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博客”建构与农村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教育

“博客”建构与农村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教育

时间:2022-04-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六节 “博客”建构与农村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教育一、“博客”与“媒介素养教育”的界定近年来,随着“博客”在国内的勃兴,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博客”。近年来的媒介素养教育,重点集中于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

第六节 “博客”建构与农村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教育

一、“博客”与“媒介素养教育”的界定

近年来,随着“博客”在国内的勃兴,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博客”。与教育有关的有“学生博客”与“教师博客”、“教育博客”等等,“博客”研究日渐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到目前为止,“博客”研究主要关注“博客”的传播模式、传播效果、盈利模式等,而将“博客”运用在教育教学上这方面尝试很少,虽然“博客”诞生的物质基础是互联网技术,但是它又是一种特殊意义上的新媒体,因为它是继Email、BBS、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是网络时代的个人“读者文摘”,是以超级链接为武器的网络日记,代表着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工作方式,更代表着新的学习方式。这里我们使用博客这个术语主要就是指的新型的媒介形式,而这种新型的媒介形式的核心特征有时间性、个人性、开放性以及互动性:时间性主要体现在排列顺序和更新速度上。个人性指博客的作者是一种个人性的行为,个人性的视角,个人性的思想,个人性的爱好和兴趣。开放性的特点体现了博客的利他主义,博客把自己觉得有价值的信息用超链接的形式表达出来,使信息共享最大化。博客作为个人性与公共性的结合体,强调和关注的是以个人的视角,以整个互联网为视野,精选自己在互联网上看见的精彩的内容,并主动为他人提供帮助,这体现了利他的共享精神。第四、互动性来源于博客与读者间的交流,博客的作者是博客网站的核心,而围绕着博客与博客,博客与读者,读者与读者间多重交互的沟通是关键。在麦克卢汉看来,每一种新媒介产生都开创了社会生活和社会行为的新方式、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博客作为一种新型的媒介形式,有着自己很鲜明的特征,与传统媒介也有这样那样的区别。所以要正确地使用博客,这里面也有一个博客素养的培养问题,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媒介素养问题。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媒介素养教育不仅在发达国家进一步规范化发展,而且扩散到了一些发展中国家。在这个时期,我国引入了“媒介素养教育”的概念。尽管关于“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教育”尚没有统一的定义,但“媒介素养”的内涵基本包括了认识、参与和使用大众传媒三个部分,包含了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近年来的媒介素养教育,重点集中于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的发挥,分析、判断力的发展、综合能力的提高方面。如何结合具体的媒介特点,以及不同阶段青少年的特点,利用媒介开展媒介素养教育,这也许是未来我们需要关注的焦点。本节将探索如何发挥“博客”这种新型的媒介形式的特点,将它运用在媒介素养的教育上,为媒介素养教育探索一种新途径。

二、运用“博客”在初中学生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优势

青少年是“媒介素养教育”的重点群体之一,而青少年群体中,根据年龄、地域等划分的各亚群体,由于其认知、心理、生理等方面的发展差异,媒体接触行为的差异等,对青少年进行“媒介素养教育”,需要从不同亚群体的不同特点出发,从其接触媒体的特点出发,结合、利用媒体的传播特点和资源,施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因而,本节从青少年群体中选取了城市初中生这一青少年亚群体,结合城市初中生的认知、心理等特点以及“博客”的传播特点,初步探讨如何利用“博客”对其开展“媒介素养教育”。

根据不同个体在生理、认知、个性和社会化发展等方面表现出的较为一致的特点划分,初中生处于少年期,即学龄中期(11-15岁)的阶段。[20]

城市的初中生,在生理、心理、认知的发展上都处于一个过渡阶段,由不成熟渐渐进入成熟、由依赖渐渐步入独立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初中生处于“形式运算阶段”(Formal Operational Stage,11-16岁),他们的思维已经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在这一阶段,他们的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并能发现命题之间的关系,能够根据逻辑推理、归纳或演绎的方式解决问题,能理解符号的意义、隐喻和直喻,能做一定的概括,其思维发展水平已接近成人。[21]与前一个阶段(具体运算阶段)相比,他们不再刻板地恪守规则,并且逆反心理较强。因而,对于城市初中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应适应其认知发展水平,不宜采取过多的命令式的、强制性的方式,而应为他们的认知主体性的发挥提供一定的空间,适当地让渡学习主动权给他们,鼓励和指导他们进行自主学习和互动式学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另一代表人物维果斯基更强调认知发展的社会性。他认为,少年儿童的认知发展更多地依赖于周围人群的帮助,他们的知识、思想、态度、价值观等都是在与他人交往中发展起来的。因而,对于城市初中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是有重要意义的。博客作为一种新表达的方式,它不仅传播情绪,而且还传播大量的智慧、意见和思想。某种意义上说,它也是一种新的文化现象,博客的出现和繁荣,真正凸现网络的知识价值,标志着互联网发展开始步入更高的阶段。“博客”是以频繁更新、个性化、共享性、互动性为主要特性,借助于网络平台进行的一种网际交往方式;是一种极其简易便捷的网络个人出版形式;是以超链接和原创为主要方式,由文字、图片、音响、影像等构建的网络世界。每一个博客作为单个的个体在互联网进行信息的创作和传播,然而,他们的单个个体并不是孤立的,他们整体构成一个开放的“知识共同体”[22]。博客这种媒介环境为学习者共享集体思维成果提供了方便。一方面,“博客”的文本是开放的文本。在“博客”传播中,传者可以提供自己原创的文本或超链接的文本,而受者对传者传播的信息“解码”,其“话语权”可以很快地通过发表评论或留言表现出来,此外,受者也可以通过“链接”,将“话语权”体现在自己的“博客”上。传者和受者的“博客”之间的相互链接,在这样的相互关系中,传者和受者的关系是在变化之中的,传者可以扮演受者的角色,受者也可以扮演传者的角色。每个“博客”的使用者,既是传者,也是受者。

在通过“博客”传播进行的“媒介素养教育”中,传授者与学习者之间的关系,相对而言,是比较平等的。城市的初中生不再只是学习者、被动的接受者,他们可以充分地参与整个学习过程,拥有自己的话语权,他们也有成为传授者的可能性,他们的主体性、主动性得到了发挥,加之是通过网络传播,“老师不在场”也减轻了其学习时的心理压力,为城市初中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提供了一个自主性强、互动性强的学习平台。

另一方面,“博客”被称为是“一个人未经编辑的声音”,相比传统媒体包括网络媒体而言,“把关人”在“博客”传播中的角色不是那么突出,“博客”的信息在传播中,过滤、噪声对其影响较小,减少了信息的不确定性,加之“博客”作为个人网络空间,“博客”主人可以维护讨论话题的纯粹性,使话题的讨论集中而深入,提升话题的思辨性。使“博客”使用者之间的交流更加高效。

利用“博客”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可以发挥“博客”传播能对话题进行集中、深入讨论的特点,使城市初中生在相互交流中,发展自己的批判能力、思辨能力、认知能力,进而影响其媒介接触行为,更好地理解媒介,利用媒介为自己的发展服务。

被视为当代教学和课程改革的基础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主体性的发挥,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的过程。建构一方面是对新信息的意义的建构,同时又包含对原有经验的改造与重组,是新旧经验之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23]。近年来,媒介素养的教育方法发生了很多转变,与现代教育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处,也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的发挥。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1年对35个国家所作的调查,在国际范围内,媒介素养的教育方法已由过去的“免疫接种”(inoculation)为主的模式,转向了以“赋权”(empowerment)为主的教育模式,强调“批判意识”、“民主参与”和“媒介快感”三个核心理念。

网络传播为学习者的主体性的发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而“博客”的勃兴,又为学习者的主体性的发挥提供了新的契机。城市初中生通过在“博客”上与“媒介素养”的教育工作者、与其他同龄人交流、讨论,共享信息,实现自己对媒体认识、理解、运用的新经验与改造、重组后的旧经验的整合,提升现有的“媒介素养”,完成新的“媒介素养”知识与能力的建构。

三、运用“博客”对农村初中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可行性及“媒介素养”教育的策略建议

“媒介素养教育”关键在于发展受众对媒介的认识、理解、利用的综合能力。脱离具体的媒介环境,仅在课堂上、黑板上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无异于“纸上谈兵”。“媒介素养教育”需要结合不同的媒介特点,结合具体的媒介环境开展。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2006年7月发布的《第18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我国6600万初中学生(包括普通初中和职业初中)中,有超过1000万的学生在使用互联网,初中生的互联网渗透率达到1/6,并且,城镇的初中生网民规模接近农村的两倍。中学生互联网渗透率已经超过我国平均9.4%的水平。而全国小学升学率在98%以上,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网民中的学生数量还会继续稳步增加。在12.3亿网民中,经常写博客的人已经达2800万,而半年前的调查结果约为1500万人,从中可以看到“博客”的吸引力不小,仍隐含着巨大的发展空间与潜力。

城市的初中生,除了在“两点一线”的生活中,他们要扮演学校中的学生角色和家庭中的角色之外,他们的另一个重要角色就是大众传媒的受众。相比农村的初中生,他们的媒介接触面更广、媒介接触行为更频繁,媒介对他们的认知、情感、行为的影响更为突出。他们刚刚摆脱了小学生的稚嫩,但生活又比高中生单纯,他们的好奇心强烈,但缺乏接触社会的机会与经验。除了老师、朋友和亲人,他们接触到的就是媒体提供的“拟态环境”,更依赖于通过“媒介真实”认识社会、认识世界。因而,“媒介素养教育”对他们是必要的,通过“媒介素养教育”,提高他们的批判思考能力、沟通能力、创造力、表达力,使他们在知识社会中成为主动的阅听人、主动的学习者、精明的信息消费者、未来的负责任的优秀公民。

城市的初中生,相比农村的初中生,一方面,“媒介素养教育”的条件更加成熟,另一方面,他们所处的媒介环境更加复杂和多样化。因而,对于城市的初中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更具有可行性,他们也更有需求上的迫切性。

通过“博客”对城市初中生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可以从让他们认识“博客”开始,以班级范围为例,让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Internet查询“博客”的相关知识。并收集资料,协作完成一个演示文稿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在他们了解了“博客”申请的一般程序,了解了一些提供服务相对好的免费的“博客”网站之后,指导他们建立自己的“博客”并开设一个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专栏。

他们可以通过“博客”的“向导”或“帮助”功能的指引,把文章、图片、音乐、影像等发布到“博客”上,并对“博客”进行美化。此外,他们还可以浏览他人的“博客”,建立“博客”之间的链接。

在他们与同伴群体的“博客”、与“媒介素养教育”指导者的“博客”之间的链接建立之后,可以在“博客”上开展下一步的“媒介素养教育”:让同学们在“博客”的“媒介素养教育专栏”分享自己的“博客”使用体会;讨论“博客”与传统的学习笔记、日记等的区别;推荐自己浏览过的一个比较好的“博客”;评价一些热门“博客”等。

虽然目前我国没有对初中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提出具体的指导要求和目标,但我们可以借鉴“媒介素养教育”经验成熟的国家的对相应于我国初中生阶段的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的具体指导要求和目标,结合我国国情、城市初中生的特点及其接触的媒体环境特点,对其进行“媒介素养教育”。

比如可以参考由Ithaca College和Alliance for Media Literate America等其他全国性的媒介素养专业组织共同发起的“Look Sharp”项目,对初中生提出媒介素养要求:

(1)语言艺术:对描述不同的人或物的形容词进行分析;比较同一新闻事件在不同媒体上呈现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尝试广告词的写作,为节目设计不同的结局;尝试制作一则平面印刷广告或多媒体广告。

(2)社会学习:围绕媒介对历史产生重要影响的关键性事件,讨论媒介介入我们文化的历史;对比在媒体上出现频率较高和出现频率较低的地区、国家和城市,它们在多大程度上被真实地展现了?如果仅仅通过媒体,其他国家的人认识到的我们是什么样的?

(3)数学:制作在媒体上呈现的不同内容的频次分布表,根据媒体的类型归类(比如:暴力的比例、广告的比例等);估算媒体失真内容(歪曲和夸张)的比例。

(4)科学:引用一些介绍自然科学知识的媒体上的观点或内容摘要(比如:国家地理杂志)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和总结讨论;找出科学的依据,反驳媒体中失真的描述及断言。

(5)健康:分析平面媒体的文章、电视等媒体的节目以及广告中的关于药物、营养、健康的信息;分析主流媒体呈现的“什么是健康”和“怎样健身”的信息。

但也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因为我国尚未把“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城市初中生的主要角色是学生,其接触媒体的时间、频次受限。因而“look sharp”中(2)(3)两方面的要求过高。不过可以结合“look sharp”中其他几方面的要求和城市初中生媒体接触行为的现实情况,利用“博客”,教育指导者和学生可以开展互动式学习:

(1)在“博客”的“媒介素养教育专栏”,教育指导者选取一些学生所熟悉的社会群体,提供媒体关于这些社会群体的几篇报道,让学生分析描述不同群体的形容词、讨论呈现在报道中的这些群体中的个体形象与自己日常接触到的有哪些差异。

(2)教育指导者可以选取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不同媒体对同一新闻事件的报道,让学生分析同一新闻事件在不同媒体上呈现出的差异,并指导他们进行原因的探讨。

(3)教育指导者展示一些减肥食品、药品的广告、一些健身器材的广告,并提供一些关于健康与健身方面的科学资料、方法的网站链接或让学生查找一些相关资料。之后,引导学生分析、讨论这些广告是否可信?什么是健康?怎样能达到和保持健康?

(4)教育指导者让学生在自己的“博客”上发布几则自己喜爱的广告(报纸、杂志、广播的广告语或电视、网络广告),评析自己喜欢的原因。通过“博客”之间的链接,师生间可以共同分享。接下来,让学生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为喜欢的某样商品设计一则或一系列广告,向他们提供制作视频广告的技巧。

【注释】

[1]杜继文:《佛教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2]吕西安.斯费兹:《传播》,朱振明译,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3页。

[3]Davison,W.P.(1983).The third-person effect in communication.Public Opinion Quarterly,47:1-15.

[4]Cooper,A.(1997).Sexuality and the internet: Surfing into the new millennium.Cyber Psychology &Behavior,1(2),187-193.

[5]Lo,Neilan,Sun, &Chiang(1999).Exposure of Taiwan adolescents to pornographic media and impact on sexual attitudes and behavior.As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9(1),50-71.Lo, &Ran(2000).The third person effect,gender,and pornography on the Internet.Retrieved from http://www.beaweb.org/bea2000/papers/lo &wei.pdf

[6]Gunther,A.C.(1995).Overrating the X-rating: The third-person perception and support for censorship of pornography.Journal of Communication,45(1):27-38.

[7]Paul,B.,Salwen,M.B. &Dupagne,M.(2000).The third-person effect: A meta-analysis of the perceptual hypothesis.Mass Communication &Society.3(1):70-74.

[8]Duck,J.M.,Hogg,M.A., &Terry,D.J.(1999).Social identity and perceptions of media persuasion: Are we always less influenced than others?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29,1879-1899.Duck,J.M., &Mullin,B(1995).The perceived impact of mass media: Reconsidering the third person effect.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25,77-93.Duck,J.M.,Hogg,M.A., &Terry,D.J.(1995).The perceived influence of AIDS advertising: Third-person effects in the context of positive media content.Basic and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17,509-520 Gunther,A.C., &Mundy,P.(1993).Biased optimism and the third-person effect.Journalism Quarterly,70(l):58-67.Gunther,A.C., &Thorson,E.(1992).Perceived persuasive effects of product commericals and public service announcements: Third-person effects in new domains.Communication Research,19(5):574-596.

[9]W.James Potter Media Literacy Thousand Oaks—Sage Publications 2004年版

[10]饶淑梅(1995)《国民中学实施电视素养课程之研究》,台北师大公民训育研究所硕士论文。

[11]吕西安.斯费兹:《传播》,朱振明译,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5页。

[12]林文刚:《媒介环境学》,(美)何道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63页。

[13]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4]保罗·莱文森:《数字麦克卢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49-50页。

[15]Mcluhan,M 1964 p32 Understanding Media:The extensions of Man.New York American Library,inc.

[16]张冠文、于健:《浅论媒介素养教育》,《中国远程教育》2003年7月。

[17]Zurkowski,Paul G.The Information Service Environment Relationships and Priorities.Washington D.C.: National Commission on Libraries and Information Sciences,1974.p.6.

[18]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Literacyàwww.ala.org/acrl/nili/ilit1st.html.

[19]Doyle,Christina.(1994)Information Literacy in an Information Society: A Concept for the Information Age.ISBN: 0937597384 www.education.tas.gov.au/0278/issue/026/christina.htm.

[20]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7页。

[21]同上,第33页。

[22]吴英劼:《博客传播模式探究》,《当代传播》2004年第6期。

[23]李永健:《大众传播心理通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5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