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对科学发展观的研究的主要内容

对科学发展观的研究的主要内容

时间:2022-09-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科学发展观一经提出,就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热点。党的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定位、理论依据、理论内涵做了全面阐述,标志着科学发展观理论走向成熟。有的学者从法制方面谈科学发展观对现代化的意义,认为科学发展观的实施和追求目的以及结果,都是使社会有良好的秩序,减少违法和犯罪,体现人际关系、人与自然、社会秩序的和谐。从目前学术界的研究成果看,对科学发展观的研究尽管取得了不少成果,但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科学发展观一经提出,就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热点。理论界对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与重大意义,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本质,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特征,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构建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形成了大量的的研究成果。2013年2月27日,笔者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输入关键词“科学发展观”进行搜索,结果共有记录420 906条。

1.对科学发展观提出、发展与重大意义的研究

曹庭珠(2009)对科学发展观的演变、科学发展观的形成、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进行了全面的阐述。他认为,从国际方面看,关于发展观的演变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视发展为单纯的经济增长,到70年代认为发展目标是经济与社会共同发展,再至80年代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人类发展观经历了从“单纯的经济增长观”到“综合发展观”,再到“可持续发展观”的转变。从国内方面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根据不同时期的机遇和挑战,分别采取了平衡发展观、重点发展观、协调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同时,他也从国际、国内两方面分析了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认为就国内背景而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基于国情的必然选择,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客观要求,是对国际发展经验教训的合理借鉴和总结发展实践的重要成果。

张宁(2012)认为,党的十六大以来的近十年间,科学发展观经历了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形成发展过程:在抗击“非典”和探索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在2004-2005年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实践中不断充实丰富;在制定“十一五”规划、推动经济社会切实转入科学发展轨道中蓬勃发展,从而为党的十七大做了重要的理论准备。党的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定位、理论依据、理论内涵做了全面阐述,标志着科学发展观理论走向成熟。在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中,科学发展观内涵不断深化,并进一步转化为全党的自觉行动。2008年以来,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和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中,科学发展观继续发展完善。

有的学者认为提出科学发展观,意味着国家重大战略思想的一次转变,执政党的执政理念和治国理念的一次转变(王南湜,2004)。有的学者从法制方面谈科学发展观对现代化的意义,认为科学发展观的实施和追求目的以及结果,都是使社会有良好的秩序,减少违法和犯罪,体现人际关系、人与自然、社会秩序的和谐。其实所有这些都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应有之义,也是法制现代化的方向使然(王自力,2004)。

张贺福(2013)认为,党的十八大在十六大以来理论创新的基础上,结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实践要求,对科学发展观做了一系列新表述,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等做出了新的阐述,提出了更加自觉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一是明确把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作为一个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统一整体,构成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二是把“求真务实”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道,确定为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要求全党把握时代发展要求,顺应人民的共同愿望,不懈探索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三是在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关于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更加自觉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4点根本要求: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第一要义,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立场,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基本要求,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报告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

从目前学术界的研究成果看,对科学发展观的研究尽管取得了不少成果,但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切实认识和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体系以促使人们更好地解决实践中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也是学术界面临的非常复杂、艰巨的任务,科学发展观也是一篇大文章。

2.对科学发展观本质和内涵的研究

关于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胡锦涛总书记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等很多次讲话中做了全面论述和深刻说明。根据文件精神,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理解,形成了不同的观点和看法。

关于对科学发展观的表述。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把科学发展观表述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学者们在认识和阐明科学发展观时,又出现了3种不同的表述方式:第一种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第二种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使发展观前面的3个定语变为了4个;第三种表述是“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甚至有人说“以人为中心的科学发展观”,这种表述去掉了“全面、协调、可持续”,意即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都不存在了,这对正确认识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不利的。

关于对科学发展观内涵的理解也有好多观点,有代表性的观点为:科学发展观内涵丰富,归纳起来是“一个本质”“三个基本点”“五个基本要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3个基本方面;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是科学发展观的5个基本要求(侯长远,2004)。

谭婷婷(2011)认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根本目标是“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是“统筹兼顾”和“五个统筹发展”。

陆春茂(2004)认为,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即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二是坚持全面发展,即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动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三是坚持协调发展,即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外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协调发展,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协调发展;四是坚持可持续发展,即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永续发展。

有的学者围绕“什么是发展,怎样发展”等回答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总之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文献非常多,成果非常丰富。

3.对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特征及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等问题的探讨

关于科学发展观特征的论述,有的学者认为,科学发展观内容丰富,其特点主要展现在他的理论品格上:第一,科学发展观强调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具有辩证发展性品格;第二,科学发展观凝聚了对当今国际局势的科学判断,对党的历史地位的科学把握,顺应了当今时代发展变化的新要求,体现着时代性风格,具有时代品格;第三,科学发展观顺应时代潮流,继承、发展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发展理论,把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发展理论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伟大理论成果,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在发展实践中进一步深化着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新认识,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第四,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是以人为本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李少莉,2004)。

学者们对如何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并展开了讨论和探索,提出了一些具有指导性的意见和有价值的思想。讨论的主要方面包括:第一,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正确把握的问题;第二,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正确处理好的关系;第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保证;第四,高度重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形式主义问题;第五,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重在制度建设;第六,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面对的困难和问题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