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对年中国电影的反思和启示

对年中国电影的反思和启示

时间:2022-05-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对年中国电影的反思和启示——与朱寒汛对话《惊沙》朱向前:在我的观影记忆中,就出乎意料的程度而言,能和《惊沙》堪可一比的只有《红樱桃》。朱向前:正是,我觉得《惊沙》的成功一是反衬出了20年来中国电影的某些病态或畸形,需要反思、批判;二是对当下电影的若干弊端给出了有关启示,需要借鉴、弘扬。应该说今天中国电影市场的繁荣有目共睹。

对年中国电影的反思和启示

——与朱寒汛对话《惊沙》

朱向前:在我的观影记忆中,就出乎意料的程度而言,能和《惊沙》堪可一比的只有《红樱桃》。大概是上世纪90年代初,我和导演叶大鹰、评论家陈晓明等在北影厂小放映室看刚从日本剪辑回来的《红樱桃》样片,因事先对其题材、故事一无所知,正当我沉浸在对“红樱桃”纤细秀美玲珑晶莹的想象之中时,突然就被猛烈的炮声所击中。她带给我的意外和震撼同样巨大,观后座谈会上我给出了一个判断:这是一部从“樱桃小口”切进去的可与国际接轨的反思战争的大片!

朱寒汛:那你认为《惊沙》比《红樱桃》如何?

朱向前:有两点可以比较,一是同样巨大的意外与震撼。和《红樱桃》情况类似的是事先我只知《惊沙》是秦基伟将军之子写的一部关于秦基伟的电影,我按一般情况去想象片子,所以,当有关人士向我强力推荐几次之后我都不以为意,结果这种强烈的意外与震撼从片首的旁白就开始了,直至剧终。二是《惊沙》比《红樱桃》带给人的感动大有过之。显然,《惊沙》更具激情和真情,在整个观看过程中,我被情感的洪流反复冲击和包裹,真是心潮澎湃,热泪长流。尽管我是一个容易被感动的观众,但被感动得这样稀里哗啦还是少有,以至剧终时我只能紧握着小滨的手,费力地说出两个字:祝贺!等步出大楼,擦去眼泪,平静下来之后,我才能比较完整地向小滨表述了我的基本判断:《惊沙》把当代中国战争影片的水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哎,你作为80后的电影业内人士对《惊沙》怎么看?我看你当时似乎也很投入很感动啊。

朱寒汛:感动不亚于你,如黄河泛滥,一发而不可收拾。首先,我并不是一个非常容易被感动的观众,由于在制片厂工作,每周都要看十部左右的国内外影片,眼睛和心灵都磨出了一层茧子,这样一来观影的兴奋点已经很高了。而且由于经常去影院,宽银幕、声光幻影那一套对我来说也是司空见惯,产生了审美疲劳甚至逆反,往往当时就把自己从华丽的电影科技中抽离出来,跳出技术来看电影结构、框架、文本、世界观和逻辑性等问题。而且一般来说,主旋律电影要把我的眼泪打下来的难度是很高的。但就是这样,《惊沙》还是把我的森严壁垒一举击穿,以至于剧终时恨不得打电话给所有同仁报告:出事了!

我的判断是:由于《惊沙》的出现,中国的革命历史题材影片提前了至少三年进入了一个趋于成熟的类型化时代,它不但给主旋律电影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挑战和启示,同样给中国电影甚至是文艺界带来了一股天外来风,它告诉我们如何以小题材来做大电影,如何以大精神来做小电影。《惊沙》是能够回答当下许多问题的革命历史题材电影,也是能够回击《父辈的旗帜》《布列斯特要塞》《向着炮火》等外国战争大片的本土战争/军事电影。

朱向前:《惊沙》的确是天外来风,但并不是外星来客。我们不会忘记建国60余年来战争/军事题材电影探索道路上的拓荒者先行者,从前十七年的《钢铁战士》《柳堡的故事》《战火中的青春》《林海雪原》《铁道游击队》《小兵张嘎》《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到文革时期的《闪闪的红星》,再到新时期的《归心似箭》《小花》《西安事变》《一个和八个》《黄土地》《高山下的花环》《血战台儿庄》《红高粱》和90年代的《大决战》《大转折》《大进军》等一系列佳作和精品,都有不同程度的创造和贡献,为军事主旋律电影的崛起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朱寒汛:再有,进入新世纪以来,又有八一电影制片厂以“三惊”系列(《惊涛骇浪》《惊心动魄》《惊天动地》)为代表的一些影片,以电影语言密接重大事件。类型片《冲出亚马逊》和数字电影《夜袭》等也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效应。《惊沙》的成功应该说是踏在前人肩上的一次新的攀登。

朱向前:看来,真正好的电影无所谓主旋律或是多样化,是好就是好,不管是相对中老年还是8090后,她都能通吃。《惊沙》就是最好的证明。尤其她还是主旋律的,尤其是能在多年票房至上的中国电影市场横空出世,其意义不可小视,这绝不仅仅是一部传记片的突破或一部战争片的成功。她的经验值得我们好好梳理和总结。

朱寒汛:从哪些方面进行梳理呢?是否应该把视野放得更开阔一些呢?

朱向前:正是,我觉得《惊沙》的成功一是反衬出了20年来中国电影的某些病态或畸形,需要反思、批判;二是对当下电影的若干弊端给出了有关启示,需要借鉴、弘扬。所以,我们的对话不妨从两个层面来展开。

一、中国电影需要引领

朱寒汛:记得几年前你就撰文呼吁“当下中国文艺需要引领”,但据我看几年下来效果不大。我认为“引领”不能诉诸号召、提倡,要见诸于行动,拿出好作品就是最好的“引领”,一部《惊沙》胜于一百个关于“引领”的研讨会。关键是她“引领”了什么?这是需要我们理论批评家们好好思考,认真回答的。

朱向前:概括说来,《惊沙》通过西路军某部的临泽突围之战,弘扬了西路军乃至中国工农红军、中国共产党人和整个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虽然她的规模不能和两万五千里长征相比,但它们的精神向度是一致的。如果说长征是一首挑战人类生存极限的史诗,那么,西路军临泽突围则是一支挑战人类勇气与顽强的壮歌。她展示的就是一种勇敢的“亮剑”精神,一种“狭路相逢勇者胜”的顽强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革命胜利的重要源泉,过去战争年代,物质匮乏时代需要这种精神,今天和平年代物欲时代更加需要这种精神。这应该是我们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里最值得弘扬的部分,这也是这部电影的核与灵魂和精气神。从这个意义上说,《惊沙》就是为我们的军队,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正面造像的中锋正笔。遗憾的是,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内,这种电影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

朱寒汛:有这个问题,首先我们承认二十年尤其是近十年来的市场经济给中国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应该说今天中国电影市场的繁荣有目共睹。2010年全国城市院线总票房已经达到101.72亿元,生产故事片526部,有17部国产电影取得了过亿票房,实现了2008年以来的跨越式发展。但是,近年来真正能在艺术上堪称精品的作品有几部?能够展现中华民族精气神的有几部?能够体现现阶段主流价值观的又有几部呢?事实上自2002年《英雄》引领中国电影跑步进入大片时代,一切以票房论英雄,导致中国电影普遍地出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唯钱是举的浮躁与媚俗。应该看到,读图时代,电影给人尤其是青年的影响和熏陶相比书籍等其他媒介更快更直接得多,以好莱坞大片为表征的西方现代世界观与价值取向已严重影响甚至扭曲了当下青年。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以丑为美、自我膨胀等思想泛滥。中西文化的所谓交流、交融和交锋至今体现在中国电影中已出现一边倒的强烈失衡,交流变成学习,交融变成同化,交锋变成媾和,即所谓“黄钟毁弃瓦釜雷鸣”。当此之际,我认为中国电影振衰起敝责无旁贷。

朱向前:十年前中国电影的问题今天更加突显:电影人缺乏共同信守的文化核心价值观,没有建立一种整个行业共同敬重的文化价值取向,并且已较为明显地出现了两个迷失:先是在市场经济里迷失,后是在美国大片中迷失,原因归根结底都是一个字:钱。面对愈演愈烈的以美国大片为代表的意识形态裹挟,再不加以正确导向,中国电影的下一步走向很可能是“双输”:既输掉了市场,又输掉了精神。2010年国产电影票房破百亿,但其中只有10%盈利,最甚者《惊情》投资和票房产出比居然达2501,这种现象难道不值得警醒吗?电影人如果没有定力,不在思想和信仰中坚定地找到文化价值的皈依和根系,将引导观众最终失去发出中华民族声音的底气和根基。中国的电影产业化进程在某种程度上的缺失虽不能完全归咎于市场,但好莱坞电影的模式也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守则,尤其是对于中国来说,电影一向是承载着寓教于乐的弘扬主流价值观属性,电影不能以娱乐为终极目的以至于“娱乐至死”,它不是单纯的商品,不应完全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运行,甚至应该适度地去金钱化。

朱寒汛:因拜金主义而生的价值取向迷失和现实主义精神不足等问题都将对中国电影的生态环境产生持续的负面影响,譬如《杜拉拉升职记》《无人驾驶》等影片中呈现出令人心寒的功利主义倾向,它们一方面真实地反映了市场经济社会的某些层面,另一方面又极度缺乏现实主义精神和理想信念观照。一二两部《非诚勿扰》给我们带来的是日渐昂贵的平民温情。相对于真正的边缘人和社会底层,我们电影中人物未免显得过于无病呻吟,几乎从来没有一个时期的电影像今天的电影与人们那么天人远隔。在当代没有出路,缺乏感受,只能在古代找突破,或如《神探狄仁杰之通天帝国》将武则天时期的唐朝改弦更张,变成中国版《大侦探福尔摩斯》加《爱丽丝梦游仙境》,或如《大笑江湖》将大银幕变作二人转舞台,将至少十年前的古装香港喜剧噱头进行一番陌生化处理以狂扫票房,或如《赵氏孤儿》将春秋时期“程婴救孤”的故事以精美包装不咸不淡地重新演绎,或如《让子弹飞》以荒诞的现代喜剧和粗犷的浪漫主义重塑一个让人“耳目一新”、且从未有过的近代西南红色小城,但关于革命的思考却非常凌乱,而斗争意志也过于游离和暧昧了。

朱向前:你说的还都是比较好的片子呢,其他的更乏善可陈。

朱寒汛:是啊,电影人的才华到底被什么抑制了呢?如果说完全被产业化的浪潮冲乱了阵脚我不能完全同意。因为电影本身永远无法脱离商业和娱乐属性,逐渐适应经济规律应该是一个成熟电影市场必须经历的过程。我们常说中国没有成熟的、分流的类型影片,蜂拥而上,乱七八糟,在我看来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没有成熟的市场和受众。这样说也许过于偏颇,但我的总体印象是近年来屈指可数的杰作(如《盲井》《疯狂的石头》《十月围城》等)几乎近于“绝作”,既不能形成阵势,亦不能稍后精彩继续,产生的影响也过于短暂,如神龙不见首尾却不再回首,如零散的枪声无法宣告战役的胜利。一部电影在相当程度上变成了一锤子买卖,成为某种晋升富裕阶层的阶梯,而受众也是惊人的健忘和喜新厌旧。观众是不是排斥在电影中获得灵魂的洗礼和纯真的感受呢?绝对不是,中国观众是最宽容的观众,媒体是最宽容媒体,他们看完一部电影,走出影院发表完观影感受后,很快就能将其忘记,然后回到日常生活中去,打开报纸,打开网络,有规律地选择下一次要买的电影,耐心地等待心仪导演和明星的下一部作品。现在的海量资讯让人疲惫不堪,谁会愿意认真再阅读昨天的新闻呢?电影中传递的信号没有打中他们内心深处,但至少满足了他们在声光幻影中暂时忘记烦恼的需求,这难道是观众的问题吗?

朱向前:所以需要引领啊。让我非常无奈甚至失望的是,你们这一代年轻人,要宽容、要自由、要个性、要尊重,却普遍非常狭隘也非常偏颇,正面信息的接受能力较差,没有信仰和敬畏之心,把许多神圣的事物解构得体无完肤,哈哈一笑等闲视之。

朱寒汛:对此我不作辩解,因为我想的跟你一样。电影是特殊的商品,因为它与文化相关,同精神密不可分,在某种程度上应该是心灵的教堂。我要说的是,每一代人都有其狭隘之处,狭隘的方向和领域不同,狭隘却是不相上下。如果说你们的狭隘来自于生活的砥砺和思想的拘囿,“80后”的狭隘更多地来自信仰的崩塌。当下,崇高和神圣的东西不多了,更少有人期望在电影中得到精神洗礼。

中国电影的产业化道路是在发展中反省,在反省中发展,一边发展一边反省。中国电影的生态环境正在发展的同时恶化,能够意识到这种恶化,边污染边治理,总比先污染后治理要好,更比只污染不治理要好。你说的引领问题,在我看来就是导向问题,又要导向又要繁荣,在当下是很不容易做到的,不能从上往下压,变成强制执行的政府行为。正如纤细的脖颈不能承担一颗硕大的头颅,当下的中国电影人也未必能够马上多声部地唱出主音大调的美妙交响,硬要人家唱,嗓子噌出血来,很可能唱坏了声带,从此成了哑巴。在我看来榜样就是最好的导向,只要主旋律片子做出了气象,渐渐就会形成连锁反应甚至是文化现象的。

朱向前:关键是要出现这种苗头和迹象。在《惊沙》之前,我的确没有想表达的冲动,更多的是一种失望,因为我明明白白地看到了美国电影的精神引领。就拿几部大片来说吧,无论是《珍珠港》《父辈的旗帜》《硫磺岛家书》还是《变形金刚》《2012》《阿凡达》,都高举着美国的乃至人类的主流价值观。《拆弹部队》这样的赔本电影也可以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甚至连《热带惊雷》和《无耻混蛋》这样的另类喜剧也没有因为娱乐而调侃和颠覆国家和民族的主流意识。当然,我们可以说美国的电影分级制度成熟,电影工业体系完备,电影从业者专业素质突出,观众的接受心理成熟等等,但更重要的是要看到绝大多数美国电影懂得如何用商业表达精神和艺术,变成一曲曲风格不同的美国精神赞歌,并且把这种追求上升到一种素养和自觉。

朱寒汛:韩国也是这样,多年来韩国大搞“造星运动”,把影视作为相当重要的内需产业,《色即是空》《我的野蛮女友》《那小子真帅》《我的野蛮女老师》《向左爱向右爱》等等一大串喜剧长时间领跑亚洲。但是韩国更注重价值观的输出,近来拍了不少令人侧目的主旋律大片,像《实尾岛》《海岸线》《太极旗飘扬》《向着炮火》等军事动作大片都达到了非常高的制作水准,并且在国际产生了极大影响。我们同时可以想象这些影片在韩国国民中所起到的正面作用,相比电影工业如此发达的韩国,朝鲜电影多年来的严重失语无疑将使它在文化实力的竞争中完败。近年我们又在《1941年》《土耳其式开局》《古墓迷途》《边疆》和《布列斯特要塞》等影片身上看到了俄罗斯新军事电影的猛然崛起,产生了广泛的积极影响。所以一部好的主旋律电影其威力实不亚于原子弹。

朱向前:我们再说美国。美国大片日趋骇人视听,是因为好莱坞电影越拍越恐怖,使人感觉人类越来越渺小且毫无安全感可言。其例子俯拾即是:灾难片从《后天》《世界大战》《世纪大碰撞》《地球停转日》到去年大热的《2012》达到前所未有的灾难高峰;科幻片从《生化危机2启示录》《我,机器人》《我是传奇》《第九区》《阿凡达》到《盗梦空间》制造了一个又一个亡国灭种的可怕悲剧;战争\惊悚片从《谎言之躯》《改朝换代》《拒绝再战》《拆弹部队》到呼声甚隆但票房惨淡的《绿色地带》,不断怀疑战争的根本动机和诱因。在我看来它们集体出现了一种怪相,即声光幻影和想象力极端发达、观众视听神经被反复恐吓和刺激、道德底线被反复突破和反突破的背后,隐藏的是自“9.11”以来,美国电影后启示录时代的内在心理机制。

朱寒汛:要我来解读这个机制,那就是这些看似杞人忧天、无中生有的大片反映的是当下美国的三大恐惧:即对地球资源行将枯竭的恐惧,对其他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繁荣的恐惧,对持不同见解民族和人群不断壮大的恐惧。于是,近年来美国大片中常常有三对人为设置的矛盾让人感到尤其居心叵测:其一,以令人头晕目眩、心惊肉跳、不敢逼视的华丽宏大毁灭性场景为表征的悲观未来想象与仅仅旨在娱乐观众、票房获利同时宣扬美国价值的原始动机;其二,以弱肉强食为标杆的残酷兽性与旨在呼唤人类情感的电影艺术基本规律;其三,以人道主义普世价值观为口号和幌子,以美国利益为核心和根本出发点的单边世界观与其他国家在悠久历史中沉积的自成体系的道德文化价值观。这些不是好事,也是很好的事,譬如一场战役,敌人越是外厉,越说明他们内荏,他们的危机感往往是我们无需占卜便可预知的转机。

朱向前:但令我越来越费解的是我们经常避开一个基本事实而不谈:美国诚然是辛普森一家的美国、是滑板小子和说唱歌手的美国、是冲浪迷和篮球明星的美国、是乐观开朗的美国人民的美国,更是特权阶层、军火商人、跨国公司、银行巨贾、金融寡头和权力狂的美国,前者是美国文化的可爱表象,后者才是美国文化不可撼动的坚硬内核。看不到这个内核,狼奶喝得多,免疫力下降,我们就容易为美国大片中深刻但又毫无诚意的反思而感动,就容易为美国大片的宏大视域和看似宽容的胸怀而感动,就容易一屁股委顿在美国怀里高呼:自由万岁。长此以往的结果是让人丧气的,十分类似上世纪中后期香港古装武打片的噱头:内伤到一定程度,无须铁拳重击,只消轻轻一点,一条巨汉便会轰然倒下。其实百年历史已经反复证明,别人做得再亲昵,美国也不会带你玩,相反,它随时可能痛扁你。历史是惊人的相似,而人类也是惊人的健忘。上述几乎所有美国大片的故事推进模式连三岁小孩子都快看出来了:祸是美国闯的,弄到无法收拾的时候出来一个美国的草根英雄和恶势力对抗,最后扶大厦于将倾,拯救了全世界——美国的霸权和科技毁灭了人类,美国的人道和温情又拯救了人类。它们的核心全是同一句话:未来是大家的,是全人类和全体生物的,是子孙后代和宇宙万象的,但归根结蒂要听我的。对此,我们不能有半点犹豫,而应当毫不犹豫地反问:我们为什么要听你的?

朱寒汛:认同,大部分认同,但对于电影的意识形态表述是不是一种国家文化核心的外延以及自觉,我依然保持怀疑,因为毕竟电影不能等同于政治,我没有你的这种高度警觉,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成长环境决定的吗?说不清。

不过,我同意人是需要信仰信念和信心的,正因为《惊沙》成功地突出了这些,才让我如此地激动不安。我们这一代人很多连理想都没有,更遑论信仰和信念。信仰有用吗?这的确是让人耳朵眼里都要起茧子的老生常谈。因为反复被有心或无心地疏忽,所以我们只好反复地谈。我们的电影永远需要一些不能马上拿来用的东西。就这么一个简单而深奥的道理,成就了美国电影《艾利之书》,当然,还有《十月围城》和《惊天动地》。一年多来我们翘首以待,却没有看到可以连成精彩招数的后续动作,等来的是继续等待。是的,信仰不能兑换金钱,但能兑换幸福;不能获得快感,但能获得激励;不能提升品味,但能提升灵魂;无法单靠信仰生存,但脱离信仰也一定活不出滋味。投资上亿的电影,仅有电影技术而不感人,如嫫母衣锦;仅仅感人却无法令人明理,如隔靴搔痒;令人明理却不信服,如霸王举鼎。那么,又感人又能让人心服口服地明理的电影才是优秀的电影。我们需要像《惊沙》这样感情朴素地、方法灵活地、故事动人地、才华横溢地展现电影的信仰和信仰的电影。这项伟大事业在市场多元化,电影产业化的当下电影中国显得是那么任重而道远,但是我们有理由充满信心,因为有民族精神和中国气派的艺术规律是任何金钱和势力都不可战胜的。

朱向前:这就是我们当下应该大力弘扬的主旋律。但是,我们不得不正视这样一个现实,就主旋律影片来说,一个时期以来一直缺乏力作和精品。那么,请问:在这样一种竞相输出主流价值观和文化软实力、美国独领风骚的世界电影生态格局当中,我们中国电影不引领,不输出,不塑造国家、民族形象,而一味地娱乐大众,隔靴搔痒,哗众取宠,以票房论成败——行吗?

朱寒汛:那是坚决不行的。看来“引领”是一个大问题,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尤其如此。

二、就像《惊沙》这样引领

朱向前:好了,既然都认同“引领”,我们接下来要讨论的问题就是如何引领?这是个复杂问题,咱们不如复杂问题简单处理,就以《惊沙》为例谈“引领”,把她具体掰开揉碎来说说她给我们的相关启示。

朱寒汛:那么,我认为《惊沙》的第一点启示就是对双重机制的挑战和突破。

朱向前:何谓“双重机制”?愿闻其详。

朱寒汛:首先,它突破一贯以来国有电影厂为主体制作的主旋律电影传统,依托央视电影频道“共和国名将系列”数字电影平台,运用商业资本拍中小成本革命历史题材主旋律影片。国有电影制片厂的制片模式在相当程度上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期,题材又往往是上级要求的规定性指令性动作。从剧本来说,主创人员领命而去,找资料,侃故事,采访,讨论。很难在规定时间内获得完整的生活体验和心灵触动。进入的既不够深,看到的听到的又多半来自他人口中而并非亲身经历,在一定程度上常常无创作资源可调度。加之拍摄过程当中编剧与导演往往不能实现深度沟通,拍摄和剪辑期间又要根据领导的意见进行各种难度较大甚至违背初衷的修改,导致编、导、演多方的才能不但不能完全释放,甚至互相掣肘,在相当程度上无法做到独立创作。不但如此,一些参与创作和摄制的人员缺乏职业素养和精品意识,常常还有消极怠工心理,这都将不可避免地斫伤影片。

其次,《惊沙》突破了以导演为中心的商业电影制作模式。没有一丝商业气息,不以大片自居,剧本几乎由小滨独立创作完成,又是导演安占军转型军事题材电影的第一部作品,演员除徐僧、刘鉴二三位外几乎全是新面孔,没有一个“一线大牌”。但我们觉得每一个演员选得都很到位,形象气质跟剧中人物高度吻合,演得也非常出彩。

朱向前:他们拍摄时冒着零下二十多度的严寒拍摄,为了更好地表现红军精神,都身穿单衣,不穿保暖内衣,这种敬业精神值得钦佩。这与当下有些资本和投资人追逐屈指可数的几个所谓有票房号召力的大导演、大牌演员、金牌编剧的做法截然相反。当资源一哄而上,过度集中在几个人身上,编、导、演马不停蹄,在一年内完成几部甚至多部作品,甚至把拍摄计划推到数年之后时,高质量作品只能是一句空话。

朱寒汛: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提商业片巨擘,大导演詹姆斯·卡梅隆,从《泰坦尼克号》到《阿凡达》,走过了13年,也正是2010年的《阿凡达》上映仅39天就以18.59亿美元的全球票房打破了他此前执导的《泰坦尼克号》18亿美元的记录,而《阿凡达》拍了近5年,所以当年他捧起奥斯卡金人时狂妄高呼:我是世界之王!电影的商业神话,无有过之,什么叫精品意识?这就是。

朱向前:再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军事片、动作片、喜剧片、爱情片、文艺片、惊悚片、科幻片由于题材各异,需要导演和编剧队伍的分流和分工,因为每个人的才华各有侧重,也并不是每个导演都适合商业片,更不是所有导演都适合大片。这在外国分工很细,商业片与文艺片泾渭分明,无法想象托纳多雷去拍一部枪战动作片,就好比安东尼奥尼无法像希区柯克那样讲述故事,昆汀·塔伦蒂诺无法拍出《触不到的恋人》一样。而我们在中国电影中看到的经常是眉毛胡子一把抓,那几个大导演都是铁人三项甚至十项全能健将,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大片,几个大编剧也是穿梭时空纵横古今,这都是违背艺术规律的。从《无极》的惨败就能充分看出才华横溢如陈凯歌并不适合拍商业片,《赵氏孤儿》也不会为他加分。冯小刚是最适合拍商业片的导演,但他难以拍出像《黄土地》《霸王别姬》和《活着》那样的作品。实际上许多观众并未觉得《黄土地》《霸王别姬》《红高粱》《活着》不如《天下无贼》《集结号》《非诚勿扰》和《唐山大地震》,甚至相反,但导演自身居然没有这个自信与定力。

朱寒汛:所以,在“城头变换大王旗”、“快餐主义”的娱乐大片丛中,《惊沙》几乎是凭一己之力,反向用力、反弹琵琶,奏出一曲关于信仰、信念和信心的入云高唱,在中小投资和中小题材电影里做出了大气象,管中窥豹,一叶知秋,此之谓也。这彻底改变了我之前对于未来一段时期主旋律影片的颇为悲观的预期。这两重突破让我们相信,在市场和主旋律中间,一定有一条康庄大道,关键是怎么去走。

朱向前:对。这就涉及到了《惊沙》的第二点启示,即是否重视与尊重剧本?当然,《惊沙》的剧本是一个特例,据说秦基伟之子小滨是在屡次走马换将之后迫不得已才接手这个烫山芋。之所以屡屡换将,就是他认定:剧本剧本,一剧之本。没有好剧本,一切白搭。小滨并非业内人士,第一次执笔编剧就达到如此高度也属奇迹。文学修养与艺术天赋就不讨论了,我认为最大的优势是他对革命历史的 深入认知与演绎的磅礴激情。他对历史细节了如指掌不说,对自己的父亲也充满了崇敬和深情,在这一题材中他所占有的创作资源几乎是别人无法相比的,他能够在大部分时间内流着泪创作,剧本怎么能不打动人?!加之他对电影的拍摄有主导权,与导演安占军一同拍摄,剪辑、录音、作词甚至配音旁白,所以他对这部电影有一种极其精微和精到的整体性把握。单就这个创作模式来说,《惊沙》比其他革命历史题材影片都要远远高出一块。这也就反证了张艺谋导演从《红高粱》到《三枪拍案惊奇》的步步倒退。

朱寒汛:显而易见,没有好的剧本,再好的导演和演员也托不起好电影来。只有戏保人而难有人保戏。张艺谋当年拍《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甚至《活着》时,都有一个优秀的小说作为基础和依托,他才能够在故事中充分展现导演才华,到《秋菊打官司》《一个都不能少》《我的父亲母亲》还能以深入底层的现实主义关怀感动我们,但从《英雄》开始,《十面埋伏》《千里走单骑》《满城尽带黄金甲》到最近的《三枪拍案惊奇》在我看来则无一成功,尤其是半二人转半惊悚、混乱不堪、恶俗肉麻的《三枪拍案惊奇》,完全不知所云、惨不忍睹。

朱向前:这就是张艺谋近年来一味求大、求华丽形式、求中国符号、求哗众取宠而轻视剧本、轻视故事的恶果。好的剧本就要像《惊沙》,具备思想、情感和符合艺术规律。

朱寒汛:那么第三点启示我认为就是《惊沙》按照电影艺术的规律塑造人物。这也充分展现了编剧和导演的功力。首先是注意细节抓人,我回忆了一下几乎每一个重要人物的出场都非常精彩,给人留下深刻印象,除了为整个电影的推进服务,同时让观众对该人物难以忘怀。譬如马步芳的出场喊话,以漫山遍野的马家军战士为背景,“尕娃娃……抢了我的地盘,我要他的命,丢了我的地盘,我一样要他的命!就这话!”几句台词非常到位,电影没有像往常的革命题材电影一样丑化敌军,马家军战士也是神情肃穆,青春少年,显得战斗力非常强悍,同时也预示了西路军所要面临的一场恶战。再如女兵营长桂芳的出场,一上来就是踢打他的丈夫兵工厂副厂长韩仕荣,显得极为泼辣果敢,有大局观,有一定的领导水平。秦基伟作为西路军总部侦察科长的出场也是极为出彩,先是和彭定山错马而过,彭告知军情—高台失守,秦基伟问及“董军长(董振堂)他们怎么了?”时就已经是背影的喊话从远处传来:“全部牺牲了!”西路军统帅之一的红五军军长在内的几千红军全军覆没,如此重大的军情,我们以往的电影往往会作为重大情节处理,而且一般在指挥所处理,先惊讶,再悲愤,再沉默,再商议对策,没有几分钟是不能完成这个情节的,《惊沙》居然敢于用这样的细节交待,几乎可说是前所未有的突破和创新。前后几秒钟,一两个镜头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充分说明当时作战形势的险峻,已经到了千钧一发的时刻,真是艺高人胆大,手眼非凡。类似的例子其实很多,细节看似简单,但是要从历史中准确地把这些适合银幕展现同时又能打动人的细节遴选出来,还是要有慧眼的。

朱向前:类型化和脸谱化的问题在主旋律电影中还是普遍存在的,但《惊沙》以细节的真实有效地克服了这个问题。譬如你刚才谈到的“错马而过”的场景,我也有相同的感受。尤其是对国民党马步芳部的描绘和以往大有区别,给人的直观感觉似乎是更加混沌了,但更具深度,更逼近历史真实,同理,也符合艺术规律。我印象深刻的细节是彭定山用手枪顶住前来阻止队伍出城的秦基伟,观众是清醒的,继续出城马上就要落入圈套,有全军覆没之虞,所以这个细节让人分外揪心。还有就是马步芳的前敌总指挥马元海的几次出场都很抓人,第一次是和陷落的红五军指挥部的一名垂死指挥员对话,忽然回手将其一枪打死,然后训斥部属:“你们手上拿的什么,人家拿的什么!你们吃的是什么,人家吃的是什么!”从反面也是最有说服力地称赞了红五军将士是以一种怎样的英勇不屈顽强坚守高台的。第二次是在戈壁滩上受马步芳训话,只给三天时间,三天打不下临泽,让他回家放羊。这又从反面暗示了新一轮更加疯狂的攻势来临。

朱寒汛:细节在电影中的力量是无穷的。有的时候细节甚至能够代替主题成为经典。通常情况下人们可能会将电影的情节忘记,但提到一部他看过的影片,总是有一些细节是他能够准确回忆和复述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细节决定电影的成败,精美的细节为电影增色,反之亦然。细节为塑造人物服务,为整个电影主题服务,在我看来,所谓电影风格其实也是由导演对同类细节的把握和运用而产生的。

朱向前:《惊沙》除了用细节塑造人,就是以情感来冲击人打动人。我感觉影片塑造最丰满的是桂芳这个人物,她的丰满恰恰不是因为她的十八般武艺,而是对于她内心情感的层层剥离。首先是这个人物的命运感比较完整,她从一个童养媳跟着秦基伟参加革命,以兄妹相称,到共同踏上长征路,并且救过秦基伟的命。其次是她的命运戏有高潮,这就是她拒绝带领红军突围,这场戏高潮迭起,一波三折,想象力超出了我们的期待。秦基伟、韩仕荣和桂芳都清楚,突围意味着生,而且由桂芳带领突击队突围的理由是十分充分的,第一她是妇女营长,第二她是怀有三个月身孕的母亲,身上有革命的骨血。但是桂芳的陈述理由更为大义凛然,首先是队伍中的骨干本身就不多,最危险的时候她不能走,第二是怒斥丈夫还欠她一个堂堂正正的婚礼,要死也死在一起。本来推进到这里,戏剧张力已经足够,但是她最后的理由更为感人,而且充满了革命的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遇过多少险滩不都闯过来了,今天也一样能闯出去!等到革命成功了,要把全团人都叫上,穿嫁衣坐花轿,痛痛快快当一回新娘!正是因为这个高潮的铺垫,桂芳在第二天的战斗中被敌军俘虏,秦基伟为了不让她受到侮辱,在极端痛苦中亲手将其点射打死的镜头才那么感人至深。桂芳这个形象一而再再而三地层层递进,效果奇佳,催人泪下。

朱寒汛:彭定山这个人物在剧中的作用也不小,可以看出他一直与秦基伟心存芥蒂,他们之间的关系在一开始就到了剑拔弩张的程度。但是随着战斗的推进,他们逐渐达成了默契,产生了友谊,他本来是秦的上级,后来变成了秦的部下,这是形势需要,无需交待,他没有半句怨言,最后选择留下牵制敌人,放弃突围,唱着西路军军歌壮烈牺牲。

朱向前:《惊沙》启示的第五点就是对“战争残酷论”的突破。包括惨烈的打斗和血肉横飞的场景,包括被俘女红军的裸体镜头,当然如果放在好莱坞电影中肯定不是一个镜头而已,可能要拍几分钟。我们的主旋律影片一向不愿意展现战争的残酷,我记得20世纪80年代讲述淮海战役的影片《今夜星光灿烂》就因为片尾大片的裹尸布而被封杀,当然这些年来在这方面也多有推进。战争本身是残酷的,我们绝不鼓励暴力血腥的视觉刺激,但战争电影如果只有革命的激情,那英雄主义在某种层面上也没有生长的土壤,也必将导致历史的失真。

还有,你有没有注意到开篇的旁白,写得多好,一上来就是“无日不战、惊沙扑面、呵气成冰”,真是干净、简洁、而又凝重、大气。出手不凡,先声夺人,一下子就把要发生的事给托起来了。这也为全剧的语言风格定下了基调,有大家手笔。

朱寒汛:当然注意到了,还有片尾的主题曲写得也好:“不要说,我已倒下,看不到黎明的晨曦;不要说,我已离去,听不见胜利的乐曲……”。非常感人,这时候我观察了旁边的人无一不是热泪盈眶。另一个精彩之处是片尾画面一转到了47年后,1984年国庆大阅兵,作为阅兵总指挥的秦基伟上将向邓小平敬礼报告,辉煌而庄严,同时叠放的牺牲烈士,将秦基伟将军的人生推到了最高点。纪录片与故事片巧妙结合,这个手法是很新颖的,与2009年国庆档《天安门》最后毛主席出现与代表握手的情节有异曲同工之妙。

朱向前:总体来说,《惊沙》相当成功,我个人打95分。但是也还有某些缺憾,电影总是遗憾的艺术嘛。第一我认为枪战的场面过于激烈,难免让人产生视觉上的疲劳,而且如此激烈的枪战和炮击也远远超过了当年西路军所可能达到的程度。当然电影需要夸张和放大,但电影伊始就交待了韩仕荣为了找到2800发子弹牺牲了两个骨干还欣喜异常,并且平均每个战士只有五发子弹,怎么可能全是冲锋枪、卡宾枪毫无节制的扫射呢?苏联红军当年攻占柏林,恐怕也不超过这种火力。第二,武戏过多,张弛稍欠。这跟第一只问题也有关系,弦绷得太紧,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让人几乎找不到喘气的空间。极端体现在最后突围成功后面对漫山遍野的马家军骑兵的再次包围,秦基伟带领衣衫褴褛、粮弹不济、筋疲力尽的队伍发起又一次冲锋,让人感觉是以卵击石,几近神话,难以置信。如果把红军队伍放在塬上,追兵在塬下,距离几十丈高,想追也追不上,只能望塬兴叹,看着红军走进血色残阳之中,恐怕更可信一些,也更巧妙和诗意一些。

朱寒汛:我的观点不同,我也认为枪战过度在一定程度给人视觉疲劳,另外对于人物情感和情节发展要带来一定牵绊。但是我不认为结尾处陷入重围再次冲锋有什么问题,相反我觉得非常提气。这是两个问题,现代题材军事电影发展至今,激烈的打斗和枪战场面已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必须。况且军事电影不单是一个国家电影产业的重要支柱,更是一个民族宣扬主流价值观,讴歌民族魂魄的重要手段。以近期韩国大片《向着炮火》为例,影片讲述韩战期间韩国71个学生兵在一所中学抵抗朝鲜人民军一个加强营的故事,那火力激烈的程度比《惊沙》远远过之。实际上71个没经过军事训练的学生兵在一所中学里能够组成一个多大的火力网呢?在影片中朝鲜人民军还有不止一辆坦克。那种战斗的惨烈程度基本上被夸大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71个中学生几乎全部阵亡,但依旧不妨碍电影表达社会主流价值观,不妨碍韩国观众被感动得热泪盈眶。2007年的国产大片《集结号》的火力也是凶猛无比,2009年的《南京!南京!》万人被扫射的场面也过于骇人视听。其次,既然电影为主题服务,那么《惊沙》的主题就是在绝望中向往胜利,精神的力量决定历史的走向,坚韧不拔、百折不挠、向死求生。类似于《斯巴达300勇士》,以300人对抗30万人,明知必死,还勇往直前,这就是电影要表现的,悲壮无比,惨烈绝伦,悲剧英雄。既然《惊沙》要展现的是信仰可以带来奇迹,那么电影中就不必避讳奇迹,且不论秦基伟的确在九死一生的情况下带领极少部分人马突出了重围,退一步说,哪怕它近于神话,杜鹃啼血,精卫填海,斑竹滴泪,孟姜女哭长城,情真事不真,不妨碍它感人。

朱向前:言之有理,见仁见智吧。总之,一部《惊沙》,带给我们的感动和启示一时半会儿是说不完的,尤其是在今天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在我们亟需弘扬时代主旋律和民族精神的关键时刻,《惊沙》对主旋律影视创作甚至现阶段中国电影都必将带来巨大的启发,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我们期待着《惊沙》成为2011年中国电影界乃至文化界的一大“事件”!因为《惊沙》是这样一部影片:它好似拨开欲望看到醒目的旗帜;它亦如最不放在心上却又最熟悉的身影,那个身影仿佛在茫茫人群中注视着远行游子的母亲;它又像在深夜读史时听到铿锵的回声,那片回声仿佛嘹亮而激昂的诗篇从远古传来,并欲止欲始。

辛卯年初春改定于京西黒白斋

(载《中国作家》2011年第4期)

“黄金时代”的文学记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