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电影是体育传播的有效载体

电影是体育传播的有效载体

时间:2022-08-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中国电影百年百部优秀电影的评选中,就只有一部体育题材的电影——《沙鸥》榜上有名。体育纪录电影通过真实地展现体育事件与体育人物,反映不同国家的体育、社会与文化概况,是体育重要的传播方式之一。体育纪录电影为体育文化和体育精神提供了传播平台,为体育传播注入了人文色彩。中国最早的体育电影类型就是体育科教电影,上海商务印书馆1920年拍摄的教育电影《女子体育观》被认为是中国第一部体育科教电影。

绪论 影像中的体育变迁

第一节 体育与电影的历史情缘

自从1896年爱迪生持其发明的“放映机”在美国纽约放映一场滑稽的拳击比赛开始,体育影像已经走过了近120年的历程。在1897年9月5日上海《游戏报》第74号刊载的《观美国影戏记》中,就有“以剑术赌输赢”、“以拳术赌输赢”、“两西人作角抵戏”、“赛走自行车”、“水池浴戏”、“秋千弄拨”等体育活动。从这些简短的体育影像中不难看出,击剑、拳击、摔跤、自行车、游泳等运动项目从电影诞生之初就已经成为电影热衷于表现的内容。电影和体育都是靠运动来完成的,也许就是因为这一点,体育与电影具有天然的近亲性,因此,早在电影诞生之初就出现了以体育为题材的电影,被称为“活动照相”的电影发明的初衷就是为了记录人与事物的运动。在一百多年来的电影发展史上,国内外都出现了许多经典体育电影,这里面既包括像《奥林匹亚》那样经典的体育纪录电影,也包括像《火的战车》等体育故事电影以及普及体育知识的体育科教电影。

相对于奥运刮起的中国旋风,相对于国内体坛的辉煌巨变,我们感到的却是国产体育电影创作的滞后。毋庸置疑,除去形式和内涵都非常中国化的少部分功夫影片,中国体育电影整体上处于低迷的状态。在中国电影百年百部优秀电影的评选中,就只有一部体育题材的电影——《沙鸥》榜上有名。有学者总结中国体育电影低迷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数量匮乏,观众叫得出名的还是《女篮五号》、《沙鸥》、《一盘没有下完的棋》等经典影片,而数量上的匮乏导致的直接后果是电影人对体育电影从理解、拍摄手段到演绎方式上都缺乏应有的文化和技术积累;二是质量不高,虽然拍摄过不少跟体育有关的电影,但是由于的主题比较单一(个人奋斗、永不屈服等)或人物命运把握不足,这些影片没有在观众中产生很大的反响。

体育电影的研究是一个庞大的课题,本书将体育电影类型分为体育纪录电影、体育科教电影和体育故事电影。体育纪录电影通过真实地展现体育事件与体育人物,反映不同国家的体育、社会与文化概况,是体育重要的传播方式之一。体育纪录电影为体育文化和体育精神提供了传播平台,为体育传播注入了人文色彩。纪录片通过对赛场上真实人物和事件的记录,通过对时空的压缩,将运动的悬念之美、阳刚之美、遗憾之美等审美价值突显出来,这种艺术是超越时空的。格林斯潘这样表达体育纪录片和奥运会的关系:“如果有1万人参加奥运会,那么最后会有9 000人什么也得不到,奥运会所传达出来的体育精神不是说你一定要获得成功,而是要鼓励人们向成功迈进,我们重视的是他们付出努力的过程,而不是站在领奖台上那一刻。而体育纪录片则很好地融合了两者的相互需求,把体育引人向上的精神表达得淋漓尽致。”[1]最早使用Documentary来说明电影内涵的是纪录电影大师格里尔逊,1926年格里尔逊评论弗拉哈迪的《梦阿拿》时,指出这部影片对一个波利尼西亚青年的日常时间所做的视觉描述,具有文献的(Documentary)价值,从而引出了“纪录片”(Documentary film)这个概念。但这种对日常事件进行活动视觉描述的行为,却是在电影的发明时期就已出现,电影最初就是以纪录片的形式出现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纪录片是现代电影艺术的母体,随后电影再分化出故事片、新闻片、科教片、动画片等不同片种。[2]在中国,纪录片更多的是用“电视纪录片”来定义的,因为与西方国家的纪录片是在电影的环境下成长壮大的不同,在中国纪录片是嫁接过来的,并在电视业空前发展的时候发展起来的,很多纪录片都是以电视纪录片栏目为平台进行制作和传播的。所以,在中国,“电视纪录片”是学界和业界公认的等同于“纪录片”概念。而在西方,纪录片可以较明确地分为电影纪录片(纪录电影)与电视纪录片,本书所说的纪录片均为电影纪录片(film)。体育科教电影是体育科教片的一种,也是体育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电影这种直观、形象化的视觉传播手段,普及体育科学知识的电影类型。中国最早的体育电影类型就是体育科教电影,上海商务印书馆1920年拍摄的教育电影《女子体育观》被认为是中国第一部体育科教电影。[3]

为了研究的方便和深入,本书主要的研究对象是体育故事电影,即是《电影艺术词典》上对体育片的定义:“是反映与体育活动有关的社会生活的故事片”。虽然本书对体育纪录电影和体育科教电影稍有涉及,对在不同时期的体育纪录电影和体育科教电影进行了简单的概述,但更侧重于体育故事电影的研究,希望本人能够在体育电影的后续研究中能够对体育纪录电影(片)进行研究,进一步丰富我国体育电影理论研究。

一、体育是电影的重要表现内容

体育电影,将体育运动与人类生命的密切关系摄制成激动人心的励志影像,负载着人们对生命本体的价值追求和对生命意义的生存探索。在人类所有的行为活动中,体育可能是最适合电影表现的内容或题材之一。而这里所说的体育,绝大多数是指竞技体育比赛。竞技体育比赛是一种竞技性和挑战性很强的运动,极具观赏性和参与性,正如一位好莱坞导演所说:“没有一部奥斯卡大片所制造的悬念能够与一场足球赛相比”。这一方面是由于竞技体育的竞赛性质决定的,竞赛往往在力量与能力相当的个人或群体中展开,是一种对抗。这使得竞技具有强冲击力和感染力,甚至煽动力;二是竞技的胜出者可以极大地满足人们的崇拜需求,竞技获胜者将获得英雄般的礼遇,满足观众的观赏心理;三是体育竞技的对抗本质上又属于“游戏”,比赛过程富于悬念,是更广泛意义上的戏剧仪式,它既可以最大限度的张扬生命的本能和运动员的心理空间,又呈现出一定的游戏状态,这为电影表现人物,制造氛围都提供了可操作性;四是体育运动的行为方式都是量化的,而电影就是一种将时空量化的表现形式——镜头的分切与组合、声画的同步与对位、空间的停滞与连续……这些几乎可以直接对应任何一项体育赛事;五是体育运动中蕴藏着一种“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这种挑战自我、追求卓越的体育精神成为影像的不变主题,人们在观看体育运动或体育影像时不再是单纯地去欣赏体育镜头的快感和体育运动员身体的美感,而是深入挖掘更深层次的体育精神。[4]

麦克卢汉说,体育这种野蛮的游戏使人类挣脱了文明的束缚,让我们有了勃勃生机。体育是我们心灵生活的戏剧模式,给各种具体的紧张情绪提供发泄的机会,传达日常生活的回声。现在人们已经离不开了体育,离开这种大众艺术的人,就像是毫无意义的自动机器。体育本体因素让体育具有观赏性,再加上体育运动的精神和内涵,让体育经久不衰,也正是由于体育的竞技性、观赏性、艺术性等特点使得运动场上的激情与对抗、勇气与力量、成功与失败、泪水与汗水成了银幕孜孜以求的对象,以体育为题材的电影便应运而生,深受欢迎,并且通过不断发展逐步形成了一种独立的电影类型。体育电影作为一种催人奋进的特殊电影类别有着极强的生命力,体育电影通过大银幕的逼真呈现,带给观众无限的激情和感动。它通过对“运动的身体”这一意象的把握和塑造,展现体育竞技中经过持续训练的身体素质,在激烈的身体对抗中表达了人类的不息生命意志,坚韧不拔的拼搏奋斗精神,永不放弃、永不甘败的叙述情结。体育本质是动感的,体育影视片要纪录这种动感,同时镜头必须是运动;好的体育比赛时刻都有悬念,体育影视要有高潮起伏,充满内在的张力,影视是观众在黑暗中实现自己的一个梦想,欣赏体育、参与体育的过程也要使人们体会人生、感悟生活。《奥林匹亚》[5]中对跳水运动的诗意展示,不仅使人们领略到此项运动的美感,而且一定程度上将这种运动本身留在人们心中,具备了传播的势能。[6]

二、电影是体育传播的有效载体

体育电影所讲的故事通俗易懂,贴近百姓生活,所以很容易让大众接受和青睐,通过观看体育电影,大众可以更深地了解且热爱体育运动,体育电影也潜移默化地引导和培养年轻人的团队意识与坚韧不拔的意志,敢于直面挫折与失败。体育比赛因为瞬间的表现力使观众产生崇拜,很多时候也因为瞬间的表现力而使观众遗憾它的转瞬即逝。电影可以通过记录的本性、镜头的推拉摇移、时空的变换以及各种其他的视听手段,原原本本地呈现体育的瞬间美感,令观众尽情观赏,反复回味。体育与电影在表现形式上的契合、竞技优胜者与全民明星的塑造、广泛的群众基础,文化艺术范畴内的体育与电影的结合使得体育电影成为一种重要的电影类型。

“任何一项体育运动如果符合人的某种需要,它也就具备了传播的‘势能’”。大众媒体便是启动这一势能并加以引导直至扩散的特有因素。纵观众多体育内容,无不渗透媒体作用的痕迹。在电影诞生之前,体育运动和思想是靠绘画、雕塑或口口相传等形式来传播的,但电影或者体育电影的出现既提供了绘画与雕塑艺术所不具备的速度和动感这两种运动形式,也提供了口口相传所缺乏的饱满和张力。如果说在大众传媒中,电影是最有效率、最富美感、最具表现力地实现了空间和事件在表述上的叠合的话,体育电影则是“声画结合”的“第七艺术”和张扬人类力、美、健的体育运动的“天作之合”,这使得体育电影成为电影作品中的一朵为广大观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奇葩,也成为体育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电影的本质和魅力就在于它的动,电影(cinema)的词根是“cine”或者说“cinesis”(来自希腊文),原意是动力、活动和运动的意思,而电影的运动——“推、拉、摇、移”和镜头内人物的活动,成就了电影比绘画和雕塑更胜一筹的感染力,因此也适合留住体育运动中稍纵即逝的动感美,更能将惊心动魄的运动过程保留并得以回放,使体育比赛和电影都获得最佳的观赏性。于是,体育以光影的方式呈现在人们面前,电影借体育的魅力吸引了更多的注意。[7]

美国学者毕克伟在论述《体育皇后》时说,体育电影让我在其中听到了人的声音;而《极度狂热》的导演彼得·法雷利解释体育电影长盛不衰的原因:符合人们登上领奖台的梦想。它无论是表达人性还是符合人们获胜的心理,都无疑是通过对体育本质的呈现,而发挥了体育励志、救赎、宗教信仰、政治宣传以及对公民社会的滋养等社会功能。[8]体育影视文化是在绵延数千年的体育文化和诞生才100多年的影视文化之间跨越时空的对接,而体育影视文化产生的这100多年,正是一个充满艺术和生命激情的时代,也是充满商业和明星的时代,影视和体育表现的是如此相似。体育活动的观看和电影的观赏都呈现给大众以视觉效果——运动的身体,所以在所有的艺术表现形式中,电影往往被认为是呈现体育运动最为真实且内涵丰富的媒体也就理所当然。在一百多年的体育电影发展过程中,体育电影类型在电影中的影响也逐渐被放大,人们开始意识到体育运动在电影中的作用,从开始的体育赛事新闻到里芬施塔尔的《奥林匹亚》,从对体育运动和人物的客观纪录到主体审美意识的逐步渗透,再到意识形态化的自觉,体育电影随着体育在世界舞台角色的转换而不断变化。

三、中国体育电影理论研究任重道远

虽然体育与电影有着天然的联系,中国体育电影素材浩瀚无垠,却无法开创全新的体育电影格局。尽管在中国电影史上也产生过《体育皇后》、《女篮5号》、《沙鸥》等经典体育电影,但相比于全球化过程中好莱坞建立的影像霸权,中国电影在生产体制、明星打造、产品营销、电影科技等诸多方面都与之存在差距,深入研究、借鉴电影工业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和影像内容,成为中国电影工业崛起的必由之路。与欧美国家拍摄的体育电影相比,主要属于励志片的体育题材影片在我国大多数沿袭着“运动员经受挫折,经过顽强拼搏并最终战胜困难”的老套路,影片往往忽略了对主题和人物性格命运的深度开拓。[9]国产体育电影的拍摄陷入了一种模式化:一开始运动员经受挫折,然后经过反思自己,努力奋进,顽强拼搏并最终战胜困难取得胜利,可谓是冠军电影。其影片主题(如祖国荣誉、团队精神、拼搏意识等)先行、公式化严重、说教痕迹浓厚的现象普遍存在,而往往忽略对影片主题和人物性格命运的深入挖掘,总是停留在最终的竞技成绩的范围内,甚至比较受欢迎的《女篮5号》的拍摄也缘起“领导上决定”要出一部体育题材的电影剧本,主题是“体育事业在新旧社会的对比”,国产体育电影拍摄上大都“唯上不顾下”,这种命题式的拍摄要求使得体育电影较难照顾到观众的观片心理,很难受到电影观众的欢迎。不可否认,由于时代的发展、体育文化的作用,我国确实出现过几部有代表性的体育电影,近年来我国的体育题材影片也尝试挖掘主人公所表现的体育精神、探寻其中的人生意义,但是高质量体育电影的整体缺失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反映体育的电影却未能和中国体育的发展同步,其中,主题发掘的深度不够被认为是当今中国体育电影不景气的主要原因,体育电影的这种现状或许也是造成目前体育电影理论研究不够深入的一个重要原因。不再局限于集体主义范式的人们如何在现实和影像幻境中找到自我、实现自我,成为新时期体育电影所追求的价值所在,也是体育电影文化进一步繁荣发展的动力所在。

相比于并不尽如人意的体育电影创作实践来说,中国体育电影理论研究更加任重道远,国内还没有有关体育电影方面的专著,甚至对体育电影的定义还处在一个争论的阶段。尽管上世纪80年代,在中国体育电影异常繁茂的时候,有一些专家学者对中国体育电影做过一些研究,但内容多为对中国上世纪60、70年代几部体育电影的介绍、对中国体育电影的缺点分析和国外体育电影的介绍,并未对体育电影的性质、功能等做理论分析。而在中国体育电影文化的研究中,大部分是由电影界的学者对体育电影的创作和表现手法进行评价,重点在电影艺术的本身,体育电影作为体育的一种文化形式,其功能、美学特点、叙事结构等内容,体育界学者对此的研究相对缺乏。[10]因为成功的体育电影并不多,造成了电影专业的学者不屑研究体育电影,体育专业的学者也认为研究体育电影有些不务正业,甚至有人认为体育电影理论研究远远不如研究体育赛事有价值,所以国内的“姥姥不亲,舅舅不爱”的体育电影理论研究就很难深入。[11]

虽然体育一词最早出现在1760年的法国报刊上,并于1901年由留日学生首先引进中国,但体育的本体及其文化在中国却早已形成和发展。最初,体育是人类的自然生存法则,人们为了生存而“竞争”;后来,体育上升了一个层次,体育运动员为了个人的尊严而“拼搏”;再到后来,体育运动员有了国家的属性,他们为了国家荣誉而“挑战”。这些体育精神的一脉相承正是体育运动能够经久不衰的法则。从关注体育到参与其中,国人在体育参与中获得一种快乐和体验,在体育欣赏中获得一种消遣和满足。体育活动,强健大众的身体、释放大众的激情、娱乐大众的生活,体育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电影一样受到许多人的喜爱,二者结合便成了必然。体育与电影的结合,让体育与电影互惠互利、相得益彰。影像通过体育元素的加入,大大增强影像的观赏性;体育通过影像争取更多的观众和体育爱好者,观众通过体育影像欣赏到动感十足的画面。由于我国体育电影理论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体育电影理论研究的匮乏或许是造成目前中国体育电影创作贫瘠、对体育精神内涵理解断裂的一个重要原因。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体育电影理论研究的薄弱也使得我们在体育题材的电影理论研究上有了更大的开掘空间,我们在体育电影的创作意识、政治语境下的叙事风格、影片观众的接受心理以及体育电影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等方面,都可以开拓出新的研究领域。本书对中国体育电影进行了聚向性研究,也算是对薄弱的中国体育电影理论进行一点有益的尝试。

第二节 中国体育电影五次高潮的历史分期

中国电影自1905年诞生以来,在百年风云起伏与人世沧桑变换中,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一百多年来,中国电影一方面以影像的方式纪录下百年中国的政治史、文化史和艺术史;另一方面,中国电影本身也成为一百年来中国社会的政治、文化和艺术等领域重要的组成部分。彭吉象教授认为百年中国电影发展史上有三次辉煌的时期:第一个辉煌时期是20世纪30、40年代;第二个辉煌时期是20世纪50、60年代,即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之前,因此又被成为“十七年”中国电影;第三个辉煌时期是20世纪80年代,即“新时期”中国电影。[12]中国体育电影作为中国电影一种独特的类型,开始于中国电影早期、贯穿了整个电影史的历程,特别是进入新时期以来,随着中国体育竞技水平的提高、各种运动项目的普及以及各种综合性运动会的举办,体育题材的影片不仅在产量上呈现勃发态势,而且其内容涉及到了多种体育样式,其艺术表现更加丰富多彩,呈现多样影像形态,特别是借助北京承办2008年奥运会的天时地利人和,中国体育题材故事片在21世纪初以华丽篇章,标志着其发展的最新高度。虽然中国体育电影的高潮与中国电影的辉煌时期有很多的重叠,但也有自己的特点。从中国电影和中国体育发展两个维度,聚焦近百年中国体育电影100余部体育故事题材影片,便不难发现近百年中国体育电影发展的历史断面,出现五次体育电影高潮。体育电影从无到有、从无声到有声、从纪录到故事、从单纯娱乐到认知教化再到娱乐游戏,经过了近一个世纪的轮回,这其间无论是表现对象还是表现形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

一、中国体育电影的第一次高潮(1927—1934):民族精神的彰显

中国体育电影起源于体育纪录电影。1918年商务印书馆开始拍摄了《东方六大学运动会》、《第五次远东运动》和《女子体育观》三部体育纪录片,这成了中国体育影片的开山之作。直到1927年后,我国才陆续开始拍摄了四部体育题材的故事片,分别是《一脚踢出去》、《二对一》、《体育皇后》和《健美运动》,其中,体育《一脚踢出去》和《二对一》都是由张石川导演拍摄,1927年拍摄的《一脚踢出去》是我国最早的体育故事片,是当时较为成功的商业片,影片是以当时上海远东足球队与居住在上海的外国侨民足球队所进行的一场足球比赛为故事题材编写而成,张石川将这场足球比赛置于爱情与民族尊严的主题之中,球赛的主要矛盾为“打假球”。1933年张石川又导演了另一部体育电影《二对一》,这是中国第一部有声体育电影。影片讲述的是华光足球队的主力结识了交际花,靠体育比赛发财的周洁夫试图利用交际花操作比赛结果,以便外国足球队取胜,最终交际花良心发现,揭发了事实真相,队员们大为震惊,下半场奋起直追,比赛以2∶1中国队获胜。影片展现了一些运动员日常的生活和关于体育比赛的规则等。[13]1934年,孙瑜编导了最具现实主义的影片《体育皇后》,比之前者,《体育皇后》是一部在形式上更加完备的体育片,成为中国体育电影一部具有标志性意义的电影,有关它的研究也比较丰富,拍于1934年的《健美运动》的影响不大,有关它的记载和研究几乎是空白。

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次商业浪潮发生在上世纪20年代。在相对没有任何意识形态的强压下,电影以自身的规律和市场调节自觉地发展。在这一次商业化的浪潮中完成了古装片、武侠片的类型发育。虽然说早期中国电影相对纯粹的商业语境并未给体育故事电影足够的创作空间,尤其是20世纪20、30年代好莱坞电影在世界影坛确立了霸主地位,中国早期占据主流地位的电影在题材、风格、叙事及影像策略上受其影响深刻,以致促成“歌舞”、“喜剧”、“爱情”等类型电影在早期中国影坛的繁荣,而对体育故事电影的创作和关注则如同凤毛麟角。[14]但从这四部纯粹商业化的体育电影来看,已经形成了体育类型片的雏形,如《一脚踢出去》和《体育皇后》二者在情节叙事上几乎一致:《一脚踢出去》片中的大学生张诚、《体育皇后》中的林璎,都是来自农村,都遭遇有钱人的欣赏或追求,在获得帮助后事业飞黄腾达,扑面而来的荣誉差点让他们迷失了方向,千钧一发之际,在体育比赛中重拾自我或幡然悔悟。

在这个时期,中华民族正处于内忧外患、危机重重的局面,中国民众掀起了抗日救亡的爱国热潮,内忧外患的民族战争、风起云涌的抗战热情,成了时代的主流。批判黑暗政治、讴歌民主自由、鼓舞人民大众救亡等内容,很自然地成为这个时期中国电影的政治母题。于是,左翼电影运动、抗战电影以及战后现实主义电影高峰等相继在这个时期出现,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中国体育电影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形成第一个高峰,也在情理之中。当时,国民党政府教育部、内政部署下的电影检查委员会在舆论的压力下,于1931年开始禁摄武侠神怪片,1931年电影文化协会成立,左翼工作者与电影人合作,给当时面临危机的电影业带来了曙光,新的文艺思潮也带进了电影界。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民族战争的影响使得全民族的意识形态发生了改变,国民党严格的检查制度也使得某些显在的意识形态口号不得不隐藏在故事表层之下,反而激起了艺术的创新。此外,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电影已经开始形成自己独具的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这个时期的中国电影先驱者们已经开始自觉地借鉴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由于其丰富的社会内涵、浓郁的时代气息、真实的生活场景、典型的人物形象,为世界电影艺术贡献出了一批杰出作品,当时许多影片至今被人们所喜爱和赞赏,显示出长久的艺术生命力和深远的影响。

二、中国体育电影的第二次高潮(1949—1966):社会主义的时代颂歌

20世纪50、60年代开创了中国电影第二次高峰。新中国的成立,使得历史发生了一次整体性的巨变,也赋予了人们认识现实、构想未来的新视角,有着广泛影响的电影必须承担新功能来迎合新的政权,新的国家制度奠定并规范着体育电影的社会主义方向和框架。这个时期文艺批评和创作的基本原则就是强调书写与社会政治运动密切相关的题材,必须保证“政治正确”的优先性;强调表现工农兵伟大的革命实践活动,任何个人的行动和命运必须放在革命的大潮之中;强调文艺直接对光明面的歌颂;强调文艺反映的生活要比现实生活更高、更美、更典型、更理想,英雄主义、崇高化是这一时期典范性的美学风格。[15]尽管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前的“十七年”,中国电影经历了“四起四落”的曲折发展过程,这个时期的中国电影犹如社会的温度计和时代的晴雨表,直接反应出社会的风风雨雨和复杂多变的政治气候。“十七年”中国电影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鲜明的现实性与强烈的时代感,追求“崇高壮美”的美学风格,歌颂叱咤风云的英雄理想和浓郁鲜明的时代激情。总体上说,“十七年”电影是在曲折中艰难前进,其中数量最多、成就最大、占主导地位的是革命的抒情正剧。[16]这个时期,关于体育题材的影片有十部:《两个小足球队员》、《球场风波》、《女篮5号》、《冰上姐妹》、《水上春秋》、《大李、小李和老李》、《碧空银花》、《球迷》、《女跳水队员》、《小足球队》等,其中不乏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如《女篮5号》、《冰上姐妹》、《大李、小李和老李》。它们以宏大的叙事特征,深刻表现了新中国建立以后,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情感所产生的巨大变化。从表现内容来看,十七年的体育电影确实“紧密地联系着广阔的社会生活,银幕投射着变革中的时代光影……为巩固新生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发挥了强大的作用。”[17]这是十七年体育电影作为一种文化存在的合理性。在宏大叙事(新旧社会的对比)的背景下,观众通过对运动员拼搏向上精神的认可继而潜移默化的接受影片对新社会的歌颂和对旧社会的控诉,这是在那个时代电影的表达方式和生存方式,也是体育电影存在和发展的必然趋势。新中国第一部彩色体育故事片《女篮5号》真正将“运动员”这一形象展现出来,这是中国人前所未有的形象,这一形象是新时代的代表,是时代精神的直观化,是新中国最直接的表象符号。[18]

从具体的电影发展历程来看,“十七年”电影还可以分为1949年至1955年、1956年至1965年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新中国电影体制形成时期,这个阶段受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响,整个电影界产量普遍不高,体育电影更是处于一片空白。当时,新政权刚刚建立势必会带来新政策的制定,作为一种教化、传播的工具,中国电影正处于一种特殊而紧张的状态。应该说,从新中国一开始,新中国电影就伴随着中国政治的命运拉开了帷幕。在这时期,“工农兵电影”和“写重大题材”电影是新中国电影的旗帜。在新中国的银幕上,工农兵的觉醒、反抗、斗争直至胜利几乎是惟一的世界图景。而“题材决定论”在后来新中国电影的发展过程中一直是一条重要的政治标准,这条标准不仅使许多非“重大题材”电影受到排斥,甚至成为批判的理由,同时也是许多影片包括后来所谓的“主旋律”电影获得政治合法性的重要原因。体育的政治地位不高,体育电影也当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19]1956年至1965年诞生了一批经典社会主义电影,创造了新中国电影的两个小高潮,期间产生了一批带有浓厚政治色彩的体育电影,开创了新中国体育电影的发展历程。1956年,毛泽东同志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这意味着中国终于从战争、战争恢复的特殊状态转入了“和平建设”时期,所以从1956—1965年,中国从战乱中摆脱出来以后,一方面,新的执政党努力为自己创造社会主义的新政治、新经济和新文化,完成新中国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另一方面,由于国际国内政治形势的复杂变化,也由于长期政治斗争的惯性,中国社会常常还处于“革命”压倒“建设”的时期,“革命”的形式从“战争”转化为了“运动”。所以,“建设”与“革命”的双重背景锻造了这时期新中国的社会、文化乃至电影品格,同时也在1959年、1962年前后形成了电影创作的两座高峰。[20]这一时期创造了新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电影的经典,革命战争题材、当代农村题材、名著改编影片、反特片成为这一时期最具时代特色的主流叙事,当然,无论哪一种题材的电影,都是要在意义秩序的建构中重述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虽然体育类型电影因其边缘性而受到了格外的关注和发展,但在这些体育电影中都故意强调体育的时代性,赋予体育电影浓厚的政治色彩,影片对体育本身的关注和探究比较少,往往是借体育而言他,表达对新时代、新社会的歌颂和赞美,对政治意识形态的表现往往超越了对体育本身的关注,对体育技巧、运动场景的表现简单化,比如将体育片面化为“意志和精神”,认为只要运动员有了坚强的意志就可以取得比赛的胜利,而忽略了体育的技术性和科学性的表现。[21]

三、中国体育电影的第三次高潮(1977—1989):政治主题的个性化表达

从1966年至1976年,整个电影界都遵循着“文革”时代的斗争电影模式,体育电影的发展则完全处于停滞阶段。文革结束后,中国文学界由三十年浪漫主义的一元歌颂进入到现实主义的多元描绘,思想上的启蒙主义、美学上的多元主义,成为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的两面文化旗帜。20世纪80年代堪称百年中国电影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从一定程度上讲,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中国电影才真正开始走向世界,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对现实和历史的批判,对人文理想的追求一直是这一时期最基本的艺术主题。[22]这也成就了中国电影第三个辉煌时期,即“新时期”中国电影,变革与多元的新时期体育电影格局成就了中国体育电影难得的黄金时代。这时期的体育电影在主题定位上发生了明显的转变,在继续政治主题表达的同时也开始关注个人主题的表现。创作者从政治一体化的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也不再将文艺为政治服务看作唯一的艺术准则,而是开始关注个体人物与体育的关系,对国家意识形态的单一表现中渗入了对个体生命的关注。这一时期,体育电影在艺术形式上也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和实践。[23]《沙鸥》等影片对电影语言进行了探索,尝试发挥画面语言的造型功能和表现力,真正地靠镜头语言来完成叙事;《京都球侠》在故事构思上进行了大胆尝试,以荒诞的古装故事来映射现实生活,这些创新无疑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为一个标志性事件,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代替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用经济建设的主题替代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关键词,为新时期奠定了以“现代化”为目标的“改革开放”的时代特征。对于中国文化来说,“文艺服从政治、文艺从属政治”的禁锢被解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重新被作为政策获得了一定的现实性,“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扩展了文化和艺术的功能和意义。思想解放运动为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的启蒙主义思潮提供了舞台,西方从古希腊到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各个时期的文化涌入为新时期文化更新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这一切都构成了新时期中国电影的发展背景。新时期带来了中国电影的历史性转折,也使中国体育题材电影顺势迈入了重要的发展阶段。随着新时期以来电影生产力的空前提升,我国的体育题材影片开始大批涌现,在经历了早期体育电影的无意识创作和“十七年”时期的初步发展后,中国体育电影进入了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自觉创作阶段,所谓“自觉创作”是指中国电影人开始以较高的热情关注体育题材,并以艺术创作的姿态积极进行体育题材影片的创作,形成了新时期以来我国体育故事片在数量上持续增长、在样式形态上更为多彩、在人文气韵方面更加丰富的良好姿态。[24]在这样的社会语境下,新时期的中国体育电影铸造了它特有的时代品格。

1979年,西安电影制片厂出品的电影《乳燕飞》,热情讴歌了20世纪60年代中期体操女队运动员和教练员解放思想,以及他们坚韧不拔的精神,打响了新时期体育题材故事片创作的第一枪。这一时期拍摄了《乳燕飞》、《排球之花》、《飞吧,足球》、《元帅与士兵》、《剑魂》、《沙鸥》、《战斗年华》、《第三女神》、《潜网》、《一盘没有下完的棋》、《足球风波》、《候补队员》、《神行太保》、《一个女教练的自述》、《高中锋,矮教练》、《五虎将》、《帆板姑娘》、《加油,中国队》、《现代角斗士》、《我和我的同学们》、《美人鱼》、《同在蓝天下》、《京都球侠》、《棋王》、《拳击手》、《哈喽,比基尼》等26部体育故事电影,涉及的体育项目多达15个,有表现篮球运动的《高中锋、矮教练》、《战斗年华》;有表现足球运动的《京都球侠》、《加油,中国队》;有表现排球运动的《沙鸥》、《排球之花》等,还有表现帆船、曲棍球、花样游泳、自行车、摔跤等冷门项目的影片。从影片制作单位来看,这一时期“体育题材”成为许多大型国营电影制片厂单位的新宠。如长春电影制片厂就拍摄了四部体育故事片,分别展现了排球、乒乓球、帆板和摔跤运动的竞技魅力;北京电影制片厂出品了《潜网》、《高中锋,矮教练》等体育电影。此外,“西安”、“山西”、“潇湘”、“广西”等电影制片厂相继发行了系列体育题材电影。

从1977年至1989年,新中国电影形成了具有多元趋向的中国新时期艺术电影格局,体育电影迎来了自己的黄金时代,此阶段产生了一批高质量的体育电影。如《沙鸥》、《潜网》、《一盘没有下完的棋》、《京都球侠》等。1980年到1986年形成了新时期以来体育题材故事片的第一个创作高峰,七年期间,我国共拍摄了体育题材故事片20部,不仅远远超过前期产量,与同期其他题材影片相比也居于领先地位。到80年代后期,中国电影进入了娱乐片潮流的时期,也有人称之为“后新时期”。从8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电影从一种文化事业逐渐转化为文化企业,体育电影的性质和运作体制发生了重大改变,体育电影生产从过去的完全政治行为变成了一种与政治息息相关的经济行为。娱乐片潮流或“后新时期”是中国体育故事片发展的第二个阶段,从1987年到1989共生产了6部体育电影。

这一阶段大量体育电影的面世是中国体育和中国电影文化双重高潮的体现,是中国体育和中国电影难得的黄金时代的重要表征。“新时期”中国电影在文化反思上进行了多元化的探索,在电影语言方面自觉开拓声音、画面、镜头、空间等电影元素的创新,注重突出画面的造型感染力和视觉冲击力,这无疑会影响中国体育电影的创作。在这阶段中国体育电影总体上呈现出稳步发展的态势,在选材上更加广泛和自由,不再局限于观众熟知的体育项目,而是广泛涉及各个领域的体育活动,在主题定位上向个人化主题的转变增强了体育电影的感染力和吸引力,而在电影语言上的探索和创新则使影片的观赏性和视角效果得到了提高。[25]另外,这个阶段的体育电影体现了我国对扩大体育的对外交往,尽快提高运动成绩、振奋民族精神的巨大渴望和期盼。表现了国家体委在进军国际体育组织、积极参与国际体育事务的基础上,对原有的“举国体制”进行了重新组合,训练竞赛项目开始向奥运会项目和在国际单项赛中有潜力的项目靠拢。

四、中国体育电影第四次高潮(1990—2000):个人主题向政治主题的渗透

作为一个旧世纪的终结和一个新世纪降临的转折点,90年代的中国经历着一种社会形态的渐隐和另一种社会机制的渐显,从而形成了鲜明的时代特征:一方面是转型的冲突、分化、无序;另一方面是通向共享、整合、新的社会秩序的建立。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的电影机制改革向纵深发展,从国家所有的电影厂制度走向了产业化的道路。一时之间国产影片出现了许多不适症状,其数量和质量都无法满足电影市场的需求,电影产业的亏损又造成了投资环境的恶化,发行业、放映业与制片业的利益冲突日益激化。中国电影开始经历一个长达十多年艰难的转型期。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国产影片上座率大大下降,观众大幅度流失,少数艺术片曲高和寡、票房惨淡,大量娱乐片粗制滥造、平庸低劣,电影市场下滑幅度惊人,绝大多数影院亏损,中国电影一下子从辉煌的高峰跌入了阴冷的低谷。[26]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上世纪最后十年,中国体育继续突飞猛进,在国际体坛捷报频传,在除了男子足球之外的几乎所有项目上都取得了骄人的战绩。特别是1990年,北京亚运会的成功举办大大彰显了我国体育竞技水平和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随着中国运动员在世界各大赛事中崭露头角,人们的体育热情空前高涨,这本应是体育电影新的契机,然而,令人尴尬的是中国电影进入了一个加速下滑的阶段,国产影片和电影市场迅速萎缩,这对原来商业元素薄弱的中国体育电影更是雪上加霜,这一社会冲突直接形成了这一时期中国体育电影的品格和面貌。在用“中国特色”搭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之间桥梁的过渡中,体育电影继续使用“主旋律”书写来传承主导政治权威,同时也在艰难地向文化工业转型。政治文化与工业文化共生的现实,可以说是上世纪90年代一幅巨大的天幕,中国体育电影便在这种天幕下编织历史,同时在为政治服务、为市场服务、为体育发展服务的“一仆三主”的境遇中进退维谷地证明自己的生存和发展。[27]虽然从1990年至2000年,中国电影在政治意识形态化和产业化的双重驱动中经历管理僵化和市场运作的冲突,在全球化背景下走向新世纪的产业化转型,中国体育电影也面临着空前的生存和发展危机,但是,本阶段体育电影的数量相对并不算太少(事实上中国体育电影绝对数量一直不多),从1990年到2000年,中国总共生产了《我的九月》、《来吧,用脚说话》、《球迷心窍》、《千里寻梦》、《挑战》、《世纪之战》、《滑板梦之队》、《赢家》、《我也有爸爸》、《黑眼睛》、《冰上小虎队》、《冰与火》、《足球大侠》、《防守反击》等14部体育电影,其中有多部是以儿童为题材的,涉及多个体育项目,并首次表现了棒球、跆拳道、滑板等新兴体育项目。在商业大潮的强劲势头中,体育电影转而倾向电影本体或是体育事件,开始追逐热点并制造舆论。在形态上,体育片更加紧密地与喜剧片、儿童片等其他电影类型结合,实现竞技的突围。新的题材立意、新的表现手法、新的审美情趣正作为新鲜血液源源不断地注入体育影像。在这个思潮澎湃、万象更新的年代里,体育电影所蕴藉的励志与拼搏精神正与当时积极进取的时代意志不谋而合,并且,将追随这种时代意志由边缘入席主流,渐成主导。[28]

进入90年代以来,虽然中国电影已经脱离了对文革批判的激情,寻找隐藏在现象之后的更深层次意义,在加强对文化艺术的总体调控的同时,国家特别重视和加强了对电影文化的具体规范,中国体育电影的多元性依然被主流政治意识形态所主导,主旋律不仅作为一种口号,而且作为一种逻辑仍然支配着中国体育电影的基本形象。[29]但是,随着国家政治和发展变迁,传统的政治电影模式已经不可能继续生效了,体育电影通过情感来包装政治主题或者说完成政治主题的表达,使政治意义自然地通过情感得到传达。在中国电影整体不景气的情况下,上世纪90年代,面对着电影机制的改革,面对着意识形态化和娱乐化的选择,虽然中国体育电影数量比80年代有所减少,而且采取保守策略,基本延续80年代影片风格和主题定位,将个人情感和命运同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相联系,以个人对体育的热情、付出和努力来寄寓国家民族的体育理想的策略情有可原,但中国体育电影缺乏与世界接轨、竞技体育核心精神的表现不突出,体育电影始终没有健康发展成型也是一种遗憾。

五、中国体育电影第五次高潮(2001—2012):奥运应时之作与人文精神彰显

新世纪伊始,奥林匹克莅临中国,“奥运”即刻成为中华大地上最响亮的声音,

空前高涨的全民热情和社会各界为欢庆奥运所做的各种专项活动接踵而来。体育题材电影再次成为各类艺术创作的热点,激流勇进中体育电影凭借独特的艺术展示方式与社会文化价值,携手奥运创造了一场别具一格的体育盛会。新世纪体育故事电影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以体育项目或体育人物为主的传统体育故事片;一类是为奥运献礼的影片;还有的是与港台地区的合拍片。在这三类中,为奥运献礼的影片无疑是该阶段体育故事电影阵营的中坚力量。[30]在2000年以后,中国体育电影的创作出现了两种新的倾向:一是中国电影产业化转型的完成,使一些导演和创作者认识到了市场的重要性,这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体育电影的导演和创作者;二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召开激起了体育电影的创作高潮,出现了一大批体育电影作品,同时商业电影的制作者们也注意到了体育题材的市场号召力,将体育元素融入到了商业大片的创作中,[31]这大大激发了体育电影的创作热情。在2001—2012年,我国电影工作者拍摄了《神枪手》、《我是一条鱼》、《六月男孩》、《女帅男兵》、《反斗小子》、《女足九号》、《棒球少年》、《大梦足球》、《世界杯V计划》、《答案在风中》、《跑向明天》、《梦一般的飞翔》、《壮志雄心》、《摔跤少年》、《跆拳道》、《乒乓小子》、《隐形的翅膀》、《买买提的2008》、《梦之队》、《七彩马拉松》、《12秒58》、《我的哥哥安小天》、《金牌的重量》、《男孩都想要辆车》、《深山球梦》、《麦田跑道》、《闪光的羽毛》、《电竞之王》、《扣篮对决》、《一个人的奥林匹克》、《破冰》、《扬帆远航》、《贝贝跑道》、《滑向未来》、《海之梦》、《男孩向前冲》、《旗鱼》、《阳光伙伴》、《国球女孩》、《跑出一片天》等40部体育电影。另外,还有为北京奥运会拍摄的纪录电影《加油,中国》、《筑梦2008》,北京奥运会官方纪录电影《永恒之火》和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官方纪录电影《缘聚羊城》。其中众多体育故事电影在奥运档期中热映,构成电影界盛大的奥运献礼阵容。这些体育电影除了少数几部电影之外,大部分影片一般投资不大,艺术水平也有限,但它们却形成了体育电影的一股热潮,也引起了电影创作者们对体育题材的关注。

这一时期的体育电影借“奥运主旋律”的身份跻身主流文化市场,通过奥运这一纽带将民族、国家、体育、个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打上了深深的“奥运电影”烙印,可以说,博大的奥林匹克精神与精深的中国百年电影相交汇,创造了体育影像与奥林匹克共赢的局面,同时开创了新世纪中国体育故事电影一路飘红的崭新境遇。不管是奥运献礼电影还是传统的体育题材电影,这一时期的体育故事电影都转而温婉地讲述故事,完成了体育电影从对意识形态的绝对显现到不露痕迹的融合。人文精神的凸显是这一时期明显的特征。这一阶段以儿童的和残障人士为主的奥运影片层出不穷,如《棒球少年》、《跆拳道》、《深山球梦》、《梦之队》、《贝贝跑道》、《闪光的羽毛》等都是儿童影片,这些影片都表现了小运动员对体育的热爱,影片充满阳光、纯真和励志,并充分体现了少年儿童所必须面对与经历的,成功与失败的“成长”过程。同时,《12秒58》、《隐形的翅膀》都是以残奥会为题材的优秀体育影片,影片演绎了残障人士的不幸遭遇和他们自身与命运顽强拼搏的感人故事,影片以昂扬的基调颂扬了残疾运动员自强不息的精神。人文精神的核心就是对人的尊重,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现实人生的肯定和褒扬。这一阶段的许多体育电影,都自觉剔除了政治意识形态的色彩,不再以国家、民族、社会的意义去塑造人物形象,而是从人物出发,表现人物的真实的生活状态,塑造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即便像《一个人的奥林匹克》,不管是题材本身还是创作动机都决定了它必然是一部“主旋律”的影片,导演侯咏在拍摄之前还是进行了一翻深入的思考,“我想如果要我拍摄主旋律,我该怎么拍?就是踏踏实实地拍,不讲空话、不讲大道理。我们这个片子的重点就在于刘长春心路成长的历程,而不在于他身边发生的事件,是性格主导了事件的发生,而不是事件决定了他的性格”。[32]2008年出品的《扣篮对决》是中国首部以街头篮球为题材的电影,影片以街头篮球为线索,讲述了内向的大嘴、乐观的猴子、个性极强的杰森,三人因对篮球的热爱而相识相知并引发的一系列事件。这是在姚明和易建联相继进入NBA后,导演所期望制作的一部励志的篮球电影,影片在讲述篮球与梦想的同时,也不失对情感的表达。

中国体育是在风雨如晦的跌宕历史中由悲壮走向激昂、屈辱走向自豪、羸弱走向强大的,中国体育电影作为中国电影艺术长河的一条重要支流,虽不张扬,却总在默默流淌过程中不断泛起夺目浪花,纪录、见证或反映着中国体育的发展。虽然对体育电影这类艺术作品,因为参杂很多政治、赛事等因素,很难用某一个具体的时间点来对它们进行一个历史分期,本文从时间维度对中国体育电影几次高潮进行静态的时间划分也仅是想从一个宏观的历史断面,为中国体育电影研究框定一个范围。分析近一百年的中国体育电影,可以清晰地看到我国体育题材的影片变化的趋势:从为国争光、弘扬民族精神的宏大叙事重心转向了对生命个体的关注;从不断地顽强拼搏进取到凸现个体遭遇、情感起伏等情节上来。在观众欣赏价值取向多元化的今天,体育电影也在不断调整以适应社会主流价值观与大众心理期待,杂糅爱情、警匪、动作、科幻等元素的体育题材影片越来越赢得观众群体的认可。在后现代语境和市场经济环境中,体育题材影片的创作一定会走向更加强调娱乐属性与市场价值的道路,在题材选择、影片创作、艺术表现上也将呈现出更加多元发展的局面。[33]

【注释】

[1]周晨.人文奥运电影随行——聚焦北京奥运电影.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8,22(6).

[2]杜媛.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体育纪录电影的发展与特点分析.上海体育学院硕士论文,2010:4.

[3]冯伟.新中国体育科教电影的发展历程研究(1949—1995年).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09:8.

[4]申全.体育影像中体育文化的传播.电影文学,2012(2).

[5]该影片是1936年为柏林奥运会拍摄的奥运官方电影,由德国知名女导演莱芬施塔尔拍摄,被认为是拍摄得最为成功的奥运官方电影之一。

[6]王丽娜.建构与呈现——新中国体育电影文化阐释.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13.

[7]王丽娜.建构与呈现——新中国体育电影文化阐释.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8 9.

[8]李磊.体育电影对体育本质的表达及其社会功能的靶点.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2.

[9]杨洁琼.论新中国体育电影的发展.北京体育大学硕士论文,2006:2.

[10]屈雯喆.中国体育电影的演进与发展.河南大学硕士论文,2011:1.

[11]李磊.体育电影对体育本质的表达及其社会功能的靶点.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2.

[12]彭吉象.百年中国电影期盼第四个辉煌时期.电影艺术,2005(5).

[13]屈雯喆.中国体育电影的演进与发展.河南大学硕士论文,2011:13.

[14]刘洋.新时期以来中国体育故事片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1.

[15]杨清琼.论新中国体育电影的发展.北京体育大学硕士论文,2006:16.

[16]彭吉象.百年中国电影期盼第四个辉煌时期.电影艺术,2005(5).

[17]李道新.中国电影文化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28.

[18]王丽娜.建构与呈现——新中国体育电影文化阐释.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19.

[19]杨清琼.论新中国体育电影的发展.北京体育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6:16.

[20]杨清琼.论新中国体育电影的发展.北京体育大学硕士论文,2006:13.

[21]任艳.新中国体育电影发展综述.山东文学,2011(8).

[22]杨清琼.论新中国体育电影的发展.北京体育大学硕士论文,2006:22.

[23]任艳.新中国体育电影发展综述.山东文学,2011(8).

[24]刘洋.新时期以来中国体育故事片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6.

[25]任艳.新中国体育电影发展综述.山东文学,2011(8).

[26]彭吉象.百年中国电影期盼第四个辉煌时期.电影艺术,2005(5).

[27]杨清琼.论新中国体育电影的发展.北京体育大学硕士论文,2006:24.

[28]刘洋.新时期以来中国体育故事片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11.

[29]杨清琼.论新中国体育电影的发展.北京体育大学硕士论文,2006:26.

[30]刘洋.新时期以来中国体育故事片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11.

[31]任艳.新中国体育电影发展综述.山东文学,2011(8).

[32]侯咏,张卫.关于一个人的奥林匹克——侯咏访谈.电影艺术,2008(4).

[33]卿清.新时期以来的中国体育题材影片的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论文,2010: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