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中学人文课程教材的改革与创新

我国中学人文课程教材的改革与创新

时间:2022-02-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各国高度重视基础教育中学阶段人文课程教材的改革,源于基础教育中人文课程教材在提高国民素质尤其是人文精神方面所具有的独一无二的作用。为此,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人文课程教材改革十分重视把科学知识和人文社会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并力图使科学知识人道化,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改革开放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主要因循苏联的教育模式,基础教育中学人文课程教材的发展自然也如此。

第四节 我国中学人文课程教材的改革与创新

一、我国中学人文课程教材改革的背景

1.素质教育蓬勃发展的国际大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尤其是冷战结束之后,整个国际社会进入了一个以和平和发展为主题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之间竞争的实质已不再是单纯的国防力量的较量,更多地体现为以人才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人才已成为这个时代最为关键的战略资源。早在1973年,英国经济学家哈宾森在《作为国民财富的人力资源》一书中就曾明确指出,人力资源尤其是高层次的人才资源是国民财富的最终基础。因为资本和自然资源都是被动的生产因素,只有人才是积累资本,开发自然资源,建立社会、经济和政治组织并推动国家向前发展的最关键力量。

为了能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站住脚并具有一定的相对优势,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继续坚持原有的高度重视学生素质教育发展的理念基础上,大力推进教育改革,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措施当属各国不遗余力地从本国国情出发,展开中小学阶段的基础教育尤其是人文课程教材的改革。各国高度重视基础教育中学阶段人文课程教材的改革,源于基础教育中人文课程教材在提高国民素质尤其是人文精神方面所具有的独一无二的作用。西方发达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的步伐较早,成果颇丰。其中值得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学习与借鉴的经验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1)始终不变的教育价值取向——以学生发展为本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基础教育人文课程教材改革虽形式各异,但却有着共同的价值取向——以学生发展为本,即在注意学生个性化教育的基础上,通过教授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有机统合在一起的基础人文课程教材,促使学生掌握在今后求学以及终身发展都需具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对事物的逻辑思考判断与创造能力,以及科学方法、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例如,英国政府于1985年提出中小学教育改进与加强必须注意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即基础教育对智力和实践的要求都应适合学生的能力,既要对最有才能的学生提供现有最高标准的教育,又要照顾到其他学生的需要,并为所有学生提供广泛、均衡的实际经验。[9]

2)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西方发达国家的基础教育改革不仅重视教授学生终身发展所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而且非常强调基础教育阶段人文课程教材中科学材料与人文材料、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合。其目的是在传授学生有用的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使学生具备一定社会责任感与事业心,良好的学习动机与科学方法,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即培养出具有一定人文科学素质的基础性人才。面对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人口剧增、局部战争、道德危机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西方发达国家认识到在教会学生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还要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地对待科学。为此,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人文课程教材改革十分重视把科学知识和人文社会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并力图使科学知识人道化,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在国家课程中增加了人文学科在课程结构中的比例,目的是要倡导包括人文精神教育在内的完整的教育,实现科学的人文教育价值,引导青少年一代更好地洞察人生、开启心智、净华灵魂、理解人生的意义和目的。[10]

3)人文课程教材综合化的改革趋势

现代科学技术的多学科交叉及高度综合化发展态势,对现代人综合性素质、现代教育综合性的发展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理论界与实践界率先对此作出反应。如美国的帕卡德提出了“共同课程”观,指出预计对青年进行一种通识教育,一种古典的、文学的和科学的,一种尽可能综合的教育,它是学生进行任何专业学习的准备,为学生提供所有知识分支的教学,这将使得学生在致力于学习一种特殊的、专门的知识之前对知识的总体状况有一个综合的、全面的了解。其后美国哈佛大学原校长科南在《哈佛报告》中特别指出:所谓“综合”的“通识”教育,包括哲学和基础性的语言、文化历史、科学知识的传授,公民意识的陶冶,个性的熏陶以及不直接服务于专业教育的人人皆需的一些实际能力的培养等。在理论界的支持下,以及应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目标的提出,人们逐渐认识到改革必须克服传统分科教育的严重弊端。西方发达国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纷纷在各自的教育改革中提出了课程内容的综合化问题,重视和强调各学科之间的关联性、统整性、衔接性,并设置了一些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如20世纪80年代美国开发了一系列的STS(科学+技术+社会)教育课程,1990年美国国家理科教师协会将STS教育确立为美国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

2.改革开放前我国基础教育人文课程教材的概况

新中国建立以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并大力发展人文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但不可否认,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全球化趋势的迅猛发展与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面对我国教育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与隐忧,一些有识之士大声疾呼:我国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已经到了非改革不可的时候了。基础教育的核心是基础教育课程及其教材。改革开放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主要因循苏联的教育模式,基础教育中学人文课程教材的发展自然也如此。其在拥有高度重视学科体系完整、注重知识与技能传授等优势的同时,也存在明显不合时宜的不足与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实施精英教育,而非大众的素质教育

在传承了两千多年的中华文明中,开科取士不得不说是中国的一项重大发明。始自盛唐,延续至今。开科取士这一发明不仅没有因为时光的流逝而逐渐暗淡,反而在现代社会有越战越猛之势。夸张一点说,基础教育改革前,包括中学人文课程在内的中国中小学教育基本上是为一年一度的高考服务的,更多侧重于基础教育的应试甄别选拔功能,而非提高公民基础素质之效,因此,当时的中学人文课程体系与当时的高等教育一样,骨子里是为社会上占少数的精英服务的精英教育,不是为大众的整体发展打下坚实人文基础的普及教育。即使是在1986年《全日制义务教育法》颁布之后,精英教育依然大行其道,素质教育举步维艰。造成这一状况出现的因素有很多,传统的教育定势只是其中之一。

2)重视千人一面式的教育,而对学生个性发展关注不够

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末,我国中学人文课程教材一直沿袭着苏联高度集中管理制度,严格执行着国定制下的统编通用教材——由国家教育部委托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并出版的教材。从历史的角度看,统编通用教材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可取代的积极作用,即集中培养符合社会主义新中国建设需要的人才,并保证和提高中小学的教育质量。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和文化在地区之间逐渐显现出不平衡,作为我国长期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中央集权相结合的产物——一套仅有的统编通用教材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再加上长期统编使教材免于竞争,统编教材在实践中也暴露出诸多弊端。[11]其中最大的弊端在于统编通用教材培养出来的多是千人一面、共性十足的人才,但这种人才在个性发展、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上却底气不足。长此以往,必将严重影响到创新型人才与创新型国家的形成。

3)重视知识的传承,而对学生能力与人文素养的养成重视不够

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未启动之前,几乎所有的中学课程教师、教材的编写者甚至社会都只把目光盯在对学生进行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之上,而很少关注知识之外的东西。即使在关注知识方面,当时教育更多关注科学性十足但人文色彩严重缺乏的自然学科。20世纪80年代流行一时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顺口溜就是对那一现实的集中反映。因此,在当时,即使是那些承担着培养学生人文精神以正确认识自我与世界的中学人文课程教材,也因其在整个学校课程体系中的边缘地位,也将教育目标只盯在书本知识的传授之上,而放弃了其存在的最根本价值——对在校的青少年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这种教育氛围下的学生,除了积极努力扮演一个合格的能装知识的容器之外,就别无其他更好的角色可选了。至于这个容器是否学会了知识与技能的迁移,是否有思想、有道德、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则因当时的教育只重视知识目标的实现与学习结果,课程教材中情感价值目标以及学习过程中方法与能力的获得自然也就成了可有可无之事。

4)重视教育的分科模式,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教育落实不够

世界各国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一致证明:基础教育应该是向学生教授基础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初步形成正确情感与价值观的教育,而非选拔教育。但是在当时的我国中学人文课程教育中,过度的分科模式普遍存在。虽然其相对封闭的学科体系可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教授较为严谨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但由于其视野与方法的局限性又将必然严重地割裂人、人与世界整体性的联系,进而导致学生出现人格的“片断化”与素质的片面化。与此同时,人文课程教材中繁、难、偏、旧的内容与多数学生无法成功挤过高考独木桥的严峻事实,也决定了以往中学人文课程教材中的知识不是对大多数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基础知识。而这时的西方发达国家则在积极进行着人文课程教材的改革实验,以期通过学科间的高度综合来实现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全面和谐发展。

二、我国中学人文课程教材改革历程及其创新

1.“三步走”的改革历程

中学人文课程教材改革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的两大组成部分之一。迄今为止,我国中学人文课程教材改革主要经过了三个阶段,即“三步走”的改革历程。

1)准备阶段(1978—1985年)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为我国即将开始的基础教育中学人文课程教材改革做思想认识、舆论以及组织上的准备。思想认识上的准备主要体现在这一阶段,学者们大量翻译、评介了国外尤其是美、日、英等发达国家课程教材改革的理论与实践著作。首先被翻译过来的是美国学者布赖恩·霍尔姆斯和日本学者扇谷尚的课程改革思想。之后,英国、法国、苏联以及西德等诸国多位学者在课程改革方面的著作也被陆续翻译出版了。在介绍发达国家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同时,我国学者还对以上国家课程改革的经验教训进行了颇有深度的比较研究。舆论上的准备主要源于学者、社会大众以及政府官员广泛参与的对当时我国中学人文课程教材建设问题的分析与探讨。1983年我国成立了第一家课程研究学术机构——课程教材研究所,与人民教育出版社合署办公,这是我国包括中学人文课程教材在内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在组织上的积极准备。[12]

2)首轮改革阶段(1986—1998年)

这一阶段,我国的经济、文化与社会在发生了巨大变化的同时也得到了快速发展。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全球化竞争,以及全球发展对人才人文素养的高度重视,我国政府下定决心开始首轮中学人文课程教材改革。

1985年、1986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日制义务教育法》先后出台。自此之后,包括中学人文课程教材在内的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不仅被提上了政府议事日程,而且开始付诸教育实践。1986年,中央成立了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之后各地先后成立省级教材管理机构。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的成立,可以说是我国中学人文课程教材改革中的一个标志性事件。首先,它标志着我国中小学人文课程教材管理制度从人教版教材一统天下的统编通用国定制向一纲多本、多纲多本教材的竞编选用审定制的转变,以适应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国家在统一基本要求、统一审定的前提下,逐步实现教材的多样化,即一纲多本。根据1988年颁发的《九年制全日制义务教育教材编写规划方案》,当年全国共编写了包括人教版的六三教材、五四教材,北师大版的五四教材,华南师大编写的沿海版教材,西南师大编写的内地版教材,河北省教科所编写的农村复式教材(简称半套),上海编写的发达城市教材,浙江省编写的综合版教材和八所高师院校出版社编写的教材(因故未出版)等在内的八套半教材。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在全国同时使用多套不同特色的中学人文课程教材。其次,它标志着我国中学人文课程教材尤其是综合人文课程教材改革实践的开始。1988年,应国家教委的要求,上海市以及浙江省先后在本地区实验学校开始了中学阶段人文课程教材的综合性改革实验。如浙江省1991年开始在初中阶段开设综合人文课程“社会”,是一门以人与社会的关系为主线,以古今中外的政治、经济、文化、人口、民俗、环境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为主要内容,重视乡土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的课程。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上来。1996年,应国家教育部的要求,广东省开始进行普通高中综合文科与综合理科课程教材的改革。其中高中综合文科课程标准围绕“当代中国社会”的主题,把社会分成若干子系统,综合了有关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文化学、人类学、未来学等学科的知识,包含了走向现代社会、正在形成中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科技进步与现代化、文化嬗变、法制与政治民主化、社会生活、国际关系与交流、可持续发展战略、未来社会等专题。

3)新一轮改革阶段(1999年至今)

在广泛汲取第一轮课程教材改革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教育部于1999年1月出台《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要构建面向21世纪的基础教育现代化课程体系。当年6月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党中央和国务院又郑重作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第一次以政策文件形式正式、明确地提出了“素质教育”概念。从此,素质教育在成为我国教育尤其是人文教育代名词的同时,更成为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的唯一主题、前进方向与最终目标。

2001年7月,教育部出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管理及课程评价诸方面,对新一轮课程教材改革作出了整体规划。随即而来的新课程标准研制与教材编写工作的全面展开标志着我国新一轮全国范围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式启动。同年9月,教育部在全国28个省确立了38个首批初中新课改实验区。在课程改革推进的起始阶段,教育部就确定了教材选用的相关政策,即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各科教材要选用3个版本以上,高中阶段选用2个版本以上,且本省区所辖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使用量在本地的使用量不得超过60%;每一学科教材版本一经选定,不得中途更换其他版本的教材等。[13]据统计,现行的中学人文课程教材共有包括单科的历史、地理,小综合课程的初中思想品德与高中思想政治课两门教材,大综合课程的初中社会、历史与社会两种综合教材,既有一纲多本的教材,又有多纲多本的教材。人文课程教材管理制度发展到今天,已经实现了从“一枝独秀”到“百家争鸣”的良性发展。在人文社会综合课程教材的改革上,各实验区也都取得了一些成果,最好的证明就是理科综合课程“科学”无疾而终的同时,人文综合课程“社会”不仅生存了下来,而且还因为“历史与社会”综合课程的取代而得到了升华。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充满活力的普通高中新课程体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基础,2003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15个学科课程标准(实验)。2004年秋季开始在首批进入实验省份的山东、广东、宁夏和海南四省(区)开展普通高中课程教材实验。2007年已发展到10个省市。普通高中人文课程教材的使用逐步在全国范围内积极稳妥地展开。

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的包括中学人文课程教材在内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是一场关系到中华民族未来命运、国家未来前途以及千家万户切身发展的重大改革。在这场轰轰烈烈的改革中,课程教材改革尤其是人文课程教材改革不仅是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改革兴起的带动者。它的蓬勃发展为我国教育领域带来了一场广泛深入的教育创新。

2.我国中学人文课程教材改革中的创新

综观我国两轮基础教育中学人文课程教材的改革,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创新。

1)全新的教育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

为切实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我国中学人文课程教材改革实践始终把是否有利于促进青少年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作为唯一的判断标准。因此,在20年来的中学人文课程教材改革中,“三位一体”——坚持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人文精神相统一的目标被逐步确立并一直加以保持。因此,在教材内容选择上,坚持在新课标的指导下选用密切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体现学科实用价值以及反映社会新发展的知识,使教材内容与学生自身的切身体验及现实社会相联系,甚至是综合相关学科内容及设置,使学生发自内心地对课程产生兴趣,以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学习对日常生活和终身发展有用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同时,注意所选内容的差别性和选择性,以适合不同发展水平学生和满足每个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如初中人文课程教材中阅读材料、知识链接或者是相关学习网站的介绍,高中阶段的人文课程教材内容就全部由必修和选修两大部分组成等。在教材内容的栏目设置上,设计了大量的符合学生兴趣与身心发展特征的活动,尤其是实践与探究活动,在启发学生掌握科学学习方法的同时,锻炼和发展了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动手以及创新能力。其实,无论是科学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教材内容、设置多样化的栏目,还是娓娓道来的教材表述、图文并茂的版式,中学人文课程教材不仅教授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还促成了学生人文精神的提升。如现行的中学地理教材就希望学生能够通过地理知识的学习和熏陶,形成对其生存的自然环境的关心和改善的态度,以及培养积极的价值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人格情感和良好的思维品质等人文精神。这一切都是为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以及学生个体的差异化发展服务的,充分体现了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2)全新的教材管理制度——集中审定与多样化编制选用相结合

从1986年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成立之时起,我国中学人文课程教材管理制度就开始告别了以往人教版教材“一枝独秀”的国定制,迎来了国家统一集中审核与多样化编制选用相结合的审定制。这是一种民主参与与科学决策相结合的制度。国家统一集中审核指的是通过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立项的团队编写出来的人文课程教材,必须要经教育部组织的全国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或者是教育部授权的省级教材审查委员会的严格审核,以保证人文课程教材与党中央要求、素质教育、课程标准的一致性,体现了自上而下的高效决策机制;多样化编制选用是为了在体现中央精神与课程标准的同时,通过集思广益、民主参与、因地制宜等措施,充分调动各省市在教材编写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编制出颇具当地人文特色的教材。这更加符合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基本国情,也更加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人文精神教育的目标。

3)全新的教材施教方式——探究式学习与多样化教学相结合

以往的人文课程教材施教过程中,教师是这一方小天地里的绝对主宰者,学生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无须更多反映,只需点点头,教材知识与信息从教师处单向流往学生处即可,至于有多少学生听懂了,多少学生已经掌握了,掌握了之后能否迁移到别的知识上,则不为教学施教活动所关注。中学人文课程教材改革中,不仅教材内容的组织形式发生了变化,就连教材内容的传授活动也在改进中。为激活师生在人文课堂上的活力,师生互动是基本模式。师生互动模式的实现主要借助于人文教材中大量活动项目的设置与开展。首先,通过设计与知识点有关,与学生生活、社会发展实际相关,具有实践性与开放性的活动,尤其是实践与探究或案例分析等活动项目,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施教活动中。其次,积极采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优势与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教材施教环境。再次,教师用平等民主化的态度、娓娓道来的表述方式,采用如实证材料、开放游戏、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以及加上适时的质疑、调查,创设一个能有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教材施教氛围,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能有效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的潜力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样,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方式与教师的多样化教学方式就能达到相对完美的结合。虽然教师的主导作用依然没有变化,仍起着教学设计和引导作用,但教师不再只是高高在上的知识传递者、监督者与裁判者,而更多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支持者和促进者。在平等、民主、和睦的师生关系建立起来的同时,学生的人文精神能获得极大提升。

3.我国中学人文课程教材改革仍需努力

目前,我国中学人文课程教材的改革已经进入了全面深化的阶段。尽管新一轮改革的时间只有10余年,但无论在认识上,还是在具体内容的处理上,都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可以说,每一套新编的中学人文课程教材,都是我国中学人文教育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阶段性成果。它们既借鉴了以往人文教材编写的良好传统与成功经验,同时又具有自己独立、与时俱进的特色。但我们还不能沉醉于现有的改革成果中,因为随着现行中学人文课程教材的大面积使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也日益显露出来,严重地阻碍了课程教材改革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目标的靠近。这些矛盾主要有:应试教育集大成者——高考制度与中学阶段人文课程教材中素质教育理念的实施与实现的矛盾,教师本身的专业素质、人文素养与教材中专业知识、人文素养要求间的矛盾,以城市为标准的课程教材设计与广大农村学校、农村教师与农村学生之间的矛盾,三四天或一周的新教材教师培训与经年累月形成的传统的教材施教观念、知识、方式间的矛盾,相对较多的教材内容设计与有限课时之间的矛盾,大量活动中学生课前充分准备的查阅、搜索要求与电脑低普及度或者无电脑的现实状况、未成年人禁止进入营业性网吧之间的矛盾,等等。这些矛盾的存在,说明中学人文课程教材改革所追求的人文教育目标同现实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虽有距离,但只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不轻言放弃,继续努力,中学人文课程教育美好的明天就一定会到来。

思考题

1.请简述人文课程教材的功能。

2.请结合课文内容,简述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中学阶段所开设的主要人文课程。

3.请详述经过两轮课程改革之后的中学人文课程教材的主要创新之处。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6.

[2]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17.

[3]张铁燕.岳麓版初中“课标本”历史教材的编写思路及特色[J].历史教学,2004(4):45.

[4]齐树同.人教版与岳麓版高中新课程《历史》试验教材(必修1)的初步比较[J].教育科学研究,2008(2):38.

[5]汪超.试探新编地理教材的特色与教法[J].考试周刊,2008(11):151.

[6]汪超.试探新编地理教材的特色与教法[J].考试周刊,2008(11):152.

[7]樊杰,韦志榕.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地理实验教材(人教版)介绍[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4(9):4-5.

[8]邝丽湛,方拥香.粤、湘、鲁、人教版“思想品德”教材特点分析[J].新课程,2007(8):37-39.

[9]徐杰.以学生发展为本——20世纪末美英日课程教材改革的价值取向[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1(5):32,31.

[10]徐杰.以学生发展为本——20世纪末美英日课程教材改革的价值取向[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1(5):32,31.

[11]贺璞.从“一枝独秀”到“百家争鸣”——中国教科书制度的历史回顾[J].吉首大学学报,2009,30(1):174.

[12]赵昌木,徐继存.我国课程改革研究20年:回顾与前瞻[J].课程·教材·教法,2002(1):3.

[13]贺璞.从“一枝独秀”到“百家争鸣”——中国教科书制度的历史回顾[J].吉首大学学报.2009,30(1):17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