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电视民生新闻传播渠道单一

电视民生新闻传播渠道单一

时间:2022-04-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我国当代民生新闻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广受社会大众喜爱,也是目前学界与业界共同关注与讨论的热点话题。所有这些环境因素造成电视民生新闻在全国各地迅速兴起。目前的电视民生新闻正处于一个转折点,明确地说就是民生新闻向何处去的问题。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我国当代民生新闻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广受社会大众喜爱,也是目前学界与业界共同关注与讨论的热点话题。电视民生新闻的兴起,既是政治民主化、媒介市场化与传播平民化的产物,又是中国新闻媒介“新闻本位”、“受众本位”观念的革新与强化。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民生新闻”成为新闻媒介与社会环境形成良性互动的一种传播范式。平民化的传播理念与传播方式使民生新闻与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喜怒哀乐紧密联系在一起,体现了“以人为本”、“三贴近”的社会政治话语与新闻媒介人文关怀、社会责任的价值认同。作为一种全新的新闻传播现象,电视民生新闻的产生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与当下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政治方面的因素在于:党和政府“以人为本”的工作方针以及一系列亲民、为民政策的出台,为民生新闻的兴盛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经济方面的因素在于:新闻改革与传媒体制的变迁,催生出电视媒介市场竞争的空前张扬。电视内容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新一轮电视频道竞争引发省级电视台新的策略选择。社会方面的因素在于:城市化进程中暴露的一系列问题,受众群体分化及其对信息需求的多元化等等。所有这些环境因素造成电视民生新闻在全国各地迅速兴起。电视民生新闻诞生伊始,便带给民众全新的印象,本土化的新闻内容,人本化的播报风格;内容上锁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生存环境,关注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对群众有影响的事件及讯息;形式上充分利用现代传播手段,提高新闻报道的时效性、互动性,以拉近新闻媒介与社会大众的距离。随着电视民生新闻的兴盛与发展,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传播内容的平庸化、娱乐化、琐碎化、同质化等。另外,传播内容与形式的创新是新闻媒介发展的基本规律,电视民生新闻的健康发展需要自身的不断改进与完善,在获取了第一步的注意力资源,树立了自身的品牌之后,民生新闻面临着内容、风格、模式的调整,特别是传播价值的提升问题。目前的电视民生新闻正处于一个转折点,明确地说就是民生新闻向何处去的问题。这不仅仅是新闻传播业务层面的问题,也是电视民生新闻与社会环境的互动过程中,以及与其他新闻传播模式、其他新闻媒体的竞争博弈中必然会出现的问题。因此,跳出既往研究中仅仅关注电视民生新闻传播理念、方式、竞争策略等内生态问题的范畴,将观察的视角转向外生态,即民生新闻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在媒介内外生态的双重视角中审视电视民生新闻存在的价值,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可以拓展我们的研究视野,也可以为电视民生新闻的转型探索出一条新的发展思路。媒介发展的内外环境构成新闻媒介特殊的生态环境,从生态学的层面考察媒介发展的现状与未来,是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研究媒介发展的新视角。邵培仁教授指出:“媒介生态观念是当代媒介生态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建立人—媒介—社会系统的和谐关系和实现媒介生态系统良性循环而做出的新的认识和理性思考。确立正确的媒介生态观念,对于迎接市场经济的考验,与西方媒介巨人展开全方位的竞争,化解媒介生态危机,正确而科学地管理媒介,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媒介经济,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1]由此看来,从媒介生态学的角度对电视民生新闻的生存现状与发展前景进行研究,无疑有助于探讨民生新闻的健康、持续、协调发展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