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电视民生新闻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电视民生新闻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时间:2022-04-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电视民生新闻可持续发展的途径电视民生新闻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传播内容与形式的不断创新、传播价值的不断提升,以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内部生态的平衡与协调。另一方面,电视民生新闻的内容拓展还要走差异化与特色化的道路,只有实现了差异化与特色化,电视民生新闻才能摆脱同质化、平庸化等束缚,实现长远发展。

三、电视民生新闻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电视民生新闻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传播内容与形式的不断创新、传播价值的不断提升,以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内部生态的平衡与协调。具体而言就是提升品质、构建核心价值体系,变“小民生”为“大民生”,拓宽电视民生新闻内容选择的广度和深度,加强民生新闻的社会责任感和舆论引导力,重视电视民生新闻的品牌塑造。

1.就传播内容而言,电视民生新闻要更多关注隐藏在新闻事件背后的深层次的原因与事件背景,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度挖掘,以宏观视野展开对日常新闻的深度报道,这是保证新闻价值长久性与普适性的基础。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特别是城市化发展的逐步完善,百姓的生活环境与生活质量将得到根本的改善,社会生活中的主要问题将由现在的“就业难、升学难、看病难”等等民众基本生存保障和较低物质需求方面转移到较高的物质生活要求层面以及精神生活层面。而一贯恪守“受众本位”观念的新闻媒介也必将会追踪这一转变的风向,因此,民生新闻要求得长远持久的发展,一方面应当在现有内容品质的基础上加以提升,关注民众的精神生活与高层次的信息需求。有学者认为:南京地区的电视新闻民生类型化已经比较成熟,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大众和民生取向,迎合了低端人群的需求。但是,如果一味停留在“民生”新闻上面,疏于对时政新闻、深度报道等主流新闻的改进,忽视为本地不同的收视人群提供不同的新闻价值和体验,在新闻的差异化和梯度开发方面乏力难行,地方电视新闻就完全可能是偏废的、不健全的,从而失去持续发展的动力支持[11]。为此,电视民生新闻报道题材的选择要强化“公共服务性”,要将“民生”放在“囯计”的高度,努力搭建政府与民众之间进行有效沟通的桥梁。在沟通政府与民众方面,电视民生新闻应该有着先天的优势和独特的视角。广州市的一位领导一日视察直饮水工程,时政新闻记者报道的是《广州市领导视察直饮水工程》,而民生新闻记者却做出了《广州市十万市民年底可饮上直饮水》的消息,这便是民生视角做出的“大民生”新闻。另外,要解决民生新闻内容同质化的问题,就必须在内容生产上另辟蹊径,下苦功夫广探、深挖。一个电视栏目品牌的成功,不是靠一两条有轰动效应的报道就能打响的,只有当观众有需要、有困难、有疑虑,而你所提供的内容正是他所寻求的答案时,栏目才真正有了生命力[12]。近年来《南京零距离》一直有意识地进行品牌推广,并着力进行网络建设,在社区、企业、学校、医院等各个角落,都发展了信息员、通讯员,他们是栏目最敏锐的触角,随着社会的脉搏共振。每天栏目热线接到各类电话上千条,其中就包含了大量好的新闻线索。这种与众不同之处已经成为栏目的核心竞争力,并且很难为对手复制。

另一方面,电视民生新闻的内容拓展还要走差异化与特色化的道路,只有实现了差异化与特色化,电视民生新闻才能摆脱同质化、平庸化等束缚,实现长远发展。江苏卫视《1860新闻眼》为了寻求既关注民生,又能形成自己独有的竞争优势,经历了从“民生新闻”到“公共新闻”再到“情感新闻”这样一个一波三折的探索。2006年,栏目顺应“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提出了打造“情感新闻”的新思路。“情感新闻”同当初提出的“公共新闻”一样,都是“民生新闻”的一种新的表现形态,只不过这一次它表现的不是民生领域中的公众利益这个元素,而是民生领域中共有的情感元素。换言之,“情感新闻”是建立在“民生新闻”基础上的放大了情感元素的“新民生新闻”[13]

总之,电视民生新闻始终要以平民视角为出发点,发挥自身优势,在内容方面,突出民生政策的发布及解读,民生新闻的深度报道与评论,民生信息的贴切服务。

2.就传播形式与发展策略而言,虽然从内容上有向严肃媒体靠拢的趋势,但民生新闻传播的方式始终要遵循“贴近民众、贴近生活”的原则,以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解读各类信息,这是民生新闻在与传统主流媒体和严肃新闻竞争过程中致胜的法宝。

《第一现场》,经过3次改版,现已发展成为深圳最有影响力、最有人缘的电视节目。2005年,《第一现场》将内容进一步调整,节目长度由半个小时延长为一小时,播出方式由录播改为直播,扩版后收视率和市场份额继续稳步提升,下半年收视率即超过翡翠台的《六点半新闻》。从2006年3月起,《第一现场》月平均收视率超越翡翠台的电视剧。在2006年度深圳地区所有频道晚间各新闻节目收视排名中,《第一现场》栏目稳坐市场收视榜首,广告创收也突破了亿元大关,逐步建立起本土民生新闻的品牌,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14]。《第一现场》能够保持不断攀升的收视率和不断扩大的影响力,是和“与时俱进、坚持主流方向”的思路分不开的,从个体事件到城市市政方针,只要与深圳人民“民生”有关联的新闻都在《第一现场》的视野之内,在日常的“人情冷暖”的新闻事件中体现媒体的社会责任和人文情怀,在重大新闻事件报道中发挥媒体影响力和创造力,做到“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并且提倡挖掘事件背后的社会原因,发挥媒体的社会责任,尽力推进事件的正面发展或解决[15]。由此看来,电视民生新闻的生存与发展策略在于:遵循市场竞争的基本规律,走竞争差异化、市场细分化,栏目品牌化的道路,在不断创新中建构民生新闻的核心竞争力与社会影响力。

《新闻日日睇》是广州电视台新闻频道主打的新闻时事评论类民生新闻栏目,2004年2月2日开播,同年10月11日扩版,播出时间从一星期5天增加到6天(即从周一到周六),节目时长从20分钟扩充到60分钟,晚上7∶00首播,晚上9∶40重播,综合频道星期一至星期六晚上11∶20重播。节目由最初的读报变成了一个电视杂志型栏目,主持人陈扬用地道的粤语和老广州的谈话方式解读当天发生在广州本土的主要新闻。节目共由六个板块组成:7点点一点(对最近全国各大报纸头条话题进行评论);点完kin一kin(掀一掀)(对最近广州市内各大报纸新闻作评论,并且读出当日广州电视台网站论坛内网友对此新闻的评论);G4出动(由G4记者负责采访报道广州市内市民百姓的大大小小民生问题、城中热点话题);活在广州(报道广州市内趣闻、饮食娱乐好去处);广州影像(播出广州平民老百姓的普通生活片段);有乜讲乜(读出节目观众来信、手机短信及广州电视台网站论坛网友留言)。新板块的推出迅速受到观众的追捧,两三个月内节目收视率就一度达到8点,在2005年的平均收视率也稳定地在6至7点之间浮动。据收视调查,平均每天有50万观众通过各种途径(电视、网络)收看该节目。节目的知名度迅速扩大,得到了本地懂粤语和不懂粤语的很多市民的喜爱,该栏目被《南风窗》评为2007年年度组织奖。究其原因,正如《南风窗》的评价:《新闻日日睇》的“大民生”理念独树一帜,它强调新闻的背景,强调爱憎分明的舆论监督,强调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直面社会丑恶,敢于抨击。而在情义面前,又热情讴歌,肯定普通人的生存价值和意义。它的民生关怀是建立在对广州城市文化的深刻认同、挖掘和弘扬之上的。《新闻日日睇》关注的大多是广州市民的生活疾苦,加上主持人三言两语的点睛评论,颇有几分“为民请命”、“为小人物立传”的意味。其中的“G4出动”环节,是由一帮刚刚毕业的年轻人到街头巷尾去了解原住民的生存状态、广州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掌故,从广州食肆大起底到西关老街的变迁,从“禁摩”到老城区火灾隐患,无一不紧扣普通市民心心牵念之所在[16]。有学者总结了《新闻日日睇》品牌塑造的举措在于:选准栏目定位,大打“本土牌”和“亲民牌”;让主持人成为“邻居”+“明星”的综合体;G4记者扬起社会舆论监督大旗,率先成为节目中的品牌;注重节目的包装和宣传推广;大型主题策划活动提升栏目档次[17]。在这些竞争策略的指引下,《新闻日日睇》先后组织了《2005,你好广州》、《陈扬网友见面会》、《走进同德围》、《情义广州帮帮珍姐》等多场户外活动,特别是《走进同德围》大型系列报道,对广州市同德围居民面临的交通、医疗、教育等问题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采访调查,并在报道结束之后,现场组织了一场主持人和G4记者与同德围居民面对面的大型户外论坛。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新闻日日睇》及时组织广州街坊进行爱心捐助,并出动“爱心直通车”将捐助物资直接运送到地震灾区,节目播出后产生了很大的反响,广受好评。这一系列举措都是电视民生新闻增强市场竞争力,树立品牌形象的良好策略。

3.就其与社会环境的协调而言,电视民生新闻应当以新闻专业主义理念与职业精神导引新闻传播活动。

新闻专业主义的规定性是在始终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下,涵盖这些方面的内容:以公共利益为中心;专业的操作和行为准则;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公正的报道手法;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等[18]。民生新闻遵循新闻专业主义,就是要从维护公共利益,关爱弱势群体,担负社会责任,彰显人文关怀的角度,提炼自身的社会价值,向社会传递文明与进步,推动自身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以及整体效益与社会生态效益的共赢。与此同时,电视民生新闻应当强化媒体的主导意识,积极引导社会大众的思想,倡导健康和谐的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和社会风尚。注重展示社会发展中的美好一面,传承真正的平民文化精神,真切关怀百姓疾苦,弘扬人文情怀,帮助受众树立对社会和未来的坚定信念。有研究者指出:《新闻日日睇》品牌延续的未来之路在于:提升新闻的格调,让新闻回归美与和谐;既要关注民生,又要成为政府与民众的沟通桥梁[19]。很显然,协调好媒体、受众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当前电视民生新闻的重要内容。同时,在舆论监督和负面报道过程中,注意深入挖掘和剖析新闻事件的背景、成因、结果,对可能产生的正反面影响进行理性分析和合理判断,以此引导受众冷静、理性地看待各类社会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