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学人文课程的内容

中学人文课程的内容

时间:2022-02-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掌握了中学人文课程的总目标和具体价值目标之后,就很容易知晓中学人文课程的性质和确定课程的内容。中学人文课程内容的选择主要应坚持两个基本原则:一是相关性原则,二是问题意识原则。相关性原则是指中学人文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考虑学科知识与中学生成长具有相关性。中国的青少年因缺乏这方面的知识而酿成的悲剧屡见不鲜、触目惊心。

第二节 中学人文课程的内容

一、中学人文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

掌握了中学人文课程的总目标和具体价值目标之后,就很容易知晓中学人文课程的性质和确定课程的内容。人文精神作为一种形而上的东西,是通过知识的日积月累并不断内化、升华而逐渐培养出来的,它表现的是一种修养、品质和气质,由此可见,教育的目的不是传授知识,而是旨在培养人文精神。由于学科分类的发展,知识愈来愈“专”,同时也愈来愈褊狭,可见,知识总是有限的;而精神,不管是人文精神还是科学精神,都是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内在统一,故而把握了人文精神或科学精神,就能做到孔子所倡导的“君子不器”,并且为理论创新提供动力之源。作为培养中学生人文精神的手段,中学人文课程的内容亦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课程的内容是实在的、具体的,是人文精神的载体,离开了它,培养人文精神就无从谈起。中学人文课程内容的选择主要应坚持两个基本原则:一是相关性原则,二是问题意识原则。

1.相关性原则

相关性原则是指中学人文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考虑学科知识与中学生成长具有相关性。知识是关于一般规律的认识。那么,中学人文课程知识需要研究中学生身心成长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科学、正确的方法论,这是对他们进行教育的前提和出发点。

1)有关中学生身体发育规律的知识

青少年处在生理上迅速生长和急剧变化时期,具体表现为:身高、体重的迅速增长,身体机能与素质的增强,脑机能的显著发展和性机能的成熟,且在男女两性上又存在明显的差别。例如,女孩比男孩发育早一两年,女孩从11岁到12岁开始步入成年人行列,男孩则是从12岁到14岁,这需要持续几年时间男孩和女孩的发育才能达到同步。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应让青少年及时掌握第二性征及性成熟方面的知识。男生的第二性征发育,主要表现为喉结突起,声音变粗,长出胡须和体毛,肌肉和骨骼发育坚实,体态显得魁梧。男生性的发育始于12岁左右,是从睾丸的增大开始的,随着睾丸的发育,开始出现遗精,首次遗精的平均年龄为14岁到15岁。女生的第二性征发育,主要表现为声音变尖,乳房隆起,骨盆变宽,臀部变大,皮下脂肪增多,体态显得丰满。女生性的发育始于11岁左右,是从乳房的发育开始的。在乳房发育之后,生殖器官增大,开始出现月经初潮,初潮的平均年龄为13岁到14岁。但由于遗传、环境、营养和疾病因素的影响,也存在着早熟、晚熟现象,这些个体差异,使早熟和晚熟的青少年面临着不尽相同的心理适应问题。

2)有关中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知识

实验心理学表明,在这个时期,中学生在心理上大体反映出过渡性、闭锁性、社会性和动荡性四个主要特征。①过渡性。在这一时期,他们表现出幼稚与懂事、依赖性与独立性、自觉性与不自觉性相互交织的复杂现象。认识水平、能力不高,心理发展不够稳定,思想还比较单纯,遇事欠思考,好感情用事。②闭锁性。中学生的内心世界逐渐复杂起来,开始不大轻易将内心活动表露出来,干事情时开始考虑前因后果,考虑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对异性开始有好奇心与新奇感,希望交异性朋友,情感上愿意接近异性,在异性面前好表现自己,不愿教师或家长在异性面前批评、指责自己。③社会性。中学阶段是理想动机和兴趣发展的重要阶段,是世界观从萌芽到形成和品德发展的重要阶段。中学生开始注意社会现象,开始探索人生,对社会、现实、人生等问题思考的深度和广度有所提高。模仿能力较强,但识别能力还比较差。④动荡性。中学生血气方刚,敢说敢为,争强好胜,富有热情与正义感,激情常常占有相当地位,遇事敏感、急躁且易动感情而难以自控自律。希望受人重视,对别人的评价十分敏感,易受外界环境和伙伴的影响。克服困难毅力不够,富于幻想,往往把坚定与执拗,勇敢与蛮干、冒险混同起来。看问题容易片面性和绝对化,逆反心理强烈,很少反思,出了问题后冷静下来,又感到痛苦和后悔。

2.问题意识原则

问题意识原则是指中学人文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考虑青少年成长中普遍面临的问题及应对方法。掌握中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之后,教师就可以化规律理论为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成长;中学生自己也就可以利用这一规律并发挥主观能动性,战胜成长过程中的困难与挫折。由于中学生的生长、发展是一个急速变化的过程,同时又处在一个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所以不免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与困惑,诸如厌学、早恋、上网等问题,但概括起来不外乎生理、心理两个方面的问题。正如马克思主义的矛盾论所说,这些问题的产生是无法避免的,因为青少年亦是生活在社会之中,而不是在真空之中,所以与其对这些问题进行堵防,不如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引导。是故,中学人文课程的内容应遵循学以致用的原则,就青少年问题提出解决方法。

1)青少年成长中普遍面临的问题

第一,生理卫生知识匮乏。由于中西文化存在着较大差异,所以在美国,生理卫生课的选修率是最高的,人们将性的问题当做一种科学问题来看待;而在中国,这门课往往被认为是可有可无的,性知识更是被当做一种禁忌,教师讲到这方面的内容时往往会避而不谈、难以启齿,这是中国传统禁欲文化的消极影响所致。作为一门学科,生理卫生课应该告诉青少年关于男女的生理构造、生殖健康教育、性常识教育、常见传染病的预防等知识。中国的青少年因缺乏这方面的知识而酿成的悲剧屡见不鲜、触目惊心。以下即是一起发生在2007年的青少年悲剧。

“爸、妈:当你们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已经到了天堂,在这里没有痛苦,没有歧视,也没有贪婪,我不想活在痛苦中,所以我来到了这里……”[9]这是一位名叫王子月的女中学生的遗书。事情的原委是这样:这位14岁的四川少女因在乡卫生院被误诊为怀孕,但她坚称从未有过性行为,认为是与男生掰过手造成的,最后不堪精神压力,她喝下农药以死证明清白。可就在生命即将结束之际,她迟到的例假其实已经来了。缺乏生理卫生知识的女生,以自己的宝贵生命,为未成年女生缺乏生理卫生常识敲响了警钟。

第二,心理问题层出不穷。相对于生理卫生知识的匮乏,心理问题更为严重,也更为值得关注。中学生的心理问题之所以层出不穷,主要缘于他们尚未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易受外界因素的诱惑和影响。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告诉中学生如何面对挫折,如何与人进行交流与共处,如何应对成长中所碰到的困难,等等。但由于我国的应试教育制度根深蒂固,所以,不管是教师还是家长,依然是重知识(学习)教育而轻心理教育,重成功教育而轻挫折教育,重言(传)教(育)而轻身教。于是,这不仅使得青少年承受过重的考试压力,事与愿违地产生厌学情绪,迷恋上网与电游,而且导致情感的敏感和脆弱,往往用强烈的自尊心来掩盖自卑心,一旦自尊心受到了伤害,就会倾向于自虐、自杀或攻击他人。更有甚者,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被引向了歧途,从而会产生诸多的心理障碍、心理疾病、心理问题等,如自我封闭、叛逆、悲观、失望等,甚至仇视社会。

2005年12月31日凌晨4时许,湖北省恩施市警方接到报案:市一中多名学生在睡梦中被人用刀砍伤。民警赶至后发现,4名学生颈部被人用利刃刺伤,其中黄某颈动脉被割断死亡,另外3人伤势严重。更令人震惊的是,调查发现,惨案竟是受伤者之一的杨彬所为。2006年1月20日,19岁的杨彬因涉嫌故意杀人被公安机关批捕。在审讯中,杨彬称自己的作案动机是为了报复,因为他7岁时患骨结核,右小腿发育不良,走路一瘸一拐,所以经常遭受同学们的嘲笑和讥讽,心理上一直极为不平衡,生活在冷漠之中,长期积累便转变成了一种仇恨。当问他与这几名同学具体有什么过节时,他列举了一些生活中的琐事,例如,在背后嘲笑他走路的样子,讥讽他的发型、穿着、谈吐等。他在日记中写道:“贫富、外观已成为对一个人的评价标准,同情和恻隐之心早已经荡然无存。”[10]

2)青少年问题的解决方法

第一,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唯物史观告诉我们,环境是人类三大实践——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践的产物,然而,也正是环境,尤其是社会环境塑造了人,是人认识事物和处理事务的前提、基础。这不仅正好契合了人的社会本质属性,而且反映了人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在进行自己的主观世界改造。对青少年来说,社会环境对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影响尤深,所以我们要加强宣传与引导,充分发挥大众传媒和各级各类青少年活动阵地的作用,宣传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倡导科学精神,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把健康的心理知识、思想观念和道德要求,通过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融入他们的头脑之中。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是对我们自己及后代负责的体现。

第二,对中学生进行专门的身心健康教育。鉴于青少年生理卫生知识的匮乏,中学应该重视生理卫生知识的传授,不仅要科学地制订相应的课程教学计划,建设相应的实训场所(课堂),而且要克服学生对生理卫生知识的害羞感,告知他们应采取科学的态度对待之。关于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配备专业心理咨询师,开展心理咨询,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创办心理健康专栏,及时做好学生的心理工作,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中学,还需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方法。心理健康课程可分为两部分:心理卫生与健康理论、心理卫生与健康实训。前一部分为心理健康知识普及课,后一部分是在中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最为有效的方法。其实训活动内容包括角色扮演、相互询问、人际交往训练,掌握一些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发泄愤怒、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心的心理调节手段。

二、中学人文课程的基本内容

1.基本理论知识和原理

由心理学知识可知,青少年长于形象思维,缺乏理论思维。因此,在安排中学人文课程基本内容的过程中,就应该从青少年身边的事物、事实出发,通过讲述这些事物与事实,让他们切实地掌握一些基本理论知识、原理。就基本事物、事实层面而言,其应包括政治经济、心理、地理、历史现象与事实等,这是中学人文教育课程设置要求知识面具广泛性、多面性使然。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纷繁的基本事物、事实必须用基本理论、原理贯穿起来,做到提纲挈领、有条不紊。新课程改革正是如此,教材的文字内容从数量上减少了,但是却增加了不少发散性问题和需动手动脑解决的内容,从而有利于学生跳出死记硬背的怪圈,向理解性学习、自主性学习迈进,同时增加所学知识的灵活性、趣味性和有效性。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掌握原理知识,又可以增强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知行统一的基本原理。

经济事物、事实与人们的生活关系最为直接,也最密切,因此在中学人文课程中,首先应该让中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经济常识,以及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概况。中学经济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八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商品和商品经济,如商品、商品经济的基本含义、存在条件,简单商品经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三种类型,以及价值规律等。二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如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本形式,我国农村的经营体制,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制度等。三是企业和经营者,如企业的基本含义,企业的分类,利润与利润率,竞争与合作等。四是产业和劳动者,如三大产业的划分,乡镇企业的发展概况,劳动者的主要权利、义务,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的原则、法定程序和基本内容,社会保障的基本内容和作用等。五是财政和税收,如财政预算、财政收支平衡、财政赤字的基本含义,我国的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范围,税收的基本特征,个人所得税的征税范围,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性质等。六是银行和储蓄,如银行的基本含义,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各自的主要职能,支票、汇票、信用卡的用途,我国银行储蓄存取款的基本原则等。七是商品服务市场和消费者,如商品服务市场的范围,公民个人和家庭生活消费的基本内容,消费者依法享有的主要权利,我国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主要机构,依法解决消费者和经营者争议、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一般程序。八是当代世界市场和我国的对外贸易,如世界市场的基本含义、主要类型,当代世界市场的特点,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现状和作用,对外贸易的基本含义,海关、关税的基本含义等。

20世纪前期,美国哲学家兼教育家杜威认为,民主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不仅仅是一种政治制度,所以在他的“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等基本原则之下,他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尤其是中学生的民主意识。这对美国的民主政治和教育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时至今日,随着公民社会的形成和人权意识的增强,让中学生掌握更多的政治理论知识,更是势在必行。中学政治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十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如国家、国体的本质属性,民主和专政的关系,国家的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等。二是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如人民代表的法律地位、权利和义务,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民主集中制,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一国两制”的含义、内容和意义等。三是我国的国家机构,如当代国家机构主要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我国国家机关的设置及其相互关系,我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法治原则等。四是我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如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政治自由权利,公民应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坚持公民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一致的原则等。五是我国的政党制度,如政党产生的条件、特征和作用,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加强党的建设等。六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如当代国家政党制度的类型和作用,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基本方针,人民政协的性质和主要功能等。七是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如民族的四个基本特征,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我国民族分布特点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八是我国的宗教政策和宗教制度,如我国的宗教概况,我国现阶段存在宗教的原因,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宗教的深刻变化,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我国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等。九是当代国际社会,如国际组织的分类和作用,主权国家的权利,联合国的建立及其作用,当今世界的主题,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国际社会多极化的趋势等。十是我国的对外政策,如我国奉行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目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立足点等。

就国家治理而言,“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就个人成长而言,读史可以明智。意大利学者克罗齐1917年提出了一个著名命题——“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故而毛泽东主张“青年要学习历史,尤其要学习中国近代史”。中学历史的课程设置是非常严谨的,课程内容包括中国史、世界史两大部分,多采用章节体,以时间顺序为主要线索,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多方面穿插展开,从而为中学生展现一幅幅当时人们生活的历史画卷。历史知识浩如烟海,中学的学习只能是蜻蜓点水,以点带面,所以中学历史课程更应注重学生人文理念和素质的塑造,更应注重培养发散性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知识主要包括以下七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如林则徐虎门销烟,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等。二是近代化的起步,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如五四爱国运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等。四是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如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等。五是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如重庆谈判,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三大战役,渡江战役等。六是经济和社会生活,如张謇兴办实业,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影等在中国出现的史实等。七是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如詹天佑、侯德榜等近代科技人物及其成就,魏源、严复等人的主要思想,近代新式教育的兴起与发展等。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重视天文地理研究的传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社会制度的变革,现代地理学与中国古代的天文地理学已不可同日而语。现代地理学主要包括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大部分,中学地理课程则是这两部分的融合,这不仅有利于中学生了解大自然和熟悉我国的地形地貌,而且有助于增强人文气息和学习的趣味性。中学地理知识主要包括以下七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地球的基本知识;二是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三是人口、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区域差异,以及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和趋势;四是我国的地形地貌、山川河流的分布等;五是人类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重大问题,初步认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六是自然灾害与防治,如海啸、地震等;七是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如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

在简述了经济、政治、历史、地理等基本理论内容之后,我们还需要注意以下两点。首先,世上不存在纯粹的经济、政治、历史、地理基本事物、事实,基本事物、事实的背后都是基本理论,理论是事物、事实的灵魂,是理论让事物、事实变得有条不紊,是理论给事物、事实打上了人文烙印,是理论让事物、事实合乎逻辑。一言以蔽之,基本理论与基本事物、事实是一体两面,互为表里,相互依存。其次,不管是基本理论内容,还是基本事物、事实,都是人的思维外化的结果,都属于文化的阵营,并且都是一个历史演化的过程。所以,按照黑格尔的“逻辑与历史相统一”原则,在中学人文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一方面需要采用历史主义的方法,从宏观上梳理出各学科发展的历史脉络,以便于学生利用时间这一“先天直观形式”(康德的术语)来把握;另一方面,要透过历史理论和事物、事实,抓住人类精神的发展规律,因为精神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本身含有一定的规律,并且,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是同步进行的。

2.中学人文课程的内容体系

如前所述,任何理论内容都须合乎人类的思维规律,那么,组织和编排中学人文课程就要依据人类的认识规律进行。由于近代科学的兴起和繁荣是建立在主客二分的认识论基础上,是故,中学人文课程的内容可以分为正确认识和完善自我的知识系列与正确认识和善处外部世界的知识系列两大类知识体系。

1)正确认识和完善自我的知识系列

正确认识自我就是指一个人对自我的认识要与自我的实际情况相符合。自我完善是指一个自我改造、自我塑造的过程,是在追求有意义的人生,使人生达到相当完满的境界。如是,正确认识自我的知识系列,首先就是“认识自己”,即正确、全面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其次是正确认识自我与社会、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认识到个人的成长离不开集体,自我的人生价值主要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完善自我的知识系列,应按照先树立科学的崇高理想,继而加强道德修养和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德才并进,又红又专,最后奉献于社会的顺序。

(1)就正确认识自我的知识系列而言,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正确、全面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首先,正确、全面认识自己要有科学的方法论。就正确认识自己而言,一方面要有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作为指导思想,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另一方面,要采用变化、发展的观点来认识自己,因为“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此外,随着社会历史语境的变化,之前的优点和长处也许此时已成了缺点和不足,而之前的缺点和不足却变成了优势。因此,必须要用发展的眼光审视自己,及时发现自己新的优点和缺点,并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变缺点为优点。就全面认识自己而言,既要认识自己的外在形象,如外貌、衣着、举止、风度、谈吐,又要认识自己的内在素质,如学识、能力、道德等。一个人的美应是外在的美与内在的美的和谐统一,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又要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因为每个人的外在形象和内在素质都既有自己的优势,又有自己的不足,正所谓“当上帝关上一扇门时,一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之前,我们总是主张查漏补缺,避免“短板效应”,但现在我们改变了看法,与其事倍功半地“避短”,不如事半功倍地“扬长”,发挥比较优势。因此,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更为重要。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如果你只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你将会悲观失望,停步不前;但如果你能看到自己的优点、长处,你将会充满信心,敢于迎接生活的挑战。

其次,正确、全面认识自己可通过以下途径。一方面,通过自我观察认识自己。要认识自己,必须要做一个有心人,经常反省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表现,总结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找出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11]自我观察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自身外表和体质状况的观察,包括外貌、衣着和健康状况等方面的观察;二是自我形象的观察,主要是对自己在所生活的集体中的位置和作用、公共生活中的举止表现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观察;三是自己的精神世界的观察,包括对自己的政治态度、道德水平、智力水平、能力、性格、兴趣、爱好、特长等方面的观察。另一方面,通过他人了解自己。这里的他人既可以指现实生活中的旁人,也可以指历史人物,这一点易被人们忽视。之所以需要“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一方面由于“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而旁人站在“价值中立”的立场所作出的评价更为客观公正,故而称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另一方面由于每一个人都几乎缺乏解剖自己、“直面淋漓的鲜血”的勇气。

第二,正确认识自我与社会、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自我与社会、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包括三个维度:自我关系、人我关系和物我关系。自我关系重点强调人对于自身命运的责任和能力,珍惜生命,保持身心健康,善待自我,追求完善人格,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人我关系即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由于活动领域的不同,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就有经济关系、政治关系、伦理关系等不同表现形式,但所有这些关系最终都反映两者的利益关系,而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处于对立统一之中。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的利益关系,主要有利人利己、损人损己、损己利人、损人利己四种倾向,按照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的看法,四种倾向中最好的是利人利己的做法。物我关系重点强调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这不仅表现为一种生产关系,同时,也产生了一种伦理关系,而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归根到底还是反映了人类对待自身的态度。现代生态伦理要求我们,人与自然的斗争关系已时过境迁,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即天人合一已成为时代的主题。二是人与生产、生活资料的关系,特别是人与金钱的关系,主张物为人所用,而不是人为物所奴役,批判商品拜物教和人的物化。

自我与社会、个人与集体关系的调整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两种。一是法治的方法。由于法治的基础是明文规定的法律制度,所以,法治的对象就是人们行为的客观效果,而不能是行为者的主观动机,否则就会重蹈专制制度下的“原心定罪”错误。可见,在自我与社会、个人与集体关系的三个维度中,法治侧重于人我关系和物我关系。在当代中国,依法治国已成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而要真正做到依法治国,除了要坚持民主立法和严格执法之外,还有一个基本条件就是公民的权利意识,即公民为了维护自身权益和社会正义,能够不畏强权,敢于反抗,这是法治的最后保障线,例如电影《秋菊打官司》正是公民权利意识增强的写照。二是道德伦理的方法。法律与道德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都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它们互相联系、互相补充。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法治与德治孰主孰次,取决于人们对人性的看法。如果认为“性本善”,那么就会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治国方略;如果像休谟所假设的那样——“人人都是无赖”,则无疑是以法治为主,德治为辅。而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人性是历史的、具体的,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现在我们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劳动仍然是人们谋生的主要手段,利益关系仍然主导着一切社会关系之时,德治理应立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调整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

(2)就完善自我的知识系列而言,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树立崇高的理想。要达到自我完善,首先要树立崇高的理想。因为,理想是一种奋斗目标,目标越高,人生的境界就越高,生活就越纯洁和专注,就越不会为眼前的喧嚣和浮华所迷惑;同时,理想决定着一种精神状态,有理想的人必然对未来充满信心,以自强不息、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去迎接生活的挑战,做自己命运的主人。这也正如高尔基所言,“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在当代社会历史语境下,我们应该树立一种共产主义理想,因为它一方面是崇高的,以人道主义为基础,以解放全人类为旨归——“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2];另一方面是科学的,它是根据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提出来的,完全有别于忽视经济基础的空想社会主义。所以,中学人文课程的内容设置,虽须立足于社会现实生活,但亦应该以源于现实而又高于现实的崇高理想为指导,唯有这样,我们才能“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第二,完善自我的主要方法。概而言之,完善自我的主要方法,不外乎博学与笃行两种,亦即古人所谓的“尊德性”与“道问学”。当然,按照唯物史观的说法,实践更为重要,因为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获得衡量自身价值的社会标准,才能显现出自身的弱点和完善的方向,才能收“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之效。故而,马一浮说道:“笃行为进德之要。”

要达到自我完善,必须努力学习和掌握科学知识。毋庸讳言,现在已进入知识时代,知识不仅可以丰富人生、开阔视野,使人充满智慧和力量,而且广博的知识可以让人们发觉自己的浅薄和无知,从而学会谦虚,学会奋进。更为重要的是,科学知识可以帮助青少年塑造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正如爱因斯坦所言:“追求客观真理和知识是人的最高和永恒的目标。”

要达到自我完善,必须同时加强道德修养。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可见,道德修养不仅是一种终身学习的过程,而且也是实现内心自由、无恃于物的重要条件,即“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此外,不管愿意与否,人们生活在社会中就须与人打交道,而在人际交往中,人们也可以亲身感受到“德不孤,必有邻”。一个讲道德的人,必然是高尚之人,必然是有益于人民之人,必然是拥有人格魅力之人。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青少年在自我完善之时,务必把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加强道德修养紧密结合在一起,道德修养必须建立在掌握科学知识的基础之上,用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指导他们的道德修养。不管是学习科学知识,还是加强道德修养,都必须注意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2)正确认识和善处外部世界的知识系列

就中学人文课程而言,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系列主要包括经济、政治、历史、地理知识等。这些知识无论是在哪一个时代,还是在哪一个地域,都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交织融合在一起的,涵盖这些知识的统一体是人民群众的生活。生活是现实的,是有生命的,是人民群众实践活动的体现。所以,中学人文课程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系列,一定要凸现两个主要方面:一是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这契合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这也教育了青少年要尊重和爱护人民群众;二是生活(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主题,尽管不同时空之下的生活方式各异,但人类的实践活动都服务于生活的主题,都是以幸福为追求目标。如是,对有关外部世界的知识系列的组织和编排,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在一定的时空背景下,亦即在交代历史和地理知识的背景下,着重阐述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的生活状况及其理想目标,而在经济、政治、文化的生活中,经济是基础,政治是核心,文化是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的反映。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历史背景又是前一段历史时期人民群众生活的整体样式。

第一,历史地理知识。自然现象与人文现象是相互联系、互相渗透、相互制约的,而历史地理知识则是实现这两种现象有机结合的一种天然纽带。历史地理将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的社会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力地体现了人地关系的区域性组合。历史地理知识是关于历史时间内自然环境变化及其与人类社会关系的知识,其核心是人地关系的知识,因其正符合了文科综合考试所注重的对“由地缘、事实、意识三要素构成的社会现象”考查的命题思想,故成为文科综合测试中主要的命题点。如2001年全国卷的“非洲殖民地的历史变化”题,2002年的“清明上河图”题,2003年的“长城”题,2004年的“东北”问题等,都是以历史地理知识为载体进行综合命题的。由于历史地理知识是关于历史上人地关系的知识,既属于历史学科的范畴,又属于地理学科的研究对象,是历史学科与地理学科的交叉部分,知识涉及面广、内容丰富多彩成为其主要特点。因而,应注意对其进行分类整合,形成系统的知识面。其主要可分为历史自然地理、历史政治地理、历史经济地理、历史军事地理、历史社会地理等几种类型。只有将其归类整合,才能加强认识,进而更好地掌握和运用。

第二,经济生活知识。经济活动是在一定的时空之下展开的,也就是说,经济生活方式具有历史性和民族性。但由于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具有创造性,所以经济活动与生活均会呈现向前发展的态势。在整体的生活方式中,经济生活又是基础和平台,影响和决定着政治生活和观念生活。经济活动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基本环节。其中,生产决定着分配、交换和消费的性质、水平和结构。说到生产,就不得不论及生产力。生产力是指人类在生产过程中征服和改造自然界,并获得适合自己需要的物质资料的能力。生产力包括三个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在生产力中是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劳动资料中的生产工具部分是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性质的主要标志,是划分经济发展时期的主要标志。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势必会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成为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即社会生产关系。人类历史上从低级到高级依次经历了原始共产主义、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五种生产关系。物质利益即经济利益是生产关系的具体表现,它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以及人们在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占的地位决定的。人们从事生产活动,直接目的就是获得物质利益,而人们进行阶级斗争和政治活动,最终也是为了物质利益。生产力是内容,比较活跃,生产关系是形式,则相对稳定,因此,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存在着作用与反作用的辩证关系。

第三,政治生活知识。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两个基本规律。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组织和设施的总和。上层建筑包括思想上层建筑(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文学艺术、哲学等意识形态)和政治上层建筑(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机构、政党等)两大方面。在政治生活中,核心是国家政权问题,各阶级、阶层、政党、政治力量之间会围绕它展开纷繁复杂的殊死斗争。政治斗争的方式有武装的,也有和平的;有公开的,也有秘密的;有合法的,也有非法的。政治斗争的具体形式有政治罢工、游行示威、议会斗争、武装斗争等。其中,武装斗争是政治斗争,也是整个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同时,政治斗争通常与经济斗争、思想斗争结合进行,但政治斗争是诸多斗争的中心环节。一个阶级、阶层的根本经济利益,只有通过政治斗争才能最终实现。就现代政治生活来说,法治、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概念成为关键词,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价值追求,也成为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潮流。如是,在中学校园里,教师和学生不仅要掌握其基本理念,还要共同努力付诸实践,因为“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杜威语),通过学校实施的一些符合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教学与管理环节,可以让人道主义种子在青少年身上长成参天大树。

第四,观念文化生活知识。实际上,观念文化生活即是思想上层建筑,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文学艺术、哲学等意识形态。其中,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是观念文化的核心和主干。观念文化生活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其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观念绝不是个人独有的,而是一种社会表达式,因为观念文化产生的源泉是生活,成长的土壤也是生活,生活无疑是社会性的。由于文化的本质实际上就是“人化”,可见,处于文化圈中的核心无疑是人的思维,即精神。如是,在人们接触器物文化、制度文化时,内含于其中的观念文化即思维方式已对人们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麦当劳和肯德基每开到一处,就将美国的文化带到了那里,并且带去了一种标准化的生产和经营理念。当然,观念文化是具有一定独立性的,包含两种基本性质:民族性和时代性。因为有时代性,文化之间就有先进与落后之分;因为有民族性,才表现为“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民族性和时代性是文化的一体两面,须“执其两端而用中”,反对过与不及两种偏激做法,反对民族文化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

三、中学人文课程内容的表现形式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内容决定形式,有什么样的内容,就会有与之相应的形式,而形式又具有相对独立性,能够反作用于内容。因此,在了解了中学人文课程的基本内容之后,再来看看其表现形式,即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学课程的编制一直是在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直接领导下,由专门机构负责进行的。加之我们过去承袭和仿效苏联的经验,课程的编制采取“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政府文件形式,带有很强的政策性和指令性,而“教科书”只是这两个文件的具体化形式。课程的目的、任务和内容从“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三个层次上确定下来,中学的教学工作就变成了通过“教科书”贯彻和落实“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活动。这种做法无疑妨碍了课程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致使广大教育工作者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是故,我们认为,不仅应该把课程编制当做一个学术问题进行研究,而且有必要用“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等新概念来分别代替“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等旧概念。

1.课程计划

课程计划又称为课程方案,是编制课程的总体规划,是课程编制的第一层次。课程方案是根据教育目的和学校的培养目标,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对学校的教学和各种教育活动作出的全面安排。制订学校的课程计划是课程编制中最重要的工作,因为它从整体上规定了学校的性质、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和任务、学科设置、各阶段的教学进度、课时安排和教学效果的评价标准。课程计划体现了国家对学校的统一要求,是办学的基本纲领和主要依据,是编制课程标准和编写教材的依据,也是督导、评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依据。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文化知识的不断提高,课程计划也须相应地进行修正和调整。新中国成立以来,先后颁发了13个中学教学计划,编订了7套教学大纲,组织编写过7套中小学统编的通用教材(与“课程方案”配套的各种不同特色的教材可以算成第8套)。其中既有经验也有教训,有成绩也有问题,在改革中稳步前进。2001年11月《教育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通知》(教基〔2001〕28号)和2003年3月《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语文等十五个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的通知》(教基〔2003〕6号),则分别是新时期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和普通高中阶段的课程计划,这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规划。

1)制订课程计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制订课程计划的指导思想,是遵循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从而全面提高学校教育的质量,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各级各类人才。

第一,坚持正确的政治教育方向、思想教育方向和科学文化教育的方向。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和人类文明发展的优秀成果教育学生。

第二,体现素质教育的宗旨,充分发挥课程整体育人功能。中学课程计划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促进受教育者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以实现学校教育传授知识、发展智能和培养情商三项重要职能。

第三,制订课程计划要从我国实际出发。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地区差异、民族差异、城乡差异还相当大,因此课程方案的设计要体现统一性和灵活性、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防止一刀切,统得过死。课程方案的适应性强,才能做到可行性大,从而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否则在全国范围内很难保证实施。

第四,制订课程计划要坚持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原则。要对中学教育教学的实际进行全面的调查,作出实事求是的分析;要从社会主义建设对基础教育的要求角度进行全面调查;要以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并且注意吸收近几年来教育科学研究和教改实验的成果;要对我国历史上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各次教学计划进行研究,也要与其他国家的教学计划进行比较研究。

2)课程计划的内容

教育部于2001年11月颁发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包括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的原则、课程设置、义务教育课程设置的有关说明四个部分。

第一,义务教育的培养目标。《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明确指出:义务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时代要求,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第二,课程设置的原则。《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规定:义务教育课程设置要坚持均衡设置课程、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加强课程的选择性三大原则。一是要根据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均衡设置课程,各门课程比例适当,并可按照地方、学校实际和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适度调整,保证学生和谐、全面发展;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义务教育阶段九年一贯整体设置课程;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成长的需要和认知规律,根据时代发展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课程门类由低年级到高年级逐渐增加。二是要注重学生经验,加强学科渗透。各门课程都应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现象。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经验的具体情况,设置不同的综合课程,并增设综合实践活动。三是国家通过设置供选择的分科或综合课程,提供各门课程课时的弹性比例和地方、学校自主开发或选用课程的空间,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学生的适应性,鼓励各地发挥创造性,办出有特色的学校。

第三,课程设置。它包括义务教育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的课程设置。①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阶段课程设置,即一至二年级设置品德与生活综合课程,三至六年级设置品德与社会、科学两门综合课程,一至六年级设置语文、数学、体育三门单科课程,三至六年级设置外语单科课程,一至六年级设置艺术(或选择音乐、美术)综合课程或单科课程,三至六年级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一至六年级设置地方与学校课程。②全日制义务教育初中阶段课程设置,即七至九年级设置四门单科课程——语文、数学、外语、体育与健康,设置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或选择历史、地理)、艺术(或选择音乐、美术)等综合课程或单科课程,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地方与学校课程等。

第四,义务教育课程设置的有关说明。①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一至九年级的课程设置。②各年级周课时数、学年总课时数、九年总课时数和各门课程课时比例。③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可根据本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同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制订不同的课程计划。④每学年上课时间周,寒暑假、国家法定节假日周,晨会、班队会、科技文体活动等由学校自主安排。⑤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性质、具体内容由地方和学校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要求自主开发或选用。⑥初中阶段的学校在选择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时,若选择科学、历史、地理,可相应减少自然地理的内容;若选择历史与社会、生物、物理、化学,则应参照相关课程标准安排自然地理的内容,各门课程均应结合本学科特点,有机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环境、健康、国防、安全等教育应渗透在相应课程中进行。⑦一至六年级设体育课,七至九年级设体育与健康课,均应贯彻“健康第一”的原则。⑧各年级开设英语或其他外国语课程的规定等。

教育部于2003年3月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则包括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与评价四个部分。

第一,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普通高中教育是在全日制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普通高中教育应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所确定的基础教育培养目标,并特别强调使学生达到以下六个方面的目标。一是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是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自觉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有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作贡献的志向与愿望。三是具有民主与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维护社会正义,自觉行使公民的权利,履行公民的义务,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具有社会责任感。四是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具有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五是具有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六是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初步具有面向世界的开放意识。

第二,课程结构。普通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高中课程设置了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和综合实践活动八个学习领域。设置学习领域能更好地反映现代科学综合化的趋势,有利于在学习领域的视野下研制各科课程标准,指导教师教学;有利于整体规划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体现对高中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同时,要求学生每一学年在所有学习领域都获得一定学分,以防止学生过早偏科,避免并学科目过多,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每一领域由课程价值相近的若干科目组成。

八个学习领域共包括语文、数学、外语(英语、日语、俄语等)、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技术等12~13个科目。其中技术、艺术是新增设的科目,艺术与音乐、美术并行设置,供学校选择。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设两种或多种外语。每一科目由若干模块组成。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反映学科内容的逻辑联系。每一模块都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并围绕某一特定内容,整合学生经验和相关内容,构成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每一模块都对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提出要求与建议。模块的设置有利于解决学校科目设置相对稳定与现代科学迅猛发展的矛盾,并便于适时调整课程内容;有利于学校充分利用场地、设备等资源,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为学校有特色的发展创造条件;有利于学校灵活安排课程,学生自主选择并及时调整课程,形成有个性的课程修习计划。

普通高中学制为三年。课程由必修和选修两部分构成,并通过学分描述学生的课程修习状况。普通高中课程赋予学生以极大的参与性和选择性,尤其是在高中新课程的选修学分Ⅰ和选修学分Ⅱ以及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中,学生具有很强的参与性和选择性,学校不仅需要加强选课指导,而且还要加强学分管理,建立发展性评价制度,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

第三,课程内容。高中课程内容的选择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是时代性。课程内容的选择体现当代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反映各学科的发展趋势,关注学生的经验,增强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同时,根据时代发展需要及时进行调整、更新。二是基础性。强调掌握必需的经典知识及灵活运用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旺盛的求知欲、积极的探索精神、坚持真理的态度,注重培养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高中课程内容既进一步提升所有学生的共同基础,同时更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奠定不同基础。三是选择性。为适应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在保证每个学生达到共同基础的前提下,各学科分类别、分层次地设计了多样的、可供选择的发展不同学生潜能的课程内容,以满足学生对课程的不同需求。国家通过制定各科目课程标准规定高中课程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第四,课程实施与评价。包括五个部分,对合理而有序地安排课程、建立选课指导制度与引导学生形成有个性的课程修习计划、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建立课程资源共享机制、建立发展性评价制度等作出了明确说明。

诚如前面所述,课程计划会不断地作出修正和调整,因此,其组成部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未来的课程计划中,可以预见活动课程和职业课程的分量会越来越大,学生的兴趣和个性会越来越受到重视。

2.课程标准

制定学科课程标准是课程编制的第二个层次,它须以学校课程计划为依据,贯彻和落实学校的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从整体上规定了本学科的性质及其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教学目标和任务、内容范围、教学进度等。基础教育的课程标准改革是新时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重大政策,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关键环节,既关系到全民族素质提高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基础工程,又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教师有效教学的纲领性导向。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和教育研究工作者都对此特别关注。2007年4月教育部全面启动了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18个学科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每个学科修订组均由学科领域的专家和学者、部分院士、原课程标准组的部分人员、一线教研人员和教师组成,加强了修订工作的权威性和代表性。为了广泛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界对课程标准的意见,教育部办公厅还发出通知,要求各地组织开展对全日制义务教育各科课程标准使用情况的调查。同时,还通过多种方式向全社会征求意见。经过几年的努力,语文等各学科课程的新标准终于在2011年正式印发,并于2012年秋季开始执行。

1)制定学科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首先,学科课程标准要立足于本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双基)的结构以及与本学科有关的智力、能力和素质因素、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心理特点。

其次,学科课程标准要基于本学习阶段学生的成长发育规律,探索本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与学生学习的心理顺序之间的最佳结合方式。

再次,学科课程标准的制定要着眼于全局,根据本学科在整个学校课程计划中的位置,研究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力图促进各学科之间的整合。

最后,学科课程标准要考虑到学以致用,实现理论与实际、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有机结合,确定本学科的主要教学活动、课外活动、试验活动或其他社会实践活动。

2)学科课程标准的内容

一般来说,学科课程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组成部分。

第一,前言。它主要是对本学科课程的性质、价值与功能进行定性描述,阐明本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并对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进行详细的说明,以便于教材编写者和任课教师从整体上把握该课程。

第二,课程目标。它包括总目标、分目标以及各部分目标之间的相互关系。诚如上文所述,中学人文课程的总目标是人文精神教育;分目标一方面是确立“人”的观念,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完善自我,另一方面是形成“人的世界”的意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善处外部世界。

第三,内容标准。它规定了教材的编写顺序,列出章、节、目的标题,内容要点,授课时数,作业、考试、测验的要求和时数,实验、参观和其他实践活动的要求和时数。

第四,实施建议。它包括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等,同时,提供典型案例,便于使用者准确地理解课程标准。

第五,术语解释。对标准中出现的一些重要术语进行解释与说明,使得使用者能更好地理解与实施课程标准。

3.教材

教材的编订是课程编制的第三个层次,是具体落实、贯彻学校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的最终表现形式。这里所谓的“教材”不同于传统用语的“教材”,因为在传统教学中,教学用书就是单一的课本,而现代教学技术的发展已使教材这一概念大大扩展了,它不仅包括教材、教学指导书、自学指导书、工具书、挂图、图表和其他教学辅助用具,而且还包括幻灯片、电影片、录像带、录音带、教学程序和磁盘等。

我国中学人文课程的教材建设,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仍可谓是任重道远。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意识形态的色彩颇为浓厚,抑制了教材内容的学术性。第二,缘于地方财政投入不足或教师本身的素质限制,广大农村地区的中学使用的教材单一,幻灯片、录像带、录音带、教学程序等现代教学手段难以实现。第三,中学教材的编写、审订、纠错、监督机制存在问题,例如,1999年7—9月,陕西师范大学《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杂志发表了北京师范大学历史教授黄安年的长篇文章《评人教社〈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新教材——一百三十例质疑引发的思考》,黄文列举了130例质疑人民教育出版社现行高中世界现代史教材中的问题,并提出了改革教材编写和审查机制的建议。这篇文章在广大一线教师中产生了强烈共鸣,但是却遭到出版方的断然拒绝。

有鉴于此,我们认为,在中学人文课程的教材编订中需要进行的研究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正确处理意识形态与学术之间的关系,既信守正确的政治教育方向和思想教育方向,又坚持科学文化教育的方向;既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又以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成果教育学生。

(2)在深入研究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学生学习的心理顺序的基础上,合理设计教材的结构和先后顺序。

(3)凭借现代教学手段,如幻灯片、录像带、录音带、教学程序等,把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突出重点、难点与寓教于乐三者有机结合起来。

(4)研究中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心理,并探索中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特殊需要,提出指导意见和建议,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够实现因材施教和人文关怀。

思考题

1.为何说教育的本质是育人?

2.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普遍面临的问题有哪些?应该如何应对?

3.简述制订课程计划应坚持的指导思想。

4.简述制定学科课程标准应坚持的指导思想。

【注释】

[1]李中生.礼记精萃[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8:7.

[2]涂又光.论人文精神[J].高等教育研究,1996(5):6-10.

[3]耶尔·塔米尔.自由主义的民族主义[M].陶东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1.

[4]帕斯卡尔.思想录[M].钱培鑫,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196.

[5]柯林伍德.历史的观念[M].何兆武,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11.

[6]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0:61,92,132.

[7]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0:61,92,132.

[8]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0:61,92,132.

[9]程咏.14岁少女被查怀孕 服毒证清白[EB/OL].[2007-11-28].http://gb.cri.cn/18964/2007/11/28/1545@1857720.htm.

[10]刘紫凌,廖君.校园悲剧频发为中学生心理教育敲响警钟[EB/OL].[2006-04-05].http://www.21jk.com.cn/common/article/articlecontent.asp?recordId=38243.

[1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0:48.

[1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