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电视民生新闻的内容生产及其缺陷

电视民生新闻的内容生产及其缺陷

时间:2022-04-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电视民生新闻的内容生产及其缺陷电视民生新闻的内容生产是在平民化传播理念的指引下,对具有本土化、生活化、接近性等特征的新闻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处理的过程。而民生新闻成功的起点也在于传播内容,内容无疑可以看作民生新闻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一、电视民生新闻的内容生产及其缺陷

电视民生新闻的内容生产是在平民化传播理念的指引下,对具有本土化、生活化、接近性等特征的新闻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处理的过程。美国传播学者特德·怀特在《广播电视新闻写作与报道》一书中曾列出了西方新闻报道常见的几种内容,它们是:火灾报道、意外事故报道、犯罪报道、法庭报道、示威游行报道、骚乱报道、灾难报道、不幸事件报道等。这些都属于社会新闻的范畴,并且都属于我们常说的“负面报道”,社会新闻一般被称为软新闻,而“负面报道”在我国被列为新闻报道的次要地位。虽然我国民生新闻中的社会新闻与上述西方新闻报道中的常见内容基本相似,但是我国民生新闻在报道这些社会新闻时,多了一层对于报道对象以及传播对象——平民百姓的关爱。这种关爱背后隐藏的就是一种生产与加工的过程,也就是前面讨论民生新闻的定义时所提到的“媒介的加工态度”。由此可以看出,传播内容实际上包含了传播过程的几个重要元素,内容是新闻传播的主体,是传播者与受众交流与沟通的桥梁,传播内容不仅体现了传播者的目标定位与传播理念,还反映出传播媒介的发展前景与方向。2006年6月15日《南方周末》以《〈新闻联播〉在变吗?》为题,报道央视—索福瑞媒介调查公司提供的2006年1~5月统计数据,在全国35个中心城市中,《新闻联播》的平均首播收视率为5.6%,约7280万人。报道认为“凤凰卫视、东方卫视播出的完全不同于《新闻联播》的新闻节目,实实在在地分化着这个曾经拥有中国一半观众的‘新闻权威’市场”。展江教授认为:“新闻形式服务于新闻内容。《新闻联播》要进一步改革的,恐怕也在于内容。”[2]郭光华教授对于广东南方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今日一线》传播内容的个案研究,准确说明了“联播类新闻”与民生新闻的区别所在:“灾难与本土化是民生新闻最为重要的两个主打元素,灾难与本土化加在一起就是对生存环境的监视。2005年5月9日,国内各大媒体都聚焦两件大事:一是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60周年,莫斯科红场举行盛大庆典;二是台湾的宋楚瑜在湖南祭祖。这都是很值得关注的大事。但同一天,广州还发生了一件事,广州下了一天大雨,上下班高峰时期广州交通惨遭大水冲击,公交线路已近瘫痪,成千上万的市民经受水浸之扰。在许多记者拿着长枪短炮争抢远处同一个故事时,《今日一线》的记者却在关注自己脚下的城市,选择把这场大雨的影响讲清楚。谁受害了,谁有麻烦了,谁该出面解决问题了,明天是否还有大暴雨?看了节目,市民明白了,心也安定了。制片人王欣说:《今日一线》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3]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单从这一个案例我们也可以窥见民生新闻内容生产的方式与原则。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单从收视率而言,《新闻联播》已经落后于新兴的电视民生新闻,当然,我们不能光凭这些调查数据就判定《新闻联播》已经落后于时代,这中间有外部的因素,如人们获取信息渠道的多元化,以及休闲娱乐方式的多元化,也有内部的因素,如《新闻联播》传播形式与风格过于正统,也许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人们接受信息的习惯与方式。但是,最关键的因素,可能还在于传播内容方面,导致一部分人放弃《新闻联播》转而投向播出时段与《新闻联播》比较接近的民生新闻。而民生新闻成功的起点也在于传播内容,内容无疑可以看作民生新闻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正如湖南经视副台长凌引迪所言:“确认民生新闻就是确认一种新闻生态的存在”,这种特别的新闻生态就是指民生新闻的独特内容:由一向专注于记录国家大事和国家行为开始转向深入挖掘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领域。民生新闻记录着百姓的生活状态、生活矛盾、情感困惑,在新闻报道中勾勒出百姓生活全景图[4]。许多人把电视民生新闻成功的原因归结为其对于社会新闻,特别是软新闻的追捧,这在民生新闻刚刚启步的阶段可能的确如此。但是,经过六年多的探索,在发展中不断反思与改进的民生新闻已经不是当初的模样了,尤其是内容方面。正如我们前面对于《都市一时间》的内容分析所看到的:“新闻报道内容以当前热点及社会公共事务、公益事业、百姓说话、投诉维权等为主,舆论监督、批评报道、社会安全警示是其关注的重点内容。社会趣闻类的新闻只占总播出量的3%”。这样的内容结构是比较符合严肃媒体要求的。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学者对于硬新闻与软新闻的界定进行分析,美国学者W.Lance Bennett认为:“一般我们所指的硬新闻是指一个社会人应该了解的内容,包括许多政府行为、竞选代表的立场、影响我们的国际形势发展、可能改变我们生活的政策、新出现的社会问题、环境问题、历史问题以及其他一些问题。与此相对应,软新闻是反映那些诉诸情感的、短暂的新闻。软新闻除了依靠本身固有的戏剧性和耸人听闻来激起观众的情绪反应以外,没有什么重要性。目的是为了抓住目标观众的注意力,以向广告商来卖节目[5]。英国学者大卫·麦克奎恩对硬新闻与软新闻给予这样的界定:“硬新闻:严肃的、重要的、戏剧性的事件——战争、灾难、恐怖主义、政治经济危机、犯罪、著名人士的去世,传统上都是居于主导地位的电视新闻。软新闻:消费者特写、娱乐、有人情味的故事、稀奇古怪的或有趣的故事、第一人称的经历详述、名人轶事[6]。按照上述界定,《都市一时间》节目内容中硬新闻比例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虽然我们并不能以一例民生新闻栏目的内容结构来概括所有民生新闻的传播内容,也不可能给出一个确切的硬新闻与软新闻的比例来判定一个媒体或者一个栏目是否是严肃媒体或主流媒体,但是至少可以说明,以《都市一时间》为代表的电视民生新闻在内容传播方面已经有了相当大的改进。

虽然如此,我们也应当看到,民生新闻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隐忧,前面对于《都市一时间》的观众回访调查也可以看到,观众的关注度有所下降,目前的收视率也不如刚开播时那么火爆,这说明电视新闻节目如果没有创新,没有适时的改变,就很可能失去观众的信任。因此,挖掘电视民生新闻传播内容方面的缺陷尤为重要。综合来看,目前电视民生新闻传播内容存在的缺陷主要在于:

1.新闻来源的缺陷

由于电视民生新闻的受众定位在本市、本地的平民百姓,其传播的内容也应当主要围绕本地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由《都市一时间》的观众调查可以看出,观众选择收看《都市一时间》的主要原因也在于“了解本地发生的大事”,“了解周围人的生活情况”、“获取生活实用信息”、“了解社会安全信息”。这四大原因充分说明了民生新闻节目内容的接近性与实用性,民生新闻的目标也就是要满足人们这些方面的信息需求。然而,电视民生新闻发展到现在,一个非常窘迫的问题是新闻来源欠缺。由于目标定位局限于本市,内容定位局限于平民化的日常生活,自采新闻能力有限,新闻采制的成本投入提高,每天六十分钟的节目时长,必然会出现新闻信息缺乏,内容捉襟见肘的尴尬局面。于是,一些民生新闻不得不采取“新闻不够策划凑,本地不够外地凑,采访不够编辑凑,新闻不够广告凑”的策略。面对内容欠缺的问题,多数民生新闻栏目采取的办法就是用大型策划报道来填充节目内容。虽然前面讨论时提到过活动策划在民生新闻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活动策划都具有这方面的积极意义。《都市一时间》2006年下半年有一个“别针换别墅”的系列策划,独家全程跟踪报道一个北京女孩艾晴晴希望通过物物交换的形式用一根别针换来一桩别墅的离奇举动。节目开始时的确吸引了许多观众的注意,每天的新闻内容也因此多了几分钟。然而,也许是这种交换形式在国人的眼里实在难以接受,在预定的期限内,女孩也并没有交换到事先希望的物品,最后节目无果而终。虽然这样的策划看似不同凡响,可能也具有某种如栏目宣传所言的“青春励志”意义,甚至给栏目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益,但毕竟这种以小换大,“不劳而获”的事情在国人眼里较难接受。况且,这样的策划还有商业炒作的嫌疑,似乎脱离了民生新闻的栏目宗旨。2006年底,《都市一时间》还有一个带有商业炒作意味的策划:大型台庆活动“飞越湘江”,以系列报道的形式,全程独家报道四川无动力飞行爱好者准备用滑翔机飞越湘江长沙段的整个过程。由于种种原因,从2006年12月开始到2007年3月初为止,还没有确定确切的飞行表演日期,观众也很失望,甚至有受骗的感觉。上述两个案例至少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民生新闻在新闻内容上的缺失的确已成为困扰从业人员的一大难题,往往编导们绞尽脑汁策划出来的节目并不一定达到预期的效果,或者虽然达到了预期效果,却让人感觉到浓烈的商业气息,长此以往,必将有损栏目形象,导致公信力下降。

2.新闻信息含量的缺陷

电视民生新闻信息含量的缺陷,主要包括新闻的量(播出有效新闻的数量、内容的丰富程度)与新闻的质(播出新闻的价值含量以及新闻编辑的质量水平)的缺陷。新闻信息量的缺陷主要表现在新闻报道给予人们的直观感受是没有多少信息,在规定的信息消费时间内不能满足观众起码的信息量的需求。前面对《都市一时间》的内容分析发现,号称60分钟时长的节目,广告(含节目预告、栏目宣传片)时间占用了7.4分钟,达到了总时长的12.3%。这一方面说明经济因素对民生新闻的影响越来越大,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民生新闻信息量方面的欠缺。新闻信息质的缺陷主要表现在民生新闻所报道的内容虽然可能达到了一定量的要求,但新闻中的信息含量、信息价值、重要程度、警示意义、代表性等方面存在很大的欠缺,也就是说冗余信息过多。如:一些民生新闻的报道题材锁定在日常生活中的平凡小事,确定为“小民生”,报道的新闻内容价值含量偏低,报道或揭露的问题繁琐而平庸,观众群体呈低幼化趋势,这样就会出现自我贬损形象的恶性循环,长期下去必然会导致栏目的消亡。

造成电视民生新闻新闻含量缺失的原因很多,包括新闻同质化竞争激烈、新闻市场爪分殆尽,新闻从业人员素质不高、采访制作新闻的水平有限,商业化趋势影响到新闻制作的基本理念,以至于新闻价值判断标准出现偏差等等。市场竞争的结果一方面使新闻市场越来越细分,另一方面也使某些本来属于独家拥有的竞争手段普遍被克隆。经过一段时间的高速增长后,电视民生新闻内容生产的竞争环境也已经发生了变化。正如童兵教授描述的都市报的现状一样,过去机关报、晚报、专业报、产业报很少涉及而都市报独来独往的一些报道领域,现在却纷纷插足。都市报比较擅长的民生新闻、公共新闻、舆论监督等领域以及硬新闻软做的方法,现在也已风光不再[7]。电视民生新闻所面临的境况也是这样,陆晔教授经过对《南京零距离》的内容分析,指出其节目中显露出的新闻选择标准上的一些随意性,和对一些新闻事件的价值判断与表现的不稳定性,恰恰体现了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媒介在走向市场逻辑、记者在关注受众消费需求的过程中,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缺失所造成的局限与困境[8]。这一切都导致电视民生新闻的“核心竞争力受损”,内容生产乏力,发展后劲不足。

3.人文价值的缺陷

电视民生新闻人文价值的缺陷主要表现在报道内容缺少人文气息,新闻价值判断过于冷漠与生硬、报道方式以及对待报道对象的态度缺乏人文关怀等方面。一些传统新闻中的冷漠无情、讥讽报道对象的行为在民生新闻报道中时有体现,导致民生新闻内容庸俗化、娱乐化现象严重。这些现象的出现主要原因在于市场化、商业化的发展环境冲击从业人员的心理,使之将新闻业的职业理念与人文精神束之高阁。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传媒商业化气息日渐浓厚,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媒介的监督功能、认知功能、教育功能与审美功能。为了吸引观众而过分追逐原生态、收视率,张扬娱乐化,甚至在新闻节目中也出现了利用商业策略、广告效应获取观众的注意力,从而取代了新闻媒介对社会大众的人文关怀、品德培养、心灵净化等等功能。媒介商业化使传播内容更多的是为了消费而生产,而不是为了公民而传播。就象法兰克福学派所批判的文化工业一样,传播技术发展推动了新闻生产的标准化,却使生产者失去了创新的个性,内容生产成了机械的批量复制,产品必然会成为没有人性的生硬作品。市场损害了明智而理性的辩论。市场导向的媒介所产制的信息是简单化的、个性化的、去情境化的,强调动作而不是过程,强调直观而不是抽象,诉诸刻板印象而不是人类的复杂性。这是将信息当作商品加工所产生的副产品[9]。另外,传播技术的广泛运用也使民生新闻的新闻报道过于注重传播形式与传播技巧,过分追求所谓的原生态,而忽视了对于传播内容的精心安排,也忽略了对于观众利益的尊重。在解读重大新闻事件或新闻事件的深度挖掘过程中,依赖于传播技术而不是传播者对新闻事件的理解与剖析,追逐新、奇、特等刺激性事件以及盲目的轰动效应。正如童兵教授所言:电视新闻制作部门在改进信息内容上使劲不够,而在传媒技术和技巧上则苦下功夫,致使这些部门出现了一种令人担忧的趋势:传播手段越来越精致,而信息内容却日益苍白,越来越缺少吸引力和感染力[10]。电视民生新闻在这方面有着深刻的教训,在SNG直播车与DV摄像机等高科技设备的武装之下,报道的时效性大大增强,然而,分析这些高科技装备所报道的内容发现,并不是每一次报道都完全是有深度、有价值、有人性的内容,在“还原生活的真实”的原则之下,一些SNG直播报道以及DV状态中的原生态报道不加剪辑地播出市民生活百态,一方面损害了节目或画面的整体质量,另一方面使一些不适于在电视民生新闻中播出的内容毫无遮挡地传播出去,媒体完全丧失了把关人的职责,值得从业人员反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