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电视民生新闻的兴起及发展

电视民生新闻的兴起及发展

时间:2022-04-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电视民生新闻的兴起及发展1993年《东方时空》一句“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催生了电视民生新闻的萌芽,2002年1月1日江苏电视台《南京零距离》以“我们就在你身边,我们与南京没有距离”为口号的出现,标志着我国电视民生新闻的正式诞生。[2]因此,中国这种大的政治环境的变化和中央深化新闻报道改革的新思路指导及新闻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电视民生新闻产生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一、电视民生新闻的兴起及发展

1993年《东方时空》一句“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催生了电视民生新闻的萌芽,2002年1月1日江苏电视台《南京零距离》以“我们就在你身边,我们与南京没有距离”为口号的出现,标志着我国电视民生新闻的正式诞生。随即全国各地电视台纷纷效仿跟进,出现了一股“民生热”,而且受众满意度高,收视率一路飙升。如《南京零距离》开播2周就进入AC尼尔森南京地区电视榜,开播第28周进入AC尼尔森南京地区排行榜前5名,从第36周开始名列AC尼尔森南京地区电视节目排行榜榜首,创造了电视新闻类节目收视率第一次超越电视剧、综艺娱乐节目的奇迹,2003年7月,其平均收视率为8.3%,最高收视率达到惊人的17.7%。其他电视媒体中的民生新闻栏目也收益颇丰。[1]电视民生新闻在全国电视新闻界似有不可阻挡之势席卷全国,连央视这样的主流电视媒介,也在2005年开播了《今晚》,2006年改版新闻频道,推出“新闻服务生活”的《朝闻天下》等与民生新闻相契合的栏目。这批关注民生的新闻节目在收视率和社会反响上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为什么中国新闻界电视民生新闻会异军突起?下面探讨一下其兴起及发展的原因。

(一)党的执政理念的变化为民生新闻提供了发展空间

电视民生新闻的崛起绝非偶然,其中无法回避的一个大背景便是政治因素。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多次强调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中国的民生问题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民生问题已成为中国执政党关心的首要问题。社会公平问题成为中央制定政策的重要关注点,社会保障体系、失业问题、“三农”问题等民生问题开始成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群众利益无小事”、“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等,这些理念表达了中央政府对民众生计的深切关怀。

在上述执政理念的指导下,中国的民主政治生活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公民可以查阅政府公文,涨价前要开听证会、政务公开制度等,政治与民众的关系越来越融洽,甚至出现了空前的紧密。作为党和政府耳目喉舌的电视新闻媒介,必然会受到中国政治民主化、法制化进程的影响,享有了更多自由的运作空间,同时也必然会以新闻层面的改革来反映这一进程,诸如教育平等、下岗再就业、收入分配、税收、农民工工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问题,都成为众多新闻媒介报道的重要内容。所以,向“民生”“民本”回归,就成为这一时期新闻价值取向的必然选择,老百姓也通过媒介的民生新闻报道真正感受到了“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本意所在。

2003年3月28日胡锦涛主持的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了《关于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要求大力减少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报道,将重要版面、黄金时段让位给群众和基层,使新闻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温家宝在视察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时强调电视宣传要坚持“三贴近”的原则。李长春在2003年5月16日出版的《求是》杂志上专门对坚持“三贴近”原则进行了分析和阐述。贴近实际,就是“真实反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以实际效果检验工作”;贴近生活,就是“深入到火热的现实生活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从生活中挖掘生动事例、汲取新鲜营养、展示美好前景”;贴近群众,就是“深深扎根于群众之中,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盼,以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2]因此,中国这种大的政治环境的变化和中央深化新闻报道改革的新思路指导及新闻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电视民生新闻产生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以民为本、以人为本的理念正引导着我国走向新的历史阶段,民生新闻遇到了一个适宜它发展的好时代。

(二)新闻媒介的竞争加剧促使中国电视新闻走本土化之路

第一,电视传播的环境发生改变。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电视的功能、职责、属性以及中观和微观层面的体制、机制运行,都伴随着改革的深入逐渐发生了改变,并焕发出了空前的活力,中国电视的格局、状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市场化、产业化、集团化的探索,卫星电视、有线电视、数字电视先后大规模推出,电视节目的质量进一步提高,频道、栏目的数量达到了历史之最,各种类型的电视媒介之间竞争也进入了白热化状态。从外部环境看,伴随着中国电视媒介国际化程度的提升,以及与国际传播媒介交流的加强,全球传媒也纷纷看好中国电视市场,开始战略性东移,试图分食这块全球最大的蛋糕。这种态势,使中国电视处在了最为紧张激烈的竞争前沿。仅就内容生产而言,近几年大规模从港台地区、日本、韩国乃至欧美引进移植了丰富多彩的节目形态、节目样式和节目运行方式,在初期的新鲜热辣之后,一些引进节目出现了水土不服的症状,而“克隆”现象更成为中国电视备受诟病的一个痼疾。从国家级电视台到省级电视台,以至地市级电视台,一层层一级级相互克隆、模仿,追根溯源,许多节目样式、形态和制作方式都是直接沿袭港台乃至国外电视节目,它所带来的结果是许多节目出现了同质化,仿佛得了“传染病”,而后相继出现早衰、早死现象。这样的节目、栏目原创性严重匮乏,长远看来非常不利于中国电视的健康发展。其实这种电视节目之间的低水平重复和复制,是中国电视快速发展过程中不可逾越的一个阶段。与此同时,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国际传媒大鳄瞄准了中国电视市场,利用各种方式纷纷把触角伸向中国国内电视市场。而他们在节目制作和生产上恰恰捡起我们丢掉的“本土化”策略。这种严峻的现实,迫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如果一味地模仿境外、国外电视,是否进入了一个电视发展的误区?学习、借鉴、模仿境外国外先进的电视理念和方式是必要的,但必须适应中国本土,走本土化、本地化之路是关系到中国电视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如何进行本土化的创造性改造才是中国电视从业人员应该思考的。正是在这种情形下,《南京零距离》审时度势,号准了南京和江苏地区受众的普遍口味和需求的脉搏,适时推出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栏目,在南京乃至江苏地区创造了空前的收视率标高,更在短短一年时间里,创造了中国电视史上单个栏目拉动广告超过一亿的记录。《南京零距离》的成功成为中国电视走本土化之路最具代表性的名牌栏目。

第二,多维立体的电视内部竞争白热化。中国电视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就实行“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之后又实行集团化、频道化、栏目化经营,内部竞争呈现白热化状态,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电视的发展,中国电视节目的竞争逐渐转变为电视新闻的较量。央视作为唯一的国家级电视媒介,具有遍布全国乃至全球的记者网络,显然,地方电视台的新闻节目处境艰难,新闻资源匮乏是摆在各级地方电视媒介面前的普遍性问题。很多电视台提出了“新闻立台”的口号,虽然在实践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和尴尬,但这种“新闻立台”的意愿和认识是清晰明确的。在这种情形下,《南京零距离》面对新闻资源匮乏的局面,着重在社会新闻和软新闻上开展工作,摸索出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新闻资源整合与拓展的机制,努力挖掘本土化资源,以地缘上、心理上的接近性赢得本土受众,为地方电视台创造性整合开掘新闻资源、吸引本土受众开辟了一条新路子。

(三)受众的需求促使电视民生新闻兴起并迅速发展

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出现了有差异的社会群体和层次,不同社会背景的受众对电视有着不同的需求。随着社会格局的变化,城市化进程加快,相关制度的改革,社会关系更加复杂,人们生存压力加大,很多人希望电视媒介在提供信息、娱乐和服务的同时,也能够提供一个宣泄情感的渠道。而电视民生新闻以其平民化的视角关注民生和服务性、互动性的理念,在内容选择、叙事方式以及播报的语言风格等方面,正好满足了受众的这些需求。审视当今的中国社会,中下层群众占据了人口总数的70%,“弱势群体”与“三农”问题亟须解决,这说明我国大部分民众的需求仍然处于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等低层次需求上。电视民生新闻始终把关注民生作为核心价值,以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与关怀作为主要内容,它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和救助,对社会下层民众从物质生活到精神生活的深入体察,其态度和立场体现了当代电视人高尚的人文关怀,体现了具有时代精神的媒介伦理和社会责任。电视民生新闻这种核心价值的选择,既是时代使然,也是电视新闻发展的一种必然,符合受众的需求,获得了受众的认同,取得了高收视率,因此从兴起之时起就能够快速发展,在中国电视界掀起了一股“民生新闻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