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化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化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

时间:2022-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文化上所表现出的这种稳定性和差异性,构成了我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更加突出的文化特质。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应用和普及出现了好的势头。主体体育产业的基础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观和价值取向等因素。因此,少数民族体育产业要为一个地区的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化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_敖鲁古雅使鹿温克人的体育文化

第二节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化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

体育产业,是20世纪80年代迅速流行起来的,与体育相关的复合体。是以体育为支撑点形成的基本产业,围绕着推广体育活动全过程,推销企业产品或企业服务,提高企业知名度而形成的体育相关产业。体育产业又分为体育本体产业、体育相关产业和体育外延产业。体育本体产业是指由体育部门管理的,发挥体育自身价值和功能的,以提供体育服务为主的体育生产经营活动;体育相关产业是指与体育有关的其他产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体育外延产业是指由体育所衍生的体育经营业务的部门和行业。体育产业是新兴的朝阳产业,国际体育产业发展的经验表明:体育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可以带动社会基础设施的投资、社会服务业的活跃及一些相关产业的繁荣,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具有悠久的历史背景、浓郁的民族特点、独特的观赏价值。许多地区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进行包装和推广,取得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双丰收,进一步加强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投入,建立完善产业化发展机制,一定会取得丰硕的成果。

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化发展的优势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和现代体育产业之间,具有相同的一些基本特点,但少数民族体育也有不同于现代体育产业的特点和优势。只是由于经济文化等社会因素发展的相对滞后而未被发掘和利用。

(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具有较强的文化特点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一种文化底蕴深厚、多元一体,而又影响较大的文化体系。同时,它又在各种历史变迁中不断变化其具体的结构样式,呈现出了多姿多彩的文化差别。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文化上所表现出的这种稳定性和差异性,构成了我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更加突出的文化特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对各民族的影响非常大,以至于在日常生活中成了不可缺少的内容,如:宗教仪式、生产生活、婚丧嫁娶以及各种节日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所具有的这些文化特质,突出地再现了各民族的特点、心理和意识,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成为了各民族精神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少数民族体育产业属于体育产业和民族文化的范畴,特别是与地方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具有重要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产业性质。而对于处于现代化发展时期的人来说,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这种文化特性,既能满足人的发展过程中对精神文化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增长的需要,从经过提炼的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和产品中汲取和继承民族文化的精华,又能通过参与活动达到强身健体、愉悦身心、提高生活质量的体育功能。

我国少数民族大都集居在祖国的边陲地带,由于居住环境和地理形态的复杂性,形成了各民族极其丰富的文化类型。少数民族具有丰富和复杂的文化类型的体育产业,对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优势产业,发展民族文化和提高人民精神文明程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随着民族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精神文明程度不断增长,特别是在文化需求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的今天,少数民族体育产业是一个适合少数民族特点,具有独特优势,又具有相当大开发价值的产业。

(二)少数民族体育产业与其他行业相互促进发展

少数民族的聚集地,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民族杂居特点创造了许多独有的文化和风俗习惯。其中独树一帜的当数丰富多彩的体育竞技和体育娱乐项目,他们从不同侧面和角度,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反映和表现各民族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民俗习惯以及心理状态等。可以说每一个民族体育项目都有一段神奇的历史故事,正因为如此,这些传统体育项目引起了无数人的关注。近年来,在国家体育总局和国家民委的积极领导下,各地的体育工作部门和民族工作部门为发展民族传统体育事业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应用和普及出现了好的势头。随着历史进程的发展,许多具有艺术价值和丰富的娱乐教育功能的体育项目,将与经济发展、旅游事业、学校教育紧密结合,焕发出蓬勃的生机,为振兴民族精神,活跃充实人民生活,促进全民健身服务。

少数民族地区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旅游资源和生态资源。这些资源亟待开发,具有很大潜力。许多地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依托于当地秀丽的自然风光、瑰丽的民俗风情,从多角度审视都有产业化发展的潜力,借助西部大开发的东风,该地区民族传统体育以独特的姿态向前发展。

人们需要民族传统体育和其他艺术文化活动,在茶余饭后或重大的民族节目来娱乐身心,烘托节日气氛。如苗族的“跳鼓”,土家族的“摆手舞”、“棒鼓”,白族的“仗鼓”、“九子鞭”,侗族的“半路接新娘”、“棍”,瑶族的“人龙”等,通常都是锣鼓助阵,唢呐伴奏,载歌载舞,既锻炼了身体又给人以美的享受。自古以来,人们就以各种形式来庆祝自己本民族的节日,经过历史的洗礼,某些仪式、活动已成为有着浓厚文化底蕴的传统体育项目,在当地人民中流传广远。这些活动在日常生活和节日活动中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

少数民族体育产业具有较强的文化特点,民族文化的生长、发展、形成依托于其特殊的地理特点,因此,少数民族体育产业也就有较强的地域性。主体体育产业的基础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观和价值取向等因素。而少数民族体育产业的文化基础产生于相对狭小和独立的地域空间,其文化观、价值取向等也会和主体体育产业之间有某些差别,这些千姿百态的差别是全人类共同文化组成中不可分的一个部分,也是人类文化遗产的一个部分。同时,少数民族体育的生存和发展只有植根于产生它的这片地域里,才会具有其生命力和价值。因此,发展少数民族体育产业必须和本地区具有特色的民族文化资源紧密结合,与旅游产业发展相结合,才会有广阔的发展基础和空间。

(三)少数民族体育产业的产品具有浓郁的民族特点

体育产品是指体育产业中的群体所产生和提供的满足人们对体育或体育运动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的总和。在主体体育产业中,竞技体育及相关的产业提供了体育产品的较大部分,而少数民族体育产业由于文化的差异,要为大多数人提供具有竞技特点的体育产品,特别是具有参与性的体育产品,由于受到目前的社会需求和文化差异上的限制,没有充分发展。

我国大多数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及产品,由于还处在未开发状态,比较粗糙。因此,少数民族体育产业要为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做贡献,一般更应强调其产品的观赏性、愉悦性和商品的价值性,其中少数民族体育产业比主体体育产业具有较多文化色彩。少数民族体育产业离开了民族文化特色的融合,就失去了社会发展的需求和物质等方面的基础。当然,民族性也是动态的、可变的。少数民族体育经过包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从而逐步融入主体体育文化,这时的少数民族体育产业就有可能如同主体体育产业一样,成为经济增长的一个有力支撑点。总之,加快少数民族体育产业的发展,既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总体需要,又符合民族地区现有的资源优势和文化优势的发展状况。

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价值潜力

发展少数民族体育产业,必须要认识到其现有的资源状况。资源是指那些有利于产业活动的各种社会条件和自然条件的潜在拥有状况。资源是一个产业赖以生存、形成和发展的物质和社会方面条件的总和。一个地区要发展某一产业,没有相应的资源优势是不可能使该产业生存和发展的。对于少数民族体育产业资源状况的了解,是发展这一产业的基本条件。

(一)少数民族体育产业的地理资源

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全国民族自治地方国土面积就占616.29万平方公里。大致可分为山地、高原、盆地、平原、丘陵5个类型。其中山地面积约250万平方公里,高原面积占200多万平方公里,盆地面积约100多万平方公里,平原面积13万多平方公里。民族地区由于地域辽阔,跨越了寒温带、温带、北亚热带、南亚热带及青藏高原高原气候带。南方、东南、西南民族地区,如广西,年平均气温高达17℃~23℃,降水量在1 000~2 000毫米以上。而东北地区的平均气温只有-1℃~10℃,平均积雪深度大约20~30厘米,无霜期只有60~160天。由于自然环境的不同,形成了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五彩纷呈的传统体育活动。有的激扬着冰天雪地的北国情怀,有的散发着草原的芳香,有的带着深山峡谷的惊险、奥秘,有的荡漾着南国水乡的欢畅。

1.山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

我国所有的高山、高原、冰川都集中在民族地区,海拔5 000米以上就有喜马拉雅山、喀喇昆仑山、昆仑山、帕米尔山、横断山、天山等,世界上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第二高峰乔戈里峰及海拔3 500米以上山峰都集中在民族地区,高山与高山之间形成峡谷,深度可达3 000米以上。在云南、四川西部,西藏、青海等地区都有许多峡谷,世代居住在高山峡谷的少数民族们勤劳、朴实、勇敢,千百年来在这里进行开山、伐木、放牧、采药、狩猎、战争、通商等各种活动,登山、溜索等一些活动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到大地披上绿装的季节,人们便成群结队地带着食品、帐篷等来举行登山活动,并以此来预示未来一年的运气。在河流湍急的怒江峡谷间,落差极大的两岸很难行船摆渡,溜索就成了生活在这里的人民的主要交通工具。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克服各种技术困难,在怒江架起了多座吊桥,同时也架设了数十条钢丝溜索,生活在这里的怒族人民仍然十分喜欢这项能锻炼自己勇气和胆量的传统活动,每逢节日,都要举行溜索比赛。

2.草原体育资源

民族地区的草原主要集中在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四川等省区。内蒙古自治区有呼伦贝尔草原、锡林郭勒草原、乌兰察布草原、鄂尔多斯草原、阿拉善草原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阿尔泰山东南草场、准噶尔盆地西部山地草场、准噶尔盆地草场、天山北坡草场、天山南坡草场、昆仑山北坡草场、塔里木盆地草场等。青海有柴达木盆地、环湖、玉树、果洛地区草场。西藏自治区有羌塘、冈底斯山、藏南等地区草场。四川有甘孜、阿坝、凉山草场。甘肃有甘南、天祝、祁连山、河西走廊等草场。云南有迪庆草场。

在这辽阔、水草丰美的大草原上,蒙古、维吾尔、藏、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等民族,以游牧为主,素称“马背上的民族”。他们自古以来,无市井城郭,逐水草而居,以放牧、狩猎为业。马匹、骆驼、牦牛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缺少的生产、交通、生活、战争工具。在世代放牧、战争中,养成了剽悍勇猛、开朗豪放的民族性格,骑术成了他们不可缺少的基本技能。同时在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里产生了带有浓郁游牧民族特色的各种传统体育活动。

游牧民族不但爱马,珍视马,也是育马、驭马的能手。草原上马上传统项目有赛马、马球、马术、叼羊、姑娘追等。赛马是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游牧民族十分喜爱的世代相传的体育活动。赛马是农牧闲暇之余集会、民俗节日、婚庆、大型宗教活动必不可少的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近年来,随着旅游与经济的发展,每年到夏秋之交或气候宜人的旅游黄金季节都举行规模宏大的传统赛马活动,同时,举办艺术节、物资交流大会来促进民族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给昔日的传统赛马活动赋予了新的内容。

马术运动不仅培养牧民机智勇敢、顽强的优秀品质,而且由于技艺惊险,可观性、娱乐性强,深受草原牧民欢迎。蒙古族马术运动项目有:马上技能、乘马斩劈、乘马射箭、跨越障碍等。藏族马术运动项目有:飞马拾银、飞马拾哈达、镫里藏身、奔马射击、跑马射箭、飞马跨障等。马术如今已成为历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草原节日盛会的重要表演项目。随着我国参加国际奥林匹克场地障碍赛和现代五项运动以及西部旅游的开发,草原上的马术运动得到更加蓬勃的发展。除赛马、马球、马术运动外,叼羊、姑娘追、马上摔跤、马上较力、马上拔河、骑马追兔等项目也是草原人民非常喜欢的项目。

摔跤也是草原牧民非常喜爱的运动,不论是节日、办喜事,还是宗教仪式上,都要举行摔跤比赛。蒙古族摔跤叫“搏克”,是那达慕三项竞技之一。参加人数多达上千人,比赛场面十分壮观。藏族摔跤叫“北嘎”。比赛时,先互相抓好对方腰带,仅靠臂力将对方提起摔倒,严禁用勾脚、绊脚,一般在祭祀、宗教大会上举行比赛。维吾尔族摔跤叫“且力西”,多在节日、婚礼时举行比赛,比赛时,双方先抓好对方腰带,互相拥抱,不能用脚使绊和抱腰,二人将对方摔倒以背着地为胜。辽阔的草原,恰是一块绿色的地毯,为摔跤提供了天然的场地。不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还是内蒙古自治区,大草原为他们培养了许多优秀少数民族运动员,提供了后备力量。这些优秀运动员在国内和国际重大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不少人成为运动健将,甚至获得全国冠军和奥运会冠军。

3.北国冰雪体育资源

满、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等少数民族及其先民,长期生活在东北白山黑水之间,冰期长达半年。在他们长年与冰雪接触过程中,为了适应生活、生产、军事上的需要,发明了冰鞋、爬犁、拖床等冰上行走用具,还创造了各种滑冰技术。

满族滑冰最早起源于女真时期,相传当时女真人领袖阿骨打,联合女真诸部,举兵反辽,3 000名女真人神兵天降,夜袭宾州,打败辽兵,用的是冰滑子。天命年间(1616-1626),努尔哈赤率兵日行七百里,解墨根城之围。士兵脚上穿的是乌拉滑子。炮架在爬犁上,以滑冰争取了时间,打败了敌人。冰嬉是我国古代冰上溜冰之戏的代表,是古代冬季冰上运动会。满族入关前,每年正月初二在辽宁太子河天然冰场上举行武术、冰上蹴鞠等表演赛。入关以后冰嬉定为国俗,每年阴历十月举行冰嬉大典。在清朝鼎盛时期,清政府有一支5 000人的溜冰特种部队。从中选出1 600名优秀溜冰者,组成“技勇冰鞋营”集中训练,参加冰嬉表演,接受皇帝检阅。

如今,冰雪运动已经成为人们在冬季进行娱乐健身的好方式,而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喜爱。在白雪皑皑的冰雪世界里,滑雪不但可以尽情饱览大自然的秀丽风光,而且能锻炼人们战胜困难的意志。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参加滑雪旅游的人成倍增长,一大批滑雪场也应运而生,溜冰、滑雪已成为我国北方冬季最有魅力的传统体育项目。

4.南国水乡体育

生活在沿海和江、河、湖泊岸边的少数民族,如海南的黎族,广西的壮族、京族,云南的傣族、白族,贵州的布依族、苗族,湖南的土家族、侗族、瑶族等,无论是在生产劳动,还是在他们衣食住行中,处处与水打交道。这些地区的少数民族所进行的大多数传统体育活动,如赛龙舟、游泳、跳水等,都是在水上进行的。

在水乡开展最普遍、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要数龙舟竞渡。像广西壮族地区,山清水秀,河道稠密,居民大都以船为车、以楫为马。每年阴历五月南方各民族都会举办自己特色的龙舟比赛,届时各地区村民们都前往观看、助威,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这里的龙舟竞赛不仅仅局限于当地群众参与,还吸引了来自海内外的宾客积极参与,无形中扩大了赛龙舟这项运动的影响,水哺育了南国水乡的人民,同时聚居在水乡的少数民族创造了具有水乡特色的、各种各样的传统体育项目。

(二)少数民族体育产业的文化资源

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所体现的是一种以世界上不同民族原生体育为主体的文化形态。原生态民族传统体育之所以多姿多彩,是因为它们各自发展的文化背景和所处的环境条件不同。在少数民族体育产业化建设中,这种绚丽的原生态民族体育文化必将成为一种重要资源,为经济建设服务。

1.不同环境条件形成的文化资源

在人类尚处于对大自然的初期探索阶段,各地域和不同民族的人们只能被大自然封闭在一块块相互隔绝的土地或海岛上。由于生产力水平较低,人们的交往活动受到限制,各民族的传统体育在封闭的范围内独立发展,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使各民族传统体育产生较大的差异。如我国北方民族喜爱冰雪运动、骑马、摔跤,南方水乡喜爱游泳、划船,沿海民族和深居内陆的民族会形成不同特质的体育文化。

2.不同发展水平形成的文化资源

不同民族传统体育间的差异,不仅有地域性质和生存空间方面的原因,还有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和时代物质方面的原因。任何民族的传统体育都是具体的、历史的体育,依赖于具体的历史文化背景,发挥着特定的历史功能。在人类体育文化的总体发展中,各地域、各国度、各民族之间的发展水平不可能是完全平衡、整齐划一的,而是存在着文化发展中所特有的时代性差异。处于不同历史阶段的民族体育,有着不同的历史特点。如近代西方体育是在西方人文主义思潮推动下,以工业文明为基础,发展成为具有独立形态和独立价值的近代体育,而同时代的中国传统体育仍以农业文明为基础,是尚未近代化的古代体育。近代中西体育的差异主要就在于各自处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各自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发挥着不同的社会功能,因而存在着明显的发展水平差异。

3.各民族不同特色的体育文化资源

每个民族由于历史传统不同,都会有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个性特征。体育的民族性差异是指民族风俗、信仰、习惯、礼仪、情感等方面的差异在体育中的反映。如同处湘西武陵山区的土家族、苗族传统体育,既拥有共同的山区特色,又各有其鲜明的个性特征。又如同属于西方的英、法、德、瑞等国在近代体育方面都有较好的发展,但是又各有其不同的内容与特点。正是体育的民族性差异的存在,才使人类体育文化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面貌。

综上所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具有产业化的发展优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具有独特的资源特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具有产业化发展的价值潜力。因此,我们可以说: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化发展是可行的。

(三)开发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意义

由于少数民族体育资源丰富、特色鲜明、文化底蕴深厚、市场潜力巨大,因此,民族体育资源的市场开发必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建设起到巨大的支撑、促进和推动作用。

1.文化方面

(1)有助于提高国民素质,提高人口质量

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根本原因,一是生产力水平低,二是劳动者素质低,这两个因素相互制约和影响,严重制约了少数民族社会的全面进步。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是生产力要素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这个因素能否发挥作用,是由人的基本因素决定的,即国民综合素质,既包括人的体力素质、智力素质、文化素质、科技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等。其中体力和智力素质又是科技文化素质的前提和基础。提高国民综合素质,既要提高文化素质,更要提高身体素质、智力素质。在少数民族地区,要实现经济发展,缩小差距,提高劳动者的身体素质,使广大劳动者有强健的体魄,与提高科技文化素质一样急迫。因此,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普遍增强人民体质,为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人才,是发展少数民族地区体育事业的根本任务。

由于少数民族体育特有的文化属性和运动形式,使其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少数民族体育大多起源于生产劳动,既是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内容,又是体育活动的手段,如怒族、独龙族、傈僳族等。强健的体魄不仅是人们对自然挑战的需要,也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保证。发展具有健身性、娱乐性的民族体育活动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另外,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落后造成教育经费短缺、场地条件差、师资缺乏,很难保证全面贯彻实施教育部统一制定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而民族体育来源于各个民族的生产生活实践,具有淳朴自然、简单易行、符合各民族的生活及风俗习惯等特点。其运动强度不大,对场地、器材要求不高,许多项目只需要一块空地、一块草坪,在村前寨后就可以开展,极有利于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

(2)具有传承文化的教育功能

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具有其独特的内在模式和规律,需要以日常等社会活动为基础,以一定的价值观念、符号和程序为载体,在动态的演化、更新中不断延续其生命。民族体育作为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一方面直接与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相关联,有些项目就是人们生产生活的技能,如彝族的飞石索、拉祜族的射弩、傈僳族的过溜索、苗族的爬花竿、白族的划龙船等,既产生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同时又服务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另一方面,它同时也承载着各民族群众的传统理念、行为模式和表达方法。体育活动是一种文化活动,有的民族体育活动本身就体现了民族文化的精华,可以将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风俗、民族精神等因素完整地反映出来。因此,民族体育的推广、传播也是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的重要形式和途径之一。通过体育锻炼和娱乐活动,尤其是群体的、互动式的体育活动,人们的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和价值认同,都将在无形中得到巩固、延续和强化。人们在民族体育中,一方面对下一代的生产、生活技能进行传授和训练,另一方面也将民族文化的内涵与形式传给了下一代。在文化传统受到强烈冲击的今天,民族文化保护和延续是十分困难的,民族体育在文化传承上的意义与价值就显得尤其重要。

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基本上是适应各民族的生产生活习惯自然产生的,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和适应性。这是一种文化遗产,或者叫活态文物,越久远就越珍贵。民族文化是民族体育的土壤和源泉,民族体育赋予民族文化以支撑与活力,成为弘扬民族文化的形式和载体。少数民族体育产业的文化形式是最为重要的因素,缺少文化含量的少数民族体育,将失去自身的价值和发展基础,而失去体育这一鲜活形式和载体的民族文化,其生命与活力亦将大为逊色。

(3)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加强民族团结

体育是一种具有群众性的社会互动行为,人们在体育规则和体育道德的规范下,拓宽社会人际交往渠道,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民族体育节日集会是各民族中最重要的一种社会交往活动,它可以消除各民族之间因地理环境的封闭和文化传统的差异造成的障碍,为广大群众提供感情交流和文化交往的社会媒介环境。通过体育活动,有助于增强民族间的交流,改善民族关系。

2.经济方面

(1)民族体育可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地区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国际体育产业发展的经验表明:体育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可以带动社会基础设施的投资、社会服务业的活跃及一些相关产业的繁荣。目前,全球体育产业总产值在4 000亿美元左右,并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美国的体育产业产值已经超过石油、汽车等行业。意大利的足球也为相关产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我国体育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长。有经济专家指出,体育产业、旅游产业等十大产业具有开拓潜力深、就业容量大、预期效益好等特点,将成为我国未来第三产业的投资热点。少数民族体育产业的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我国少数民族大都聚居在边陲地带,文化、经济发展长期滞后,交通闭塞,但大多都拥有丰富的少数民族体育资源,通过发展少数民族体育产业,既可以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地区体育资源的优势作用,又可以直接增加贫困地区的收入。从而也扩大了就业面,为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的温饱和维护社会稳定创造条件。

(2)民族体育资源的开发,可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产业结构

体育产业的快速形成,不仅开拓了第三产业的领域,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第三产业的增加值,起到优化产业结构的作用。同时,体育产业是一个上游产业,它不仅可以带动和促进第二产业中一些相关产业的发展,也能促进第三产业中的一部分行业的发展,所以,对整个国民经济总量的扩张和改善都有一定的作用。

体育产业按类别可以划分为:体育本体产业(运动训练服务业、体育健身娱乐业、体育科技信息服务业)和体育载体产业(体育旅游业、体育彩票业、体育传媒和广告业)。少数民族体育经济与娱乐融为一体,尤其是体育旅游、体育观赏、体育娱乐有着较为广阔的市场前景。体育旅游不仅是一种绿色产业,更是一种具有挖掘潜力,刺激消费,促进餐饮业等一系列服务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的产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