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电视民生新闻传播结构的平衡与协调

电视民生新闻传播结构的平衡与协调

时间:2022-04-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电视民生新闻传播结构的平衡与协调电视民生新闻传播结构的调整是一个系统工程,牵涉到各方的利益得失,因为涉及到许多市场行为,不能盲目动用行政力量予以强行干预,广电媒介集团化过程中的行政干预已经给了我们深刻的教训。民生新闻的传播结构问题的最终解决也可能要经历这四个变化过程。

二、电视民生新闻传播结构的平衡与协调

电视民生新闻传播结构的调整是一个系统工程,牵涉到各方的利益得失,因为涉及到许多市场行为,不能盲目动用行政力量予以强行干预,广电媒介集团化过程中的行政干预已经给了我们深刻的教训。由此看来,解决民生新闻的传播结构问题,最终还是要依靠市场的力量在竞争中进行整合。媒介竞争可以分为异质竞争和同质竞争,异质竞争与同质竞争既有恶性的也有良性的。恶性同质竞争必然导致竞争的无序,竞争双方观念的盲目与保守使得风格、定位类似的媒体展开你死我活的争斗,其结果必然是两败俱伤;而在良性同质竞争的条件下,竞争双方观念的前瞻性、开放性使竞争变得有序,风格、定位类似的媒体展开你追我赶的竞争,创造性地相互学习、互相提高、共同发展是良性同质竞争的主要表现形式。有研究者观察到南京地区民生新闻趋于成熟,原因在于新闻大板块直播的激烈竞争,使得新闻的理念不断裂变。新闻的策划、运行和人才层出不穷,使本来就发达的地区资讯传递得十分迅速和有效。媒体对环境的改造使之成为“软力量”,从而鄣显文化的传统和文化的现代意义[34]。这可能就是良性同质竞争的结果。鼓励良性竞争、推动兼并重组、加速资源整合等等这些报业集团化发展过程中耳熟能详的术语应当出现在目前电视民生新闻的结构调整中,兼并、重组、资源整合或者进行二次创业对于电视民生新闻来说都是必要和可能的。

虽然解决电视民生新闻的结构问题主要依靠市场的自我调节与资源整合,但是国家从宏观管理及电视行业规制的角度还是大有文章可做,上述有关民生新闻结构调整的设想,一定程度上必须依靠政府的宏观政策指引。政府从宏观的角度调整媒介结构,正如市场经济国家调节国家经济结构的主要手段。有研究者试图引入媒介版图的概念来描述一个富有生机的多样性的媒介生态,认为媒介版图意识体现在媒体设置上,表现为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在媒体的配置与布局方面,一般不会是同质重叠型,而是异质互补型的,不同定位不同类型的媒体以一种恰当的方式共存共荣,一同组成一个异彩纷呈、生机勃勃的媒介生态[35]。还有研究者认为: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一个相对完善的媒介生态系统必须包含有公共媒介结构,只有担当公共空间职能的这一部分媒介才能自觉承载真正的公众舆论的诉求,表达公众的价值理性[36]。但是这种设想可能多少带有一定的理想主义色彩,因为就目前中国公共电视的现状来看,发展势头与操作原则似乎已经脱离了倡导者的初衷,而陷入商业化的泥泞中。由此看来,国家对于频道资源的管理与整合应当作为一项有力的措施,民生新闻之所以出现目前的同质化现象,与频道资源的无序化管理以及“四级办电视”模式还没有得到根除有相当大的关系,致使同一城市大量的频道资源与栏目资源闲置,一方面是新办频道、栏目的开办,另一方面却是电视节目制作能力的缺失与播出内容的单一化;一方面是公共频道的商业化,另一方面又在呼吁开拓公共媒介空间,建构公共媒介结构,以至于一些地市级电视台不得不用大量时段播出电视剧以获得广告收益,民生新闻构建公共话语空间的努力也收效甚微。就目前中国的国情而言,上述问题应当由政府也只能由政府来解决。

西方变化专家内德勒(Nadler)提出四种具体的变化类型,即:调整(turning)、改变(adaptation)、反思(reorientation)、重建(recreation)[37]。民生新闻的传播结构问题的最终解决也可能要经历这四个变化过程。比利时科学家迪维诺指出:生态学中的种群(Population)是由一群在一定时间内生活在一定地区的同种个体组成的生物系统。群落是一个能将一定时间内,生活在一定地区和一定环境条件下的若干种群集合在一起的生物系统。生态系统是一个群落与其环境合在一起组成为一个具有一定功能的系统,其发展趋势就是要在能量和现有物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达到宽广而多样化的结构[38]。目前的现实告诉我们,这种宽广而多样化的结构是在物种相互之间不会发生激烈冲突的前提下存在的。电视民生新闻经过种群竞争形成群落还有待时日,而形成多样化的结构则指日可待。

【注释】

[1]转引自陆晔、夏宁:《WTO背景下中国广电业的市场重组:特征与矛盾》,载《中国电视红皮书》,漓江出版社2002年版,第29页。

[2]孙正一、柳婷婷:《2006:中国新闻业回望》(上),《新闻记者》2006年第12期。

[3]郭光华:《民生新闻是非论——以广东南方电视台〈今日一线〉为例》,《视听界》2006年第6期。

[4]凌引迪:《民生新闻核心竞争力的塑造与提升》,《湖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5]〔美〕W.兰斯·班尼特(W.Lance Bennett):《新闻:政治的幻象》(第五版),杨晓红、王家全译,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年版,第15页。

[6]〔英〕大卫·麦克奎恩:《理解电视》,苗棣等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92页。

[7]童兵:《试论中国都市报的第二次创业》,《新闻记者》2005年第4期。

[8]陆晔、陈立斌、李蕾:《全球化风格、地方化视角:多频道时代地方电视新闻的竞争策略》,《新闻记者》2004年第8期。

[9]〔英〕詹姆斯·库兰、〔美〕米切尔·古尔维奇编:《大众媒介与社会》,杨击译,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第122页。

[10]童兵:《论传媒技术与内容需求的互动》,《新闻记者》2006年第3期。

[11]News Lab是一种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室的在线资源中心,专门为新闻编辑室和新闻机构提供新闻内容生产。详见http://www.newslab.org/about.htm。

[12]参见Neil Hickey:Where haveall the local TV viewers gone?Columbia Journalism Review January/February2001.p16.

[13]张振华:《辩证取向与新闻报道》(上),《现代传播》2003年第2期。

[14]《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版,第259页。

[15]尼古拉斯·阿伯克龙比:《电视与社会》,陈芸芸译,台北韦伯文化事业出版社2000年版,第152页。

[16]转引自〔美〕W.兰斯·班尼特(W.Lance Bennett):《新闻:政治的幻象》(第五版),杨晓红、王家全译,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年版,第228页。

[17]〔美〕C·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陈强、张永强译,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3页。

[18]〔英〕利萨·泰勒安德鲁·威利斯:《媒介研究:文本、机构与受众》,吴靖、黄佩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5页。

[19]李萌:《从普利策新闻奖透视美国新闻价值观》,《新闻记者》2004年第6期。

[20]王雄:《电视民生新闻的幻象和转型》,《现代传播》2006年第2期。

[21]朱羽君、谢勤亮:《转型与提升:南京电视新闻现象再考察》,《现代传播》2005年第4期。

[22]姚劲松、郭辉:《从生存规律分析民生新闻的现状与突破》,《山东视听》2006年第7期。

[23]〔美〕W.兰斯·班尼特(W.Lance Bennett):《新闻:政治的幻象》(第五版),杨晓红王家全译,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年版,第292页。

[24]转引自童兵:《试论中国都市报的第二次创业》,《新闻记者》2005年第4期。

[25]《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版,第257页。

[26]郭光华:《民生新闻是非论——以广东南方电视台〈今日一线〉为例》,《视听界》2006年第6期。

[27]Don Heider,Maxwell Mclombs,Paula M.Poindexter:What is the Public Expects of Local News:View on Public And Traditional Journalism,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Vol82No4.Winter2005.P952-959.

[28]张莺:《平民化背后的媚俗倾向——对都市报报道风格的反思》,《新闻记者》2001年第5期。

[29]罗以澄:《新闻求索录》,载《罗以澄自选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98页。

[30]姜红:《“新闻秀”——平民的还是大众的?》《新闻记者》2004年第12期。

[31]C.A.Tuggle:Wagging the dog:Technology and Local TV News,Columbia Journalism Review March/April2001.P57.

[32]陈国权:《为同质竞争辩护——〈华西都市报〉和〈成都商报〉如何在同质竞争中双赢》,《新闻记者》2004年第3期。

[33]戈峰:《现代生态学》,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29页。

[34]刘士军:《调整期的民生新闻如何寻求平衡》,《当代电视》2006年第5期。

[35]陈信凌:《媒介版图与生态意识刍议》,中国新闻研究中心http://www.cddc.net。

[36]吕文凯:《公共媒介与社会健康发展——关于我国新一轮新闻改革的理论思考》,中国新闻研究中心http://www.cddc.net。

[37]转引自蔡正华:《变化:媒介生态中不变的实践》,《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1期。

[38]〔比利时〕P.迪维诺:《生态学概论》,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4、99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