽的色彩。二是不轻言放弃生的希望。生命顽强而又脆弱。在生存过程中,人难免遭遇挫折、困难和险境。教育学生无论何时何地,无论遭遇到多大的挫折、困难和险境,都不要轻易放弃生的希望。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并设法努力去克服和战胜暂时的挫折、困难和险境,做生活的强者。三是用智慧和法律手段保护自己。中学生容易受到多方面的侵害(溺水、触电、烧伤、交通事故等突发事件的侵害,黄、赌、毒和被人勒索、殴打、拐骗的侵害,性侵害等),教育学生用智慧和法律手段保护自我,既对学生顺利度过中学时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又对学生未来的成长和生活具有终生受益的深远意义。

2)培养学生的挫折承受力

中学人文课程教学内容中蕴涵的许多活生生的教育素材,人类历史发展的曲折性,现实生活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以及人们努力奋斗、战胜各种困难和挫折的典型事例等,可以使中学生明白: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历经内忧外患而依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精神动力。一个民族,如果缺乏这种精神和品质,难以成为优秀的民族。同样,一个缺乏坚强意志的人,也很难成就一番事业。引导中学生树立直面逆境的人生态度,增强战胜困难的自信心和勇气,提高挫折承受能力。

3)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在当今社会,人们既激烈竞争,又紧密依存,人际交往能力是一种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能力。中学人文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一方面,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地引领学生投入到各项活动中去,学会在人际交往中“如何去说”、“如何去听”、“如何去做”,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与技巧,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和师生之间的情感,养成礼貌待人、乐于助人、团结合作的优秀品质。另一方面,要让学生走入社会,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社会是个万花筒,走入社会,就是要引导学生认识社会,感受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近社会的行为习惯。例如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小调查、人物专访、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到敬老院学雷锋,或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移情训练”等活动,这都是让学生了解、接触社会生活的好形式。

4)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积极的合作意识、广泛的合作关系、良好的合作能力、和谐的人际交往常常是现代社会中人们在工作上取得成功的关键性因素。合作不仅能使人们获得学习工作上的成功,体会到自我实现的喜悦,而且能培养人们的责任意识、尊重意识、理解意识、宽容意识、团队意识、开放意识以及友善意识。善于合作还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增添学生的生活乐趣等。因此,中学人文课程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5)培养学生的竞争能力

竞争能力是指人们在各种竞争环境中不断地受到磨砺,形成的一种积极进取、百折不挠的心理素质,并最终在竞争中胜出的能力。当今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国与国之间有综合国力竞争,企业与企业之间有产品质量竞争,人与人之间有工作岗位竞争。未来的社会,更是一个竞争的社会。培养学生良好的竞争能力,对学生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中学人文课程教学中,要教育学生大胆参与竞争,要让学生明白,参与竞争不是进行消极的嫉妒和排斥,而是积极进取地比学赶超,是力争上游的奋发精神的表现。比如学习暂时落后的学生,要力戒嫉妒心理,多向成绩优秀学生看齐,学习他们的长处,奋起直追,后来居上。要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竞争观念,养成公平、公正的竞争心态和竞争意识。

6)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核心是创新,要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重要的就是坚持创新。一个没有创新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同样,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人将难以高质量地生存下去。因此,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和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中学人文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中学人文课程教学中要善于利用教材中创新教育的素材,让学生受到创新精神的感染并获得创新的动力。例如,严复的《天演论》,可以使学生获得“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和“优胜劣汰”的观点;陈独秀、李大钊等倡导新文化运动,传播马克思主义,可以使学生领会“勇于竞争,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毛泽东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建立新中国,邓小平倡导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思想解放、开拓创新、不断进取”的优秀品质,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发散性思维,养成锐意创新、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