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媒介素养教育的定义

媒介素养教育的定义

时间:2022-04-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媒介素养教育的定义媒介素养教育主张于20世纪30年代由英国学者最先提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对于其核心概念———“媒介素养”的称谓、定义以及内涵描述等,至今见仁见智,尚未统一。可以说,“媒介素养”概念的“前身”是“文化素养”。

一、媒介素养教育的定义

媒介素养教育主张于20世纪30年代由英国学者最先提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对于其核心概念———“媒介素养”的称谓、定义以及内涵描述等,至今见仁见智,尚未统一。

如前所述,英国学者1930年代提出的是“文化素养”概念,目的是维护传统价值观念和精英文化,反对以电影等大众传媒载体的流行文化。可以说,“媒介素养”概念的“前身”是“文化素养”。随着传播科技的发展和新媒体的不断涌现,“媒介素养”概念的称谓不断变化;同时,“媒介素养”因新媒体的出现而衍生出新的内容,其内涵也随之大大丰富。例如,伴随1950年代世界主要国家电视的逐步普及,人类进入“读图时代”,“电视素养”(television literacy)、“图像素养”(visual literacy)、“屏幕教育”(screen education)、“视觉素养”(visual literacy)、“视觉传播”(visual communication)、“视觉意识”(visual awareness)等成为“媒介素养”的核心内容,解读图像文本,区分图像“反映现实”与“建构现实”的功能,树立批判意识,是“媒介素养”的构成主体。随着媒介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的兴起,标志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人们又提出“计算机素养”、“信息素养”和“网络素养”,“媒介素养”的内涵得以进一步拓展,不仅包括辨析与批判信息的能力,还包括有效地创造和传播信息的能力。总之,媒介素养概念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成为一个多角度、多层面、内涵丰富的概念,正如美国著名学者霍布斯(Renee Hobbs)所比喻的:“它是一个有着一千个名字的孩子:批判性阅读(critical viewing)、视觉认知能力(visual literacy)、媒介教育(media education)、媒介素养(media literacy)、媒介研究(media studies),以及更多。”[49]目前,在欧洲、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出版物中,“媒介素养”概念一般称之为“media education”(媒介教育),而在美国、加拿大和中国台湾地区则称为“media literacy”(媒介素养)。

至于什么是媒介素养?其本质含义是什么?可以说是众说纷纭,没有定论。

1989年,英国教育科学部在著名的考可斯报告中对媒介素养作出了定义:“媒介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更积极、更有批判性的媒介使用者,他们将要求媒介产品的更大范围和多样化并为此作出贡献。”

加拿大安大略教育部(Ontario Ministry of Education)对媒介素养的定义:媒介素养旨在培养学生对媒体本质、媒体惯用的技巧和手段以及这些技巧和手段所产生的效应的认知和判断力。确切地说,媒介素养是一种教育,目的是为了增强学生理解和欣赏媒介内容的能力,让学生了解媒介信息的传输过程和制作过程,从而认清媒体是构架现实而不是单纯地再现现实的特性。由于网络媒体的飞速发展,媒介素养教育最终还要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媒介作品的能力。[50]

1992年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提出的媒介素养定义是: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介所传播的各种信息的选择能力(ability to choose)、理解能力(ability to understand)、质疑能力(ability to question)、评估能力(ability to evaluate)、创造和制作能力(ability to create and produce)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ability to respond thoughtfully)。[51]

199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维也纳举行的会议中,来自全球33个国家的代表针对媒介素养教育明确拟定以下声明:“媒介教育是这个世界上每个国家所有居民的权利,自由表达的权利,对信息的权利,它有助于建立和维持民主……”

美国媒介素养教育专家James Potter在《媒介素养》(Media Literacy)一书中指出:“媒介素养是一种观察方法,即当我们置身于媒介中时,为了解读我们所遇到的信息时主动采用的一种方法,我们通过知识结构来构建我们的方法。而要构建知识结构则需要工具和原始资料,工具是我们的技巧,原始资料则是来自于媒介和现实世界的信息。主动采用指我们不但知晓信息,而且还会不断与信息互动交流。”[52]

英国媒介素养教育专家大卫·帕金翰(David Buckingham)认为:“媒介素养指使用和解读媒介信息所需要的知识、技巧和能力。”[53]

中国香港学者更多地从“解读”和“解毒”传媒的角度理解媒介素养的含义,认为媒介素养是“对传媒的醒觉能力、对传媒的批判思考能力和创意表达能力”,[54]“对传媒信息的好坏有鉴赏力,能解读信息背后的意识形态,了解传媒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角色”。[55]

台湾政治大学传播学院媒体素养研究室提出的媒介素养定义为:“媒体素养指大众能解读媒体、思辨媒体、欣赏媒体,进而利用媒体来发声,重新建立社区的媒体文化品位,并了解公民的传播权利和责任。”[56]

对于中国大陆来说,“媒介素养”属地道的舶来品,因此,对媒介素养本质含义的理解基本上以对国外定义的引用、解释为基础。例如:

“媒介素养就是指人们正确地判断和估价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作用,有效地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素养。”[57]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所谓媒介素养教育,就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通过这些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58]

媒介素养是指掌握“基础的媒介知识以及如何使用媒介”,能够“判断媒介讯息的意义和价值”,具有“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知识和技巧”,知道“如何有效利用大众传媒发展自己”。[59]

从上述国内外种种定义不难看出,尽管对媒介素养本质含义的认识有不同的表述,但有一个大致的共同点,即认为媒介素养是一种“能力”,是“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作为“地球村”“村民”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人类在进入“信息化时代”的同时,也进入了“媒介化时代”,媒介已成为空气的一部分,正以异常强大的力量,渗透于社会系统的每一个角落。在这一前所未有的新的环境中,不具备对媒介信息的接受、处理、辨别能力以及有效地利用媒介传播信息的能力,人们将无法适应社会,甚至无法获取基本的生存资源。

笔者认为,概括地说,这种基本的“能力”、“素质”,包括“认知媒介”、“参与媒介”、“使用媒介”三个层面。

“认知媒介”指的是对媒介性质、功能以及媒介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互动关系的正确评价。具体包括了解社会政治法律制度、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制度与传播制度的关系;认识媒介传播作为制度化传播的基本特征和内在规律;了解外部制度对媒介机构及其活动的控制和影响,以及媒介机构内部运行机制对信息的生产、加工和传播活动的制约;理解媒介“反映现实”和“建构现实”的功能,理智地辨别“媒介环境”和“现实环境”等。“认知媒介”是认识论层面的“素养”,是媒介素养的前提和基础。

“参与媒介”是指参与媒介信息传播,成为媒介讯息积极、主动的“获取者”、“解读者”,以及媒介信息负面影响的自觉“抵御者”,成为信息时代清醒的“媒介公民”。这是媒介素养概念提出的最初动机,也是媒介素养的重点和核心。

“使用媒介”是指运用媒介,有效地创造和传播信息的能力。不仅包括操作媒介传播信息的技能,而且包括使用媒介进行公共监督,优化传媒环境和社会环境,促进社会民主发展。

基于上述认识,笔者尝试对“媒介素养”作如下定义:媒介素养是指社会公众认知媒介、参与媒介、使用媒介的能力。

在此基础上,“媒介素养教育”定义可以表述为:媒介素养教育是以社会公众为对象,以培养和提高认知媒介、参与媒介、使用媒介能力为目的的素质教育。

目前,关于媒介素养和媒介素养教育的称谓,概括起来,主要有“媒介教育”、“媒介认知能力”、“媒介信息教育”、“媒介批评”、“电视素养”、“网络素养”等。笔者认为,为了进一步准确理解媒介素养教育的本质含义,规范使用概念和术语,有必要将媒介素养教育与相关概念进行比较和辨析。

1.关于“媒介素养教育”与“媒介教育”

一般来说,在我国新闻传播学界,媒介教育指的是新闻媒介教育,即与新闻媒介有关的教育活动的总称。从广义上理解,新闻媒介教育这个概念包括三个基本含义:一是以传统学校教育模式为新闻媒介培养专门人才的教育活动,即通常所指的新闻教育;二是以新闻媒介为主要媒体手段所进行的教育活动,主要包括新闻媒介履行社会教育功能,以及以新闻媒介为载体和手段的远程教育;三是公众的新闻媒介教育,即以公众为对象,以培养公众的新闻媒介素养为目的的教育活动。[60]然而,就实际应用来看,媒介教育往往指的是面向新闻传播专业学生或媒介在职人员的专业化学校教育,又称为新闻教育或新闻传播教育。

显然,“媒介教育”与“媒介素养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在实施主体、教育对象、培养目标以及教育类型等方面存在差异。前者以专业学校主要是高等院校为实施主体,面向媒介从业人员或后备人员,目标是培养职业的新闻信息传播者,教育类型是专业教育或职业教育;后者由社会相关部门和机构实施,面向社会公众,以培养和提高公众对媒介的认知、参与、使用能力为目标,是信息化时代公民的一种终身素质教育。

因此,近来不少学者在探讨媒介素养教育问题时所表述的“媒介从业人员的媒介素养教育”、“传者素养和受者素养”、“在中国,新闻传播教育被认为是媒介素养教育”、“媒介素养教育包括对媒介从业人员的教育和非媒介从业人员的教育两个方面的内容”,以及“传播学教育本身需要从职业教育到素质教育立场的转向”等等,实际上是混淆了“媒介素养教育”和“媒介教育”的区别,导致概念使用的混乱。

诚然,对于媒介素养教育,国外有不同的称谓,如“media education”(媒介教育)、“media literacy”(媒介素养)等,我国大陆媒介素养教育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在借鉴国外成果、概念时存在不同的理解和译名的差异在所难免。但是,鉴于“媒介教育”概念在我国大陆学术界有约定俗成的指称对象,从学术研究的规范性来看,笔者认为,宜采用“媒介素养教育”为妥。

2.关于“媒介素养”与“电视素养”、“网络素养”

与“电视素养”(television literacy)、“网络素养”(network literacy)相似的概念还有“visual literacy”(图像素养)、“screen education”(屏幕教育)、“visual literacy”(视觉素养)、“visual communication”(视觉传播)、“visual awareness”(视觉意识)等。这些概念有一个共同点,即都是强调某一具体的媒介形态特别是影视媒介的素养问题。

如前所述,媒介素养概念的最初提出源于电影兴起对传统精英文化的冲击。随着传播科技的发展,新兴媒介不断涌现,媒介素养概念的外延随之拓展;但是,由于自身独特的传播优势和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影视媒介特别是电视媒介始终是媒介素养教育关注的核心和重点。然而,“媒介”是一个复合概念,传播媒介的发展永无止境,“媒介素养教育”毫无疑问应关注包括影视媒介、网络媒介在内的所有媒介形态的素养问题。

3.关于“媒介素养教育”与“媒介批评”

“媒介批评是以传播学为基础,按照一定的社会和阶级的利益和理想,根据一定的批评标准,对大众传播媒介及其产品———大众文化的是非、善恶、美丑等问题所作的价值判断和理论鉴别。”[61]

“媒介素养教育”与“媒介批评”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的起因有相似之处,即都是源于对媒介发展导致的社会负面影响的忧虑以及应对举措,此其一。其二,两者的理论渊源基本吻合,如“媒介批评”理论中对大众文化的批判、对媒介负面影响深层次根源的研究和揭示等,实际上构成了实施媒介素养教育必要性和重要性的理论依据。

但是,“媒介素养教育”与“媒介批评”的对象、内容、目标等存在很大差异。“媒介批评”是监督媒介,即信息传播者及其产品,目的是加强媒介和传播者的自律,从“源头”上减少或消除媒介的负面效应;“媒介素养教育”则是针对媒介信息接受者即受众,以提高受众对媒介负面影响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为目标,从“效果”上遏制或减少媒介的负面影响。

4.关于“媒介素养教育”与“信息技术教育”

了解各种媒介独特的传播技术和传播手段,提高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是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在印刷技术时代,人们衡量一个文化人的标准就是看他是否能识文断句,英语中“素养”一词“literate”指的就是具有看书识字的能力。而在当今数字技术时代,信息传播方式乃至人类的生存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它彻底改变了媒介产品制作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传者和受者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起来,在了解和掌握一定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制作、编辑、传播信息特别是视听文本信息成为人们需要掌握的重要技能。因此,“信息技术教育”是“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内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