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

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

时间:2022-05-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二、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华沙条约组织,全称是华沙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简称华约,是苏联东欧一些国家于1955年5月建立的一个共同防御性组织。毫无疑问,北约的建立是针对苏联战后在东欧的武装力量。促使华沙条约出现的直接因素是西方国家重新武装联邦德国并把它接纳到北约之中。这两个条约废除了占领法规外,还在内外政策上给予联邦德国更加广泛的权利,并且使其军队合法化。

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

二、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

华沙条约组织(the Warsaw Pact,WP),全称是华沙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简称华约,是苏联东欧一些国家于1955年5月建立的一个共同防御性组织。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采取的是攻势,而苏联采取的是以守为主但守中有攻的策略。形象一点比喻的话,华约就是苏联手中的一个盾牌,主要是防御和对抗美国手中进攻之剑的北约。马歇尔计划开始实施后,美国要求西欧国家加强合作、联合规划和共同恢复。1948年3月,英国、法国和低地国家根据《布鲁塞尔条约》建立了集体防御联盟。不过,西欧国家也明白,如果没有美国的支援,《布鲁塞尔条约》国家很难与苏联抗衡。从4月起,它们开始和美国、加拿大就扩大集体防御安排进行谈判,于1949年4月4日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the North Atlantic Treaty)。该公约第五条规定:各缔约国将对欧洲及北美任何成员国的武装攻击视为对全体成员的攻击;武装冲突发生时,成员国为行使联合国宪章第51条承认的个别或集体自卫之权利时,将个别或配合其他成员国采取包括武装力量在内的必要行动,以协助遭受攻击的成员国恢复并维护北大西洋地区的安全。开始时,签约国有美国、英国、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挪威、冰岛、美国、加拿大。希腊和土耳其于1952年2月加入,联邦德国于1955年5月加入。它们建立的这个军事组织也称北大西洋公约(the 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NA TO),简称北约。

毫无疑问,北约的建立是针对苏联战后在东欧的武装力量。由于针对着自己,苏联理所当然地首先起来反对北大西洋公约。早在1949年1月29日,也就是北大西洋公约还在筹备过程的时候,对此始终存有戒心的苏联就在一份措辞十分严厉的声明中指出:西方打算建立的军事集团是同联合国宪章及美国、英国、法国同苏联签订的各项协定相矛盾的,其目的是同在西欧、北欧、大西洋、南美洲、地中海、亚洲和非洲以及在所有能插手的地方,推行建立美国庇护下的美英世界霸权的计划紧密相联的。[99]与此同时,苏联还分别向意大利、挪威和丹麦等国发出照会。《北大西洋公约》文本公布后,苏联于3月底提出了正式的抗议,认为它与联合国宪章背道而驰,与1942年的英苏友好条约、1944年法苏友好条约相矛盾,与美、英、苏三国首脑在德黑兰、雅尔塔、波茨坦以及其他地方签订的一切协议和条约相抵触。

苏联的反应不仅仅是在口头上,更在于加紧在东欧行动,采取种种针锋相对的措施,其中最重要之一就是在自己的势力范围之内建立地区性的经济和军事组织,以同西方对抗。北约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逼人的态势日甚一日,“冷战”不断地升级。北约打算吸收联邦德国,并允许它重新拥有军队,光是这一点就令苏联极为不安。苏联认识到:只从政治上、经济上采取措施还远远不够,必须也建立实力强大的军事集团。1950年10月,苏联、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民主德国、波兰、罗马尼亚和捷克斯洛伐克等国的外交部长在布拉格召开会议,协商对策。会议最后通过的声明指出:西方三大国的对德政策完全违背了它们根据盟国协定所应承担的义务,在欧洲造成了新的侵略、新的军事冒险的威胁。[100]普列文计划出笼后,苏联政府发表声明:坚决反对建立欧洲防务集团,因为它会使给欧洲带来威胁的德国军国主义合法化,西方国家打算利用它准备一场新的战争。[101]

话虽然这样说,在北约建立后的一段时间里,苏联和东欧国家并没有建立相应的军事组织。促使华沙条约出现的直接因素是西方国家重新武装联邦德国并把它接纳到北约之中。

德国的一分为二并没有解决德国问题,20世纪50年代初德国统一问题又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联邦德国政府总理阿登纳(Konrad Adenauer,1876—1967年)同民主德国部长会议主席格罗提渥(Otto Grotewohl,1894—1964年)多次就举行全德普选和召开制宪会议进行谈判。两大阵营的尖兵频繁接触,“冷战”似乎出现缓和的迹象。但是,西方盟国主张由联合国派出一个专门委员会来监督全德普选,而苏联则提出由四大国召开会议,在四个月之内制定对德和约。由于两大阵营主张截然对立,两德统一的希望刚刚显露,转瞬间就化为泡影。更严重的是,1950年9月,美国正式向北大西洋公约理事会提出重新武装德国的草案。历史上饱受德国侵略之苦的法国坚决反对这个草案,但丘吉尔提出的在北大西洋公约范围内建立一支欧洲军队的建议在欧洲咨询委员会中获得通过,为重新武装德国创造了条件。西欧集团,尤其是法国的确惧怕德国的重新崛起,但更担心来自苏联和东欧的“威胁”。10月,法国提出了普列文计划(Plan of Rene Pleven),强调德国不能拥有自己的军队,但在欧洲军队中可有少量兵力。经过长期的讨论和协商,这个折中的方案得到了各成员的认可。联邦德国抓住这个有利机会,声称愿意参加欧洲军队,并且竭力促使美、英、法放弃对其主权的限制。1952年2月26日,美、英、法与联邦德国签署了关于与联邦德国相互关系的一般性文件,即《波恩条约》。第二天,法国、意大利、卢森堡、比利时、荷兰又同联邦德国在巴黎签署了关于建立欧洲防务集团的条约。这两个条约废除了占领法规外,还在内外政策上给予联邦德国更加广泛的权利,并且使其军队合法化。眼看着西方防御体系的建造日渐成型,德国即将成为欧洲的关键,苏联方面试图阻止它。1954年1月,在柏林四国外长会议上,莫洛托夫提出了一个建立包括美国并取代北约的欧洲安全条约。当此建议遭到西方国家拒绝后,莫洛托夫又提议扩大北约(实际上是淡化它的存在),开放北约并允许包括苏联在内的新成员加入。[102]对此建议,西方未予理会。1954年10月23日,北约成员国共同签署了《巴黎协定》。根据这个协定,西德准入北约的预定日期为1955年5月5日。昔日的冤家对头又走到一起,不仅如此,西欧联盟在联邦德国身上找到了美国军队的“代用品”。[103]

北约加强军事准备和重新武装联邦德国,急剧恶化了中欧的局势。在《波恩条约》签署的当天,民主德国就在与联邦德国接壤的边界实行检查制度,目的是防止西方对民主德国的挑衅和破坏。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两大体系开始短兵相接。巴黎协定和有联邦德国参加的新西欧联盟条约签署之后,苏联提出强烈抗议,并且在1954年11月给美国和欧洲23个国家的照会中指出:“在伦敦和巴黎会议上制订的复活德国军国主义和把一个重新军国主义化的西德拉入军事联盟的计划,只会使欧洲局势复杂化。这些计划的实施必然会引起欧洲国家间关系的紧张。因此,如果爱好和平的欧洲各国人民迫不得已采取保障他们安全的新措施,那将是十分自然的。”[104]

当《巴黎协定》及经过修改作为它的组成部分的《波恩条约》1955年5月5日生效和联邦德国于11日正式加入北大西洋公约后,苏联、民主德国、波兰、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匈牙利、罗马尼亚和阿尔巴尼亚等国的代表14日聚集华沙。莫洛托夫告诉与会者:“对西方帝国主义目前的计划,不仅要特别警惕,而且要采取实际步骤来保证自己的安全,……这就要求参加这次会议的国家在组织武装和建立司令部方面采取共同措施,并且采取其他措施,以便可靠地保护我们这些国家人民的和平劳动,保障我们的国境不受侵犯,并且防止可能的侵略。”[105]在这次会上,各国代表签订了一个友好互助条约,即前文提到的《华沙条约》,对抗西方的东方军事联盟出现了。

《华沙条约》的序言说:它成立的目的一方面是希望建立所有欧洲国家的集体安全体系,保障欧洲和平;另一方面是反对因联邦德国重新军国主义化和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而产生的日益加深的战争危险。该条约的第四条规定:缔约各方将从加强国际和平与安全的需要出发,就一切有关它们的共同利益的重要国际问题彼此磋商。如果欧洲发生了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对一个或几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每一缔约国可根据联合国宪章第51条行使单独或集体自卫权利,个别地或通过同其他缔约国的协议,以一切它认为必须的方式,包括使用武装部队,立即对遭受这种攻击的某一国或几个国家进行援助。[106]会上,缔约国还通过了建立联合武装部队的决议。司令部设在莫斯科,苏联元帅伊·科涅夫(Ivan Stepanovich Koniev,1897—1973年)被任命为华约联合武装部队首位总司令。《华沙条约缔约国关于成立武装部队联合司令部的决议》还规定:“联合武装部队将根据联合防御的需要和这些国家的协议在缔约国领土上驻扎。”[107]

不难看出,华沙条约直接起源于苏联和东欧国家为阻止联邦德国加入北大西洋公约和重新武装,也是针对美国及西欧集团加紧推行扩张政策所采取的必要防范性的和自卫性的措施,在当时有助于防止和抑制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的侵略威胁。不过,问题还有另外一面,华沙条约扩大了苏联在东欧的军事卷入,使苏联在这些国家长期驻军合法化了,这成为困扰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关系的一个难题。[108]虽然《华沙条约》规定各缔约国要恪守互相尊重领土和主权完整、互不干涉内部事务,苏联还是利用它的盟主地位,全面地控制着华沙条约成员国,对那些敢于离经叛道者,不惜兵戎相见。比如,1956年10月苏联军队的坦克出现在布达佩斯,1968年8月以苏联为首的华约五国军队出兵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等等,都违背了《华沙条约》的基本精神和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相互关系的准则,从而也大大地削弱了它同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扩张政策进行斗争的力量。

【注释】

[1]Т.B.Boлoкитина,Г.П.Мурашкo,А.Ф.НoскoBа,Т.А.ПoкиBайлoBа,МoскBаиBoстoчнаяЕBрoпа.СтанoBлениепoлитическихрежимoBсoBетскoгoтипа(1949—1953):oчеркиистoрии.—М.:РoССПЭН,2002г,c.56.

[2]Ivan F.Berend,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1944—1993,p.4.

[3]参见《战后世界历史长编:1946年》第一编第二分册,第233—234页。

[4]Г.М.АдибекoBидр.,СoBещанияКoминфoрма,1947/1948/1949,Дoкументыиматериалы,МoскBа,1998,с.ⅩⅩⅡ—ⅩLⅡ.

[5]沈志华主编:《冷战时期苏联与东欧的关系》,第12页。

[6]沈志华主编:《冷战时期苏联与东欧的关系》,第17页。

[7]沈志华主编:《冷战时期苏联与东欧的关系》,第18—19页。

[8]沈志华主编:《冷战时期苏联与东欧的关系》,第18—19页。

[9]《共产党情报局会议文件集》,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第5页。

[10]《共产党情报局会议文件集》,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第5页。

[11]转引自孙耀文著:《共产党情报局——一个特殊的国际机构》,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68—69页。

[12]沈志华主编:《冷战时期苏联与东欧的关系》,第19页。

[13]《情报局关于南斯拉夫共产党的决议(摘录)》,载沈志华主编:《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22卷,第328页。

[14]《情报局关于南斯拉夫共产党的决议(摘录)》,载沈志华主编:《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22卷,第329页。

[15]参见《九国共产党情报局会议文件集》,《争取持久和平,争取人民民主》报馆,1950年版,第22—28页。

[16]沈志华编著:《斯大林与铁托——苏南冲突的起因及其结果》,第4页。

[17]参见[英]斯蒂芬·克利索德编:《南苏关系(1939—1973)文件与评注》,河南师范大学外语系英语翻译组译,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沈志华主编:《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22卷,第100—339页。

[18]战后,南斯拉夫人民银行接受了苏联国家银行所建议的卢布与第纳尔的比价,这个根据双方各自的外汇牌价确定的比价表现上是平等的,但实际上,由于南斯拉夫只能根据自己实际的外汇购买能力确定第纳尔对美元的比价,而苏联可以随意提高卢布对美元的比价,从而也就提高了卢布对第纳尔的比价。1945年8月28日,南斯拉夫要求进行谈判,重新审议所规定的比价。10月份又重复了这个要求。1945年12月4日,苏方回绝了南斯拉夫的建议。(沈志华主编:《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22卷,第200页。)

[19]《铁托、卡德尔关于答复对南共的指责致斯大林和莫洛托夫的信》,载沈志华主编《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22卷,第241页。

[20]《斯大林、莫洛托夫关于苏南关系诸问题致铁托的信》,载沈志华主编《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22卷,第232—233页。

[21]《莫洛托夫关于撤回苏联专家致铁托或卡德尔的电报》,载沈志华主编《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22卷,第220页。

[22]《联共(布)中央对外政策部关于南斯拉夫意识形态问题给苏斯洛夫的报告(1948年3月18日)》,载沈志华主编《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22卷,第203—215页。

[23][美]查尔斯·麦克维克著:《铁托主义:国际共产主义的榜样》,何璧人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24页。

[24][英]艾伦·帕尔默著:《夹缝中的六国》,第224页。

[25]参见沈志华编著:《斯大林与铁托——苏南冲突的起因及其结果》,第17—18页;张盛发,《1948—1949年苏南冲突原因新探(根据新公布的档案文献)》,载《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0年第1期,第20—30页。

[26]转引自沈志华编著:《斯大林与铁托——苏南冲突的起因及其结果》,第20页。

[27]ПраBда,23янBаря1948г.

[28]沈志华编著:《斯大林与铁托——苏南冲突的起因及其结果》,第20—21页。

[29]郝承敦:《论苏南冲突中的希腊因素》,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第74—78页。

[30]沈志华主编:《冷战时期苏联与东欧的关系》,第59—60页。另参见[南]爱德华·卡德尔著:《卡德尔回忆录》,李代军等译,新华出版社1981年版,第123—135页。

[31][南]爱德华·卡德尔著:《卡德尔回忆录》,第133—134页。

[32]《斯大林、莫洛托夫关于苏南关系诸问题致铁托的信》,载沈志华主编:《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22卷,第232—238页。

[33]参见沈志华主编:《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22卷,第201—298页。

[34]《联共(布)中央关于南共问题致南共中央的信》,载沈志华主编:《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22卷,第295页。

[35]《苏斯洛夫关于召开情报局会议致铁托的信》,载沈志华主编:《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22卷,第298页。

[36]《铁托关于南共不出席情报局会议致苏斯洛夫的信》,载沈志华主编:《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22卷,第299页。

[37]《南共中央关于拒绝出席情报局会议的声明》,载沈志华主编:《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22卷,第319页。

[38]Т.B.Boлoкитина,Г.П.Мурашкo,А.Ф.НoскoBа,Т.А.ПoкиBайлoBа,МoскBаиBoстoчнаяЕBрoпа СтанoBлениепoлитическихрежимoBсoBетскoгoтипа(1949—1953):oчеркиистoрии.—М.:РoССПЭН,2002г,c.3.

[39]分别参见恩格斯:《法德农民问题》、《马克思“雇佣劳动与资本”1891年单行本导言》,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92、330页。

[40]列宁:《十月革命四周年》,载《列宁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76页。

[41][英]伦纳德·夏皮罗著:《一个英国学者笔下的苏共党史》,徐蔡等译,东方出版社1991年版,第237页。

[42]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史》第5卷,马文奇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41页。

[43][美]特里萨·拉科夫斯卡—哈姆斯通等主编:《东欧共产主义》,林穗芳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14页。

[44]李宗禹等著:《斯大林模式研究》,第394页。

[45]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史》第三卷,第9页。

[46]波兰开始时实行的是六年计划,但从1956年起,波兰也改实行五年计划,1956—1957年实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1961—1965年、1966—1970年实行了第二个和第三个五年计划。

[47]刘祖熙著:《波兰通史》,第480页;[罗]米隆·康斯坦丁内斯库主编:《罗马尼亚通史简编》下册,第1022页;《欧洲人民民主国家发展国民经济计划汇编》,陈东旭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54年版,第316—319页;[英]斯蒂芬·克利索德主等主编:《南斯拉夫简史》,第382页;[捷]弗郎蒂舍克·卡夫卡著:《捷克斯洛伐克史纲》,第196页;[保]科谢夫等著:《保加利亚简史》下册,第536页;[阿]克·弗拉舍里著:《阿尔巴尼亚史纲》,第448页。

[48]李宗禹等著:《斯大林模式研究》,第397页。

[49]《斯大林模式研究》,第405页。

[50]参见《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农业劳动组合示范章程》,载李仁峰等主编:《苏联东欧各国农业合作组织章程条例汇编》,经济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511—524页。

[51]《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统一农业合作社示范章程》,载李仁峰等主编:《苏联东欧各国农业合作组织章程条例汇编》,第233页。

[52]Т.B.Boлoкитина,Г.П.Мурашкo,А.Ф.НoскoBа,Т.А.ПoкиBайлoBа,МoскBаиBoстoчнаяЕBрoпа СтанoBлениепoлитическихрежимoBсoBетскoгoтипа(1949—1953):oчеркиистoрии.—М.:РoССПЭН,2002г,c.661.

[53][南]米洛凡·吉拉斯著:《同斯大林谈话》,司徒协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年版,第106页。

[54]《莫洛托夫与霍查关于阿南关系问题的会谈记录》,载沈志华主编:《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24卷,第198—202页。

[55]《丘瓦欣与佐泽关于在阿共一大发言进行自我批评的谈话记录》,载沈志华主编:《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24卷,第203—206页。

[56]阿尔巴尼亚劳动党中央委员会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所编:《阿尔巴尼亚劳动党史》,第234页。

[57]《阿尔巴尼亚劳动党史》,第236页。

[58]《联共(布)中央政治局关于对阿共领导人立场的评价给丘瓦欣的电报》,载沈志华主编:《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24卷,第207页。

[59]George H.Hodos,Show Trials,Stalinist Purges in Eastern Europe,1948—1954,New York:Praeger,1987,p.62.

[60]转引自王瑜著:《东欧共产党:倒下的多米诺骨牌》,红旗出版社2005年版,第189页。

[61]见新华书店编辑部编辑:《匈牙利叛国案》,新华书店1949年版,第3—11页。

[62]Ferenc A.Vimg83li,Rift and Revolt in Hungary:Nationalism versus Communism,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1,p.63.

[63]Miklós Molnimg84r,A Concise History of Hungary,Cambridge;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p.303.

[64]转引自[西]费南德·克劳丁著:《共产主义运动——从共产国际到共产党情报局》第二卷,方光明等译,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35页。

[65][英]斯蒂芬·克利索德编:《南苏关系(1939—1973)文件与评注》,第408页。

[66][英]斯蒂芬·克利索德编:《南苏关系(1939—1973)文件与评注》,第411页。

[67][英]斯蒂芬·克利索德编:《南苏关系(1939—1973)文件与评注》,第419页。

[68]转引自[西]费南德·克劳丁著:《共产主义运动——从共产国际到共产党情报局》第二卷,第238页。

[69]王瑜著:《东欧共产党:倒下的多米诺骨牌》,第194页。

[70][保]季米特洛夫著:《季米特洛夫日记选编》,马细谱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86页。

[71][保]内·甘乔夫斯基著:《秘书日记》,李正乐等译,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年中文版,第392页。

[72][保]季米特洛夫著:《季米特洛夫日记选编》,第420页。

[73]转引自王瑜著:《东欧共产党:倒下的多米诺骨牌》,第195页。

[74]有证据表明,苏联国家安全部高级军官Л.Л.什瓦尔茨曼和负责特别重要案件的侦讯处副处长М.Т.利哈乔夫积极参加了科斯托夫案件的侦讯过程。参见:ГайдукИ.B.,ЕгoрoBаН.И.,ЧубарьянА.o.СталинскoедесятилетиехoлoднoйBoйны:фактыигипoтезы,МoскBа:Наука,1999,c.26—27。

[75]John D.Bell,The Bulgarian Communist Party from Blagoev to Zhivkov,Stanford,CA:Hoover Institution.1986,p.106.

[76]波兰《新路》月刊,1948年第7期。转引自刘邦义著:《哥穆尔卡评传》,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年版,第115页。

[77]参阅Т.B.Boлoкитина,Г.П.Мурашкo,А.Ф.НoскoBа,Т.А.ПoкиBайлoBа,МoскBаиBoстoчная ЕBрoпа,СтанoBлениепoлитическихрежимoBсoBетскoгoтипа(1949—1953):oчеркиистoрии,МoскBа:РoССПЭН,2002,c.508—509.

[78]刘邦义著:《哥穆尔卡评传》,第12页。

[79]泽农·克利什科(Zenon Kliszko,1908—1989年),波兰工人党原中央书记和波兰工人党议员团主席,这些职务在第二次中央全会上都被免掉,中央委员也被降为候补委员。

[80][波]扬·普塔辛斯基著:《哥穆尔卡沉浮记——三次转折之一》,于欣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88年版,第25页。

[81][波]扬·普塔辛斯基著:《哥穆尔卡沉浮记——三次转折之一》,第157—158页。

[82]王瑜著:《东欧的共产党:倒下的多米诺骨牌》,第178页。

[83]George H.Hodos,Show Trials,p.97.

[84]George H.Hodos,Show Trials,p.98.

[85]王瑜著:《东欧的共产党:倒下的多米诺骨牌》,第180页。

[86][美]特里萨·拉科夫斯卡—哈姆斯通等主编:《东欧共产主义》,第167页。

[87][美]塔德·舒尔茨著:《“布拉格之春”前后》,张振第等译,新华出版社1983年版,第107页。

[88]《禁止公布的文件——捷共中央委员会下设小组委员会关于1949年至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政治审讯和平反工作的报告》,伍仁译,东方出版社1985年版,第41页。

[89]《禁止公布的文件——捷共中央委员会下设小组委员会关于1949年至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政治审讯和平反工作的报告》,第41—42页。

[90][美]塔德·舒尔茨著:《“布拉格之春”前后》,第137页。

[91]《禁止公布的文件》,第80页。

[92]《禁止公布的文件》,第81—82页。

[93]《禁止公布的文件》,第85页。

[94]《禁止公布的文件》,第89页。

[95]George H.Hodos,Show Trials,p.84.

[96]详情请见Michael Kaser,COMECON?:Integration Problems of the Planned Economies,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7.

[97]阿尔尼亚于1949年2月加入,后又于1961年12月退出。民主德国、蒙古、古巴和越南先后于1950年、1962年、1972年和1978年加入。此外,还有一些国家以观察员的身份出席经互会的会议。

[98]引自[苏]尼·法捷耶夫著:《经济互助委员会》,北京对外贸易学院国际贸易问题研究所译,中国财经出版社1971年版,第41页。

[99]引自[苏]安·葛罗米柯主编:《苏联对外政策史(1945—1980)》下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50页。

[100]ПраBда,22oктябрь1950г.

[101][苏]安·葛罗米柯主编:《苏联对外政策史(1945—1980)》下卷,第188页。

[102]Denise Folliot,Documents on International Affairs 1954,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57,pp.39—43,46—51.

[103][法]让巴蒂斯特·迪罗塞尔著:《外交史》下册,第162页。

[104]ПраBда,14нoября1954г.

[105]引自[美]罗宾·雷明顿著:《华沙条约》,上海师大历史系世界史翻译组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中文版,第14—15页。

[106]原文见法学教材编辑部、《国际关系史资料》编选组:《国际关系史资料选编》下册,第316—319页。

[107]《国际关系史资料选编》下册,第320页。

[108]或参见Robin A.Remington,The Warsaw Pact:Case Studies in Communist Conflict Resolution,Cambridge,MA:MIT Press,1971;Lawrence S.Kaplan,“NATO and the Warsaw Pact:The Past”in Robert W.Clawson,Lawrence S.Kaplan,The Warsaw Pact:Political Purpose and Military Means,Wilmington:Scholarly Resources,198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