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语言载体与传播模式的有效性

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语言载体与传播模式的有效性

时间:2022-04-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此我们想到,在中华文化的传播过程中,如何正确、理智、有效地发挥好语言的载体和桥梁功能,是一个值得冷静思考的问题。因此,我们认为,在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语言载体与传播模式的选择上,我们应该更多地采用作为事实上的国际通用语的英语以及其他较为通用的语种,为此应该培养更多的英语等外语人才。

由此我们想到,在中华文化的传播过程中,如何正确、理智、有效地发挥好语言的载体和桥梁功能,是一个值得冷静思考的问题。

以汉语为载体,传播以汉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文化,固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由于坚信语言与文化的一致性,中国人往往倾向于用“原汤化原食”的方式来传播“原汁原味”的汉语及其文化。历史上,周边民族仰慕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纷纷前来学习汉语和汉文化,中华文化主要就是用这样的方式传播出去的。

然而,这种坐等他人前来学习的方式,显然不适应当前汉语国际推广和汉文化国际传播的宗旨。面对世界上绝大多数不懂汉语的外国人,这种“先汉语后文化”的传播方式,其局限性也是不言而喻的。上文提到,虽然目前全世界已有约4000万到1亿人正在学习汉语,但是相对于全球70亿人口的数字,这还只是一个零头。而且,这些人中能够用熟练的汉语来理解中华文化的,仍是极少数,大部分人还只是浅尝辄止。因此,要让更多的人对汉语及其文化感兴趣,要让那些初入门的汉语学习者维持并发展他们的兴趣,汉语恐怕仍然不是最有效的工具。看来,当前的汉语和汉文化的国际传播模式,应该是“先文化后汉语”和“先汉语后文化”的结合,并以前者为优先模式。

世纪之交,汉语教学实现了从“对外汉语教学”向“汉语国际推广”的战略转移,汉语教学的主战场已经转移到海外。“对外汉语教学”沿用的是传统的汉语传播思路,即针对来华学习的外国人,向他们传播“原汁原味”的中华文化。而“汉语国际推广”的过程,应该包括3个阶段:首先,以中华文化的巨大魅力和基本元素,引起外国人的兴趣;其次,引导他们掌握汉语载体;最后,引人入胜地让他们理解汉语所承载的中华文化的精髓。从这个过程来看,“汉语国际推广”与“对外汉语教学”最大的不同,在于后者基本不需要第一阶段,因为来华学习汉语的外国人,大部分已经具有了亲近中华文化的基本动机。

因此,向外国人展示中华文化的基本元素,是汉语国际推广战略的首要任务。而这种展示的语言工具,主要不是汉语,而是外国人的母语。正如小布什所说的,如果你不具备外语能力,就无法使别人相信你的文化。

为了传播中华文化,我们需要培养更多的外语人才,使之成为中华文化的积极传播者。这样的传播者,并不仅限于汉语教师、外语翻译等专业人士,事实上所有的中国人都应该是潜在的传播者。在当前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扩大教育开放的语境下,跨文化交流并不是专业人士的专利,它已经成为我们整个民族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如果我们用这样的眼光去看待目前的“英语普及”“双语教育”等现象,就会得出理性的解答。

说到中国人的大规模的外语学习,原本始自清末以来“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观念。一百多年来,人们学外语的初衷只是为了“师夷之长技”,就是把外语作为学习、吸收外来先进文化的工具。由于外语工具与外来文化的一致性,使人们常常误以为外语工具的唯一功能就是学习、吸收外来文化,而很少有人想到,外语工具也可以成为传播本民族文化的有力武器。上文所提及的“汉语言民族主义”者的焦虑感,其实也是基于这样一种误解。

因此,我们认为,在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语言载体与传播模式的选择上,我们应该更多地采用作为事实上的国际通用语的英语以及其他较为通用的语种,为此应该培养更多的英语等外语人才。为此,“英语普及”“双语教育”等举措应该坚定不移地进行到底,同时也应该调整自己的定位,从单纯的学习、吸收外来文化为主,转换为吸收与传播并重,以进一步发挥外语的文化间双向交流工具的作用。在跨文化交流中,我们应该鼓励人们多用对方的语言,而非动辄扣上“崇洋媚外”“缺乏文化自信”等等大帽子。

[1] 王建勤.美国“关键语言”战略与我国国家安全语言战略[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42,(2).

[2] 刘晗.布什力推“新帝国”理想下的语言战略[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01-11.

[3] 张小虹.达赖喇嘛的英文[N].中国时报,2009-09-05:4.

[4] 桂涛,李建敏,石永红.十一世班禅用流利英语演讲[N].文汇报,2009-03-2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